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284A - 一种变形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284A
CN111619284A CN202010620143.8A CN202010620143A CN111619284A CN 111619284 A CN111619284 A CN 111619284A CN 202010620143 A CN202010620143 A CN 202010620143A CN 111619284 A CN111619284 A CN 111619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rod
sleeve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01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Li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Li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Li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Li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01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92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9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2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9/00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having characteristics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subgroups of this group
    • B60B19/02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having characteristics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subgroups of this group convertible, e.g. from road wheel to rail wheel; Wheel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alternative use on road and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10Reduction of
    • B60B2900/114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形轮,包括伸缩设置的中心支撑架,中心支撑架上设有伸缩固定结构,中心支撑架上位于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铰接部,中心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轮边,轮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铰接,轮边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弧形件,弧形件的外侧边呈弧形,通过位于两端的弧形件的外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铰接,弧形件铰接的转动面平行于变形轮,弧形件上设有铰接固定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变形轮可以收缩以及展开,在使用时,将其展开并且固定呈圆形轮子状态;在收纳时对其进行收缩,使其拉长变窄,减小了占地面积,并且方便拿取。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进行边形方便收纳的变形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用到轮子的工具越来越多,为了方便轮子损坏后不影响使用,通常这些工具都备有若干备用轮,而轮子通常呈圆形状,在存放时占地面积较大,不便于收纳,而且,较大的轮子在取用时也不便于拿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进行边形方便收纳的变形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变形轮,包括伸缩设置的中心支撑架,中心支撑架上设有伸缩固定结构,中心支撑架上位于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铰接部,中心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轮边,轮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铰接,轮边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弧形件,弧形件的外侧边呈弧形,通过位于两端的弧形件的外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铰接,弧形件铰接的转动面平行于变形轮,弧形件上设有铰接固定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心支撑架包括匹配设置的活动杆和套管,活动杆的一端从套管的一端插入套管内滑动,两个第二铰接部分别位于活动杆的另一端以及套管的另一端,活动杆与套管之间通过伸缩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优选的技术方案,伸缩固定结构包括垂直于套管管壁设置的第一定位杆,套管管壁上贯穿具有与第一定位杆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活动杆的杆壁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套管的管壁上垂直设有第一安装套,第一定位杆贯穿第一安装套滑动设置,第一安装套内具有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穿过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上固定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位于第一活动腔内,第一定位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凸块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腔内远离套管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套上垂直于第一安装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方形孔,第一方形孔与第一活动腔连通,第一方形孔内插入与第一方形孔匹配的第一卡片,第一卡片的位置与第一凸块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卡片朝向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上具有第一豁口,第一豁口与第一定位杆匹配对应,第一凸块环绕第一定位杆设置,第一凸块为半球形,第一凸块上具有球面的一侧朝向套管一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铰接部上背离中心支撑架的一侧为与弧形件相匹配对应的弧形状,位于中心支撑架两侧的与第二铰接部铰接的弧形件分别与第二铰接部的两端铰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铰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固定杆和第二弧形固定杆,第一弧形固定杆弯曲为与弧形件弧面相匹配的弧形,弧形件内具有贯穿弧形件两端的第一弧形腔,第一弧形腔与第一弧形固定杆相匹配,第一弧形固定杆在第一弧形腔中滑动并且第一弧形固定杆的长度不长于第一弧形腔的长度;第二弧形固定杆弯曲为与第二铰接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第二铰接部内具有贯穿第二铰接部两端的第二弧形腔,第二弧形腔与第二弧形固定杆相匹配,第二弧形固定杆在第二弧形腔中滑动并且第一弧形固定杆的长度不长于第一弧形腔的长度,若干第一弧形固定杆与两个第二弧形固定杆之间通过可弯折的连接件依次连接,第一弧形腔与第二弧形腔截面尺寸相同,第一弧形固定杆或第二弧形固定杆上设置有驱动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可弯折的连接件采用弹簧管。
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结构包括拨动槽,拨动槽开设于其中一个弧形件的侧壁上,拨动槽的长度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腔设置,拨动槽连通对应的第一弧形腔,拨动槽内活动设有拨动块,拨动块与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固定连接;或者,其中一个第二铰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拨动槽,拨动槽的长度沿着对应的第二弧形腔设置,拨动槽连通对应的第二弧形腔,拨动槽内活动设有拨动块,拨动块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弧形件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之间通过移动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移动固定结构与伸缩固定结构的结构一致,或者,其中一个第二铰接部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之间通过移动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移动固定结构与伸缩固定结构的结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变形轮可以收缩以及展开,在使用时,将其展开并且固定呈圆形轮子状态;在收纳时对其进行收缩,使其拉长变窄,减小了占地面积,并且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3时本发明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伸缩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移动固定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心支撑架;101、活动杆;102、套管;2、轮边;201、弧形件;2011、第一弧形腔;3、第二铰接部;301、第二弧形腔;4、伸缩固定结构;401、第一定位杆;402、第一定位槽;403、第一安装套;404、第一凸块;405、第一卡片;5、移动固定结构;502、第二定位杆;502、第二定位槽;503、第二安装套;504、第二凸块;505、第一卡片;6、驱动结构;601、拨动槽;602、拨动块;603、第二强力弹簧;7、第一弧形固定杆;8、第二弧形固定杆;9、可弯折连接件;10、第一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变形轮,包括伸缩设置的中心支撑架1,中心支撑架1可以伸长以及缩短,中心支撑架1上设有伸缩固定结构4,在不需要中心支撑架1伸长或者缩短后通过伸缩固定结构4进行固定,防止其自由伸缩。中心支撑架1上位于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铰接部3,第二铰接部3固定在中心支撑架1上。
中心支撑架1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轮边2,中心支撑架1的两侧即为中心支撑架1伸缩方向的两侧,中心支撑架1的两侧各设有一条轮边2,两条轮边2以中心支撑架1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本申请文件中仅对一侧的轮边2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另一侧的轮边2具有相同的机构并且对称设置。轮边2的两端分别与中心支撑架1的两端的第二铰接部3铰接,即,轮边2的一端与中心支撑架1的一端的第二铰接部3铰接,轮边2的另一端与中心支撑架1的另一端的第二铰接部3铰接,两侧的轮边2与两个第二铰接部3铰接后,在变形形成轮子状态时,两侧轮边2的外侧边围成圆形。
轮边2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弧形件201,多个弧形件201依次铰接形成链状,铰接处位于弧形件201的两端,弧形件201的外侧边呈弧形,即,弧形件201上背离中心支撑架1的一侧侧面的形状为“C”形,弧形件201弧面的开口的一侧朝向中心支撑架1,弧形件201弧面的圆心位于变形轮内侧。
通过位于两端的弧形件201的外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3铰接,多个弧形件201相连接形成轮边2,与第二铰接部3铰接时,通过最两端的两个弧形件201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3连接,最两端的两个弧形件201与第二铰接部3铰接的铰接处位于若干弧形件201连接成的链状的最外端。
弧形件201铰接的转动面平行于变形轮,弧形件201围绕铰接处进行转动,其转动面与变形轮所处的面平行,即转动方向朝向或者背离变形轮的内侧。
弧形件201的两端均凸出形成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截面平行于变形轮,该第一铰接部为现有技术中惯用手段。
弧形件201上设有铰接固定结构,在若干弧形件201连接在中心支撑架1上形成轮子使用时,其铰接处需要进行固定,阻止相铰接的两个弧形件201之间以及相铰接的弧形件201与第二铰接部3之间自由转动,使变形轮侧外侧边保持在圆形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将变形轮形成轮子时,缩短中心支撑架1,并转动各个弧形件201,各个弧形件201的外侧边之间围成圆形之后,进行固定,包括通过伸缩固定结构4固定中心支撑架1的伸缩,通过铰接固定结构固定弧形件201的铰接转动,使其保持圆形状成为轮子进行使用;进行收纳时,解除弧形件201上的铰接固定结构,使相铰接的弧形件201以及弧形件201与第二铰接部3之间能够自由转动,然后解除中心支撑架1上的伸缩固定结构4,使中心支撑架1能够自由伸缩,拉长中心支撑架1,同时伴随着弧形件201朝向中心支撑架1转动,使变形轮拉长变窄,便于收放。
中心支撑架1包括匹配设置的活动杆101和套管102,活动杆101与套管102同轴设置,活动杆101的外壁与套管102的内壁的形状以及尺寸匹配对应,活动杆101的一端从套管102的一端插入套管102内伸缩滑动,通过活动杆101在套管102内的滑动实现中心支撑架1的伸缩活动。
两个第二铰接部3分别位于活动杆101的另一端以及套管102的另一端,活动杆101与套管102之间通过伸缩固定结构4进行固定,当变形轮形成轮子后,需要通过伸缩固定结构4固定活动杆101在套管102内的滑动。
活动杆101与套管102之间还通过第一强力弹簧10连接,第一弹簧与活动杆101同轴设置,即,第一强力弹簧10的长度方向与活动杆10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杆101上,另一端固定在套管102的内壁上,滑动活动杆101至第一定位槽402与第一定位孔对应并且通过伸缩固定结构4固定后,弹簧处于压缩或者拉伸状态,接触伸缩固定结构4的固定状态,通过弹簧的弹力推动或者拉动活动杆101活动,活动杆101自动回到初始位置,拉长中心支撑架1。
伸缩固定结构4包括垂直于套管102管壁设置的第一定位杆401,第一定位杆401的方向垂直于套管102的管壁,套管102的管壁上贯穿具有与第一定位杆401匹配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的方向垂直于套管102的管壁,并且贯穿套管102的管壁,第一定位孔的内径与第一定位杆401的直径匹配一致。
活动杆101的杆壁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槽402,第一定位槽402位于活动杆101上,通过滑动活动杆101可以使第一定位槽402与第一定位孔相重叠,重叠的位置,恰好使变形轮形成圆形,因此,第一定位槽402在活动杆101上的位置以及第一定位孔在套管102上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当变形轮形成圆形需要固定时,第一定位槽402与第一定位孔相重叠,定义定位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后插入第一定位槽402中,从而固定了活动杆101与套管102间的自由滑动,固定了中心支撑架1的伸缩,将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从第一定位槽402内拔出后,活动杆101与套管102之间便可以自由滑动,伸缩中心支撑架1。
进一步的,套管102的管壁上垂直设有第一安装套403,第一安装套403固定在套管102的管壁上,第一定位杆401贯穿第一安装套403滑动设置,第一安装套403的位置与第一定位杆401的位置相重叠,第一定位杆401贯穿第一安装套403设置,第一定位杆401在第一安装套403内滑动设置。
第一安装套403内具有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401穿过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401穿过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401上固定设有凸块,凸块位于第一活动腔内,并随着第一定位杆401的滑动在第一活动腔内做动,第一定位杆40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凸块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腔内远离套管102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通过第一弹簧将第一定位杆401限定在第一安装套403内,并且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将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压入第一定位槽402内,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将第一定位杆401穿过第一定位孔的一端始终压在活动杆101的杆壁上滑动,当活动杆101滑动至第一定位槽402与第一定位孔重叠时,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被压入第一定位槽402中。
第一安装套403上垂直于第一安装套40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方形孔,第一方形孔开设在第一安装套403的侧壁上,并且第一方形孔的深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安装套403的侧壁,第一方形孔与第一活动腔连通,第一方形孔的深度从第一安装套403的侧壁上朝向第一安装套403的内部延伸至与第一活动腔连通。
第一方形孔内插入与第一方形孔匹配的第一卡片405,第一卡片405的形状尺寸与第一方形孔相匹配,并且第一卡片405的一端插入第一方形孔内滑动,第一卡片405的位置与第一凸块404的位置相对应,向内推动第一卡片405,第一卡片405插入方形孔内的一端可以抵在凸块的侧面上。
第一卡片405朝向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上具有第一豁口,即第一卡片405上插入第一方形孔内的一端上具有第一豁口,第一豁口位于第一卡片405的端面上,并且朝向第一卡片405的另一端延伸,第一豁口与第一定位杆401匹配对应,第一豁口的位置正对第一定位杆401,第一豁口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定位杆401的直径,使第一定位杆401能够位于第一豁口内。
第一凸块404环绕第一定位杆401设置,第一凸块404为半球形,第一定位杆401穿过第一凸块404,第一凸块404上具有球面的一侧朝向套管102一侧。
前述的,第一卡片405插入方形孔内的一端可以抵在凸块的侧面上。在本方案中,可以具体为,第一卡片405插入方形孔内的一端可以抵在凸块侧面的球面上,因此,当需要将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从第一定位槽402内拔出时,将第一卡片405朝向第一活动腔内插入,第一卡片405抵在凸块的球面上滑动,推挤第一凸块404朝向远离套管102的一端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从第一定位槽402内拔出,直至第一定位杆401位于第一豁口内。将第一卡片405拔出后,第一定位杆401由第一弹簧压在活动杆101的侧壁上,直至第一定位槽402与第一定位孔重叠时,压入第一定位槽402中。
第二铰接部3上背离中心支撑架1的一侧为与弧形件201弧面相匹配对应的弧形状,第二铰接部3一侧与中心支撑架1连接,另一侧的形状为与弧形件201弧面的形状像匹配的弧形,形成轮子时,若干弧形件201的外侧与两个第二铰接部3背向支撑架的一侧共同围成圆形。
位于中心支撑架1两侧的与第二铰接部3铰接的弧形件201分别与第二铰接部3的两端铰接,即前述的,多个弧形件201相连接形成轮边2,与第二铰接部3铰接时,通过最两端的两个弧形件201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3连接,由于中心支撑架1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轮边2,因此在中心支撑架1的另一侧具有相同结构,第二铰接部3的两侧均有与其铰接的弧形件201,两侧的弧形件201分别与第二铰接部3的两端铰接。
铰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固定杆7和第二弧形固定杆8,其中第一弧形固定杆7弯曲为与弧形件201弧面形匹配的弧形,第一弧形固定杆7为弧形,第一弧形固定杆7弧形的半径与弧形件201弧面的半径一致,第一弧形固定杆7沿着弧形件201弧面弯曲。弧形件201内具有贯穿弧形件201两端的第一弧形腔2011,第一弧形腔2011位于弧形件201内,第一弧形腔2011贯穿弧形件201的两端,即弧形件201的两端通过第一弧形腔2011连通。第一弧形腔2011与第一弧形固定杆7相匹配,第一弧形腔2011弯曲呈弧形,其弧度与第一弧形固定杆7一致,使得能将第一弧形固定杆7设置在第一弧形腔2011中,第一弧形固定杆7在第一弧形腔2011中滑动,并且第一弧形固定杆7的长度不长于第一弧形腔2011的长度。
第二弧形固定杆8弯曲为与第二铰接部3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第二弧形固定杆8为弧形,第二弧形固定杆8弧形的半径与第二铰接部3弧面的半径一致,第二固定固定杆沿着第二铰接部3的弧面弯曲。第二铰接部3内具有贯穿第二铰接部3两端的第二弧形腔301,第二弧形腔301位于第二铰接部3内,第二弧形腔301贯穿第二铰接部3的两端,即第二铰接部3的两端通过第二弧形腔301连通。第二弧形腔301与第二弧形固定杆8相匹配,第二弧形腔301弯曲呈弧形,其弧度与第二弧形固定杆8一致,使得第二弧形固定杆8能设置在第二弧形腔301中,第二弧形固定杆8在第二弧形腔301中滑动,并且第二弧形固定杆8的长度不长于第二弧形腔301的长度。
若干第一弧形固定杆7与两个第二弧形固定杆8之间通过可弯折连接件9依次连接,即,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相邻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与第二弧形固定杆8之间通过可弯折连接件9连接。
第一弧形腔2011和第二弧形腔301的大小一致,其大小是指第一弧形腔2011与第二弧形腔301的截面尺寸一致,长度可以不同,以使得第一弧形固定杆7能够插入第二弧形腔301中滑动,第二弧形固定杆8能够插入第一弧形腔2011内滑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或第二弧形固定杆8上设置有驱动结构6,通过驱动结构6驱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和第二弧形固定杆8在第一弧形腔2011和第二弧形腔301内滑动。本实施例中的可弯折连接件9采用弹簧管。
当变形轮呈收纳状态时,为了不影响相邻两个弧形件201以及弧形件201与第二铰接部3之间的铰接转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位于对应的第一弧形内,第二弧形固定杆8位于对应的第二弧形墙内,弹簧管由于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连接相邻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与第二弧形固定杆8,因此弹簧管位于相邻两个弧形件201以及相邻弧形件201与第二铰接部3的铰接处,由于弹簧管具有可弯折的特性,因此不会影响铰接处的转动;当变形轮呈轮子状态时,通过驱动结构6驱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滑动,使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位于邻近的铰接处,用以加强该铰接处,使其不能够再自由转动。
比如驱动结构6驱动顺时针旋转时,第一弧形固定杆7滑动至其顺时针方向上的第一个弧形件201与弧形件201的铰接处,第一弧形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弧形腔2011中,第二弧形固定杆8滑动至其顺时针方向上的第一个弧形件201与第二铰接部3的铰接处,第二弧形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弧形腔2011与第二弧形腔301中。
驱动结构6包括拨动槽601,拨动槽601开设于其中一个弧形件201的侧壁上,拨动槽601的长度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腔2011设置,对应的第一弧形腔2011为开设有拨动槽601的弧形件201内的第一弧形腔2011,拨动槽601连通对应的第一弧形腔2011,拨动槽601内活动设有拨动块602,拨动块602可以沿着拨动槽601在拨动槽601内滑动,拨动块602与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为开设拨动槽601的弧形件201内设置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通过拨动拨动块602在拨动槽601内滑动带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滑动。
或者,拨动槽601开设于其中一个第二铰接部3的侧壁上,拨动槽601的长度沿着对应的第二弧形腔301设置,对应的第二弧形腔301为开设拨动槽601的第二铰接部3内设置的第二弧形腔301,拨动槽601连通对应的第二弧形腔301,拨动槽601内活动设有拨动块602,拨动块602可以沿着拨动槽601在拨动槽601内滑动,拨动块602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8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8为开设拨动槽601的第二铰接部3内设置的第二弧形固定杆8,通过拨动拨动块602在拨动槽601内滑动带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滑动。
其中一个弧形件201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之间通过移动固定结构5进行固定,移动固定结构5与伸缩固定结构4的结构一致,或者,其中一个第二铰接部3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8之间通过移动固定结构5进行固定,移动固定结构5与伸缩固定结构4的结构一致。
比如,移动固定结构5包括垂直于弧形件201侧壁设置的第二定位杆501,第二定位杆501的方向垂直于弧形件201的侧壁,弧形件201的侧壁上贯穿具有与第二定位杆501匹配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方向垂直于弧形件201的侧壁,并且贯穿弧形件201的侧壁,第二定位孔的内径与第二定位杆501的直径匹配一致。
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即前述设置第二定位孔的弧形件201内设置的第一弧形固定杆7的杆壁上具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槽502,第二定位槽502位于第一弧形固定杆7上,通过滑动第一弧形固定杆7可以使第二定位槽502与第二定位孔相重叠,重叠的位置,恰好使变形轮形成圆形,因此,第二定位槽502在第一弧形固定杆7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定位孔在弧形件201上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穿过第二定位孔,当变形轮形成圆形需要固定时,第二定位槽502与第二定位孔相重叠,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穿过第二定位孔后插入第二定位槽502中,从而固定了第一弧形固定杆7与弧形件201间的自由滑动,固定了中心支撑架1的伸缩,将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从第二定位槽502内拔出后,第一弧形固定杆7与弧形件201之间便可以自由滑动,伸缩中心支撑架1。
进一步的,弧形件201的侧壁上垂直设有第二安装套503,第二安装套503固定在弧形件201的侧壁上,第二定位杆501贯穿第二安装套503滑动设置,第二安装套503的位置与第二定位杆501的位置相重叠,第二定位杆501贯穿第二安装套503设置,第二定位杆501在第二安装套503内滑动设置。
第二安装套503内具有第二活动腔,第二定位杆501穿过第二活动腔,第二定位杆501上固定设有凸块,凸块位于第二活动腔内,并随着第二定位杆501的滑动在第二活动腔内做动,第二定位杆50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凸块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腔内远离弧形件201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通过第二弹簧将第二定位杆501限定在第二安装套503内,并且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将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压入第二定位槽502内,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将第二定位杆501穿过第二定位孔的一端始终压在第一弧形固定杆7的杆壁上滑动,当第一弧形固定杆7滑动至第二定位槽502与第二定位孔重叠时,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被压入第二定位槽502中。
第二安装套503上垂直于第二安装套503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方形孔,第二方形孔开设在第二安装套503的侧壁上,并且第二方形孔的深度方向垂直于第二安装套503的侧壁,第二方形孔与第二活动腔连通,第二方形孔的深度从第二安装套503的侧壁上朝向第二安装套503的内部延伸至与第二活动腔连通。
第二方形孔内插入与第二方形孔匹配的第二卡片505,第二卡片505的形状尺寸与第二方形孔相匹配,并且第二卡片505的一端插入第二方形孔内滑动,第二卡片505的位置与第二凸块504的位置相对应,向内推动第二卡片505,第二卡片505插入方形孔内的一端可以抵在凸块的侧面上。
第二卡片505朝向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上具有第二豁口,即第二卡片505上插入第二方形孔内的一端上具有第二豁口,第二豁口位于第二卡片505的端面上,并且朝向第二卡片505的另一端延伸,第二豁口与第二定位杆501匹配对应,第二豁口的位置正对第二定位杆501,第二豁口的宽度不小于第二定位杆501的直径,使第二定位杆501能够位于第二豁口内。
第二凸块504环绕第二定位杆501设置,第二凸块504为半球形,第二定位杆501穿过第二凸块504,第二凸块504上具有球面的一侧朝向弧形件201一侧。
前述的,第二卡片505插入方形孔内的一端可以抵在凸块的侧面上。在本方案中,可以具体为,第二卡片505插入方形孔内的一端可以抵在凸块侧面的球面上,因此,当需要将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从第二定位槽502内拔出时,将第二卡片505朝向第二活动腔内插入,第二卡片505抵在凸块的球面上滑动,推挤第二凸块504朝向远离弧形件201的一端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从第二定位槽502内拔出,直至第二定位杆501位于第二豁口内。将第二卡片505拔出后,第二定位杆501由第二弹簧压在第一弧形固定杆7的侧壁上,直至第二定位槽502与第二定位孔重叠时,压入第二定位槽502中。
形成轮子时,将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请过驱动结构6滑动至相对应的铰接处后,第二定位槽502与第二定位孔重叠,通过第二弹簧将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压入第二定位槽502中,阻止了第一弧形固定杆7与弧形件201之间的滑动,使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固定在对应的铰接处。
拨动槽601内设有第二强力弹簧603,第二强力弹簧603的长度方向沿着拨动槽60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弧形固定杆7位于第一弧形腔2011内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位于第二弧形腔301内时,第二强力弹簧6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拨动块602上,另一端固定在拨动槽601内侧壁上,拨动块602将第一弧形固定块以及第二弧形固定块拨动至铰接处并进行固定后,弹簧处于拉伸或者压缩状态,将第二定位杆501从第二定位槽502中拔出解除第一弧形固定杆7以及第二弧形固定杆8的固定状态后,通过弹簧的弹力拉动拨动块602,将第一弧形固定杆7拉回第一弧形腔2011,将第二弧形固定杆8拉回第二弧形腔30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形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设置的中心支撑架,中心支撑架上设有伸缩固定结构,中心支撑架上位于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铰接部,中心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轮边,轮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铰接,轮边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弧形件,弧形件的外侧边呈弧形,通过位于两端的弧形件的外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部铰接,弧形件铰接的转动面平行于变形轮,弧形件上设有铰接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撑架包括匹配设置的活动杆和套管,活动杆的一端从套管的一端插入套管内滑动,两个第二铰接部分别位于活动杆的另一端以及套管的另一端,活动杆与套管之间通过伸缩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结构包括垂直于套管管壁设置的第一定位杆,套管管壁上贯穿具有与第一定位杆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活动杆的杆壁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套管的管壁上垂直设有第一安装套,第一定位杆贯穿第一安装套滑动设置,第一安装套内具有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穿过第一活动腔,第一定位杆上固定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位于第一活动腔内,第一定位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凸块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腔内远离套管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套上垂直于第一安装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方形孔,第一方形孔与第一活动腔连通,第一方形孔内插入与第一方形孔匹配的第一卡片,第一卡片的位置与第一凸块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卡片朝向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上具有第一豁口,第一豁口与第一定位杆匹配对应,第一凸块环绕第一定位杆设置,第一凸块为半球形,第一凸块上具有球面的一侧朝向套管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第二铰接部上背离中心支撑架的一侧为与弧形件相匹配对应的弧形状,位于中心支撑架两侧的与第二铰接部铰接的弧形件分别与第二铰接部的两端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铰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固定杆和第二弧形固定杆,第一弧形固定杆弯曲为与弧形件弧面相匹配的弧形,弧形件内具有贯穿弧形件两端的第一弧形腔,第一弧形腔与第一弧形固定杆相匹配,第一弧形固定杆在第一弧形腔中滑动并且第一弧形固定杆的长度不长于第一弧形腔的长度;第二弧形固定杆弯曲为与第二铰接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第二铰接部内具有贯穿第二铰接部两端的第二弧形腔,第二弧形腔与第二弧形固定杆相匹配,第二弧形固定杆在第二弧形腔中滑动并且第一弧形固定杆的长度不长于第一弧形腔的长度,若干第一弧形固定杆与两个第二弧形固定杆之间通过可弯折的连接件依次连接,第一弧形腔与第二弧形腔截面尺寸相同,第一弧形固定杆或第二弧形固定杆上设置有驱动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可弯折的连接件采用弹簧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拨动槽,拨动槽开设于其中一个弧形件的侧壁上,拨动槽的长度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腔设置,拨动槽连通对应的第一弧形腔,拨动槽内活动设有拨动块,拨动块与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固定连接;或者,其中一个第二铰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拨动槽,拨动槽的长度沿着对应的第二弧形腔设置,拨动槽连通对应的第二弧形腔,拨动槽内活动设有拨动块,拨动块与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弧形件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固定杆之间通过移动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移动固定结构与伸缩固定结构的结构一致,或者,其中一个第二铰接部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固定杆之间通过移动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移动固定结构与伸缩固定结构的结构一致。
CN202010620143.8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变形轮 Pending CN1116192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0143.8A CN111619284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变形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0143.8A CN111619284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变形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284A true CN111619284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6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0143.8A Pending CN111619284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变形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928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6625A (zh) * 2020-11-09 2021-04-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四杆机构的变形轮
CN113559639A (zh) * 2021-08-20 2021-10-29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6625A (zh) * 2020-11-09 2021-04-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四杆机构的变形轮
CN112606625B (zh) * 2020-11-09 2022-03-0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四杆机构的变形轮
CN113559639A (zh) * 2021-08-20 2021-10-29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9284A (zh) 一种变形轮
US9348370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guide member
CN104598039A (zh) 便携式计算机的折叠式键盘
US3964774A (en) Irrigation line coupler
CN109002079B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2604270U (zh) 一种变形轮
CN114095592A (zh) 折叠机构和移动终端
CN111503458B (zh) 电子设备
CN216158729U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支架
CN201872776U (zh) 一种防止夹手的婴儿车大关节
CN102995949A (zh) 帐篷收折关节
CN216529370U (zh) 一种可折叠八木天线
CN203050228U (zh) 帐篷收折关节
CN208456967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c型卸扣
CN213028129U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9734100U (zh) 一种单边撑开的宫颈扩张器
CN218206093U (zh) 内置拉簧的杆件铰接结构
CN220711624U (zh) 耳机盒
WO2018028134A1 (zh) 组织闭合装置及医疗器械
CN109528275A (zh) 一种单边撑开的宫颈扩张器
CN201577896U (zh) 婴儿床底座收合机构
CN211408340U (zh) 一种游戏床底盘及包含该底盘的儿童游戏床
CN219287935U (zh) 一种可拆卸式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CN208876478U (zh) 新型妇产科内窥器
CN220254544U (zh) 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