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5049A -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5049A
CN111595049A CN202010553776.1A CN202010553776A CN111595049A CN 111595049 A CN111595049 A CN 111595049A CN 202010553776 A CN202010553776 A CN 202010553776A CN 111595049 A CN111595049 A CN 111595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ow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3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5049B (zh
Inventor
张信荣
曾民强
章学来
郑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537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5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5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5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6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with several cooling st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31Low ambient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将CO2作为制冷工质,制冰量大,并且能够实现气体冷却器热量能够很好被梯级利用;采用双压缩机和双喷射器,提高循环效率,减小能耗;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相对于传统二氧化碳制冷循环效率提高18~25%,
Figure DDA0002543547900000011
损失大约能减少35~45%;相对于新型喷射器二氧化碳制冷循环效率提高6~12%,在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减小10%左右
Figure DDA0002543547900000012
损失,随着压力增大,二者
Figure DDA0002543547900000013
损失差距非常小;本发明的制热性能系数增长很小,制冷性能系数提高10~25%,因此在溜冰场这种低蒸发温度工况下更应该增加回热,有效利用冷能,降低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溜冰场制冷循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和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系统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环境角度和能源成本。一些对环境有害的传统制冷剂已被排除在市场之外,以天然制冷剂为代表的第二代制冷剂,例如氨气NH3,已开发了50多年,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在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点。
NH3泄漏的风险是间接设计的主要原因,因为该设计会在系统中尽可能限制NH3,因此在分配循环中需要另一种液体。因此,由于系统中不同工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间接NH3/盐水系统的能耗比直接系统高。而二氧化碳是天然制冷剂,有望解决该问题。在溜冰场中使用二氧化碳的第一个概念是在1999年的奥地利(GEA2011),第二个周期中使用了二氧化碳,其次级泵功率降低了80%。然后,凭借在超市中成功应用二氧化碳的成功案例,2011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溜冰场中,将二氧化碳的第二个概念用于整个生产周期,这使结果非常积极。
二氧化碳在现有的人工溜冰场的应用中采用间接制冷或传统制冷系统较多,同时制冷循环中节流阀处的能量损失很大,使得系统总性能系数C-COP(Comprehensive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下降,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11
损失也增大,并且在现有人工溜冰场中,热量需求供给不足,通常会配套辅助加热系统,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溜冰场等制冷场合中二氧化碳制冷循环效率低且能耗大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用于低蒸发温度的制冷场合。
本发明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高压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回热器、第一喷射器、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第二喷射器、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低压压缩机、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以及冷端除湿设备;其中,高压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过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连接至第一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第一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连接至高压压缩机的入口;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并且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连接第一旁路管道,与连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的管道合路连接至第二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第二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连接至低压压缩机的入口;低压压缩机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制冷场合内的蒸发器,在管道上设置第二节流阀,并且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连接第二旁路管道,与连接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的管道合路连通至制冷场合内的蒸发器,第二旁路管道上设置第一节流阀;制冷场合内设置冷端除湿设备;冷端除湿设备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连接至第二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在回热器内的部分,主回路管道位于中心,第一至第三回路管道分别位于主回路管道的两侧;
高压压缩机对位于其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加压,变成高温高压CO2气体,通过主回路管道流经气体冷却器冷却,温度降低压力不变,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进一步降低温度,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进入第一喷射器;
第一喷射器出射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内;
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底端液体出口,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旁路管道,混合后一同进入第二喷射器,进一步降低温度和压强,通过第二喷射器的出口喷射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经低压压缩机压缩作为次流体输送至第一喷射器;
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第二节流阀降温降压,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二旁路管道,经过第一节流阀降温降压,达到制冷场合所需蒸发温度后,一同输送至制冷场合,对制冷场合进行降温,满足制冷场合需求;
制冷场合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冷端除湿设备,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作为次流体输入至第二喷射器;
系统的循环中具有一个主回路以及第一至第三回路:从高压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CO2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由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至第一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构成主回路;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的出口构成第一回路;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的入口构成第二回路;从冷端除湿设备的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第二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构成第三回路;第一至第三回路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在经过回热器时,均对主回路中的主流体进行降温,提高循环效率。
低蒸发温度的制冷场合为与制冰、冷冻冷藏等有关的场合,如溜冰场和低温冷库等。
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采用串联连接,实现联级回收膨胀功。
在第一和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分别设置了第一和第二旁路管道,从而保证进入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的流量恒定不变。
气体冷却器连接了三个温区的热回收设备,50~70℃主要供给溜冰场浴室生活用水,一部分用于冰面修整及场馆环境除湿;30~50℃主要用于溜冰场室内环境加热,恒定场馆内空气温度;10~30℃主要为了避免地面永久性霜冻,热量被用来防冻和预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方法。
本发明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压压缩机对位于其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加压,变成高温高压CO2气体,通过主回路管道流经气体冷却器冷却,温度降低压力不变,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进一步降低温度,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进入第一喷射器;
2)第一喷射器出射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3)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内;
4)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底端液体出口,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旁路管道,混合后一同进入第二喷射器,进一步降低温度和压强,通过第二喷射器的出口喷射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5)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经低压压缩机压缩作为次流体输送至第一喷射器;
6)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第二节流阀降温降压,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二旁路管道,经过第一节流阀降温降压,达到冰场所需蒸发温度后,一同输送至制冷场合,对制冷场合进行降温,满足制冷场合需求;
7)制冷场合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冷端除湿设备,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作为次流体输入至第二喷射器;
8)系统的循环中具有一个主回路以及第一至第三回路:从高压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CO2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由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至第一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构成主回路;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的出口构成第一回路;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的入口构成第二回路;从冷端除湿设备的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第二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构成第三回路;第一至第三回路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在经过回热器时,均对主回路中的主流体进行降温,提高循环效率。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将CO2作为制冷工质,可实现溜冰场等制冷场合的制冰需求;制冰量大,并且能够实现气体冷却器热量能够很好被梯级利用;循环中采用双压缩机,能够提高循环效率,减小能耗;循环中采用双喷射器,能够提高循环效率,减小能耗;本发明的带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IHX-NERC(dual ejector transcriticalCO2refrigeration cycle with IHX)相对于传统二氧化碳制冷循环CRC(Conventionalrefrigeration cycle)C-COP提高18~25%,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41
损失大约能减少35~45%;相对于新型喷射器二氧化碳制冷循环NERC(new two-stage transcritical CO2refrigeration cyclewith two ejectors)循环C-COP提高6~12%,在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能够减小10%左右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42
损失,随着压力增大,二者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43
损失差距非常小;IHX-NERC相对于NREC循环,在加入回热器之后,制热性能系数COP_h增长很小,制冷性能系数COP_c提高10~25%,因此在溜冰场这种低蒸发温度工况下更应该增加回热,有效利用冷能,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循环压焓图;
图4为气体冷却器压力Pgc、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gc以及蒸发温度Te对CRC、NERC和IHX-NERC三个系统C-COP影响的比较;
图5为气体冷却器压力Pgc、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gc以及蒸发温度Te对CRC、NERC和IHX-NERC三个系统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51
损失It影响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高压压缩机A、气体冷却器B、回热器C、第一喷射器D、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第二喷射器F、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低压压缩机H、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以及冷端除湿设备K;其中,高压压缩机A的出口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过气体冷却器B和回热器C连接至第一喷射器D的主流体入口;第一喷射器D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入口;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顶端气体出口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C连接至高压压缩机A的入口;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底端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喷射器F的主流体入口,并且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顶端气体出口连接第一旁路管道,与连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底端液体出口的管道合路连接至第二喷射器F的主流体入口;第二喷射器F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入口;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顶端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C连接至低压压缩机H的入口;低压压缩机H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喷射器D的次流体入口;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底端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溜冰场J的冰面下的蒸发器,在管道上设置第二节流阀I2,并且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顶端气体出口连接第二旁路管道,与连接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底端液体出口的管道合路连通至溜冰场,第二旁路管道上设置第一节流阀I1;溜冰场场馆内的冷端除湿设备K;冷端除湿设备K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C连接至第二喷射器F的次流体入口;在回热器C内的部分,主回路管道位于中心,第一至第三回路管道分别位于主回路管道的两侧;
高压压缩机A对位于其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加压,变成高温高压CO2气体,通过主回路管道流经气体冷却器B冷却,温度降低压力不变,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C进一步降低温度,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进入第一喷射器D;
第一喷射器D出射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
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C输送至高压压缩机A内;
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底端液体出口,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旁路管道,混合后一同进入第二喷射器F,进一步降低温度和压强,通过第二喷射器F的出口喷射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
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C输送至低压压缩机H,经低压压缩机H压缩作为次流体输送至第一喷射器D;
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中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第二节流阀I2降温降压,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二旁路管道,经过第一节流阀I1降温降压,达到冰场所需蒸发温度后,一同输送至溜冰场,对溜冰场进行降温,满足溜冰场需求;
溜冰场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冷端除湿设备K,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C作为次流体输入至第二喷射器F;
系统的循环中具有一个主回路以及第一至第三回路:从高压压缩机A出来的高温高压CO2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由气体冷却器B和回热器C,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至第一喷射器D的主流体入口构成主回路;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C输送至高压压缩机A的出口构成第一回路;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C输送至低压压缩机H的入口构成第二回路;从冷端除湿设备K的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C输送至第二喷射器F的次流体入口构成第三回路;第一至第三回路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在经过回热器C时,均对主回路中的主流体进行降温,提高循环效率。
本实施例中,以1800m2冰面为例计算了溜冰场供冷供热时各测试点的状态的参数、制冷量、制热量和该状态下各主要部件的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61
损失。各测试点如图2所示,各个标号表示为:
1为高压压缩机A的入口;
2为气体冷却器B的入口;
3为气体冷却器B的出口;
4为第一喷射器D的主流体入口;
5为第一喷射器D的出口;
5a为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顶端气体出口;
5b为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第一旁路管道出口;
6为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E的底端液体出口;
7为第二喷射器F的主流体入口;
8为第二喷射器F的出口;
8a为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顶端气体出口;
8b为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第二旁路管道出口;
9为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G的底端液体出口;
9a为低压压缩机H的入口;
9b为第一节流阀I1的出口;
10a为第一喷射器D的次流体入口;
10为第二节流阀I2的出口;
11为制冷场合内蒸发器J的入口;
12为制冷场合内蒸发器J的出口;
13为冷端除湿设备K的出口;
14为第二喷射器F的次流体入口。
图3为各个测试点的状态参数压焓图,反应CO2通过每个设备的压力P与焓值h的变化,从图3可以看出每一个测试点的压力P和焓值h的变化规律,作为实际设计应用的参考。如图3所示,测试点5a到1、8a到9a以及13到14压力不变,温度上升,焓值增大,均使得3到4的温度降低,焓值也降低,从而增加循环制冷量,提高循环效率。可见,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效率更高。Pgc为气体冷却器压力;P10a为低压压缩机出口压力;Pe为蒸发器压力。
图4为气体冷却器压力Pgc、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gc以及蒸发温度Te,对CRC和NERC与本发明的IHX-NERC系统C-COP影响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同一Pgc和Tgc条件下,三个系统C-COP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幅度基本相当;在同一Pgc任一Tgc和Te条件下,本发明的IHX-NERC相对于CRC系统C-COP提高幅度基本相当,相对于NERC系统C-COP提高会随Tgc增大而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在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增大,本发明的IHX-NERC相对于CRC和NREC系统C-COP提高幅度逐渐减小,其中NERC系统更为明显;在同一Tgc和Te条件下,增加IHX会使系统压缩机最佳排气压力稍微前移,这对系统布置来讲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前面也提到随着气体冷却器温度降低,压缩机最佳排气压力也会减小;最后在任意Pgc、Tgc和Te条件下,在最佳气体冷却器压力附近(9.5-10.5Mpa),C-COP方面IHX-NERC相对于NERC,本发明能够提高6~12%,相对于CRC能够提高18~25%。
图5为气体冷却器压力Pgc、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gc以及蒸发温度Te,对CRC和NERC与本发明的IHX-NERC系统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1
损失It影响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系统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4
损失都是随着Pgc的增大而增加,其中NERC和IHX-NERC在任意条件下相对于CRC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5
损失大约能减少35~45%;在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本发明的IHX-NERC相对于NERC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6
损失能降低10%左右,随着压力的增大,两个系统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2
损失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本发明的IHX-NERC有反超NERC的现象,这是因为超过最佳气体冷却器压力后,本发明的IHX-NERC系统C-COP下降速度高于NERC系统,因此会造成本发明的IHX-NERC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3
损失增长较快,使得本发明的IHX-NERC总
Figure BDA0002543547880000087
损失有反超NERC的现象。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用于低蒸发温度的制冷场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高压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回热器、第一喷射器、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第二喷射器、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低压压缩机、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以及冷端除湿设备;其中,高压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过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连接至第一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第一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连接至高压压缩机的入口;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并且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连接第一旁路管道,与连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的管道合路连接至第二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第二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连接至低压压缩机的入口;低压压缩机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制冷场合内的蒸发器,在管道上设置第二节流阀,并且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连接第二旁路管道,与连接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液体出口的管道合路连通至制冷场合内的蒸发器,第二旁路管道上设置第一节流阀;制冷场合内设置冷端除湿设备;冷端除湿设备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连接至第二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在回热器内的部分,主回路管道位于中心,第一至第三回路管道分别位于主回路管道的两侧;
高压压缩机对位于其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加压,变成高温高压CO2气体,通过主回路管道流经气体冷却器冷却,温度降低压力不变,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进一步降低温度,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进入第一喷射器;
第一喷射器出射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内;
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底端液体出口,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旁路管道,混合后一同进入第二喷射器,进一步降低温度和压强,通过第二喷射器的出口喷射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经低压压缩机压缩作为次流体输送至第一喷射器;
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第二节流阀降温降压,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二旁路管道,经过第一节流阀降温降压,达到制冷场合所需蒸发温度后,一同输送至制冷场合,对制冷场合进行降温,满足制冷场合需求;
制冷场合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冷端除湿设备,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作为次流体输入至第二喷射器;
系统的循环中具有一个主回路以及第一至第三回路:从高压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CO2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由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至第一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构成主回路;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的出口构成第一回路;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的入口构成第二回路;从冷端除湿设备的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第二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构成第三回路;第一至第三回路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在经过回热器时,均对主回路中的主流体进行降温,提高循环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采用串联连接,实现联级回收膨胀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冷却器连接三个温区的热回收设备。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具有双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压压缩机对位于其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加压,变成高温高压CO2气体,通过主回路管道流经气体冷却器冷却,温度降低压力不变,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进一步降低温度,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进入第一喷射器;
2)第一喷射器出射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3)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一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内;
4)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底端液体出口,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旁路管道,混合后一同进入第二喷射器,进一步降低温度和压强,通过第二喷射器的出口喷射至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
5)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二回路管道经过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经低压压缩机压缩作为次流体输送至第一喷射器;
6)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CO2液体通过第二节流阀降温降压,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二旁路管道,经过第一节流阀降温降压,达到冰场所需蒸发温度后,一同输送至制冷场合,对制冷场合进行降温,满足制冷场合需求;
7)制冷场合内的低温低压CO2气体进入冷端除湿设备,低温低压CO2气体通过第三回路管道经由回热器作为次流体输入至第二喷射器;
8)系统的循环中具有一个主回路以及第一至第三回路:从高压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CO2通过主回路管道依次经由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变成低温高压CO2气体,作为主流体至第一喷射器的主流体入口构成主回路;从第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高压压缩机的出口构成第一回路;从第二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的顶端气体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低压压缩机的入口构成第二回路;从冷端除湿设备的出口的低温低压CO2气体经由回热器输送至第二喷射器的次流体入口构成第三回路;第一至第三回路中的低温低压CO2气体在经过回热器时,均对主回路中的主流体进行降温,提高循环效率。
CN202010553776.1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11595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3776.1A CN111595049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3776.1A CN111595049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049A true CN111595049A (zh) 2020-08-28
CN111595049B CN111595049B (zh) 2024-05-24

Family

ID=7218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3776.1A Active CN111595049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504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3136A (zh) * 2021-04-30 2021-08-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双高效二氧化碳空调热泵系统
CN114459179A (zh) * 2021-12-27 2022-05-10 华北理工大学 人工冰场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39069A (zh) * 2022-02-28 2022-07-12 天津大学 一种耦合多级热回收和多模式喷射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
CN114909814A (zh) * 2022-05-24 2022-08-16 天津大学 一种兼顾多温区制热和制冷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方法
US11536503B2 (en) 2020-09-10 2022-12-27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Refrigerated container refrigeration system capable of preventing freezing of container do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6523A (ja) * 2005-03-22 2006-10-05 Saga Univ ジメチルエーテルと二酸化炭素との混合物冷媒を利用した寒冷地対応ヒートポンプに多段エジェクタを組み込んだ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0133606A (ja) * 2008-12-03 2010-06-17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US20130125569A1 (en) * 2010-07-23 2013-05-23 Carrier Corporation Ejector Cycle
CN103759449A (zh) * 2014-01-09 2014-04-30 西安交通大学 双喷射器增效的两级蒸气压缩式循环系统
CN109869940A (zh) * 2019-03-26 2019-06-11 天津商业大学 喷射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10319612A (zh) * 2019-06-29 2019-10-11 西安交通大学 喷射器增效的二氧化碳双级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2619438U (zh) * 2020-06-17 2021-02-26 北京大学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6523A (ja) * 2005-03-22 2006-10-05 Saga Univ ジメチルエーテルと二酸化炭素との混合物冷媒を利用した寒冷地対応ヒートポンプに多段エジェクタを組み込んだ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0133606A (ja) * 2008-12-03 2010-06-17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US20130125569A1 (en) * 2010-07-23 2013-05-23 Carrier Corporation Ejector Cycle
CN103759449A (zh) * 2014-01-09 2014-04-30 西安交通大学 双喷射器增效的两级蒸气压缩式循环系统
CN109869940A (zh) * 2019-03-26 2019-06-11 天津商业大学 喷射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10319612A (zh) * 2019-06-29 2019-10-11 西安交通大学 喷射器增效的二氧化碳双级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2619438U (zh) * 2020-06-17 2021-02-26 北京大学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36503B2 (en) 2020-09-10 2022-12-27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Refrigerated container refrigeration system capable of preventing freezing of container door
CN113203136A (zh) * 2021-04-30 2021-08-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双高效二氧化碳空调热泵系统
CN114459179A (zh) * 2021-12-27 2022-05-10 华北理工大学 人工冰场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459179B (zh) * 2021-12-27 2023-05-12 华北理工大学 人工冰场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39069A (zh) * 2022-02-28 2022-07-12 天津大学 一种耦合多级热回收和多模式喷射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
CN114739069B (zh) * 2022-02-28 2023-09-08 天津大学 一种耦合多级热回收和多模式喷射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
CN114909814A (zh) * 2022-05-24 2022-08-16 天津大学 一种兼顾多温区制热和制冷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方法
CN114909814B (zh) * 2022-05-24 2023-10-20 天津大学 一种兼顾多温区制热和制冷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049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5049B (zh)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CN203421870U (zh) 制冷循环系统
CN110345690B (zh) 用于双温电冰箱的双喷射器增效制冷循环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9028413B (zh)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00678B (zh) 空调系统
CN101688695A (zh) 带增强器回路的co2制冷剂系统
CN100365357C (zh) 热泵及其抽取式热交换器
CN110030756B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多温区超市冷热联供系统
CN110701811A (zh) 一种引射增压梯级过冷引射节流跨临界co2系统及应用
CN104792051B (zh) 多级压缩式制冷剂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6262A (zh) 一种引射增压双级过冷跨临界co2双温系统及应用
CN212619438U (zh)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
CN211316633U (zh) 引射器增压双过冷器串联膨胀机耦合跨临界co2双温区系统
CN111238079A (zh) 一种具有引射器的热泵系统
CN115289702A (zh) 换热系统
CN211060434U (zh) 一种引射增压双级过冷跨临界co2双温系统
CN113418312B (zh) 一种引射增焓蒸发冷却式风冷热泵机组
CN211233433U (zh) 双补气热泵系统
CN114608214A (zh) 带除霜的高能效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冷热联供系统
CN111141051B (zh) 一种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跨临界co2冷热联供系统
CN108036445B (zh) 一种改进的热源塔热泵装置
CN217763967U (zh) 制冷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14739069B (zh) 一种耦合多级热回收和多模式喷射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
CN111141049A (zh) 一种复叠式高温热泵实验台
CN110986416A (zh) 双补气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