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4374A -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4374A
CN111614374A CN202010295237.2A CN202010295237A CN111614374A CN 111614374 A CN111614374 A CN 111614374A CN 202010295237 A CN202010295237 A CN 202010295237A CN 111614374 A CN111614374 A CN 111614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requency hopping
preset
pucch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52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4374B (zh
Inventor
周露
任剑
杨征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52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4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4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4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4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4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站根据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比较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若时延大于预设时延: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信道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采用PUCCH无跳频;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信道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信道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若时延小于等于预设时延,不对信道使用跳频;基站将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解析控制信息,并根据基站的指示发送跳频。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Description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相比于LTE,5G新空口需要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因此支持更多种类的参数集和帧结构,例如,子载波间隔支持15*2nKHz,信道支持灵活可变的配置,支持自包含时隙结构等等。其中,对于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为适应不同的空口和时隙结构,标准设计了short-PUCCH和long-PUCCH两种类型,分别对应每个时隙内不同的上行符号数量。然而,当时隙长度较小时,单个时隙的PUCCH无法满足新空口对于小区覆盖的要求,需要考虑跨时隙的PUCCH。
针对多时隙PUCCH,目前研究重点在于每个时隙内占用的符号数。然而,当信道存在严重的时延扩展时,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影响PUCCH的接收性能,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类似于LTE的跳频机制,但目前对于跨时隙跳频的研究还较少,因此,亟待发明一种针对多时隙PUCCH的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用以判断并选择信道所需的跳频方式,有利于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时隙PUCCH跳频方法,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所述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时延大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判断所述信道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
若所述时延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则不对所述信道使用跳频;
所述基站将所述信道的所述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所述终端解析所述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的指示发送所述跳频。
可选地,其中:
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451930990000021
其中,w为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hi-1和hi为相邻两次的上行的所述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N为相邻两次所述信道估计之间的符号数量。
可选地,其中:
所述PUCCH时隙内跳频中,任一所述时隙均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之间无缝切换。
可选地,其中:
所述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所述时隙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1~M/2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一频段,M/2-1~M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二频段;其中M≥2,且M为正整数。
可选地,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信道的时偏、频偏和时延。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包括基站和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所述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时延大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判断所述信道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
若所述时延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则不对所述信道使用跳频;
所述基站还用于将所述信道的所述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解析所述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的指示发送所述跳频。
可选地,其中:
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451930990000031
其中,w为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hi-1和hi为相邻两次的上行的所述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N为相邻两次所述信道估计之间的符号数量。
可选地,其中:
所述PUCCH时隙内跳频中,任一所述时隙均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之间无缝切换。
可选地,其中:
所述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所述时隙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1~M/2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一频段,M/2-1~M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二频段;其中M≥2,且M为正整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中,通过基站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信道是否需要发生跳频,通过对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第一阈值、预设第二阈值的比较,以及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和第一预设变化值、第二预设变化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信道所需采用的跳频方式,从而通过基站的指示发送相应跳频,有利于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同时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跳频,降低基站和终端处理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UCCH无跳频发送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UCCH时隙内跳频发送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UCCH时隙间跳频发送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帧结构配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针对多时隙PUCCH,目前研究重点在于每个时隙内占用的符号数。然而,当信道存在严重的时延扩展时,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影响PUCCH的接收性能,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类似于LTE的跳频机制,但目前对于跨时隙跳频的研究还较少,因此,亟待发明一种针对多时隙PUCCH的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用以判断并选择信道所需的跳频方式,有利于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流程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UCCH无跳频发送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UCCH时隙内跳频发送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UCCH时隙间跳频发送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站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
步骤102、若时延大于预设时延参考值,判断信道的跳频方式:
步骤1021、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
步骤1022、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
步骤1023、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且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时,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
步骤103、若时延小于等于预设时延参考值,则不对信道使用跳频;
步骤104、基站将信道的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解析控制信息,并根据基站的指示发送跳频。
请继续参照图1-图4,具体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在步骤101中,基站基于用户的上行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导频,获取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判断信道的时变是否严重,也即判断信道的时延扩展是否较大,这里一般选用最大时延;通过将最大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大小比较。
在步骤102中,若经过步骤101时延大小比较后得到用户信道的时延超过了预设时延参考值(阈值Tdelay),则认为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严重,此时采用跳频可以达到较好的分集效果。此时需要通过步骤1021-步骤1023来判断并选择信道的跳频方式,具体需要判断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第一阈值、预设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并判断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步骤1021中,当子载波间隔小于设定的预设第一阈值(例如60KHz),且计算获得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T1时,此时符号间隔大,信道变化快,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存在差异,无需通过跳频来达到分集效果,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即可;即如图2所示的方式发送PUCCH,PUCCH在每个时隙内占用的符号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本申请中子载波间隔的取值例如可为15KHz、30KHz、60KHz、120KHz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可根据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进行仿真得到,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作为和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进行大小比较时,均为一个固定的数值。
在步骤1022中,当子载波间隔超过设定的预设第一阈值(例如60KHz),且计算获得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T2<w<T1时,此时时隙长度变小或信道变化较慢,每个时隙内的信道存在较小差异,不同时隙之间的信道存在一定差异,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如图3所示。
在步骤1023中,当子载波间隔超过设定的预设第二阈值(例如120KHz),且计算获得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T2时,多个时隙间的信道存在较小差异,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多个上行时隙在时间上不连续时,不同时隙之间的信道差异较大,不需要考虑时隙间跳频,采用不跳频的发送方式即可。
在步骤103中,若经过步骤101时延大小比较后得到用户信道的时延小于预设时延参考值(阈值Tdelay),则不对信道使用跳频,采用不跳频的发送方式即可。通过步骤101~103,基于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系统所采用的参数集帧结构,自适应选择不跳频、时隙内跳频或时隙间跳频,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在步骤104中,基站将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下发到终端侧,终端侧解析控制信息,并根据基站的指示进行相应的跳频发送。其中,控制信息为下行输出数据的大小、发送方式、占用带宽的情况以及占用符号的情况等。
本申请通过基站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信道是否需要发生跳频,通过对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第一阈值、预设第二阈值的比较,以及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和第一预设变化值、第二预设变化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信道所需采用的跳频方式,从而通过基站的指示发送相应跳频,有利于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中所示的DL为Downlink-下行,GP为Guard Period-保护间隔,UL为Uplink-上行。
可选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451930990000071
其中,w为信道的相对变化值,hi-1和hi为相邻两次的上行的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N为相邻两次信道估计之间的符号数量。其中,上述“信道估计”的目的在于确定信号是从那个信道进行传送的。
可选地,PUCCH时隙内跳频中,任一时隙均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之间无缝切换。
具体地,第一频段具体为高频段、第二频段具体为低频段,PUCCH时隙内跳频中,每个时隙内包括一个高频段和一个低频段,当高频段切换为低频段时,中间没有时间间隔,也即同一个间隙内的高频段和低频段之间无缝切换,也可以说PUCCH时隙内跳频发送时,同一个时隙内是连续发送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低频段(第二频段)为小于6GHz的频段范围、高频段(第一频段)为大于等于6GHz的频段范围。
可选地,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时隙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1~M/2个时隙位于第一频段,M/2-1~M个时隙位于第二频段;其中M≥2,且M为正整数。
具体地,第一频段具体为高频段、第二频段具体为低频段,分配给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时,其中前M/2个时隙在高频段(第一频段)发送,后M/2个时隙在低频段(第二频段)发送,也即M个时隙中1~M/2个时隙位于高频段发送,M/2-1~M个时隙位于低频段发送;其中M≥2,且M为正整数。此处的低频段(第二频段)为小于6GHz的频段范围、高频段(第一频段)为大于等于6GHz的频段范围。
可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的时偏、频偏和时延。具体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的时偏、频偏和时延等。
可选地,第二预设变化值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具体地,信道的第一预设变化值和第二预设变化值之间的关系为:T2<T1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请参照图1-图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100,包括基站10和终端20;
基站10用于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
若时延大于预设时延参考值,判断信道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且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时,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
若时延小于等于预设时延参考值,则不对信道使用跳频;
基站10还用于将信道的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20;
终端20用于解析控制信息,并根据基站10的指示发送跳频。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100,该装置至少包括基站10和终端20;其中,基站10用于基于用户的上行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导频,获取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判断信道的时变是否严重,也即判断信道的时延扩展是否较大,这里一般选用最大时延,并将最大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大小比较。
若时延大小比较后得到用户信道的时延超过了预设时延参考值(阈值Tdelay),则认为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严重,此时采用跳频可以达到较好的分集效果。此时需要判断并选择信道的跳频方式,具体需要判断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第一阈值、预设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并判断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子载波间隔小于设定的预设第一阈值(例如60KHz),且计算获得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T1时,此时符号间隔大,信道变化快,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存在差异,无需通过跳频来达到分集效果,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即可;即如图2所示的方式发送PUCCH,PUCCH在每个时隙内占用的符号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本申请中子载波间隔的取值例如可为15KHz、30KHz、60KHz、120KHz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可根据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进行仿真得到,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作为和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进行大小比较时,均为一个固定的数值。
当子载波间隔超过设定的预设第一阈值(例如60KHz),且计算获得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T2<w<T1时,此时时隙长度变小或信道变化较慢,每个时隙内的信道存在较小差异,不同时隙之间的信道存在一定差异,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如图3所示。
当子载波间隔超过设定的预设第二阈值(例如120KHz),且计算获得信道的相对变化值w与第一预设变化值T1、第二预设变化值T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T2时,多个时隙间的信道存在较小差异,则对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多个上行时隙在时间上不连续时,不同时隙之间的信道差异较大,不需要考虑时隙间跳频,采用不跳频的发送方式即可。
若经过时延大小比较后得到用户信道的时延小于预设时延参考值(阈值Tdelay),则不对信道使用跳频,采用不跳频的发送方式即可。基于终端20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系统所采用的参数集帧结构,自适应选择不跳频、时隙内跳频或时隙间跳频,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基站10还用于将信道的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20。其中,控制信息为下行输出数据的大小、发送方式、占用带宽的情况以及占用符号的情况等。
终端20用于解析控制信息,并根据基站10的指示发送跳频。
通过基站10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信道是否需要发生跳频,通过对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第一阈值、预设第二阈值的比较,以及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和第一预设变化值、第二预设变化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信道所需采用的跳频方式,从而通过基站10的指示发送相应跳频,有利于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
可选地,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451930990000101
其中,w为信道的相对变化值,hi-1和hi为相邻两次的上行的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N为相邻两次信道估计之间的符号数量。其中,上述“信道估计”的目的在于确定信号是从那个信道进行传送的。
可选地,PUCCH时隙内跳频中,任一时隙均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之间无缝切换。
具体地,第一频段具体为高频段、第二频段具体为低频段,PUCCH时隙内跳频中,每个时隙内包括一个高频段和一个低频段,当高频段切换为低频段时,中间没有时间间隔,也即同一个间隙内的高频段和低频段之间无缝切换,也可以说PUCCH时隙内跳频发送时,同一个时隙内是连续发送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低频段(第二频段)为小于6GHz的频段范围、高频段(第一频段)为大于等于6GHz的频段范围。
可选地,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时隙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1~M/2个时隙位于第一频段,M/2-1~M个时隙位于第二频段;其中M≥2,且M为正整数。
具体地,第一频段具体为高频段、第二频段具体为低频段,分配给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时,其中前M/2个时隙在高频段(第一频段)发送,后M/2个时隙在低频段(第二频段)发送,也即M个时隙中1~M/2个时隙位于高频段发送,M/2-1~M个时隙位于低频段发送;其中M≥2,且M为正整数。此处的低频段(第二频段)为小于6GHz的频段范围、高频段(第一频段)为大于等于6GHz的频段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帧结构配比示意图,请参照图6,系统子载波间隔60KHz,1ms的子帧内包含4个时隙,一个时隙内包含14个符号,上行采用2:2:10的自包含结构,帧结构如图6所示。为了达到与LTE相同的覆盖能力,上行PUCCH需要占用6个时隙。进而基于用户的上行导频进行信道估计,获得时域信道估计结果,并将信道最大时延与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本例中,信道时延大于设定的阈值,因此需要考虑PUCCH跳频发送。根据预先设定的门限,此时子载波间隔达到了第一阈值,因此考虑时隙内跳频,跳频方式如图3所示。
实施例二、
系统子载波间隔60KHz,1ms的子帧内包含4个时隙,一个时隙内包含14个符号,上行采用2:2:10的自包含结构,帧结构如图6所示。为了达到与LTE相同的覆盖能力,上行PUCCH需要占用6个时隙。进而基于用户的上行导频进行信道估计,获得时域信道估计结果,并将信道最大时延与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本例中,信道时延大于设定的阈值,因此需要考虑PUCCH跳频发送。根据预先设定的门限,此时子载波间隔达到了第一阈值,但是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51930990000121
计算得到的时域信道相对变化值w<T2,即信道在时间上变化缓慢,因此考虑时隙间跳频,跳频方式如图4所示。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中,通过基站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信道是否需要发生跳频,通过对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第一阈值、预设第二阈值的比较,以及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和第一预设变化值、第二预设变化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信道所需采用的跳频方式,从而通过基站的指示发送相应跳频,有利于保证跳频能够匹配不同符号间的信道变化,从而最大化分集增益,同时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跳频,降低基站和终端处理的复杂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所述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时延大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判断所述信道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若所述时延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则不对所述信道使用跳频;
所述基站将所述信道的所述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所述终端解析所述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的指示发送所述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2451930980000011
其中,w为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hi-1和hi为相邻两次的上行的所述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N为相邻两次所述信道估计之间的符号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时隙内跳频中,任一所述时隙均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之间无缝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所述时隙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1~M/2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一频段,M/2-1~M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二频段;其中M≥2,且M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信道的时偏、频偏和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值。
7.一种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用户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信道的时延,并对所述信道的时延和预设时延参考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时延大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判断所述信道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无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内跳频的跳频方式;
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且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变化值时,则对所述信道采用PUCCH时隙间跳频的跳频方式;
若所述时延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时延参考值,则不对所述信道使用跳频;
所述基站还用于将所述信道的所述跳频方式通过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解析所述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的指示发送所述跳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2451930980000021
其中,w为所述信道的相对变化值,hi-1和hi为相邻两次的上行的所述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N为相邻两次所述信道估计之间的符号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时隙内跳频中,任一所述时隙均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之间无缝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时隙PUCCH跳频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时隙间跳频中包括M个时隙,所述时隙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1~M/2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一频段,M/2-1~M个所述时隙位于所述第二频段;其中M≥2,且M为正整数。
CN202010295237.2A 2020-04-15 2020-04-15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Active CN111614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5237.2A CN111614374B (zh) 2020-04-15 2020-04-15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5237.2A CN111614374B (zh) 2020-04-15 2020-04-15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4374A true CN111614374A (zh) 2020-09-01
CN111614374B CN111614374B (zh) 2021-06-04

Family

ID=7220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5237.2A Active CN111614374B (zh) 2020-04-15 2020-04-15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43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4006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8713697B (zh) * 2024-08-28 2024-10-25 舟山超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无线通信的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570A (zh) * 2010-12-21 2011-04-27 中南大学 一种频率预置分布式跳频同步方法
US20180323932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intra-slot frequency hopping for a variable length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8809557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462795A1 (en) * 2017-10-02 2019-04-03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access node, transceiver, baseband circuitry, apparatus, method, and machine readable media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processing baseband signals
CN110324906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00052827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Usa Vilaipornsawai Mini-slot based repetition and frequency hopp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570A (zh) * 2010-12-21 2011-04-27 中南大学 一种频率预置分布式跳频同步方法
CN108809557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23932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intra-slot frequency hopping for a variable length uplink control channel
EP3462795A1 (en) * 2017-10-02 2019-04-03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access node, transceiver, baseband circuitry, apparatus, method, and machine readable media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processing baseband signals
CN110324906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00052827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Usa Vilaipornsawai Mini-slot based repetition and frequency hopping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 NICOLI等: "Reduced-rank channel estimation and tracking in time-slotted CDMA systems", 《 200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
曾召华 等: "LTE PUCCH DTX 检测性能提升的新方法", 《电视技术》 *
邱斌等: "LTE上行控制信道设计策略探讨", 《广东通信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4006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209535A (zh) * 2021-04-09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209535B (zh) * 2021-04-09 2024-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8713697B (zh) * 2024-08-28 2024-10-25 舟山超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无线通信的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4374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8921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использующей схему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US8094638B2 (en) Adaptive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reference signals
JP5075198B2 (ja) セル間干渉除去システム及びスケジューラ
US8619698B2 (en) Enhanced beacon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600138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ssignment in a frequency hopping m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709170C2 (ru) Односегментные форматы pucch
EP160810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DD frames with increased data payload
JPWO2006038694A1 (ja)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KR20040018340A (ko) 일방향에 대해 ofdm을, 타방향에 대해 dsss를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KR20060017314A (ko) 시분할 듀플렉스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상태에 따라 상향링크 전력제어방식을 적응적으로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14161073A (ja) 同一チャネル干渉を低減する同一チャネルデータ伝送のタイムシフト
EP2104254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7606294B2 (en) Channel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20241183A1 (ja)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13826347A (zh) 用于覆盖范围受限场景的pdcch结构
US2010030301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44892A1 (en) Radio transmitter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10038399A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510351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6539010B1 (en) Downlink power control and adaptive beamforming for half-rate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2010722B2 (en)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availability assessment
CN111614374B (zh) 多时隙pucch跳频方法及跳频选择装置
WO201311152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KR20230039642A (ko) 단말, 및, 통신 방법
Tezuka et al. Link-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n ULNOMA system with TDD constructed by hardw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