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3108A -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3108A
CN111613108A CN202010281347.3A CN202010281347A CN111613108A CN 111613108 A CN111613108 A CN 111613108A CN 202010281347 A CN202010281347 A CN 202010281347A CN 111613108 A CN111613108 A CN 111613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nade
module
virtual
simulato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13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张军
胡正东
李豪华
秦应心
羊应君
汤望
王进勇
余灵
李知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pin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ngpinte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pin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ngpinte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pin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ngpinte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pin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13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3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3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3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09B9/003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military purposes and tac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手雷模拟器包括: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其中,外壳包括按动按键、电源开关以及电源指示灯;分别连接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按键触发模块分别连接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其中,当电源开关处于电路连通状态时,利用电子信息模块将所述电源指示灯点亮;当按动按键触发到按键触发模块时,利用信息发送模块与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联动,实现手榴弹使用种类的选择、抓取;基于选择、抓取的虚拟手榴弹完成设定功能;信息发送模块中的通讯模块采用ZigBee通讯方式与背负式计算机通讯,实时发送虚拟手榴弹数据信息。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模拟训练作战仿真。

Description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军事信息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军人在常规军事训练中会使用到众多训练武器,其中,手雷是军人进行常规训练的爆破武器之一。
到目前为止,军人在进行手雷项目训练时,首先要根据手雷训练项目和预期人数选择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手雷,然后进行手雷获取的一系列手续,当上级批准后方可获取到手雷,最后才能进行训练。由于在获取手雷时需要进行不同上级的请示以及批准,从而浪费了训练时间,导致降低了训练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雷模拟器,包括:
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按动按键、电源开关以及电源指示灯;所述外壳分别连接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所述按键触发模块分别连接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
其中,当所述电源开关处于电路连通状态时,利用所述电子信息模块将所述电源指示灯点亮;
当所述按动按键触发到所述按键触发模块时,利用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与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联动,实现手榴弹使用种类的选择、抓取;
基于选择、抓取的虚拟手榴弹完成设定功能;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中的通讯模块采用ZigBee通讯方式与背负式计算机通讯,实时发送虚拟手榴弹数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子信息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池模块。
可选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两节锂电池组成,其中所述两节锂电池串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包括通讯模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雷模拟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手雷模拟器、背负式计算机、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
可选的,所述背负式计算机用于连接所述ZigBee接收器,所述个域网地址下载器用于通过micro USB接口连接至手雷模拟器;其中,
所述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具有唯一网络标识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雷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
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
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
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
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
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雷模拟装置首先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再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然后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再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再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最后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本申请中由于手雷模拟器模仿真实手雷外观设计,用于模拟手榴弹的抓取、投掷等功能,从而实现在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上报训练信息(训练事件、数量、姿态等),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实现了模拟训练作战仿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雷模拟器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雷模拟器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雷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部件总体设计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总体设计图;
图6A和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ZigBee通讯模块原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为PANDID下载器接口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军人在进行手雷项目训练时,首先要根据手雷训练项目和预期人数选择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手雷,然后进行手雷获取的一系列手续,当上级批准后方可获取到手雷,最后才能进行训练。由于在获取手雷时需要进行不同上级的请示以及批准,从而浪费了训练时间,导致降低了训练效率。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动态规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手雷模拟器模仿真实手雷外观设计,用于模拟手榴弹的抓取、投掷等功能,从而实现在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上报训练信息(训练事件、数量、姿态等),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实现了模拟训练作战仿真,下面采用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下述为本发明实施例一
例如图1所示,一种手雷模拟器,包括外壳和内部模块组成,内部模块包含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其中,例如图1,所述外壳包括按动按键1、电源开关2以及电源指示灯3;所述外壳分别连接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所述按键触发模块分别连接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其中所述电子信息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两节锂电池组成,其中所述两节锂电池串联连接,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包括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手雷模拟器外壳由铸塑加工而成,其内部由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组成。
进一步地,打开电源开关2,电源指示灯3会亮起,通过按动按键1完成手雷生成,配合手雷投掷触发器,在虚拟环境里,完成投掷手雷动作。
进一步地,手雷模拟器共有1块锂电池供电,内部的8.4V电池为电路供电。8.4V电池为两节16340锂电池串联组成,采用micro USB接口充电,电池固定于模拟器内部不能拆卸。
进一步地,8.4V控制电路电池电压监测采用ADC采样方式,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电量损耗情况。控制模块会定时采集8.4V电池电压,设定6.4V门限电压,当电池电压低于门限电压时,LED红色常亮,必须通过micro USB接口对手雷模拟器充电。
进一步地,参训人员操作手雷模拟器,模拟器顶部的按键被按下,内部的通讯模块主动向背负式计算机汇报操作动作。
具体的,手雷模拟器模仿真实手雷外观设计,用于模拟手榴弹的抓取、投掷等功能,在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上报训练信息(训练事件、数量、姿态等),通过弹体顶部按键作为触发开关,按压时,与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联动,实现手榴弹使用种类的选择、抓取。手雷模拟器内部控制电路采用ZigBee通讯方式与背负式计算机通讯,向计算机实时汇报模拟器操作动作,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雷模拟装置首先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再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然后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再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再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最后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本申请中由于手雷模拟器模仿真实手雷外观设计,用于模拟手榴弹的抓取、投掷等功能,从而实现在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上报训练信息(训练事件、数量、姿态等),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实现了模拟训练作战仿真。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二,一种手雷模拟装置,包括手雷模拟器、背负式计算机、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背负式计算机和手雷模拟器通信连接。
其中,背负式计算机用于连接ZigBee接收器,个域网地址下载器用于通过microUSB接口连接至手雷模拟器,其中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具有唯一网络标识符。
具体的,每个参训人员配备一套手雷模拟装置,每套手雷模拟装置具有唯一网络标识符的ZigBee网络。每套手雷模拟装置配备一个U盘外形的背负式计算机、ZigBee接收器和1个U盘外形micro接口的个域网地址下载器,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具有唯一网络标识符,网络标识符不能修改。每套装备以背负式计算机为主机,其余武器为从机,主机作为ZigBee网络的协调器,从机为路由器。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参训人员随意交换使用武器。若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武器,需要参训人员打开新武器电源,将网络标识符设置模块插入手雷模拟器的micro USB接口内,手雷模拟器检测到个域网地址下载器后自行读取PANID下载器中的网络标识符,更新模拟器中原来的网络标识符。当新模拟器的网络标识符与背负式计算机一致后,模拟器加入这套装备的ZigBee网络,可以开始正常训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雷模拟装置首先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再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然后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再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再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最后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本申请中由于手雷模拟器模仿真实手雷外观设计,用于模拟手榴弹的抓取、投掷等功能,从而实现在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上报训练信息(训练事件、数量、姿态等),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实现了模拟训练作战仿真。
下面将结合附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雷模拟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手雷模拟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雷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
其中,按键触发信号是由用户通过触发手雷模拟器外壳上的按动按键生成的电信号。预设仿真软件内部保存有各种虚拟武器,其中虚拟武器包括虚拟杀伤手榴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通过触发手雷模拟器外壳上的按动按键使得按动按键和手雷模拟器内部的按键触发模块进行交互,手雷模拟器利用其内部信息发送模块与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
例如图4和图5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部件总体设计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总体设计图,主控总体设计图5中主控制芯片接线原理图,通过图4中按键(key1……key5)的信号输入,内部进行逻辑处理和运算,将处理完成的数据信息通过UART1_TX传输给ZIGBEE模块。
S102,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
其中,手榴弹集合包括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型号的手榴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步骤S101当联动成功后,首先获取不同类型的虚拟手榴弹,最后基于联动的虚拟手榴弹完成手榴弹使用种类的选择以及抓取。
例如图6A和6B所示,图6A和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ZigBee通讯模块原理图,ZIGBEE模块通过UART1_TX接收到的主控制模块的数据信息通过2.4G网络发送给组网的指定接收模块,上位机通过接收另一个ZIGBEE的接收功能,接收到信息数据,从而完成从模拟器到上位机的通讯。
S103,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通过不间断触发按动按键选择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
S104,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完成后,配合手雷投掷触发器,在虚拟环境里,完成投掷手雷动作。
S105,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虚拟手榴弹实时获取训练信息,手雷模拟器通讯模块采用ZigBee通讯方式与背负式计算机通讯,实时发送虚拟手榴弹数据信息。
S106,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弹体顶部按键作为触发开关,按压时,与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联动,实现手榴弹使用种类的选择、抓取。手雷模拟器内部控制电路采用ZigBee通讯方式与背负式计算机通讯,向计算机实时汇报模拟器操作动作,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
例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为PANDID下载器接口原理图,上位机通过下载口向模拟器的主控制模块下载、烧录嵌入式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雷模拟装置首先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再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然后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再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再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最后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本申请中由于手雷模拟器模仿真实手雷外观设计,用于模拟手榴弹的抓取、投掷等功能,从而实现在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上报训练信息(训练事件、数量、姿态等),保证真实操作与虚拟场景操作一致,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实现了模拟训练作战仿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动态规避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动态规避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按动按键、电源开关以及电源指示灯;所述外壳分别连接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按键触发模块;所述按键触发模块分别连接外壳、电子信息模块、信息发送模块;
其中,当所述电源开关处于电路连通状态时,利用所述电子信息模块将所述电源指示灯点亮;
当所述按动按键触发到所述按键触发模块时,利用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与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联动,实现手榴弹使用种类的选择、抓取;
基于选择、抓取的虚拟手榴弹完成设定功能;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中的通讯模块采用ZigBee通讯方式与背负式计算机通讯,实时发送虚拟手榴弹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信息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池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两节锂电池组成,其中所述两节锂电池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包括通讯模块。
5.一种手雷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属的手雷模拟器、背负式计算机、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式计算机用于连接所述ZigBee接收器,所述个域网地址下载器用于通过micro 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手雷模拟器;其中,
所述ZigBee接收器和个域网地址下载器具有唯一网络标识符。
7.一种手雷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按键触发信号,与预设仿真软件内虚拟杀伤手榴弹进行联动;
获取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
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集合中虚拟杀伤手榴弹选择指令,抓取选择的虚拟杀伤手榴弹;
模拟所述虚拟杀伤手榴弹的设定功能;
获取虚拟仿真环境里实时训练信息;
将所述训练信息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背负式计算机的通讯方式为ZigBee通讯方式。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7~8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010281347.3A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613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1347.3A CN111613108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1347.3A CN111613108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3108A true CN111613108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1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1347.3A Pending CN111613108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310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7794A (zh) * 2011-08-09 2013-02-16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武器射擊模擬系統及其方法
TWI517882B (zh) * 2014-12-11 2016-01-21 南臺科技大學 穿戴式模擬手榴彈投擲系統
CN205722503U (zh) * 2016-03-02 2016-11-23 北京盈想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带式数据处理终端
CN108332617A (zh) * 2018-02-24 2018-07-27 刘子嘉 一种军训用仿真手榴弹及军训用仿真手榴弹靶场系统
KR20180115147A (ko) * 2017-04-12 2018-10-22 주식회사 케이에스아이티 가상 현실 기술을 이용한 수류탄 투척 시뮬레이션 방법
CN110009960A (zh) * 2019-04-02 2019-07-12 中科恒运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头盔式武器装备模拟训练方法
CN209348082U (zh) * 2018-11-07 2019-09-06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仿真武器系统
CN110339562A (zh) * 2019-08-01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9991849U (zh) * 2019-03-22 2020-01-24 中联智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瞄武器模拟训练导调控制与对抗评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7794A (zh) * 2011-08-09 2013-02-16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武器射擊模擬系統及其方法
TWI517882B (zh) * 2014-12-11 2016-01-21 南臺科技大學 穿戴式模擬手榴彈投擲系統
CN205722503U (zh) * 2016-03-02 2016-11-23 北京盈想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带式数据处理终端
KR20180115147A (ko) * 2017-04-12 2018-10-22 주식회사 케이에스아이티 가상 현실 기술을 이용한 수류탄 투척 시뮬레이션 방법
CN108332617A (zh) * 2018-02-24 2018-07-27 刘子嘉 一种军训用仿真手榴弹及军训用仿真手榴弹靶场系统
CN209348082U (zh) * 2018-11-07 2019-09-06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仿真武器系统
CN209991849U (zh) * 2019-03-22 2020-01-24 中联智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瞄武器模拟训练导调控制与对抗评估系统
CN110009960A (zh) * 2019-04-02 2019-07-12 中科恒运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头盔式武器装备模拟训练方法
CN110339562A (zh) * 2019-08-01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1174B (zh) 虚拟道具的操作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744516B (zh) 获取定位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675308A (zh) 游戏中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终端
CN109675307A (zh) 游戏中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终端
US20230280873A1 (en)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274151B (zh) 一种游戏测试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6075912A (zh) 一种网络游戏互助的方法及网络游戏系统
CN113144597B (zh) 虚拟载具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A114360073B1 (ar) تحديد النمط السلوكي للذكاء الاصطناعي
CN111298430A (zh) 虚拟道具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832455A (zh) 游戏直播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85697A (zh) 一种游戏中的跨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79833A (zh) 基于对等计算的针对多用户场景的游戏交互方法及系统
EP2837416A2 (en) A device and system for playing a gam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game
CN111265870A (zh) 虚拟操作对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37090A (zh) 事件消息的广播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138042A (zh) 一种在充电盒显示电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44903A (zh) 控制虚拟对象拾取虚拟道具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45924A (zh) 非玩家角色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613108A (zh) 一种手雷模拟器、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465086B (zh) 一种游戏物品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19146A (zh) 虚拟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7609065B (zh) 一种游戏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98425B (zh) 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529358A (zh) 特征整合方法和装置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603, Building No. 5, No. 1 Qianqian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10220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pin special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PIN MIRR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3, Building No. 5, No. 1 Qianqian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10220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PINTE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PIN MIRROR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