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142B -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142B
CN111615142B CN201910365287.0A CN201910365287A CN111615142B CN 111615142 B CN111615142 B CN 111615142B CN 201910365287 A CN201910365287 A CN 201910365287A CN 111615142 B CN111615142 B CN 111615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ayer
orthogonal bases
orthogonal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52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5142A (zh
Inventor
施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52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包括: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CSI的反馈开销,并保证CSI反馈性能不会恶化。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反馈进行了增强,CSI反馈有类型一和类型二两种方式。其中,类型二采用空间正交基线性组合(Linear Combination,LC)来逼近CSI,如信道的特征值向量。具体地,从过采样的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imentional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2D DFT)波束中选择L个正交波束,计算L个正交波束在每层(或每个特征值向量)对应的组合系数(复数),并对其幅度值、相位值和/或相位角度值进行量化。其中,L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波束的选择是基于带宽的,且适用于所有秩(rank),即适用于所有层(layer)。组合系数的幅度量化可以配置为带宽量化或带宽量化与子带量化,其中,子带幅度(subbandAmplitude)为假(false)时指示带宽量化,子带幅度为真(ture)时指示带宽量化与子带量化。组合系数的相位角度量化则是在每个子带上完成的。
进一步地,CSI反馈类型二对应的CSI报告可写成在频域粒度m上的码本写为2L×R的矩阵。
如果将所有频域粒度上的组合系数级联在一起,可得到层r在频域上的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可写为2L×M的矩阵。
为了降低CSI反馈开销,可利用频域相关性的频域压缩、时域冲激响应的稀疏性的时域压缩以及频域差值等方法,将2L×M的矩阵压缩为2L×K的压缩矩阵。
具体地,类型二的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part1)和第二部分(part2),其中,part1具有固定的载荷大小,具体包括: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ion,CQI)和每层带宽的非零幅度组合系数的数量指示。part2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CSI报告中part1和part2分别编码,part2的载荷大小根据part1的信息确定。
相关技术中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终端的正交基数量以及用于传输CSI报告的上行资源,由于网络设备无法预知CSI报告的大小,当网络设备配置的传输CSI报告的上行资源无法容纳CSI报告的全部内容时,终端会调整预编码矩阵的内容,可能会导致计算量的增加,并且网络设备在接收到CSI报告后,也无法确定终端调整的内容,这样网络设备将无法根据CSI报告准确判断信道情况,导致CSI反馈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用以解决CSI的反馈开销大而导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包括:
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包括:
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上述方案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其中,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不大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这样能够降低CSI的反馈开销,并且网络设备在接收到CSI报告后,可以获知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据此网络设备可以准确判断信道情况,保证CSI反馈性能不会恶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框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请参见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上述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基站可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与终端11通信,在各种示例中,基站控制器可以是核心网或某些基站的一部分。一些基站可通过回程与核心网进行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这些基站中的一些可以通过回程链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多个载波(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上的操作。多载波发射机能同时在这多个载波上传送经调制信号。例如,每条通信链路可以是根据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每个已调信号可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数据等。
基站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入点天线与终端11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可以为各自相应的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或微微基站)。基站也可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诸如蜂窝或WLAN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接入网或运营商部署相关联。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相同或不同无线电技术的覆盖区域、或属于相同或不同接入网的覆盖区域)可以交叠。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链路可包括用于承载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例如,从终端11到网络设备12)的上行链路,或用于承载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例如,从网络设备12到终端11)的下行链路。UL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而DL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类似地,上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有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类型二的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part1)和第二部分(part2),其中,part1具有固定的载荷大小,具体包括: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和每层带宽的非零幅度组合系数的数量指示。part2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CSI报告中part1和part2分别编码,part2的载荷大小根据part1的信息确定。
CSI报告在频域粒度m上的两级码本可写为:
其中,N1、N2分别为两个维度上CSI参考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的端口数,R为秩数或层数;b′1为由2D-DFT波束向量构成的正交向量,c1,r(m)为层r在频域粒度m上的第1个正交波束向量的组合系数,r=1,2,…,R,l=1,2,…,2L,L为选择的正交波束的个数。其中,频域粒度可以是子带或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以频域粒度为单位,宽带可划分为M个频域资源。
如果将所有子带的组合系数级联在一起,可得到层r在频域上的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为某一层在宽带上(或称为频域上)的预编码矩阵,即将所有频域粒度上的组合系数级联在一起,可得到层r在频域上的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可写为2L×M的矩阵,表示如下:
其中,c1,r(m)为层r在频域粒度m上的第1个正交波束向量的组合系数。W2,r中的第l行表示波束向量b′1在所有频域粒度上的组合系数矩阵,表示如下:
由于存在频域相关性,上述这些系数矩阵可以进一步做频域压缩;另一方面,时域信道冲激响应的稀疏性可以做时域压缩。
压缩矩阵为:在预编码矩阵与正交基的初始向量矩阵的乘积中抽取元素,由抽取出的元素构成的2L×K矩阵,K为小于M的值,K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协议约定的,亦可以是终端自主确定的。例如利用CSI反馈类型二的空域压缩,对W2,r进行变换W3,即由W3的正交性得/>
假设W3确定为M×M维的反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矩阵,相当于将频域的组合系数变换到时域,即对W2,r进行变换:
如果空间压缩后的频域系数在时域上存在稀疏性,那么可以仅反馈少量幅度较大的时域系数,其他时域系数为零。假设仅反馈IDFT变换后幅度最大的K个时域系数,则在中抽取K列,得到/>
每层需要反馈的复数数目从(2L-1)M个减少到(2L)K个,并且反馈选择的K个非零系数的编号,实现了时域压缩,其中相应位置对应的挑选出来的正交基向量矩阵为
或者,假设中包括选择的K个最优的正交向量,其中K<M,则可近似恢复W2,r。例如/>包括选择的K个正交DFT向量,或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分解后的K个右主奇异向量等。对W2,r进行变换,得到:
因此,需要反馈的内容由2L×M维的W2,r变成2L×K维的以及选择的K个正交向量的编号。每层需要反馈的复数数目从(2L-1)M个减少到(2L)K个,实现了频域压缩。
终端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量化后的以及/>相应位置对应的挑选出来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索引指示信息。
现有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终端的正交基数量以及用于传输CSI报告的上行资源,由于网络设备无法预知CSI报告的大小,当网络设备配置的传输CSI报告的上行资源无法容纳CSI报告的全部内容时,终端会调整预编码矩阵的内容,可能会导致计算量的增加,并且网络设备在接收到CSI报告后,也无法确定终端调整的内容,这样网络设备将无法根据CSI报告准确判断信道情况,导致CSI反馈性能恶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用以解决CSI的反馈开销大而导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步骤202: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其中,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不大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这样能够降低CSI的反馈开销,并且网络设备在接收到CSI报告后,可以获知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据此网络设备可以准确判断信道情况,保证CSI反馈性能不会恶化。
在进行码本压缩后,终端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非零系数的指示信息(Number OfNon-Zero Coefficients Indication,NNZCI)。
另外,网络设备还配置FD基数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每层选择的FD基数量K。但当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信道资源不能满足终端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时,终端可以调整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以减小终端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使得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信道资源能够满足终端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在终端调整正交基数量后,需要将调整后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通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确定信道状况。由于需要减小终端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因此终端在网络设备指示的正交基数量的基础上,减小正交基数量。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包括:获取用以发送CSI报告的上行信道资源;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根据配置的所述正交基数量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在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大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其中,上行信道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PUSCH)等。可选地,上行信道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半静态配置给终端的,也可以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动态指示给终端的。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空间数字波束数量,子集数量等参数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要的上行资源。
具体地,终端可以减少其中任一层的正交基的数量,也可以同时减少所有层的正交基的数量。
在终端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小于等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终端可以不用减少每层的正交基数量。
另外,在压缩系数矩阵的K列中有全0系数时,终端也可以在网络设备指示的正交基数量的基础上,减小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以减小终端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降低CSI的反馈开销,其中,压缩系数矩阵可以是经过子集系数挑选后的,也可以是未经子集系数挑选的,也可以是量化后的压缩系数矩阵。
具体地,终端可以减少其中任一层的正交基的数量,也可以同时减少所有层的正交基的数量。
其中,在终端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小于等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压缩系数矩阵的K列中有全0系数时,终端可以在网络设备指示的正交基数量的基础上,减小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可以为以下任一种:
其中,Ki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层i的正交基数量,i为大于等于0小于ri的整数,ri为终端的秩数。
其中,所述第一差值占用的比特数量可以为以下任一种:
预设数量;
ceil(K_total/x);
floor(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总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可以为以下任一种:
ceil(K_total);
ceil(K_total/x);
ceil(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终端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
其中,在CSI报告的第一部分中包括有差值信息D_all,D_all为终端调整正交基数量后,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实际总数量与网络设备指示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的差值,表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
其中,可以利用固定大小的比特来指示差值信息,比如可以利用3bit的固定开销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为0-7,或利用4bit的固定开销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为0-15,一具体示例中,在利用3bit的固定开销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时,如果差值信息是111,则代表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为7;在利用3bit的固定开销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时,如果差值信息是101,则代表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为5;在利用4bit的固定开销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时,如果差值信息是1111,则代表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为15;在利用4bit的固定开销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时,如果差值信息是0111,则代表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为7。
还可以用ceil(K_total/x)比特的开销来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其中,ceil为向上取整,x可以是协议规定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由终端设置并上报给网络设备,K_total表示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总数,如果网络设备配置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为Ki,i=0~ri-1,ri表示当前的rank数量,则
还可以用floor(K_total/x)比特的开销来指示减小的正交基的总数,其中,floor为向下取整,x可以是协议规定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由终端设置并上报给网络设备,K_total表示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总数。
在CSI报告的第二部分中指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可以利用差值指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数量,比如在第二部分中包括有D0,D1,Di…Dri-1,其中,Di为第i层终端实际的正交基数量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差值,这样网络设备在获知Di后,根据Ki–Di即可获得终端第i层实际的正交基数量。
还可以通过比特位图(bitmap)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位置,即第二部分中包括有指示每层正交基位置的比特位图,这样网络设备在获知比特位图后,通过比特位图即可确定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和位置。
还可以直接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比如在第二部分中包括有N0,N1,Ni…Nri-1,其中,Ni为第i层终端的实际的正交基数量。
终端将包括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CSI报告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携带的信息确定终端每层实际使用的正交基数量和/或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
其中,在CSI报告的第一部分中包括有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实际总数量。
其中,可以用ceil(K_total/x)比特的开销来指示终端实际使用的正交基的总数量,其中,ceil为向上取整,x可以是协议规定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由终端设置并上报给网络设备,K_total表示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总数,如果网络设备配置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为Ki,i=0~ri-1,ri表示当前的rank数量,则
可以用ceil(K_total)比特的开销来指示终端实际使用的正交基的总数量,其中,ceil为向上取整,K_total表示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总数,如果网络设备配置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为Ki,i=0~ri-1,ri表示当前的rank数量,则
可以用ceil(K_total-x)比特的开销来指示终端实际使用的正交基的总数量,其中,ceil为向上取整,x可以是协议规定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由终端设置并上报给网络设备,K_total表示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总数,如果网络设备配置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为Ki,i=0~ri-1,ri表示当前的rank数量,则
在CSI报告的第二部分中指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可以利用差值指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数量,比如在第二部分中包括有D0,D1,Di…Dri-1,其中,Di为第i层终端实际的正交基数量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差值,这样网络设备在获知Di后,根据Ki–Di即可获得终端第i层实际的正交基数量。
还可以通过比特位图(bitmap)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位置,即第二部分中包括有指示每层正交基位置的比特位图,这样网络设备在获知比特位图后,通过比特位图即可确定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和位置。
还可以直接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比如在第二部分中包括有N0,N1,Ni…Nri-1,其中,Ni为第i层终端的实际的正交基数量。
终端将包括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CSI报告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携带的信息确定终端每层实际使用的正交基数量和/或位置。
终端将包括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CSI报告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携带的信息确定终端每层实际使用的正交基数量和/或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
其中,在CSI报告的第一部分中,指示终端实际使用的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
可以利用差值指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数量,比如在第一部分中包括有D0,D1,Di…Dri-1,其中,Di为第i层终端实际使用的正交基数量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的差值,这样网络设备在获知Di后,根据Ki–Di即可获得终端第i层实际的正交基数量。
还可以通过比特位图(bitmap)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位置,即第一部分中包括有指示每层正交基位置的比特位图,这样网络设备在获知比特位图后,通过比特位图即可确定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和位置。
还可以直接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比如在第一部分中包括有N0,N1,Ni…Nri-1,其中,Ni为第i层终端的实际的正交基数量。
其中,在CSI报告的第一部分已经指示终端实际使用的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后,第二部分可以不再指示终端实际使用的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
终端将包括上述第一部分的CSI报告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部分携带的信息确定终端每层实际使用的正交基数量和/或位置。
通过上述方案,终端可以减小每层的正交基的数量,从而保证终端的CSI报告能够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信道资源进行传输,且终端仅是减小了每层正交基的数量,不会导致CSI反馈的性能恶化太多。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与其对应的终端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CSI报告的传输装置,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其中,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终端3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处理模块310,用于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发送模块32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1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以发送CSI报告的上行信道资源;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根据配置的所述正交基数量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大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10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的压缩系数矩阵存在至少一列全0系数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减少每层的正交基数量。
可选地,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其中,Ki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层i的正交基数量,i为大于等于0小于ri的整数,ri为终端的秩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值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预设数量;
ceil(K_total/x);
floor(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总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ceil(K_total);
ceil(K_total/x);
ceil(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地,图4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4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1、网络模块42、音频输出单元43、输入单元44、传感器45、显示单元46、用户输入单元47、接口单元48、存储器49、处理器410、以及电源4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4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处理器410,用于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4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4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4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4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4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43可以将射频单元41或网络模块4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4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4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4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4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4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4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441和麦克风442,图形处理器4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46上。经图形处理器4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4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41或网络模块42进行发送。麦克风4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4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4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4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4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4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4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4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4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46可包括显示面板4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61。
用户输入单元4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47包括触控面板4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72。触控面板4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471上或在触控面板4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4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410,接收处理器4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471。除了触控面板471,用户输入单元4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4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4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4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461上,当触控面板4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4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4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4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4中,触控面板471与显示面板4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471与显示面板4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4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4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4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4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4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4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4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4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4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
终端4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4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4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9,存储在存储器4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10执行时实现上述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以上实施例从终端侧介绍了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网络设备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本实施例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其中,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不大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这样能够降低CSI的反馈开销,并且网络设备在接收到CSI报告后,可以获知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据此网络设备可以准确判断信道情况,保证CSI反馈性能不会恶化。
可选地,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其中,Ki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层i的正交基数量,i为大于等于0小于ri的整数,ri为终端的秩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值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预设数量;
ceil(K_total/x);
floor(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总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ceil(K_total);
ceil(K_total/x);
ceil(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以上实施例分别详细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网络设备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包括CSI报告的传输装置,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其中,CSI报告携带有: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网络设备6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可选地,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其中,Ki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层i的正交基数量,i为大于等于0小于ri的整数,ri为终端的秩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值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预设数量;
ceil(K_total/x);
floor(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总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ceil(K_total);
ceil(K_total/x);
ceil(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网络设备和终端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天线71、射频装置72、基带装置73。天线71与射频装置7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72通过天线7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7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7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72,射频装置7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7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7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7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73包括处理器74和存储器75。
基带装置7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74,与存储器7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7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7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76,用于与射频装置7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CPU,也可以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网络设备所执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存储器7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申请描述的存储器75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75上并可在处理器7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74调用存储器75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图6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
具体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4调用时可用于执行: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所述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包括:
获取用以发送CSI报告的上行信道资源;
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根据配置的所述正交基数量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
在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大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或者
所述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压缩系数矩阵存在至少一列全0系数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包括:
减少每层的正交基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其中,Ki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层i的正交基数量,i为大于等于0小于ri的整数,ri为终端的秩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值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预设数量;
ceil(K_total/x);
floor(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预设值,x的取值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ceil(K_total);
ceil(K_total/x);
ceil(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预设值,x的取值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8.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其中,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获取用以发送CSI报告的上行信道资源;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根据配置的所述正交基数量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在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大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在所述终端的压缩系数矩阵存在至少一列全0系数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其中,Ki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层i的正交基数量,i为大于等于0小于ri的整数,ri为终端的秩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值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预设数量;
ceil(K_total/x);
floor(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预设值,x的取值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数量占用的比特数量为以下任一种:
ceil(K_total);
ceil(K_total/x);
ceil(K_total-x);
其中,K_total为所述第二总数量,x为预设值,x的取值为协议规定、或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由所述终端设置并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14.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以发送CSI报告的上行信道资源;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根据配置的所述正交基数量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大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的压缩系数矩阵存在至少一列全0系数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减少每层的正交基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18.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CSI报告携带有指示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小于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正交基数量;
其中,终端每层的正交基数量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获取用以发送CSI报告的上行信道资源;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的正交基数量,根据配置的所述正交基数量计算传输CSI报告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在所需的上行信道资源大于所获取的上行信道资源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在所述终端的压缩系数矩阵存在至少一列全0系数时,减少至少一层的正交基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SI报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载荷大小是根据所述第一部分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所有层正交基的第一总数量;
所述第一总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总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有层正交基的总数量;
终端每层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CSI报告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每层的正交基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层正交基的数量;
表示终端每层正交基的位置的比特位图。
2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65287.0A 2019-04-30 2019-04-30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615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5287.0A CN111615142B (zh) 2019-04-30 2019-04-30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5287.0A CN111615142B (zh) 2019-04-30 2019-04-30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142A CN111615142A (zh) 2020-09-01
CN111615142B true CN111615142B (zh) 2023-09-22

Family

ID=72203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5287.0A Active CN111615142B (zh) 2019-04-30 2019-04-30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51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365B (zh) * 2020-12-01 2023-10-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84916A (zh) * 2022-02-22 2023-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si上报方法、信道预测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888A (zh) * 2011-12-23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09589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228704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network device, a user equipment and a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WO2019001221A1 (zh) * 2017-06-26 2019-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秩指示上报方法和装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9565323A (zh) * 2016-09-26 2019-04-0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44470A (zh) * 2017-06-16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244B (zh) * 2016-03-16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72158B2 (en) * 2017-03-16 2021-04-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ed FD-MIMO: cellular evolution for 5G and beyon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888A (zh) * 2011-12-23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65323A (zh) * 2016-09-26 2019-04-0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809589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228704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network device, a user equipment and a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CN109644470A (zh) * 2017-06-16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01221A1 (zh) * 2017-06-26 2019-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秩指示上报方法和装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MO系统中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初宝喜等;《中兴通讯技术》;20090410(第02期);全文 *
R1-1611419 "Linear combination based CSI report for NR MIMO";ZTE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61105;全文 *
基于LTE家庭基站分组的干扰协调算法研究;沙毅等;《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60415(第04期);全文 *
多用户MIMO-OFDM系统低速率CSI反馈方法及信道容量分析;张一衡等;《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0915(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142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7360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505040B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3926875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435862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9095898A1 (zh) 信号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143526A1 (zh) 上行信道的配置方法、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1614390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552686B2 (en) Beam reporting based on detection of a trigger event
CN111435855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207378A1 (zh) 确定波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132314B (zh) 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1836309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835459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057317A1 (zh) 传输指示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0858996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615142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858999B (zh) 探测参考信号srs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825578B (zh) 收发能力上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614435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3543158B (zh) 确定数据传输层数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263400B (zh) Csi报告的丢弃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