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3257A -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3257A
CN111643257A CN202010534858.1A CN202010534858A CN111643257A CN 111643257 A CN111643257 A CN 111643257A CN 202010534858 A CN202010534858 A CN 202010534858A CN 111643257 A CN111643257 A CN 111643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er
wiping
controll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48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晓东
樊晓莉
张宜霞
卫明轩
樊佳慧
杨淳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348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3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3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32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53Cabins, rooms, chairs or units for treatment with a hot or cold circulating flui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59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 A61F2007/0063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f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86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hermost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87Hand-held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95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包括:补液箱,用于储存液体;容器,用于盛放液体,容器通过一导液通道连通补液箱,导液通道处设有液量控制阀;温度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对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以将容器内的液体的温度调控至一预设温度区间内;以及擦拭单元,容器内的液体通过出液组件导流至擦拭单元以供擦拭使用;其中,当判断容器内的液体的容量值小于容器最小容量阈值时,液量控制阀被开启以使补液箱内的液体经导液通道流入至容器内。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温水擦拭、冰敷和洗温水澡等方式无法实现温度控制引起的降温效果不佳或其他人体不适症状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选择性地将补液箱内的液体补充至容器内。

Description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背景技术
针对人体发烧和中暑的问题,一般会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对缓解人体发烧症状,常用的物理降温方式是使用温水擦拭、冰敷和洗温水澡等方式;冰敷无法对温度进行控制会导致人体发生畏寒、皮肤苍白,重者有寒战表现;温水擦拭和洗温水澡是比较常用的方式,但采用的水温一定要适中,太凉或过太热的水不利于退烧,太热的水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太凉的水引起毛孔收缩,不利于散热,达不到退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包括:补液箱,用于储存液体;容器,用于盛放液体,所述容器通过一导液通道连通所述补液箱,所述导液通道处设有液量控制阀;温度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以将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温度调控至一预设温度区间内;以及擦拭单元,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通过出液组件导流至所述擦拭单元以供擦拭使用;其中,当判断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容量值小于容器最小容量阈值时,所述液量控制阀被开启以使所述补液箱内的所述液体经所述导液通道流入至所述容器内。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一工作端用于与所述容器接触;
电源,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供电;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传输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的状态,从而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热或制冷以对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进而将所述液体的温度调控至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内。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实时检测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温度,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液体温度调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热量或制冷量,以将所述液体的温度调控在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内。
可选地,所述出液组件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容器和所述擦拭单元。
可选地,所述导流管上还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所述导流管导流至所述擦拭单元的所述液体的量。
可选地,所述擦拭单元包括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和储液盒,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包覆于所述储液盒的外周面,所述储液盒的周壁形成有若干排液孔,所述导液管将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导流至所述储液盒内,再通过所述若干排液孔排送至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
可选地,所述储液盒的周缘具有一环形卡槽,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的顶面具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扣接的环形卡台,所述环形卡台可拆卸地扣接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指令录入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指令录入模块用以供使用者录入控制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工作状态的操作指令。
可选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电源的电量小于电量最小阈值时,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供外接电源连接以为所述蓄电池充电。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液量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液量控制阀也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液量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容器内液体的容量值并将所述液体的容量值传送给所述控制器,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液体的容量值小于所述容器的液体容量最小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量控制阀开启以使所述补液箱内的所述液体流入至所述容器内,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液体的容量值大于所述容器的液体容量最小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量控制阀关闭。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液量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补液箱内液体的容量值,当控制器判断所述补液箱内液体的容量值小于补液箱最小容量阈值时,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显示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补液箱具有加液口。
可选地,所述容器具有保温功能。
可选地,所述容器包含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内壳体和包覆于所述内壳体之外的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隔热材质或者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隙为真空状态,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被配置为与所述底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容器包含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整体由保温材质制作而成,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被配置为与所述底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底壁由导热材质制成,所述底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间接通过所述导热硅脂层以与所述底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容器的侧壁开设有一呈透明或半透明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形成有容量刻度值。
可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通讯模块用以供外部终端设备通讯连接,以将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外部终端设备所设置的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参数信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工作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通讯模块用以通过网关设备连接远程服务器,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设置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工作参数信息依次经所述远程服务器、所述网关设备发送至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工作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的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安装壳中,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导流管上还安装有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电流的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电流的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接触包括间接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工作端通过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容器间接接触。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具有mos管h桥电路的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容器内盛放的液体(如水)进行加热或制冷,使得该液体的温度被调控到预设温度区间内,形成“恒温水”,以适宜人体降温所需的最佳温度,然后通过出液组件导流至擦拭单元,通过擦拭单元与人体肌肤的擦拭接触,以将该恒温水擦拭于人体肌肤上,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温水擦拭、冰敷和洗温水澡等方式无法实现温度控制引起的降温效果不佳或其他人体不适症状的问题。而当使用者判断容器内的液体的容量值小于容器最小容量阈值时,可以开启该控制阀以使补液箱内的液体经导液通道流入至容器内,当使用者判断容器内添加的液体足够时,再通过关闭该控制阀停止补液箱对容器的补液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容器;104-补液箱;105-液量控制阀;106-第二液量传感器;101-底壁;102-侧壁;1021-内壳体;1022-外壳体;1023-隔热材质;103-导热硅脂层;110-加液口;120-液体;210-半导体制冷片;220-电源;2201-充电接口;230-控制器;240-温度检测模块;300-擦拭单元;310-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20-储液盒;410-导流管;510-排液孔;600-指令录入模块;700-显示单元;900-安装壳;901-风扇;902-出风口;903-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物理降温方式不易控制温度从而引起的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包括补液箱104,容器100,温度调节装置和擦拭单元300。
补液箱104用于存储液体120。
容器100用于盛放液体120,容器100通过一导液通道连通补液箱104,导液通道内安设有液量控制阀105。
通过控制液量控制阀105开启以使补液箱104内的部分液体120经导液通道流入至容器100内;其中,当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容量值小于容器100最小容量阈值时,再通过开启液量控制阀105以使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流入补充至容器100内。
具体的,在容器100内存储的液体120的存储量充足时,容器100不需要进行补液,此时导液通道内设置的液量控制阀105处于闭合状态,从而使得容器100与补液箱104不连通,补液箱104内存储的液体120无法流经导液通道进入容器100内;相反,在容器100内存储的液体120的存储量不充足时,容器100需要进行补液,此时导液通道内设置的液量控制阀105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容器100与补液箱104连通,补液箱104内存储的液体120流经导液通道进入容器100内从而及时对容器100进行补液,以满足降温器的降温操作所用。
需要理解的是,为使得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可以通过导液通道流入到容器100内,可以如图1所示,补液箱104位于容器100的上方,从而使得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在重力作用下流至容器100内。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补液箱104和该容器100可以是由一个大箱体分隔出来的,即从整体上看,该补液箱104和该容器100被收纳于同一个大箱体内部,例如在一个大箱体的中间水平设置一个隔板,隔板的上方形成该补液箱104,隔板的下方形成该容器100,然后在该隔板上开设一个贯通孔,贯通孔内安设一个节流阀,该贯通孔即可作为该导液通道使用,该节流阀可作为该液量控制阀105使用。
如果在垂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补液箱104设置在容器100的一侧甚至底部,例如可采用一个抽水泵将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抽至容器100内以补充容器100内的液体120量。
此外,补液箱104的内腔总容量、容器100的内腔总容量以及导液通道的导液直径、长度等的规格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用于存放用于降温的液体120,比如清洁水源,用于后续将该清洁水源加热或冷却至预设温度后雾化喷出以对人体进行降温。但不应限制为本实施例供的液体120为清洁水源,也可以在应用于消毒场合,此时液体120可以为75%的酒精,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容器100和补液箱104内所容纳的液体120可以是同一种液体120,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液体120,例如容器100内盛放水而补液箱104内储存酒精。
温度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或制冷,以将液体120的温度调控至一预设温度区间内。
具体的,温度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或制冷,以将液体120的温度调控至一预设温度区间内,以适宜人体降温所需的最佳温度,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温水擦拭、冰敷和洗温水澡等方式无法实现温度控制引起的降温效果不佳或其他人体不适症状的问题。需要理解的是,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将在下文做详尽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对于预设温度区间,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人体降温经验所得,也可以根据临床降温治疗操作所得,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区间可以为20至50摄氏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应不限于该预设温度区间示例值,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容器100内的液体120通过出液组件导流至擦拭单元300以供擦拭使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擦拭单元30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具有吸水锁水功能的部件,用于吸收一定的水分且将该水分存储其中用于对人体需要降温的部位进行擦拭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具体的擦拭单元300的结构以及材料将在下文作详见描述。
另外,出液组件可以为将容器100内的液体120导入至擦拭单元300的结构部件,该出液组件例如可以为导流管410,为了便于控制出液量,例如还可以在导流管410上安装控制阀,该控制阀例如可以为手动阀,通过旋拧操作该手动阀来控制流过该导流管410的液量。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容器100内盛放的液体120(如水)进行加热或制冷,使得该液体120的温度被调控到预设温度区间内,形成“恒温水”,以适宜人体降温所需的最佳温度,然后通过出液组件导流至擦拭单元300,通过擦拭单元300与人体肌肤的擦拭接触,以将该恒温水擦拭于人体肌肤上,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温水擦拭、冰敷和洗温水澡等方式无法实现温度控制引起的降温效果不佳或其他人体不适症状的问题。
而当使用者判断所述容器100内的所述液体120的容量值小于容器100最小容量阈值时,例如小于容器100容积的十分之一时,可以手动开启该控制阀以使所述补液箱104内的所述液体120经所述导液通道流入至所述容器100内,当使用者判断容器100内添加的液体120足够时,再通过手动关闭该控制阀停止补液箱104对容器100的补液操作。
为了便于使用者观察到该容器100内液体120容量变化,该容器100例如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如玻璃)来制作,还可以在该容器100的壁面上印制出容量刻度值(类似于量杯的形式),通过选择性地开启液量控制阀105以将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补充到容器100内,可保障容器100内有充足的液体120供该温度调节装置去制冷或制热,保障对擦拭单元300的液体120供应量,这样也可以避免一次性制冷或制热过多量的液体120而浪费能源。
总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能够对降温操作中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使得降温效果更佳,且使用者的体验感、舒适度等都较为良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10,电源220和控制器230。
半导体制冷片210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耳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制冷端和制热端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210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半导体制冷片210有两个工作端,这两个工作端呈相对排布,如果其中一个工作端制冷则对应的另一个工作端就制热,反之,如果其中一个工作端制热则对应的另一个工作端就制冷,当该工作端制冷时称之为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制冷端”或“冷端”,当工作端制热时称之为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制热端”或“热端”,所谓的“制热端”和“制冷端”是由该工作端的工作状态(制冷或是制热)来决定的。
半导体制冷片210配置为与容器100接触,具体可使半导体制冷片210的一个工作端与容器100接触,例如与容器100的底壁101接触。
电源220电连接半导体制冷片210,电源220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210供电,电源220具体可为蓄电池,如可充电的锂电池,为了拆卸更换方便也可选用干电池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具有电源220适配器的电源220插头,通过该电源220适配器插入一交流插座中以构成该电源220,该电源220只要是能提供直流电的组件即可。
控制器230连接电源220,以控制电源220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210的电流的状态,如可控制电流的大小或方向。例如容器100内的预存的液体120(如水)的当前温度为20摄氏度,且当前的工作端为“制热端”,如果需要获得30摄氏度的水时,则可以控制电源220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210的电流增大以提高工作端的制热量,如果需要的是10摄氏度的水时,可控制电源220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210的电流反向偏置,使得该工作端进行制冷。其中,关于控制电流的方向具体如以下方式:例如可使电源220提供的电流先流经该控制器230后再传输给该半导体制冷片210,该电流方向只有两个方向,即电流的正向和反向,可定义电流的正向为第一方向,电流的反向为第二方向,例如,在初始状态下,当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致使半导体制冷片210的一个工作端处于制冷状态,而当控制所述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可将该工作端调换成制热状态;又或是,在初始状态下,当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致使半导体制冷片210的一个工作端处于制热状态,当控制所述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将可以将该工作端调换成制冷状态,换言之,即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电流方向反向偏置以实现所述制冷端和所述制热端位置互换(即实现上述的半导体制冷片210的两个工作端的工作状态对调)。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230例如可以采用具有mos管h桥电路的芯片,通过该mos管h桥电路实现对电流的反向偏置。
为了更进一步地精确地控制该出液组件的出液量,该出液组件例如可以为导流管410,还可以在导流管410上安装控制阀,例如可以为电磁阀,该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器230,所述控制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230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所述导流管410导流至所述擦拭单元300的所述液体120的量。
另外,除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10进行制热和制冷以外,也可以采用加热片和微型制冷器的方式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或制冷。比如,加热片和微型制冷器均与控制器230通讯连接,用于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温或者制冷。
例如,还可以采用电热丝+喷液氮的组合方式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或制冷。比如,电热丝+喷液氮设备均与控制器230通讯连接。具体的,采用一个金属板的正面与容器100的底部接触,金属板主要是起到传递热量,金属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230,控制器230实时控制温度传感器测量金属板的温度,金属板的背面配置有电热丝和带有电磁阀的一小罐液氮,可以通过控制器230来控制电热丝发热对金属板的背面加热以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也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喷射少量液氮气体对金属板的背面降温,以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制冷。
此外,除了采用电热丝对上述金属板进行加热外,还可以采用涡流加热方式(例如在该金属板上通入高频交流电的形式),该加热方式还可以是红外线加热方式等。而上述对金属板的制冷方式除了喷射液氮之外,还可以替换为干冰等制冷气体。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温度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模块240,该温度检测模块240连接控制器230,用以实时检测容器100内的液体120温度,控制器230基于液体120温度调控半导体制冷片210制热量或制冷量,以将所述液体120的温度调控在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内。
该温度检测模块240可以实时获取该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温度,并将该液体120的温度反馈给控制器230以便控制器230来决策温度调节的方式。其中,该温度检测模块240的设置方式可以借鉴饮水机中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例如,如果温度检测模块240检测到当前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温度偏高,则控制器230控制该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工作端制冷或提高制冷效率,反之,如果温度检测模块240检测到当前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温度偏低,则控制器230控制该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工作端制热或提高制热效率。
值得提出的是,关于对该容器100内的液体120是选择进行制冷或制热,以及制冷时间或制热时间的选择均可以提前预存在控制器230内,比如向容器100内注入单位体积的常温水对应有预设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时间或者对应有预设的制热效率和制热时间即可将该单位体积的常温水制冷到或制热到一预设温度区间内;当然,如果增加该温度检测模块240的话,那么控制器230对该半导体制冷片210的控制可以更为精准。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擦拭单元300还包括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10和储液盒320,该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10包覆于储液盒320的外周面,储液盒320用于通过导流管410将容器100内的液体120存储其中,然后通过储液盒320的周壁形成有若干排液孔510将液体120逐渐渗漏导入到擦拭单元300上。
其中,储液盒320作用是起到缓冲的作用,因为导流管410较细,会造成擦拭单元300的出液不均匀,因此设置缓冲功能的储液盒320,让液体120可以流入储液盒320内,使得擦拭单元300的整个擦拭面均匀出水。
该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10例如可以为海绵、棉纱等材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擦拭单元300的软质材料做的是可以更换的,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一次性材料。
此外,为了便于安装拆卸,该软质材料的上部设计有卡口结构,用于卡接在储液盒320的外周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盒320的周缘具有一环形卡槽,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10的顶面具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扣接的环形卡台,所述环形卡台可拆卸地扣接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指令录入模块600。该指令录入模块600连接控制器230,指令录入模块600用以供使用者录入控制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工作状态的操作指令。
其中,指令录入模块600具体可以为一个具有功能按键或按钮的操作面板,例如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控制温度调节装置打开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包括升温按钮和降温按钮,通过操作该指令录入模块600上的按钮等,可以实现诸如设置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制热或制冷)、工作时长等等操作制冷。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具有触摸屏的面板来作为该指令录入模块600使用,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等点击该触摸屏,调取出任务列表和菜单栏,也可以实现对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指令录入。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220使用时,当控制器230判断电源220的电量小于电量最小阈值时,控制连接控制器230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其中,电量最小阀值可设定为电源220的总电量的十分之一,当控制器230判断电源220的电量小于电源220的总电量的十分之一时,控制器230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该报警模块例如可以为一个扬声器或闪光灯或者为二者的组合,通过发出啸叫声或灯光闪烁等报警信号,进而以提示使用者该给蓄电池充电了。为了便于对该蓄电池充电,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连接蓄电池的充电接口2201,充电接口2201用于供外接电源220连接以为蓄电池充电。该充电接口2201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选择,例如可为USB接口,typec等等,此外,外部的供电电源220可以是市电,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电源220的独立设备。例如可以是一个手机、充电宝等电子设备,在户外没有市电的情况下使用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时,就可以通过充电宝或自己的手机来为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进行充电了。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液量传感器,该第一液量传感器连接控制器230,液量控制阀105也连接控制器230,第一液量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容器100内液体120的容量值并将液体120的容量值传送给控制器230,当控制器230判断液体120的容量值小于容器100的液体120容量最小阈值(根据容器100的总容量而定,比如设定为总容量的十分之一)时,控制器230控制液量控制阀105开启以使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流入补充至容器100内,当控制器230判断液体120的容量值大于容器100的液体120容量最小阈值时,控制器230控制液量控制阀105关闭。
首先,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最小阈值可以为不小于容器100的总储量的十分之一,也可以不仅限于该示例。其次,当第一液量传感器检测到容器100的液体120的容量值经控制器230判断为小于容器100的总储量的十分之一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其中,报警模块可为发声报警器,发出鸣笛以示警报,也可以为发光器,发出闪烁灯源以示警报。具体的报警模块的警示方式和具体功能结构部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液量传感器106,连接控制器230,用以实时监测补液箱104内液体120的容量值,当控制器230判断补液箱104内液体120的容量值小于补液箱104最小容量阈值(根据补液箱104的总容量而定,比如设定为总容量的十分之一)时,控制连接控制器230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其中,第一液量传感器和第二液量传感器106的设置形式可以采用自动上水的电热水器中液量传感器的安装形式,而该报警模块例如可以为一个扬声器或闪光灯或者为二者的组合,通过发出啸叫声或灯光闪烁等报警信号,进而以提示使用者该给补液箱104内补充液体120了。
如果使用者依然没有给补液箱104内补充液体120,且补液箱104内的液量还是小于补液箱104最小容量阈值,那么控制器230则可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10暂停制冷或制热的动作,避免半导体制冷片210所产生的“热能”或“冷能”不能及时传递给液体120而出现故障。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700,该显示单元700连接控制器230,用以显示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信息。
具体的,显示单元700可以为常见的显示屏,继而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比如半导体制冷片210加热容器100的液体120的加热或者制冷状态,或者还可以显示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实时温度,或者还可以显示电源220的实时电量,或者可以显示温度检测模块240的故障信息,此时需要理解的是,温度检测模块240设置有故障检测器,故障检测器用于检测温度检测模块240的类如短路等故障,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该故障。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显示单元700还可以是仪表盘、指示灯等具有指示或显示功能的组件,通过该显示单元700可直观地将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各项工作状态信息呈现给使用者参考了解。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补液箱104具有加液口110,用于在补液箱104内的液体120的存储量小于某预设存储量时,通过该加液口110向补液箱104内存储液体120。
该加液口110上还可以安装一个封堵该加液口110的塞子,需要添加液体120时,将该塞子取下即可进行液体120的添加,可借鉴油箱的设计形式。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容器100具有保温功能,使得经半导体制冷片210加热或制冷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至预设温度区间内时,其温度能在一定时长内保持,方便使用。保温材质也较为常见,以此不做举例。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容器100包含底壁101和侧壁102,侧壁102包括内壳体1021和包覆于内壳体1021之外的外壳体1022,其中,外壳体1022与内壳体102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隔热材质1023或者外壳体1022与内壳体1021之间的空隙为真空状态,防止容器100的热量通过外壳体1022散出,影响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保温效果。半导体制冷片210被配置为与底壁101接触,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10易于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或者制冷。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容器100的侧壁102还可以为一整体结构。具体地,该容器100的另一种结构为:容器100包含底壁101和侧壁102,侧壁102整体由保温材质制作而成,使得容器100的液体120有效保温,防止容器100的热量通过侧壁102散出,影响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保温效果。半导体制冷片210被配置为与底壁101接触,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10易于对容器100内的液体120进行加热或者制冷。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壁101由导热材质制成,易于通过底壁101将热量传至容器100内。另外,底壁101与半导体制冷片210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层103,可以有效传导热量,半导体制冷片210间接通过导热硅脂层103以与底壁101接触,从而增强导热效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容器100的侧壁102开设有一呈透明或半透明的观察窗(图中未示出),观察窗上形成有容量刻度值,可以方便观察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存储量,进一步地,容量刻度值可以使得相关人员精确获得容器100内的液体120的存储量。具体的,容量刻度值可以为与容器100一体形成在其侧壁102上,比如刻印、压制等,也可以为在容器100的侧壁102粘贴容量刻度值表等。另外,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选择较为广泛,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该通讯模块连接控制器230,通讯模块用以与外部终端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移动载体)通讯连接,以将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设备。
相关人员通过该终端设备可以及时获得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期的工作状态,比如加热状态亦或是制冷状态亦或是保温状态等。另外,控制器230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的操作也可以通过外部终端设备供相关人员及时知悉,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警报信息,即该终端设备还可以起到类似于报警单元的作用,例如出现上述的容器100或补液箱104内溶液量低于阈值或者蓄电池电量过低时,该终端设备可以接受到一条推送消息或短信等提示,提示告知相关人员有需要处理的问题。
此外,外部终端设备还可用于供使用者设置或修改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参数信息,比如使用者可以自行设定需要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处于加热状态或者制冷状态或者保温状态,并通过外部终端设备将工作参数信息发送至通讯模块,控制器230基于工作参数信息控制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相应地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或者保温等。
考虑到网络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等原因,还可以再配置网关设备和一远程服务器,使用者可先通过智能终端连接该远程服务器,然后由该远程服务器连接到该网关设备,再由该网关设备连接到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通信模块,使用者在智能终端上可以查看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期的工作状态的各项参数,也可以在智能终端上设置或修改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参数信息,比如使用者可以自行设定需要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处于加热状态或者制冷状态或者保温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还包括一个安装壳900,该安装壳900将上述的器件(如容器100、半导体制冷片210、电源220、控制器230等)收纳其内,该安装壳900上对应该半导体制冷片210的位置上还开设有进风口903和出风口902,且该安装壳900靠近该进风口903处还安装有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10散热的风扇901,该风扇901正对该半导体制冷片210设置,该风扇901对该半导体制冷片210进行散热以增强该半导体制冷片210的珀耳帖效应,进而更利于该半导体制冷片210进行制冷或制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补液箱,用于储存液体;
容器,用于盛放液体,所述容器通过一导液通道连通所述补液箱,所述导液通道处设有液量控制阀;
温度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以将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温度调控至一预设温度区间内;以及
擦拭单元,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通过出液组件导流至所述擦拭单元以供擦拭使用;
其中,当判断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容量值小于容器最小容量阈值时,所述液量控制阀被开启以使所述补液箱内的所述液体经所述导液通道流入至所述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一工作端用于与所述容器接触;
电源,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供电;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传输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的状态,从而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热或制冷以对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进而将所述液体的温度调控至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实时检测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温度,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液体温度调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热量或制冷量,以将所述液体的温度调控在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容器和所述擦拭单元;其中,所述导流管上还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所述导流管导流至所述擦拭单元的所述液体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单元包括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和储液盒,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包覆于所述储液盒的外周面,所述储液盒的周壁形成有若干排液孔,所述导液管将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导流至所述储液盒内,再通过所述若干排液孔排送至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所述储液盒的周缘具有一环形卡槽,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的顶面具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扣接的环形卡台,所述环形卡台可拆卸地扣接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令录入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指令录入模块用以供使用者录入控制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工作状态的操作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电源的电量小于电量最小阈值时,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还包括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供外接电源连接以为所述蓄电池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量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液量控制阀也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一液量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容器内液体的容量值并将所述液体的容量值传送给所述控制器,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液体的容量值小于所述容器的液体容量最小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量控制阀开启以使所述补液箱内的所述液体流入至所述容器内,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液体的容量值大于所述容器的液体容量最小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量控制阀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液量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补液箱内液体的容量值,当控制器判断所述补液箱内液体的容量值小于补液箱最小容量阈值时,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显示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含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内壳体和包覆于所述内壳体之外的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隔热材质或者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隙为真空状态,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被配置为与所述底壁接触;或者所述容器包含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整体由保温材质制作而成,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被配置为与所述底壁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由导热材质制成,所述底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间接通过所述导热硅脂层以与所述底壁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通讯模块用以供外部终端设备通讯连接,以将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设备;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外部终端设备所设置的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参数信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工作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通讯模块用以通过网关设备连接远程服务器,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设置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工作参数信息依次经所述远程服务器、所述网关设备发送至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工作参数信息控制所述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工作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的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方向和/或所述电流的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大小;所述接触包括间接接触;所述控制器包括具有mos管h桥电路的芯片。
CN202010534858.1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Withdrawn CN111643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4858.1A CN111643257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4858.1A CN111643257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3257A true CN111643257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4858.1A Withdrawn CN111643257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32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6202A (zh) * 2021-07-07 2021-10-08 义乌市中心医院 一种按摩物理降温仪
CN114699236A (zh) * 2022-04-12 2022-07-0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药液智能补充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6202A (zh) * 2021-07-07 2021-10-08 义乌市中心医院 一种按摩物理降温仪
CN114699236A (zh) * 2022-04-12 2022-07-0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药液智能补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5718A (en) Combination beverage brewer with cold water supply
US20040140304A1 (en) Baby bottle chiller/warmer and method of use
CN111643257A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EP0413729A1 (en) THERMOELECTRIC COOLING AND HEATING OF FOODS AND BEVERAGES IN A VEHICLE.
TW200924684A (en) Portable cold and hot water supply device
CN111643261A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2813U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111643256A (zh) 一种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2810U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3053U (zh) 一种喷雾式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2811U (zh) 一种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3054U (zh) 一种喷雾式恒温物理降温器
US11624177B2 (en) Outdoor portable liquid dispensing station and related kit for heating faucet
CN109497832A (zh) 饮水机以及饮水机的控制方法
CN111643779A (zh) 一种喷雾式恒温物理降温器
CN111643778A (zh) 一种喷雾式恒温物理降温器
CN106766667B (zh) 液体制冷热装置
CN208878621U (zh) 一种新型液体低温恒温槽
CN111643260A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111643259A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12490352U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12490353U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21069344U (zh) 一种储存及转运血液标本的恒温装置
NL1044078B1 (en) Smart water sprayer
CN212490351U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