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0706B -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0706B
CN111650706B CN202010591262.5A CN202010591262A CN111650706B CN 111650706 B CN111650706 B CN 111650706B CN 202010591262 A CN202010591262 A CN 202010591262A CN 111650706 B CN111650706 B CN 111650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able
wire
clamp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12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0706A (zh
Inventor
罗浩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912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0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0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0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0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0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理线架,包括面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上装有埋线槽、理线槽和光纤连接器,埋线槽上开设有钩口,埋线槽上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挡片,挡片的一侧与埋线槽的一个侧边连接固定,挡片的另一侧与埋线槽的另一个侧边之间留有间隙,理线槽内沿着竖直向间隔设置有多根限位弹性件,限位弹性件的一端与理线槽的一侧内壁连接固定,且限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理线槽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供光纤的线缆通过的间隙,理线槽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托,支撑托与光纤连接器之间设置有钩线架,支撑托的位置高度高于钩线架的位置高度。该光纤理线架可以预埋备用光纤,并能对新接的线缆进行理线,使用简单,使光纤走线简洁整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对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通信物理通道的主流,在光纤传输线路中,一根光缆通常包括多条光纤,在光纤配线架(ODF)或光缆交接箱(光交箱)实现与另一根光缆或终端用户的多条光纤对应连接,ODF或光交箱中的光纤物理通道在应用中会根据连接的需要重新配线,就是重新插拔并对接。
重新配线就需要工作人员将旧的光纤拔出后插上新的光纤,再对新接的光纤进行理线。现有的光纤对接设备内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光纤埋线槽和理线槽,需要工作人员携带备用光纤,将备用光纤接好后还要进行理线、捆扎。当接入的新光纤量较大时,需要工作人员一次携带大量的光纤来接线,不仅工作强度大,且仓促之下容易出现携带光纤不够的情况,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大量的光纤按照传统的理线方法,不容易整齐地走线,且捆线也很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理线架,包括面板,在面板上装有竖向设置的埋线槽和理线槽,所述埋线槽与理线槽间隔设置,所述埋线槽与理线槽之间设置有光纤连接器,所述埋线槽上对应于光纤连接器的部位开设有钩口,所述钩口用于供光纤的线缆穿过,所述埋线槽上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与埋线槽的一个侧边连接固定,所述挡片的另一侧与埋线槽的另一个侧边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供光纤的线缆的通过,所述理线槽内设置有多根限位弹性件,所述限位弹性件横向设置,所述限位弹性件的一端与理线槽的一侧内壁连接固定,且限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理线槽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供光纤的线缆通过的间隙,所述理线槽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与光纤连接器之间设置有钩线架,所述钩线架的钩口朝下,所述支撑托的位置高度高于钩线架的位置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埋线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埋线槽和第二埋线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使得挡片面向空隙的一面为斜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埋线槽上对应于空隙的部位设置有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片上与斜面的衔接的部位为光滑的圆弧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钩口的下部的边缘处设置有上凸的凸起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埋线槽的下端设置有横向伸出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埋线槽的下端设置有横向伸出的第二限位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弹性件为弹簧、弹片或是弹性柱。
一种光纤理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一根备用跳纤,从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开始,利用夹具的夹口“抱住”线缆,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钩口侧上方,将线缆从钩口内拉出;
S2、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前方并开始下降,将位于第一埋线槽内的一股线缆从外拉出,一边拉线一边向下移动夹具,直至第一埋线槽内的单股线缆被全部拉出;
S3、利用夹具夹住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并将其从光纤连接器上拔出,随后夹具带着第一光纤头移动至对准进纤对应的接口,夹具将第一光纤头插入该接口内;
S4、夹具再从第一光纤头处开始“抱住”线缆,夹具开始横移直至移动到钩线架的侧下方,随后夹具开始上升,使线缆进入钩线架内;
S5、夹具继续上升至支撑托的上方,接着横移至支撑托的侧上方,最后夹具下降,将线缆挂在支撑托上;
S6、夹具继续下降,进入理线槽内,并在理线槽内一直下降,直至走完理线槽,打开夹具释放线缆;
S7、从跳纤的第二光纤头开始,重复上述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该光纤理线架包含用于预埋备用光纤的埋线架,无需工作人员携带备用光纤,防止因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影响工作效率;
2、埋线架采用开放式结构,结构简单,埋线架本身无需打开和关闭;在使用时,通过架体上的空隙将线缆送入架体内即可完成埋线,取线时只需夹住线缆即可将其从架体内轻松拉出,无需捆扎线缆和重新理线,使用十分方便;
3、该光纤理线架包含理线架,接入新的光纤后可以将新光缆埋入理线架内,借助理线架轻松完成理线,使光纤走线简洁整齐;
4、利用该理线方法,可以轻松快速完成取光纤和理线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光纤理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光纤连接器的接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2、光纤连接器;3、钩线架;4、支撑托;5、理线槽;6、限位弹簧;7、第一埋线槽;8、第二埋线槽;9、钩口;10、凸起部;11、挡片;12、缺口;13、第一限位杆;14、第二限位杆;15、跳纤;16、进纤;17、出纤。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光纤理线架,包括面板1,在面板1上装有竖向设置的埋线槽和理线槽5,埋线槽与理线槽5间隔设置,在埋线槽与理线槽5之间设置有光纤连接器2,光纤连接器2与面板1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埋线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埋线槽7和第二埋线槽8,在第一埋线槽7和第二埋线槽8上对应于光纤连接器2的部位均开设有钩口9,钩口9用于供光纤的线缆穿过,在第一埋线槽7和第二埋线槽8上均设置有挡片11,挡片11横向盖住槽体,挡片11的一侧与槽体的一个侧边连接固定,挡片11的另一侧与槽体的另一个侧边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供光纤的线缆的通过。
在理线槽5内设置有限位弹簧6,限位弹簧6横向设置,限位弹簧6的一端与理线槽5的一侧内壁连接固定,限位弹簧6的另一端与理线槽5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同样留有供光纤的线缆通过的间隙。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弹片或弹性柱取代本实施例中的弹簧。
在理线槽5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托4,支撑托4与面板1连接固定,在支撑托4与光纤连接器2之间设置有钩线架3,钩线架3的钩口9朝下,支撑托4的位置高度高于钩线架3的位置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埋线槽和理线槽5都用于容纳跳纤15(跳纤15即用于连接进纤和出纤的光纤),其中埋线槽内的跳纤15为备用跳纤15,而理线槽5内的跳纤为工作跳纤。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挡片11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使得挡片11面向空隙的一面为斜面,即挡片11的顶部窄底部宽。如此结构使得在将闲置跳纤15的线缆从埋线槽内取出时线缆不会被钩住,避免线缆被扯断;同时斜面还有导向和润滑的作用,有利于从埋线槽内取出线缆。
另外,为了更加便于线缆从挡片11处的空隙处滑出,本实施例中还在埋线槽上对应于空隙的部位设置有缺口12。缺口12的存在,使得在取出线缆时线缆在从挡片11的底部处滑过时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保证线缆更顺利地滑出。
为避免线缆被刮伤或刮断,本实施例中,当挡片11为三角形时,挡片11的底面与斜面的衔接处均为光滑的圆弧部;而当挡片11为梯形时,挡片11的顶面与斜面的衔接处以及挡片11的底面与斜面的衔接处均为光滑的圆弧部。
为了防止线缆与钩口9脱离,本实施例中还在钩口9的下部的边缘处设置有上凸的凸起部10。凸起部10具有限位作用,可以挡住钩口9内的线缆,防止线缆脱离钩口9。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在第一埋线槽7的下端设置有横向伸出的第一限位杆13,线缆从第一埋线槽7内拉出后可以把线缆挂在第一限位杆13的后方,以防止夹具释放线缆后线缆回弹挂住挡片11,避免在向理线架内埋线的过程中线缆内拉断。同理,在第二埋线槽8的下端设置有横向伸出的第二限位杆14。
该理线架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在埋线槽内预埋一定数量的备用跳纤15。预埋的步骤为:将跳纤15两端的光纤头(第一光纤头和第二光纤头)插接到光纤连接器2上的闲置接口内,随后将跳纤15的线缆从钩口9处送入第一埋线槽7和第二埋线槽8内,即将跳纤15“对折”起来,采用双股埋线的方式,每一股线缆埋入一个理线槽5内。在埋入过程中,需要使线缆从挡片11与埋线槽之间的空隙处通过,挤入槽体内,如此便完成了埋线的工作。
实施例二:
图3为光纤连接器2的接线示意图,光纤连接器2的背面插入进纤16和出纤17的光纤头,再在光纤连接器2的正面接入跳纤15,使跳纤15两端的光纤头分别与进纤16和出纤17的光纤头对接,即可将进纤16与出纤17连接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需要使用到夹具,夹具用于夹紧跳纤的光纤头,由于夹具的夹口宽度大于跳纤的线缆直径,所以夹具的夹口闭合时可以“抱住”线缆,且不会夹住线缆,即线缆在夹口内可以自由活动。此处的夹具可以是手动夹具,也可以是自动夹具。
一种光纤理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一根备用跳纤,从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开始,利用夹具的夹口“抱住”线缆,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钩口侧上方,将线缆从钩口内拉出;
S2、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前方并开始下降,将位于第一埋线槽内的一股线缆从外拉出,一边拉线一边向下移动夹具,直至第一埋线槽内的单股线缆被全部拉出;
由于夹具是从上往下移动的,第一埋线槽内的线缆也随之被逐渐拉出,在此过程中线缆会碰到挡片,由于挡片具有斜面,在夹具的拉拽下线缆一边贴着斜面滑动,一边由挡片的背面转移至挡片的前面,最终完全通过挡片与第一埋线槽之间的空隙,如此重复,直至线缆通过所有的挡片,从而可以将线缆从第一埋线槽内全部拉出。
S3、利用夹具夹住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并将其从光纤连接器上拔出,随后夹具带着第一光纤头移动至对准进纤对应的接口,夹具将第一光纤头插入该接口内;
需要事先确定光纤连接器上的进纤对接接口和出纤对接接口,再将跳纤的第一光纤头从光纤连接器闲置的接口上拔出,并将第一光纤头插入进纤对接接口。
S4、夹具再从第一光纤头处开始“抱住”线缆,夹具开始横移直至移动到钩线架的侧下方,随后夹具开始上升,使线缆进入钩线架内;
S5、夹具继续上升至支撑托的上方,接着横移至支撑托的侧上方,最后夹具下降,将线缆挂在支撑托上;
将线缆挂在支撑托上后,线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从而使支撑托与钩线架之间的线缆被绷紧,使线缆可以稳定可靠地保持在钩线架内。钩线架与支撑托配合可以使线缆理线整洁美观,同时也能确保后续可以将线缆埋入理线槽内。
S6、夹具继续下降,进入理线槽内,并在理线槽内一直下降,直至走完理线槽,打开夹具释放线缆;
在此过程中,由于夹具是在理线槽内向下移动,在下降过程中夹具会与限位弹簧接触,接触后夹具会向下挤压限位弹簧,使限位弹簧变弯,限位弹簧的自由端与理线槽的内壁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夹具顺势将位于理线槽外的线缆送入理线槽内,随后夹具与限位弹簧分离,限位弹簧回弹恢复初始形状,此时弹簧会挡在理线槽内的线缆的前面,即把线缆限制在理线槽内,如此重复,直至线缆完全被埋入理线槽内。
S7、从跳纤的第二光纤头开始,重复上述步骤。
夹具从第二光纤头处“抱住”线缆开始走线,夹具将第二埋线槽内的钩口内的线缆拉出,并将线缆从第二埋线槽内全部拉出;随后夹具将跳纤的第二光纤头从光纤连接器上的闲置接口内拔出,并夹着将第二光纤头移动至出纤对应的接口处,并将第二光纤头插入该接口内;再将第二光纤头的线缆埋入理线架内。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将备用跳纤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完成理线。
利用该理线方法,可以顺利地将备用跳纤从埋线槽内拉出,且将跳纤插到光纤连接器上后,可以顺势将其线缆埋入理线槽内,保证走线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光纤理线架,包括面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上装有竖向设置的埋线槽和理线槽,所述埋线槽与理线槽间隔设置,所述埋线槽与理线槽之间设置有光纤连接器,所述埋线槽上对应于光纤连接器的部位开设有钩口,所述钩口用于供光纤的线缆穿过,所述埋线槽上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与埋线槽的一个侧边连接固定,所述挡片的另一侧与埋线槽的另一个侧边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供光纤的线缆的通过,所述理线槽内设置有限位弹性件,所述限位弹性件横向设置,所述限位弹性件的一端与理线槽的一侧内壁连接固定,且限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理线槽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供光纤的线缆通过的间隙,所述理线槽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与光纤连接器之间设置有钩线架,所述钩线架的钩口朝下,所述支撑托的位置高度高于钩线架的位置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埋线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埋线槽和第二埋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挡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使得挡片面向空隙的一面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埋线槽上对应于空隙的部位设置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挡片上与斜面的衔接的部位为光滑的圆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钩口的下部的边缘处设置有上凸的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埋线槽的下端设置有横向伸出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埋线槽的下端设置有横向伸出的第二限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理线架,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弹性件为弹簧、弹片或是弹性柱。
9.一种光纤理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理线架,所述光纤理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一根备用跳纤,从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开始,利用夹具的夹口“抱住”线缆,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钩口侧上方,将线缆从钩口内拉出;
S2、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前方并开始下降,将位于第一埋线槽内的一股线缆从外拉出,一边拉线一边向下移动夹具,直至第一埋线槽内的单股线缆被全部拉出;
S3、利用夹具夹住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并将其从光纤连接器上拔出,随后夹具带着第一光纤头移动至对准进纤对应的接口,夹具将第一光纤头插入该接口内;
S4、夹具再从第一光纤头处开始“抱住”线缆,夹具开始横移直至移动到钩线架的侧下方,随后夹具开始上升,使线缆进入钩线架内;
S5、夹具继续上升至支撑托的上方,接着横移至支撑托的侧上方,最后夹具下降,将线缆挂在支撑托上;
S6、夹具继续下降,进入理线槽内,并在理线槽内一直下降,直至走完理线槽,打开夹具释放线缆;
S7、从跳纤的第二光纤头开始,重复上述步骤。
CN202010591262.5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Active CN111650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1262.5A CN111650706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1262.5A CN111650706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0706A CN111650706A (zh) 2020-09-11
CN111650706B true CN111650706B (zh) 2022-03-04

Family

ID=7235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1262.5A Active CN111650706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0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075B (zh) * 2021-10-27 2021-12-21 南通摩鑫电碳有限公司 一种碳制品电热管发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48727U (zh) * 2009-10-30 2010-08-11 上海电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的尾纤理线机构
MX2011007119A (es) * 2010-01-26 2011-09-29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Aparato de acceso que posibilita la distribucion integrada.
CN202404286U (zh) * 2011-12-27 2012-08-29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光纤整理线盘
CN203350568U (zh) * 2013-07-19 2013-12-18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新型背光模组
CN106371180B (zh) * 2016-11-06 2023-09-22 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高密度光纤配线架
CN207268799U (zh) * 2017-04-05 2018-04-24 上海骏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箱内置理线盒
CN108318983B (zh) * 2018-03-22 2024-04-02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共建共享型光纤od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0706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45208B2 (en) Optical high-density distribution fr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jumper connections in such a distribution frame
CN111650706B (zh) 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
EP3550346A1 (en) Optical wiring rack
JP4130469B1 (ja) 光配線盤
EP3550347A1 (en) Fiber optic cable rack
JP4698530B2 (ja) 光成端ユニット
CN212083771U (zh) 一种光纤埋线架
KR101206886B1 (ko) 통신케이블용 현수장치
CN214669758U (zh) 一种改进的光纤埋线理线结构
CN206282010U (zh) 单口pon正面多阶盘纤支架
CN112859268B (zh) 一种具有过渡线槽的光纤理线架及光纤自动配线装置
CN212623226U (zh) 一种不易断线的光缆分纤箱
CN112859267A (zh) 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及其理线系统
CN105393152B (zh) 线缆布线系统的出口结构
CN219576464U (zh) 一种抽拉托板及综合布线装置
CN219916032U (zh) 一种便于绕纤的四网合一光缆交接箱
CN210775971U (zh) 一种便于理线的光纤槽道
CN211348757U (zh)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CN111596428B (zh) 一种光纤钩线结构
CN220232047U (zh) 一种光缆分线箱线夹组件
CN216086881U (zh) 一种带有配线架的电力通信机柜
CN214845931U (zh) 一种室内竖装odf机架结构
CN219321999U (zh) 一种可隐藏多余线缆的理线架
CN201212914Y (zh) 一种光纤分流槽道
CN216086033U (zh) 一种便于安拆的网络工程配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