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0866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0866A
CN111600866A CN202010397601.6A CN202010397601A CN111600866A CN 111600866 A CN111600866 A CN 111600866A CN 202010397601 A CN202010397601 A CN 202010397601A CN 111600866 A CN111600866 A CN 111600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al
time
sending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76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0866B (zh
Inventor
吴善荣
钟至光
肖华生
李东春
廖树锟
廖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ong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ong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76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0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0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0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可以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历史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本发明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通信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工业生产领域。工业生产的许多数据在业内有着指导价值和研究价值,但是本地机器有时候没有足够的性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因此需要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将这些数据传输到需要这些数据的数据传输目的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目前将这些工业数据发送至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方法一般为:数据传输目的地通过互联网向数据发送设备发送一个数据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设备得到这个请求后将数据传输目的地需要的数据发送至数据传输目的地。但是,这个方法需要数据发送设备接收来自互联网的数据请求,导致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使得数据发送设备很容易收到数据发送请求以外的网络攻击,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系统,应用于数据发送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阻断模块、数据清单管理模块、定时控制模块、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历史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数据阻断模块,用于阻断所述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用于将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还用于设置数据发送周期并发送至所述定时控制模块,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还用于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
所述定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包括:名称设置单元、数据目的地设置单元、定时设置单元和数据点表设置单元,
所述名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其中,发送到至少两个数据传输目的地的且包含同一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且该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与用于接收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匹配;和/或,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当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
所述数据目的地设置单元,用于将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定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发送至所述定时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点表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设置实时数据点表,将所述实时数据点表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
可选的,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包括:实时数据控制单元和历史数据控制单元,
所述实时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所述历史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可选的,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包括:实时数据打包单元和实时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实时数据打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点表,获得实时数据,在接收到所述实时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
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包括:历史数据打包单元和历史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历史数据打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将上一次获得历史数据发送指令的时刻之后产生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获得所述增量历史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历史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增量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发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阻断所述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
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发送到至少两个数据传输目的地的且包含同一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且该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与用于接收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匹配;和/或,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当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
所述设置数据发送周期,包括:
设置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设置实时数据点表。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以确定与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是否到达;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以确定与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是否到达。
可选的,所述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点表,获得实时数据,在与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
将所述实时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所述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包括:
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将上一个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之后产生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获得所述增量历史数据并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增量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将所述历史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可以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历史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通过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又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周期确定数据发送时刻,将数据打包并按照数据发送时刻发送至需要这些数据的数据传输目的地,保证了在没有数据发送请求的情况下,数据可以正常传输至数据传输目的地。因此,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技术细节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工业生产的数据往往因为本地机器无法处理过多的数据,会将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其它机器进行处理。但是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现在大多工业生产的数据采用的通信技术都有一个弊端:在数据发送设备对数据传输目的地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数据传输目的地通过互联网向数据发送设备发送一个数据发送请求,在数据发送设备接收到数据发送请求时才会进行数据传输,这样使得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使得数据发送设备得安全性降低。如果不接受这个数据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设备无法得知是否要发送数据,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在保证正常的数据传输下,同时提高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可以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工业数据的传输,但同时也可以适用运输数据、通信数据等其它数据,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下,均属于本发明的发明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发送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0、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可以在步骤S200至S400之前执行。在实际应用种,步骤S100可以执行一次或多次。例如:当传输目的地变化时,可以重新执行步骤S100以对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但不阻断数据发送设备通过互联网向外传输数据,这样,本发明就可以使得数据发送设备中的数据只能单向往外传输。
可选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使用防火墙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防火墙用于隔离数据发送设备和互联网,在数据发送设备和互联网之间构建一层保护屏障。该防火墙设置为:允许数据发送设备经过防火墙向互联网中的其它设备发送数据,不允许数据发送设备接收任何其它设备通过互联网向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这样做可以避免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中的其它设备可以向数据发送设备发送数据。如果互联网中的其它设备可以向数据发送设备发送数据,会使数据发送设备受到一些恶意的攻击或者病毒,导致数据的丢失或者泄露,安全性降低。通过本发明的防火墙设置可以避免接收互联网中的其它设备的数据,进而阻止数据发送设备因为接收数据收到攻击,提高安全性。当然本发明中数据发送设备还可以使用除防火墙外的其他工具或设备来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用户可以对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进行设定和修改。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可以预先存储在数据发送设备中。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可以为数据接收设备的网址、IP地址、端口号等,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将设备数据发送至数据传输目的地。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为设备的名称、编号、代码等,本发明不做限定。
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与该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所要发送到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具有对应关系。可选的,发送到不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的设备数据可以来自相同或不同的现场设备,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具体的,本发明可以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设置相同或不同的数据发送周期。可选的,设置数据发送周期,包括:设置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
本发明可以预先设置开始计时时刻和数据发送周期,然后确定与数据发送周期匹配的第一个数据发送时刻,然后根据数据发送周期确定后续数据发送时刻。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为:如预先设置好开始计时时刻为1月6号13点,数据发送周期为24小时,则第一个数据发送时刻为1月7号13点,第二个数据发送时刻为1月8号13点……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发送周期的长短可以根据数据量的多少来确定,如数据量越大数据发送周期越短;也可以根据数据接收设备的处理效率来确定,数据接收设备处理效率越快数据发送周期越短。当然,数据发送周期也可以通过技术人员进行设定和修改,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的实时数据的产生时刻与数据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不大于数据发送周期,使得两个相邻的数据发送周期之内产生的实时数据可以及时的被产生时刻之后的一个数据发送时刻发送出去,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
具体的,本发明可以根据数据发送时刻,将距离数据发送时刻前预设时长内的现场设备的产生的设备数据确定为实时数据并获取实时数据。其中,设备数据根据现场设备的类型可以不同,例如:当现场设备为织布机时,设备数据可以织布机的转速等数据。当现场设备为电流互感器时,设备数据可以为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
下面对实时数据进行举例:假设数据发送时刻为13点,数据发送周期为1小时,预设时长为10分钟,则将同一日12点50分到13点的现场设备产生的设备数据确定为实时数据,并获取实时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发送周期可以根据设备数据的实时性进行设置,实时性越高的设备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周期越短。这样做可以保证实时数据的有效性。
本发明可以将现场设备在根据数据发送周期确定的两个数据发送时刻之间产生的设备数据确定为历史数据并获取历史数据。
例如:假设本次确定的数据发送时刻为16号13点,数据发送周期为24小时,则根据数据发送周期确定的上一个数据发送时刻为15号13点,本发明可以将现场设备在15号13点到16号13点之间产生的设备数据确定为历史数据,并获取历史数据。
可选的,发送到至少两个数据传输目的地的且包含同一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且该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与用于接收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匹配。
这样,即使是同一个现象设备,当与该现象设备有关的数据包(包括该现象设备的设备数据和该现象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到不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数据包中包括的该现象设备的设备标识是不同的。为方便理解,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对于数据传输目的地a(该数据传输目的地a的标识为A)和数据传输目的地b(该数据传输目的地b的标识为B),当现场设备001的设备数据和现场设备002的设备数据均需发送至数据传输目的地a时,包含现场设备001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现场设备001的设备标识可以为001A,包含现场设备002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现场设备002的设备标识可以为002A;当现场设备001的设备数据和现场设备002的设备数据均需发送至数据传输目的地b时,包含现场设备001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现场设备001的设备标识可以为001B,包含现场设备002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现场设备002的设备标识可以为002B。这样,就使得对一个数据传输目的地而言,发送至该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各设备数据对应的现场设备的标识不同。但是,同一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在发送给不同数据传输目的地时,发送给不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数据包中携带的该同一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不同。这样就使得各数据传输目的地无法根据自己知道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知道该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其他数据传输目的地时使用的设备标识,起到了隔离作用,有效保证了设备标识的安全性。
可选的,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当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
当同一数据传输目的地接收到多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时,由于每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对该数据传输目的地而言均互不相同,因此该数据传输目的地可以通过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区分设备数据来自哪个现场设备。避免了因为分不清数据到底属于哪个现场设备而出现处理错误的情况。
S200、根据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
其中,步骤S200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以确定与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是否到达;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以确定与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是否到达。
上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S300、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
在其他实施例中,图1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设置实时数据点表。
在此基础上,步骤S300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点表,获得实时数据,在与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将所述实时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本发明可以根据预设的数据组合方式将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当然,本发明可以按照该预设的数据组合方式或其他数据组合方式将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其中,预设的数据组合方式可以包括:设备数据和设备标识在数据包中的排列顺序,一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和该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体现方式等。该体现方式可以为:通过预设的标识符表示一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和该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数据包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及设备标识。例如:数据包中数据组合方式可以为:数据发送时刻|现场设备1的设备标识-设备数据1|现场设备2的设备标识-设备数据2|。通过“|”来分隔不同现象设备的数据,还可以分割数据发送时刻和其他数据。使得两个相邻的“|”之间的数据均对应同一个现场设备。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来作为表示一个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和该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预设的标识符。当然,该预设的标识符并不是必须的。具体的数据组合方式有多种,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其中,点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用语,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把变量点简称为点,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的变量个数成为点数。点表大多与设备有关,用于表征系统内各个变量的使用情况。点表作为设备提供商、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的重要依据和协议标准,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都是以点表中变量的描述和规定为基础而建设的。通常,每个变量都可以有对应的序号、变量名、变量地址、归档周期、数据类型等相关内容。其中,上述的变量即为设备数据,变量名为设备参数的名称,变量地址为设备数据存储位置,归档周期为采集设备数据的周期,如当归档周期为15分钟时,代表每15分钟采集一次设备数据,数据类型是设备数据的类型,可以为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本发明可以按照实时数据点表中的数据序号的先后顺序对实时数据进行打包,实时数据点表可以在设备数据产生的过程中生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实时数据点表可以为表1所示。
表1、实时数据点表示例
Figure BDA0002488164820000111
按照序号顺序依次取出存储在各个变量地址的设备数据,如表1所示依次取出变量名为锅炉负荷、进口烟温、进口压差、清灰间隔、清灰吹喷压力的设备数据,再按照取出的前后顺序对设备数据作为打包顺序,将这些设备数据和设备标识一起打包。其中数据标识可以放在设备数据前方,也可以放在设备数据后方。
S400、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历史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步骤S400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将上一个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之后产生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获得所述增量历史数据并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增量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将所述历史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一个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之后产生的设备数据越来越多,直到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本发明可以将上一个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当前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之间产生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并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对历史数据进行打包,可以采用增量打包的方式,即在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的数据发送时刻将数据成功发出后,记录数据发送时刻,将上一个成功发送的数据发送时刻到当前发送周期的数据发送时刻的所有数据打包成历史数据包。这样可以防止发送重复的数据,而且不会丢失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还可以获取需发送的设备数据的类别标识,其中,需发送的设备数据可以包括两种类别,如: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类别标识与历史数据的类别标识可以不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数据、设备标识和类别标识打包成数据包。此时,可以使用另一种数据组合方式来将设备数据、设备标识和类别标识打包成数据包。例如:该另一种数据组合方式可以为:现场设备1的设备标识-类别标识1-设备数据1|现场设备2的设备标识-类别标识2-设备数据2|。
通过类别标识,可以使得互联网中的设备可以区分接收到的设备数据是实时数据还是历史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在成功发送数据后,可以记录数据发送时刻。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历史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通过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又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周期确定数据发送时刻,将数据打包并按照数据发送时刻发送至需要这些数据的数据传输目的地,保证了在没有数据发送请求的情况下,数据可以正常传输至数据传输目的地。因此,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系统。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系统,应用于数据发送设备,该系统可以包括:数据阻断模块100、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定时控制模块300、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和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数据阻断模块100,用于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
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用于将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发送至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和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还用于设置数据发送周期并发送至定时控制模块300,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还用于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
定时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传递数据发送指令,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用于根据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
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用于根据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将历史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可以包括:名称设置单元、数据目的地设置单元、定时设置单元和数据点表设置单元,
名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发送至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和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其中,发送到至少两个数据传输目的地的且包含同一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且该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与用于接收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匹配;和/或,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当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
数据目的地设置单元,用于将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发送至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和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
定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并将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发送至定时控制模块300;
数据点表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设置实时数据点表,将实时数据点表发送至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
可选的,定时控制模块300,可以包括:实时数据控制单元和历史数据控制单元,
实时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定时控制模块300发送的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历史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定时控制模块300发送的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可选的,实时数据传送模块400,可以包括:实时数据打包单元和实时数据发送单元,
实时数据打包单元,用于根据实时数据点表,获得实时数据,在接收到实时数据发送指令时,将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
实时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实时数据包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
可选的,历史数据传送模块500,可以包括:历史数据打包单元和历史数据发送单元,
历史数据打包单元,用于根据数据清单管理模块200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将上一次获得历史数据发送指令的时刻之后产生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获得增量历史数据并在接收到历史数据发送指令时,将增量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历史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历史数据包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系统,可以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历史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目的地。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通过阻断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又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周期确定数据发送时刻,将数据打包并按照数据发送时刻发送至需要这些数据的数据传输目的地,保证了在没有数据发送请求的情况下,数据可以正常传输至数据传输目的地。因此,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的基础上,避免了数据发送设备暴露在互联网中,提高了数据发送设备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发送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阻断模块、数据清单管理模块、定时控制模块、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历史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数据阻断模块,用于阻断所述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用于将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还用于设置数据发送周期并发送至所述定时控制模块,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还用于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
所述定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包括:名称设置单元、数据目的地设置单元、定时设置单元和数据点表设置单元,
所述名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其中,发送到至少两个数据传输目的地的且包含同一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且该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与用于接收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匹配;和/或,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当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
所述数据目的地设置单元,用于将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和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定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发送至所述定时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点表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根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设置实时数据点表,将所述实时数据点表发送至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包括:实时数据控制单元和历史数据控制单元,
所述实时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所述历史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向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传递数据发送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数据传送模块,包括:实时数据打包单元和实时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实时数据打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点表,获得实时数据,在接收到所述实时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
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数据传送模块,包括:历史数据打包单元和历史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历史数据打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清单管理模块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将上一次获得历史数据发送指令的时刻之后产生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获得所述增量历史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历史数据发送指令时,将所述增量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6.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发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阻断所述数据发送设备接收通过互联网传入的数据,获得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设置数据发送周期,设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以及设置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
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到至少两个数据传输目的地的且包含同一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且该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与用于接收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目的地的标识匹配;和/或,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当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数据发送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目的地时,所述两个不同的现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
所述设置数据发送周期,包括:
设置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和历史数据发送周期;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设置实时数据点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以确定与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是否到达;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进行计时,以确定与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是否到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置的实时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实时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点表,获得实时数据,在与所述实时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实时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实时数据打包为一个实时数据包;
将所述实时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获得历史数据并在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包括:
根据设置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将上一个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之后产生的、历史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确定为增量历史数据,获得所述增量历史数据并与所述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历史数据发送时刻到达时,将所述增量历史数据打包为一个历史数据包;
将所述历史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目的地。
CN202010397601.6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600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7601.6A CN111600866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7601.6A CN111600866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866A true CN111600866A (zh) 2020-08-28
CN111600866B CN111600866B (zh) 2022-03-01

Family

ID=7218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7601.6A Active CN111600866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086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647A (zh) * 2016-01-21 2016-10-05 李明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US9825984B1 (en) * 2014-08-27 2017-11-21 Shape Security, Inc. Background analysis of web content
CN109901536A (zh) * 2019-03-04 2019-06-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单向隔离数据采集与离线算法验证系统
CN110365795A (zh) * 2019-07-31 2019-10-22 北京安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网络
CN110557251A (zh) * 2019-09-27 2019-12-10 武汉控安融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数据安全隔离采集系统及内外网数据单向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5984B1 (en) * 2014-08-27 2017-11-21 Shape Security, Inc. Background analysis of web content
CN105991647A (zh) * 2016-01-21 2016-10-05 李明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9901536A (zh) * 2019-03-04 2019-06-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单向隔离数据采集与离线算法验证系统
CN110365795A (zh) * 2019-07-31 2019-10-22 北京安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网络
CN110557251A (zh) * 2019-09-27 2019-12-10 武汉控安融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数据安全隔离采集系统及内外网数据单向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贵军等: "安全网闸中异构数据库传输的实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866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8812B (zh) 一种工控网络数据存储方法、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01421991B (zh) 针对拒绝服务攻击的硬件过滤支持
US7398398B2 (en) Authenticated and metered flow control method
CN101009607B (zh) 用于检测并防止网络环境中的洪流攻击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82138B (zh) 兴趣返回控制消息
CN103327025A (zh) 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1978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反劫持系统及方法
CN106101161B (zh) 一种用于处理伪造的tcp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US11379469B2 (en) Time stamping of data in an offline node
CN102377524A (zh) 分片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02482A (zh) 基于IPv6自动配置实现终端安全准入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1600866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US9241048B2 (en) Mechanism for processing network event protocol messages
EP1615370A1 (en) Authentication of short messages
CN108259416B (zh) 检测恶意网页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10127971A (ko) DoS 공격에 대항하는 계산 퍼즐
WO2015136842A1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595251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8104189A (zh) 用于处理数据单元的设备和方法
CN108600279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361383A (zh) 一种区块生成方法、区块链系统及存储介质和相关设备
CN105812188A (zh) 流量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3013306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program
RU2696549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х сетей
CN114257456B (zh) 一种基于ftp协议的断点续传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