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0351U -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0351U
CN212490351U CN202021095439.4U CN202021095439U CN212490351U CN 212490351 U CN212490351 U CN 212490351U CN 202021095439 U CN202021095439 U CN 202021095439U CN 212490351 U CN212490351 U CN 212490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adjusting
human body
controll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54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晓东
樊晓莉
张宜霞
卫明轩
樊佳慧
杨淳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954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0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0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0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多个温度调节装置和测温模块。每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电源、控制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半导体制冷片配置为与人体接触,设其中一个温度调节装置作主温度调节装置,其余为副温度调节装置,这些副温度调节装置分别通过其各自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通信交互以将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主温度调节装置,测温模块配置为检测人体的体温值并将人体的体温值,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根据人体体温值控制这些温度调节装置的电源传输给各对应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状态进而以控制各对应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人体发烧的问题,传统方式一般会采用冰敷额头等降温手段,此外,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头戴式电子降温仪,然而现有的头戴式电子降温仪只能进行单调制冷,而当人体发冷需要给身体升温时,一般会采用泡热水澡,包裹厚衣物等,面对人体发冷情况时,市面上提供的头戴式电子降温仪便束手无策。
此外,现有的头戴式电子降温仪不能获得人体的体温,在对人体进行制冷时只能预先设置好需要制冷的温度值,当使用者感觉制冷量不够时,需要手动调低温度,而其温度阶梯的值又设置生硬,经常出现使用者感觉该头戴式电子降温仪在制冷时感觉不够冷,而进行调节后又感觉太冷了,造成使用者使用的适度也不够,而且手动调节该制冷量值,操作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温调节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体温调节系统,包括:
多个温度调节装置,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一工作端用于与人体接触;
电源,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供电;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传输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的状态;以及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其中,设定所述多个温度调节装置中的一个温度调节装置作为主温度调节装置,其余温度调节装置作为副温度调节装置,这些所述副温度调节装置分别通过其各自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通信交互以将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以及
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为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电子测温仪,所述测温模块配置为检测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并将所述人体的体温值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根据所述人体的体温值控制每一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所述电源传输给所对应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状态,进而以控制所对应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测温模块所检测的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发送至智能终端。
可选地,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访问所述服务器以获得所述服务器中预存的医疗信息。
可选地,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电联接所述控制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值,当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值超出安全温度阈值区间时,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控制所述体温调节系统进行相应的应急操作。
可选地,所述应急操作包括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所述电源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断路或者控制减小所述电流。
可选地,还包括:收纳装置,用以收纳放置所述测温模块和/或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测温模块和/或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杀菌消毒的杀菌组件。
可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设有至少一个充电接口和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可选地,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显示模块,每个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对应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
可选地,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语音交互模块,每个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通过语音录入方式修改或设置所对应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
可选地,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报警模块,当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判断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小于人体体温的最低极限值时或者判断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大于人体体温的最高极限值时,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控制至少一个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地,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存储模块,各个所述存储模块用以记录并存储其对应的所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各种工作参数信息。
可选地,所述电流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电流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接触包括间接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工作端通过所述导热层与所述人体间接接触。
可选地,所述电源包括蓄电池。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具有mos管h桥电路的芯片。
本体温调节系统中,通过测温模块获取人体的体温值后发送给主温度调节装置,从而通过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各个温度调节装置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例如制冷/制热或者制冷量减小/制热量减小或者制冷量增大/制热量增大等),不仅可选择性地进行制冷或制热以对人体降温或升温,而且能够根据人体的温度情况精确调温,以带给使用者更好的舒适度体验,且温度调节的操作也较为方便。此外,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起到一个决策中心的作用,可不需要借助外部的服务器等辅助设备即可完成对各个温度调节装置的制冷或制热状态的调控,智能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体温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体温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A-主温度调节装置;1B-副温度调节装置;11-半导体制冷片;12-电源;13-控制器;14-温度监测模块;15-显示模块;16-语音交互模块;17-报警模块;18-存储模块;19-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测温模块;21-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收纳装置;31-杀菌组件;32-充电接口;33-供电组件;4-人体;6-服务器;7-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温调节系统,其包括多个温度调节装置和测温模块2。
每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1、电源12、控制器13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半导体制冷片11配置为与人体4接触,电源12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1,控制器13分别连接电源12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设定多个温度调节装置中的一个温度调节装置作为主温度调节装置1A,其余温度调节装置作为副温度调节装置1B,这些副温度调节装置1B分别通过其各自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通信交互以将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主温度调节装置1A。
测温模块2为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1的电子测温仪,测温模块2配置为检测人体4的体温值并将人体4的体温值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1发送给主温度调节装置1A,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根据各个副温度调节装置1B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人体4的体温值来调控各个副温度调节装置1B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半导体制冷片11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耳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制冷端和制热端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11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半导体制冷片11有两个工作端,这两个工作端呈相对排布,如果其中一个工作端制冷则对应的另一个工作端就制热,反之,如果其中一个工作端制热则对应的另一个工作端就制冷,当该工作端制冷时称之为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冷端”或“冷端”,当工作端制热时称之为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热端”或“热端”,所谓的“制热端”和“制冷端”是由该工作端的工作状态(制冷或是制热)来决定的。
半导体制冷片11配置为与人体4接触,具体可使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一个工作端与人体4接触,例如与人体4的额头接触。
电源12电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1,以对半导体制冷片11供电,电源12具体可为蓄电池,如可充电的锂电池,为了拆卸更换方便也可选用干电池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具有电源12适配器的电源12插头,该电源12适配器能够将交流电(如市电)转换为直流电,本实施例对电源12的形式不作限定,通过该电源12适配器插入一交流插座中以构成该电源12,该电源12只要是能提供直流电的组件即可。
控制器13连接电源12,以控制电源12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方向,例如可使电源12提供的电流先流经该控制器13后再传输给该半导体制冷片11,该电流方向只有两个方向,即电流的正向和反向,可定义电流的正向为第一方向,电流的反向为第二方向,例如,在初始状态下,当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致使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一个工作端处于制冷状态,而当控制所述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可将该工作端调换成制热状态;又或是,在初始状态下,当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致使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一个工作端处于制热状态,当控制所述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将可以将该工作端调换成制冷状态,换言之,即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方向反向偏置以实现制冷端和制热端位置互换。
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器13例如可以采用具有mos管h桥电路的芯片,电源12的电流流经该具有mos管h桥电路的芯片而传输至该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两端,通过该mos管h桥电路实现对电流的反向偏置。
人体4先佩戴该测温模块2(测温模块2可以佩戴在人体4腋下或放入人体4口腔等测温部位),测温模块2将会通过其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1与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进行通信连接,并将检测到的人体4的体温值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1发送给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判断人体4温度较高判断人体4处于发烧状态,当人体4发烧需要给人体4降温时,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判断人体4温度较高判断人体4处于发烧状态,当人体4发烧需要给人体4降温时,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生成对应的制冷控制命令,不仅控制与该控制器13A连接的电源12A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状态以驱使该半导体制冷片11跟人体4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那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制冷端A进行制冷与人体4热交换后实现对人体4的降温,主温度调节装置1A还通过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将制冷控制命令发出,各个副温度调节装置1B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接收上述冷控制命令后,各个副温度调节装置1B的控制器13B控制电源12B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状态以驱使该半导体制冷片11跟人体4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那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制冷端B进行制冷与人体4B热交换后实现对人体4的降温。
而当人体4发冷需要给身体升温时,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生成对应的制热控制命令,且主温度调节装置1A通过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将制热控制命令发出,控制器13A控制电源12A提供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方向反向偏置,以及控制电源12B提供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方向反向偏置,可实现图1中原始的制冷端和制热端的位置对调,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1及半导体制冷片11跟人体4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那一端由制冷端切换为制热端,如此可再实现对人体4的升温操作,而实现上述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切换并不需要实质去翻转该半导体制冷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两端,仅需通过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根据测温模块2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1所检测到的人体4的体温值生成对应的制冷命令或制热命令,然后各个副温度调节装置1B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接收制冷命令或制热命令,进而使得控制器13B控制电源12B传输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方向即可实现对人体4的温度调节,操作较为智能便捷。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该半导体制冷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1跟人体4“间接接触”的形式例如可以是在该半导体制冷片11与人体4之间垫一个水囊,该水囊具有热传导功能,该水囊实质起着导热层的作用,此外水囊也可以提高使用者佩戴时的舒适性;例如也可以是在该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一工作端上固定一个金属材质的导热板来构成该导热层;例如还可以是由上述水囊和上述金属材质的导热板共同构成该导热层。
其中,本实施例的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A其起到一个决策中心的作用。可不需要借助外部的服务器6等辅助设备即可完成对各个温度调节装置的制冷或制热状态的调控,智能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还用于将至少一个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或测温模块2所检测的人体4的体温值发送至智能终端7。
使用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7的显示界面来显示各个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例如显示出电源12的电量信息,各个温度调节装置是制冷状态还是制热状态信息(即该半导体制冷片11跟人体4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那一端是制冷状态还是制热状态),该半导体制冷片11当前的温度值信息,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时长等等相关信息,还可以显示人体4的体温信息,以便使用者直观的了解到该体温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
此外,智能终端7还可以供使用者来修改或设置体温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例如工作设备的时长的定时,制冷/制热模式的选择,制冷/制热温度的选择等等。其中,上述智能终端7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起到一个决策中心的作用,进而精准控制佩戴于人体4不同部位的各个温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温度调节装置1A、副温度调节装置1B)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14,电联接控制器13,用以实时监测半导体制冷片11的温度值,当温度监测模块14监测到半导体制冷片11的温度值超出安全温度阈值区间时,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控制体温调节系统进行相应的应急操作。该应急操作包括控制电源12与半导体制冷片11之间断路或者控制减小电流。
该温度监测模块14具体可为一温度传感器,温度监测模块14用于实时监测半导体制冷片11的温度值,并将半导体制冷片11的温度值反馈给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温度监测模块14将该半导体制冷片11的实时发热的温度值或实时制冷的温度值实时发送给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当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判断该半导体制冷片11的发热或制冷的温度值超出人体4皮肤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或下限时,可通过发送应急操作命令至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9,驱使控制器13控制电源12与半导体制冷片11之间断路或减小电源12输送给半导体制冷片11的电流值,避免造成人体4的局部烫伤或冻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体温调节系统还可包括:收纳装置3,用以收纳放置测温模块2和/或温度调节装置,收纳装置3内部设置有用于为测温模块2和/或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杀菌消毒的杀菌组件31。此外,收纳装置3还设有至少一个充电接口32和供电组件33,供电组件33连接充电接口32。
该收纳装置3可为一箱体或盒体结构,考虑到温度调节装置需要跟人体4接触,出于健康考虑,需要对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该收纳装置3中配置杀菌组件31,鉴于温度调节装置具有半导体制冷片11等电子器件,本实施例不采用化学制剂进行杀菌,而采用光学杀菌方式,具体地,例如在箱体或盒体结构的收纳装置3内安装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通过对温度调节装置照射紫外线的方式进行杀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高温方式进行对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杀菌消毒。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选用臭氧喷雾器进行杀菌。
考虑到测温模块2与温度调节装置都是电器元件,因此可能需要对测温模块2和温度调节装置进行充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收纳装置3还可以设置多个充电接口32和供电组件33,供电组件33连接充电接口32,充电接口32用于供测温模块2和温度调节装置连接充电。其中,该供电组件33可以是蓄电池,这样可以将蓄电池连同测温模块2、温度调节装置等一起收纳放置于收纳装置3中,以便携带。该供电组件33还可以为具有电源适配器的电源插头,通过该具有电源适配器的电源插头插入一交流插座中以为测温模块2、温度调节装置等进行充电,以为使用者提供多种充电选择方式。收纳装置3结合测温模块2和温度调节装置从而形成一个成套设备,以便使用者携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温度调节装置1A、副温度调节装置1B)还包括:显示模块15,电联接控制器13,用于显示体温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
该显示模块15可以是一显示屏,通过该显示屏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电源12的电量信息、该温度调节装置是制冷状态还是制热状态信息(即该半导体制冷片11跟人体4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那一端是制冷状态还是制热状态),该半导体制冷片11当前的温度值信息,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时长等等相关信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显示模块15还可以是仪表盘、指示灯等具有指示或显示功能的组件,通过该显示模块15可直观地将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各项工作状态信息呈现给使用者参考了解。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温度调节装置1A、副温度调节装置1B)还包括语音交互模块16,语音交互模块16电联接控制器13,用于通过语音录入方式修改或设置体温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该语音交互模块16可以是麦克风组件,使用者可以通过语音录入方式修改或设置体温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例如工作设备的时长的定时,制冷/制热模式的选择,制冷/制热温度的选择等等,通过配置语音交互模块16可有效提高人机交互性和智能化,更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温度调节装置1A、副温度调节装置1B)还包括报警模块17。报警模块17电连接控制器13,当控制器13判断人体4的体温值小于人体4体温的最低极限值时或者判断人体4的体温值大于人体4体温的最高极限值时,主温度调节装置1A的控制器13控制报警模块17发出报警信号。
该报警模块17例如可以为一个扬声器或指示灯等,当控制器13判断人体4的体温值小于人体4体温的最低极限值时或者判断人体4的体温值大于人体4体温的最高极限值时,控制报警模块17发出报警信号,如发出啸叫声或灯光闪烁等报警信号。
其中,人体4体温的最低极限值为人体4具有生命体征的温度最低值,例如可设为30℃,人体4体温的最高极限值为人体4具有生命体征的温度最低值,例如可设为46.5℃,可根据人种年龄等因素自行选择人体4体温的最低极限值和人体4体温的最高极限值。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温度调节装置1A、副温度调节装置1B)还包括存储模块18。存储模块18电联接控制器13,存储模块18例如可以是一存储卡等存储介质,存储模块18用以记录并存储体温调节系统的各种工作参数信息。例如,可以将日志和设置信息、配置文件等等信息进行存储。
如图2,本实施例的体温调节系统与图1所示的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体温调节系统还可配备一服务器6。该服务器6中可提前预存各种医疗信息,智能终端7可以访问服务器6以获得服务器6中预存的医疗信息。该服务器6可以是配置的转用服务器,也可以是云服务器,在此不作限制。其中,该服务器6可根据测温模块2所检测到的人体4温度值向智能终端7推送对应的医疗信息,如通过智能终端7告知使用者该吃什么药物,怎么服用,推荐医院等信息,方便使用者进行治疗。
此外,该存储模块18内所存储的信息可供智能终端7调取以显示在智能终端7的显示界面上,以供给使用者查询浏览,也可将上述该存储模块18内所存储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6中以备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温度调节装置,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一工作端用于与人体接触;
电源,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供电;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传输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的状态;以及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其中,设定所述多个温度调节装置中的一个温度调节装置作为主温度调节装置,其余温度调节装置作为副温度调节装置,这些所述副温度调节装置分别通过其各自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通信交互以将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以及
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为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电子测温仪,所述测温模块配置为检测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并将所述人体的体温值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根据所述人体的体温值控制每一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所述电源传输给所对应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状态,进而以控制所对应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测温模块所检测的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发送至智能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访问所述服务器以获得所述服务器中预存的医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电联接所述控制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值,当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值超出安全温度阈值区间时,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控制所述体温调节系统进行相应的应急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操作包括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所述电源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断路或者控制减小所述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装置,用以收纳放置所述测温模块和/或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测温模块和/或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杀菌消毒的杀菌组件;其中,所述收纳装置还设有至少一个充电接口和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显示模块,每个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对应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语音交互模块,每个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通过语音录入方式修改或设置所对应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其控制器的报警模块,当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判断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小于人体体温的最低极限值时或者判断所述人体的体温值大于人体体温的最高极限值时,所述主温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控制至少一个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状态包含所述电流的方向和/或所述电流的大小;所述接触包括间接接触。
CN202021095439.4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Active CN212490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439.4U CN212490351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439.4U CN212490351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0351U true CN212490351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5439.4U Active CN212490351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0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44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from a battery to a medical device
US106778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mount of degradation of a medical device battery
US6770848B2 (en) Thermal warming devices
BR112020005991A2 (pt) sistema para carregar uma bateria em um recipiente esterilizável, e, método para operar um sistema para carregar uma ou mais baterias autoclaváveis
US9265847B2 (en) Process of cooling surgical device battery before or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US4481410A (en) Fail safe sterilizing apparatus and a circuit therefor
EP2429386A1 (en) A thermo-electric device
CN111643259A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12490351U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111643260A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12490352U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12490353U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111643262A (zh) 一种体温调节系统
CN212490350U (zh) 一种用于医院床位管理的人体调温系统
CN108743002A (zh) 一种智能化加热理疗装置
CN111643263A (zh) 一种用于医院床位管理的人体调温系统
CN112039224B (zh) 血压测量设备、系统、供电发射模组和无线供电控制方法
CN111643261A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09629953U (zh) 一种手持式冷疗仪
CN214511494U (zh) 一种急诊重症监护室用降温装置
CN214511491U (zh) 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的智能升温毯
CN111578554A (zh) 一种头戴式温度调节装置
CN209751343U (zh) 一种智能化加热理疗装置
CN111643256A (zh) 一种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2810U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