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071A -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071A
CN111615071A CN202010414983.9A CN202010414983A CN111615071A CN 111615071 A CN111615071 A CN 111615071A CN 202010414983 A CN202010414983 A CN 202010414983A CN 111615071 A CN111615071 A CN 111615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m
code
interphone
server
interc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9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凯文
林伟泉
邵明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FE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feng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feng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feng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49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50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5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对讲机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服务器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后,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第二对讲机获取组队码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该技术方案可以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对讲机本身实现多台对讲机快速组对,并且所组队的对讲机不局限在同一个地理位置,只需要一个组队码即可完成快速组队,大大提高对讲机组队的效率以及灵活性。

Description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讲机领域,尤其涉及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公网对讲是依托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用于指挥调度的移动通信系统。公网对讲的实现原理采取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与传统的模拟对讲机只要在同一频道段就能互相通信不一样,公网对讲机设备互相通信必须在同一个群组,而群组由服务器管理。目前,公网对讲机的组队方案都需要借助辅助软件如APP(Application,应用)或者Web(网页)系统与将多台公网对讲机组成一队,用户无法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公网对讲机本身进行快速组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可以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对讲机本身实现多台公网对讲机快速组对,方便用户使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机,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包括:
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应用于第二对讲机,包括:
获取组队码;
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组队码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所述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包括:
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应用于第一对讲机,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加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所述加入模块,包括:
加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应用于第二对讲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组队码;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在应用于第一对讲机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服务器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第二对讲机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在应用于第一对讲机时,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服务器时,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第二对讲机时,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可以由第一对讲机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请求服务器返回组队码,服务器返回该组队码后,第一对讲机的用户可以将该组队码高度第二对讲机的用户,让第二对讲机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就可以在接收到组队码后,将该第二对讲机加入至该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如此,可以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对讲机本身实现多台对讲机快速组对,并且所组队的对讲机不局限在同一个地理位置,只需要一个组队码即可完成快速组队,大大提高对讲机组队的效率以及灵活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机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102:
在步骤101中,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在步骤102中,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这里,该服务器是公网对讲服务器,该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有群组管理以及对讲通信传输等。该对讲机(如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为公网对讲机,该对讲机是带屏幕并可进行文本输入的公网对讲机。本实施例中的对讲机和服务器之间通过3G/4G网络进行通信,每个对讲机在本对讲系统中都有唯一的设备ID,对讲机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时都会携带有对讲机的设备ID,以便服务器区别各对讲机。
这里,第一对讲机的第一用户想要和第二对讲机的第二用户进行组队,进而互相通信时,该第一用户可以使用第一对讲机的输入装置如硬键、触摸屏等,输入组队指令,该第一对讲机接收到该组队指令后就会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该组队请求中会携带有该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请求后会生成一个新群组,同时,会为该新群组分配一个组队码;服务器可以将该第一对讲机加入到该新群组中,即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包括有该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然后,将该组队码发送给第一对讲机。
这里,第一对讲机接收到该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后,可以将该组队码显示在该第一对讲的显示屏上,第一用户看到后,可以将该组队码告诉给将要组队的第二对讲机的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可以将该组队码通过输入装置如硬键、触摸屏等,输入至该第二对讲机,该第二对讲机获取到该组队码后,可以将该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当然,在发送组队码的同时也发送有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可以确定该组队码对应的群组为该第一对讲机所在的新群组,此时,服务器就可以将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添加进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就包括有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和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在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组队完成后,第一对讲机向服务器发送语音信息时,该服务器就可以根据发送语音信息时携带的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确定该第一对讲机所在的新群组,进而将该语音信息转发给该新群组中其他各设备ID对应的第二对讲机,如此,完成了群组之间的语音通信。
本实施例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请求服务器返回组队码,通过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与第二对讲机完成组队,如此,可以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对讲机本身实现多台对讲机快速组对,并且所组队的对讲机不局限在同一个地理位置,只需要一个组队码即可完成快速组队,大大提高对讲机组队的效率以及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对讲机的组队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A1。
在步骤A1中,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本实施例的对讲机(如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中可以设置有近场通信模块如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模块,如此,第一对讲机在接收到组队码后,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如BLE,向第二对讲机发送该组队码,该第二对讲机获取到该组队码后,可以弹出提示是否加入到新群组的提示信息,第二用户确认加入后,第二对讲机就可以将该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当然,在发送组队码的同时也发送有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可以确定该组队码对应的群组为该第一对讲机所在的新群组,此时,服务器就可以将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添加进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就包括有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和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向第二对讲机发送组队码,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组队码,只需确认加入即可入新群组,用户使用更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这里,该有效期可以是服务器内默认的,也可以是第一对讲机的第一用户输入在第一对讲机中,由第一对讲机在发送组队请求时携带在该组队请求中。
这里,在该组队码就有有效期时,第二对讲机需要在该组队码的有效期内将该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如此,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时,确认接收到该组队码的时刻在该组队码的有效期内,则会将该第二对讲机加入该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当然,如果第二对讲机在超过有效期后才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组队码,则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时,确认接收到该组队码的时刻超出了该组队码的有效期内,就会向第二对讲机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会通知该第二对讲机组队码无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用户输入错误的组队码,该服务器接收到后也会向第二对讲机发送组队码无效的通知消息。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204:
在步骤201中,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在步骤202中,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在步骤203中,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在步骤204中,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这里,该第一对讲机的第一用户想要和第二对讲机的第二用户进行组队,进而互相通信时,该第一用户可以使用第一对讲机的输入装置如硬键、触摸屏等,输入组队指令,该第一对讲机接收到该组队指令后就会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该组队请求中会携带有该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请求后会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并为该新群组分配一个组队码,同时,服务器可以将该第一对讲机加入到该新群组中,即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包括有该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然后,将该组队码发送给第一对讲机。
这里,第一对讲机接收到该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后,可以将该组队码显示在该第一对讲的显示屏上,第一用户看到后,可以将该组队码告诉给将要组队的第二对讲机的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可以将该组队码通过输入装置如硬键、触摸屏等,输入至该第二对讲机,或者,该第一对讲机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会直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该组队码发送该第二对讲机。该第二对讲机获取到该组队码后,可以将该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当然,在发送组队码的同时也发送有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可以确定该组队码对应的群组为该第一对讲机所在的新群组,此时,服务器就可以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即将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添加进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就包括有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和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本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对讲机本身实现多台对讲机快速组对,并且所组队的对讲机不局限在同一个地理位置,只需要一个组队码即可完成快速组队,大大提高对讲机组队的效率以及灵活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对讲机的组队方法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上述方法中的步骤204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B1。
在步骤B1中,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这里,第二对讲机需要在该组队码的有效期内将该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如此,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时,确认接收到该组队码的时刻在该组队码的有效期内,则会将该第二对讲机加入该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当然,如果第二对讲机在超过有效期后才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组队码,则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时,确认接收到该组队码的时刻超出了该组队码的有效期内,就会向第二对讲机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会通知该第二对讲机组队码无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用户输入错误的组队码,该服务器接收到后也会向第二对讲机发送组队码无效的通知消息。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应用于第二对讲机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01-302:
在步骤301中,获取组队码。
这里,第一对讲机在进行步骤101和步骤102获取到组队码后,可以将该组队码显示在该第一对讲的显示屏上,第一用户看到后,可以将该组队码告诉给将要组队的第二对讲机的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可以将该组队码通过输入装置如硬键、触摸屏等,输入至该第二对讲机,如此,第二对讲机就获取到了该组队码。
在步骤302中,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这里,第二对讲机在获取到组队码后,就可以将该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当然,在发送组队码的同时也发送有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可以确定该组队码对应的群组为该第一对讲机所在的新群组,此时,服务器就可以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即将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添加进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如此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就包括有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和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本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辅助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对讲机本身实现多台对讲机快速组对,并且所组队的对讲机不局限在同一个地理位置,只需要一个组队码即可完成快速组队,大大提高对讲机组队的效率以及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对讲机的组队方法中的步骤301还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C1,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C2,上述步骤302还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C3。
在步骤C1中,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在步骤C2中,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在步骤C3中,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这里,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中可以设置有近场通信模块如BLE(Bluetooth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模块,如此,第一对讲机在接收到组队码后,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如BLE,向第二对讲机发送该组队码,该第二对讲机可以接收该组队码。
这里,第二对讲机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可以弹出提示信息,示例的,该提示信息可以是一个提示框,该提示框内可以显示文字信息“是否同意组队”以及两个选项按键-“同意”按键和“拒绝”按键。如果第二用户同意加入新群组,则点击“同意”按键,如果第二用户拒绝加入该新群组,则点击“拒绝”按键。
这里,第二用户确认加入后,第二对讲机就可以接收到第二用户输入的同意组队的指令,此时,第二对讲机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当然,在发送组队码的同时也发送有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组队码后,可以确定该组队码对应的群组为该第一对讲机所在的新群组,此时,服务器就可以将该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添加进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该新群组的设备列表中就包括有第一对讲机的设备ID和第二对讲机的设备ID,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向第二对讲机发送组队码,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组队码,只需确认加入即可入新群组,用户使用更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中的步骤C1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C11。
在步骤C11中,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这里,为了避免打扰到不需要加入新群组的对讲机,第二用户可以将需要加入新群组的第二对讲机设置为带组队模式,这样,只有在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才会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其他附近的对讲机并不会接收到该组队码,避免打扰到不需要加入新群组的对讲机。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组队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和服务器,该组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01-406:
在步骤401中,第一对讲机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服务器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
其中,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在步骤402中,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
在步骤403中,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第一对讲机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在步骤404中,第二对讲机获取组队码。
在步骤405中,第二对讲机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在步骤406中,服务器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示例的,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设备ID为00001的对讲机A可以向服务器50发送组队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组队请求后会将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有效期为10分钟的组队码443569,将所述对讲机A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将该组队码443569发送给设备ID为00001的对讲机A。对讲机A的用户A看到组队码后,会告诉给期望加入群组的对讲机用户,收到组队码的各用户可以在10分钟内控制各自的对讲机如设备ID为00002的对讲机B,设备ID为00003的对讲机C,设备ID为00004的对讲机D,进入加入新群组的页面并在该页面输入对应的组队码443569。设备ID为00002的对讲机B,设备ID为00003的对讲机C,设备ID为00004的对讲机D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组队码后,可以将该组队码443569及格子的设备ID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验证该组队码443569在被生成的10分钟内时,就会确定该组队码443569有效,将各设备ID:00002、00003和00004加入至设备ID为00001的对讲机A所在的新群组。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组队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和服务器,该组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601-606:
在步骤601中,第一对讲机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服务器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
其中,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在步骤602中,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
在步骤603中,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第一对讲机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在步骤604中,第一对讲机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第二对讲机接收该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在步骤605中,第二对讲机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在步骤606中,服务器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对讲机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7所示,该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第一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上述公开的对讲机的组队装置还可以被配置成包括广播模块703,其中:
广播模块703,用于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服务器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9所示,该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响应模块902,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第三接收模块903,用于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加入模块904,用于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上述公开的对讲机的组队装置还可以把加入模块904配置成包括加入子模块9041,其中:
加入子模块9041,用于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服务器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11所示,该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组队码;
第二发送模块1102,用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如图12所示,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上述公开的对讲机的组队装置还可以把获取模块1101配置成包括接收子模块11011,把第二发送模块1102配置成包括发送子模块11021,该装置还可以被配置成包括显示模块1103,其中:
接收子模块11011,用于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显示模块1103,用于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发送子模块11021,用于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子模块11011,用于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适用于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
该装置1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301,存储器1302,电源组件1303,多媒体组件1304,音频组件1305,输入/输出(I/O)接口1306,传感器组件1307,以及通信组件1308。
处理组件1301通常控制装置1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呼叫,数据通信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30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3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304和处理组件13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3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消息等。存储器13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303为装置1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3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304包括在所述装置1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音频组件13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3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302或经由通信组件1308发送。该音频组件13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的接口1306为处理组件13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3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307可以检测到装置1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307还可以检测装置1300或装置1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3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3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3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3G或4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3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3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300的处理器13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13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300能够执行上述应用于第一对讲机的对讲机组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13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300能够执行上述应用于第二对讲机的对讲机组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组队码;
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组队码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所述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包括:
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一对讲机,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二对讲机,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组队码;
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获取组队码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所述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包括:
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对讲机的组队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14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装置1400包括处理组件14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4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14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4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4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4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4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450被配置为将装置14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458。装置14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4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14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400能够执行上述应用于服务器的对讲机组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包括:
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二对讲机,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包括:
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对讲机,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组队码,所述组队码用于第二对讲机与所述第一对讲机之间的组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将所述组队码广播给第二对讲机,以便于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组队码与所述第一对讲机进行组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4.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发送的组队请求,所述组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分配组队码;
响应于接收所述组队请求,生成一个新群组及其对应的组队码,将所述第一对讲机加入所述新群组,并向所述第一对讲机返回所述新群组对应的组队码;
接收第二对讲机发送的所述组队码;
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队码具有有效期;
所述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包括:
在所述组队码在有效期时,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所述新群组。
6.一种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对讲机,包括:
获取组队码;
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对讲机加入至所述组队码对应的新群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组队码包括:
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在获取组队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同意组队;
所述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同意组队的指令后,将所述组队码发送给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包括:
在所述第二对讲机处于待组队模式时,接收第一对讲机广播的组队码。
9.一种对讲机的组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在应用于第一对讲机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服务器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第二对讲机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
在应用于第一对讲机时,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服务器时,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在应用于第二对讲机时,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414983.9A 2020-05-15 2020-05-15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615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983.9A CN111615071A (zh) 2020-05-15 2020-05-15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983.9A CN111615071A (zh) 2020-05-15 2020-05-15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071A true CN111615071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983.9A Pending CN111615071A (zh) 2020-05-15 2020-05-15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507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925A (zh) * 2021-03-29 2021-06-18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3392A (zh) * 2021-07-02 2021-10-01 杭州趣慧科技有限公司 头盔组队显示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76786A (zh) * 2021-07-07 2021-11-19 上海龙寻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群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896A (zh) * 2021-10-13 2022-01-21 深圳朝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群组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931A (zh) * 2009-12-30 2010-08-11 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定位方法和用于群组定位的终端设备
CN103856386A (zh) * 2012-11-28 2014-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即时通信客户
CN106714091A (zh) * 2017-01-24 2017-05-2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959924A (zh) * 2017-11-17 2018-04-24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121148A (zh) * 2019-04-02 2019-08-13 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组队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931A (zh) * 2009-12-30 2010-08-11 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定位方法和用于群组定位的终端设备
CN103856386A (zh) * 2012-11-28 2014-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即时通信客户
CN106714091A (zh) * 2017-01-24 2017-05-2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959924A (zh) * 2017-11-17 2018-04-24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121148A (zh) * 2019-04-02 2019-08-13 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组队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EALER官方频道: "极蜂智能网络对讲机快速上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630318》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925A (zh) * 2021-03-29 2021-06-18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3392A (zh) * 2021-07-02 2021-10-01 杭州趣慧科技有限公司 头盔组队显示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76786A (zh) * 2021-07-07 2021-11-19 上海龙寻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群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896A (zh) * 2021-10-13 2022-01-21 深圳朝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群组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5071A (zh)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US11205427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211615B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binding a remote controller,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100190B (zh) 对账户与设备的控制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06410B (zh) 即时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80155B (zh) 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EP311905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mart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erver
KR102377724B1 (ko) 기기의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장치 및 매체
RU2651202C2 (ru) Способы,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алендарными данными
US117926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ing network slice
CN106371327B (zh) 分享控制权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12064B1 (ko) 정보 획득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CN104267977A (zh) 应用程序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09391476B (zh)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6530818A (ja) 通話方法、通話装置及び通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526099A (ja) 目標機能のスターティング方法、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337839A (zh) 交流群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48484B (zh) 设备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243288A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530154A (zh)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0856144B2 (en)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10121148B (zh) 对讲机组队方法及装置
CN111093248B (zh)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90979B (zh) 群组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客户端及存储介质
CN107148011B (zh) 一种执行目标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710077 room 506, zone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planning center, Xi'an,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N FE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05, zone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co ordination center,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Applicant before: XI'AN JIFENG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