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3900B -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3900B
CN111613900B CN202010475646.0A CN202010475646A CN111613900B CN 111613900 B CN111613900 B CN 111613900B CN 202010475646 A CN202010475646 A CN 202010475646A CN 111613900 B CN111613900 B CN 111613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lens
hemispherical shell
layer
dielectric constant
artifi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56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3900A (zh
Inventor
王建青
任玉文
陈滢
焦西斌
田建科
肖兵
王赟
李天佐
王亚
肖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aitian Antenna Technologi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aitian Antenna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aitian Antenna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aitian Antenna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56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3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3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3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3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3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2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 H01Q15/08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formed of solid dielectric material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的制造方法,在宽度为L,厚度为t的正方形低介电常数单面胶泡棉基材上,粘连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制成厚度为H的n层立方体,各层ε相同、不同、或逐渐变小。然后利用模具和热压工艺,将其制备成半球形壳体,再根据需要将不同尺寸的半球形壳体套装,制备成半球形透镜,最后将两个尺寸相同的半球形透镜合在一起,制成一种新型的人工介质多层龙伯球透镜。该方法制成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重量超轻,频率超宽,能够满足单波束,双波束及多波束天线的应用需求,因为采用模具生产,产品的一致性高,性能稳定,且特别适用于移动通信5G、4G、WIFI、MIMO甚至毫米波基站天线。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龙伯介质透镜天线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介质透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有圆柱形,椭圆柱形以及球形。为了使各种形式的透镜的性能更接近理论性能,现有多种技术生产制造介质透镜,如:申请号201910686927.8,申请公开《一种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粘合剂将第一种颗粒材料粘成球状而制成球核;在球核的表面喷涂粘合剂,放入到装有第二种颗粒材料的容器中并让球核滚动而让整个球核的表面粘附上第二种颗粒材料,直至第二种颗粒材料的厚度达到预定范围,由此构成一个包覆住球核的介质层;如此类推制作预定层数的介质层,即获得龙伯透镜成品。该生产方法在制作过程中虽然不需要使用模具,但在球核滚动过程中无法保证颗粒材料粘附的均匀性,因此也就无法保证透镜各层的性能符合龙伯透镜的理论性能。申请号201910225149.2,申请公开《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半边壳体作为透镜半壳体,在透镜半壳体的内壁表面喷涂粘合剂,将预制的第一种颗粒材料铺覆到透镜半壳体内,用冲头对第一种颗粒材料进行施压,形成第一介质层,在第一介质层的表面喷涂粘合剂,将第二种颗粒材料铺覆到第一介质层的表面并施压,如此类推以制得半边龙伯透镜,再将两件半边龙伯透镜粘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件龙伯透镜。该生产方法复杂,在使用冲头将预制的颗粒材料填充到介质层的腔内,而后辅以若干次的施压、补喷粘合剂和补填颗粒材料,以使在最后的介质层的腔内形成半边内核,生产方法复杂,实施工艺难度大,不利于批量生产。
Matsing龙伯球采用高介电材料颗粒与轻介质材料混合发泡方式制成球状透镜,但制造工艺复杂、产品合格率低。
中国发明专利(200580038415.7:Luneberg介电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半球形介电透镜,其实施例中提供的半球形透镜总表观密度在0.17-0.27g/cm3之间,仍然太重,难以大量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龙伯透镜的可生产性,促进龙伯透镜天线在移动通信的领域的应用,需要对龙伯透镜的制作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球形、半球形龙伯存在的加工复杂,重量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备极其简单、质量超轻、频率超宽的新型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面胶泡棉制作形成n件基材,其中,1≤n≤1000,所述基材为正方形;
S2:将步骤S1中第1件基材平铺在工作台上,胶面朝上展开;
S3: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2中胶面朝上的第1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一颗粒层;
S4:将步骤S1中第2件基材胶面朝上展开,粘连在步骤S3中形成的第一颗粒层上;
S5: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4中胶面朝上的第二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二颗粒层;
S6:比照步骤S4至步骤S5,类推制作形成第n层颗粒层,n>2;
S7: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利用热压设备,制备成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一半球形壳体;
S8: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2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二半球形壳体;
S9: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3的半球形壳体,其中R1<R2<R3,作为第三半球形壳体;
S10: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制备出外径为Rm的半球形壳体,其中4≤m≤100,作为第n半球形壳体;
S11:将外径为R1,R2,R3......Rm的半球形壳体,按大小顺序进行套装;再将直径为R0的模芯放入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内,形成一个半球体;其中R0<R1;
S12:将两个直径相同的半球体合成,制备形成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S13:将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与天线结合,在测量天线性能的微波暗室检验,测试天线的增益、方向图、各项电指标和重量,并与预定值比较,调整各层的介电常数值或各个半球形壳体尺寸,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优选地,所述基材宽度H范围为10mm<H<10000mm,厚度t范围为0<t<10mm。
优选地,所述基材的介电常数为1.0<ε<2.0,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ε≤3.0。
优选地,直径为R0的模芯的介电常数为2。
优选地,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为金属粉、陶瓷粉、印刷导电线或绝缘扁金属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基材为轻型发泡介质材料,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密度为0.01-0.1g/cm3。
优选地,所述第n层颗粒层中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n层颗粒层中的每层颗粒层从第一层开始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用于+/-45°双极化单天线龙伯球透镜。
优选地,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通过高温150℃-180℃加热5-10分钟后,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先将基材剪切成需要的尺寸,然后在按不同的配方比例将等效的介电常数材料均匀的分布在基材上,再通过多层叠加,叠加到所需要的尺寸后,再通过高温150℃-180℃加热5-10分钟后,把材料放进相应的磨具内通过热压成型,通过多层不同大小的尺寸磨具热压成型后形成不同的半球形壳体,再根据不同配方把大小不同的球体套在一起,达到相应的尺寸大小,就可以制成完整的介质球体。
(2)采用高温加热热压成型后的多层介质材料,结构更稳定,性能指标的一致性更好。
(3)采用此方法制备的人工介质多层球,可以进一步改善透镜天线的技术指标,得到性能更优的辐射方向图,如图4所示,+/-45°双极化的两个极化方向图一致性提高;副瓣抑制提高,+/-45°双极化均可满足<-18dB;前后比指标大幅提升,+/-45°双极化均可满足>28dB。
(4)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成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重量超轻,频率超宽,能够满足单波束,双波束及多波束天线的应用需求,因为采用模具生产,产品的一致性高,性能稳定,且特别适用于移动通信5G、4G、WIFI、MIMO甚至毫米波基站天线。
附图说明
图1a是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2端口2TR)单波束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主视图;
图1c是图1a的侧视图;
图1d是图1a的俯视图;
图2a是多层球柱透镜+/-45°双极化(4端口4TR)双波束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主视图;
图2c从是图2a的侧视图;
图2d从是图2a的俯视图;
图3a是多层球柱透镜+/-45°双极化(6端口6TR)三波束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主视图;
图3c从是图3a的侧视图;
图3d从是图3a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天线实测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面胶泡棉制作形成n件基材,其中,1≤n≤1000,所述基材为正方形;
S2:将步骤S1中第1件基材平铺在工作台上,胶面朝上展开;
S3: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2中胶面朝上的第1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一颗粒层;
S4:将步骤S1中第2件基材胶面朝上展开,粘连在步骤S3中形成的第一颗粒层上;
S5: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4中胶面朝上的第二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二颗粒层;
S6:比照步骤S4至步骤S5,类推制作形成第n层颗粒层,n>2;
S7: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利用热压设备,制备成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一半球形壳体;
S8: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2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二半球形壳体;
S9: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3的半球形壳体,其中R1<R2<R3,作为第三半球形壳体;
S10: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制备出外径为Rm的半球形壳体,其中4≤m≤100,作为第n半球形壳体;
S11:将外径为R1,R2,R3......Rm的半球形壳体,按大小顺序进行套装;再将直径为R0的模芯放入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内,形成一个半球体;其中R0<R1;
S12:将两个直径相同的半球体合成,制备形成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S13:将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与天线结合,在测量天线性能的微波暗室检验,测试天线的增益、方向图、各项电指标和重量,并与预定值比较,调整各层的介电常数值或各个半球形壳体尺寸,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基材宽度H范围为10mm<H<10000mm,厚度t范围为0<t<10mm。其中,基材的介电常数为1.0<ε<2.0,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ε≤3.0。直径为R0的模芯的介电常数为2。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为金属粉、陶瓷粉、印刷导电线或绝缘扁金属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基材为轻型发泡介质材料,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密度为0.01-0.1g/cm3。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第n层颗粒层中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相同或不同。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第n层颗粒层中的每层颗粒层从第一层开始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用于+/-45°双极化单天线龙伯球透镜。
附图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介质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面胶泡棉制作形成n件基材,其中,1≤n≤1000,所述基材为正方形;
S2:将步骤S1中第1件基材平铺在工作台上,胶面朝上展开;
S3: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2中胶面朝上的第1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一颗粒层;
S4:将步骤S1中第2件基材胶面朝上展开,粘连在步骤S3中形成的第一颗粒层上;
S5: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4中胶面朝上的第二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二颗粒层;
S6:比照步骤S4至步骤S5,类推制作形成第n层颗粒层,n>2;
S7: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利用热压设备,制备成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一半球形壳体;
S8: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2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二半球形壳体;
S9: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3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三半球形壳体;
S10: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制备出外径为R5的半球形壳体,其中4≤m≤100,作为第五半球形壳体;
S11:将外径为R1,R2,R3......R5的半球形壳体,按大小顺序进行套装;再将直径为R0的模芯放入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内,形成一个半球体;其中R0<R1;
S12:将两个直径相同的半球体合成,制备形成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S13:将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与天线结合,在测量天线性能的微波暗室检验,测试天线的增益、方向图、各项电指标和重量,并与预定值比较,调整各层的介电常数值或各个半球形壳体尺寸,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其中,基层宽度H为10mm<H<10000mm,厚度t为0<t<10mm,基材的介电常数为1.0<ε<2.0,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ε<3.0。直径为R0的模芯的介电常数为2。
其中R0为50mm,R1为112.5mm,R2为175mm,R3为238.5mm,R4为291mm,R5为350mm。
本实施例中形成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具体为5层。具体如下表所示:
模芯 1 2 3 4 5
介电常数 2.0 1.85 1.6 1.38 1.21 1.05
外径(mm) 50 112.5 175 238.5 291 350
内径(mm) / 50 112.5 175 238.5 291
一方面,结合图1a-1d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2端口2TR)单波束天线,所述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2端口2TR)单波束天线包括一组+/-45°双极化单天线和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组多层球透镜,该多层球透镜尺寸为直径:300(±40)mm,将+/-45°双极化单天线作为所述多层球透镜的单馈源;所述单馈源的最大辐射方向射线指向所述多层球透镜的柱体轴线,所述单馈源中斜极化+/-45°偶极子的平面与所述多层球透镜球体的距离范围为30-50mm。
另一方面,该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2端口2TR)单波束天线可实现30°左右的垂直半功率波瓣宽度,覆盖水平面60°左右单波束区域。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介质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面胶泡棉制作形成n件基材,其中,1≤n≤1000,所述基材为正方形;
S2:将步骤S1中第1件基材平铺在工作台上,胶面朝上展开;
S3: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2中胶面朝上的第1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一颗粒层;
S4:将步骤S1中第2件基材胶面朝上展开,粘连在步骤S3中形成的第一颗粒层上;
S5: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4中胶面朝上的第二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二颗粒层;
S6:比照步骤S4至步骤S5,类推制作形成第n层颗粒层,n>2;
S7: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利用热压设备,制备成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一半球形壳体;
S8: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2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二半球形壳体;
S9: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3的半球形壳体,其中R1<R2<R3,作为第三半球形壳体;
S10: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制备出外径为R6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六半球形壳体;
S11:将外径为R1,R2,R3......R6的半球形壳体,按大小顺序进行套装;再将直径为R0的模芯放入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内,形成一个半球体;其中R0<R1;
S12:将两个直径相同的半球体合成,制备形成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S13:将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与天线结合,在测量天线性能的微波暗室检验,测试天线的增益、方向图、各项电指标和重量,并与预定值比较,调整各层的介电常数值或各个半球形壳体尺寸,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其中,基层宽度H为10mm<H<10000mm,厚度t为0<t<10mm,基材的介电常数为1.0<ε<2.0,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ε<3.0。直径为R0的模芯的介电常数为2。
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具体为金属粉、陶瓷粉、印刷导电线或绝缘扁金属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材为轻型发泡介质材料,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具体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密度为0.01-0.1g/cm3。
其中R0为50mm,R1为105.5mm,R2为159.5mm,R3为210mm,R4为268.5mm,R5为307.5mm,R6为350mm。
本实施例中形成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具体为6层。具体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515742610000071
Figure BDA0002515742610000081
一方面,结合图2a-2b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4端口4TR)双波束天线,所述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4端口4TR)双波束天线包括两组+/-45°双极化单天线和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组多层球透镜,将两组水平分离的+/-45°双极化单天线作为所述多层球透镜的双馈源;所述双馈源中每个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射线指向所述多层球透镜的球体轴线,所述双馈源中每个+/-45°偶极子的平面与所述多层球透镜球体的优选距离范围为10-30mm。
另一方面,单个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4端口4TR)双波束天线可实现30°左右的垂直半功率波瓣宽度,覆盖水平面120°左右双波束区域。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介质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面胶泡棉制作形成n件基材,其中,1≤n≤1000,所述基材为正方形;
S2:将步骤S1中第1件基材平铺在工作台上,胶面朝上展开;
S3: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2中胶面朝上的第1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一颗粒层;
S4:将步骤S1中第2件基材胶面朝上展开,粘连在步骤S3中形成的第一颗粒层上;
S5: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4中胶面朝上的第二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二颗粒层;
S6:比照步骤S4至步骤S5,类推制作形成第n层颗粒层,n>2;
S7: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利用热压设备,制备成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一半球形壳体;
S8: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2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二半球形壳体;
S9: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3的半球形壳体,其中R1<R2<R3,作为第三半球形壳体;
S10: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制备出外径为R7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七半球形壳体;
S11:将外径为R1,R2,R3......R7的半球形壳体,按大小顺序进行套装;再将直径为R0的模芯放入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内,形成一个半球体;其中R0<R1;
S12:将两个直径相同的半球体合成,制备形成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S13:将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与天线结合,在测量天线性能的微波暗室检验,测试天线的增益、方向图、各项电指标和重量,并与预定值比较,调整各层的介电常数值或各个半球形壳体尺寸,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其中,基层宽度H为10mm<H<10000mm,厚度t为0<t<10mm,基材的介电常数为1.0<ε<2.0,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ε<3.0。直径为R0的模芯的介电常数为2。
其中R0为50mm,R1为112.5mm,R2为173.8mm,R3为231.5mm,R4为288.9mm,R5为341mm,R6为394.5mm,R7为425mm。
本实施例中形成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具体为7层。具体如下表所示:
模芯 1 2 3 4 5 6 7
介电常数 2.0 1.85 1.74 1.6 1.49 1.35 1.22 1.05
外径(mm) 50 112.5 173.8 231.5 288.9 341 394.5 425
内径(mm) / 50 112.5 173.8 231.5 288.9 341 394.5
一方面,结合图3a-3d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6端口6TR)三波束天线,所述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6端口6TR)三波束天线包括三组+/-45°双极化单天线和和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组多层球透镜,将三组水平分离的+/-45°双极化单天线作为所述多层球透镜的多馈源;所述多馈源中每个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射线指向所述多层球透镜的球体轴线,所述多馈源中每个+/-45°偶极子的平面与所述多层球透镜球体的优选距离范围为10-30mm。
另一方面,单个多层球透镜+/-45°双极化(6端口6TR)三波束天线可实现20°左右的垂直半功率波瓣宽度,覆盖水平面120°左右三波束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面胶泡棉制作形成n件基材,其中,1≤n≤1000,所述基材为正方形;
S2:将步骤S1中第1件基材平铺在工作台上,胶面朝上展开;
S3: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2中胶面朝上的第1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一颗粒层;
S4:将步骤S1中第2件基材胶面朝上展开,粘连在步骤S3中形成的第一颗粒层上;
S5:将设计的一种或多种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粘连在步骤S4中胶面朝上的第2件基材上,并保持胶面朝上,形成第二颗粒层;
S6:比照步骤S4至步骤S5,类推制作形成第n层颗粒层,n>2;
n层颗粒层从第一层开始逐渐变小;
S7: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利用热压设备,制备成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一半球形壳体;
S8: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2的半球形壳体,作为第二半球形壳体;
S9: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类推制备出外径为R3的半球形壳体,其中R1<R2<R3,作为第三半球形壳体;
S10:比照步骤S1至步骤S7,制备出外径为Rm的半球形壳体,其中4≤m≤100,作为第n半球形壳体;
S11:将外径为R1,R2,R3......Rm的半球形壳体,按大小顺序进行套装;再将直径为R0的模芯放入外径为R1的半球形壳体内,形成一个半球体;其中R0<R1;
S12:将两个直径相同的半球体合成,制备形成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S13:将初制的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与天线结合,在测量天线性能的微波暗室检验,测试天线的增益、方向图、各项电指标和重量,并与预定值比较,调整各层的介电常数值或各个半球形壳体尺寸,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宽度H范围为10mm<H<10000mm,厚度t范围为0<t<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介电常数为1.0<Ɛ<2.0,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Ɛ≤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径为R0的模芯的介电常数为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为金属粉、陶瓷粉、印刷导电线或绝缘扁金属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轻型发泡介质材料,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轻型发泡介质材料密度为0.01 -0.1g/cm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层颗粒层中高介电常数颗粒材料相同或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用于+/-45°双极化单天线龙伯球透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S6得到的n层颗粒层,通过高温150℃-180℃加热5-10分钟后,放入对应尺寸的模具中。
CN202010475646.0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613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5646.0A CN111613900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5646.0A CN111613900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3900A CN111613900A (zh) 2020-09-01
CN111613900B true CN111613900B (zh) 2021-06-11

Family

ID=7220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5646.0A Active CN111613900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3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4346A (zh) * 2020-10-14 2021-01-15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化+/-45°双极化人工介质透镜天线
CN115107304A (zh) * 2021-03-17 2022-09-2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龙伯透镜半球的制备方法及龙伯透镜天线
CN113745847A (zh) * 2021-09-09 2021-12-03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介质透镜的制作方法
CN114639969B (zh) * 2022-05-19 2022-08-26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G massive MIMO人工介质透镜天线及其人工介质透镜
CN116247442B (zh) * 2023-02-06 2024-02-23 广东福顺天际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波透镜及电磁波透镜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7370A (zh) * 2004-09-10 2007-10-17 株式会社Jsp Luneberg介电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016799A1 (en) * 2008-08-07 2010-02-11 Em Technologies Group Pte Ltd Antenna for omni directional, multi-beam, high gain communication
CN107959122A (zh) * 2017-08-18 2018-04-24 西安肖氏天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轻人工介质多层圆柱透镜
CN108701894A (zh) * 2016-03-25 2018-10-2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由轻质介电材料形成的透镜和相关介电材料的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9222A1 (ja) * 2016-01-07 2017-07-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ルネベルグレンズアンテナ装置
CN109994837A (zh) * 2019-03-26 2019-07-09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
CN110911846B (zh) * 2019-12-06 2021-12-14 广东福顺天际通信有限公司 可不使用粘合剂的龙伯透镜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7370A (zh) * 2004-09-10 2007-10-17 株式会社Jsp Luneberg介电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016799A1 (en) * 2008-08-07 2010-02-11 Em Technologies Group Pte Ltd Antenna for omni directional, multi-beam, high gain communication
CN108701894A (zh) * 2016-03-25 2018-10-2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由轻质介电材料形成的透镜和相关介电材料的天线
CN107959122A (zh) * 2017-08-18 2018-04-24 西安肖氏天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轻人工介质多层圆柱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3900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3900B (zh)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球透镜制造方法
CN111262042B (zh) 一种人工介质多层柱状透镜制造方法
CN104659496B (zh) 一种半球龙伯透镜天线的制作方法
CN107946774B (zh) 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全向多波束天线
CN107959122B (zh) 一种超轻人工介质多层圆柱透镜
CN108232458B (zh) 一种差分双频双极化双环基站天线
CN106134002B (zh) 多模复合天线
CN111244641B (zh) 一种应用于低频段5G massive MIMO龙伯透镜天线
Lu et al. Compact planar microstrip-fed quasi-Yagi antenna
US11527835B2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a composite dielectric material
CN205122780U (zh) 一种龙伯透镜反射器
CN205122779U (zh) 一种龙伯透镜天线
CN111106429B (zh) 通信装置、透镜天线及球透镜
WO2010016799A1 (en) Antenna for omni directional, multi-beam, high gain communication
CN106887686A (zh) 基于分形结构的双频圆极化天线
Ali et al. Dual-band millimeter-wave microstrip patch array antenna for 5G smartphones
CN108511914A (zh) 介质加载实现宽带基站天线波束收敛的装置及方法
Chi et al. High-gain patch-fed 3d-printing fresnel zone plate lens antenna for 60-ghz communications
CN208272144U (zh) 介质加载实现宽带基站天线波束收敛的装置
CN203826541U (zh) 一种宽带45度斜极化全向天线
CN205122778U (zh) 一种半球龙伯透镜天线
CN108232435A (zh) 一种用于无线能量采集的阵列天线
CN206250386U (zh) 一种新型四单元阵列5g‑wifi天线
CN113745847A (zh) 一种人工介质透镜的制作方法
Iqbal et al. Designing omnidirectional bifilar Helix Antenna for circular polar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30

Address after: No.15, Zhujing Road, Changshu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HAITIAN NEW ANTENN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19 No.25, master Road, Xi'a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n Haitian Antenna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No.25, master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n Haitian Antenna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15, Zhujing Road, Changshu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HAITIAN NEW ANTENN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