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2347A -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2347A
CN111642347A CN202010668626.5A CN202010668626A CN111642347A CN 111642347 A CN111642347 A CN 111642347A CN 202010668626 A CN202010668626 A CN 202010668626A CN 111642347 A CN111642347 A CN 111642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
stump
whit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86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文德
姜建国
姜建明
康义
丁锐
惠海志
孙彦强
孙玉玲
张红梅
周国建
马建科
纪晓琴
李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Mingde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Mingde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Mingde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Mingde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86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2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2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2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1/00Drainage of soil, e.g.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3/00Irrigation ditches, i.e. gravity flow, open channel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白芍宜种于排水便利,地势较平坦的细沙黄土和大岩黄土地;黏重土和岩砾土均不宜栽种;S2选种:以白花白蔸为最好,红花红蔸和红花麻蔸次之,红花青蔸最差;S3载种植: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老蔸无芽的一节切去,用黄土埋栽1个月左右,发芽后又可作种;种芽以粗壮饱满有2个芽苞的为好;收种时,如果土地润湿,马上可以栽种;若当时雨水少,土太干,可将种根保藏在地窖用润细黄土堆放至立秋处暑边,再行定植;S4管理:白芍生长期间,要做到有草即锄,同时根据生长周期进行对应中耕与追肥;且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进行对应的排涝处理,并且定期观察白芍是否存在病虫害进行对应农药喷洒。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芍种植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背景技术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tacti lora Pall. 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现有的白芍种植的过程中通过开沟结构进行对应的开沟,然后将对应的材料至于沟内,然后在进行对应的回土。
但是,由于现有的白芍种植没有根据不同品种,在根据其对应的特点在进行需求性能的种植,从而导致了产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现有的白芍种植没有根据不同品种,在根据其对应的特点在进行需求性能的种植,从而导致了产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地:白芍宜种于排水便利,地势较平坦的细沙黄土和大岩黄土地;黏重土和岩砾土均不宜栽种;
S2选种:白花白蔸:蔸叶细分枝少,根头粗圆,品质好;
红花麻蔸:根粗壮而长,皮略带黑色,产量高;
红花红蔸:根长而瘦,产量高;
红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
其中以白花白蔸为最好,红花红蔸和红花麻蔸次之,红花青蔸最差;
S3载种植: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当大暑前后收获白芍时,将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种;老蔸无芽的一节切去,用黄土埋栽1个月左右,发芽后又可作种;种芽以粗壮饱满有2个芽苞的为好;收种时,如果土地润湿,马上可以栽种;若当时雨水少,土太干,可将种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风的房屋里,用润细黄土堆放至立秋处暑边,再行定植;
S4管理:白芍生长期间,要做到有草即锄,同时根据生长周期进行对应的中耕与追肥;
且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进行对应的排涝处理,并且定期观察白芍是否存在病虫害进行对应的农药喷洒。
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包括进水沟,所述进水沟一侧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有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所述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引流槽上方;
所述引流槽一侧设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下方可拆卸连接控水箱,所述控水箱一侧对应连接多条沟渠;
多条沟渠另一端同样设置有所述控制箱,且对应所述控制箱可拆卸连接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设有叶轮上水装置,所述叶轮上水装置定时定量传递至检测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槽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沟,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导流槽,且所述第一连接管内一端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转动杆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转动杆外侧设有弧形盘,所述弧形盘挤压连接第一导料条,所述导流槽上可拆卸连接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下方设有第一导料管,所述第一导料管下方设有第二导料管,所述第一导料管和所述第二导料管上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导料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弧形盘周期性挤压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料条呈类“凸”字型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条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料管,且所述第一导料条上方滑条一端设有导料孔,其下方滑条的导料孔位于中部,且所述第一导料管和所述第二导料管呈类“Z”字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水箱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挡水条,且所述控水箱另一端设有两个出水口;
所述控水箱内侧设有网状连接桶,所述网状连接桶内侧设有浮子,所述浮子上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网状连接桶,所述限位块上方设有挤压杆,所述控水箱上方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设有感应芯片,所述挤压杆上端挤压连接所述感应芯片,且所述控水箱中部设有限水结构,所述限水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条。
进一步的,所述限水结构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一滑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控水箱,所述第二丝杆和所述第一滑杆均转动连接第一水闸,所述第一挡水条上方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水闸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上水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槽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设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内侧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中部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轴承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管内,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可拆连接控水结构,所述控水结构可拆卸连接检测箱。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一侧设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底部设有控制阀,且所述第五连接管呈类“U”字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槽,所述第一支撑条一端可拆卸连接引流盘,所述引流盘中部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方软管连接存料桶,所述存料桶下方设有电磁阀,所述存料桶下方管道连接所述检测箱,且所述存料桶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类“L”型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研究不同花色和不同色蔸的白芍具备的特性,以及研究白芍自身的喜好以及对应的白芍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白芍的种植产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叶轮上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控水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沟,2-引流槽,21-第一连接管,22-导流槽,23- 电磁阀,3-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1-叶轮,32-第一转动杆,33-弧形盘,34-第一导料条,341-第一弹簧,342-导料孔,35-储料箱,36- 第一导料管,37-第二导料管,38-第二滑槽,4-混合槽,5-控水箱,51-第一挡水条,511-第四滑槽,52-出水口,53-网状连接桶,54- 限位块,55-挤压杆,56-第三滑槽,561-第一丝杆,562-第一连接板, 563-感应芯片,57-限水结构,571-第二丝杆,572-第一滑杆,573- 第二驱动电机,574-第一水闸,6-排水槽,7-叶轮上水装置,71-第二连接板,72-第四连接管,73-叶轮,74-第二转动杆,75-控水结构, 751-第一支撑条,752-引流盘,753-导流管,754-存料桶,755-电磁阀,756-第一支撑板,757-红外线感应装置,76-第五连接管,77- 第一挡板,771-控制阀,8-检测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地:白芍宜种于排水便利,地势较平坦的细沙黄土和大岩黄土地;黏重土和岩砾土均不宜栽种;
S2选种:白花白蔸:蔸叶细分枝少,根头粗圆,品质好;
红花麻蔸:根粗壮而长,皮略带黑色,产量高;
红花红蔸:根长而瘦,产量高;
红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
其中以白花白蔸为最好,红花红蔸和红花麻蔸次之,红花青蔸最差;
S3载种植: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当大暑前后收获白芍时,将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种;老蔸无芽的一节切去,用黄土埋栽1个月左右,发芽后又可作种;种芽以粗壮饱满有2个芽苞的为好;收种时,如果土地润湿,马上可以栽种;若当时雨水少,土太干,可将种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风的房屋里,用润细黄土堆放至立秋处暑边,再行定植;
S4管理:白芍生长期间,要做到有草即锄,同时根据生长周期进行对应的中耕与追肥;
S41中耕与追肥:白芍生长期间,要做到有草即锄。第1年出苗时锄1遍,并淋1次大小淤保苗。第2年春初出苗后,需浇锄1次,锄深6~10厘米,结合除草,每667平方米施放牛粪3000千克,再以大小淤500千克拌水淋1次。到9月时再施牛粪3000千克和挖土 1次,并以桐枯250千克,粪250千克拌水施淋1次。第3年春天挖 1次,每667平方米淋粪250千克拌水施淋1次。
S42排灌:白芍喜旱怕涝。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S43病虫害防治:
(1)病害:①叶斑病:常发生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病株叶常早落,生长衰弱。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②锈病: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种,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7%敌锈钠 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③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分,多在开花后发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较严重,使叶片枯萎脱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选无病芍芽作种,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栽种。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10~14天1次,连续 3~4次。
④软腐病: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储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种芽储藏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储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甲醛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2)虫害:主要害虫为蛴螬和小地老虎,可按常规方法防治。
S5收获与加工白芍过去多系4~5年收获,现在由于多施肥,一般 2~3年采收。同时白芍种植时间若五六年以上则有脱壳(栓层皮脱落) 现象,切片不光滑,品质变次。
故现多为2~3年收获。采收时以大暑前4~5天采挖为最适宜(北方地区可推迟)。
这时采挖100千克鲜白芍可晒干货50千克。逾期挖的晒干货40 千克,提早采挖的也影响产量。据药农经验,白芍过了大暑后开始在土内发芽,只有大暑前后个把月是白芍休眠期,其他月月都长,因此收获必须及时,挖时,最好选择雨后天晴土壤湿润时进行,先齐地割去苗子,然后用耙头一行行翻挖,挖时注意不要伤断肉根。加工时,将采挖的白芍,去掉毛须,选出种蔸,按大小分开堆放,用冷水洗干净(不能洗脱皮,否则变红色)。如果白芍晒蔫了,需放入冷水中浸 10~20分钟,使其恢复原状,才不会起皱皮。洗好后,用大锅把水烧开,将白芍倒人锅内,水以盖到4~7厘米为度,然后盖好锅盖,不断地加火,水开后,翻动2~3次,待水里出小气泡时,再抽一根白芍验看,若有0.2厘米厚的变了色,即捞起浸在冷水中。一锅水煮 3次即要换水。浸后用竹片刨去粗皮,刨时不可太重,如刨去白肉,不但出货率少,而且皱皮,影响质量。刨后,放入清水中洗干净,然后用煤火烘烤(火不宜太大和有烟,否则起泡黑皮),然后在太阳下晒 2天,又摊放几天再晒,中午太阳猛烈时,用簟子盖l小时,以免晒起皱皮。晒或炕至九成干时,用刀切去头尾,再分等晒至全干即。
且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进行对应的排涝处理,并且定期观察白芍是否存在病虫害进行对应的农药喷洒。
实施例,请参照图1-5,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包括进水沟1,所述进水沟1一侧设有引流槽2,所述引流槽2 内设有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所述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设置在所述引流槽2上方;
所述引流槽2一侧设有混合槽4,所述混合槽4下方可拆卸连接控水箱5,所述控水箱5一侧对应连接多条沟渠;
多条沟渠另一端同样设置有所述控制箱,且对应所述控制箱可拆卸连接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内设有叶轮上水装置7,所述叶轮上水装置7定时定量传递至检测箱8内。
实施例,请参照图1-2,所述引流槽2包括第一连接管21,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沟1,所述第一连接管2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导流槽22,且所述第一连接管21内一端设有电磁阀 23。
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述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包括叶轮31,所述叶轮31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杆32,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上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转动杆32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4内,且所述第一转动杆32外侧设有弧形盘33,所述弧形盘33挤压连接第一导料条34,所述导流槽22上可拆卸连接储料箱35,所述储料箱 35下方设有第一导料管36,所述第一导料管36下方设有第二导料管 37,所述第一导料管36和所述第二导料管37上均设有第二滑槽38,所述第一导料条3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38,且所述弧形盘33周期性挤压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条34。
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述第一导料条34呈类“凸”字型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条34上设有第一弹簧341,所述第一弹簧341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料管37,且所述第一导料条34上方滑条一端设有导料孔342,其下方滑条的导料孔位于中部,且所述第一导料管36和所述第二导料管37呈类“Z”字型设置。
实施例,请参照图1-2,所述控水箱5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挡水条 51,且所述控水箱5另一端设有两个出水口52;
所述控水箱5内侧设有网状连接桶53,所述网状连接桶53内侧设有浮子531,所述浮子531上端设有限位块54,所述限位块54滑动连接所述网状连接桶52,所述限位块54上方设有挤压杆55,所述控水箱5上方设有第三滑槽56,所述第三滑槽56内设有第一丝杆 561,所述第一丝杆56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562,所述第一连接板 562下方设有感应芯片563,所述挤压杆55上端挤压连接所述感应芯片563,且所述控水箱5中部设有限水结构57,所述限水结构5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条51。
实施例,请参照图1-2,所述限水结构57包括第二丝杆571和第一滑杆572,所述第二丝杆571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7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73可拆卸连接所述控水箱5,所述第二丝杆571和所述第一滑杆572均转动连接第一水闸574,所述第一挡水条51上方设有第四滑槽511,所述第一水闸574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511。
实施例,请参照图4-5,所述叶轮上水装置7包括第二连接板71,所述第二连接板7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槽7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板71中部设有第四连接管72,所述第四连接管72内侧设有叶轮73,所述叶轮73中部设有第二转动杆74,所述第二转动杆74轴承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管72内,所述第四连接管72一端可拆连接控水结构 75,所述控水结构75可拆卸连接检测箱8。
实施例,请参照图4-5,所述排水槽7一侧设有第五连接管76,所述第五连接管76内设有第一挡板77,所述第一挡板77底部设有控制阀771,且所述第五连接管76呈类“U”字型设置。
实施例,请参照图4-5,所述控水结构75包括第一支撑条751,所述第一支撑条751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槽6,所述第一支撑条751 一端可拆卸连接引流盘752,所述引流盘752中部设有导流管753,所述导流管753下方软管连接存料桶754,所述存料桶754下方设有电磁阀755,所述存料桶754下方管道连接所述检测箱8,且所述存料桶754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756,所述第一支撑板756呈类“L”型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756上方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757。
操作原理:本发明根据白芍的习性进行种植后,由于白芍喜旱怕涝,从而当沟渠内的水含量超过一定高度后,对应的控水箱进行打开进行排水操作;
同时,对应排水槽内设置有控水结构将水抽入至检测箱内,然后在根据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检测,从而来判断是否进行追加一定的肥料或者根据白芍的生产周期将对应的肥料加入至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内,然后将对应的水通过冲刷然后在进行对应的混合排水沟田沟内,然后在渗透至土地内,供白芍的生长吸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地:白芍宜种于排水便利,地势较平坦的细沙黄土和大岩黄土地;黏重土和岩砾土均不宜栽种;
S2选种:白花白蔸:蔸叶细分枝少,根头粗圆,品质好;
红花麻蔸:根粗壮而长,皮略带黑色,产量高;
红花红蔸:根长而瘦,产量高;
红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
其中以白花白蔸为最好,红花红蔸和红花麻蔸次之,红花青蔸最差;
S3载种植: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当大暑前后收获白芍时,将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种;老蔸无芽的一节切去,用黄土埋栽1个月左右,发芽后又可作种;种芽以粗壮饱满有2个芽苞的为好;收种时,如果土地润湿,马上可以栽种;若当时雨水少,土太干,可将种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风的房屋里,用润细黄土堆放至立秋处暑边,再行定植;
S4管理:白芍生长期间,要做到有草即锄,同时根据生长周期进行对应的中耕与追肥;
且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进行对应的排涝处理,并且定期观察白芍是否存在病虫害进行对应的农药喷洒。
2.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沟(1),所述进水沟(1)一侧设有引流槽(2),所述引流槽(2)内设有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所述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设置在所述引流槽(2)上方;
所述引流槽(2)一侧设有混合槽(4),所述混合槽(4)下方可拆卸连接控水箱(5),所述控水箱(5)一侧对应连接多条沟渠;
多条沟渠另一端同样设置有所述控制箱,且对应所述控制箱可拆卸连接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内设有叶轮上水装置(7),所述叶轮上水装置(7)定时定量传递至检测箱(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2)包括第一连接管(21),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沟(1),所述第一连接管(2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导流槽(22),且所述第一连接管(21)内一端设有电磁阀(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周期性加料装置(3)包括叶轮(31),所述叶轮(31)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杆(32),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上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转动杆(32)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4)内,且所述第一转动杆(32)外侧设有弧形盘(33),所述弧形盘(33)挤压连接第一导料条(34),所述导流槽(22)上可拆卸连接储料箱(35),所述储料箱(35)下方设有第一导料管(36),所述第一导料管(36)下方设有第二导料管(37),所述第一导料管(36)和所述第二导料管(37)上均设有第二滑槽(38),所述第一导料条(3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38),且所述弧形盘(33)周期性挤压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条(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条(34)呈类“凸”字型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条(34)上设有第一弹簧(341),所述第一弹簧(341)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料管(37),且所述第一导料条(34)上方滑条一端设有导料孔(342),其下方滑条的导料孔位于中部,且所述第一导料管(36)和所述第二导料管(37)呈类“Z”字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箱(5)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挡水条(51),且所述控水箱(5)另一端设有两个出水口(52);
所述控水箱(5)内侧设有网状连接桶(53),所述网状连接桶(53)内侧设有浮子(531),所述浮子(531)上端设有限位块(54),所述限位块(54)滑动连接所述网状连接桶(52),所述限位块(54)上方设有挤压杆(55),所述控水箱(5)上方设有第三滑槽(56),所述第三滑槽(56)内设有第一丝杆(561),所述第一丝杆(56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562),所述第一连接板(562)下方设有感应芯片(563),所述挤压杆(55)上端挤压连接所述感应芯片(563),且所述控水箱(5)中部设有限水结构(57),所述限水结构(5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条(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水结构(57)包括第二丝杆(571)和第一滑杆(572),所述第二丝杆(571)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7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73)可拆卸连接所述控水箱(5),所述第二丝杆(571)和所述第一滑杆(572)均转动连接第一水闸(574),所述第一挡水条(51)上方设有第四滑槽(511),所述第一水闸(574)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5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水装置(7)包括第二连接板(71),所述第二连接板(7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槽(7)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板(71)中部设有第四连接管(72),所述第四连接管(72)内侧设有叶轮(73),所述叶轮(73)中部设有第二转动杆(74),所述第二转动杆(74)轴承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管(72)内,所述第四连接管(72)一端可拆连接控水结构(75),所述控水结构(75)可拆卸连接检测箱(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7)一侧设有第五连接管(76),所述第五连接管(76)内设有第一挡板(77),所述第一挡板(77)底部设有控制阀(771),且所述第五连接管(76)呈类“U”字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芍种植中的灌溉、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结构(75)包括第一支撑条(751),所述第一支撑条(751)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槽(6),所述第一支撑条(751)一端可拆卸连接引流盘(752),所述引流盘(752)中部设有导流管(753),所述导流管(753)下方软管连接存料桶(754),所述存料桶(754)下方设有电磁阀(755),所述存料桶(754)下方管道连接所述检测箱(8),且所述存料桶(754)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756),所述第一支撑板(756)呈类“L”型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756)上方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757)。
CN202010668626.5A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Pending CN111642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626.5A CN111642347A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626.5A CN111642347A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2347A true CN111642347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8626.5A Pending CN111642347A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中药材白芍种植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23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21729A (en) * 1933-06-28 1934-12-28 Transplanters Holding Compan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tering attach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CN2887026Y (zh) * 2006-02-24 2007-04-1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活塞式水动施肥器
CN203761830U (zh) * 2014-03-25 2014-08-13 南京农业大学 智能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肥水灌溉系统
CN204206757U (zh) * 2014-09-12 2015-03-18 景泰县神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渠道灌溉施肥装置
CN104472334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弥勒品元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无土栽培灌溉循环控制系统
CN105325278A (zh) * 2015-09-29 2016-02-17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温室水培循环灌溉系统和营养液ec值控制方法
CN207665679U (zh) * 2017-11-20 2018-07-3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田间水肥灌溉系统
CN110593228A (zh) * 2019-09-25 2019-12-20 周能为 农田自动灌溉恒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21729A (en) * 1933-06-28 1934-12-28 Transplanters Holding Compan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tering attach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CN2887026Y (zh) * 2006-02-24 2007-04-1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活塞式水动施肥器
CN203761830U (zh) * 2014-03-25 2014-08-13 南京农业大学 智能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肥水灌溉系统
CN204206757U (zh) * 2014-09-12 2015-03-18 景泰县神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渠道灌溉施肥装置
CN104472334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弥勒品元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无土栽培灌溉循环控制系统
CN105325278A (zh) * 2015-09-29 2016-02-17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温室水培循环灌溉系统和营养液ec值控制方法
CN207665679U (zh) * 2017-11-20 2018-07-3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田间水肥灌溉系统
CN110593228A (zh) * 2019-09-25 2019-12-20 周能为 农田自动灌溉恒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侠卿: "《中药培育大全》", 30 November 2005,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835B (zh) 农田人参种植方法
CN100556276C (zh) 宁前胡仿野生繁育与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009890A (zh) 一种淮山栽培方法
CN102523898A (zh) 桂花嫩枝封闭式扦插的育苗方法
CN105052468A (zh) 一种魔芋的栽培方法
CN102197753A (zh) 一种茅苍术的栽培方法
CN104542164B (zh) 一种茶叶的套种方法
CN103444387A (zh) 三七的种植方法
CN104429477A (zh) 一种药牡丹高产栽培技术
CN106576789A (zh) 人工种植重楼的方法
CN105981540A (zh) Kf156中南128杂交人参的速成栽培方法
CN101288372A (zh) 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5309189A (zh) 一种白芷栽培方法
CN106718584A (zh) 一种油茶的种苗培育技术
CN105900627A (zh) 一种莲藕套种豆瓣菜、晚稻高效栽培方法
CN105850468A (zh) 一种七叶一枝花种植方法
CN102523897A (zh) 一种桔梗繁殖种子的处理方法
CN102283065A (zh) 一种枳壳压条栽培高产技术
CN103238425A (zh) 一种白术育苗移栽方法
CN105580585B (zh) 板栗冠下东北太子参野生变家种栽培方法
CN104206186B (zh) 一种枫荷桂的嫁接方法
CN104012278B (zh) 一种刺五加隔年种子催芽及秋季实生育苗方法
CN105993529A (zh) 一种毛竹林地栽培三七的方法
CN111492915A (zh) 一种有机沙漠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9076911A (zh) 一种当归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