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5317A -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5317A
CN111595317A CN202010584324.XA CN202010584324A CN111595317A CN 111595317 A CN111595317 A CN 111595317A CN 202010584324 A CN202010584324 A CN 202010584324A CN 111595317 A CN111595317 A CN 111595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layer
pull
push
heaters
micromecha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4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林华
李备
朴然
李美樱
王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843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5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5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包括敏感层和盖板,敏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呈“一”字型结构的两对加热器和两对热敏电阻,敏感层的下表面刻蚀有一“十”字型凹槽;一对加热器和一对热敏电阻构成一个测量单元;两对加热器的通电方式为周期式推挽式通电;盖板上刻蚀有凹槽,且与敏感层的上表面密闭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热膨胀流的MEMS陀螺,形成“一”字型分布的推挽式的热流,这种推挽式热流流速大、气流状态稳定,陀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实现平面Z轴角速度的测量,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且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哥氏力偏转热流敏感体检测运动体角速度姿态参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背景技术
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技术制作的微型惯性传感器有大批量生产、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等诸多优点,是未来中、低精度微型惯性传感器的理想产品。陀螺、加速度计是载体运动姿态测量和控制的核心惯性传感器,而陀螺是敏感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角参数的传感器。传统的微型陀螺(微机械陀螺)是基于高频振动质量被基座带动旋转时存在的哥氏效应原理,微电子和微机械结合的微型化速率陀螺。这种陀螺敏感元件内的固体质量块需要通过机械弹性体悬挂并振动,在稍高加速冲击下容易损坏,同时为了减少阻尼需要真空封装,其工艺复杂,长时间工作时会产生疲劳损坏和振动噪声。而微型流体惯性器件是一种新型的通过检测密闭腔体内流体的流场偏移量,实现输入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测量。由于其没有传统的微型陀螺中的可动部件和悬挂系统,所以能抗高过载;由于其敏感质量为气体,质量几乎为零,所以响应时间短、寿命长;由于其结构简单,能满足低成本的应用要求。微型流体陀螺是利用密闭腔体内气流敏感体在哥氏力作用下发生偏转,由热敏电阻(热线)来敏感角速度引起偏转量的角速度传感器。目前,市场对微型惯陀螺适应恶劣苛刻的环境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的微机械振动陀螺相比,微型流体陀螺以其极高的抗振动、冲击特性和低成本等优势,更具市场竞争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流体陀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大类:微型射流陀螺,ECF(electro-conjugate fluid)流体陀螺、微型热对流陀螺和微型热流陀螺。中国专利:一种微型四通道循环流式双轴硅射流陀螺(专利申请号:201510385582.4),属于微型射流陀螺,其敏感元件内的压电片增加了加工难度和成本,且在保持流速的前提下其体积难以进一步缩小。ECF流体陀螺的体积较大(40mm×60mm×7mm),且液体形成喷射流需高达上千伏的电压,故而ECF陀螺很难实现大批量、低成本的商业化。微型热对流陀螺无重力场就无法工作,灵敏度低。上述微型流体陀螺因其各自固有的缺点使其难以成为低成本商业化微型陀螺的选择。微型热流陀螺(也称热膨胀陀螺)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比较新的微型流体陀螺,敏感元件内无压电片,不需要高电压,可以在无重力环境下使用,它的灵敏度适中,介于微型射流陀螺和微型热对流式陀螺之间,同时它具有结构和加工工艺非常简单,成本极低,可靠性高,具有优秀的抗振动和冲击特性。
微型热流陀螺的敏感工作原理是利用加热器通电产生焦耳热,加热其周围的气体,形成气体热扩散,产生沿着一定方向运动的气流敏感体,当有角速度输入时,气流敏感体在哥氏力作用下发生偏转,造成惠斯登电桥的桥臂电阻(一般由热敏电阻组成)的改变,从而输出与输入角速度成正比的电桥不平衡电压。在中国专利201410140298.6和201210130318.2中传感器敏感元件内的主要部件-加热器和热敏电阻均采用悬空悬臂梁结构,由于加热器和热敏电阻均悬浮于腔体上方,刻蚀腔体释放结构后,应力会造成加热器和热敏电阻变形,甚至断裂,成品率低,而且翘曲变形会在无角速度输入情况下产生不对称的气体流场,从而造成角速度检测误差。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包括敏感层和盖板,其中,
所述敏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呈“一”字型结构的两对加热器和两对热敏电阻,敏感层的下表面刻蚀有一“十”字型凹槽;
定义所述“一”字型敏感层的上表面的“一”字方向分别为X向,与“一”字垂直的方向为Y向,敏感层的高度方向为Z向;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敏电阻的放置方向均为与X或Y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两对所述加热器和两对所述热敏电阻形成一个“一”字型网络,沿X坐标轴对称设置;一对加热器和一对热敏电阻构成一个测量单元,共形成两个所述测量单元;
检测Z轴角速度的热敏电阻为四个,沿“一”字型结构的Y轴方向对称放置,且与Y轴方向垂直;
两对加热器的对称放置在X轴方向上,且与X轴垂直;
两对加热器的通电方式为周期推挽式通电,即加热器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脉冲电压激励时间与断电间隔时间;
所述盖板上刻蚀有凹槽,且与敏感层的上表面密闭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对所述加热器均由两个相同频率的方波信号驱动,相位差为90度,脉冲占空比为5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十”字型凹槽的外边沿大于上表面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外轮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十”字型凹槽的高度为整个敏感层高度的2/3至3/4。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上刻蚀的凹槽的深度为50μm至100μm。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敏感层上表面的所述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高度为15μm至20μm。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单元的宽度为整个敏感层宽度的1/6至1/5。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是由具有高温度系数的TaN材料电阻线构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敏电阻是由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线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采用有“一”字型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敏感层,并配合相应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可实现空间Z轴角速度的同时测量,继承了微型热流陀螺无固体敏感质量块,抗振动和冲击等优点,实现了基于热膨胀流的MEMS陀螺的多自由度测量。相比微型热流陀螺,本发明所提出的陀螺的敏感元件中无悬臂梁结构,具有抗大冲击,结构简单,成本极低,可靠性高等优势,且具有抗大冲击、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极低、可靠性高、灵敏度高等优势。本发明采用的工艺与集成电路工艺兼容,工艺简单,敏感元件成品率高,具有高集成度的潜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敏感层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敏感层背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敏感层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敏感层、2-“十”字型凹槽、3-盖板、4-加热器、5-加热器、6-加热器、7-加热器、8-热敏电阻、9-热敏电阻、10-热敏电阻、11-热敏电阻、12-TaN材料电阻块、13-TaN材料电阻块、14-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块、15-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结合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包括敏感层1和盖板3,其中,
所述敏感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呈“一”字型结构的两对加热器和两对热敏电阻,敏感层的下表面刻蚀有一“十”字型凹槽2;通过设置“十”字型凹槽2使敏感层主体厚度很薄,为硅薄膜结构,有利于密封腔内工作热流的热扩散。
定义所述“一”字型敏感层的上表面的“一”字方向分别为X向,与“一”字垂直的方向为Y向,敏感层的高度方向为Z向;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敏电阻的放置方向均为与X或Y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两对所述加热器和两根所述热敏电阻形成一个“一”字型网络,沿X坐标轴放置;一对加热器和一对热敏电阻构成一个测量单元,共形成两个所述测量单元;
检测Z轴角速度的热敏电阻为四个,即热敏电阻8、热敏电阻9、热敏电阻10和热敏电阻11,沿“十”字型结构的Y轴方向对称放置,且与Y轴方向垂直;
两对加热器(加热器4、加热器5、加热器6和加热器7)放置在X轴方向上,且与X轴垂直;
两对加热器的通电方式为周期推挽式通电,即加热器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脉冲电压激励时间与断电间隔时间;热敏电阻的通电方式均为恒流电;
所述盖板3上刻蚀有凹槽,且与敏感层1的上表面密闭连接。
工作时,两对电阻式的加热器用于加热气体介质并促进气体流沿X轴的定向运动。每对加热器由两个相同频率的方波驱动,相位差为90度,脉冲占空比为50%。
具体来说:在密封腔内,两对加热器电阻通电产生焦耳热,向周围气体释放热量,进行热扩散,形成运动的热膨胀流;而作用加热器上的方波,交替加热和冷却每对加热器,这样在每对加热器间形成一种推挽式的热流。此时加热器形成“一”字型分布的推挽式热流,这种推挽式热流流速大、气流状态稳定,陀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在“一”字型敏感层的上表面,检测Z轴角速度的热敏电阻共4个热敏电阻用来检测外界角速度输入所带来的周围气体温度的变化。
具体的说,当外界有Z轴角速度输入时,由于哥氏力原理,运动的热膨胀流发生相应的偏转,Y轴方向的两个加热器产生的热气流会沿着相反的方向到达对应测量单元的两相对平行的热敏电阻,形成相反的加热效应,两相对平行的电阻产生了与输入的Z轴角速度成正比的温差;根据金属热电阻效应,两相对平行的热敏电阻将产生电阻阻值差,通过惠斯通电桥电路,将检测的阻值差转换成电压差,进而由温差和电压差可推算出外界Z轴角速度的大小。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对所述加热器均由两个相同频率的方波信号驱动,相位差为90度,脉冲占空比为50%。电阻通电产生焦耳热,向周围气体释放热量,进行热扩散,形成热流,作用加热器上的方波,交替加热和冷却每对加热器,这样在每对加热器间形成一种推挽式的热流。两对加热器形成“一”字型分布的热流。这种推挽式热流流速大、气流状态稳定,陀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方波驱动加热器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加热器4和加热器7通电加热,加热器5和加热器6不通电,处于环境温度,产生两个正交的分别指向加热器5和加热器6的热气流。在第二个阶段,加热器5和加热器6通电加热,加热器4和加热器7不通电,处于环境温度,在两个加热器间产生与第一阶段方向相反的两个正交呈“一”字型分布的热气流,热气流的方向分别指向加热器4和加热器7。
以第一阶段为例说明单轴热流陀螺的工作原理。在Z轴方向有个角速度输入Ωz时,由于哥氏力(Coriolis force)原理,加热器4和加热器5之间产生的热流将会在YOX面内发生偏转,热流偏向的热敏电阻温度高于和它平行的热敏电阻,因此两对相对平行的热敏电阻8和热敏电阻10、热敏电阻9和热敏电阻11产生了与输入角速度Ωz成正比的温差。两对热敏电阻8和热敏电阻10、热敏电阻9和热敏电阻11分别连接成惠斯登电桥的两个等臂,加热会使热线电阻发生改变,阻值的改变通过惠斯登电桥转换为两个与角速度Ωz成正比的电压Vz输出,从而敏感Z轴角速度。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十”字型凹槽的外边沿大于上表面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外轮廓以形成薄膜结构,增加密封腔体内气体介质的热扩散。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十”字型凹槽的高度为整个敏感层高度的2/3至3/4。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上刻蚀的凹槽的深度为50μm至100μm。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单元的宽度为整个敏感层宽度的1/6至1/5。
结合图6-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是由具有高温度系数的TaN材料电阻线构成;所述热敏电阻是由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线构成。其中,加热器包括2个对称的TaN材料电阻块12、13。其中TaN材料电阻块由4个串联的“电阻”组成,而每个“电阻”具体实现形式为4根并联的TaN材料电阻线。通过这样设计TaN金属电阻线,加热器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有利于提高陀螺检测的灵敏度。热敏电阻包括2个对称的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块14、15。其中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块14由4个串联的“电阻”组成,而每个“电阻”具体实现形式为4根并联的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线。通过这样设计GaAs热敏电阻,热敏电阻能获得更大的电压信号输出,从而有利于提高陀螺检测的灵敏度。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可以利用GaAs-MMIC技术制备而成,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在GaAs晶片上制备掺杂密度为1018cm-3的n+GaAs外延层,刻蚀形成上表面热敏电阻;
步骤二:溅射TaN(氮化钽)层作为上表面加热器;
步骤三:分别溅射Ti/Au/Ti,刻蚀形成
Figure BDA0002554055390000091
厚的焊盘和敏感电阻线;
步骤四:刻蚀盖板凹槽和敏感层下表面“十”字型凹槽,两个硅基材料均不刻透,从而完成凹槽和敏感层下表面的凹槽制备;
步骤五:通过键合工艺,将上盖板与敏感层进行粘合,实现气体介质工作环境的密封;
步骤六:对加工出来的结构进行封装,形成“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陀螺的敏感元件中无悬臂梁结构,具有抗大冲击,结构简单,成本极低,可靠性高等优势;且通过设置“十”字型凹槽2使敏感层主体厚度很薄,为硅薄膜结构,有利于密封腔内工作热流的热扩散。本发明采用的工艺与集成电路工艺兼容,很容易将提取电路制作在一个芯片上具有高集成度的潜力。由于其敏感质量不含固体质量块,较其他工作原理的微型惯性传感器,具有抗大冲击,结构简单,成本极低,可靠性高的优势。本发明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敏感层和盖板,其中,
所述敏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呈“一”字型结构的两对加热器和两对热敏电阻,敏感层的下表面刻蚀有一“十”字型凹槽;
定义所述“一”字型敏感层的上表面的“一”字方向分别为X向,与“一”字垂直的方向为Y向,敏感层的高度方向为Z向;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敏电阻的放置方向均为与X或Y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两对所述加热器和两对所述热敏电阻形成一个“一”字型网络,沿X坐标轴对称设置;一对加热器和一对热敏电阻构成一个测量单元,共形成两个所述测量单元;
检测Z轴角速度的热敏电阻为四个,沿“一”字型结构的Y轴方向对称放置,且与Y轴方向垂直;
两对加热器的对称放置在X轴方向上,且与X轴垂直;
两对加热器的通电方式为周期推挽式通电,即加热器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脉冲电压激励时间与断电间隔时间;
所述盖板上刻蚀有凹槽,且与敏感层的上表面密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加热器均由两个相同频率的方波信号驱动,相位差为90度,脉冲占空比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凹槽的外边沿大于上表面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外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凹槽的高度为整个敏感层高度的2/3至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刻蚀的凹槽的深度为50μm至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层上表面的所述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高度为15μm至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的宽度为整个敏感层宽度的1/6至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是由具有高温度系数的TaN材料电阻线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是由重掺杂的n型GaAs材料电阻线构成。
CN202010584324.X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Pending CN111595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4324.XA CN11159531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4324.XA CN11159531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317A true CN111595317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4324.XA Pending CN11159531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53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21218U (zh) 全桥式双推挽流z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1U (zh) 单热源对流式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90U (zh) 一种“t”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双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9U (zh) 一种单热源“t”字型微机械三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5U (zh) 一种“t”字型推挽流微机械三轴薄膜陀螺
CN111623763A (zh) 一种单热源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2U (zh)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3U (zh) 一种“十”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双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6U (zh) 一种“十”字型推挽流微机械三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4U (zh) 一种单热源十字流式微机械三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91U (zh) 一种单热源十字流式微机械双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7U (zh) 一种推挽流式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88U (zh) 一种单热源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
CN111595317A (zh) 一种“一”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单轴薄膜陀螺
CN214621215U (zh) 双电桥式十字型推挽流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
CN111595320A (zh) 一种“十”字型推挽流微机械双轴薄膜陀螺
CN214621217U (zh) 半桥式推挽流z轴薄膜陀螺
CN212082392U (zh) 一种单热源“t”字型微机械双轴薄膜陀螺
CN214621216U (zh) 四电桥十字流式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
CN111595322A (zh) 一种“十”字型推挽流微机械三轴薄膜陀螺
CN111595321A (zh) 一种单热源十字流式微机械双轴薄膜陀螺
CN111595323A (zh) 一种单热源十字流式微机械三轴薄膜陀螺
CN113124847A (zh) 双电桥式十字型推挽流微机械z轴薄膜陀螺及其加工方法
CN113124845A (zh) 全桥式双推挽流z轴薄膜陀螺及其加工方法
CN113124846A (zh) 半桥式推挽流z轴薄膜陀螺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