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1028A -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1028A
CN111641028A CN202010385292.0A CN202010385292A CN111641028A CN 111641028 A CN111641028 A CN 111641028A CN 202010385292 A CN202010385292 A CN 202010385292A CN 111641028 A CN111641028 A CN 111641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d antenna
antenna structure
ladder
arm
lo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52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1028B (zh
Inventor
鲍晶晶
麦强
卞建勇
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0103852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10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1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1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1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1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介质基板,设有第一表面以及和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天线结构,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位于第一表面且部分靠近第一表面的边缘;第二天线结构,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相对第一天线结构反向设置在第二表面,且部分靠近第二表面的边缘;每个极化天线单元包括长臂、短臂和阶梯馈入,阶梯馈入位于长臂和短臂之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极化天线单元分别设置在介质基板的两个表面,能够实现双频带特性,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探针馈电方式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步进结构的开路短截线进行馈电,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机身的尺寸越来越趋向于大英寸,但是,预留给手机天线的空间却越来越小。由于无线通信应用需求的激增,促使人类在4G LTE/5G NR终端设备上使用MIMO天线技术。然而在有限的空间中,放置多根天线将影响天线工作带宽、辐射场型和效率、以及隔离度等性能,这是天线结构设计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由于受空间、成本等限制,现有4G LTE手机一般配备一根或两根天线用于信号接收,而配备四根天线的案例则很少。对于四根天线,从理论上来说,双极化是其中较常见的实现方式。双极化天线可以形成一对极化方式正交且工作频率相同的电磁波,其具有克服多径衰落、增加信道容量和提高信号接收质量等优点。目前,实现双极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贴片天线作为辐射体,这种天线往往是多层的结构,并且要引用耦合槽和设计专门的馈电网络,结构十分复杂;另一种是在介质板的两面或同一面交叉放置两组偶极子天线,这种天线的结构相对较简单且容易实现双频带特性,但还需要采用探针馈电方式,加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实现双频带特性,结构简单,且有效降低加工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包括:
介质基板,设有第一表面以及和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天线结构,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
第二天线结构,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相对所述第一天线结构反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部分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
每个所述极化天线单元包括长臂、短臂和阶梯馈入,所述阶梯馈入位于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包括介质基板,介质基板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天线结构位于第一表面,第二天线结构位于第二表面,且第一天线结构或第二天线结构均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每个极化天线单元均包括长臂、短臂和阶梯馈入,阶梯馈入位于长臂和短臂之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两个极化天线单元分别设置在介质基板的两个表面,能够实现双频带特性,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探针馈电方式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步进结构的开路短截线进行馈电,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且结构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极化天线单元之间为正交且互不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极化天线单元采用不均匀的U型槽孔天线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阶梯馈入设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馈入点,所述第一阶梯的一端与所述长臂连接,所述第二阶梯的一端与所述短臂连接,所述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一阶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阶梯的另一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短臂的长度是所述长臂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介质基板的长度为160mm,宽度为7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或所述第二天线结构均包括第一极化天线单元和第二极化天线单元,所述第一极化天线单元设有第一长臂、第一短臂和第一阶梯馈入,所述第一阶梯馈入位于所述第一长臂和所述第一短臂之间,所述第二极化天线单元设有第二长臂、第二短臂和第二阶梯馈入,所述第二阶梯馈入位于所述第二长臂和所述第二短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长臂的宽度为3.191mm,所述第二长臂的宽度为1.277mm;所述第一短臂的宽度为3.333mm,所述第二短臂的宽度为1.596mm。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设置有上述第一方面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因此无线通信设备具有上述任何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及功能特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介质基板中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介质基板中的第一表面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介质基板中的第二表面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介质基板100、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
第一天线结构200;
第二天线结构300;
极化天线单元400、第一极化天线单元400a、第二极化天线单元400b、长臂410、第一长臂410a、第二长臂410b、短臂420、第一短臂420a、第二短臂420b、阶梯馈入430、第一阶梯馈入430a、第二阶梯馈入430b、第一阶梯431、第二阶梯432、馈入点4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包括:介质基板100,设有第一表面110以及和第一表面110相对的第二表面120;第一天线结构200,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位于第一表面110且部分靠近第一表面110的边缘;第二天线结构300,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相对第一天线结构200反向设置在第二表面120,且部分靠近第二表面120的边缘;每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包括长臂410、短臂420和阶梯馈入430,阶梯馈入430位于长臂410和短臂420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介质基板100设有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第一天线结构200位于第一表面110,第二天线结构300位于第二表面120,且第一天线结构200或第二天线结构300均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每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均包括长臂410、短臂420和阶梯馈入430,阶梯馈入430位于长臂410和短臂420之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分别设置在介质基板100的两个表面,例如,可以在介质基板100的上下两面(顶层或者底层)的对角,分别设置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均设有一根长臂410,其中一根长臂410为主天线,另一根长臂410为辅天线。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可以应用于金属外壳手机,能够覆盖4G LTE全频带信号,且隔离度能够满足要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探针馈电方式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双频带特性,且通过采用步进结构的开路短截线(阶梯馈入430)进行馈电,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结构简单。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之间为正交且互不接触设置在第一表面110或者第二表面120。具体地,位于第一表面110或者第二表面120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之间为正交且互不接触,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正交极化分集规划,通过将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呈相邻直角设置,可以获得正交极化电场,可形成一对极化方式正交且工作频率相同的电磁波,具有克服多径衰落、增加信道容量和提高信号接收质量等优点。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极化天线单元400采用不均匀的U型槽孔天线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均采用不均匀的U型槽孔天线结构,例如,可以在介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110或者第二表面120的对角,分别放置两个具有不均匀的U型槽孔天线结构的极化天线单元400,且第一表面110中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与第二表面120中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为非对称的结构,具体为,第二表面120中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相对第一表面110中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反向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双频带特性。
参照图1或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阶梯馈入430设有第一阶梯431、第二阶梯432和馈入点433,第一阶梯431的一端与长臂410连接,第二阶梯432的一端与短臂420连接,馈入点433位于第一阶梯431的另一端和第二阶梯432的另一端之间。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均设有长臂410、短臂420和阶梯馈入430,阶梯馈入430位于长臂410和短臂420之间,且长臂410的谐振点位于4G LTE低频段,短臂420的谐振点位于4G LTE高频段。辐射槽的长度可以由中心谐振频率的半波长来确定。阶梯馈入430还设有第一阶梯431、第二阶梯432和馈入点433,使得极化天线单元400采用步进结构的开路短截线进行馈电,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结构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短臂420的长度是长臂410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短臂420的长度设置为长臂410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可以使短臂420成为长臂410的开路短截线,从而扩大低频带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介质基板100的长度为160mm,宽度为75mm。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结构200和第二天线结构300的所有槽孔都凿在尺寸为160mm×75mm的介质基板1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介质基板100可以采用金属铜材料。
参照图2、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天线结构200或第二天线结构300均包括第一极化天线单元400a和第二极化天线单元400b,第一极化天线单元400a设有第一长臂410a、第一短臂420a和第一阶梯馈入430a,第一阶梯馈入430a位于第一长臂410a和第一短臂420a之间,第二极化天线单元400b设有第二长臂410b、第二短臂420b和第二阶梯馈入430b,第二阶梯馈入430b位于第二长臂410b和第二短臂420b之间。第一长臂410a的宽度为3.191mm,第二长臂410b的宽度为1.277mm;第一短臂420a的宽度为3.333mm,第二短臂420b的宽度为1.596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极化天线单元400均采用了不均匀的U型槽孔天线结构,且第一表面110中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与第二表面120中的两个极化天线单元400为非对称的结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极化天线单元400中的槽孔宽度若是不均匀,加上结构的弯曲,都将会导致天线表面电流不连续,并会产生一些近似谐振频率,从而增加天线工作带宽,且末端激励的U形槽孔会带来高输入阻抗和窄带宽,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步进结构的开路短截线进行馈电,这种步进馈入结构可以用作改进的阻抗变换器,从而达到减小输入阻抗以及扩展带宽的目的。
此外,由于极化天线单元400的短臂420的宽度将决定高频工作频点,而高频工作频点对金属非常敏感,容易导致频率失谐。因此,为了防止频率失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长臂410a(第一长臂410a作为主天线,则第二长臂410b作为辅天线)放置于介质基板100中,而第一短臂420a放置于接地层的边缘。参照图2、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极化天线单元400a中的第一长臂410a相对于第二极化天线单元400b的第二长臂410b的长度较长,第二极化天线单元400b中的第二短臂420b相对于第一极化天线单元400a的第一短臂420a的长度较长,且对于第一长臂410a的宽度设置为3.191mm,即是低频工作频点波长的百分之一(940MHz);第二长臂410b的宽度设置为1.277mm,即是高频工作频点波长的百分之一(2350MHz)。对于第一极化天线单元400a的第一短臂420a的宽度设置为3.333mm,即是低频工作频点波长的百分之一(900MHz);第二极化天线单元400b中的第二短臂420b的宽度设置为1.596mm,即是高频工作频点波长的百分之一(1880MHz),从而保证天线谐振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无线通信设备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设备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天线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及功能特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质基板,设有第一表面以及和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天线结构,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
第二天线结构,设有两个极化天线单元,相对所述第一天线结构反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部分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
每个所述极化天线单元包括长臂、短臂和阶梯馈入,所述阶梯馈入位于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极化天线单元之间为正交且互不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极化天线单元采用不均匀的U型槽孔天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馈入设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馈入点,所述第一阶梯的一端与所述长臂连接,所述第二阶梯的一端与所述短臂连接,所述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一阶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阶梯的另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的长度是所述长臂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的长度为160mm,宽度为7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或所述第二天线结构均包括第一极化天线单元和第二极化天线单元,所述第一极化天线单元设有第一长臂、第一短臂和第一阶梯馈入,所述第一阶梯馈入位于所述第一长臂和所述第一短臂之间,所述第二极化天线单元设有第二长臂、第二短臂和第二阶梯馈入,所述第二阶梯馈入位于所述第二长臂和所述第二短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臂的宽度为3.191mm,所述第二长臂的宽度为1.277mm;所述第一短臂的宽度为3.333mm,所述第二短臂的宽度为1.596mm。
9.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结构。
CN202010385292.0A 2020-05-09 2020-05-09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Active CN111641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5292.0A CN111641028B (zh) 2020-05-09 2020-05-09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5292.0A CN111641028B (zh) 2020-05-09 2020-05-09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1028A true CN111641028A (zh) 2020-09-08
CN111641028B CN111641028B (zh) 2022-08-12

Family

ID=7233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5292.0A Active CN111641028B (zh) 2020-05-09 2020-05-09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10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3186B2 (en) 2021-04-23 2023-12-12 Pegatron Corporatio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4790B1 (en) * 2002-05-08 2003-09-23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ual-band printed monopole antenna
US20040032368A1 (en) * 2002-08-19 2004-02-19 Spittler Shelly D. Compact stacked quarter-wave circularly polarized SDS patch antenna
CN101931117A (zh) * 2009-06-18 2010-12-29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多重天线
CN103647155A (zh) * 2014-01-07 2014-03-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低轴比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WO2014202019A1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双极化四叶草平面天线
CN104269617A (zh) * 2014-09-19 2015-0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平面型的双极化uwb-mimo天线
CN204118236U (zh) * 2013-12-26 2015-01-2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
CN104733857A (zh) * 2015-03-26 2015-06-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化高隔离的双频带mimo天线
US20150214617A1 (en) * 2012-12-24 2015-07-30 Andrew Llc Dual-band interspersed cellular basestation antennas
US20170077614A1 (en) * 2015-04-18 2017-03-16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Limited Corporation Dual-frequency dual-polarized base station antenna for parallel dual feeding
WO2017114024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极化天线和通信设备
CN107369889A (zh) * 2017-08-04 2017-11-21 苏州优尼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双频段线极化单极子天线
CN108321489A (zh) * 2017-01-17 2018-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天线及终端
CN108963431A (zh) * 2018-08-28 2018-12-07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双极化sub-6GHz天线系统
CN110828999A (zh) * 2019-11-19 2020-02-21 榆林学院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双频双极化二单元mimo天线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4790B1 (en) * 2002-05-08 2003-09-23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ual-band printed monopole antenna
US20040032368A1 (en) * 2002-08-19 2004-02-19 Spittler Shelly D. Compact stacked quarter-wave circularly polarized SDS patch antenna
CN101931117A (zh) * 2009-06-18 2010-12-29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多重天线
US20150214617A1 (en) * 2012-12-24 2015-07-30 Andrew Llc Dual-band interspersed cellular basestation antennas
WO2014202019A1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双极化四叶草平面天线
CN204118236U (zh) * 2013-12-26 2015-01-2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
CN103647155A (zh) * 2014-01-07 2014-03-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低轴比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4269617A (zh) * 2014-09-19 2015-0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平面型的双极化uwb-mimo天线
CN104733857A (zh) * 2015-03-26 2015-06-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化高隔离的双频带mimo天线
US20170077614A1 (en) * 2015-04-18 2017-03-16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Limited Corporation Dual-frequency dual-polarized base station antenna for parallel dual feeding
WO2017114024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极化天线和通信设备
CN108321489A (zh) * 2017-01-17 2018-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天线及终端
CN107369889A (zh) * 2017-08-04 2017-11-21 苏州优尼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双频段线极化单极子天线
CN108963431A (zh) * 2018-08-28 2018-12-07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双极化sub-6GHz天线系统
CN110828999A (zh) * 2019-11-19 2020-02-21 榆林学院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双频双极化二单元mimo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CHENG LIN: "Novel four-port antennas backed by co-located dual cavities for dual-band and dual-polarized MIMO applications", 《 2016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APSURSI)》 *
习磊: "高性能MIMO天线及阵列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3186B2 (en) 2021-04-23 2023-12-12 Pegatron Corporatio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1028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8831B1 (en) Inverted-f antennas with multiple planar radiating elemen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US7415248B2 (en) Multiband radio antenna with a flat parasitic element
US8786497B2 (en) High isolation multiband MIMO antenna system
US20230114554A1 (en) Ultra-wide bandwidth low-band radiating elements
EP2504884B1 (en) Mimo antenna
US6765539B1 (en) Planar multiple band omni radiation pattern antenna
US7030830B2 (en) Dual-access monopole antenna assembly
US20010007445A1 (en) Method for coupling a signal and an antenna structure
US20140368398A1 (e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tennas with Multi-Band Wave Traps
KR101163419B1 (ko) 하이브리드 패치 안테나
US6225951B1 (en) Antenna systems having capacitively coupled internal and retractable antenna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CN111934089B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4206111A1 (zh) 多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JP2004088218A (ja) 平面アンテナ
US7095371B2 (en) Antenna assembly
WO2014074156A1 (en) Dual polarization current loop radiator with integrated balun
KR20110113222A (ko) 평면의 용량성 부하가 걸린 자기 2극 안테나
CN109728413B (zh) 天线结构及终端
US10211539B2 (e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CA2257526A1 (en) Dielectric load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JP2018530251A (ja) 通信装置
CN114374085B (zh) 一种面向5g毫米波双频段应用的双极化混合天线
Abdullah et al. Compact four-port MIMO antenna system at 3.5 GHz
CN113497356A (zh) 一种双带双极化滤波天线
Wang et al. Compact MIMO antenna for 5G portable device using simple neutralization line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