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3341A -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3341A
CN111653341A CN202010433164.9A CN202010433164A CN111653341A CN 111653341 A CN111653341 A CN 111653341A CN 202010433164 A CN202010433164 A CN 202010433164A CN 111653341 A CN111653341 A CN 111653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reaction
evaluation
module
da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31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3341B (zh
Inventor
董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331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3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分析方法通过依次向被测对象呈现刺激,并采集被测对象在各刺激下产生的内能;逐次进行六“欲”的评估;对七情物质基础进行评估,及通过组合所出现的七情状态;通过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可以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损伤与修复的方法和方式,以期待更加适应环境;最终,形成一个条件链条下,是否适应环境,和进行干预作用下产生更加适应环境的状态。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形成一个系统,显示数据、分析结果、干预方法和方式、逻辑链和预测结果,通过一些终端设备起到警示和提醒,甚至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对七情六欲已经有了几千年的认识。然而,一直停留在哲学的基础上不能前进。现代的机器人也无法突破“七情和 六欲”的问题。在管理上,总是遇到“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尴尬局面,故而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上去分析视、听、嗅、感知、味觉数据,以期待评估出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需求,从而评估出客观的 “希望值”,从而解决了哲学层面的“七情六欲”问题,以及机器人不可逾越的瓶颈问题;也为用人单位提高效率提供管理 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解决在一定条件下,客体被动与主动地适应环境刺激 能力的评估及表现形式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依次向被测客体呈现刺激,所述刺激包括引起视觉、听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知觉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皮肤感知觉包括机械感知觉、化学感知觉、温度感知觉、辐射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
2)依次采集被测客体在各刺激下的反应数据,所述反应数据包括:在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反应范围和反应“能动性”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反应“能动性”包括反应性质、强度、浓度和能量;依次采集判断依据包括采集接受刺激前后被测对象 的面部表情、四大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被测对象对检测询问的回答;
3)环境刺激的分析:包括环境客观存在和环境对客体的作用分析;
其中在刺激标准单位值确定后,进行环境客观存在分析:包括分析视觉、听觉及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所产生的环境 刺激的能量;嗅觉和味觉上的化学能;在皮肤感知觉上,压力、压强、冷热、酸碱、电磁辐射变化的能量;其中,嗅觉的化 学能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评估,而味觉及皮肤感知觉则是直接评估客体受到作用后产生的内能;
在刺激标准单位值确定后,进行环境对客体的作用分析:依次分析视觉和皮肤感知觉中辐射的电磁波、听觉的声波、呼 吸时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嗅觉和味觉以及皮肤感知的化学物质、热能和机械能的变化刺激客体时,客体产生的内能;评估 客体的损伤与修复,通过求取环境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应用血压 求取损伤程度和应用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求取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 修复结合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其中客体内能包括“内能分析法”分析客体产生的能量和呼吸做功;
4)进行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心理反应和欲值评估;根据步骤3)中血压 评估的能量及呼吸做功值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相比较,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评估法”,进行概率范围分布的比较, 评估损伤与修复,进一步的,反应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变化程度的评估;
5)七情的评估:进一步的,依据在客体产生总能量的大小,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的比值,以及持续反应的时间、空间 和反应“能动性”,所表现出来的形式评估客体的七情表现;
6)建立数据库:采集大量的反应的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以及客体内能的数据,求取这些数据的均值和方差, 形成数据库;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将客体内能的多与少、心率与呼吸频率比值的齐与不齐、通过“系统基础代 谢标准”评估基础代谢的多与少进行组合后与七情表现一一对应,形成数据库;进一步的,根据步骤3)客体情志反作用于 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的评估;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 境客观存在刺激的能量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血压的变化而评估心脏做功和消耗内能 情况,通过呼吸的胸围和腹围差变化来评估环境做功,其中,胸围包括:胸围差和胸围张力,进一步判断损伤与修复;
7)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包括完整的条件链条和情志内能的评估;
8)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通过干预方法和方式结合“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 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2)中采集反应数据是为了反应心理准备,故而反应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2-1)反应时间的测定:视觉上通过频率的数据测定评估反应时间,具体的,给出一个“视觉宽度”,逐渐增加通过“视 觉宽度”的被测物体的速度,直到达到一定速度值后,被测对象无法观察到被测物体为止,“视觉宽度”与速度值的比值即 为视觉反应时间;
听觉上,选择两个听觉适宜声源,测得听觉“融合时间”;用听觉“融合时间”和听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上,包括平静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和频率,最大限度的呼气与吸气时的时间和频率;
在嗅觉上,选择嗅觉适宜浓度作为标准;选择两个气味源,测得嗅觉“融合时间”;测得嗅觉适应时间,用嗅觉“融合 时间”和嗅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在味觉上,选择味觉适宜浓度作为标准;选择两个味源物质进行先后刺激,当对两个味源产生的味觉不能分辨时,用味 觉“融合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和味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皮肤感知觉上,选择两次先后刺激,逐渐增加两次刺激作用频率,当不能分辨两次感知时,用皮肤感知觉“融合时间” 来判断反应时间和皮肤感知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2-2)反应范围的测定:视觉上,通过在固定距离上,以黄斑所对应的点为参照,观察一个屏幕上的四个点位置来确定 视野大小,确定视觉范围;
听觉上,选择一个参照点即两耳的耳道为起点直到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为终点,以耳道与该听不到声音的终点连线为半径 画出的空间,确定听觉范围;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上:测量被测对象所处环境中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求得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21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22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23
用T×呼吸容积来评估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的空间范围;
嗅觉上,以气味源为起点,直到嗅不到气味的位置为终点,以起点为中心,起点与终点间距离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就是嗅 觉范围;
味觉范围为零;
皮肤感知觉范围为零;
2-3)反应“能动性”的测定:视觉性质包括被测对象接受刺激后感知的刺激的形状和颜色,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能量 得到对应的数值;
听觉性质包括声波频率、振幅和强度,应用声音测量仪来测量声波的频率、振幅和强度;
嗅觉和由嗅觉诱发的味觉的能动性,包括味的浓度、性质和能量,通过化学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利用化学课本内容作为 数据库,通过超链接,查到其性质检测方法,通过性质的检测,对可疑离子进行测量,得出所需要的结果;
皮肤感知觉和由皮肤感知觉诱发的味觉的能动性,包括性质和强度,在刺激能与客体反应能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数据库, 通过超链接查寻数据库的方式,得出其性质和强度;
上述过程中,需同时结合对被测对象的面部表情和四大生命体征变化,联系受试者自述,分析出其是否接收到刺激,即 如果有变化就证明已经接受到了信息;如果没有变化,就证明没有接受到信息,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被测对象是否有接受到 刺激。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
3-1)统一计算标准,获取刺激标准单位值:求取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皮肤感知觉和味觉各 自适宜刺激能的平均值,设定1外界刺激;求取被测对象测量值与设定的1外界刺激的比值分别为T视外界刺激、T听外界刺激、 T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外界刺激、T嗅外界刺激、T味外界刺激、T压力外界刺激、T压强外界刺激、T冷热外界刺激、T酸碱外界刺激、T辐射外界刺激;同 样,刺激客体前后,求取收缩压差和舒张压差的和的平均值设定为1内能;在此基础上,被测对象呈现的刺激前后的收缩压 差和舒张压差和对标准值的比值设定为T内能;以该比值分别做为量值应用到线性评估方程作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运算;
3-2)环境客观存在分析:对视觉,听觉及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上所产生的环境刺激的能量进行分析; 具体的,依次分析视觉和皮肤感知觉中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听觉的声波能量、呼吸时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所做的功、嗅觉、 味觉以及皮肤感知的化学物质的化学能;进一步的,对嗅觉上和味觉上所产生的化学能量,通过方程式进行估算的;皮肤感 知觉,正常皮肤感知觉的受试者,在单纯适宜触感的棉签的刺激下棉签的压力的变化、在单纯适宜痛感检测针刺的刺激下检 测针的压强的变化、在单纯感知冷热适宜刺激水温能量的变化、在单纯感知干或润的适宜酸碱刺激的酸碱度变化、在单纯感 知电磁的适宜电磁刺激的能量的变化作用下,受试者产生的内能进行评估;
3-3)环境对客体的作用分析:依据“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依次分析视觉和皮肤感知觉中辐射的电磁波刺激客 体时;听觉的声波刺激客体时,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呼吸时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刺激客体时,呼吸对客体做功评估;嗅觉 和味觉以及皮肤感知的化学物质刺激客体时,热能和机械能刺激客体时,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
进一步的,分析视觉接受到的电磁波能量、听觉接受到的声波的能量、呼吸系统接受到的分压差做功与客体感观接受到 能量后产生的内能进行一一对应,以及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感知到能量作用于客体,客体受刺激而产生的内能,来分析 环境能量分别与客体产生的能量的相关性;
进一步的,评估客体的损伤与修复;具体的,求取环境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 修复的贡献值;应用“内能分析法”求取损伤程度和应用“呼吸做功”求取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 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修复结合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4)的心理反应评估,具体为依次分析被测对象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反应范 围,反应浓度,反应性质;包括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的反应分析,在反应时间 方面包括视觉产生的客观反应时间及心理反应时间分析;在反应范围方面,包括听觉产生的客观反应范围及心理反应范围; 在反应浓度方面,包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产生的客观反应浓度和心理反应浓度;在反应性质方面主要是化学性质分析, 包括嗅觉和由嗅觉诱发的味觉产生的客观反应化学性质和心理反应化学反应性质和能量;进行味觉、皮肤感知觉的对象在多 次相同刺激下的上述各种反应分析,包括由皮肤感知觉诱发的味觉和感知觉产生的客观能量反应和心理能量反应;通过视觉、 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评估,得出线性评估方程,进而得到欲值,得到刺激与客体适宜 环境的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4-1)如果设定客观为A、心理为C、辨别为B,则有下列不同的反应:
视觉上,反应时间分析:包括客观反应时间ΔtA和心理反应时间ΔtC,客观反应时间ΔtA为单一刺激与单一反应所对 应的反应时间;心理反应时间ΔtC为选择反应时间,对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测对象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 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间,ΔtC=ΔtB-ΔtA,其中ΔtB辨别反应时间,在呈现的刺激为两个以上时, 被测对象被要求对每一个刺激作出不同反应;
听觉上,反应范围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SC=ΔSB-ΔSA,其中ΔS为反应范围,ΔSC为心理选择范围,ΔSB辨别反应范围,ΔSA客观反应范围;其中选择B反应范围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范围, 而辨别C反应范围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范围;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嗅觉上,反应浓度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PC=ΔPB-ΔPA, 其中ΔP为反应分压差,ΔPC为心理选择分压差,ΔPB辨别反应分压差,ΔPA客观反应分压差;其中选择B反应分压差 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浓度,而辨别C反应分压差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分压差;
嗅觉和由嗅觉诱发的味觉上,反应化学性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MC=ΔMB-ΔMA,其 中ΔM为反应化学性,ΔMC为心理选择化学性,ΔMB辨别反应化学性,ΔMA客观反应化学性;其中选择B反应化学 性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化学性,而辨别C反应化学性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化学性;
由皮肤感知觉诱发的味觉和皮肤感知觉上,反应刺激功能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 ΔEC=ΔEB-ΔEA,其中ΔE为反应功能性,ΔEC为心理选择功能性,ΔEB辨别反应功能性,ΔEA客观反应功能性; 其中选择B反应功能性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功能性,而辨别C反应功能性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功能性;
具体地,在刺激多次后,将其取均值及方差作为选定的参考点,该均值包括有数值时,则为具体数值加和后,取其平均 值,并且求取方差;针对空间分布,利用拟合分析法,将分布点取其中心的评估直线方程做为参考直线进行数据分析;针对 主观述说,将其转化为文字,求出出现概率密度最大的词的次数为均值,进而求取各个词出现次数与均值间的方差进行评估;
4-2)视欲、听欲、空气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欲、嗅欲、味欲、皮肤感知欲的评估:
设定性质特征值为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41
其中X为所测得的数据,μ总体的均值,σ为总体的方差;
视觉上,求取视觉刺激的光通量,并且分别求取视觉、听觉、嗅觉反应时间、范围、性质特征值;在味觉上,进一步的 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性质,在数据库中找到味觉刺激产生的客体变化,对所得的数据分别得出其特征值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42
皮肤感知觉上,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性质,在数据库中找到皮肤感知觉刺激产生的客体变化,对所得数据求取特征值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43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上,求取平静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和频率,最大限度的呼气与吸气时的时间和频率;依据步 骤2-2)求取T,并且应用T×呼吸容积来评估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做功范围及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做功;其 中,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做功是指氧与二氧化碳通过分压所做的功,具体的,气体做功=压强×容积,氧气压强=环境 氧气压强-客体氧气压强=大气压强×氧浓度(约等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44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45
二氧化碳压强=血浆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分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分压,因此,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1
通过t检验,得到视觉内能、听觉内能、嗅觉内能、味觉内能、皮肤感知觉内能及氧与二氧化碳差所做的功的相关性, 从而确定被测对象或客体总体的适宜刺激,在适宜刺激中,求取平均值,应用运算程序将进行各种感觉的心理反应进行评估, 先进行或时间或范围或能动心理反应的线性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2
其中,x为时间、范围或能动性对客体产生的内能值,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3
为 客体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再以因变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4
作为自变量Xn建立的线性评估方程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5
评估 出各因素的贡献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6
为各因素作用下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其中,X1为时间反应、X2为范围反应、X3为能动性反应;
4-3)视欲、听欲、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欲、嗅欲、味欲、皮肤感知欲产生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应用“概率计算公 式”或“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其是否为大概率;对小概率事件,再通过血压分析出的内能作为损伤和呼吸做功作 为修复来判断心理反应的结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5)中情志的评估并建立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通过步骤2)中测量的生命体征中的 心率与呼吸频率的比值及血压的变化值进行内能变化的计算,并且与其体质内能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相结合来评估出七 情,心率与呼吸频率比值固定为11:3;当单因素或因素不清时,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7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10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8
应用“七情的评估方式”进行七情评估;
建立数据库:其中,时间的长短和内能做功的问题,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到后,求取均值和方差,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 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为一一对比的形式,即采集到人的表情,与上述内能与时间以及频率的比值概率的区间相互 对应,得到七情与比值、内能、持续时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根据步骤3)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 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的评估;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境客观存在刺激能量为基 础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血压的变化而评估心脏做功和消耗内能情况,通过呼吸的 胸围和腹围变化来评估呼吸做功,进一步判断损伤和修复,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仍为一一 对比的形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7)中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包括完整的条件链条、情志内能的评估;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7-1)条件性的评估:有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具体的,年龄条件直接输入,其中体质条件是应用“内能分 析法”评估出其体质情况;练习条件是对主观性的一种锻炼,其中包括:心理反应的练习、七情的练习、和损伤与修复感觉 的练习;
练习条件的评估具体步骤为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在固定适宜时间Ta、范围Sa和固定适宜的能动性基础上测得 刺激强度Ea;测得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Sa的基础上测得不同条件下刺激强度Eb;得出人的心理感知刺激强度为 Ec=Eb-Ea,评估出人的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其中,刺激强度是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的大小;
七情的练习,是通过情与情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两两组合,产生相互作用使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
7-2)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练习后的优劣性,具体练习后,通过将每一个刺激强度作为自变 量X,刺激作用于客体后,根据步骤4-2)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欲值因变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59
作为自变量X,应用“运算程序”形成线性评估 方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1
其中,n分别表示视、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嗅、味、皮肤感知,然 后,再将每个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应用“运算程序”最终形成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2
的线性评估方 程,进而对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3
即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在客体总体中,求得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4
在客体总体中的平均值,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概率分析,或 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根据预设的f(x)68.27%的概率范围即[u-σ,u+σ]为正常范围内;在此步骤评估出练 习前后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5
是趋于修复还是趋于损伤,且损伤与修复的因素的贡献量及正负相关性;
7-3)评估个体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并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件一:年龄段基础内能为n个个体的平均值,条件二: 当样本量足够时,测量其血压值,通过血压计算内能,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体质情况。条件三:通过步骤7-2)通过 练习前后对比,对练习进行评估;对练习方法进行针对原因加以干预;结合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通过“评估环境 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的方法进行客体本身条件性评估,评估客体条件性的优劣,以及调整的 方法。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8)中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通过干预方法和方式从而改 变损伤与修复,从而增加了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将步骤7-2)因变量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6
作为自变量情志产生的内能X情志、及自 变量X外界刺激产生的内能环境刺激造成的客体的内能,二者相互作用下产生内能为因变量,应用运算程序进行线性评估,即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7
应用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将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68
与该区间所代表的概率进行 对比,来判断其损伤与修复;再结合应用“内能分析法”求取损伤程度和应用“呼吸做功”求取修复能力;在评估方程式中 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和正负相关性;
具体的,应用“运算程序”对客体内能进行线性评估,进行各因素贡献量和概率对比分析:首先评估出该贡献造成的小 概率事件还是大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作为正常值,小概率事件作为修复或损伤值,结合损伤与修复与正负相关性进行判断; 环境刺激前后两次方程对比中,应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
评估在上述三个条件下,重复上述步骤应用“运算程序”对客体内能进行线性评估,以该评估值作为理想的Q贡献量, 对各种刺激作用于客体后,进行客体损伤与修复的判断,从而评估客体适应性,进一步的针对原因加以评估;
进一步的,应用“不同心理状态下,适应环境性的评估”分别进行适应环境性的评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8)中评估和分析干预的方法和方式,通过干预方法和方式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增 加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其中干预的方法就是客体内能在环境的贡献、生活状态的贡献和饮食的贡献及环境的贡献四种改变能量的方法;缺少则 补,多余则减;通过干预方法本身的原理,同时评估出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方式就是针对引起损伤与修复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改变条件性或者改变七情,进 一步的,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环境刺激的能量,或者客体本身产生能量来评估其损 伤或修复的趋势;进一步的,改变条件性的方式为干预客体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通过这 种反应,而使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客体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包括视觉内能、听觉内能、分压差所做的功、 嗅觉内能、味觉内能、皮肤感知觉内能,以及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还包括干预七情的改 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通过Z区间进行概率性分析,以及“系统基础代谢标准”,采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 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来判断七情或者修复也或者损伤,故而通过对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来判断七情所带来的作用;进 一步的,对上述三种方法及三种方式,通过“内能分析法”及“呼吸做功”,进一步地通过“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出客 体的损伤与修复趋势,用以调整方法;一共重复上述步骤评估三次:其中,第一次评估为寻找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二次评 估是改变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三次评估是对方式和方法的优劣性的评估。
本发明还可以是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贮存模块、管理模块、分析模块、 通讯链路和终端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引起六种感觉中的至少一种刺激的数据,其中,皮肤感知觉包括机械感知觉、化学感知觉、温度 和湿度感知觉、辐射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的客观数据,上述感觉中都分别包括反应时间、反应空间、反应“能动性”至少一 种;具体的,采集模块包括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和客体数据采集模块,其中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由电磁波数据采集模块、 声波数据采集模块、气压数据采集模块、空气中化学物质数据采集模块、味觉数据采集模块、皮肤感知觉数据采集模块构成, 客体数据采集模块由四大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反应主观陈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障碍物的运动体的运动状态数据采集模 块、人脸识别数据采集模块和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模块构成;
所述贮存模块用于贮存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全部或部分步骤和分析模块分析来的数据以及程序代码;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将贮存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通过分类得到多个模块数据;
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标准单位值模块、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 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其中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包括:客观环 境存在的分析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包括:心理反应计算模块、欲值模块、损伤与修复模块、 七情评估模块和数据库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包括:条件链条模块、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 应性分析模块;结合适应性评估模块所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来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分析模块 包括: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和干预模块;
所述通信链路为通讯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模块用于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方式的评估结 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将贮存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通过分类得到多个模块数据;其中采 集模块分类为:环境客观数据采集模块和客体数据采集模块,并将采集数据贮存在贮存模块中;其中,接受数据后形成八类 “目标数据”进行贮存,其中第一类的“目标数据”又分为环境客观存在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其中,第四类为在客 体反应过程中,提取数据又分类为评估心理反应模块和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以及评估七情模块;其中,第五类“目标数据” 进一步评估损伤与修复的数据,依据“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通过“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 势进行评估”进行损伤和修复的评估,从而评估喜恶,形成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第七类的“目标数据”具体的要从四大体 征采集仪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内能分析法”、“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和“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进行分析, 并与七情对应着的数据库进行一一对应进行评估,形成七情模块,通过评估七情模块进行评估;
所述标准单位值模块通过“标准单位值”的设定,将被测数据与设定的标准值的比值作为量值;以该量值分别应用到线 性评估方程作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运算;
环境客观存在的分析模块,依次分析六种感觉的功能;进一步的,依次分析被测对象在六种感觉中的其中一种,多次相 同刺激下的时间刺激、范围刺激、能动性刺激所产生的客体能量;以及在单纯适宜触感的棉签的刺激下棉签的压力的变化率、 在单纯适宜痛感检测针刺的刺激下检测针的压强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冷热适宜刺激水温的能量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干或 润的适宜酸碱刺激的酸碱度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味觉及皮肤感知觉的能量作用下都是采集数据滞后于客体反应,故而直接 求取由刺激产生客体反应而产生的内能进行评估;
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依次分析六种不同刺激作用于客体时,客体产生的内能;应用内能作为自变量,求取环境 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应用“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求取损 伤和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修复结合 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
心理反应计算模块;环境客观存在刺激的能量与客体受刺激的作用产生能量的相互作用下,依次分析被测对象的 六种感觉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反应时间,重点包括视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时间及心理反应时间分析;反应范围,重点包括听 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范围及心理反应范围;反应浓度分析,重点包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浓度和心理 反应浓度;反应化学性质分析,重点包括嗅味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化学性质和心理反应化学反应性质和能量;进行味觉、皮 肤感知觉的对象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上述各种反应变化率分析,包括来自于感知觉的那部分味觉和感知觉可产生的客观能量 反应和心理能量反应;
欲值模块,设定性质特征值为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81
其中X为所测得的数据,μ总体的均值,σ为总体的方差;分别求取视、听、 嗅觉反应时间、范围和能动性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味觉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和能动性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 性检验、皮肤感知觉上,求取被测对象客体内能变化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是否无差异,然后通过“运算程序” 分析时间、范围和能动性评估,从而分别对六种“欲”的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82
评估出各因素的贡献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83
为各因素作用下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其中,X1为时间反应、X2为范围反应、X3为能动性反应:评估后将因变量作为 自变量进行人体最终欲值的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84
并通过“正态 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或当样本量足够时应用“概率计算公式”分析,结合损伤与修复评估出心理反应的趋势;
进一步的,进行环境刺激造成的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在前述的六欲的评估方程中: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 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寻找病因,针对原因加以干预,指出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的优劣性,以及加以调整的方法;
损伤与修复和七情评估模块,进一步,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的评估即客体的损伤与修复和七情表现;利用“内能评 估法”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对客体产生的内能和基础代谢的“正态分布Z区间评估”出来的概率范围来评估损伤与修复, 进一步的,反应出客体损伤与修复的情志变化程度;在客体适应与非适应环境过程中,由于释放能量的多少、反应完全程度 的不同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出现七情的情感表现;
进一步,“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针对原因加以干预;从而,应用“运算程 序”进行心理反应的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85
应用客体由于反应性造成的损伤与修复 来评估客体反应性的优劣,及贡献量的大小,以及调整的方法;其中,心理反应包括心理反应计算、七情和损伤 与修复造成的情感。
数据库模块:所述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结合心理反应性产生的内能、七情产生的内能及损伤与修复,来判断心理反应 计算所产生的损伤与修复、七情所产生的损伤与修复、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性和这两个因素的贡献量大小;其中,时间的长短 和内能做功的问题,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到后,求取均值和方差,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为一 一对比的形式,即采集到人的表情,与上述内能与持续时间以及频率的比值相互组合值进行相互对应,得到七情与内能、持 续时间、比值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根据步骤3)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 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评估;损伤与修复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境客观存在刺激能量为基础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 用下进一步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进一步判断损伤和修复,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仍为一一 对比的形式;
条件链条模块:有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具体的,年龄条件直接输入,其中体质条件是应用“内能分析法” 评估出其体质情况;练习条件是对主观性的一种锻炼,其中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练习、七情的练习、和损伤与修复感觉的 练习;
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通过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练习模块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在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 Sa和固定适宜的能动性基础上测得刺激强度Ea;测得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Sa的基础上测得不同条件下刺激强度Eb; 得出人的心理感知刺激强度为是Ec=Eb-Ea,评估出人的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其中,刺激强度是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的大小;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包括:七情的练习模块和评估练习模块;
七情的练习模块,是通过情与情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两两组合,产生相互作用使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
评估练习模块,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练习后的优劣性,具体练习后,通过将每一个刺激强度 作为自变量X,刺激作用于客体后,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欲值因变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91
作为自变量X,应用“运算程序”形成线性评估方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92
其中,n分别表示视、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嗅、味、皮肤感知,然后, 再将每个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应用“运算程序”最终形成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93
的线性评估方 程,进而对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94
即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在客体总体中,求得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95
在客体总体中的平均值,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概率分析,或 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根据预设的f(x)68.27%的概率范围即[u-σ,u+σ]为正常范围内;在此步骤评估出 练习前后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096
是趋于修复还是趋于损伤,且损伤与修复的因素的贡献量及正负相关性;
评估个体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并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即条件一,年龄段基础内能为n个该年龄段的个体的平均值,条 件二,当样本量足够时,测量其血压值,通过血压计算了出内能,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体质情况,条件三,评估练习; 条件链中包括三个条件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形成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包括:损伤与修复的判断即通过“内能分析法”为损伤依据,通过“呼 吸做功”为修复依据,二者的平衡依据“葡萄糖在客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来判断全身 及局部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在欲值模块中,将评估出欲值所对应的能量设定为理想的Q贡献量,将饮食、生活状态、 环境、体质能量设定为Q,应用“不同心理状态下,适应环境性的评估”进行评估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模块:即改变能量的方法和方式,及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与环境刺激能量的评估分析,其中干预的方法就是客体 内能在环境的贡献、生活状态的贡献和饮食的贡献及环境的贡献四种改变能量的方法;缺少则补,多余则减;通过干预方法 本身的原理,同时评估出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方式就是针对引起损伤与修复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改变条件性或者改变七情,进 一步的,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环境刺激的能量,或者客体本身产生能量来评估其损 伤或修复的趋势;进一步的,改变条件性的方式为干预客体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通过这 种反应,而使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客体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包括六种感觉产生的内能,以及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 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还包括干预七情的改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通过Z区间进行概率性分析,以及“系统基 础代谢标准”,采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来判断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来判断七情 所带来的作用;进一步的,对上述三种方法及三种方式,通过“内能分析法”及“呼吸做功”,进一步地通过“系统基础代 谢标准”评估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趋势用以调整方法;一共重复上述步骤评估三次:其中,第一次评估为寻找方式和方法的 评估;第二次评估是改变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三次评估是对方式和方法的优劣性的评估;
终端模块显示的数据包括用于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标准单位值,分析结果,评估损伤与修复的结果,评估七情及喜恶 结果;显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方式的评估;最终,输出逻辑链,并将预测结果显示出来,通过一 些终端设备起到警示和提醒,甚至治疗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将环境刺激的能量与客体的感知能量相结合,二、评估出环境对客体的作 用和客体对环境的适应;三、首次通过能释放的形式对七情条件性的评估;四、首次建立环境、饮食、生活状态和客体内能 间的数据库;五、首次进行了心理和客观反应时间、范围、浓度、化学性和能量的评估;六、首次提出了客体对环境的动 态适应趋势及适应性的标准;七、首次提出了干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方式;八、首次提出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及 干预方式。这种方法和系统对健康管理以及管理系统都是有意技术。
通过该方法和系统不仅可以达到了宣教的目的,而且由于将客体与自然统一起来进行分析,使天人合一有了一个参考依 据。同时,目标数据获取后对传统的理论直接进行验证与修正,使传统理论也有一个螺旋上升逐渐完善完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人耳对振动频率和强度的感受范围的坐标图。
图2为本发明中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结构原理图。
图4客体数据采集模块结构原理图。
图5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流程图。
图6客体体接受刺激能量分析方法流程图。
图7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能量分析方法的标准单位值模块的应用流程图。
图8可引起心理改变的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流程图。
图9心理反应计算模块分析流程图。
图10心理反应计算模块中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模块流程图。
图11七情评估模块。
图12通过改变能量而改变客体的情志的评估分析方法流程图。
图13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
图14客体对环境适应性——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改变能量使其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式流程图。
图15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
图16条件链模块流程图。
图17终端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更好的进行说明,本申请中所述的:
能动性: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这里是特指性质或强度或浓度或能量或特征值, 反应能动性就是反应的性质或强度或浓度或能量。
目标数据:是对事实或观察的结果、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预期结果设想 的目的,为方法指明方向。具有维系各个模块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本发明专利中包括八类:第一类为,采集 模块中的数据;第二类为,将采集模块中的数据在环境客观存在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中进行分析后得出结果作为进一 步分析的数据;第三类为,将客体数据进行能量分析,确定环境对客体作用和客体的反应的结果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第 四类为,在客体反应过程中,在心理反应模块和评估损伤和修复模块、以及评估七情模块中,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做为进一 步分析的数据;第五类为,在环境客观存在模块中的时间刺激模块、空间刺激模块、相互能动刺激模块中提取数据分别在时 间反应模块、空间反应模块、能动性反应模块进行分析心理反应计算数据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第六类为,在上述五类数 据通过损伤与修复模块分析的结果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第七类为,在四大体征采集仪中采集到的数据,以及损伤与修复 模块中提取的数据在七情模块中分析的结果作为数据,并将上述两种数据进行一一对应进行评估后产生的数据作为进一步分 析的数据;第八类为,在干预模块中,依据通过改变能量而改变客体适应性的评估分析的数据中又分类为方法和方式,其中 方法包括生活状态改变的数据、环境改变数据和饮食改变的数据;其中,方式包括: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的数据、改 变条件性的数据或者改变七情的数据作为进一步应用的依据。
标准单位值:是指不同的刺激与客体产生内能的量化过程中,进行单位统一,以便于对比和运算。具体的,将视觉、听 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来自于感知觉的那部分味觉和感知觉适宜的外界刺激数据进行能量分析,将其能量的 平均值设定了1外界刺激,同样,刺激客体前后,对收缩压差和舒张压差的和的平均值设定为1内能;在此基础上,被测对象 呈现的刺激对标准值的比值做为量化值应用于各个步骤中。
胸围差:吸气末胸围-呼气末胸围;胸围张力:吸气末胸围+呼气末胸围;腹围差:吸气末腹围-呼气末腹围。
损伤:伤害;损坏。是指客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 局部和全身反应。这里是指由于内能增加,引起伤害或损坏。
厌恶:厌恶是一种反感的情绪。这里是由于损伤的作用,而产生的情感方面的表现。
修复:修整使恢复原样,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这 里是指环境做功而减少内能产生或促使内能释放,促进修补恢复的过程。
喜欢:喜欢是一种由内向外的,非迫切需要的,在维持自身生存之外的得到与占有。更多的是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这里 是指由于修复的作用,而产生的情感方面的表现。
视觉宽度:这里指两个障碍物之间的宽度,这两个障碍物是设置在眼前阻挡看得见被测试物的物体。
嗅觉的适宜浓度:多次检测时所用麝香或硫醇浓度的平均值。
味觉的适宜浓度:多次检测时所用单纯淀粉的刺激下淀粉浓度的平均值。
嗅觉融合时间:不能分辨两个味源的先后到达的顺序的时间,其中先后放置两个味源,用测量仪对每个味源的距离和测 到的时间进行测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11
逐渐使两个味源接近时,两个味源产生的气味就会分辨不清, 这个时间就是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12
味觉融合时间:选择两个味源物质进行先后刺激,当对两个味源产生的味觉不能分辨时,这个时间就是融合时间。
感知觉融合时间:选择前后两次刺激皮肤,分别用棉签对手背皮肤刺激、针刺手背皮肤刺激、冷热水对手背皮肤刺激、 醋酸和氨水对手背皮肤刺激,辐射对客体的刺激,当皮肤对两次刺激不能分辨时,称为感觉融合时间。
欲:想要,想得到。反方词是“空”。六欲通常是指生、死、耳、目、口、鼻所想要的、想得到的。即六欲是泛指人与 生俱来的生理需求或欲望。这里六欲指视、听、呼吸、嗅、味和皮肤感知对外界刺激想要、想得到,或者不想要、不想得到 的客体内能体现。
氧含量:包括血氧含量和空气中氧含量,其中,血氧含量是指血液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血中氧的含量,包括物理溶解和化 学结合两部分,反映血标本中氧的实际含量。检测方法是100ml血液中蛋白结合氧和溶解在血浆中氧的实际总量。正常动脉 血氧分压,参考值在80-100mmHg(13.3kPa=100mmHg),在100毫升37℃的血液内、以物理状态溶解的氧,正常动脉血氧含量 约19.3毫升%,每0.003毫升可产生0.133kPa(1mmHg)的氧分压,一般是来自吸入空气中的氧产生的;混合静脉血氧含量约 12毫升%,静脉血氧分压一般在36-40mmHg(5.32kPa=40mmHg),一般是来自体内消耗氧后产生的。故而氧分压差=动脉血氧分 压-静脉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含量:包括血二氧化碳含量和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其中,血液二氧化碳的浓度,正常范围是23-31mmol/L,平 均27mmol/L。它是通过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形式表示,是指将静脉血标本,在室温下分离出血浆后与正常人肺泡气平衡后,所 测得的血浆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二氧化碳含量是指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百分比。一摩尔二氧化碳气体理想状态下为22.4L, 若27mmol/L的二氧化碳,可推算静脉血浆中二氧化碳含量=27×22.4×10- 3L/L=60.4毫升%,而空气中0.3毫升%。
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从氧含量定义中可知19.3毫升%气体可产生产生100mmHg的压强。理想气体的公式为PV=nRT(P为 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量、R=8.31441±0.00026J/(mol·K)、T是气体温度;氧的分压差=动脉血氧分压- 静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室温下分离出血浆后与正常人肺泡气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分压-空气 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分压。
呼吸做功:气体做功=压强×容积,氧气压强=环境氧气压强-客体氧气压强=大气压强×氧浓度(约等于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21
(这是因为胸腔大致呈现圆锥体状即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22
底面积S的变化为呼气末与吸气末胸围的和与吸气末与呼吸末胸围差的乘积,而膈肌上下移动的高度h为腹围差);二氧化碳压强= 血浆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分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分压,因此,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23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24
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基础代谢是指客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测定方法是在客体在清醒而又极端 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故而这里以收缩压差和舒张压差的和的 平均值分析客体产生的能量与呼吸做功分析环境对客体所做的功,二者之差的平均值作为“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基础代谢 的算法为通过心脏与呼吸做功全部提供给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故而表现为每升高1度或者PH值变化1时,其心脏做功与 呼吸做功之差,以此为单位。一般,是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25
或者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26
为单位。时间轴上或者空间轴上温 度变化率为PH变化率与之乘积,就是时间上轴或者局部上的基础代谢。
结合脉压差的情况,在脉压差较小的情况下,说明其能量和物质交换越丰富,在脉压差较大的情况,则反之;再结合心 电图与脑电图进行心脑的电磁能的相关性分析,再结合生活状态数据来分析化学能与机械能的相关性分析;
化学反应性: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是指具有化学反应的性质,在本案 中,由于嗅觉和来自嗅觉的那部分味觉都具有化学反应的性质,故而该刺激就称为化学反应性。
功能反应性:其中,功能性是指做功和能量的简称。功能反应性,就是指对接受做功和能量的刺激后产生的反应性。
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44H2O+32ATP+60%能量。
客体:客体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客体既包括客观存在并可以主观感知的事物(具体的如树木、房屋,抽象的 如物价、自由),也包括思维开拓的事物,因此人和物都包括在客体中。
A觉内能:在这里指线性评估方程所评估的感受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差感觉、嗅觉、味觉及皮肤感知觉所产生的 客体内能。其中,A指视、听、氧和二氧化碳差、嗅、味觉及皮肤感知中的一种。
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通过外界刺激客体后,客体产生能量,对各种刺激后,客 体所产生的能量来评价各种刺激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再根据各个因素正态分布的Z区间进行概率分析,评估出其修 复或者损伤。如果某因素是损伤的正相关再结合判断出的损伤值,就是加强的损伤;如果某因素是损伤的负相关再结合判断 出的损伤值,就是减弱的修复;如果某因素是损伤的正相关再结合判断出的修复值,就是减弱的损伤;如果某因素是损伤的 负相关再结合判断出的修复值,就是加强的修复。
七情的评估方式: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然而释放能量有三个现象,包括:完全氧化和不完全氧化; 能量的瞬间释放和缓慢释放;释放内能的多与少。这些现象有23种组合方式,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情志的表 现形式。即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大,对应着怒;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局部而小,对应着思;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急,对应着燥;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节律而小,对应着喜;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大,对应着哀;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节律且低,对应着悲;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急,对应着惊;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局部且低,对应着恐;
不同心理状态下,适应环境性的评估:
评估出“欲”值所对应的能量设定为理想的Q贡献量,将饮食、生活状态、环境、体质能量设定为实际Q能量,如果设 定为客体产生的能量所定义的损伤与修复分别对应着厌恶与喜欢,那么,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
厌恶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厌而少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Q食量能量,则为厌而多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理想的Q贡献量≈Q食量能量,则为厌;
喜欢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而少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而多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
“正常”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正常而少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正常而多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适应环境;
运算程序:按照线性回归方法,应用的回归方程中均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31
limSS组内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32
根据这些数据,在y 与x1......xk之间欲配线性回归方程y=β01x1+......βkxk;用最小二乘法,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2
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拟合分析见“运算程序”从而得出客体视觉信息与视觉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从而得到视觉与 人适宜环境的程度;其中线性评估方程式为: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3
为视觉内能分析的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5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6
分别求取其平均值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4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5
Figure RE-GDA0002607159020000148
应用最小二乘法,选择参数β0、β光通量、β反应时间、......β性质,使离均差平方和达最小,即使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7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8
最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9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0
用SPSS软件,通过矩阵可得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1
多重回归方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2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3
查表,得P<0.05有意义;其中,SS组内(组内离差平方和)反映了测试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所引起的测试误差;组间离差 平方和反映了各组样本之间的差异程度,即由变异因素的水平不同所引起的系统误差;总离差平方和反映了全部测试值离散 程度的总规模。
进行回归方程斜率比较: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414
各因素是否符合回归方程:
通过t检验来判断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1
取符合P<0.05值为有意义;
其中,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2
越接近1,拟合度越好。
剩余标准差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3
越小越好。
将各系统时行标准化设为Pj,即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4
标准系数越大,因素越重要。
均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5
和标准差: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6
概率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7
其中,f(x)是概率,x是每一个个体内能的评估值,μ是每一 个个体内能的均值,б为标准差。
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统计对应概率68.27%[μ±σ](即近似70%)(1.04)即[μ±1.04σ];75%(1.15)即[μ ±1.15σ];80%(1.28)即[μ±1.28σ];85%(1.44)即[μ±1.44σ];90%(1.64)即[μ±1.64σ];95%(1.96)即[μ ±1.96σ];99%(2.58)即[μ±2.58σ]。设定68.27%为普通或者正常范围;而在此概率之外,过低或者过高结合正相关 和负相关来评估。
正态分布样本量阈值公式:根据不同概率选择,设定为假阳性错误为α;假阴性错误为β;然后,依据α和β概率,可 进行所需要样本量计算;然后通过该样本量为界即阈值来进行相关性分析;
如果假设不同的两个总体,用Zβ代表相交区域、Zα/2代表两侧相分离区域,其中Zβ代表标准正态分布的β分位数,Zα/2代表标准正态分布的α/2分位数;
故依据可信度设置,能够反应出所需要的阈值,在不同总体间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13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14
其中,σ为总体标准差;δ为总体参数的差异,在两均数Z检验中,记为δ=μ12,μ为总体均数,δ越大,越有可能在 抽样中获得较大差别的两样本均数;其中,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9
前者是正态分布公式,后者是二项式分布公式;
如果在同一个总体中,阈值为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510
其中,n为阈值,Zα/2为正态分布Z检验的单侧u值,Zβ为正态分 布Z检验的双侧u值,ρ为总体相关系数;
其中,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61
内能分析法:内能分析为:做功=动能+势能+内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能量守恒。故
动能1+势能1+内能1=动能2+势能2+内能2,动能1-动能2+势能1-势能2=内能2-内能1
收缩压的压力差ΔP1=动能的变化;舒张压的压力差ΔP2=势能的变化;
内能的变化ΔE=ΔP1+ΔP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的结构图;其中,图标:102为采集设备、104、105、 106、为电子设备、107为通信链路、108为终端设备。
电子设备104贮存模块结构,用于贮存采集的数据和分析后的数据;贮存模块,用于在获取客体发送的目标数据之后, 将目标数据进行贮存;具体地,对目标数据进行贮存,可以贮存目标数据的具体内容及目标数据的采集时间等,这里不再一 一列举。并且,可以先将目标数据贮存在集发器,然后再定期上传到服务端的贮存服务器中。其中,集发器对数据应有一定 的保存期限,例如可以保存两个月,这样终端设备的服务端的管理者可以在数据采集后的两个月内调用集发器中的数据进行 返查。
电子设备105管理模块结构目的是将采集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推送,将需求推送到采集设备和贮存模块,并将所需 要的数据进行提取推送到电子设备的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推送到终端设备上;也可以是将其存放在云端贮存平台 的目标账户里。
电子设备106分析模块结构用于进行分析数据,包括:标准单位值模块、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 能量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其中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 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包括:客观环境存在的分析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包括:心理反应计 算模块、欲值模块、损伤与修复模块、七情评估模块和数据库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包括:条件 链条模块、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结合适应性评估模块所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来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 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分析模块包括: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和干预模块;
通信链路107,从采集模块及管理模块中,分别提取相对应的目标数据,使管理模块中划分出的相应模块数据相对应到 分析模块中,确定所述相对应的分析模块的超链接接口;根据所述超链接接口,从分析模块中提取所述数据。在分析模块中 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送达终端设备。其中,超链接接口为每个模块数据设置一个IP地址,访问对应的IP地址即可以访 问相应的内容,从而将和IP地址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共享。其中,超链接与贮存模块的贮存方式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建立 与所述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采集设备、电子设备及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其中,通过通信链路,可将目标数据、分析结果等推送到电子设备上;也可以是将其存放在云端贮存平台的目标账户里, 将目标账户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推送,也可以将目标数据推送给分析结果;还可以将分析结果推送到终端。这里并不对通信链 路的具体建立方式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设备具有通信的功能,采集到目标数据后可以自动将目标数据通过通信链路发送,更加便于本发 明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数据。
可选地,通信链路的通断可以由客体及目标数据来决定,可以在采集设备上设置一个通信链路开关,客体及目标数据接 通通信链路开关后,采集设备可以自动将采集到的目标数据进行发送。
终端设备108,所述终端设备功能:一方面,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另一方面,依据分析报告显示分析结果。再一方面, 对所述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及修订或对所述客体及目标数据进行分析后进行干涉和指导。
该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可以应用于中医教学中,将对采集设备的实践操作和电子传媒中的理论 知识相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动态学习,也使得教师动态教学。
进一步的,还可以用于医学实践中,将医疗数据采集设备和电子设备中进行分析指导或者警示实践,使得医学得到针对 性的落实。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的若干终端设备可以应用的两个领 域,这并不是对该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方法的应用领域所做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系统由采集设备、通信链路、电子设备及终端设备构成。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产品,包括贮存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 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 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类似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 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 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贮存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贮存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 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贮存在一个贮存介质中。
进一步的,采集设备和电子设备是“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的载体,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子设备中,在不同的模 块中,往往含有相同交叉的内容。由于对客体的分析错误往往会导致干涉的方法和方式的不同,不同干涉往往会产生差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分析结果推送给客体及目标数据之后,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 基于电子设备上的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结果接收客体及目标数据发送的相关性信息,根据相关性信息,向分析结果推送干 涉;及干涉后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是否有“损伤或者修复”。
本发明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分析模块的流程图;其中,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 图13、图14、图15为分析模块106,包括在图5步骤1061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图6步骤1062客体接受刺激能量分析 方法及图7中的步骤1063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能量分析方法的标准单位值模块的应用,图9中的步骤1064 心理反应评估模块;步骤1061和1064通过改变能量而改变客体情志的评估分析方法流程,步骤1066为改变能量的方法— —是通过外界刺激数据刺激客体后客体产生的损伤与修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图3为采集模块流程图的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步骤10222电磁波采集仪采集数据、步骤10224声波采集仪采 集数据、步骤10226气压采集仪采集数据、步骤10228空气中化学物质采集仪、步骤102210味觉采集仪采集数据、步骤102212 皮肤感知觉采集仪采集;依次向被测对象呈现刺激,所述刺激包括引起六种感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皮肤感知觉包括机械 感知觉、化学感知觉、温度、辐射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的客观数据;其中,上述感觉中都分别包括图8可引起心理改变的外 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流程图中:获取刺激时间、范围和能动性,在图9心理反应的评估模块分析流程图获取反应时间、反应 范围、反应的“能动性”的至少一种。其中,客观数据分别对应着电磁波、声波、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化学物质及皮肤感 知的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磁能依次向被测对象呈现刺激。
图4,为客体数据采集模块(1024)包括:步骤10242四大生命体征采集仪采集数据;步骤10244反应主观陈述数据采 集,采集被测对象对检测询问的回答;步骤10246设置障碍物宽度、通过障碍物的运动体的速度的数据采集、依次采集刺激 时间及反应时间;步骤10248人脸识别系统采集的对比数据,采集接受刺激前后被测对象的面部表情;步骤102410一种基 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贡献量的能量;为分析模块提供分析数据。
图5为本发明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的分析模块相关的子模块——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方法流程图,包括:图8可引 起心理改变的外界刺激数据能量,以及步骤10614电磁波能量分析、步骤10616声波能量分析、步骤10618分压差所做的功 分析和步骤106110化学方程式产生能量分析用于进行对应客体的客观能量评估;
图6为客体接受刺激后,客体能量分析方法流程图,包括:步骤10622客体接受电磁波后客体内能分析、步骤10624 客体接受声波后客体内能分析、步骤10626客体接受分压作用后客体内能分析、步骤10628客体接受嗅觉刺激后客体内能分 析、步骤106210客体接受味觉刺激后客体内能分析和步骤106212客体接受皮肤感知后客体内能分析用于与客观环境存在相 互对应。
在步骤1061环境客观存在模块和步骤1062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之间通过步骤1063标准单位值模块进行相互转化如图 7,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能量分析方法的标准单位值。
图9提供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的分析模块相关的子模块——心理反应的评估模块分析流程图,包括:心理反应计算模 块、七情评估模块、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其中,步骤1064,是由步骤1061引起心理改变的外界刺激作用于客体,引起客 体发生反应而在步骤1062中接受刺激后客体有能量表现,这种能量表现有单因素和多因素刺激,而多因素刺激并不是单因 素刺激的简单加和,而是一种相互的能动反应,故而中间就出现了步骤1064的一种心理反应差值的心理反应模块。
步骤10644心理反应计算模块包括步骤106442反应时间、步骤106444反应范围和步骤106446反应的能动性,在客体 受刺激产生的能量释放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步骤10646评估产生七情的模块,以及步骤10642评估损伤与修复。
同时,在图11七情评估模块中,应用“七情的评估方式”进行七情评估;
步骤1061环境客观存在模块、1064客体受刺激产生能量模块和步骤1066改变能量的方法模块;步骤1064包括了步骤 10642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和步骤10644心理反应计算模块。
其中,图10步骤10642损伤与修复模块包括步骤106422损伤小概率、步骤106424损伤与修复的正常情况和步骤106426 修复的小概率;通过大概率分析,评估出损伤与修复是一种普遍存在还是异常存在的事件。如果是普遍存在,那么认为是一 种自我调整的一种损伤与修复,是一种生理反应;如果是一种小概率事件,是一种异常情况,可能是一种超常能力即一种修 复能力;也可能是一种损伤即一种病理状态;客体根据这个原理,就会产生不同的症状或者体验。具体的,可以通过“概率 计算公式”或者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进行评估。
图14提供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的分析模块相关的子模块即客体环境适应性——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改变 能量使其更加适应环境的方法和方式流程图,包括:步骤10612环境刺激的能量与步骤1064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相互的 对应而评估出正常参考值;其中,环境刺激的能量和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正常参考值为适宜刺激,是通过“标准参考值” 进行统一,是通过求得多次环境刺激的平均值,并通过“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来评估;
进一步的,客体产生能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同条件下,与反应时间、反应范围及反应“能动性”有关,故而进行 六“欲”评估,进一步再进行“欲”值评估。进一步的,将“欲”值与环境刺激能量形成的平衡式通过“概率计算公式”或 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发现异常,并且寻找原因。具体步骤1064环境刺激的能量条件下,在步骤10644心理反应的模块上的作用,产生了步骤1064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的变化,与步骤10612和1064之间通过概率分析产生的正常参考值, 通过步骤10684进行概率性的评估;通过分析找到引起概率变化损伤与修复的外因通过步骤10642进行评估;
而内因是葡萄糖氧化还原反应,故而通过步骤10686以该反应为基础评估出七情,详细见图11;再通过步骤10644所 评估的七情反过来产生的内能变化评估出损伤与修复,由损伤与修复的程度通过步骤10688来评估出适应环境的情况。其中, 步骤10688适应环境性模块包括步骤10610的条件性评估模块,10644评估的七情模块反过来产生的内能评估和10642损伤 与修复的评估,详细见图10;通过步骤1066干预方法从而改变步骤10642损伤与修复,从而增加了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详细见图12,故而评估步骤10688。具体的,步骤10682,10684、10686和10688是对上述步骤的分析图,见图13。步骤 10682六“欲”的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是通过步骤1062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中,步骤 106442反应时间、106444反应范围和106446反应的能动性,这些内能会出现心理反应性,通过这些因素进行评估,而表现 出一种或者快感、或者心旷神怡或者一种追求和欲望。
图15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步骤1069,包括步骤106692心理反应计算,由于个体之间心理反应时间、范围和能动性 都不相同,通过这种反应,而又反作用于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客体产生的“A觉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应用线性评估 方程来评估出其各欲值中的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从而评估出六“欲”;还包括步骤10696七情产生的内能详 细见图11,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进行概率性分析,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损伤与修复状态,详见图10。七情的 改变反过来也会引起内能的变化,或者修复也或者损伤。具体的,还包括图10步骤10642损伤与修复的评估,进一步的, 应用“系统基础代谢标准”作为损伤与修复的依据,二者的平衡依据“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图8可引起心理改变的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模块、在图9中进行心理反应计算、并结合图11“七情评估模块”, 进一步的,对影响损伤与修复的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七情产生的内能用“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或者“概率计算公式” 进行分析,心理反应和七情的小概率事件还是大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作为正常值,小概率事件作为损伤与修复值;进一步, 结合图10步骤10642损伤与修复的判断作为正负相关性判断,通过“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 行评估”。如图12“通过改变能量而改变客体的情志的评估分析方法”,依据前述的六“欲”的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 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寻找病因,针对原因加以干预,指出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的优劣性,以及加以调整的方 法;
进一步,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针对原因加以干预;图15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 块,从而应用运算程序进行客体由于反应性造成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191
从而评估 客体反应性的优劣,及贡献量的大小,以及调整的方法;
数据库模块:在图15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中,所述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结合步骤10692心理反应性产生的内能、 步骤10696七情产生的内能及步骤10642损伤与修复,来判断步骤10698,包括心理反应产生的损伤与修复、七情产生的损 伤与修复、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性和两个因素的贡献量大小;其中,时间的长短和内能做功的问题,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到后, 求取均值和方差,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为一一对比的形式,如图4采集模块流程图中的客 体数据采集模块1024采集到人的表情,与上述内能与时间以及频率的比值概率的区间相互对应,得到七情与比值、内能、 持续时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理反应的评估,包 括心理反应计算;损伤与修复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客观环境存在刺激能量为基础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客 体产生的能量,进一步判断损伤和修复,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仍为一一对比的形式;
图16为条件链条模块:有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具体的,年龄条件直接输入,体质条件是应用“内能分析 法”评估出其体质情况;练习条件是对主观性的一种锻炼,其中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练习、七情的练习和损伤与修复感觉 的练习;通过步骤10610进行评估后,最终在步骤1084显示出来。
其中,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通过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练习模块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在固定适宜时间Ta和 范围Sa和固定适宜的能动性基础上测得刺激强度Ea;测得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Sa的基础上测得不同条件下刺激强度 Eb;得出人的心理感知刺激强度为是Ec=Eb-Ea,评估出人的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其中,刺激强度是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的大小;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包括:七情的练习模块和评估练习模块;
七情的练习模块,是通过情与情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两两组合,产生相互作用使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
评估练习模块,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练习后的优劣性,具体练习后,通过将每一个刺激强度 作为自变量X,刺激作用于客体后,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欲值因变量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01
作为自变量X,应用“运算程序”形成线性评估方程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02
其中,n分别表示视、听、空气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嗅、味、皮肤感知,然 后,再将每个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应用运算程序最终形成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03
的线性评估方 程,进而对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04
即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在客体总体中,求得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05
在客体总体中的平均值,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概率分析,或 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根据预设的f(x)68.27%的概率范围即[u-σ,u+σ]为正常范围内;在此步骤评估出练 习前后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06
是趋于损伤还是趋于修复,且损伤与修复的因素的贡献量及正负相关性;
图16为条件链模块流程图:评估个体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并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件链包括三个条件至少其中之一 ——即条件一年龄段基础内能为n个该年龄段的个体的平均值,条件二,当样本量足够时,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体质 情况,条件三,评估练习;条件链中包括三个条件至少其中之一;
图13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和系统,形成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包括:损伤与修复的判断即通 过“内能分析法”作为损伤依据,和“呼吸做功”作为修复依据,二者的平衡依据“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新陈代谢情况来判断全身及局部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在欲值模块中评估出欲值所对 应的能量设定为理想的Q贡献量,将饮食、生活状态、环境、体质能量设定为Q,应用“不同心理状态下,适应环境性的评 估”分别进行适应环境性的评估。
干预模块——即如图12通过改变能量而改变客体的情志的评估分析方法来改变能量和图14客体对环境适应性——评估 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改变能量使其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式流程图,进行改变能量的方法和方式及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 与环境刺激能量的评估分析,其中干预的方法就是客体内能的贡献、生活状态的贡献和饮食的贡献及环境的贡献四种改变能 量的方法;缺少则补,多余则减;通过干预方法本身的原理,同时评估出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方式就是针对引起损伤与修复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改变条件性或者七情间接改变、或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 势,进一步的,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环境刺激的能量,或者客体本身产生能量来评 估其损伤或修复的趋势;其中,改变条件性的方式为干预客体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通过 这种反应,而使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A觉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应用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 正负相关性;还包括干预七情的改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进行概率性分析,以及“系统基础 代谢标准”,采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七情的修复也或者损伤状态,故而通过对 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来判断七情所带来的作用;进一步的,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包括改变“内能分析法”或者“呼吸做功” 的因素来改变损伤与修复。对上述三种方法及三种方式,通过“内能分析法”及“呼吸做功”,进一步地通过“系统基础代 谢标准”评估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趋势,用以调整方法。
一共重复上述步骤评估三次。其中,第一次评估为寻找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二次评估是改变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三 次评估是对方式和方法的优劣性的评估。
图17为终端模块图,包括:显示采集数据1082模块,显示条件性评估结果1084模块,显示外界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 客体接受刺激能量分析的结果1086模块,显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1088模块,显示客体情志评估10810模块,显示 干预方法评估10812模块。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举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天人合一,只是一个哲学性的概念,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人本身就是自然界这个总体中的一个样本,受到总体 的作用,体现着总体的特征。而总体的作用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欲”。人不仅有被动地受到自然界的作用,还有主动 的作用于自然界的作用,这种作用包括对自然刺激的反应,例如:对光的反应时间、对声音的反应范围、对氧的浓度的反应、 对机械能的作用的大小都会使不同的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改变的不同。进一步的,内能使客体或者修复或者损伤都会使客体产 生表象,这种表象就是七情;同时,损伤与修复会满足客体是否适应着环境的变化。故而将传统的哲学问题,通过一种系统 的模拟而评估出客体是否适应自然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量化关系推进了一大步。
首先,在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都是一些医疗器械,而这些医疗器械对数据的分析都通过专业人来进行分析的判断;而我 们采集的数据却是人所处的自然界中非常容易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自动运算来分析判断;因而,提高了数据的非依赖性,而 减少了许多人为因素,增加了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将抓住了出现概率最大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大概率数据的分析促使 一些哲学性的问题可以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更多地解决人适应环境的本质问题,促进了医学问题舍末求本的问题,有利于医 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
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和系统,如图2系统结构所示:
采集设备102:张三在感知自然界的同时,通过检测仪采集到刺激张三的光、声音、二氧化碳和氧的浓度以及环境存在 的化学物质,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能量计算(有些刺激客体时,还来不及测量刺激数据而客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 预设机械能刺激皮肤感知知觉包括:压力即弹性(W=FS)(固体传递压力);张力(W=PQ)即压强(液体或者气体传递压强, 改变事物与其所在空间的相互作用);酸碱度即结构变化的(结构的变化促使有机或者无机溶液的丧失或者增加);冷热感觉 即对流、辐射、传导的能量的传递(E=Δt·C·Δm)。从而建立适宜皮肤感知觉的数据库与随机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张三 受刺激后,会出现血压、脉搏、呼吸或体温的变化,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或者询问其感知情况。进一步的,应用电子设备 104、105和106进行分析:这时,我们依据这些变化来评估刺激产生的内能,具体的依据“一种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 康管理系统及其方法”申请号和专利号为201910816125或者“新陈代谢评估系统”申请号或专利号为201710284276.0通过 血压值进行内能评估,进行一一对应;将张三多次测量后,对其刺激的能量求平均值和方差,同时也对血压产生的内能求平 均值和方差,将平均值为标准,每次测量值与平均值比值就是我们需要的值,由于这个比值没有量纲,可以看作是张三刺激 后,体外刺激排序和体内反应排序。从张三体内反应的排序,就体现出了环境刺激对张三作用的大小。但环境总是混合着各种刺激出现的,故而可以通过“运算程序”进行各个因素的线性评估,去评估各个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
进一步的,同一种刺激往往包含有持续的时间、作用的范围、作用的大小、浓度和性质等等,张三接受刺激时就一定会 有一种心理感受,而这种感受影响着其血压的变化,故而环境可以引起心理反应,我们可以评估出来,也能够对应着在张三 所产生的血压,同时评估出哪个因素引起的血压变化最强烈。
进一步的,张三产生内能时,会有一种承受程度,当血压变化过大,张三感觉到难受;当血压变化过小,张三感觉乏力。 因此,通过对“内能分析法”与“呼吸做功”进行损伤与修复的评估,然而,张三有时候是局部损伤有时候是全身损伤,而 这种情况其体温和PH值分布是不同的,故而依据“新陈代谢评估系统”申请号或专利号为201710284276.0通过其分布可以 评估其代谢情况。其通过“人体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授权号为CN 107368689B中,人体能量代谢方程葡萄糖+32ADP+32Pi+6O2 →32ATP+6CO2+44H2O+热量(相当于葡萄糖能量的60%),如果接近3:11,那么就可认为符合该反应方程式,而该方程也正是 损伤与修复所提供和需要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核心公式。故而包括时间轴上与空间(主要是体温与PH值的分布)的变化率。 基础代谢率越大,说明内能消耗越大,损伤越大。例如:张三受到太强的光线;太刺耳的声响;过于强烈的皮肤感知刺激, 或者有毒气味及有毒食物作用于其就会有损伤即通过体温与PH值的相应的分布与变化率,呼吸量的大小,往往让人感觉到 是否有舒适感,其在呼吸频率:心跳频率<3:11的同时,如果体温升高PH值降低,甚至发生分布异常情况,就说明是一种 损伤,也就会有一种厌恶感;具体的,根据“七情的评估方式”来分析。
进一步的,张三年龄不同、体质不同、调节性不同、训练不同,则调节性也不同。其中,年龄是固定的不可改变,我 们只需要对张三这个年龄所在人群中的血压产生的平均内能作标准,并求出其方差,应用“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进 行评估,或者通过“概率计算公式”进行评估其概率性。其中,体质则通过“新陈代谢评估系统”申请号或专利号为201710284276.0或“一种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及其方法”申请号和专利号为201910816125”,应用一种“内 能分析法”进行分析。对于张三的练习的评估,则有练习前后,对反应时间、反应范围和反应“能动性”以及有针对性的练 习评估;进一步的,张三血压评估出的内能在练习前后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出张三的练习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针对上述情 况,需要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其载体由电子设备完成,该电子设备提供的一种有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 法及系统,其中电子设备中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步骤105管理模块,从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将标准单位值进行 对应,提取步骤1024的四大生命体征、主观陈述数据和通过设置障碍物宽度所得到反应时间,以及人脸识别系统的对比识 别及步骤1062客体内能评估这些数据分别推送到环境客观存在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进行步骤1064心理反应的评估、 步骤10644心理反应计算、步骤106464七情的评估、步骤10642损伤与修复的评估。以张三血压产生的内能和呼吸所做的 功能对张三的损伤与修复进行了评估,同时,又对每个单因素进行线性评估,再以方程中的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再进行多重相 关因素的线性评估,最终进行各贡献量的评估和正负相关性;结合损伤与修复,评估出是逐渐加重的损伤,还是逐渐减轻的 修复,还是逐渐减轻的损伤,还是修复再加速。具体的,当张三发生情绪变化时,分别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即血压、心跳频率与呼吸频率比值、体温、心率、脉搏。从而评估出其情绪变化时的内能、心跳频率与呼吸频率比值、持续时间。那么, 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环境刺激产生的能量与其情绪变化时的能量进行排列组合而一一对应,进而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情绪。
相应的,对张三七情影响产生的能量,再次进行评估,再次进行各贡献量的评估和正负相关性,结合损伤与修复,评 估出是逐渐加重的损伤,还是逐渐减轻的修复,还是逐渐减轻的损伤,还是修复再加速。选择干预手段,通过干预手段,进 行干预前后的评估,分析干预所带来的损伤还是修复,并且评估那种干预方法更好,具体的,进行张三体质贡献量、环境的 贡献量即Δt·Δm=ΔE(其中,Δt为气温变化率,Δm为绝对湿度,ΔE为环境贡献的能量)、生活状态贡献的能量、 饮食贡献的能量(详细见“一种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及其方法”申请号和专利号为201910816125)进行评 估,包括步骤10662主动的生活状态干预、步骤10664被动的环境贡献干预和步骤10666混合的食物干预。再次应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进行干预前后各贡献量的趋势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影响张 三损伤的因素加以改正,促进张三修复的因素加以发扬。并且通过干预方法过程中的损伤与修复来评估张三是否适应环境。 具体的,张三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评估出欲值所对应的能量设定为理想的Q贡献量,将饮食、生活状态、环境、体质能量 设定为Q,应用“不同心理状态下,适应环境性的评估”进行评估。
例如:目标值有主观的和客观的,主观的是自己的述说(属于满足),客观的是能量需要值。在情绪上,人们一般都是 期望即正相关的情绪是“喜和思”(属于喜欢)而其他的情绪都是负相关的情绪(属于厌恶)。往往喜和思都是一种期望的刺 激;而超过“阈值”范围,则会出现两个极端,即内能喜欢值或者内能厌恶值。内能“喜欢”值是一种心肺功能的修复;内 能“厌恶”值是一种心肺功能的“损伤”。比如,呼吸量平均值为4000ml时,当肺活量达7000ml,这是小概率,是属于“喜 欢”值;而另一种如肺活量为500ml,这也是小概率,是“厌恶”值,张三能量代谢方程葡萄糖+32ADP+32Pi+6O2→ 32ATP+6CO2+44H2O+热量(相当于葡萄糖能量的60%),如果张三“呼吸频率:心率”比值接近3:11,那么就可认为符合该反 应方程式,再结合上午和下午体温和PH值变化,以及头部到足部体温的变化率。就可以分析出张三损伤与修复是否是一种 动态平衡,其全身还是局部存在着损伤或者修复的情况。一般来说:通过体温与PH值的相应的分布与变化率,消耗能源物 质产生二氧化碳越多则温度升高也越高。在汗液量一定的情况下,代谢物质越多,二氧化碳形成越多,PH越小,热量越高。 一般分布上体温从下到上为由低到高的趋势;PH从下到上正好与之相反。故而评估出能量是否是损伤还是修复。当呼吸深 而慢时,则小于11:3的比例,这是呼吸做功的结果,再结合体温和PH值分布是否正常,如果正常,那么是一种修复;反之, 大于11:3的比例,说明是心脏做功,再结合体温与PH分布是否正常,如果正常,那么也是一种功能性的损伤。结合通过“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计算出来心肺功能的损伤与修复,产生的损伤值是小概率就是厌恶,产生的修复值是小概率就是 喜欢值,应用“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在68.27%概率、80%概率、90%概率及95%概率所对应着的“能”值评估其喜欢值 和厌恶值。进一步的,通过“一种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最终评估出客体需要的能量。就拿张三 的饮食贡献量来说,其在环境刺激下的损伤性就会产生厌恶感,通过评估所需要能量1500卡,吃了相当于500卡的面条, 那么就评估出食欲差。那就说明张三不适应环境。这里举例只是为了说明,并不代表实际情况,也不能限定权利范围。
进一步的,方式就是针对上述评估出来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干预张三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 动性”等;干预张三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A觉内能”,以及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还 包括干预张三七情的改变,比如思胜恐、喜胜忧、怒胜思、恐胜喜、悲胜怒。由于内能在不同条件下的改变不同,故而产生 了“A觉内能”的外界环境和客体内能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进行概率性分析,来判断损伤与修复,在判断损伤与修复的过 程中,由于通过“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利用“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可得三个要素即氧、二氧 化碳和水的比值;产生的能量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其中,葡萄糖就是能源物质,能源物质的多少决定着持续时间的长短。 其中,比值不符合3:11说明为不完全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内能分析法”分析出的损伤内能越大,说明释放能量大,即说 明为葡萄糖瞬间燃烧或者爆发;然而,“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越小那么内能持续时间就会越长,即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31
越大; 同样道理,在多因素情况下,通过对欲值的评估,也可间接地评估出能源物质的多与少,
Figure BDA0002501266920000232
越大,所需 要葡萄糖持续消耗时间也越长。从而,可以通过这三个要求的排列组合评估出张三的七情。通过“内能分析法”评估损伤, “呼吸做功”评估修复,从而评估是否适应环境。进一步的,干预七情的改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或者修复也或者损伤;进 一步的,干预是否有效也是通过损伤与修复来进行评估。
张三在分析模块中进行概率分析时,根据目标内容与实践间的概率范围,通过数据量的计算得出阈值,以确定其是否正 态分布。然后通过该阈值为界,若数据量比阈值少,则表明随机性大(即个性化大),故而利用中医的方式进行大致分类, 进入人工对话平台和“窗口”,由人工进行分析及归类;反之,则表现出总体特征,在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 即随着数据量增大,产生了正态分布;进一步,通过计算机自动分析,自动得出总体均数μ和总体标准差σ这两个参数,然 后通过SPSS或其他统计学软件自动进行检验。
最终,将张三的分析结果推送到贮存模块或者终端,提供给服务者或者亲友或者张三本人,并且对张三或者提醒或者干 涉,例如:数据发送到烧菜锅上,自动做出符合张三需求的饮食。应用这种方法也暗合的中医药的方法。例如:如果张三结 构上发生萎缩的用正气来温之(如西洋参、黄芪等);温化的扩散药性的,其味散为甘味;如果功能上精、津、液不足的, 就用五味使其或收为酸味、或下为苦味、或补为辛味、或聚为咸味的方法来弥补。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 本申请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依次向被测客体呈现刺激,所述刺激包括引起视觉、听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皮肤感知觉包括机械感知觉、化学感知觉、温度感知觉、辐射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
2)依次采集被测客体在各刺激下的反应数据,所述反应数据包括:在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反应范围和反应“能动性”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反应“能动性”包括反应性质、强度、浓度和能量;依次采集判断依据包括采集接受刺激前后被测对象的面部表情、四大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被测对象对检测询问的回答;
3)环境刺激的分析:包括环境客观存在和环境对客体的作用分析;
其中在刺激标准单位值确定后,进行环境客观存在分析:包括分析视觉、听觉及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所产生的环境刺激的能量;嗅觉和味觉上的化学能;在皮肤感知觉上,压力、压强、冷热、酸碱、电磁辐射变化的能量;其中,嗅觉的化学能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评估,而味觉及皮肤感知觉则是直接评估客体受到作用后产生的内能;
在刺激标准单位值确定后,进行环境对客体的作用分析:依次分析视觉和皮肤感知觉中辐射的电磁波、听觉的声波、呼吸时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嗅觉和味觉以及皮肤感知的化学物质、热能和机械能的变化刺激客体时,客体产生的内能;评估客体的损伤与修复,通过求取环境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应用血压求取损伤程度和应用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求取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修复结合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其中客体内能包括“内能分析法”分析客体产生的能量和呼吸做功;
4)进行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心理反应和欲值评估:根据步骤3)中血压评估的能量及呼吸做功值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相比较,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评估法”,进行概率范围分布的比较,评估损伤与修复,进一步的,反应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变化程度的评估;
5)七情的评估:进一步的,依据在客体产生总能量的大小,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的比值,以及持续反应的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所表现出来的形式评估客体的七情表现;
6)建立数据库:采集大量的反应的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以及客体内能的数据,求取这些数据的均值和方差,形成数据库;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将客体内能的多与少、心率与呼吸频率比值的齐与不齐、通过“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基础代谢的多与少进行组合后与七情表现一一对应,形成数据库;进一步的,根据步骤3)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的评估;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境客观存在刺激的能量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血压的变化而评估心脏做功和消耗内能情况,通过呼吸的胸围和腹围差变化来评估环境做功,其中,胸围包括:胸围差和胸围张力,进一步判断损伤与修复;
7)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包括完整的条件链条和情志内能的评估;
8)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通过干预方法和方式结合“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集反应数据是为了反应心理准备,故而反应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2-1)反应时间的测定:视觉上通过频率的数据测定评估反应时间,具体的,给出一个“视觉宽度”,逐渐增加通过“视觉宽度”的被测物体的速度,直到达到一定速度值后,被测对象无法观察到被测物体为止,“视觉宽度”与速度值的比值即为视觉反应时间;
听觉上,选择两个听觉适宜声源,测得听觉“融合时间”;用听觉“融合时间”和听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上,包括平静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和频率,最大限度的呼气与吸气时的时间和频率;
在嗅觉上,选择嗅觉适宜浓度作为标准;选择两个气味源,测得嗅觉“融合时间”;测得嗅觉适应时间,用嗅觉“融合时间”和嗅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在味觉上,选择味觉适宜浓度作为标准;选择两个味源物质进行先后刺激,当对两个味源产生的味觉不能分辨时,用味觉“融合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和味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皮肤感知觉上,选择两次先后刺激,逐渐增加两次刺激作用频率,当不能分辨两次感知时,用皮肤感知觉“融合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和皮肤感知觉适应时间来判断反应时间;
2-2)反应范围的测定:视觉上,通过在固定距离上,以黄斑所对应的点为参照,观察一个屏幕上的四个点位置来确定视野大小,确定视觉范围;
听觉上,选择一个参照点即两耳的耳道为起点直到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为终点,以耳道与该听不到声音的终点连线为半径画出的空间,确定听觉范围;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上:测量被测对象所处环境中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求得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21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22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23
用T×呼吸容积来评估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的空间范围;
嗅觉上,以气味源为起点,直到嗅不到气味的位置为终点,以起点为中心,起点与终点间距离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就是嗅觉范围;
味觉范围为零;
皮肤感知觉范围为零;
2-3)反应“能动性”的测定:视觉性质包括被测对象接受刺激后感知的刺激的形状和颜色,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能量得到对应的数值;
听觉性质包括声波频率、振幅和强度,应用声音测量仪来测量声波的频率、振幅和强度;
嗅觉和由嗅觉诱发的味觉的能动性,包括味的浓度、性质和能量,通过化学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利用化学课本内容作为数据库,通过超链接,查到其性质检测方法,通过性质的检测,对可疑离子进行测量,得出所需要的结果;
皮肤感知觉和由皮肤感知觉诱发的味觉的能动性,包括性质和强度,在刺激能与客体反应能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数据库,通过超链接查寻数据库的方式,得出其性质和强度;
上述过程中,需同时结合对被测对象的面部表情和四大生命体征变化,联系受试者自述,分析出其是否接收到刺激,即如果有变化就证明已经接受到了信息;如果没有变化,就证明没有接受到信息,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被测对象是否有接受到刺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
3-1)统一计算标准,获取刺激标准单位值:求取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皮肤感知觉和味觉各自适宜刺激能的平均值,设定1外界刺激;求取被测对象测量值与设定的1外界刺激的比值分别为T视外界刺激、T听外界刺激、T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外界刺激、T嗅外界刺激、T味外界刺激、T压力外界刺激、T压强外界刺激、T冷热外界刺激、T酸碱外界刺激、T辐射外界刺激;同样,刺激客体前后,求取收缩压差和舒张压差的和的平均值设定为1内能;在此基础上,被测对象呈现的刺激前后的收缩压差和舒张压差和对标准值的比值设定为T内能;以该比值分别做为量值应用到线性评估方程作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运算;
3-2)环境客观存在分析:对视觉,听觉及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上所产生的环境刺激的能量进行分析;具体的,依次分析视觉和皮肤感知觉中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听觉的声波能量、呼吸时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所做的功、嗅觉、味觉以及皮肤感知的化学物质的化学能;进一步的,对嗅觉上和味觉上所产生的化学能量,通过方程式进行估算的;皮肤感知觉,正常皮肤感知觉的受试者,在单纯适宜触感的棉签的刺激下棉签的压力的变化、在单纯适宜痛感检测针刺的刺激下检测针的压强的变化、在单纯感知冷热适宜刺激水温能量的变化、在单纯感知干或润的适宜酸碱刺激的酸碱度变化、在单纯感知电磁的适宜电磁刺激的能量的变化作用下,受试者产生的内能进行评估;
3-3)环境对客体的作用分析:依据“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依次分析视觉和皮肤感知觉中辐射的电磁波刺激客体时;听觉的声波刺激客体时,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呼吸时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刺激客体时,呼吸对客体做功评估;嗅觉和味觉以及皮肤感知的化学物质刺激客体时,热能和机械能刺激客体时,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
进一步的,分析视觉接受到的电磁波能量、听觉接受到的声波的能量、呼吸系统接受到的分压差做功与客体感观接受到能量后产生的内能进行一一对应,以及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感知到能量作用于客体,客体受刺激而产生的内能,来分析环境能量分别与客体产生的能量的相关性;
进一步的,评估客体的损伤与修复;具体的,求取环境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应用“内能分析法”求取损伤程度和应用“呼吸做功”求取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修复结合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心理反应评估,具体为依次分析被测对象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反应范围,反应浓度,反应性质;包括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的反应分析,在反应时间方面包括视觉产生的客观反应时间及心理反应时间分析;在反应范围方面,包括听觉产生的客观反应范围及心理反应范围;在反应浓度方面,包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产生的客观反应浓度和心理反应浓度;在反应性质方面主要是化学性质分析,包括嗅觉和由嗅觉诱发的味觉产生的客观反应化学性质和心理反应化学反应性质和能量;进行味觉、皮肤感知觉的对象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上述各种反应分析,包括由皮肤感知觉诱发的味觉和感知觉产生的客观能量反应和心理能量反应;通过视觉、听觉、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知觉评估,得出线性评估方程,进而得到欲值,得到刺激与客体适宜环境的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4-1)如果设定客观为A、心理为C、辨别为B,则有下列不同的反应:
视觉上,反应时间分析:包括客观反应时间ΔtA和心理反应时间ΔtC,客观反应时间ΔtA为单一刺激与单一反应所对应的反应时间;心理反应时间ΔtC为选择反应时间,对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测对象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间,ΔtC=ΔtB-ΔtA,其中ΔtB辨别反应时间,在呈现的刺激为两个以上时,被测对象被要求对每一个刺激作出不同反应;
听觉上,反应范围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SC=ΔSB-ΔSA,其中ΔS为反应范围,ΔSC为心理选择范围,ΔSB辨别反应范围,ΔSA客观反应范围;其中选择B反应范围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范围,而辨别C反应范围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范围;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嗅觉上,反应浓度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PC=ΔPB-ΔPA,其中ΔP为反应分压差,ΔPC为心理选择分压差,ΔPB辨别反应分压差,ΔPA客观反应分压差;其中选择B反应分压差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浓度,而辨别C反应分压差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分压差;
嗅觉和由嗅觉诱发的味觉上,反应化学性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MC=ΔMB-ΔMA,其中ΔM为反应化学性,ΔMC为心理选择化学性,ΔMB辨别反应化学性,ΔMA客观反应化学性;其中选择B反应化学性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化学性,而辨别C反应化学性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化学性;
由皮肤感知觉诱发的味觉和皮肤感知觉上,反应刺激功能分析:具体的,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同样应用公式ΔEC=ΔEB-ΔEA,其中ΔE为反应功能性,ΔEC为心理选择功能性,ΔEB辨别反应功能性,ΔEA客观反应功能性;其中选择B反应功能性包括了辨别、心理选择和客观反应功能性,而辨别C反应功能性仅包括辨别和客观反应功能性;
具体地,在刺激多次后,将其取均值及方差作为选定的参考点,该均值包括有数值时,则为具体数值加和后,取其平均值,并且求取方差;针对空间分布,利用拟合分析法,将分布点取其中心的评估直线方程做为参考直线进行数据分析;针对主观述说,将其转化为文字,求出出现概率密度最大的词的次数为均值,进而求取各个词出现次数与均值间的方差进行评估;
4-2)视欲、听欲、空气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欲、嗅欲、味欲、皮肤感知欲的评估:
设定性质特征值为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51
其中X为所测得的数据,μ总体的均值,σ为总体的方差;
视觉上,求取视觉刺激的光通量,并且分别求取视觉、听觉、嗅觉反应时间、范围、性质特征值;在味觉上,进一步的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性质,在数据库中找到味觉刺激产生的客体变化,对所得的数据分别得出其特征值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1
皮肤感知觉上,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性质,在数据库中找到皮肤感知觉刺激产生的客体变化,对所得数据求取特征值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2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上,求取平静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和频率,最大限度的呼气与吸气时的时间和频率;依据步骤2-2)求取T,并且应用T×呼吸容积来评估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做功范围及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做功;其中,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感觉做功是指氧与二氧化碳通过分压所做的功,具体的,气体做功=压强×容积,氧气压强=环境氧气压强-客体氧气压强=大气压强×氧浓度(约等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3
二氧化碳压强=血浆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分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分压,因此,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4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5
通过t检验,得到视觉内能、听觉内能、嗅觉内能、味觉内能、皮肤感知觉内能及氧与二氧化碳差所做的功的相关性,从而确定被测对象或客体总体的适宜刺激,在适宜刺激中,求取平均值,应用运算程序将进行各种感觉的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先进行或时间或范围或能动心理反应的线性评估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6
其中,x为时间、范围或能动性对客体产生的内能值,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7
为客体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再以因变量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8
作为自变量Xn建立的线性评估方程式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9
评估出各因素的贡献量;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610
为各因素作用下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其中,X1为时间反应、X2为范围反应、X3为能动性反应;
4-3)视欲、听欲、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欲、嗅欲、味欲、皮肤感知欲产生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其是否为大概率;对小概率事件,再通过血压分析出的内能作为损伤和呼吸做功作为修复来判断心理反应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情志的评估并建立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步骤2)中测量的生命体征中的心率与呼吸频率的比值及血压的变化值进行内能变化的计算,并且与其体质内能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相结合来评估出七情,心率与呼吸频率比值固定为11:3;当单因素或因素不清时,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71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72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73
出现如下组合: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大,对应着怒;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局部而小,对应着思;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急,对应着燥;
节律比值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充分氧化,释放能量节律而小,对应着喜;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大,对应着哀;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长,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节律且低,对应着悲;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高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急,对应着惊;
节律比值不正常时,内能做功低且持续时间短,代表着不充分氧化,释放能量局部且低,对应着恐;
建立数据库:其中,时间的长短和内能做功的问题,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到后,求取均值和方差,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为一一对比的形式,即采集到人的表情,与上述内能与时间以及频率的比值概率的区间相互对应,得到七情与比值、内能、持续时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根据步骤3)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的评估;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境客观存在刺激能量为基础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血压的变化而评估心脏做功和消耗内能情况,通过呼吸的胸围和腹围变化来评估呼吸做功,进一步判断损伤和修复,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仍为一一对比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包括完整的条件链条、情志内能的评估;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7-1)条件性的评估:有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具体的,年龄条件直接输入,其中体质条件是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其体质情况;练习条件是对主观性的一种锻炼,其中包括:心理反应的练习、七情的练习、和损伤与修复感觉的练习;
练习条件的评估具体步骤为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在固定适宜时间Ta、范围Sa和固定适宜的能动性基础上测得刺激强度Ea;测得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Sa的基础上测得不同条件下刺激强度Eb;得出人的心理感知刺激强度为Ec=Eb-Ea,评估出人的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其中,刺激强度是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的大小;
七情的练习,是通过情与情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两两组合,产生相互作用使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
7-2)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练习后的优劣性,具体练习后,通过将每一个刺激强度作为自变量X,刺激作用于客体后,根据步骤4-2)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欲值因变量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81
作为自变量X,应用“运算程序”形成线性评估方程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82
其中,n分别表示视、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嗅、味、皮肤感知,然后,再将每个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应用“运算程序”最终形成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83
的线性评估方程,进而对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84
即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在客体总体中,求得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85
在客体总体中的平均值,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概率分析,或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根据预设的f(x)68.27%的概率范围即[u-σ,u+σ]为正常范围内;在此步骤评估出练习前后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86
是趋于修复还是趋于损伤,且损伤与修复的因素的贡献量及正负相关性;
7-3)评估个体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并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件一:年龄段基础内能为n个个体的平均值,条件二:当样本量足够时,测量其血压值,通过血压计算内能,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体质情况;条件三:通过步骤7-2)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对练习进行评估;对练习方法进行针对原因加以干预;结合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通过“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的方法进行客体本身条件性评估,评估客体条件性的优劣,以及调整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通过干预方法和方式从而改变损伤与修复,从而增加了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将步骤7-2)因变量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评估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91
作为自变量情志产生的内能X情志、及自变量X外界刺激产生的内能环境刺激造成的客体的内能,二者相互作用下产生内能为因变量,应用运算程序进行线性评估,即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92
应用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将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093
与该区间所代表的概率进行对比,来判断其损伤与修复;再结合应用“内能分析法”求取损伤程度和应用“呼吸做功”求取修复能力;在评估方程式中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和正负相关性;
具体的,应用“运算程序”对客体内能进行线性评估,进行各因素贡献量和概率对比分析:首先评估出该贡献造成的小概率事件还是大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作为正常值,小概率事件作为修复或损伤值,结合损伤与修复与正负相关性进行判断;环境刺激前后两次方程对比中,应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
评估在上述三个条件下,重复上述步骤应用“运算程序”对客体内能进行线性评估,对各种刺激作用于客体后,进行客体损伤与修复的判断,从而评估客体适应性,进一步的针对原因加以评估;
进一步的,将饮食、生活状态、环境、体质能量设定为Q,如果设定为客体产生的能量所定义的损伤与修复分别对应着喜欢与厌恶,那么,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分别评估为:
厌恶时——理想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厌而少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Q食量能量,则为厌而多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理想的Q贡献量≈Q食量能量,则为厌;
喜欢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而少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而多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
“正常”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正常而少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正常而多Q能量;
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适应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评估和分析干预的方法和方式,通过干预方法和方式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增加客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其中干预的方法就是客体内能在环境的贡献、生活状态的贡献和饮食的贡献及环境的贡献四种改变能量的方法;缺少则补,多余则减;通过干预方法本身的原理,同时评估出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方式就是针对引起损伤与修复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改变条件性或者改变七情,进一步的,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环境刺激的能量,或者客体本身产生能量来评估其损伤或修复的趋势;进一步的,改变条件性的方式为干预客体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通过这种反应,而使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客体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包括视觉内能、听觉内能、分压差所做的功、嗅觉内能、味觉内能、皮肤感知觉内能,以及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还包括干预七情的改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通过Z区间进行概率性分析,以及“系统基础代谢标准”,采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来判断七情或者修复也或者损伤,故而通过对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来判断七情所带来的作用;进一步的,对上述三种方法及三种方式,通过“内能分析法”及“呼吸做功”,进一步地通过“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趋势,用以调整方法;一共重复上述步骤评估三次:其中,第一次评估为寻找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二次评估是改变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三次评估是对方式和方法的优劣性的评估。
9.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02)、贮存模块(104)、管理模块(105)、分析模块(106)、通讯链路(107)和终端模块(108);
所述采集模块(102)用于获取引起六种感觉中的至少一种刺激的数据,其中,皮肤感知觉包括机械感知觉、化学感知觉、温度和湿度感知觉、辐射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的客观数据,上述感觉中都分别包括反应时间、反应空间、反应“能动性”至少一种;具体的,采集模块(102)包括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1022)和客体数据采集模块(1024),其中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1022)由电磁波数据采集模块(10222)、声波数据采集模块(10224)、气压数据采集模块(10226)、空气中化学物质数据采集模块(10228)、味觉数据采集模块(102210)、皮肤感知觉数据采集模块(102212)构成,客体数据采集模块(1024)由四大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10242)、反应主观陈述数据采集模块(10244)、通过障碍物的运动体的运动状态数据采集模块(10246)、人脸识别数据采集模块(10248)和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模块(102410)构成;
所述贮存模块(104)用于贮存采集模块(102)采集的数据、全部或部分步骤和分析模块(106)分析来的数据以及程序代码;
所述管理模块(105)用于将贮存模块(104)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通过分类得到多个模块数据;
所述分析模块(106)包括标准单位值模块、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其中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包括:客观环境存在的分析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包括:心理反应计算模块、欲值模块、损伤与修复模块、七情评估模块和数据库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包括:条件链条模块、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结合适应性评估模块所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来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分析模块包括: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和干预模块;
所述通信链路(107)为通讯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通信链路(107)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模块(108)用于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方式的评估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将贮存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通过分类得到多个模块数据;其中采集模块分类为:环境客观数据采集模块和客体数据采集模块,并将采集数据贮存在贮存模块中;其中,接受数据后形成八类“目标数据”进行贮存,其中第一类的“目标数据”又分为环境客观存在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其中,第四类为在客体反应过程中,提取数据又分类为评估心理反应模块和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以及评估七情模块;其中,第五类“目标数据”进一步评估损伤与修复的数据,依据“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通过“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进行损伤和修复的评估,从而评估喜恶,形成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第七类的“目标数据”具体的要从四大体征采集仪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内能分析法”、“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和“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进行分析,并与七情对应着的数据库进行一一对应进行评估,形成七情模块,通过评估七情模块进行评估;
所述标准单位值模块通过“标准单位值”的设定,将被测数据与设定的标准值的比值作为量值;以该量值分别应用到线性评估方程作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运算;
环境客观存在的分析模块,依次分析六种感觉的功能;进一步的,依次分析被测对象在六种感觉中的其中一种,多次相同刺激下的时间刺激、范围刺激、能动性刺激所产生的客体能量;以及在单纯适宜触感的棉签的刺激下棉签的压力的变化率、在单纯适宜痛感检测针刺的刺激下检测针的压强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冷热适宜刺激水温的能量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干或润的适宜酸碱刺激的酸碱度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味觉及皮肤感知觉的能量作用下都是采集数据滞后于客体反应,故而直接求取由刺激产生客体反应而产生的内能进行评估;
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依次分析六种不同刺激作用于客体时,客体产生的内能;应用内能作为自变量,求取环境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应用“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求取损伤和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修复结合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
心理反应计算模块;环境客观存在刺激的能量与客体受刺激的作用产生能量的相互作用下,依次分析被测对象的六种感觉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反应时间,重点包括视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时间及心理反应时间分析;反应范围,重点包括听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范围及心理反应范围;反应浓度分析,重点包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浓度和心理反应浓度;反应化学性质分析,重点包括嗅味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化学性质和心理反应化学反应性质和能量;进行味觉、皮肤感知觉的对象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上述各种反应变化率分析,包括来自于感知觉的那部分味觉和感知觉可产生的客观能量反应和心理能量反应;
欲值模块,设定性质特征值为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21
其中X为所测得的数据,μ总体的均值,σ为总体的方差;分别求取视、听、嗅觉反应时间、范围和能动性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味觉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和能动性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皮肤感知觉上,求取被测对象客体内能变化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是否无差异,然后通过“运算程序”分析时间、范围和能动性评估,从而分别对六种“欲”的评估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22
评估出各因素的贡献量;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23
为各因素作用下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其中,X1为时间反应、X2为范围反应、X3为能动性反应:评估后将因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人体最终欲值的评估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24
并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或当样本量足够时应用“概率计算公式”分析,结合损伤与修复评估出心理反应的趋势;
进一步的,进行环境刺激造成的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在前述的六欲的评估方程中: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寻找病因,针对原因加以干预,指出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的优劣性,以及加以调整的方法;
损伤与修复和七情评估模块,进一步,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的评估即客体的损伤与修复和七情表现;利用“内能评估法”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对客体产生的内能和基础代谢的“正态分布Z区间评估”出来的概率范围来评估损伤与修复,进一步的,反应出客体损伤与修复的情志变化程度;在客体适应与非适应环境过程中,由于释放能量的多少、反应完全程度的不同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出现七情的情感表现;
进一步,“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针对原因加以干预;从而,应用“运算程序”进行心理反应的评估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31
应用客体由于反应性造成的损伤与修复来评估客体反应性的优劣,及贡献量的大小,以及调整的方法;其中,心理反应包括心理反应计算、七情和损伤与修复造成的情感;
数据库模块:所述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结合心理反应性产生的内能、七情产生的内能及损伤与修复,来判断心理反应计算所产生的损伤与修复、七情所产生的损伤与修复、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性和这两个因素的贡献量大小;其中,时间的长短和内能做功的问题,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到后,求取均值和方差,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为一一对比的形式,即采集到人的表情,与上述内能与持续时间以及频率的比值相互组合值进行相互对应,得到七情与内能、持续时间、比值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根据步骤3)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一步的,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评估;损伤与修复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境客观存在刺激能量为基础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进一步判断损伤和修复,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仍为一一对比的形式;
条件链条模块:有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具体的,年龄条件直接输入,其中体质条件是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其体质情况;练习条件是对主观性的一种锻炼,其中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练习、七情的练习、和损伤与修复感觉的练习;
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通过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练习模块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在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Sa和固定适宜的能动性基础上测得刺激强度Ea;测得固定适宜时间Ta和范围Sa的基础上测得不同条件下刺激强度Eb;得出人的心理感知刺激强度为是Ec=Eb-Ea,评估出人的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其中,刺激强度是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的大小;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包括:七情的练习模块和评估练习模块;
七情的练习模块,是通过情与情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两两组合,产生相互作用使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
评估练习模块,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练习后的优劣性,具体练习后,通过将每一个刺激强度作为自变量X,刺激作用于客体后,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欲值因变量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41
作为自变量X,应用“运算程序”形成线性评估方程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42
其中,n分别表示视、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嗅、味、皮肤感知,然后,再将每个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应用“运算程序”最终形成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43
的线性评估方程,进而对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44
即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在客体总体中,求得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45
在客体总体中的平均值,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概率分析,或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根据预设的f(x)68.27%的概率范围即[u-σ,u+σ]为正常范围内;在此步骤评估出练习前后
Figure FDA0002501266910000146
是趋于修复还是趋于损伤,且损伤与修复的因素的贡献量及正负相关性;
评估个体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并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即条件一,年龄段基础内能为n个该年龄段的个体的平均值,条件二,当样本量足够时,测量其血压值,通过血压计算了出内能,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体质情况,条件三,评估练习;条件链中包括三个条件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形成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包括:损伤与修复的判断即通过“内能分析法”为损伤依据,通过“呼吸做功”为修复依据,二者的平衡依据“葡萄糖在客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来判断全身及局部损伤与修复程度,进一步的在欲值模块中评估出欲值所对应的能量设定为理想的Q贡献量,将饮食、生活状态、环境、体质能量设定为Q,如果设定为客体产生的能量所定义的损伤与修复分别对应着喜欢与厌恶,那么,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分别评估为:
厌恶时——理想的Q贡献量<Q食量能量,则为厌而多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喜欢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而少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正常”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适应环境;
干预模块:即改变能量的方法和方式,及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与环境刺激能量的评估分析,其中干预的方法就是客体内能在环境的贡献、生活状态的贡献和饮食的贡献及环境的贡献四种改变能量的方法;缺少则补,多余则减;通过干预方法本身的原理,同时评估出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方式就是针对引起损伤与修复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改变条件性或者改变七情,进一步的,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环境刺激的能量,或者客体本身产生能量来评估其损伤或修复的趋势;进一步的,改变条件性的方式为干预客体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通过这种反应,而使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客体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包括六种感觉产生的内能,以及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还包括干预七情的改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通过Z区间进行概率性分析,以及“系统基础代谢标准”,采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来判断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来判断七情所带来的作用;进一步的,对上述三种方法及三种方式,通过“内能分析法”及“呼吸做功”,进一步地通过“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趋势用以调整方法;一共重复上述步骤评估三次:其中,第一次评估为寻找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二次评估是改变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三次评估是对方式和方法的优劣性的评估;
终端模块(6)显示的数据包括用于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标准单位值,分析结果,评估损伤与修复的结果,评估七情及喜恶结果;显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方式的评估;最终,输出逻辑链,并将预测结果显示出来,通过一些终端设备起到警示和提醒,甚至治疗作用。
CN202010433164.9A 2020-05-21 2020-05-21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 Active CN111653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3164.9A CN111653341B (zh) 2020-05-21 2020-05-21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3164.9A CN111653341B (zh) 2020-05-21 2020-05-21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341A true CN111653341A (zh) 2020-09-11
CN111653341B CN111653341B (zh) 2022-03-15

Family

ID=7235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3164.9A Active CN111653341B (zh) 2020-05-21 2020-05-21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33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0947A1 (en) * 2008-04-29 2009-10-29 Medtronic, Inc. Configuring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stimulation intensity
US20100055658A1 (en) * 2002-02-26 2010-03-04 Spherical Dynamics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fo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CN107025618A (zh) * 2016-01-31 2017-08-08 王科甲 人体生命运动全面信息的整体医学技术
CN110400623A (zh) * 2019-08-30 2019-11-01 董云鹏 一种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5658A1 (en) * 2002-02-26 2010-03-04 Spherical Dynamics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fo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US20090270947A1 (en) * 2008-04-29 2009-10-29 Medtronic, Inc. Configuring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stimulation intensity
CN107025618A (zh) * 2016-01-31 2017-08-08 王科甲 人体生命运动全面信息的整体医学技术
CN110400623A (zh) * 2019-08-30 2019-11-01 董云鹏 一种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丽红等: "中西医结合病房疼痛管理研究现状",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341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lein Selle et al. Orienting versus inhibition in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Different cognitive processes drive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measures
Shiota et al. Feeling goo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responding in five positive emotions.
CN109545326B (zh) 一种基于运动监测分析的体育设施器材
Goedhart et al. Comparison of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measures of RSA in ambulatory recordings
Bertsch et al. Stabilit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ices reflecting parasympathetic activity
RU2568354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оведенческой терапии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ессонницы
Russell et al. Inclusion of a rest period in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increases high frequency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therapy
Wac et al. Ambulatory assessment of affect: Survey of sensor systems for monitoring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s activation in emotion
CN101072535A (zh) 身心健康状况监测及分析并自动回馈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服饰系统
CN109065162A (zh)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CN205493808U (zh) 一种心理健康检测与控制系统
CN105595977A (zh) 一种基于云数据平台的心理健康监控系统
KR20130050817A (ko) 뉴로-퍼지 네트워크 기반 심박 변이도를 이용한 우울증 진단 방법
Kolayis Using EEG biofeedback in kar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nxiety, motivation and brain waves
Palacios et al. Machine learning-based meal detection using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on healthy participants: an objective measure of participant compliance to protocol
Feldman et al. Affect and social judgment: The roles of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and interoceptive sensitivity
Lampinen et al. Electrodermal activity,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a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program
Feldner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anxious and fearful reactivity to bodily arousal: a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nicotine withdrawal severity among daily smokers in 12-hr nicotine deprivation.
CN111653341B (zh) 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
Houtveen et al. Using multilevel path analysis in analyzing 24‐h ambulatory 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applied to 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
KR100705984B1 (ko) 마우스패드를 이용한 심리상태와 신체의 긴장도 측정 및이를 활용한 두뇌 스트레칭 훈련시스템
Lima et al. Can you know me better? An exploratory study combining behavioural 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for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sensory responsiveness in a child with profound intellectual and multiple disabilities
CN105447326A (zh) 一种电网企业工作人员风险行为状况评估方法
Guðmundsdóttir Improving players' control over the NeuroSk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Li et al. Using the EEG+ VR+ LEC evaluation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patial openness on the physiological recovery of post-disaster popul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