CN111654586A -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4586A
CN111654586A CN202010575844.4A CN202010575844A CN111654586A CN 111654586 A CN111654586 A CN 111654586A CN 202010575844 A CN202010575844 A CN 202010575844A CN 111654586 A CN111654586 A CN 111654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rate
terminal
prediction information
channel predic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58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4586B (zh
Inventor
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58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4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4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4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72Speech codec negot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只需要依赖本地采集的参数,和第二终端之间无需进行RTCP协议的交互,节省了空口资源。

Description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TE网络音视频通话(Voice&Video over LTE,VoLTE)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ssembly,GSMA)所定义的标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语音解决方案,它支持高清语音、高清视频等通信业务。
为了提高通信质量,相关技术中为VoLTE的编码码率提供了一种基于RTP控制协议(RTP Control Protocol,RTCP)的反馈-调整方案。编码码率的调整过程包括:接收端的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统计接收包的时延抖动和丢包率;接收端通过RTCP协议,定时反馈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给发送端;发送端解析RTCP反馈的时延抖动和丢包率判断网络情况,调整编码码率。
相关技术中的方案需要依赖RTCP协议,而频繁的RTCP反馈会占用较大的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第一终端只需根据确定好的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参考编码码率就能调整编码码率,和第二终端之间无需进行RTCP协议的交互,节省了空口资源。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所述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所述下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将所述参考编码码率写入RTP包的CMR字段,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RTP包;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所述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所述下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参考编码码率写入RTP包的CMR字段,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RTP包;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对上行信道进行预测,根据确定好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参考编码码率调整编码码率,第一终端只需要依赖本地采集的参数,和第二终端之间无需进行RTCP协议的交互,节省了空口资源,同时通过进行信道情况的预测,提高了语音编码码率调整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进行上行信道预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判断上行信道的预测情况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进行下行信道预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判断下行信道的预测情况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调整编码码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单介绍:
自适应多码率(Adaptive Multi-Rate,AMR):由欧洲通信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音标准。具体地,AMR包括:窄带AMR编码方式(AMR-NB)和宽带AMR编码方式(AMR-WB)。
其中,AMR-NB采用20ms的话音帧,采样频率为8KHz,每帧对应160个采样点。AMR-NB支持8种不同的编码码率,最高为12.2kb/s,最低为4.75kb/s。AMR-WB仍采用20ms的话音帧,但是其采样率增加一倍,变为16KHz,每帧对应320个采样点。AMR-WB支持9种不同的编码码率,最高速率为23.85kb/s,最低为6.6kb/s。各种AMR编码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以保证不同网络负荷下质量和容量之间的均衡。
增强型语音服务(Enhance Voice Services,EVS):是可以在5.9kbps至128kbps的码率范围内工作的语音频编码器。
编码模式请求(Code Mode Request,CMR):用于通知调整编码速率,以使得本端终端(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终端)和对端终端(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可以根据信道状态的变化,实时采用针对该信道的最佳编码速率。
本申请示出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1、网络设备12和第二终端13。
第一终端11和第二终端13均接入网络设备12提供的通信网络,第一终端11和第二终端13通过网络设备12实现VoLTE通话、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VoIP)通话、基于新空口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New Radio,VoNR)通话。
网络设备12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第一终端11(或第二终端13)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 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上述为第一终端11和第二终端13和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第一终端11和第二终端13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信,包括各种支持VoLTE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
网络设备12与第一终端11(或第二终端13)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在本申请中,以第一终端需要对自身的发送码率进行编码码率的调整进行示例性的说明,此时,第一终端进行上行发送,第二终端进行下行接收,第一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为上行信道,第二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为下行信道。同样的,第二终端也可以根据本申请示出的方法进行编码码率的调整,此时第二终端进行上行发送,第一终端进行下行接收,第一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为下行信道,第二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为上行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以及车联网(Vehicle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示意图。假设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为sMODE,A1至A9是第一终端作为发送端时执行的步骤,B1至B4是第一终端作为接收端时执行的步骤,各步骤说明如下:
A1,通话接通,第一终端开始语音编码和发送,初始化sMODE。
A2,计算NUstate。
其中,NUstate是第一终端计算的第一终端处的上行信道的预测情况(即第一信道预测信息)。
A3,接收NDstate。
其中,NDstate是第一终端在作为接收端时计算的第一终端处的下行接收网络的预测情况。
A4,根据NDstate,计算rMODE。
其中,rMODE是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确定出的参考编码码率。
A5,读取rCMR。
其中,rCMR是第二终端根据计算的下行信道的预测情况(即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终端确定出的参考编码码率。
A6,对语音数据打包时使用rMODE填充CMR字段,发送RTP包。
A7,根据rCMR、sMODE和NUstate,计算新的编码码率sMODE。
A8,配置新的sMODE到编码器。
A9,循环A2-A8直到通话结束。
B1,通话接通,第一终端开始接收语音包并解码。
B2,计算NDstate。
B3,解析接收到的RTP包,获取CMR字段值rCMR。
B4,循环B2-B3直到通话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作为本端终端,第二终端作为对端终端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在实际中,也可以是第二终端作为本端终端,第一终端作为对端终端,此时第二终端也会执行如A1-A9,B1-B4所示出的步骤。即,第二终端作为发送端时,会进行上行信道的预测情况的计算,作为接收端时,会进行下行接收网络的预测情况的计算。易于思及的是,第二终端根据自身计算的上行信道的预测情况(即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第一终端发送的参考编码码率,对自身发送所采用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出的第一终端11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第一终端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
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且第一终端作为发送端时,第一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为上行信道。语音通信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VoLTE通话、VoNR通话和VoIP通话,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是第一终端对上行信道的信道质量做出的预测,用于预测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可选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其中,第一状态优于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优于第三状态。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网络状态良好;第二状态可以理解为:网络状态中等;第三状态可以理解为:网络状态不好。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也可以表述为如: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等其他形容。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只有三种类型的网络状态做出示例性的说明,第一信息预测信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网络状态,如:第四状态或第五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320,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处获取参考编码码率。
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第二终端是与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可选地,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处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第一终端在获取到参考编码码率后,可以选择参考第二终端给出的参考编码码率,也可以选择不参考第二终端给出的参考编码码率。
步骤330,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第一终端有多种编码模式可以选择,每种编码模式对应有一个编码码率。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从一种编码模式切换为另一种编码模式,编码码率也相应的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配置给本端的编码器。
可选地,第一终端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上调当前的编码码率;第一终端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下调当前的编码码率;在参考编码码率小于当前的编码码率的情况下,下调当前的编码码率。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当前的编码码率为m1 kb/s,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则第一终端调整编码码率为n1 kb/s,n1为大于m1的正数。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当前的编码码率为m2 kb/s,参考编码码率为n2 kb/s,n2为小于m2的正数,则第一终端调整编码码率为n2 kb/s。
可选地,编码码率的语音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AMR-NB、AMR-WB和EVS中的任意一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终端通过对上行信道进行预测,根据确定好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参考编码码率调整编码码率,第一终端只需要依赖本地采集的参数,和第二终端之间无需进行RTCP协议的交互,节省了空口资源。
同时通过提前进行信道情况的预测,以保障调整后的编码码率适应未来的信道情况,提高了语音编码码率调整的可靠性。
在基于图3的可选实施例中,步骤310中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是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水位值、第二水位值和发送重传值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
其中,第一水位值是当次检测的发送缓存(sendbuf)的水位值,第二水位值是上次检测的sendbuf的水位值,发送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包数的比值。
可选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水位值、第二水位值和发送重传值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一、在第一水位值和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
二、在第一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第二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
三、在第一水位值和第二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
四、在第一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发送重传值不小于第一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
五、在第一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发送重传值小于第一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水位阈值和第一重传值阈值可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水位阈值为0.8,第一重传值阈值为6。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的协议栈的示意图。终端设备的协议栈包括:
非接入层401(Non-Access Stratum,NAS)处理终端设备和接入网之间运行的功能。
无线资源控制402(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控制面功能位于gNB中的RRC和终端设备之间。RRC负责处理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相关的控制面过程。
服务数据调整协议403(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负责根据QoS要求将服务质量(Service of Quality,QoS)承载映射到无线承载。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404(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现IP报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在切换时,它还处理重传、按序递交和重复数据删除。对于承载分离的双连接,PDCP可以提供路由和复制,即为终端设备的每个无线承载配置一个PDCP实体。
无线链路控制405(Radio-Link Control,RLC)负责数据分段和重传。RLC以RLC信道的形式向PDCP提供服务。每个RLC信道(对应每个无线承载)针对一个终端设备配置一个RLC实体。
媒体接入控制406(Medium-Access Control,MAC)负责逻辑信道的复用、HARQ重传以及调度和调度相关的功能。用于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调度功能居于gNB中。MAC以逻辑信道的形式向RLC提供服务。
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407负责编解码、调制、解调、多天线映射以及其他典型的物理层功能。物理层以传输信道的形式向MAC层提供服务。
在如图4所示出的协议栈的结构中,第一终端处的上行数据到达PDCP层后,首先经过PDCP层的处理,放到一个sendbuf里面,然后基于网络设备的调度授权把数据从sendbuf取出,送给RLC层发送。当调度授权不足时,sendbuf的数据会变多,即水位会上升。如果sendbuf满了,调度授权小于发送数据带宽,则会出现sendbuf溢出,主动丢弃待发送的数据。而上行的调度授权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所处的无线情况、小区拥挤情况等综合决定的。第一终端根据最近两次sendbuf的水位值(第一水位值记为MARK1、第二水位值记为MARK2)以及当前的上行物理层的发送重传值(记为UHARQ),可判断上行的网络情况(即第一信道预测信息,记为NUstate)。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510,通话接通,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数据。
步骤520,读取sendbuf水位值,更新MARK1/MARK2的值。
其中,sendbuf水位值=sendbuf缓存数据大小/sendbuf总大小。
步骤530,读取发送重传值,更新UHARQ的值。
其中,发送重传值=单位时间内上行HARQ次数/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包数。
步骤540,计算NUstate。
结合参考图6,NUstate定义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分别用NS1、NS2、NS3标识,水位阈值用m标识,第一重传值阈值用dh标识。第一终端计算NUstate的过程包括:
步骤610,判断MARK1是否小于m。
在MARK1小于m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20;在MARK1不小于m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50。
步骤620,判断MARK2是否小于m。
在MARK2小于m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30;在MARK2不小于m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40。
步骤630,返回NS1,流程结束。
步骤640,返回NS2,流程结束。
步骤650,判断MARK2是否不小于m。
在MARK2不小于m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60;在MARK2小于m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70。
步骤660,返回NS3,流程结束。
步骤670,判断UHARQ是否不小于dh。
在UHARQ不小于dh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80;在UHARQ小于dh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690。
步骤680,返回NS3,流程结束。
步骤690,返回NS2,流程结束。
第一终端通过如图6所示的方法,进行上行信道的信道预测。
步骤550,通话挂断,第一终端停止发送数据。
周期性重复步骤520-540,更新NUstate,直至通话挂断。其中,周期T大小可根据情况设定,如:T为500ms。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终端通过参考sendbuf的水位值和发送重传值,以便于对上行信道进行准确的信道预测,从而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
在基于图3的可选实施例中,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20替换实现为如下步骤321至步骤325:
步骤321,第二终端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
其中,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是第二终端对下行信道的预测情况,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下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在第一终端作为发送端,第二终端作为接收端时,第二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为下行信道。第二终端对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进行信道预测。可选地,第二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其中,第一状态优于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优于第三状态。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网络状态良好;第二状态可以理解为:网络状态中等;第三状态可以理解为:网络状态不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是第二终端根据信噪比、接收重传值和接收丢包率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
其中,接收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下行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包数的比值。信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接收丢包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丢失的RTP包与应该接收到的RTP包的比值。
可选地,确定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的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一、在接收丢包率大于0的情况下,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
二、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
第二重传值阈值与第一重传值阈值相等或不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三、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不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
四、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
五、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不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噪比阈值和第二重传值阈值可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信噪比阈值为0,第二重传值阈值为6。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进行下行信道预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使用信噪比(记为SINR)、接收重传值(记为DHARQ)以及接收丢包率(记为LOST)来计算第二信道预测信息(记为NDstate)。该方法包括:
步骤810,通话接通,第二终端开始接收数据。
步骤820,读取信噪比,更新SINR的值。
步骤830,读取接收重传值,更新DHARQ的值。
其中,接收重传值=单位时间内下行HARQ次数/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包数。
步骤840,计算NDstate。
结合参考图9,NDstate定义为良好、中等、较差,分别用UN1、UN2、UN3标识,信噪比阈值用s标识,第二重传值阈值用dh标识。第二终端计算NDstate的过程包括:
步骤910,判断LOST是否大于0。
在LOST大于0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20;在LOST等于0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30。
步骤920,返回UN3,流程结束。
步骤930,判断SINR是否不小于s。
在SINR不小于s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40;在SINR小于s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70。
步骤940,判断DHARQ是否小于dh。
在DHARQ小于dh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50;在DHARQ不小于dh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60。
步骤950,返回UN1,流程结束。
步骤960,返回UN2,流程结束。
步骤970,判断DHARQ是否不小于dh。
在DHARQ不小于dh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80;在DHARQ小于dh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990。
步骤980,返回UN3,流程结束。
步骤990,返回UN2,流程结束。
第二终端通过如图9所示的方法,进行下行信道的信道预测。
步骤850,通话挂断,第二终端停止接收数据。
周期性重复步骤820-840,更新NDstate,直至通话挂断。其中,周期T大小可根据情况设定,如:T为500ms。
步骤322,第二终端根据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确定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或,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对参考编码码率进行调整;或,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第二终端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上调参考编码码率;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下调参考编码码率。
可选地,第二终端在根据第二信道预测信息调整参考编码码率后,还执行如下动作:确定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在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小编码码率;在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大编码码率。
每种语音编码格式对应有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如:对于AMR-NB,最小编码码率为4.75kb/s,最大编码码率为12.2kb/s;对于AMR-WB,最小编码码率为6.6kb/s,最大编码码率为23.85kb/s。第二终端根据采用的语音编码格式所对应的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对参考编码码率进行调整,以使得最终确定的参考编码码率符合采用的语音编码格式。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0,判断NDstate是否为UN1。
在NDstate为UN1(即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20;在NDstate不为UN1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30。
步骤1020,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步骤1030,判断NDstate是否为UN3。
在NDstate为UN2或UN3(即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40;在NDstate不为UN3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50。
步骤1040,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步骤1050,判断NDstate是否为UN2。
在NDstate为UN2或UN3(即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60。
步骤1060,参考编码码率为本次编码码率。
步骤1070,判断参考编码码率是否小于最小编码码率。
在参考编码码率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80;在参考编码码率不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保持参考编码码率不变。
步骤1080,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最小编码码率。
步骤1090,判断参考编码码率是否大于最大编码码率。
在参考编码码率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0100;在参考编码码率不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保持参考编码码率不变。
步骤10100,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最大编码码率。
第二终端通过上述步骤1010至步骤10100,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步骤323,第二终端将参考编码码率写入RTP包的CMR字段,向第一终端发送RTP包。
可选地,在RTP包的净荷中包含四个bit为CMR字段。CMR字段用于由RTP包的发送端向接收端请求发送端的编码器将来的编码模式。若RTP包的语音编码格式AMR-NB,CMR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7,对应于8种不同的速率,如果语音编码格式为AMR-WB,CMR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8,对应于9种不同的速率。
步骤324,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RTP包。
步骤325,第一终端读取RTP包的CMR字段,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的RTP包后,对RTP包进行解析,根据RTP包的CMR字段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示例性的,RTP包采取的语音编码格式为AMR-NB。CMR字段的取值为0,则参考编码码率为AMR-NB格式下的最小编码码率4.75kb/s。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二终端根据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并写入RTP包,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参考编码码率对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同时,结合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等参数,对参考编码码率进行调整,保障了参考编码码率的准确性。
在基于图3的可选实施例中,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30替换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331,确定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
步骤332,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或,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对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或,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第一终端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上调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下调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
步骤333,在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参考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参考编码码率。
第一终端在根据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对编码码率进行调整后,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a与参考编码码率b进行比对。若b较大,则编码码率仍为a;若a较大,则编码码率调整为b。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根据参考编码码率,调整编码码率之后,还执行如下动作:确定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在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小编码码率;在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大编码码率。
第一终端根据采用的语音编码格式所对应的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对自身发送所采用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以使得最终确定的编码码率符合采用的语音编码格式。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调整编码码率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210,判断NUstate是否为NS1。
在NUstate为NS1(即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20;在NUstate不为NS1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30。
步骤1220,将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步骤1230,判断NUstate是否为NS3。
在NUstate为NS3(即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40;在NUstate不为NS3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50。
步骤1240,将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步骤1250,判断NUstate是否为NS2。
在NUstate为NS2(即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中等)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60。
步骤1260,编码码率调整等于本次编码码率。
步骤1270,判断编码码率是否大于参考编码码率。
在编码码率大于参考编码码率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80;在编码码率不大于参考编码码率的情况下,保持编码码率不变。
步骤1280,将编码码率调整为参考编码码率。
步骤1290,判断编码码率是否小于最小编码码率。
在编码码率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100;在编码码率不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保持编码码率不变。
步骤12100,将编码码率调整为最小编码码率。
步骤12110,判断编码码率是否大于最大编码码率。
在编码码率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12120;在编码码率不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保持编码码率不变。
步骤12120,将编码码率调整为最大编码码率。
第一终端通过上述步骤1210至步骤12120,调整编码码率,并使用最终确定的编码码率发送RTP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语音通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结合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参考编码码率、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等参数对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参考编码码率与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相关,保障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能够适应信道状况,提高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第一终端,或者,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中的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根据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第二终端是与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水位值、第二水位值和发送重传值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其中,第一水位值是当次检测的发送缓存的水位值,第二水位值是上次检测的发送缓存的水位值,发送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上行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包数的比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在第一水位值和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在第一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第二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在第一水位值和第二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在第一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发送重传值不小于第一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在第一水位值不小于水位阈值,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发送重传值小于第一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处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是第二终端根据信噪比、接收重传值和接收丢包率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其中,接收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下行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包数的比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303;接收模块13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读取RTP包的编码模式请求CMR字段,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或,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对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或,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在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参考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参考编码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1,被配置为确定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在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小编码码率;调整模块1302,被配置为在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大编码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编码码率的语音编码格式包括:AMR-NB、AMR-WB和EVS中的任意一种。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第二终端,或者,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中的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下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根据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发送模块1402,被配置为将参考编码码率写入RTP包的CMR字段,向第一终端发送RTP包;
其中,第一终端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是第二终端根据信噪比、接收重传值和接收丢包率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接收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下行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包数的比值;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在接收丢包率大于0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不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在接收丢包率等于0,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接收重传值不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1403;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调整模块1403,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或,调整模块1403,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对参考编码码率进行调整;或,调整模块1403,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将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确定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模块1403,被配置为在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小于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小编码码率;调整模块1403,被配置为在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大于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最大编码码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01、接收器102、发射器103、存储器104和总线105。
处理器1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02和发射器1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04通过总线105与处理器101相连。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上述提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所述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水位值、第二水位值和发送重传值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水位值是当次检测的发送缓存的水位值,所述第二水位值是上次检测的所述发送缓存的水位值,所述发送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包数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根据第一水位值、第二水位值和发送重传值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第一水位值和所述第二水位值小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第一水位值小于所述水位阈值,所述第二水位值不小于所述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水位值和所述第二水位值不小于所述水位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三状态;
在所述第一水位值不小于所述水位阈值,所述第二水位值小于所述水位阈值,所述发送重传值不小于第一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情况为所述第三状态;
在所述第一水位值不小于所述水位阈值,所述第二水位值小于所述水位阈值,所述发送重传值小于所述第一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预测情况为所述第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处的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信噪比、接收重传值和接收丢包率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
其中,所述接收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下行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包数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包;
读取所述RTP包的编码模式请求CMR字段,确定所述参考编码码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
在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所述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或,在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或,在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所述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在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所述参考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所述参考编码码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所述参考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所述参考编码码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小于所述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所述最小编码码率;
在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大于所述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后的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所述最大编码码率。
8.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用于预测所述下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将所述参考编码码率写入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的编码模式请求CMR字段,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RTP包;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信噪比、接收重传值和接收丢包率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所述接收重传值是单位时间内下行HARQ次数与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包数的比值;
所述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接收丢包率大于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三状态;
在所述接收丢包率等于0,所述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所述接收重传值小于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接收丢包率等于0,所述信噪比不小于所述信噪比阈值,所述接收重传值不小于所述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二状态;
在所述接收丢包率等于0,所述信噪比小于所述信噪比阈值,所述接收重传值小于所述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二状态;
在所述接收丢包率等于0,所述信噪比小于所述信噪比阈值,所述接收重传值不小于所述第二重传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三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预测信息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本次编码码率;
在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所述本次编码码率高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或,在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对所述参考编码码率进行调整;或,在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为所述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参考编码码率调整为比所述本次编码码率低一个等级的编码码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最小编码码率和最大编码码率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小于所述最小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所述最小编码码率;
在所述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大于所述最大编码码率的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后的参考编码码率再次调整为所述最大编码码率。
12.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上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预测信息和参考编码码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
13.一种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下行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预测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用于表示所述下行信道的网络状态;
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预测信息确定参考编码码率;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参考编码码率写入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的编码模式请求CMR字段,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RTP包;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音视频通话的终端,所述参考编码码率是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编码码率参考值。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
CN202010575844.4A 2020-06-22 2020-06-22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54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844.4A CN111654586B (zh) 2020-06-22 2020-06-22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844.4A CN111654586B (zh) 2020-06-22 2020-06-22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586A true CN111654586A (zh) 2020-09-11
CN111654586B CN111654586B (zh) 2021-09-03

Family

ID=7234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5844.4A Active CN111654586B (zh) 2020-06-22 2020-06-22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45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38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东莞市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蓝牙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4760603A (zh) * 2022-04-19 2022-07-15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讯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及系统
CN114827131A (zh) * 2022-05-30 2022-07-29 天津师范大学 基于云边端协同计算的流媒体传输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48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系统间的动态amr语音调整方法
CN107294923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视频编码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04363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语音码率的调整方法、系统、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7666366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编码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291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语音码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9036444A (zh) * 2018-08-21 2018-12-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48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系统间的动态amr语音调整方法
CN107294923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视频编码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04363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语音码率的调整方法、系统、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7666366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编码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291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语音码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9036444A (zh) * 2018-08-21 2018-12-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38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东莞市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蓝牙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4244383B (zh) * 2021-12-27 2023-06-09 东莞市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蓝牙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4760603A (zh) * 2022-04-19 2022-07-15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讯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及系统
CN114760603B (zh) * 2022-04-19 2023-09-05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讯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及系统
CN114827131A (zh) * 2022-05-30 2022-07-29 天津师范大学 基于云边端协同计算的流媒体传输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827131B (zh) * 2022-05-30 2024-03-01 天津师范大学 基于云边端协同计算的流媒体传输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586B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4586B (zh) 语音编码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99408B (zh)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KR101454504B1 (ko) 이볼브드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회선 교환 음성 애플리케이션의 데이터 레이트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9178648B2 (en) Method to improve voice over IP capacity for user equipment employing variable rate vocoders
CN103916913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JP6987872B2 (ja) コーデックレートアダプ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ビットレート要求の無線状態トリガ
RU2006132682A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восходящий выдеденный канал - прикладной протокол для интерфейсов
JP6781857B1 (ja) Ran補助のレートアダプ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フィードバック
CN115426677A (zh) 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0048799B (zh) 一种基站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257331A (zh) 卫星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448275B2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by for supporting VoIP service of wireless device
US8358637B2 (en) Load balanc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JP5330406B2 (ja) 無線資源の割当を容易にする方法および構成
US11503493B2 (en) Enhanced traffic capacity in a cell
CN109076462B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覆盖范围扩展
US20090080395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6017721A (zh) 上行rlc分段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3681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83025A (zh) 动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21020A (zh) 重传终端配对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Room 1501, 15 / F, building 2, No. 10 yard, Chaoyang Park Sou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