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6788B - 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6788B
CN111596788B CN202010290371.3A CN202010290371A CN111596788B CN 111596788 B CN111596788 B CN 111596788B CN 202010290371 A CN202010290371 A CN 202010290371A CN 111596788 B CN111596788 B CN 111596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touch
signal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0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6788A (zh
Inventor
苏韦任
黄士轩
柯见铭
许恒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96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6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触控感测区的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个辅助电极。多个第一电极与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触控感测区中。这些第一电极相交于这些第二电极并定义出多个开口。于触控时间内,这些第一电极被输入第一信号,这些第二电极被输入第二信号。这些辅助电极设置于触控感测区中,且重叠于这些开口。于触控时间的第一时段内,这些辅助电极具有浮动电位。于触控时间的第二时段内,这些辅助电极被输入第三信号,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其中的一个与第三信号于时序上同步。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触控功能逐渐成为许多生活应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搭载触控显示面板的行动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更是随处可见。依据显示面板与触控技术的整合方式,触控显示技术的种类可分为外贴式(out-cell)、外嵌式(on-cell)及内嵌式(in-cell)。进一步而言,触控感测技术依据不同的架构及驱动方式又可区分为自容式(self-capacitance)及互容式(mutual-capacitance),其中互容式触控感测技术因具有多点触控(multi-touch)感测的优势,已成为触控技术的主流。
随着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逐渐缩减,例如柔性触控显示装置,所采用的柔性基板通常都具有较薄的厚度。当触控表面存在具有浮动电位且非预期的导体(例如水滴)时,较薄的基板厚度使得此导体与显示面板的导电层(例如像素电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capacitive coupling effect)增加,造成非预期的触控信号产生。因此,如何在满足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需求下,提高触控感测的准确率是相关厂商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触控性能。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触控感测区。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个辅助电极。多个第一电极与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触控感测区中。该些第一电极相交于该些第二电极并定义出多个开口。于触控时间内,该些第一电极被输入第一信号,该些第二电极被输入第二信号。该些辅助电极设置于触控感测区中,且重叠于该些开口。于触控时间的第一时段内,该些辅助电极具有浮动电位。于触控时间的第二时段内,该些辅助电极被输入第三信号,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其中的一个与第三信号于时序上同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于第二时段内,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其中的另一个为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于触控时间的第三时段内,多个辅助电极被输入第四信号,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其中的另一个与第四信号于时序上同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感测区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多个辅助电极包括位于第一区的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位于第二区的多个第二辅助电极,且该些第一辅助电极电性独立于该些第二辅助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于第二时段内,多个第一辅助电极所传递的第三信号与多个第一电极所传递的第一信号于时序上同步,且多个第二辅助电极所传递的第三信号与多个第二电极所传递的第二信号为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于触控时间的第三时段内,多个辅助电极被输入第四信号,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其中的另一个与第四信号为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像素结构层。像素结构层重叠设置于触控感测区,且具有多个发光区。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个辅助电极不重叠于像素结构层的该些发光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辅助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与多个第二延伸部。该些第一延伸部与该些发光区在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该些第二延伸部与该些发光区在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且第一方向相交于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电性连接于多个辅助电极之间的多个连接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其中的一个与该些连接电极属于同一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其中的另一个与多个辅助电极属于同一膜层。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在触控感测区未设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区域内设置辅助电极,且于触控时间内,该辅助电极所传递的信号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传递的信号于时序上同步,可有效抑制触控表面上具有浮动电位的导体与显示像素的驱动电极之间产生电容耦合,有助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识别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两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辅助电极于触控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辅助电极于触控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于触控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20:触控显示装置
100:触控面板
101:保护层
110:触控基板
120:绝缘层
120a、120b:接触窗
130:披覆层
150:黏着层
200:显示面板
210:驱动电路基板
220:像素结构层
230:封装层
AE、AE1、AE2:辅助电极
AEa、TE1a、TE2a:第一延伸部
AEb、TE1b、TE2b:第二延伸部
AEc、AEc1、AEc2:连接部
CE:共通电极
CL、CL1、CL2:连接走线
CP、CP1、CP2:连接电极
DM:显示介质层
DS1、DS2、DS3:驱动信号
D1、D2:方向
LR:发光区
OP:开口
PD:像素定义层
PDa:凹槽
PE:像素电极
PR:周边区
SS:感测信号
S1:第一信号
S2:第二信号
S3、S3A:第三信号
S4、S4A:第四信号
TE1:第一电极
TE2:第二电极
Tp1:第一时段
Tp2:第二时段
Tp3:第三时段
TSR:触控感测区
TSR1:第一区
TSR2:第二区
Tt:触控时间
I、II: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例如±30%、±20%、±15%、±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可依量测性质、切割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实例说明于所附图式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A及图2B分别是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I及局部区域II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辅助电极于触控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为清楚呈现起见,图1省略了图2A、图2B与图3的发光区LR以及图3的保护层101、绝缘层120、披覆层130、黏着层150、显示面板200的绘示。
请参照图1及图3,触控显示装置10包括触控面板100、黏着层150以及显示面板200。黏着层150位于触控面板10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且配置用以将触控面板100贴合至显示面板200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是采用外贴式(out-cell)的触控显示技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触控显示装置也可采用外嵌式(on-cell)或内嵌式(in-cell)的触控显示技术。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是以全贴合(direct bonding)的方式与显示面板200相接,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也可以口字贴合(airbonding)的方式与显示面板200相接。
进一步而言,触控面板100包括触控基板110、多个第一电极TE1、多个第二电极TE2以及多个辅助电极AE。触控基板110具有触控感测区TSR,且这些第一电极TE1与这些第二电极TE2设置于触控感测区TSR中。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电极TE1沿方向D2排列且在方向D1上延伸,而这些第二电极TE2沿方向D1排列且在方向D2上延伸。更具体的是,这些第一电极TE1相交于这些第二电极TE2并定义出多个开口OP,且多个辅助电极AE设置于这些开口OP内。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以及辅助电极AE是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与触控基板110之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基板110也可设置于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以及辅助电极AE与显示面板200之间。举例而言,显示面板200的厚度可小于200微米。也就是说,触控显示装置10例如是柔性的触控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的厚度可小于150微米,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还可包括多个连接部AEc、多个连接电极CP与绝缘层120。连接部AEc与辅助电极AE在方向D1上交替排列,且电性连接在方向D1上排列且相邻的两个辅助电极AE。连接电极CP与辅助电极AE在方向D2上交替排列,且电性连接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两个辅助电极AE。具体而言,绝缘层120设置于第一电极TE1与第二电极TE2之间,且具有多个接触窗120a与多个接触窗120b。连接电极CP通过绝缘层120的接触窗120a与接触窗120b与对应的两个辅助电极AE电性连接。为了简化触控显示装置10的制程工序,辅助电极AE、连接部AEc与第一电极TE1可选择性地属于同一膜层,而连接电极CP与第二电极TE2可选择性地属于同一膜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电极AE、连接部AEc与第二电极TE2也可属于同一膜层,而连接电极CP与第一电极TE1也可属于同一膜层。
特别说明的是,多个辅助电极AE是通过这些连接电极CP与这些连接部AEc而电性导通于彼此,而这些辅助电极AE仅通过一条连接走线CL即可与位在周边区PR的一个引脚(pin;未示出)电性连接。举例来说,此引脚可接合至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以电性连接至一信号源(未示出),柔性印刷电路板例如包括覆晶软板(chip on film,COF)、或其他适合的传输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还可包括披覆层130与保护层101。披覆层130覆盖多个第二电极TE2与绝缘层120的部分表面。保护层101设置于触控基板110远离第一电极TE1的一侧表面上,以达到保护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电极TE1与第二电极TE2的相交处(例如图1的局部区域I),第一电极TE1在触控基板110的法线方向上可选择性地完全重叠于第二电极TE2(如图2A所示),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于第一电极TE1与第二电极TE2的相交处,第一电极TE1在触控基板110的法线方向上也可部分重叠于第二电极TE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与辅助电极AE的材质可包括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的堆栈层。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与辅助电极AE也可以是光穿透式电极,而光穿透式电极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两者的堆栈层。
另一方面,显示面板200包括驱动电路基板210与像素结构层220。像素结构层220设置于驱动电路基板210上,且重叠于触控感测区TSR。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结构层220包括像素定义层PD、显示介质层DM、像素电极PE以及共通电极CE。显示介质层DM例如是有机发光材料(organic light emitting material)层,且设置于像素定义层PD的多个凹槽PDa内。亦即,像素定义层PD的这些凹槽PDa可定义出像素结构层220的多个发光区LR(或像素区)。像素电极PE与共通电极CE分别位于显示介质层DM的相对两侧。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anel,OLED Panel)面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 displaypanel,LCD Panel)。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还可包括覆盖像素结构层220的封装层230。举例来说,为了增加触控显示装置10的可挠性,封装层230例如是以薄膜封装(Thin FilmEncapsulation,TFE)的方式来实施,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特别一提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可包括偏光片(polarizer)。偏光片设置于保护层101与触控基板110之间,且例如是圆偏光片,以改善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对比。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可包括彩色滤光层(color filter layer),且彩色滤光层设置于触控基板110与第二电极TE2之间。据此,可提升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色彩表现。
请同时参照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与辅助电极AE在触控基板110的法线方向上不重叠于像素结构层220的发光区LR。具体而言,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与辅助电极AE分别可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且这些第一延伸部沿方向D1排列且在方向D2上延伸,这些第二延伸部沿方向D2排列且在方向D1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方向D1实质上可垂直于方向D2,但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第一电极TE1的第一延伸部TE1a(或者是第二电极TE2的第一延伸部TE2a)与发光区LR是沿方向D1交替排列,而第一电极TE1的第二延伸部TE1b(或者是第二电极TE2的第二延伸部TE2b)与发光区LR是沿方向D2交替排列。相似地,辅助电极AE的第一延伸部AEa与发光区LR是沿方向D1交替排列,而辅助电极AE的第二延伸部AEb与发光区LR是沿方向D2交替排列。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TE1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TE1a(或者是第二电极TE2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TE2a)之间的发光区LR数量以及辅助电极AE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AEa之间的发光区LR数量分别是以两个以及一个为例进行示范性地说明,并不表示本发明以图式揭示内容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TE1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TE1a(或者是第二电极TE2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TE2a)之间的发光区LR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而辅助电极AE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AEa之间的发光区LR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同样地,本发明并不以图式揭示内容而加以限制第一电极TE1、第二电极TE2或辅助电极AE的任两相邻的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发光区LR数量。
以下将针对触控显示装置10的驱动方式进行示例性地说明。请参照图1及图4,触控显示装置10于时序上分别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时间(未示出)以及用于触控感测的触控时间Tt,且显示时间与触控时间Tt可于时序上交替设置。需说明的是,为清楚呈现与说明起见,图4省略了触控显示装置10的显示时间的绘示。
在本实施例中,于触控时间Tt内,第一电极TE1被输入第一信号S1,第二电极TE2被输入第二信号S2。触控时间Tt具有第一时段Tp1与第二时段Tp2。举例而言,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一时段Tp1内,第一电极TE1所传递的第一信号S1可以是驱动信号DS1,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可以是感测信号SS。也就是说,此时的第一电极TE1可以是驱动电极,第二电极TE2可以是感测电极,而触控面板100是操作在互容(mutual-capacitance)感测的模式下。值得一提的是,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一时段Tp1内,辅助电极AE可具有浮动电位(floatingpotential),以避免影响第一电极TE1与第二电极TE2操作在互容感测模式下的电性。
进一步而言,于触控时间Tt的第二时段Tp2内,第一电极TE1所传递的第一信号S1可以是驱动信号DS2,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可以是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更具体地说,此时的触控面板100是通过第一电极TE1的驱动与感测而操作在自容(self-capacitance)感测的模式下。值得注意的是,于触控时间Tt的第二时段Tp2内,辅助电极AE被输入第三信号S3,且此第三信号S3与第一信号S1(即驱动信号DS2)于时序上同步。据此,可有效降低触控表面上具有浮动电位且非预期的导体(例如水滴)通过与显示面板200的导电层(例如共通电极CE)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capacitive coupling effect)所产生的自容变化量,有助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10的触控识别率。
相似地,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三时段Tp3内,第一电极TE1所传递的第一信号S1可以是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可以是驱动信号DS3。更具体地说,此时的触控面板100是通过第二电极TE2的驱动与感测而操作在自容感测的模式下。值得注意的是,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三时段Tp3内,辅助电极AE被输入第四信号S4,且此第四信号S4与第二信号S2(即驱动信号DS3)于时序上同步。据此,可有效降低触控表面上具有浮动电位且非预期的导体(例如水滴)通过与显示面板200的导电层(例如共通电极CE)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capacitive coupling effect)所产生的自容变化量,有助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10的触控识别率。
特别一提的是,藉由上述第二时段Tp2与第三时段Tp3的自容感测,可识别出具有浮动电位且非预期的导体(例如水滴)于触控表面上的位置,并通过这些位置信息将经由互容感测所取得的触控信息进行修正,以提高对于实施触控的导体(例如手指)的识别率。换句话说,可提升触控显示装置10的触控识别率。值得一提的是,于触控时间Tt内,通过第一电极TE1与第二电极TE2的自容感测,还可对于实施触控的导体(例如手指)进行触控位置的预扫描。据此,可减少互容感测时所需扫描的电极数,有助于缩减互容感测的操作时间。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时间Tt虽以第一时段Tp1、第二时段Tp2以及第三时段Tp3的先后顺序呈现,但不表示本发明以此为限制。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的是,这些时段的排列顺序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而调整,例如:为了实现预扫描的功能,第二时段Tp2与第三时段Tp3的自容感测可早于第一时段Tp1的互容感测。
以下将列举另一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构件将标示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省略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以下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辅助电极于触控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的示意图。图7是图5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于触控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20与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感测区与辅助电极的配置方式不同。具体而言,触控显示装置20的触控感测区TSR具有第一区TSR1与第二区TSR2,多个辅助电极包括位于第一区TSR1的多个第一辅助电极AE1以及位于第二区TSR2的多个第二辅助电极AE2,且这些第一辅助电极AE1电性独立于这些第二辅助电极AE2。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辅助电极AE1是通过多个连接电极CP1与多个连接部AEc1而电性导通于彼此,且通过连接走线CL1与位在周边区PR的一个引脚(未示出)电性连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AE2是通过多个连接电极CP2与多个连接部AEc2而电性导通于彼此,且通过另一连接走线CL2与位在周边区PR的另一个引脚(未示出)电性连接。换句话说,第一辅助电极AE1与第二辅助电极AE2各自可独立地被控制。
以下将针对触控显示装置20的驱动方式进行示例性地说明。请同时参照图6及图7,触控显示装置20于时序上分别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时间(未示出)以及用于触控感测的触控时间Tt,且显示时间与触控时间Tt可于时序上交替设置。需说明的是,为清楚呈现与说明起见,图6及图7省略了触控显示装置20的显示时间的绘示。
在本实施例中,于触控时间Tt内,第一电极TE1被输入第一信号S1,第二电极TE2被输入第二信号S2。触控时间Tt具有第一时段Tp1与第二时段Tp2。举例而言,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一时段Tp1内,第一电极TE1所传递的第一信号S1可以是驱动信号DS1,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可以是感测信号SS。也就是说,此时的第一电极TE1可以是驱动电极,第二电极TE2可以是感测电极,而触控面板100是操作在互容(mutual-capacitance)感测的模式下。值得一提的是,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一时段Tp1内,辅助电极AE可具有浮动电位(floatingpotential),以避免影响第一电极TE1与第二电极TE2操作在互容感测模式下的电性。
进一步而言,于触控时间Tt的第二时段Tp2内,第一电极TE1所传递的第一信号S1可以是驱动信号DS2,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可以是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更具体地说,此时的触控面板100是通过第一电极TE1的驱动与感测而操作在自容(self-capacitance)感测的模式下。
值得注意的是,于触控时间Tt的第二时段Tp2内,第一辅助电极AE1被输入第三信号S3,且此第三信号S3与第一信号S1(即驱动信号DS2)于时序上同步。据此,可有效降低触控表面上具有浮动电位且非预期的导体(例如水滴)通过与显示面板的导电层(例如共通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capacitive coupling effect)所产生的自容变化量,有助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20的触控识别率。另一方面,于触控时间Tt的第二时段Tp2内,第二辅助电极AE2所传输的第三信号S3A可以是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举例而言,第二辅助电极AE2所具有的固定电位可不同于第二电极TE2所具有的固定电位,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辅助电极AE2所具有的固定电位也可等于第二电极TE2所具有的固定电位。
相似地,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三时段Tp3内,第一电极TE1所传递的第一信号S1可以是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可以是驱动信号DS3。更具体地说,此时的触控显示装置20是通过第二电极TE2的驱动与感测而操作在自容感测的模式下。
值得注意的是,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三时段Tp3内,第一辅助电极AE1被输入第四信号S4A,且此第四信号S4A可具有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举例而言,第一辅助电极AE1所具有的固定电位可不同于第一电极TE1所具有的固定电位,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电极AE1所具有的固定电位也可等于第一电极TE1所具有的固定电位。另一方面,于触控时间Tt的第三时段Tp3内,第二辅助电极AE2所传输的第四信号S4与第二电极TE2所传递的第二信号S2(即驱动信号DS3)于时序上同步。据此,可有效降低触控表面上具有浮动电位且非预期的导体(例如水滴)通过与显示面板的导电层(例如共通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capacitive coupling effect)所产生的自容变化量,有助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20的触控识别率。
特别一提的是,通过辅助电极的分区配置可降低辅助电极的整体阻值。同时,还可缩减辅助电极于时序上与两电极的同步次数,例如:第一辅助电极AE1仅需要于第二时段Tp2内与第一电极TE1的传输信号同步,而无须在第三时段Tp3内与第二电极TE2的传输信号同步;相似地,第二辅助电极AE2仅需要于第三时段Tp3内与第二电极TE2的传输信号同步,而无须在第二时段Tp2内与第一电极TE1的传输信号同步。换句话说,还可降低辅助电极整体的操作功耗。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区域的分区数量是以两个为例进行示范性地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以图式揭示内容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区域的分区数量(或者是辅助电极的分群数量)也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例如辅助电极的阻值或操作功耗)而调整为三个。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在触控感测区未设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区域内设置辅助电极,且于触控时间内,此辅助电极所传递的信号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传递的信号于时序上同步,可有效抑制触控表面上具有浮动电位的导体与显示像素的驱动电极之间产生电容耦合,有助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识别率。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触控感测区,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与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该触控感测区中,该多个第一电极相交于该多个第二电极并定义出多个开口,其中于一触控时间内,该多个第一电极被输入一第一信号,该多个第二电极被输入一第二信号;
多个辅助电极,设置于该触控感测区中,且重叠于该多个开口,其中于该触控时间的一第一时段内,该多个辅助电极具有一浮动电位,于该触控时间的一第二时段内,该多个辅助电极被输入一第三信号,且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其中的一个与该第三信号于时序上同步;以及
多个连接电极,电性连接于该多个辅助电极之间,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与该多个第二电极其中的一个与该多个连接电极属于同一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触控时间的该第二时段内,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其中的另一个为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触控时间的一第三时段内,该多个辅助电极被输入一第四信号,且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其中的另一个与该第四信号于时序上同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控感测区具有一第一区与一第二区,该多个辅助电极包括位于该第一区的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位于该第二区的多个第二辅助电极,且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电性独立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触控时间的该第二时段内,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所传递的该第三信号与该多个第一电极所传递的该第一信号于时序上同步,且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所传递的该第三信号与该多个第二电极所传递的该第二信号为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触控时间的一第三时段内,该多个辅助电极被输入一第四信号,且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其中的另一个与该第四信号为接地电位或固定电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像素结构层,重叠设置于该触控感测区,且具有多个发光区,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以及该多个辅助电极不重叠于该像素结构层的该多个发光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辅助电极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与多个第二延伸部,该多个第一延伸部与该多个发光区在一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该多个第二延伸部与该多个发光区在一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且该第一方向相交于该第二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与该多个第二电极其中的另一个与该多个辅助电极属于同一膜层。
CN202010290371.3A 2019-11-29 2020-04-14 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596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527 2019-11-29
TW108143527A TWI710941B (zh) 2019-11-29 2019-11-29 觸控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788A CN111596788A (zh) 2020-08-28
CN111596788B true CN111596788B (zh) 2023-06-20

Family

ID=7218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0371.3A Active CN111596788B (zh) 2019-11-29 2020-04-14 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6788B (zh)
TW (1) TWI71094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3054A (zh) * 2014-07-22 2014-10-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201604740A (zh) * 2014-07-24 2016-02-01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CN106201075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354350A (zh) * 2016-07-05 2017-01-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0007808A (zh) * 2017-12-29 2019-07-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1905B (zh) * 2011-10-21 2017-09-05 敦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触控系统的驱动方法
TWI490764B (zh) * 2013-01-29 2015-07-0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式電容觸控掃描方法
CN103713784B (zh) * 2013-04-12 2015-11-25 深圳市汇春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检测电路、装置及其防污渍致误识别的方法
TWI590126B (zh) * 2016-05-26 2017-07-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陣列與驅動方法
CN106502451B (zh) * 2016-09-27 2019-07-26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1075633B2 (en) * 2017-06-13 2021-07-27 Semtech Corporation Water-rejection proximity detector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3054A (zh) * 2014-07-22 2014-10-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201604740A (zh) * 2014-07-24 2016-02-01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CN106201075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354350A (zh) * 2016-07-05 2017-01-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0007808A (zh) * 2017-12-29 2019-07-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138A (zh) 2021-06-01
CN111596788A (zh) 2020-08-28
TWI710941B (zh) 2020-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0010B (zh)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液晶显示面板
US8023051B2 (en) Touch panel with elongate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20140049892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10156919B2 (en) In-cell touch display structure
CN11158069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752407A (zh) 发光基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80136031A (ko) 표시 장치
CN11085810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0768753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US20140132570A1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3077305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20027005A1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49609B2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1273817B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US20140320758A1 (en) Touch panel
CN111596788B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20150057323A (ko) 좁은 베젤영역을 갖는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20210101359A (ko) 전자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TWI780807B (zh) 側邊觸控模組及其顯示器
US1135397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CN114945863B (zh) 显示模组
TWM570470U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509440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673756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1032103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