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0640A -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0640A
CN111610640A CN202010623582.4A CN202010623582A CN111610640A CN 111610640 A CN111610640 A CN 111610640A CN 202010623582 A CN202010623582 A CN 202010623582A CN 111610640 A CN111610640 A CN 111610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optical axis
focusing system
inner focusing
electronic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35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洪
侯佳
何志平
李铭
周成林
黄冠杰
舒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6235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06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0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0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2Optical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justing optical element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可移动导轨、光轴配准系统、五维调节架、电子内调焦系统。将可移动导轨固定到光学平台上,在将光轴配准系统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安装到五维调节架上,然后用五维调节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的位置,使电子内调焦系统与光轴配准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将平面镜放置在光轴配准系统上,反复调节五维调整架方位俯仰使返回的十字叉丝不动为止,固定测试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可以快速、高精度的配合到带有调焦功能的系统中。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适用于任何带有导轨的调焦系统,也适用于红外系统以及太赫兹系统中各光学元件的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调焦机构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在轨调节手段,随着发射卫星的数量不断的增多。在国家不断提出新的航天思路,民用航天也成了新的主力军为航天事业不断添砖加瓦。伴随着航天事业的腾飞,再轨条件也增加了新的指标,增加轨道适应性(实时调焦功能)。而且航空在空中飞行时,伴随着温度的不确定性,系统出现不同焦点的情况,此时系统也需要调焦系统来实时补偿系统出现的不同焦点情况。综上调焦已经成为航空、航天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但是调焦的精度与直线导轨与光轴配准有这决定性关系。随着红外及其太赫兹的普遍应用,并且对红外及其太赫兹整机设计指标的提升,整个系统的装配也随之越来越重要,系统的偏心及其同轴要求也变得非常重要,此专利方法可以提供的光轴调整提供切实可行性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该发明装置的使用,可以满足高精度光轴与导轨的同轴性的辅助装校,同时也可以为红外系统及其太赫兹系统等光学元件提供装校方案等。该发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本发明调节方法简单,利用平面镜及其球面镜的相互作用、建立唯一光轴原理;3)本发明可辅助对红外光学系统的光轴建立与调整提供快速测量的功能。
本发明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可移动导轨1、光轴配准系统2、五维调节架3、电子内调焦系统4,所述的移动导轨1固定在光学平台上,光轴配准系统2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1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4安装到五维调节架3上,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光轴保持共轴。
所述的可移动导轨1的移动误差优于0.01mm。
所述的五维调节架3的调节精度优于30秒。
所述的电子内调焦系统4采用数字显示,测试精度为0.1秒,可以实时显示返回像。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可移动导轨1固定到光学平台上,先将光轴配准系统2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1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4安装到五维调节架3上,然后用五维调节架3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位置,使电子内调焦系统4与光轴配准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调节用五维调节架3的俯仰与方位,使平面镜的光返回到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然后调节可移动导轨1使平面镜的光再次返回到电子内调焦系统4内,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俯仰与方位,反复以上步骤直至最终使平面镜的光返回到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不同为止。将平面镜贴到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平面处,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返回的像还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固定光轴配准系统。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平移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先观测透镜的顶点像,然后观测透镜的焦点像,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使顶点像与焦点像都重合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可移动导轨1移动到另一端,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高低,左右方向是直至顶点像与球心像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不动为止。此时需要反射镜反复贴到光轴配准系统2的平面基准处,来确保俯仰与方位不变。
本发明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将可移动导轨1固定到光学平台上,再将光轴配准系统2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1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4安装到五维调节架3上,然后用五维调节架3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位置,使电子内调焦系统4与光轴配准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调节用五维调节架3的俯仰与方位,使平面镜的光返回到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
2)、调节可移动导轨1到另一端,再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观看回来的像,调节固定在五维调节架3上电子内调焦系统4俯仰及方位,反复调节次过程,直到返回来的像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十字不动为止。
3)将平面镜贴到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平面处,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返回的像还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固定光轴配准系统2。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平移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先观测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的顶点像,然后观测透镜的焦点像,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使顶点像与焦点像都重合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可移动导轨1移动到另一端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观测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的顶点像是否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探测器中心处,如果中心处重合,说明光轴与可移动导轨1的导轨移动轴重合。如果不重合,说明光轴与轨道存在小角度α,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导轨两端的球心像和顶点像都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导轨轴与光轴重合。
本发明装置的发明特点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2)本发明调节方法简单,利用平面镜及其球面镜的相互作用、建立唯一光轴原理;
3)本发明可辅助对红外光学系统以及太赫兹光学系统的光轴建立与装校提供高精度测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的实施实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主要器件描述如下:
1)可移动导轨1:采用自研高精度导轨,直线跳动量为0.005mm。
2)光轴配准系统2:采用定制平凹透镜:焦距为20mm,通光口径15-25mm;透射材料为k9或者红外基片;
3)五维调节架3:采用卓立汉光公司型号为ASM-RG2的三维组合台和TSMV5-1A的升降台及其APSM25A-65CC的组合式精密手动平台,其主要性能参数:位置调节精度0.01mm;角度调节精度0.5角秒;
4)电子内调焦系统4:TriAngle公司型号为TA500-57电子内调焦系统,通光口径50mm,视场角度1300X950秒,分辨率0.02秒,重复精度±0.05秒,精度±0.4秒。
本发明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装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带有导轨的调焦系统,也适用于红外系统以及太赫兹系统中的各光学元件的装配领域。该发明方法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首先将可移动导轨1固定到光学平台上,再将光轴配准系统2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1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4安装到五维调节架3上,然后用五维调节架3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位置,使电子内调焦系统4与光轴配准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调节用五维调节架3的俯仰与方位,使平面镜的光返回到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
2)、调节可移动导轨1到另一端,再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观看回来的像,调节固定在五维调节架3上电子内调焦系统4俯仰及方位,反复调节次过程,直到返回来的像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十字不动为止。
3)将平面镜贴到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平面处,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返回的像还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固定光轴配准系统2。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平移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先观测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的顶点像,然后观测透镜的焦点像,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使顶点像与焦点像都重合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可移动导轨1移动到另一端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观测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的顶点像是否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探测器中心处,如果中心处重合,说明光轴与可移动导轨1的导轨移动轴重合。如果不重合,说明光轴与轨道存在小角度α,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导轨两端的球心像和顶点像都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导轨轴与光轴重合。

Claims (5)

1.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包括可移动导轨(1)、光轴配准系统(2)、五维调节架(3)、电子内调焦系统(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移动导轨(1)固定在光学平台上,光轴配准系统(2)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1)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4)安装到五维调节架(3)上,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光轴保持共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导轨(1)的移动误差优于0.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维调节架(3)的调节精度优于3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内调焦系统(4)采用数字显示,测试精度为0.1秒,可以实时显示返回像。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的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将可移动导轨(1)固定到光学平台上,再将光轴配准系统(2)粗安装到可移动导轨(1)上,将电子内调焦系统(4)安装到五维调节架(3)上,然后用五维调节架(3)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位置,使电子内调焦系统(4)与光轴配准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调节用五维调节架(3)的俯仰与方位,使平面镜的光返回到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
2)、调节可移动导轨(1)到另一端,再在可移动导轨(1)背部基准贴平面镜,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观看回来的像,调节固定在五维调节架(3)上电子内调焦系统(4)俯仰及方位,反复调节次过程,直到返回来的像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十字不动为止。;
3)将平面镜贴到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平面处,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返回的像依然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固定光轴配准系统(2),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平移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先观测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的顶点像,然后观测透镜的焦点像,调节五维调节架(3)的高低,左右使顶点像与焦点像都重合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探测器中心处,可移动导轨(1)移动到另一端时,调节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焦距,观测光轴配准系统(2)中的透镜的顶点像是否在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探测器中心处,如果中心处重合,说明光轴与可移动导轨(1)的导轨移动轴重合,如果不重合,说明光轴与轨道存在小角度α,调节光轴配准系统(2)的俯仰与方位,使导轨两端的球心像和顶点像都重合于电子内调焦系统(4)的探测器中心处,此时导轨轴与光轴重合。
CN202010623582.4A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6106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3582.4A CN111610640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3582.4A CN111610640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0640A true CN111610640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0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3582.4A Pending CN111610640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064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5061A (ja) * 1994-02-24 1995-09-05 Hitachi Ltd 光軸合わせ方法及び分離形光ヘッドの光軸調整装置
CN102538689A (zh) * 2011-12-29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学系统定心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235419A (zh) * 2013-04-28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楔形透镜拆装单元的精准离线定轴装置与方法
CN104567738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光轴平行度精确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6405856A (zh) * 2016-10-18 2017-02-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检测光学镜头在调焦过程中光轴稳定性的方法
CN210323577U (zh) * 2019-09-11 2020-04-14 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五棱镜扫描的光学系统自动检焦调焦装置
CN212276119U (zh) * 2020-07-01 2021-01-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5061A (ja) * 1994-02-24 1995-09-05 Hitachi Ltd 光軸合わせ方法及び分離形光ヘッドの光軸調整装置
CN102538689A (zh) * 2011-12-29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学系统定心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235419A (zh) * 2013-04-28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楔形透镜拆装单元的精准离线定轴装置与方法
CN104567738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光轴平行度精确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6405856A (zh) * 2016-10-18 2017-02-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检测光学镜头在调焦过程中光轴稳定性的方法
CN210323577U (zh) * 2019-09-11 2020-04-14 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五棱镜扫描的光学系统自动检焦调焦装置
CN212276119U (zh) * 2020-07-01 2021-01-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2780B (zh) 一种光学镜头自动装调装置及方法
Fraser et al. Industrial photogrammetry: New developments and recent applications
CN103604368A (zh) 一种航天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动态实时测量方法
CN102538823B (zh) 大尺寸tdiccd焦面异速成像匹配误差检测系统
CN106706139A (zh) 一种高精度红外成像系统像面对接装置及方法
CN106553770B (zh) 遥感卫星姿态运动补偿的成像试验方法
CN212276119U (zh)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
CN103411681A (zh) 多模块面阵红外探测器三维拼接结构及实现方法
WO2022089581A1 (zh) 一种平板阵列sar天线展开系统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CN111561868A (zh) 一种利用光学跟踪结构光扫描器实现天线型面非接触测量的方法
CN104197835B (zh) 一种空间位置模拟及校准方法
CN103795907A (zh) 空间光学相机的主框架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11338390A (zh) 一种胶合透镜定心控制方法、系统、全自动胶合设备
CN103033946B (zh) 一种双视场轴向变倍光学系统装调方法
CN111610640A (zh) 一种高精度装配光轴与导轨移动轴匹配的装置及方法
CN112122917B (zh) 发动机装配体精准配合方法
CN206556767U (zh) 一种高精度红外成像系统像面对接装置
CN111288933B (zh) 一种球面或旋转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自动定心方法
CN103345038A (zh) 角锥棱镜立式光学定轴系统及方法
CN208921103U (zh) 光电经纬仪光学系统变形测试系统
CN115383658A (zh) 舱段数字化对接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舱段对接方法
CN112683306B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惯导位姿精度调整安装装置
CN102147248B (zh) 适用于动态推扫及静态成像相机的无穷远目标景物模拟器及其方法
CN114815284A (zh) 一种带有折转光路光学镜头消除光学间隔装调误差的方法
CN108007578A (zh) 一种红外大面阵多模块自动拼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