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2442B -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2442B
CN111602442B CN201880085954.3A CN201880085954A CN111602442B CN 111602442 B CN111602442 B CN 111602442B CN 201880085954 A CN201880085954 A CN 201880085954A CN 111602442 B CN111602442 B CN 1116024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ssb
rlm
cell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59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2442A (zh
Inventor
二木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2452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0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2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2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7Variable allocation of band or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SSB)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无线电终端(12)在将下行链路BWP切换为第二BWP之后继续使用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这例如使得无线电终端能够监视DL活动BWP切换之后的RLM测量所用的适当参考信号(RS)。

Description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并且特别地,涉及使用在一个载波带宽内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一直致力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标准化,以使5G在2020年或之后成为商业现实。5G预计将通过LTE和高级LTE的持续增强/演进以及通过引入新的5G空中接口(即,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创新增强/演进来实现。新的RAT支持例如比LTE/高级LTE及其持续演进所支持的频带(例如,6GHz或更低)高的频带。例如,新的RAT支持厘米波带(10GHz或更高)和毫米波带(30GHz或更高)。
在本说明书中,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被称为5G系统或下一代(NextGen)系统(NG系统)。5G系统的新RAT被称为新空口(NR)、5G RAT或NG RAT。5G系统的新无线电接入网(RAN)被称为5G-RAN或NextGen RAN(NG RAN)。NG-RAN内的新基站被称为NR NodeB(NR NB)或gNodeB(gNB)。5G系统的新核心网被称为5G核心网(5G-CN或5GC)或NextGen核心(NG核心)。能够连接至5G系统的无线电终端(即,用户设备(UE))被称为5G UE或NextGen UE(NG UE)、或者被简称为UE。随着标准化作业的进展,将来将确定NG系统所用的RAT、UE、无线电接入网、核心网、网络实体(节点)和协议层等的正式名称。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LTE”包括LTE和高级LTE的增强/演进以提供与5G系统的互通。与5G系统的互通所用的LTE和高级LTE的增强/演进被称为高级LTEPro、LTE+或增强型LTE(eLTE)。此外,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与LTE网络和逻辑实体有关的术语(诸如“演进分组核心(EP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PDN)网关(P-GW)”等)包括它们的增强/演进以提供与5G系统的互通。增强型EPC、增强型MME、增强型S-GW和增强型P-GW被分别称为例如增强型EPC(eEPC)、增强型MME(eMME)、增强型S-GW(eS-GW)和增强型P-GW(eP-GW)。
在LTE和高级LTE中,为了实现服务质量(QoS)和分组路由,在RAN(即,演进通用陆地RAN(E-UTRAN))和核心网(即,EPC)这两者中都使用针对各QoS等级和针对各PDN连接的承载。也就是说,在基于承载的QoS(或针对各承载的QoS)概念中,在UE与EPC中的P-GW之间配置一个或多个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并且具有相同QoS等级的多个服务数据流(SDF)经由满足该QoS的一个EPS承载来传送。
相比之下,关于5G系统,讨论了尽管无线电承载可以用在NG-RAN中、但在5GC中或者在5GC和NG-RAN之间的接口中不使用承载。具体地,代替EPS承载而定义PDU流,并且将一个或多个SDF映射到一个或多个PDU流。5G UE与NG核心中的用户面终端实体(即,与EPC中的P-GW相对应的实体)之间的PDU流对应于基于EPS承载的QoS概念中的EPS承载。PDU流对应于5G系统内的分组转发和处理的最精细粒度。也就是说,代替基于承载的QoS概念,5G系统采用基于流的QoS(或针对各流的QoS)概念。在基于流的QoS概念中,QoS是针对各PDU流处理的。将5G UE和数据网之间的关联称为“PDU会话”。术语“PDU会话”对应于LTE和高级LTE中的术语“PDN连接”。可以在一个PDU会话中配置多个PDU流。3GPP规范针对5G系统定义与LTE的QCI相对应的5G QoS指示(5QI)。
PDU流也被称为“QoS流”。QoS流是5G系统内的QoS处理(treatment)的最精细粒度(finest granularity)。PDU会话内的具有同一N3标记值的用户面流量对应于QoS流。N3标记对应于上述的PDU流ID,并且N3标记也被称为QoS流标识(QFI)或流识别指示(FII)。至少在规范中定义的各5QI和具有与该5QI相同的值(或编号)的相应QFI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对一的映射)。
图1示出5G系统的基本架构。UE建立与gNB的一个或多个信令无线电承载(SRB)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电承载(DRB)。5GC和gNB建立UE所用的控制面接口和用户面接口。5GC和gNB(即,RAN)之间的控制面接口被称为N2接口、NG2接口或NG-c接口,并且用于非接入层(NAS)信息的传送以及用于5GC和gNB之间的控制信息(例如,N2 AP信息元素)的传送。5GC和gNB(即,RA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被称为N3接口、NG3接口或NG-u接口,并且用于UE的PDU会话内的一个或多个PDU流的分组的传送。
注意,图1所示的架构仅仅是5G架构选项(或部署方案)其中之一。图1所示的架构被称为“(NextGen系统中的)独立NR”或“选项2”。3GPP进一步论述使用E-UTRA和NR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多连接操作所用的网络架构。多连接操作的代表性示例是一个主节点(MN)和一个辅节点(SN)彼此协作并且同时与一个UE进行通信的双连接(DC)。使用E-UTRA和NR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双连接操作被称为多RAT双连接(MR-DC)。MR-DC是E-UTRA节点和NR节点之间的双连接。
在MR-DC中,E-UTRA节点(即,eNB)和NR节点(即,gNB)中的一个节点作为主节点(MN)工作,而另一节点作为辅节点(SN)工作,并且至少MN连接至核心网。MN向UE提供一个或多个主小区组(MCG)小区,而SN向UE提供一个或多个辅小区组(SCG)小区。MR-DC包括“利用EPC的MR-DC”和“利用5GC的MR-DC”。
利用EPC的MR-DC包括E-UTRA-NR双连接(EN-DC)。在EN-DC中,UE连接至作为MN工作的eNB和作为SN工作的gNB。此外,eNB(即,主eNB)连接至EPC,而gNB(即,辅gNB)经由X2接口连接至主eNB。
利用5GC的MR-DC包括NR-E-UTRA双连接(NE-DC)和NG-RAN E-UTRA-NR双连接(NG-EN-DC)。在NE-DC中,UE连接至作为MN工作的gNB和作为SN工作的eNB,gNB(即,主gNB)连接至5GC,并且eNB(即,辅eNB)经由Xn接口连接至主gNB。另一方面,在NG-EN-DC中,UE连接至作为MN工作的eNB和作为SN工作的gNB,并且eNB(即,主eNB)连接至5GC,并且gNB(即,辅gNB)经由Xn接口连接至主eNB。
图2、图3和图4分别示出上述三个DC类型(即,EN-DC、NE-DC和NG-EN-DC)的网络结构。注意,尽管图2的EN-DC中的辅gNB(SgNB)也被称为en-gNB、并且图3的NE-DC中的辅eNB(SeNB)和图4的NG-EN-DC中的主eNB(MeNB)也被称为ng-eNB,但在本说明书中将这三者简称为gNB或eNB。5G系统还支持两个gNB之间的双连接。在本说明书中,两个gNB之间的双连接被称为NR-NR DC。图5示出NR-NR DC的网络结构。
NR预计将在多个频带中使用不同的无线电参数集。各无线电参数集被称为“数字方案(numerology)”。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所用的OFDM数字方案包括例如子载波间距、系统带宽、发送时间间隔(TTI)长度、子帧持续时间、循环前缀长度和符号持续时间。5G系统支持具有不同业务要求的各种类型的业务,包括例如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高可靠且低延迟通信(URLLC)和具有大量连接的M2M通信(例如,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数字方案选择取决于业务要求。
5G系统中的UE和NR gNB支持具有不同数字方案的多个NR载波的聚合。3GPP论述了通过较低层聚合(诸如现有的LTE载波聚合(CA)等)或较高层聚合(诸如现有的双连接等)来实现具有不同数字方案的多个NR载波(或NR小区)的聚合。
5G NR支持比LTE的信道带宽更宽的信道带宽(例如,数百MHz)。一个信道带宽(即,BWChannel)是支持一个NR载波的射频(RF)带宽。信道带宽也被称为系统带宽。尽管LTE支持高达20MHz的信道带宽,但5G NR支持例如高达500MHz的信道带宽。
为了有效地支持多个5G业务(诸如像eMBB那样的宽带业务和像物联网(IoT)那样的窄带宽业务等),优选将这些业务复用到单个信道带宽上。此外,如果每个5G UE都需要支持在与整个信道带宽相对应的发送带宽中的发送和接收,则这可能会阻碍窄带宽IoT业务所用的UE的更低成本和更低功耗的实现。因而,3GPP允许在各NR分量载波的载波带宽(即,信道带宽或系统带宽)中配置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BWP)。一个NR信道带宽中的多个BWP可用于使用不同数字方案(例如,子载波间距(SCS))的不同频分复用(FDM)方案。带宽部分也被称为载波带宽部分。
一个带宽部分(BWP)是频率连续的,并且包括相邻的物理资源块(PRB)。一个BWP的带宽至少与同步信号(SS)/物理广播信道(PBCH)块一样大。BWP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SS/PBCH块(SSB)。BWP配置例如包括数字方案、频率位置和带宽(例如,PRB的数量)。为了指定频率位置,至少针对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的下行链路(DL)BWP配置使用公共PRB编索引。具体地,通过上位层信令来配置UE所要访问的SSB的从PRB 0向最低PRB的偏移。参考点“PRB 0”对于共用相同宽带分量载波的所有UE是共同的。
一个SS/PBCH块包括空闲UE所需的主要信号,诸如NR同步信号(NR-SS)和NR物理广播信道(NR-PBCH)等。NR-SS由UE用于DL同步。在SS/PBCH块中发送参考信号(RS),以使得空闲UE能够进行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例如,RSRP测量)。该RS可以是NR-SS本身,或者可以是附加的RS。NR-PBCH广播最小系统信息(SI)的一部分(例如,主信息块(MIB))。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剩余的最小SI(RMSI)。
网络可以在一个宽带分量载波的信道带宽内发送多个SS/PBCH块。换句话说,可以在信道带宽内的多个BWP中发送SS/PBCH块。在第一方案中,一个宽带载波内的所有SS/PBCH块都基于与同一物理层小区标识相对应的NR-SS(例如,主要SS(PSS)和辅SS(SSS))。在第二方案中,一个宽带载波内的不同SS/PBCH块可以基于与不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相对应的NR-SS。
从UE观点来看,小区与一个SS/PBCH块相关联。因此,对于UE,各服务小区在频域中具有单个关联的SS/PBCH块。注意,各服务小区是载波聚合(CA)和双连接(DC)中的主要小区(PCell)、DC中的主辅小区(PSCell)、或者CA和DC中的辅小区(SCell)。这样的SSB被称为小区定义SS/PBCH块。小区定义SS/PBCH块具有关联的RMSI。小区定义SS/PBCH块被用作服务小区的时间基准或定时基准。此外,小区定义SS/PBCH块被用于基于SS/PBCH块(SSB)的RRM测量。可以通过“同步再配置”(例如,使用RRC再配置过程且不涉及切换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的再配置)来针对PCell/PSCell改变小区定义SS/PBCH块,而可以通过“SCell释放/添加”来针对SCell改变小区定义SS/PBCH块。
将针对各分量载波的一个或多个BWP配置半静态地通知到UE。具体地,对于各UE特定的服务小区,可以经由专用RRC消息来针对UE配置一个或多个DL BWP以及一个或多个ULBWP。此外,可以激活和停用针对UE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BWP中的各BWP。BWP的激活/停用(activation/deactivation)不是由RRC层而是由下位层(例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或物理(PHY)层)确定的。激活的BWP被称为活动(active)BWP。
可以例如通过在NR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例如,调度DCI)来进行活动BWP的切换。换句话说,可以通过NR PDCCH中的DCI来进行当前的活动BWP的停用和新的活动BWP的激活。因而,网络可以根据例如数据速率或者根据业务所要求的数字方案来激活/停用BWP,并且由此可以动态地切换UE所用的活动BWP。BWP的激活/停用可以由MAC控制元素(CE)进行。
图6和图7示出BWP的使用示例。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一个分量载波的信道带宽被分割成BWP#1和BWP#2,并且这两个BWP用于使用不同数字方案(例如,不同子载波间距)的FDM方案。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一个分量载波的信道带宽中设置窄带BWP#1,并且在BWP#1内进一步设置比BWP#1窄的窄带BWP#2。在针对UE激活BWP#1或BWP#2时,该UE可以通过抑制在除活动BWP外的信道带宽内进行接收和发送来降低其功耗。
非专利文献1~7公开了上述的BWP和小区定义SS/PBCH块。
此外,3GPP讨论了与BWP的使用相关的无线电链路监视(RLM)的需求(参见非专利文献8)。处于连接模式(即,RRC_CONNECTED)的UE使用RLM过程来测量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质量,以检测不同步(非同步)并检测无线电链路故障(RLF)。
非专利文献8公开了以下事项。NR仅在PCell和PSCell中支持RLM。对于处于连接模式的UE,可以半静态地为各小区配置一个或多个BWP。UE可以在所配置的BWP之间切换用于与gNB的通信的特定BWP。这种切换是在较短的时间尺度(诸如几个调度间隔等)内执行的。该特定BWP被称为活动BWP。UE一次只能接入一个BWP。活动BWP至少具有被配置用于RRM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UE被配置有CSI-RS和SS/PBCH块之间的一种RS类型,作为需要被监视用于RLM的RS。即使在一个BWP中同时配置了不同类型的RS(即,CSI-RS和NR-SS)的情况下,也只选择一种RS类型用于RLM,并且使用该RS类型的相关参数以用于RLM。讨论了如下:在切换(或改变)了DL活动BWP的情况下,UE保持与RLM相关的on-going L3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切换了DL活动BWP,UE也不会将与RLM相关的L3参数重置为其默认值。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R1-1711795,Ericsson,“On bandwidth parts and“RF”requirements”,TSG RAN1 NR Ad-Hoc#2,Qingdao,P.R.China,June 2017
非专利文献2:3GPP R2-1707624,“LS on Bandwidth Part Operation in NR”,3GPP TSG RAN WG2#99,Berlin,Germany,August 2017
非专利文献3:3GPP R2-1710012,“LS on Further agreements for Bandwidthpart operation”,3GPP TSG RAN WG2#99bis,Prague,Czech Republic,October 2017
非专利文献4:3GPP R2-1710031,“Reply LS on multiple SSBs within awideband carrier”,3GPP TSG RAN WG2#99bis,Prague,Czech Republic,October 2017
非专利文献5:3GPP R2-1711640,ZTE Corporation,Sane Chips,“Initialdiscussion on the impacts of BWP on RAN2”,3GPP TSG-RAN WG2 Meeting#99bis,Prague,Czech Republic,October 2017
非专利文献6:3GPP R2-1711969,Ericsson,“Text Proposal for L1 parametrsfor 38.331”,3GPP TSG-RAN WG2#99bis,Prague,Czech Republic,October 2017
非专利文献7:3GPP R2-1709861,“LS on multiple SSBs within a widebandcarrier”,3GPP TSG RAN WG2#99,Berlin,Germany,August 2017
非专利文献8:3GPP R2-1711404,Samsung,“RLM/RLF for bandwidth part”,3GPPTSG RAN WG2#99bis,Prague,Czech Republic,October 201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非专利文献8公开了如下:即使在一个BWP中同时配置了不同类型的RS(即,CSI-RS和SS/PBCH块)的情况下,也只选择一种RS类型用于RLM,并且使用该RS类型的相关参数以用于RLM。非专利文献8还公开了如下:即使在切换了DL活动BWP的情况下,UE在示例中也不会将与RLM相关的L3参数重置为其默认值。然而,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切换了DL活动BWP的情况下,不清楚UE应当监视哪个RS以用于切换后的RLM。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所要实现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有助于解决该问题的设备、方法和程序。应当注意,该目的仅仅是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所要实现的目的之一。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其它目的或问题以及新颖特征将变得明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第一方面,一种无线电终端包括:存储器以及连接至所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将所述下行链路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之后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在第二方面,一种无线电终端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将所述下行链路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之后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在第三方面,一种程序,包括指令(软件代码),其中指令(软件代码)在被加载至计算机中时使计算机进行根据上述的第二方面的方法。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方面,可以提供允许无线电终端监视适当的RS以用于DL活动BWP切换之后的RLM测量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5G系统的基本架构的图;
图2是示出EN-DC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NE-DC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NG-EN-DC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NR-NR DC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带宽部分(BWP)的使用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带宽部分(BWP)的使用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BWP和SS/PBCH块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BWP和SS/PBCH块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几个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和RAN节点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和RAN节点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和RAN节点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8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RAN节点的结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9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终端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在整个附图中,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应的元素,并且为了清晰起见,将根据需要省略重复的说明。
以下所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适当地彼此组合这些实施例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包括彼此不同的新颖特征。因此,这些实施例有助于实现彼此不同的目的或解决彼此不同的问题,并且也有助于获得彼此不同的优点。
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主要集中于3GPP 5G系统。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它无线电通信系统。
首先,参考图8和图9来说明在一个系统带宽包括多个BWP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图8和图9示出BWP和SS/PBCH块的配置示例。在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中,一个信道带宽包括三个BWP:BWP#1、BWP#2和BWP#3。BWP#1和BWP#2分别包括SS/PBCH块(SSB)#1和SSB#2,而BWP#3不包括任何SS/PBCH块。
从网络观点来看,正如在现有LTE中那样,一个分量载波的整个带宽(即,信道带宽或系统带宽)对应于一个小区。在图8和图9的示例中,与对应于信道带宽的小区相关联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是“PCIx”。
在本说明书中,网络观点的小区被定义为“逻辑小区”。此外,与网络观点的小区(即,逻辑小区)相关联的PCI被定义为基准PCI。注意,网络观点的小区(即,逻辑小区)可以与一个小区标识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观点的小区(即,逻辑小区)的小区标识可以与后面说明的多个物理小区的(子)PCI相关联。
另一方面,如前面所述,从UE观点来看,小区与一个SS/PBCH块相关联。在本说明书中,UE观点的小区被定义为“物理小区”。此外,与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相关联的PCI被定义为子PCI。具体地,包括在同一系统带宽中并且包括各自的SS/PBCH块的多个BWP是多个UE观点的小区(即,多个物理小区)。这些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的子PCI与网络观点的小区(即,逻辑小区)的一个基准PCI或一个小区标识相关联。此外,不包括任何SS/PBCH块的BWP可被定义为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或者包括无SS/PBCH块的BWP和具有前者参考的SS/PBCH块的BWP的一组BWP可被定义为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注意,同样在网络观点中,网络(例如,RAN节点)为了与UE进行通信而实际使用的单位系统带宽是各个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
在图8的示例中,三个BWP支持同一数字方案(即,数字方案#1),并且信道带宽内的所有SS/PBCH块(即,SSB#1和SSB#2)是基于与同一(子)PCI(即,PCIx)相对应的NR-SS。因而,图8对应于以上关于一个信道带宽内的多个SS/PBCH块的发送所述的第一方案。为了与不包括任何SSB的BWP#3同步,UE监视在其它BWP中发送的SSB#1和SSB#2其中之一。要监视的SSB#1或SSB#2被称为参考SSB,并且UE可以从网络接收参考SSB的标识符(SSB索引,例如SSB#1或SSB#2)的通知。
在图9的示例中,BWP#1支持数字方案#1,而BWP#2和BWP#3支持数字方案#2。具有不同数字方案的不同的SSB#1和SSB#2是基于与不同的(子)PCI(即,PCIx和PCIy)相对应的NR-SS。因而,图9对应于以上关于一个信道带宽内的多个SS/PBCH块的发送所述的第二方案。为了与不包括任何SSB的BWP#3同步,UE例如监视支持与BWP#3相同的数字方案的BWP#2的SSB#2。可替代地,为了与不包括任何SSB的BWP#3同步,UE可以监视支持与BWP#3的数字方案不同的数字方案的BWP#1的SSB#1。
在图8的示例中,两个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的子PCI(即,PCIx和PCIx)与一个网络观点的小区(即,逻辑小区)的基准PCI(即,PCIx)或小区标识相关联。另一方面,在图9的示例中,两个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的子PCI(即,PCIx和PCIy)与一个网络观点的小区(即,逻辑小区)的基准PCI(即,PCIx)或小区标识相关联。
网络(例如,RAN节点)可以利用包括一个或多个BWP的BWP集来配置UE。换句话说,UE从网络接收一个或多个BWP的配置信息(例如,SSB索引、SSB的存在、参考SSB索引、层1参数)。可以针对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各自单独配置BWP集。因而,BWP集可以包括DL所用的DL BWP集和UL所用的UL BWP集。可替代地,UL BWP和DL BWP可以预先彼此关联,并且在这种情况下,BWP集可以是DL和UL共同的。UE可以激活(DL/UL)BWP集内所包括的K个BWP中的k(k<=K)个BWP。换言之,对于特定UE,可以一次激活多达K个(DL/UL)BWP。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单起见,假定激活一个BWP(即,k=1)。然而,注意,本实施例和随后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一次激活两个或多个(k>=2)BWP的情况。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采用术语“BWP组”。BWP组包含在BWP集中。一个BWP组包括一个或多个BWP,在这一个或多个BWP中可以通过在NR PDCCH上发送的DCI来改变活动BWP。在同一BWP组内包括的一个或多个BWP中,可以在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情况下改变活动BWP。因而,BWP组可被定义为与同一小区定义SSB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BWP。一个BWP组可以包括包含小区定义SSB的一个BWP(例如,基础BWP、初始BWP或默认BWP)以及一个或多个其它BWP。不是基础BWP(或初始BWP、默认BWP)的一个或多个其它BWP中的各BWP可以包括SSB或者可以不包括SSB。UE可被明确地通知(或者可被配置成)哪个SSB是小区定义SSB。可替代地,UE可以隐含地认为小区定义SSB是在已利用BWP组配置了UE时的初始BWP的SSB。
BWP组可以是针对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各自单独配置的。因而,BWP组可以包括DL所用的DL BWP组和UL所用的UL BWP组。可替代地,UL BWP和DL BWP可以预先彼此关联,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BWP组可以是DL和UL共同的。
在图8的示例中,UE是利用包括BWP#1到BWP#3的一个BWP集配置的。在图8的示例中,UE可以监视在BWP#1中发送的SSB#1以与BWP#3同步(即,以在BWP#3中实现同步)。在这种情况下,BWP#1和BWP#3可以对应于一个BWP组,而BWP#2可以对应于另一BWP组。因而,一个BWP集(BWP#1、BWP#2和BWP#3)可以包括第一BWP组(BWP#1和BWP#3)和第二BWP组(BWP#2)。可替代地,一个BWP集(BWP#1、BWP#2和BWP#3)可以包括第一BWP组(BWP#1)和第二BWP组(BWP#2和BWP#3)。还可替代地,一个BWP集(BWP#1、BWP#2和BWP#3)可以对应于一个BWP组(BWP#1、#2和#3)。在这种情况下,SSB#1和SSB#2其中之一用作UE所用的小区定义SSB。
同样在图9的示例中,UE是利用包括BWP#1到BWP#3的一个BWP集配置的。在一个示例中,具有数字方案1的BWP#1可以对应于一个BWP组,而具有数字方案2的BWP#2和BWP#3可以对应于另一BWP组。因而,一个BWP集(BWP#1、BWP#2和BWP#3)可以包括第一BWP组(BWP#1)和第二BWP组(BWP#2和BWP#3)。注意,如前面所述,具有不同数字方案的BWP可以包括在一个BWP组中。因而,在另一示例中,一个BWP集(BWP#1、#2和#3)可以包括第一BWP组(BWP#1和BWP#3)和第二BWP组(BWP#2)。还可替代地,一个BWP集(BWP#1、#2和#3)可以对应于一个BWP组(BWP#1、#2和#3)。在这种情况下,SSB#1和SSB#2其中之一用作UE所用的小区定义SSB。
如前面所述,BWP的激活/停用可以由下位层(例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或物理(PHY)层)而不是由RRC层进行。计时器(例如,MAC层中的BWP不活动计时器)可用于DL BWP的激活/停用。UE可以基于gNB所提供的设置值来根据计时器切换活动BWP。该计时器可以表示以子帧为单位的时间段或持续时间。例如,当UE在活动BWP中在预定时间段内(即,计时器值的期满)未发送或接收数据时,UE将活动BWP切换到预定BWP(例如,默认BWP或包括小区定义SSB的BWP)。这种基于计时器的活动BWP的改变的判断也可以在网络(例如,RAN节点)中进行。
第一实施例
图10示出根据包括本实施例的几个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在图10的示例中,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RAN节点11和无线电终端(UE)12。RAN节点11例如是gNB或MR-DC中的eNB。RAN节点11可以是云RAN(C-RAN)部署中的中央单元(CU)(例如gNB-CU)或分布式单元(DU)(例如gNB-DU)。中央单元(CU)也称为基带单元(BBU)或数字单元(DU)。分布式单元(DU)也称为无线电单元(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远程无线电设备(RRE)或者发送和接收点(TRP或TRxP)。
UE 12通过空中接口1001而连接到RAN节点11。UE 12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RAN节点以实现双连接。处于连接模式的UE 12可以半静态地配置有针对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BWP。UE 12可以在所配置的BWP之间切换其用于与RAN节点11(例如,MgNB)或其它RAN节点(例如,SgNB)通信的活动BWP。这种切换是在短时间(例如,几个调度间隔)内完成的。
当UE 12处于连接模式(例如,NR RRC_CONNECTED)时,UE 12进行RLM过程。UE 12在RLM过程中进行RLM测量。具体地,UE 12测量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质量,以检测不同步(非同步)并检测无线电链路故障(RLF)。UE 12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RAN节点以实现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UE 12可以同时进行PCell中的RLM和PSCell中的RLM。
无线电质量可以例如是RSRP、RSRQ、RSSI或SINR或其任何组合。此外,5G NR采用基于波束的系统,其中对无线电信号(数据、控制信息、信令和RS)进行波束成形。因此,在小区无线电质量的测量中,UE 12首先对在对象小区(即,BWP)中发送的RS波束(例如,波束成形RS、预编码RS)进行测量(即,波束测量),并获得与RS波束有关的测量结果(波束级别测量结果)。波束级别测量结果也被称为波束无线电质量。然后,UE 12基于波束级别测量结果来导出小区无线电质量(小区测量结果)。以下,术语“RLM所用的测量(RLM测量)”、“RRM所用的测量(RRM测量)”、或者简单地,“测量”是指基于RAN节点所表示的RS类型或从RAN节点接收到的RS配置信息来测量或导出小区无线电质量(小区质量)和波束无线电质量(波束质量)至少之一。对应于与小区质量相关的RLM的波束质量的测量被称为波束监视(BM)或波束链路监视(BLM)。同样,基于对应于与小区质量相关的RLF的波束质量的无线电链路质量劣化被称为波束故障。
在活动BWP中,至少发送被配置用于RRM的CSI-RS。活动BWP可以包含或者可以不包含SS/PBCH块(SSB)。换句话说,RAN节点11可以在活动BWP中发送NR-SS和PBCH,或者可以不在活动BWP中发送NR-SS和PBCH。RAN节点11向UE 12指示一种RS类型(CSI-RS或SSB(即,NR-SS)),作为要被测量以用于RLM的RS。即使在一个BWP中同时发送了不同类型的RS(即,CSI-RS和SSB)的情况下,也只选择一种RS类型用于RLM,并且使用与所选择的该RS类型相关的测量配置(测量参数)以用于RLM。与所选择的RS类型相关的测量配置可以例如包括与3GPP标准TS 36.213和TS 36.133中所定义的阈值“Qin”和“Qout”相当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不同的RS类型配置与阈值“Qin”和“Qout”相当的不同参数。
RAN节点11向UE 12提供RLM配置。RLM配置包括RLM所用的测量配置(测量参数)。RLM所用的测量配置(测量参数)例如包括不同步(out-of-sync)的指定数量(例如,对于PCell为N310,对于PSCell为N313)、同步(in-sync)的指定数量(例如,对于PCell为N311,对于PSCell为N314)、以及RLF计时器的期满时间(最大时间)(例如,对于PCell为T310,对于PSCell为T313)。不同步的指定数量是在UE开始无线电链路自恢复处理之前从下位层接收到的连续“不同步”表示的数量。同步的指定数量是在UE判断为无线电链路已经恢复之前从下位层接收到的连续“同步”表示的数量。RLF计时器用于判断(或检测)RLF。UE(例如,RRC层)在从下位层接收到指定数量的连续不同步(OOS)表示时启动RLF计时器,并且在接收到指定数量的连续同步(IS)表示时停止RLF计时器。RLF计时器的期满时间(最大时间)相当于被允许用于UE动态进行的无线电链路恢复的最大时间。响应于RLF计时器的期满,UE检测到RLF。
在RLM过程中,UE 12可以评估针对各无线电帧的无线电链路质量。在这种情况下,UE 12可以针对评估无线电链路质量的各无线电帧选择RLM所要使用的RS类型(例如,CSI-RS或SS/PBCH块)。可选地,UE 12可以针对各子帧、针对各时隙、针对各OFDM符号或者针对各TTI(而不是针对各无线电帧)选择无线电链路质量的评价以及RLM所要使用的RS类型。
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改变为第二BWP时,UE 12关于RLM测量表现如下。如果UE 12所接收到的第一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即,NR-SS),则即使在DL BWP切换为第二BWP之后,UE 12也继续监视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以进行RLM测量。换句话说,即使在第二BWP包括SSB的情况下,当向UE 12指示基于SSB的RLM测量时,UE 12也不会使用第二BWP中的该SSB来进行RLM测量。在这种情况下,UE12可以不对第二BWP中的SSB进行测量,或者UE 12可以测量该SSB以进行RRM。这里及以下,“事物何时改变”这一表述所表示的定时可以是无线电帧级定时、子帧级定时、时隙级定时或OFDM符号级定时。
第一SSB可以是与第一BWP相关联的小区定义SSB。第一SSB可被包括在第一BWP中,或者第一SSB可被包括在其它BWP中。
UE 12可以继承并使用在切换活动BWP之前使用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例如,测量对象),以继续使用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此外,UE 12还可以继承并使用在切换活动BWP之前使用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换句话说,UE 12可以基于在切换活动BWP之前使用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和参数(状况)来继续RLM所用的第一SSB的测量。进一步换句话说,UE12可以假设(考虑)在活动BWP切换之前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和参数(状况)也在活动BWP切换之后使用。
RLM相关参数例如包括连续不同步表示的计数值、连续同步表示的计数值、以及RLF计时器的值。RLM相关参数可以包括同步阈值和不同步阈值。UE 12将估计的DL无线电链路质量与同步阈值和不同步阈值进行比较,以进行无线电链路监视(RLM)。同步阈值和不同步阈值各自例如是RSRP阈值,并且它用来自服务小区的假定PDCCH发送的块错误率(BLER)表示。具体地,例如,考虑到不同步所用的发送参数以及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中的误差,不同步阈值被定义为与假定PDCCH发送的10% BLER相对应的级别。另一方面,考虑到同步所用的发送参数以及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中的误差,同步阈值被定义为与假定PDCCH发送的2% BLER相对应的级别。
如上所述,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可以例如包括不同步的指定数量、同步的指定数量以及RLF计时器的期满时间(最大时间)。RLM所用的测量配置还可以包括不同步所用的PDCCH/PCFICH发送参数以及同步所用的PDCCH/PCFICH发送参数。PDCCH/PCFICH发送参数可以例如包括DCI格式、控制OFDM符号的数量、聚合级别、PDCCH RE能量与平均RS资源元素(RE)能量的比、以及PCFICH RE能量与平均RS资源元素(RE)能量的比。RS RE能量、PDCCH RE能量和PCFICH RE能量分别表示针对各RE的RS的能量、针对各RE的PDCCH的能量以及针对各RE的PCFICH的能量。可以针对各BWP、针对各SSB或者针对各CSI-RS配置这些PDCCH/PCFICH发送参数。另外或可选地,可以针对各无线电帧、针对各子帧、针对各时隙、针对各OFDM符号或者针对各TTI配置和使用这些PDCCH/PCFICH发送参数。
图11是示出处理1100的流程图,该处理是UE 12所进行的与RLM相关的操作的示例。在步骤1101中,UE 12从RAN节点11接收用以在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情况下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指示。例如,该指示可以表示第二BWP的激活,并且还可以表示第一BWP的停用。如先前所说明的,通过例如在NR PDCCH上发送的DCI(例如,调度DCI)来进行BWP激活/停用。
在步骤1102中,UE 12判断对于DL活动BWP切换之前的第一BWP的RLM使用哪种RS类型。如果UE 12被配置有基于SSB的RLM测量,则UE 12即使在DL活动BWP切换为第二BWP之后也继续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中的RLM测量。换句话说,如果UE 12已接收到被设置为SSB类型(即,NR-SS)的第一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则UE 12继续对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的测量以进行RLM。此外,UE 12可以使用该测量和测量结果作为相邻小区(或相邻BWP)的RRM所用的测量和测量结果。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如果UE 12针对第一BWP配置有基于SSB的RLM测量,则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改变为第二BWP时,UE 12操作如下。换句话说,如果UE 12所接收到的针对第一BWP的RLM测量的RS类型被设置为SSB(即,NR-SS),则在通过NR PDCCH/DCI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时,UE 12操作如下。具体地,UE 12即使在DL BWP切换为第二BWP之后也继续对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进行测量。第一SSB可以是与第一BWP相关联的小区定义SSB。第一SSB可被包括在第一BWP或其它BWP中。因此,UE 12即使在DL活动BWP切换之后也可以基于同一第一SSB继续RLM。
UE 12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切换DL活动BWP的之前和之后不改变RLM测量所要使用的RS(例如,第一SSB),因此UE 12可以连续地测量小区无线电质量。例如,即使在BWP组中动态地切换活动BWP的情况下,UE 12也可以稳定地测量小区无线电质量,从而适当地理解(检测)无线电质量的劣化或改善。因此,这种控制方法对于以相对短的时间间隔切换活动BWP的操作特别有效。
另一方面,如果UE 12被配置有基于CSI-RS的RLM测量,则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改变为第二BWP时,UE 12可以操作如下。换句话说,如果UE12所接收到的RLM所用的RS类型被设置为CSI-RS,则在通过NR PDCCH/DCI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时,UE 12可以操作如下。具体地,UE 12可以对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而不是对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进行RLM测量。虽然UE 12改变了RLM所要使用的CSI-RS,但UE 12可以继承并使用在活动BWP切换之前使用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如上所述,RLM相关参数可以包括连续不同步表示的计数值、连续同步表示的计数值以及RLF计时器的值。RLM相关参数可以包括同步阈值和不同步阈值。此外,虽然UE 12改变了RLM所要使用的CSI-RS时,但UE 12可以继承并使用在活动BWP切换之前使用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的至少一部分。如上所述,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可以包括不同步的指定数量、同步的指定数量以及RLF计时器的期满时间(最大时间)。此外,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可以包括PDCCH/PCFICH发送参数。
图12是示出处理1200的流程图,该处理是UE 12所进行的与RLM相关的操作的另一示例。步骤1201中的处理与步骤1101中的处理相同。在步骤1202中,UE 12判断DL活动BWP切换之前的第一BWP的RLM使用哪种RS类型。如果UE 12被配置有基于CSI-RS的RLM测量,则UE12在DL活动BWP切换为第二BWP之后代替使用第一BWP中所发送的第一CSI-RS而使用第二BWP中所发送的第二CSI-RS来进行RLM测量。因此,UE 12对第二CSI-RS进行RLM测量。
在DL活动BWP切换时,通过将RLM所要使用的RS(例如,CSI-RS)改变为切换之后的DL活动BWP中所发送的RS,UE 12可以基于服务小区(活动BWP)的无线电质量来进行RLM。例如,在BWP组中半静态地切换活动BWP的情况下,UE 12可以适当地测量实际正在使用的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从而适当地理解(检测)无线电质量的劣化或改善。因此,这种控制方法对于以相对长的时间间隔切换活动BWP的操作特别有效。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在一些实现中,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改变为第二BWP时,UE 12可以操作如下。具体地,UE 12根据针对第一BWP配置了基于SSB的RLM测量和基于CSI-RS的RLM测量中的哪一个,来判断在DL活动BWP切换之后是否要改变要被监视用于RLM的参考信号(RS)。换句话说,UE 12根据RLM所用的RS类型是SSB类型还是CSI-RS类型,来判断在DL活动BWP切换之后是否要改变RLM测量所要使用的RS。因此,在UE 12在NR PDCCH上接收到用以在BWP组中切换DL活动BWP的指示(DCI)的情况下,UE12可以在没有接收到RRC消息(例如,RRC再配置)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RLM测量所要使用的RS。换句话说,RAN节点11只需要发送NR PDCCH,而不发送RRC消息,以使UE 12选择RLM测量所要使用的RS。这可以减少无线电信号(RRC信令)的量并减少改变UE 12中的RRC层配置的延迟。
图13是示出处理1300的序列图,该处理130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的操作的示例。UE RRC层121和UE MAC层122被包括在UE 12的控制面协议栈中。UE RRC层121是UE NAS层(未示出)的下位层,并且该UE RRC层121提供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并管理UE 12的RRC状况(例如,NR RRC_IDLE和NR RRC_CONNECTED)。RRC状况例如表示是否建立了UE 12和RAN节点11之间的无线电连接(RRC连接)。
UE RRC层121从RAN节点11接收各分量载波所用的一个或多个BWP配置。例如,RAN节点11经由RRC再配置消息向UE RRC层121发送各分量载波所用的一个或多个BWP相关控制信息项(BWP配置)。各分量载波所用的一个或多个BWP配置可以例如包含以下信息元素(IE)至少之一:
-表示与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BWP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BWP索引的信息元素;
-表示与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BWP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BWP索引的信息元素;
-表示与各BWP相关联的载波频率(例如,绝对射频信道号(ARFCN))的信息元素;
-表示各BWP是否包含SS/PBCH块(SSB)的信息元素;
-表示与不包含SSB的BWP相关联的参考SSB、或者表示包括该参考SSB的参考BWP的信息元素;
-表示各BWP中所发送的SSB的结构的信息元素(例如,SS序列或PCI、SSB持续时间、数字方案);
-表示从基准PRB(例如,PRB0)向各SSB的最低PRB的偏移的信息元素;
-表示为各BWP配置的数字方案的信息元素;以及
-表示BWP集或BWP组的结构的信息元素(例如,与各BWP组的索引和改BWP组中所包括的BWP索引的列表有关的信息)。
此外,UE RRC层121从RAN节点11接收各服务小区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MeasConfig)。例如,RAN节点11经由RRC再配置消息将各服务小区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发送至UE RRC层121。测量配置包括RLM所用的测量配置(例如,RS类型)。
此外,各服务小区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可以包括上述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RLM所用的一个或多个测量配置(测量参数集)可被包括在相应的一个或多个BWP配置中。可选地,各服务小区的RLM所用的测量配置可被包括在NR PDCCH上所发送的DCI中,或者被包括在MAC CE中。
UE MAC层122确定在UE 12中配置的一个或多个BWP的激活/停用。如上所述,BWP组中的BWP的切换例如通过NR PDCCH上所发送的DCI来进行。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切换前的活动BWP的停用和切换后的活动BWP的激活可以通过该DCI来进行。
在步骤1301中,RAN节点11在NR PDCCH上向UE 12发送用于切换DL活动BWP的DCI。该DCI触发UE 12以切换DL活动BWP。在步骤1302中,UE MAC层122响应于从RAN节点11接收到该DCI而切换DL活动BWP。在步骤1303中,UE MAC层122向UE RRC层121通知DL活动BWP的切换。步骤1303中的通知可以在步骤1302之前进行。
在步骤1304中,响应于从下位层(MAC层122)接收到表示DL活动BWP的切换的通知,UE RRC层121判断适用于切换前的DL活动BWP的RS类型。换句话说,UE RRC层121判断RLM所使用的RS类型是SSB类型还是CSI-RS类型。
在步骤1305中,UE RRC层121根据SSB类型和CSI-RS类型中的哪一个适用于切换前的DL活动BWP来修改RLM测量。具体地,如果适用于切换前的DL活动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是SSB类型,则UE RRC层121不改变DL活动BWP切换后的RLM测量所要使用的参考信号(即,SSB)。因此,UE RRC层121基于同一SSB连续地进行RLM。另一方面,如果适用于切换前的DL活动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是CSI-RS类型,则UE RRC层121基于切换后的DL活动BWP中所包括的CSI-RS来进行RLM。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UE 12除了进行RLM测量之外,还可以进行CSI测量。CSI测量包括在UE 12处于连接模式(例如,NR RRC_CONNECTED)时测量服务小区的DL无线电质量,以向RAN节点11发送包含要用于调度和链路自适应至少之一的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报告。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UE 12可以代替监视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监视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CSI测量。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UE MAC层122响应于经由NR PDCCH接收到DL活动BWP切换所用的DCI而向UE RRC层121通知DL活动BWP的切换。然而,代替UE MAC层122,已接收到该DCI的UE PHY层可以将该通知直接发送至UE RRC层121(和UE MAC层122)。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在以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切换DL活动BWP时的UE所进行的RLM测量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与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以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改变为第二BWP时,UE 12关于RLM测量表现如下。如果第一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UE 12中止(或暂停)使用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因此,UE 12中止(或暂停)基于第一SSB的RLM。另外或可选地,如果第一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UE 12可以代替使用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而使用与第二BWP相关联的第二SSB来进行RLM测量。
此外,在中止(或暂停)使用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的情况下,UE 12可以将DL活动BWP切换之前使用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重置为默认值(例如,零)或设置值(例如,期满值)。RLM相关参数可以包括连续不同步表示的计数值、连续同步表示的计数值以及RLF计时器的值。
在如本实施例中那样使用SSB来进行RLM的情况下,存在DL无线电质量在物理小区(BWP)之间显著不同的可能性,其中这些物理小区被包括在单个逻辑小区中,但具有彼此不同的小区定义SSB。例如,在单个逻辑小区中使用具有彼此不同的小区定义SSB的物理小区(BWP)的情况下,由于逻辑小区具有更宽的带宽(例如,400MHz),因此存在频率特性在这些物理小区(BWP)之间显著不同的可能性。可选地,由于对这些物理小区(BWP)应用了不同的数字方案(例如,子载波间距),因此存在无线电传播特性在物理小区(BWP)之间显著不同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存在DL活动BWP切换后的小区定义SSB的UE 12处的接收质量与切换前的小区定义SSB的接收质量显著不同的可能性。因此,预期DL活动BWP切换后的RLM不是最佳的,除非UE 12在涉及小区定义SSB的改变的DL活动BWP切换前后改变RLM所要使用的SSB。因此,UE 12如上所述地操作,从而优化DL活动BWP切换后的RLM。
可选地,在中止(或暂停)监视RLM测量所用的SSB的情况下,UE 12可以维持(保留)在DL活动BWP切换之前使用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而不重置它们。然后,UE 12可以在开始与切换后的第二BWP相关联的第二SSB中的RLM测量时,使用所维持(所保留)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无论小区定义SSB的改变如何,这在切换前后的DL活动BWP的频率特性或传播特性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是有效的。RAN节点11可以向UE 12发送表示在以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切换DL活动BWP时是否要重置RLM相关参数的值(或者是否要维持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的信息。该信息可以与用于切换DL活动BWP的指示一起从RAN节点11发送至UE12。
图14是示出处理1400的流程图,该处理是与UE 12所进行的RLM相关的操作的示例。在步骤1401中,UE 12从RAN节点11接收用以在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情况下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指示。例如,该指示可以表示第二BWP的激活,并且还可以表示第一BWP的停用。由于需要改变小区定义SSB,因此可以经由RRC信令(例如,RRC再配置消息)来将该指示从RAN节点11发送至UE 12。
在步骤1402中,如果UE 12被配置有基于SSB的RLM测量,则UE 12停止基于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的RLM。在步骤1403中,UE 12将DL活动BWP切换之前使用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重置为默认值(例如,零)或设置值(例如,期满值)。没有必要一定进行步骤1403。
图15是示出处理1500的流程图,该处理是与UE 12所进行的RLM相关的操作的另一示例。步骤1501至1503中所进行的处理与步骤1401至1403中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1504中,如果UE 12被配置有基于SSB的RLM测量,则UE 12代替基于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而是基于与第二BWP相关联的第二SSB来开始RLM。
另一方面,如果RLM所用的RS类型被设置为CSI-RS类型,则无论是否存在小区定义SSB的改变,在DL活动BWP从第一BWP改变为第二BWP时,UE 12可以操作如下。具体地,UE 12可以代替使用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RLM测量。虽然UE 12改变了RLM所要使用的CSI-RS,但UE 12可以继承并使用在DL活动BWP切换之前使用的RLM相关参数的值(或状况)。如上所述,RLM相关参数可以包括连续不同步表示的计数值、连续同步表示的计数值以及RLF计时器的值。RLM相关参数可以包括同步阈值和不同步阈值。
图16是示出处理1600的序列图,该处理160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的操作的示例。UE RRC层121和UE MAC层122被包括在UE 12的控制面协议栈中。
在步骤1601中,RAN节点11向UE 12(UE RRC层121)发送用于BWP再配置的RRC再配置消息。该BWP再配置触发UE 12以改变小区定义SSB并切换DL活动BWP。
在步骤1602中,UE RRC层121指示UE MAC层122以切换DL活动BWP。在步骤1603中,UE MAC层122根据来自UE RRC层121的指示来切换DL活动BWP。在这种情况下,UE RRC层121或UE MAC层122可以指示UE PHY层(未示出)以切换DL活动BWP,并且UE PHY层可以根据指示调整其无线电处理单元(例如,RF)以接收切换后的DL活动BWP。
在步骤1604中,UR RRC 121根据小区定义SSB的改变和DL活动BWP的切换来修改RLM测量。具体地,如果适用于切换前的DL活动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是SSB类型(即,NR-SS),则UE RRC层121代替使用与切换前的DL活动BWP相关联的SSB而是使用与切换后的BWP相关联的SSB来进行RLM测量。另一方面,如果适用于切换前的DL活动BWP的RLM所用的RS类型是CSI-RS类型,则UE RRC层121使用切换后的DL活动BWP中所包括的CSI-RS来进行RLM测量。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UE 12还可以进行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切换DL活动BWP时的与UE的RLM相关的操作。换句话说,UE 12可以根据(DL)活动BWP从第一BWP向第二BWP的切换是否涉及小区定义SSB的改变,来判断是否继续使用与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因此,UE 12不仅可以适当地理解与驻留物理小区(服务小区)相对应的(DL)BWP中的无线电质量,而且还可以适当地理解包括小区定义SSB(即,发送该SSB的(DL)BWP)的(DL)BWP中的无线电质量。如上所述,包括小区定义SSB的DLBWP是表示逻辑小区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小区中的一个物理小区的DL BWP。因此,通过理解包括小区定义SSB的(DL)BWP的无线电质量,UE 12可以判断该物理小区是否适合停留。此外,在相同逻辑小区中不存在(或者未配置)包括小区定义SSB的其它(DL)BWP的情况下,包括小区定义SSB的(DL)BWP可被认为是表示相同逻辑小区中所包括的所有BWP的(DL)BWP。因此,通过理解包括小区定义SSB的(DL)BWP的无线电质量,UE 12可以适当地判断该逻辑小区是否适合停留。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UE 12除了进行RLM测量之外,还可以进行CSI测量。在以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DL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UE 12可以代替监视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是监视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CSI测量。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为了应对一个BWP组中所包括的多个BWP之间的活动BWP的切换的测量配置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与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可以用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RLM测量、RRM测量和CSI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应对一个DL BWP组中所包括的多个DL BWP之间的(不涉及小区定义SSB的改变的)活动BWP的切换,RAN节点11预先经由RRC信令(例如,RRC再配置消息)向UE 12提供测量配置,该测量配置能够交换(调换)服务小区(服务BWP、活动BWP)和邻居小区(非服务BWP、邻居BWP)之间的关系。在BWP组内的BWP之间切换活动BWP以在UE 12和RAN之间进行通信时,UE 12通过交换服务小区(服务BWP、活动BWP)和邻居小区(非服务BWP、邻居BWP)之间的关系来使用先前接收到的测量配置。
例如,在一个BWP组包括第一BWP和第二BWP的情况下,RAN节点11经由RRC信令(例如,RRC再配置消息)向UE 12提供与第一BWP是服务小区(服务BWP)并且第二BWP是邻居小区(邻居BWP、非服务BWP)的情况相对应的测量配置。在活动BWP是第一BWP的情况下,UE 12根据该测量配置来进行测量(例如,RLM测量、RRM测量、CSI测量)。此外,在活动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时,UE 12通过交换该测量配置中的服务小区(服务BWP)和邻居小区(邻居BWP、非服务BWP)之间的关系来使用已经接收到的测量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在切换BWP组内的活动BWP时无需RRC信令来更新测量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可以响应于BWP组内的活动BWP的切换来快速更新测量配置,因此可以根据与切换后的活动BWP相对应的测量配置来快速开始测量操作。
图17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的操作的示例的处理1700的序列图。在本示例中,假设如下:BWP组由包括SSB的BWP#1和不包括任何SSB的BWP#2构成,并且UE 12首先驻留在BWP#1(即,BWP#1是活动BWP)上。
在步骤1701中,RAN节点11向UE 12发送RRC再配置消息。该RRC再配置消息包括与BWP#1是服务小区(服务BWP)并且BWP#2是邻居小区(邻居BWP)的情况相对应的测量配置。
UE 12使用步骤1701中所接收到的测量配置,并进行BWP#1中的测量(例如,RLM测量、CSI测量、RRM测量)、以及包括BWP#2的邻居小区中的测量(例如,RRM测量)(步骤1702)。
在步骤1703中,RAN节点11向UE 12发送用于表示活动BWP从BWP#1切换为BWP#2的控制信息(即,NR PDCCH上的DCI)。响应于接收到该控制信息(PDCCH/DCI),UE 12将活动BWP切换为BWP#2。此外,在切换活动BWP时,UE 12通过交换服务小区(服务BWP、活动BWP)和邻居小区(非服务BWP、邻居BWP)之间的关系来使用先前接收到的(即,已存储的)测量配置(步骤1704)。具体地,UE 12将已存储的测量配置中的服务小区(服务BWP)视为BWP#2,并根据该测量配置的至少一部分来进行测量。换句话说,UE 12将BWP#2视为服务小区(服务BWP),以及将BWP#1视为邻居小区(邻居BWP),并根据已存储的测量配置的至少一部分来进行测量。
步骤1704中的测量可以包括基于SSB的测量和基于CSI-RS的测量。如果UE 12配置有基于SSB的测量,则UE 12可以监视BWP#1中的SSB以进行RLM测量。在这种情况下,UE 12可以继续使用与BWP#1相对应的测量配置中的与基于SSB的测量有关的配置,以用于活动BWP从BWP#1切换为BWP#2之后的基于SSB的测量。换句话说,UE 12可以将先前接收到的(即,已存储的)测量配置中的服务小区(服务BWP)视为BWP#2,以用于活动BWP从BWP#1切换为BWP#2之后的基于CSI-RS的测量。换句话说,UE 12将BWP#2视为服务小区(服务BWP),以及将BWP#1视为邻居小区(邻居BWP),并根据已存储的测量配置的至少一部分来进行测量。
另外或可选地,除特定于BWP#1和BWP#2的测量配置外,针对载波频率(measObject)的测量配置可共同地用于活动BWP切换前后的测量。
另外或可选地,RAN节点11可以使用测量配置预先向UE发送“s-测量(s-measure)”的配置。s-测量是RSRP阈值并用于判断邻居小区的测量的开始。当服务小区的RSRP落在s-测量以下时,UE 12开始邻居小区的测量。此外,UE 12可以在SSB(即,ssb-rsrp)和CSI-RS(即,csi-rsrp)之间选择s-测量的对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RAN节点11可以向UE 12指示s-测量是基于SSB和基于CSI-RS中的哪一个。UE 12可以通过使用针对切换后的服务BWP(即,BWP#2)的测量值(例如,基于SSB的RSRP或基于CSI-RS的RSRP)来判断活动BWP从BWP#1切换为BWP#2之后的s-测量。可选地,UE 12可以通过使用针对切换前的服务BWP(即,BWP#1)的测量值来判断s-测量。
RAN节点11可以预先向UE 12通知用于处理切换活动BWP之后的s-测量的方式(即,针对切换前的活动BWP的测量值和针对切换后的活动BWP的测量值中的哪一个要用于切换活动BWP之后的s-测量的判断)。RAN节点11可以在测量配置或BWP集的配置信息中指示用于处理切换活动BWP之后的s-测量的方式。可选地,UE 12可以根据切换活动BWP之前的s-测量的对象的RS类型(例如,SSB或CSI-RS)的配置来确定切换活动BWP之后的s-测量的对象的RS类型。例如,在切换活动BWP之前的s-测量的对象的RS类型是SSB的情况下,UE 12可以使用针对SSB的测量值来判断切换活动BWP之后的s-测量。注意,UE 12可以在切换后的活动BWP不包括任何SSB的情况下对切换前的活动BWP中的SSB进行测量,或者可以在切换后的活动BWP包括SSB的情况下对切换后的活动BWP中的SSB进行测量。
例如,在测量配置中的s-测量定义了SSB中的RS(例如,NR-SS)的RSRP阈值的情况下,RAN节点11可以在步骤1701中预先向UE 12通知在切换BWP组内的活动BWP之后所要使用的s-测量。例如,在切换BWP组内的活动BWP后的新活动BWP(例如,活动BWP#2)不包括SSB的情况下,RAN节点11可以预先配置切换活动BWP之后的s-测量所要使用的CSI-RS的RSRP阈值。可选地,在测量配置中的s-测量定义了CSI-RS的RSRP阈值的情况下(以及在BWP#2中的CSI-RS的配置从RAN节点11发送至UE 12的情况下),UE 12可以即使在活动BWP从BWP#1切换为BWP#2之后也继续使用切换之前的s-测量的配置。
下面提供了根据以上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的结构示例。图18是示出根据以上实施例的RAN节点11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18,RAN节点11包括射频收发器1801、网络接口1803、处理器1804和存储器1805。RF收发器1801进行模拟RF信号处理以与包括UE 12的NG UE进行通信。RF收发器1801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RF收发器1801耦接到天线阵列1802和处理器1804。RF收发器1801从处理器1804接收经调制的符号数据,生成发送RF信号,并将发送RF信号供给至天线阵列1802。此外,RF收发器1801基于天线阵列1802所接收到的接收RF信号来生成基带接收信号,并将基带接收信号供给至处理器1804。RF收发器1801可以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例如包括多个移相器和多个功率放大器。
网络接口1803用于与网络节点(例如,NG Core的控制节点和传送节点)进行通信。网络接口1803可以例如包括符合IEEE 802.3系列的网络接口卡(NIC)。
处理器1804进行无线电通信所用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即,数据面处理)和控制面处理。处理器1804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处理器1804可以例如包括用于进行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栈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处理器1804可以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数字波束成形器模块。数字波束成形器模块可以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编码器和预编码器。
存储器1805由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组成。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RAM(DRAM)或它们的任何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掩模只读存储器(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存储器1805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804分开配置的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804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803或I/O接口(未示出)访问存储器1805。
存储器1805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计算机程序)1806,这些软件模块1806包括用于进行以上实施例中所说明的RAN节点11的处理的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现中,处理器1804可被配置为从存储器1805加载软件模块1806并执行所加载的软件模块,从而进行以上实施例中所说明的RAN节点11的处理。
注意,如果RAN节点11是gNB-CU,则RAN节点11无需包括RF收发器1801(和天线阵列1802)。
图19是示出UE 12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射频(RF)收发器1901进行模拟RF信号处理以与NR NB 1进行通信。RF收发器1901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RF收发器1901所进行的模拟RF信号处理包括上变频、下变频和放大。RF收发器1901耦接到天线阵列1902和基带处理器1903。RF收发器1901从基带处理器1903接收经调制的符号数据(或OFDM符号数据),生成发送RF信号,并将发送RF信号供给至天线阵列1902。此外,RF收发器1901基于由天线阵列1902接收到的接收RF信号来生成基带接收信号,并将基带接收信号供给至基带处理器1903。RF收发器1901可以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例如包括多个移相器和多个功率放大器。
基带处理器1903进行无线电通信所用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即,数据面处理)和控制面处理。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包括(a)数据压缩/解压缩、(b)数据分段/串接、(c)发送格式(即,发送帧)的生成/分解、(d)信道编码/解码、(e)调制(即,符号映射)/解调制、以及(f)利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的OFDM符号数据(即,基带OFDM信号)的生成。另一方面,控制面处理包括层1(例如,发送功率控制)、层2(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和层3(例如,与附着、移动性和呼叫管理有关的信令)的通信管理。
基带处理器1903所进行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可以包括例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MAC层和PHY层的信号处理。此外,基带处理器1903所进行的控制面处理可以包括非接入层(NAS)协议、RRC协议和MAC CE的处理。
基带处理器1903可以进行波束成形所用的MIMO编码和预编码。
基带处理器1903可以包括用于进行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例如,DSP)和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栈处理器(例如,CPU或MPU)。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栈处理器可以与以下所述的应用处理器1904相集成。
应用处理器1904还被称为CPU、MPU、微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应用处理器1904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处理器核)。应用处理器1904从存储器1906或者从其它存储器(未示出)加载系统软件程序(操作系统(OS))和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呼叫应用、WEB浏览器、邮件程序、照相机操作应用和音乐播放器应用),并且执行这些程序,由此提供UE 12的各种功能。
在一些实现中,如在图19中利用虚线(1905)所示,基带处理器1903和应用处理器1904可以集成在单个芯片上。换句话说,基带处理器1903和应用处理器1904可以在单个片上系统(SoC)装置1905上实现。SoC装置可被称为系统大规模集成(LSI)或芯片组。
存储器1906是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它们的组合。存储器1906可以包括物理上彼此独立的多个存储器装置。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SRAM、DRAM或它们的任何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MROM、EE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存储器1906可以包括例如从基带处理器1903、应用处理器1904和SoC 1905可以访问的外部存储器装置。存储器1906可以包括集成在基带处理器1903、应用处理器1904或SoC 1905内的内部存储器装置。此外,存储器1906可以包括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中的存储器。
存储器1906可以存储包括用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利用UE 12的处理的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计算机程序)1907。在一些实现中,基带处理器1903或应用处理器1904可以从存储器1906加载这些软件模块1907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模块,由此进行在上述实施例中参考附图所述的UE 12的处理。
注意,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面处理和操作可以由除RF收发器1901和天线阵列1902以外的元件来实现,即由存储软件模块1907的存储器1906以及基带处理器1903和应用处理器1904至少之一来实现。
如以上参考图17和图18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RAN节点11和UE 12中所包括的各个处理器执行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进行参考附图所述的算法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存储程序并将程序提供至计算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等)、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闪速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程序提供至计算机。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将程序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线路提供至计算机。
其它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各自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可以适当地彼此组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利用在NR PDCCH上发送的DCI对活动BWP的切换。然而,注意,上述实施例中的活动BWP的切换可以由MAC CE或计时器(例如,BWP不活动计时器)进行。
上述实施例主要基于针对各UE激活仅一个BWP(即,针对各UE为1个活动BWP)这一假设来说明。然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当然也可应用于针对UE同时激活多个BWP的情况。例如,在BWP集中存在多个活动BWP。此外,存在各自与BWP集中配置的多个BWP组中的各个BWP组相对应的多个活动BWP,或者在BWP组中存在多个活动BWP。
5G UE可被配置为除小区质量之外还测量波束质量,并且将其报告给RAN节点(例如,gNB)。在上述实施例中,UE 12可以组合地进行RLM和波束监视。在UE 12检测到活动BWP中的波束故障、然后在该BWP中未能进行波束恢复(波束恢复失败)的情况下,UE 12可以操作如下。具体地,在UE 12的层1正确地检测到与该BWP相同的(物理)小区中所包含的另一BWP(例如,BWP组中的另一BWP)的波束的情况下,该层1向UE 12的层2和3通知该另一BWP中的波束恢复的成功(波束恢复成功)。在UE 12的层3已检测到RLM中的无线电质量的劣化、但仍然处于RLF检测之前的状态的情况下,该层3可以基于来自L1的该通知来停止RLF计时器和计数器,并返回正常的RLM操作。
上述实施例也可适用于MR-DC(例如,EN-DC)和NR-NR DC。例如,SCG中的活动BWP可以通过在(NR)PDCCH上发送的DCI来切换。在这种情况下,操作SCG的RAN节点(即,SN)可以在SCG的DL活动BWP中发送该(NR)PDCCH,并且UE 12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PDCCH(即DCI)、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切换DL活动BWP。另一方面,在以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切换SCG中的活动BWP的情况下,操作MCG的RAN节点(即,MN)可以在MCG小区(或DL活动BWP)中发送用于以改变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切换SCG中的活动BWP的指示。UE 12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指示、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切换SCG中的活动BWP。例如,在NR-NR DC中,SgNB可以在SN修改过程中经由SN MODIFI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向主gNB(MgNB)发送包含活动BWP切换指示的控制信息。然后,MgNB可以经由RRC再配置消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UE 12。可选地,在(NG-)EN-DC中,SgNB可以在SN修改过程中经由SNMODIFI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主eNB(MeNB)。然后,MeNB可以经由RRC连接再配置消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UE 12。可选地,SgNB可以经由SCG中的信令承载(例如,SRB3)将该控制信息直接发送至UE12。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术语“小区定义SSB”,但该术语可被称为小区代表SSB,因为该术语是代表与UE观点的小区(即,物理小区)相对应的BWP或者与物理小区的集合相对应的BWP组的SSB。可替代地,小区定义SSB可被称为小区特定SSB,因为小区定义SSB指定包括该SSB的代表小区(物理小区)。此外,小区定义SSB可被称为服务SSB,因为小区定义SSB是在UE驻留在包括该SSB的BWP或BWP组时要监视的SSB。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子PCI可以与BWP索引相关联。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础BWP可被称为默认BWP、初始BWP、参考BWP、主要BWP、锚BWP或主BWP。具体地,UE在第一次接入RAN节点时(即,在从空闲模式转变为连接模式时)最初驻留的BWP可被称为基础BWP、默认BWP、初始BWP、参考BWP、主要BWP、锚BWP或主BWP。另外或可替代地,一个系统带宽内所包括的多个BWP中的不是基础BWP的BWP可被称为子BWP、辅BWP或从BWP。
此外,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这些技术思想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的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
一种无线电终端,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将所述下行链路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之后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补充说明2)
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是所述SSB类型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即CSI-RS类型,来判断在切换所述下行链路BWP之后是否要改变所述RLM测量所要使用的参考信号。
(补充说明3)
根据补充说明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即CSI-RS类型,则代替所述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所述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4)
根据补充说明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继承与所述RLM相关的参数,以及
所述参数包括在连续发生指定数量的不同步时被启动以判断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的计时器的计数值。
(补充说明5)
根据补充说明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代替所述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所述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CSI测量。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中止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7)
根据补充说明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代替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而使用与所述第二BWP相关联的第二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8)
根据补充说明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向所述第二BWP的切换是否涉及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改变,来判断是否要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9)
根据补充说明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重置与所述RLM相关的参数,以及
所述参数包括在连续发生指定数量的不同步时被启动以判断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的计时器的计数值。
(补充说明10)
根据补充说明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RLM测量包括在所述无线电终端处于连接模式的情况下测量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质量,以便检测不同步和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
(补充说明11)
根据补充说明5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CSI测量包括在所述无线电终端处于连接模式的情况下测量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质量,以便向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发送包含要用于调度和链路自适应至少之一的信道质量指示即CQI的报告。
(补充说明12)
一种无线电终端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将所述下行链路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之后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补充说明13)
根据补充说明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是所述SSB类型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即CSI-RS类型,来判断在切换所述下行链路BWP之后是否要改变所述RLM测量所要使用的参考信号。
(补充说明14)
根据补充说明12或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即CSI-RS类型,则代替所述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所述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15)
根据补充说明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继承与所述RLM相关的参数,其中,
所述参数包括在连续发生指定数量的不同步时被启动以判断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的计时器的计数值。
(补充说明16)
根据补充说明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代替所述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所述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CSI测量。
(补充说明17)
根据补充说明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中止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18)
根据补充说明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代替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而使用与所述第二BWP相关联的第二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19)
根据补充说明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向所述第二BWP的切换是否涉及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改变,来判断是否要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补充说明20)
根据补充说明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重置与所述RLM相关的参数,其中,
所述参数包括在连续发生指定数量的不同步时被启动以判断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的计时器的计数值。
(补充说明21)
根据补充说明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LM测量包括在所述无线电终端处于连接模式的情况下测量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质量,以便检测不同步和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
(补充说明22)
根据补充说明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I测量包括在所述无线电终端处于连接模式的情况下测量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质量,以便向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发送包含要用于调度和链路自适应至少之一的信道质量指示即CQI的报告。
(补充说明23)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以使计算机进行无线电终端所用的方法的程序,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为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将所述下行链路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之后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7年11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1804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被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1 RAN节点
12 UE
1804 处理器
1805 存储器
1903 基带处理器
1904 应用处理器
1906 存储器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电终端,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活动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活动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以及
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已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是所述第二BWP期间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是所述SSB类型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即CSI-RS类型,来判断在切换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之后是否要改变所述RLM测量所要使用的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已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即CSI-RS类型,则在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是所述第二BWP期间,代替所述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所述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继承与所述RLM相关的参数,以及
所述参数包括在连续发生指定数量的不同步时被启动以判断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的计时器的计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不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代替所述第一BWP中的第一CSI-RS而使用所述第二BWP中的第二CSI-RS来进行CSI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已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在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是所述第二BWP期间,中止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已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在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是所述第二BWP期间,代替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而使用与所述第二BWP相关联的第二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向所述第二BWP的切换是否涉及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改变,来判断是否要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所述第一SSB来进行所述RLM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指示以改变所述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所述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所述SSB类型,则重置与所述RLM相关的参数,以及
所述参数包括在连续发生指定数量的不同步时被启动以判断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的计时器的计数值。
10.一种无线电终端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活动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即活动下行链路BWP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以及
在以不改变小区定义同步信号块即小区定义SSB的方式已将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从所述第一BWP切换为所述第二BWP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电链路监视即RLM所用的参考信号类型被设置为SSB类型,则在所述活动下行链路BWP是所述第二BWP期间继续使用与所述第一BWP相关联的第一SSB来进行RLM测量。
CN201880085954.3A 2017-11-13 2018-08-14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Active CN111602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5226.3A CN117460012A (zh) 2017-11-13 2018-08-14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8040 2017-11-13
JP2017-218040 2017-11-13
PCT/JP2018/030310 WO2019092942A1 (ja) 2017-11-13 2018-08-14 無線端末およびその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5226.3A Division CN117460012A (zh) 2017-11-13 2018-08-14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442A CN111602442A (zh) 2020-08-28
CN111602442B true CN111602442B (zh) 2023-10-03

Family

ID=6643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5226.3A Pending CN117460012A (zh) 2017-11-13 2018-08-14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CN201880085954.3A Active CN111602442B (zh) 2017-11-13 2018-08-14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5226.3A Pending CN117460012A (zh) 2017-11-13 2018-08-14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11218280B2 (zh)
EP (1) EP3713333A4 (zh)
JP (2) JP6922997B2 (zh)
KR (2) KR102546852B1 (zh)
CN (2) CN117460012A (zh)
DE (1) DE112018005341T5 (zh)
WO (1) WO2019092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15130A (es) * 2017-06-16 2020-02-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y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BR112020009644A2 (pt) * 2017-11-16 2020-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onfiguração de monitoramento de enlace de rádio/falha de enlace de rádio mediante comutação de partes de largura de banda
CN109803395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59000A1 (en) * 2018-02-14 2019-08-22 Lenovo (Singapore)Pte. Ltd. Activating a bandwidth part
BR112020017498A2 (pt) * 2018-02-28 2020-1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s realizados por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por um nó de red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nó de rede
MX2020012491A (es) * 2018-05-21 2021-02-1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ario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por radio.
CN110536421B (zh) * 2018-05-25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798903B (zh) * 2018-08-01 2022-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配方法及终端
JP7262941B2 (ja) * 2018-08-06 2023-04-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830200B (zh) * 2018-08-09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部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836741A4 (en) * 2018-08-09 2022-03-30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924250B2 (en) * 2018-09-13 2021-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E operation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US11997546B2 (en) * 2018-09-26 2024-05-28 Apple Inc. RLF handling during multi-connectivity handover
US11457376B2 (en) * 2019-02-01 2022-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radio link monitoring framework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076439B2 (en) * 2020-01-01 2021-07-27 PanPsy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processes for secondary cell to primary cell scheduling
US20210226751A1 (en) * 2020-01-17 2021-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cell with distinct pci index per rrh for dl tci state, spatial relation, and ul tci state
US11601831B2 (en) * 2020-03-05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beam or link failure detection
CN115669133A (zh) * 2020-08-06 2023-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045823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ue) recommend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resource index (sri)
US20220078838A1 (en) * 2020-09-09 2022-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forwarding,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anagement by wireless forwarding node
US20220095251A1 (en) * 2020-09-22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duplex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CN114375040A (zh) * 2020-10-15 2022-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26443B (zh) * 2021-01-18 2023-06-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链路监控rlm的测量状态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20322178A1 (en) * 2021-03-30 2022-10-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tually exclusive configurations
JP2022156926A (ja) * 2021-03-31 2022-10-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3890715B (zh) * 2021-10-21 2023-10-1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23097679A1 (en) * 2021-12-03 2023-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facilitate priority rules for measurements based on cell-defining ssbs and/or non-cell-defining ssb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697A (zh) * 2012-03-23 2014-12-10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两个控制信道的无线电链路监视
CN104303562A (zh) * 2012-03-23 2015-01-2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链路监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0826B (zh) 2015-01-30 2021-06-2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链路监测方法及其设备
JP6857454B2 (ja) 2016-06-08 2021-04-1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697A (zh) * 2012-03-23 2014-12-10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两个控制信道的无线电链路监视
CN104303562A (zh) * 2012-03-23 2015-01-2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无线电链路监测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SI MCC.Report of 3GPP TSG RAN2#99bis meeting, Prague, Czech Republic.《3GPP》.2017,第10.2.3节. *
MediaTek Inc..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4bis R4-1710670.《3GPP》.2017,全文. *
Samsung.3GPP TSG-RAN WG2 #99bis R2-1711404.《3GPP》.2017,1-3节. *
Samsung.3GPP TSG-RAN WG2 #99bis R2-1711404.《3GPP》.2017,第1-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39121A1 (en) 2023-07-27
JP7131667B2 (ja) 2022-09-06
US11949631B2 (en) 2024-04-02
EP3713333A4 (en) 2021-01-13
JP6922997B2 (ja) 2021-08-18
JP2021177657A (ja) 2021-11-11
DE112018005341T5 (de) 2020-06-18
KR20220049620A (ko) 2022-04-21
KR102546852B1 (ko) 2023-06-22
US11652599B2 (en) 2023-05-16
KR102388220B1 (ko) 2022-04-18
JPWO2019092942A1 (ja) 2020-11-26
EP3713333A1 (en) 2020-09-23
US20200274679A1 (en) 2020-08-27
CN111602442A (zh) 2020-08-28
CN117460012A (zh) 2024-01-26
WO2019092942A1 (ja) 2019-05-16
KR20200083592A (ko) 2020-07-08
US20220069966A1 (en) 2022-03-03
US11218280B2 (en)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2442B (zh) 无线电终端及其方法
JP7044123B2 (ja) 無線端末、無線局、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11843975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US202401871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measurements in a system using bandwidth par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