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1727B -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1727B
CN111651727B CN202010479467.4A CN202010479467A CN111651727B CN 111651727 B CN111651727 B CN 111651727B CN 202010479467 A CN202010479467 A CN 202010479467A CN 111651727 B CN111651727 B CN 111651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pulation
target area
target
observation time
population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94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1727A (zh
Inventor
宋礼
郑宇�
张钧波
孙沁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dong City Bei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94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1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1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1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然后获取预设的与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移动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将获取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获取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得到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通过本方案在计算区域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时,只需对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进行监控即可,无需对所有服务提供方进行数据监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大,活动频率也大大提高。通过分析人口流动行为,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分配,应对交通压力、维护社会公共治安。
但长期以来,人口流动行为研究往往采用如现场观察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人工手段,成本高昂且效率不高。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在各大城市中,各移动通讯服务提供方均布置了多个基站,当用户接听/拨打电话、收发短信或者使用数据通讯服务时,就会生成基站连接记录,产生海量的手机信令数据,因此可以基于移动通讯网络中的手机信令数据对人口转移情况进行观测,但是由于移动通讯服务通常由多个服务提供方提供,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服务提供方并不唯一,不同的人使用的服务提供方可能不同,因此若想计算区域间整体的人口转移量需要对所有的服务提供方均进行数据监控才可以,但是对所有的服务提供方进行数据监控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确定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
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建立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与人口转移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构建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包括:
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所述单视图数据包括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以及预设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一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所述目标表达式包含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根据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和预设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生成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减去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包括:
分别选取所述多个观测时刻中的各个观测时刻作为目标观测时刻;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各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分别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后求和,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的第一表达式;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各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分别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后求和,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的第二表达式;
利用所述第一表达式减去所述第二表达式,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相邻两个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整体人口总量的差值;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包括:
分别选取所述多个观测时刻中的各个观测时刻作为目标观测时刻;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所述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相乘,得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的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所述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相乘,得到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将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减去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包括:
根据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表达式和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生成分别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
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包括:
对由多个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组成的方程式组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得到参数模型;
对所述参数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人口转移方向为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时,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人口转移方向为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时,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所述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装置,包括:
单视图转移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处理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然后获取预设的与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移动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将获取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获取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得到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通过本方案在计算区域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时,只需对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进行监控即可,无需对所有服务提供方进行数据监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口转移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口转移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在可以通过对一些服务的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人口转移情况,本实施例列举但不限于:通过对移动通讯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对电子商务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对应用程序报点数据进行分析等,具体的可以根据移动通讯服务中的手机信令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变化,然后用户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的移动方向,从而得到人口转移情况,或者根据电子商务平台中用户收货地址数据的变化,来确定用户的移动方向,进而确定人口转移情况,再或者根据应用程序的报点数据分析用户的移动方向,进而确定人口转移情况,通过上述方式均可以分析出人口转移情况。
但是通常一种服务并非由单一的服务提供方提供,而是会由多个服务提供方提供,例如移动通讯服务通常由多个运营商来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则通过多个电商平台来提供,应用程序报点服务则由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不同的用户使用的服务提供方也不同,所以为了得到整体人口转移情况,就需要对所有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均进行监控,但是这就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高。
为了解决现有确定整体人口转移情况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方法。
下面以区域b为目标区域进行人口转移量分析,其中区域的大小根据需求设定,可以为一个城市,也可以为一个街道还可以为一个建筑物等等,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图1为表示区域b、区域c以及区域a之间人口转移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上部分为表示的是根据全部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分析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情况,图1下部分表示根据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分析区域间人口转移情况,图中每个符号的含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整体指的是全部服务提供方,单视图指的是全部服务提供方中的某一个服务提供方,区域b的整体人口总量为根据全部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区域b的人口总量,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为根据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区域b的人口量,比如共有A、B、C三个服务提供方,根据三个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区域b的人口数量分别为PA、PB和PC,则Db=PA+PB+PC,若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为根据服务提供方A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则D'b=PA,若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为根据服务提供方B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则D'b=PB,若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为根据服务提供方C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则D'b=PC
其中,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即为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区域b的整体人口总量的比值,即αb=D'b/Db
其中,人口转移方向为b→c的整体人口转移量为根据全部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区域b流入区域c的人口总量,人口转移方向为b→c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为根据单一服务提供方额数据分析得到的区域b流入区域c的人口量,比如共有A、B、C三个服务提供方,根据三个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区域b流入区域c的人口数量分别为IA、IB和IC,则wb→c=IA+IB+IC,若人口转移方向为b→c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为根据服务提供方A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则w'b→c=IA,若人口转移方向为b→c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为根据服务提供方B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则w'b→c=IB,若人口转移方向为b→c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为根据服务提供方C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则w'b→c=IC
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基于采用单一服务提供方而得数据分析得到的区域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计算得到区域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本申请引入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例如图2所示的βb→c和βc→b,以及相应的流动人口采样参数,比如β'b→c和β'c→b,其中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用于标识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与区域间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比值,流动人口扩样参数与人口转移方向有关,不同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不同,比如以区域b和其他区域之间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为例,当人口转移方向为b→c时,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当人口转移方向就是c→b时,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流动人口采样参数也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不同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采样参数不同,流动人口采样参数与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为倒数关系,即β'c→b=1/βc→b,β'bc=1/βb→c,其中c∈C,C是其他区域的集合,其他区域就是区域b之外的区域。
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1.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
其中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为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的任一服务提供方,目标区域是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的任一区域,而其他区域则是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的除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预先获取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然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比如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为任一提供移动通讯服务的服务提供方,则可以获取设置在目标区域和其他区域的该服务提供方的手机信令数据,然后对获取的手机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而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人口转移量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S32.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确定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对应的人口转移方向,因为本实施例获取的是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以该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对应的人口转移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另一种是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不同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不同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而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是预先构建的以某一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为输入,以该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为输出的模型。
S33.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与所述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将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到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即可得到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比如以区域b为目标区域,以区域c为其他区域,人口转移方向为b→c,则单数图人口转移量就是w'b→c,将w'b→c输入与b→c这一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即可得到与b→c这一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也就是wb→c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然后获取预设的与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移动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将获取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获取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得到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通过本方案在计算区域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时,只需对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进行监控即可,无需对所有服务提供方进行数据监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对人口流动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应用于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比如突发性传染病)中对人口流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确定出病情高发区的主要人口流动方向,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执行S32之前,该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方法还包括:
构建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建立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与人口转移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执行S32时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构建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和模型与人口转移方向的对应关系使得执行S32时可以快速获取到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构建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所述单视图数据包括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以及预设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
其中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是预先通过对单一服务提供方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和通过全部服务提供方得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进行分析得到,也就是说目标区域的单方人口总量采样参数是一个定值。
步骤2: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一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第一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所述目标表达式包含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其中目标区域的人口变化量就是目标区域在相邻两个观测时刻的人口总量的差值。
现有的目标区域的人口总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当前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前一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前一观测时刻与当前观测时刻之间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前一观测时刻与当前观测时刻之间目标区域流出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对上述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
当前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前一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前一观测时刻与当前观测时刻之间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前一观测时刻与当前观测时刻之间目标区域流出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而当前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减去前一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得到是当前观测时刻以前一观测时刻之间目标区域的人口变化量,所以可以得到下式:
当前观测时刻以前一观测时刻之间的目标区域的人口变化量=前一观测时刻与当前观测时刻之间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前一观测时刻与当前观测时刻之间目标区域流出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而流入目标区域的人数就是各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和,目标区域流出的整体人口转移量就是目标区域流出到各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和,所以本实施例设定第一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减去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
为便于理解采用下述表达式表示第一计算规则:
式中,表示观测时刻ti和ti+1之间目标区域b的人口变化量,其中观测时刻ti为观测时刻ti+1的前一观测时刻,观测时刻ti为任一观测时刻,/>表示在观测时刻ti+1时目标区域b流入其他区域c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表示在观测时刻ti+1时其他区域c流入目标区域b的整体人口转移量,其中,c∈C,C表示其他区域的集合。
选取观测时刻ti+1为目标观测时刻,根据由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b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βc→b这一规则,可以得到下述第一表达式:
根据由目标区域b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区域b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βb→c这一规则,可以得到下述第二表达式:
将第一表达式和第二表达式带入中,可以得到下述第三表达式:
将获取的与各观测时刻的单方数据对应的带入上述第三表达式,即可得到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得到的目标表达式中的未知数只有流动人口扩样参数,也就是βb→c和βc→b其中c∈C,C表示其他区域的集合。
步骤3: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因为当前观测时刻以前一观测时刻之间目标区域的人口变化量还等于当前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减去前一观测时刻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所以本实施例设定第二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相邻两个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整体人口总量的差值。
为便于理解采用下述表达式表示第二计算规则:
其中,表示观测时刻ti+1时的目标区域b的整体人口总量,/>表示观测时刻ti时目标区域b的整体人口总量。
观测时刻ti+1为目标观测时刻,根据等于表示观测时刻ti+1时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乘以目标区域b对应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αb这一规则,采用下式计算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根据等于观测时刻ti时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乘以目标区域b对应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αb这一规则,采用下式计算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和/>代入/>可以得到下述第四表达式:
将获取的单视图数据对应的带入上述第四表达式即可得到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步骤4: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具体的可以根据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表达式和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生成分别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其中方程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为未知数只有流动人口扩样参数,所以求解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即可得到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步骤5:根据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和预设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生成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与某一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与该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该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目标区域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为便于理解采用下述表达式表示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
针对不同的人口转移方向,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可以采用下述表达式表示:
人口转移方向为b→c时对应的表达式为:wb→c,t=w'b→c,tb→c
人口转移方向为c→b时对应的表达式为:wc→b,t=w'c→b,tc→b
其中,wb→c,t表示观测时刻t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w'b-c,t表示观测时刻t对应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观测时刻t为任一观测时刻。
将通过步骤4计算得到的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值,代入对应的用于表示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的表达式,即可得到各人口转移方向各自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构建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可以根据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计算整体人口转移量,解决了现有计算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方法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
因为c∈C,C是其他区域的集合,所以方程式中存在大量的未知数,所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下述方式求解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也就是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对由多个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组成的方程式组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得到参数模型,对所述参数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对方程组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可以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下述方式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
根据需求设定参数和序号之间的映射规则,具体来说,遍历不同区域之间的组合,给每个组合分配一个唯一的序号,序号的编码可以使用从零开始的计数方式。
根据多个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参数模型:
[w]×[β]=[y]
其中[w]为根据方程式左边不同观测时刻对应的w'c→b的值和w'b→c的值,依据设定的映射规则生成的矩阵,[β]为根据方程式左边的βc→b和βb→c依据预设的映射规则生成的矩阵,[y]是根据不同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右边的值依据设定的映射规则生成的矩阵。
具体的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得到[w]和[y]:
中[w]和[y]中的元素都是已知数,所以对参数模型进行求解即可得到[β]中的元素,也就是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岭回归算法对上述参数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全网流动人口实际数量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岭回归算法求解参数的过程,可以通过调用现有的工具包实现,例如sklearn。
除了岭回归算法之外还可以随机梯度下降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等方法求解参数模型,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调用现有的工具包求解。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重新参数化的方式求解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可以使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最优。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单视图转移量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
模型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计算模块403,用于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在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之前,构建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与人口转移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模型构建模块可以包括:
单视图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所述单视图数据包括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以及预设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
目标表达式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一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所述目标表达式包含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实际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参数求解子模块,用于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模型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和预设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生成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减去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
所述目标表达式生成子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选取所述多个观测时刻中的各个观测时刻作为目标观测时刻;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各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分别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后求和,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的第一表达式;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各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分别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后求和,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的第二表达式;
利用所述第一表达式减去所述第二表达式,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相邻两个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整体人口总量的差值;
所述实际值计算子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选取所述多个观测时刻中的各个观测时刻作为目标观测时刻;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所述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相乘,得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的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所述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相乘,得到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将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减去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参数求解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表达式和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生成分别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
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包括:
对由多个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组成的方程式组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得到参数模型;
对所述参数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人口转移方向为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时,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人口转移方向为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时,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所述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
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与所述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5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5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503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程序,所述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参阅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是由目标单一服务方提供的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人口的数据;
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与所述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的构建过程为:
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所述单视图数据包括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以及预设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一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所述目标表达式包含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减去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
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其中,所述第二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相邻两个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整体人口总量的差值;
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根据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和预设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生成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建立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与人口转移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一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包括:
分别选取所述多个观测时刻中的各个观测时刻作为目标观测时刻;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各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分别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后求和,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的第一表达式;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各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分别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后求和,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的第二表达式;
利用所述第一表达式减去所述第二表达式,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包括:
分别选取所述多个观测时刻中的各个观测时刻作为目标观测时刻;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所述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相乘,得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将所述目标观测时刻的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与所述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相乘,得到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
将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减去目标观测时刻前一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总量得到与所述目标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包括:
根据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表达式和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生成分别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
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包括:
对由多个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组成的方程式组进行重新参数化处理,得到参数模型;
对所述参数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方程式成立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人口转移方向为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时,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人口转移方向为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时,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为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等于所述其他区域流入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乘以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9.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视图转移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是由目标单一服务方提供的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人口的数据;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与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单视图人口转移量输入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输出所述目标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
所述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的构建过程为:
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所述单视图数据包括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所述目标区域的单视图人口总量以及预设的单视图人口总量采样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一计算规则,生成与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目标表达式,所述目标表达式包含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其他区域流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减去所述目标区域流入其他区域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总量;
根据所述多个观测时刻的单视图数据和预设的用于计算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第二计算规则,得到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其中,所述第二计算规则为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等于相邻两个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区域整体人口总量的差值;
计算使各观测时刻对应的目标表达式分别满足各观测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人口变化量的实际值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
根据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流动人口扩样参数的值和预设的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规则,生成与人口转移方向对应的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整体人口转移量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处理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
CN202010479467.4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651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467.4A CN111651727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467.4A CN111651727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727A CN111651727A (zh) 2020-09-11
CN111651727B true CN111651727B (zh) 2023-09-26

Family

ID=72348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9467.4A Active CN111651727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172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6304A (zh) * 2017-06-29 2017-11-24 毛国强 基于智能手机的实时城市人口密度及人群流动估计方法
CN108830402A (zh) * 2018-05-07 2018-11-16 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口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98533A (zh) * 2018-06-26 2018-11-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人口流动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01436A (ko) * 2017-06-27 2019-01-04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수의 무인비행체 시스템과 군집 지능을 사용한 현실 3d 공간 탐색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214863A (zh) * 2018-08-27 2019-01-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快递数据预测城市房屋需求的方法
CN109447882A (zh) * 2018-10-29 2019-03-0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人口交换量估计方法
EP3471449A1 (fr) * 2017-10-16 2019-04-17 Bouygues Telecom Procédé d'apprentissage de coefficients d'estimation de la population, et procédé d'estimation de la population
CN109978746A (zh) * 2019-03-27 2019-07-0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并结合动态阈值判断出行有效性的人口交换量估计方法
CN110705494A (zh) * 2019-10-10 2020-01-17 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 人流量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28433A (zh) * 2019-09-19 2020-01-24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地块居住人口测算方法
CN110992230A (zh) * 2019-11-27 2020-04-10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信令数据的全量人口统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026738A (zh) * 2019-11-08 2020-04-17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区域人口监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01436A (ko) * 2017-06-27 2019-01-04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수의 무인비행체 시스템과 군집 지능을 사용한 현실 3d 공간 탐색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396304A (zh) * 2017-06-29 2017-11-24 毛国强 基于智能手机的实时城市人口密度及人群流动估计方法
EP3471449A1 (fr) * 2017-10-16 2019-04-17 Bouygues Telecom Procédé d'apprentissage de coefficients d'estimation de la population, et procédé d'estimation de la population
CN108830402A (zh) * 2018-05-07 2018-11-16 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口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98533A (zh) * 2018-06-26 2018-11-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人口流动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4863A (zh) * 2018-08-27 2019-01-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快递数据预测城市房屋需求的方法
CN109447882A (zh) * 2018-10-29 2019-03-0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人口交换量估计方法
CN109978746A (zh) * 2019-03-27 2019-07-0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并结合动态阈值判断出行有效性的人口交换量估计方法
CN110728433A (zh) * 2019-09-19 2020-01-24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地块居住人口测算方法
CN110705494A (zh) * 2019-10-10 2020-01-17 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 人流量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6738A (zh) * 2019-11-08 2020-04-17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区域人口监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2230A (zh) * 2019-11-27 2020-04-10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信令数据的全量人口统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ina Tang."Population Flow Model of China's Developed Cities Based on P-N Junction Model".《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s》.2011,全文. *
黄玲玲."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网格化人流移动预测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信息科技辑》.20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727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7426B1 (ko) 피셀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하여 실시간 유동 인구 데이터의 제공이 가능한 유동인구 정보 분석 방법
Dehghani et al. Probabilistic hydrological drought index forecasting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ex using Archimedean copulas
US115129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formation
CN102289373B (zh) 一种实现指标评价体系动态配置的方法
CN105046524A (zh) 一种话费套餐分析与推荐的方法
CN114863418B (zh) 一种均压场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20120264393A1 (en) Flood Data Collection and Warning Mechanism
US20140372172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to forecast economic time series of a reg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CN109842896B (zh) 一种栅格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19219052A1 (zh) 一种预测方法、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28653B (zh) 行人拥挤状态判断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36683A (zh) 河道管理方法、河道管理装置及终端
CN111651727B (zh)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5184435A (zh) 一种外勤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210774A (zh) 滑坡风险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995549B (zh) 一种评估流量价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56522B (zh) 概率预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23607A (zh) 时空数据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27929B (zh) 通信数据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80119B (zh) 基于两级协同的碳排放信息生成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1259002A (zh) 一种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及监控设备
CN116382916A (zh) 用于云电脑算力集群的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132563B (zh) 基于区块链的费用收取方法和费用收取平台
CN116228316A (zh) 投放选址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54875A (zh) 一种电话通信网络中节点敏感性排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