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96C - 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96C
CN1115896C CN99123466A CN99123466A CN1115896C CN 1115896 C CN1115896 C CN 1115896C CN 99123466 A CN99123466 A CN 99123466A CN 99123466 A CN99123466 A CN 99123466A CN 1115896 C CN1115896 C CN 11158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equence
component
plural
complex
scram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3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6598A (zh
Inventor
李群
纳列皮里·S·拉莫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f Americ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256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6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信号中使用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发生器,被配置用于产生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至少第一分量,是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的时间偏移版本;第二复数代码序列发生器,被配置用于产生具有至少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的第二复数代码序列;以及一个混频装置,被配置用于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所述第一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所述第一分量,和用于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以产生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

Description

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系统,尤其涉及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系统。
背景技术
图1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无线通讯系统10中一部分的原理图,该系统为位于一个地理区域内的一些无线装置12a-c,如移动装置或固定装置提供无线通讯服务。典型的无线通讯系统的心脏是移动交换中心(“MSC”)14,它也可以称为无线交换中心(“WSC”)或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一般移动交换中心14连接到如基站16a-c的多个基站,这些基站分散在由该系统服务的整个地理区域,以及连接到本地与长途电话局,如本地局18、本地局20和长途电话局22。移动交换中心14还负责建立和保持在无线装置之间的呼叫以及建立和保持在无线装置和有线线路装置(例如有线线路装置24)之间的呼叫,该有线线路装置经过本地和/或长途网络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14。
由无线通讯系统服务的地理区域被划分为一些称为“小区”的空间上不同的区域。如图1所示,每个小区由蜂窝形状中一个六边形图形表示。然而,实际上每个小区具有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它取决于围绕小区的地形地貌和其他因素。一般每个小区包含一个基站,该基站包括基站用于与该小区的无线装置通讯的无线电台和天线,也包括基站用于与移动交换中心14通讯的传输设备。例如,当无线终端12b希望与无线装置12c通讯时,无线终端12b发射所需的信息到基站16c,基站16c转发该信息到移动交换中心14。一旦接收到信息,并且知道该信息打算用于无线装置12c时,移动交换中心14则返回该信息到基站16c,它经过无线电台转发该信息到无线装置12c。
在扩频无线通讯系统中,在基站16c和移动装置12c之间发送的信息信号或基带数据乘以一个扩频信号。某些扩频系统,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通过将信息信号乘以一个扩展和/或倒频代码序列(“倒频代码序列”)如伪噪声(PN)代码而扩展和/或倒频基带数据信息信号,该伪噪声代码是一个随机出现,但能够由预计的接收站重现的二进制序列。当倒频代码序列具有如信息信号相同的脉冲频率时,倒频代码序列和信息信号的乘积被倒频,而频谱不改变。当倒频代码序列的脉冲频率比信息信号快时,倒频代码序列和信息信号的乘积除了被倒频以外还具有它自己的频谱扩展。一个倒频代码序列的单个脉冲称为一个码片。
图2示出一个CDMA发射机30和接收机31的一般方块图。CDMA发射机30扩展和/或倒频信息或数据信号以产生用于传输的扩频信号,而CDMA接收机31去倒频和/或去扩展扩频信号以恢复信息或数据信号。在发射机30,原始数据由编码器和/或处理块32处理,它能够实现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位交错、数字调制以及其他功能,以产生信息或数据信号D(t)(“信息信号”)。倒频代码序列发生器33产生倒频代码序列,乘法器34将倒频代码序列与信息信号D(t)相乘以产生宽带或扩频信息信号y(t)。调制器35例如使用正交调制来调制扩频信息信号到载波信号上,然后扩频信号被发射到接收机31。在接收机31,解调器36解调从发射机30发射的信号以产生扩频信息信号y(t)。乘法器37将扩频信号y(t)乘以来自倒频代码发生器38的倒频代码序列的本地产生版本。与正确的倒频代码序列的相乘去扩展和/或去倒频扩频信号y(t)并且恢复信息信号D(t)。将来自不希望用户的扩频信号y(t)乘以倒频代码序列会产生少量的噪声。译码器和去处理块39处理信息信号D(t)以获得原始数据。
如所示,发射机30的每个处理在接收机31中具有一个相匹配的处理。当数据从基站发射并且由无线装置接收时,数据经过正向链路发送。当数据从无线装置发射并且由基站接收时,数据经过反向链路发送。在当前的CDMA系统中,正向链路和反向链路的处理之间存在着不同以及在如何产生倒频代码序列中存在着不同。
图3示出使用一个(242-1)位长码和一个215位复数短码对于TIA/EIA-95-B标准(“IS-95B”)如何产生反向链路倒频代码序列。长码发生器40产生一个长码序列,该序列是42位用户屏蔽码41和42位长码向量的内积,该用户屏蔽码是唯一指定给每个用户的,该长码向量是长码发生器引擎42的状态。长码发生器引擎42可以是基于一个保持移位寄存器长码向量或状态的移位寄存器,而屏蔽码41用于选择来自“异或”门(例如,使用“与”门装置43和模2加法器44)的长码向量的位以产生长码序列。通过以特定用户屏蔽码41实现屏蔽操作,对于每个用户长码被有效地时移一个不同量以产生长码序列。这样,基站可以识别特定的用户。在IS-95B中,使用正交扩展和调制,长码序列被提供到正交扩展器45。正交扩展确保其他用户干扰看起来具有随机相位和幅度。
正交扩展器和/或倒频器45将长码序列乘以复数短码序列。使用如IS-95B描述的两个独立的发生器15次多项式(polynomial of degree15)产生复数短码序列以产生复数短码序列的同相(I)和正交(Q)短码序列。I和Q短码序列是码片同步的,但是在其他方面是互相独立的。同相(I)混频器46有效地将长码序列乘以I短码序列,而正交混频器47有效地将长码序列乘以Q短码序列。这样,正交扩展器45产生一个I倒频代码序列和一个Q倒频代码序列。在IS-95B中,I扩展代码序列和Q扩展代码序列乘以信息信号D(t)以产生I和Q扩频信号yi(t)和yq(t),在这两个信号加到一起之后被正交调制并发射到基站。因此,乘法器48a-b分别地将信息信号D(t)乘以I扩展代码序列和Q扩展代码序列以产生同相扩频信号yi(t)和正交扩频信号yq(t)。另一方面,正交扩展器45将短复数代码乘以信息信号D(t)和长码序列的乘积。这样,在信息信号D(t)被正交扩展器45倒频并且通过与长码序列相乘已经被扩展的情况下在正交扩展器45之前,信息信号D(t)可以由乘法器49乘以长码序列。
图4示出一个图3长码序列发生器40的实施例。长码序列发生器40包括长码发生器引擎42,如具有42位固定发生器多项式51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开始,移位寄存器的当前状态由移动装置经过同步信道接收并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被加载到移位寄存器。随后移位寄存器被锁定,并且移位寄存器的42位代码向量或当前状态与用户屏蔽码41一起施加到“与”门装置43。“与”门装置43的输出施加到模2加法器44。模2加法器44产生长码序列,该序列是长码的时移版本。时间偏置由用户屏蔽码41引入。
称为CDMA 2000的建议的CDMA系统提议使用一个包括若干物理信道的反向信道:一个总是使用的反向导频信道、一个反向基本信道(R-FCH)、一个或多个辅助信道(R-SCH)以及一个反向专用控制信道(R-DCCH)。使用沃尔什代码序列扩展每个物理信道以在物理信道之间提供正交信道化。不象IS-95B,这里数据信号D(t)提供到I路径和Q路径,扩展导频和R-DCCH被变换到同相(I)数据路径,而扩展R-FCH和R-SCH被变换到正交(Q)路径以形成合成的反向链路信号。然后,通过使用复数乘法操作由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倒频I和Q数据信号Di(t)和Dq(t)。因为建议的反向信道结构,建议的CDMA系统使用复数长码序列(它的I和Q分量是两个不同的实数长码)作为倒频代码序列,该倒频代码序列对于每个用户是唯一的。已经提议了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各种技术。
图5示出使用一个长码序列发生器引擎52和两个42位用户屏蔽码、一个I-屏蔽码54和一个Q-屏蔽码56的复数倒频代码发生器50。在操作中,当前长码发生器状态58由移动装置经过同步信道接收并且加载到如图4描述的代码发生器引擎52的42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来自代码发生器引擎52的移位寄存器的代码向量与I-屏蔽码54相“异或”,例如使用“与”门装置60和模2加法器62,以产生用作I倒频代码序列的I长码序列。来自发生器引擎52的寄存器的代码向量也和Q-屏蔽码56相“异或”,例如使用“与”门装置64和模2加法器66,以产生用作Q倒频代码序列的Q长码序列。I屏蔽码54可以是IS-95B用户屏蔽码42(图4),而Q-屏蔽码56可以是一个I-屏蔽位子集的置换或一个固定位的不同集合,例如I-屏蔽码54的反相位32以得到Q-屏蔽码56。这种方法可能产生自干扰问题,因为用户的I和Q长码序列的相对时间偏置可能很小,所以I和Q可能由于延迟扩展而遇到干扰。另外,I长码序列和Q长码序列的相对时间偏置不能容易地计算。这样,选择屏蔽码54和56以确保对于所有43亿长码序列的最小时间偏置会很困难。另外,相互干扰问题可能产生,因为不能保证两个不同用户的I长码序列(或Q长码序列)之间的延迟。在原理上,两个用户可能由于路径损耗不同而相互干扰。任何两个用户的长码序列应该被足够地分开(延迟>传播延迟中最大的差值)。
图6示出另一个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器70,它使用一个用户屏蔽码72和两个长码发生器引擎,一个I长码发生器引擎74和一个Q长码发生器引擎76。I长码发生器引擎74接收如IS-95B要求的同步信道上的当前状态78,并且当前状态加载到如图4描述的I代码发生器引擎72的42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为了避免自干扰,当前状态78如所示由块80推进某些数量的码片(例如,512个码片)并且被加载到Q代码发生器引擎76的42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推进Q状态的位可以通过以当前状态78加载Q长码发生器引擎76的移位寄存器并且锁定移位寄存器超前所需码片量来完成。I和Q长码发生器引擎72和74具有相同的发生器多项式。I长码发生器移位寄存器的代码向量与用户屏蔽码72相“异或”,例如使用“与”门装置82和模2加法器84,产生用作I倒频代码序列的I长码序列。来自Q长码发生器移位寄存器的代码向量也与用户屏蔽码72相“异或”,例如使用“与”门装置86和模2加法器88,产生用作Q倒频代码序列的Q长码序列。用户屏蔽码72可以是IS-95B用户屏蔽码42(图4)。然而,这种方法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并且可能产生相互干扰问题。因为在用户之间相互干扰问题可能产生,I长码序列是唯一的并且Q长码序列是唯一的,但是一个用户的Q长码可以是另一个用户的I长码。同样,因为不能保证两个不同用户的I长码序列(或Q长码序列)之间的延迟,所以相互干扰可能产生。
图7示出另一个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器90,它使用一个用户屏蔽码92和两个长码发生器引擎,一个I长码发生器引擎94和一个Q长码发生器引擎96。I长码发生器引擎94接收如IS-95B要求的同步信道上的当前I发生器状态98,而Q长码发生器引擎96接收来自同步信道的当前Q发生器状态100。I状态加载到I发生器引擎94的42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而Q状态加载到Q发生器引擎96的42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I和Q长码发生器引擎94和96具有唯一的发生器多项式。I长码发生器引擎94使用IS-95B发生器多项式,而Q长码发生器引擎96可以使用IS-95B发生器多项式的互易多项式。I长码发生器引擎94的代码向量与用户屏蔽码92相“异或”,例如使用“与”门装置102和模2加法器104,产生用作I倒频代码序列的I长码序列。来自Q长码发生器引擎寄存器的代码向量也与用户屏蔽码92相“异或”,例如使用“与”门装置106和模2加法器108,产生用作Q倒频代码序列的Q长码序列。这种方法减少了干扰问题,但对于I和Q引擎寄存器,要求当前的I和Q状态在同步信道上发射。另外,这个系统也不能保证两个不同用户的I长码序列(或Q长码序列)之间的延迟。
对于长码在用户屏蔽值到偏置值之间的变换是非常复杂的。这样,仅仅使用屏蔽的长码发生器的建议方案的问题是很难保证相同和/或不同用户的I和/或Q倒频代码序列之间的时间差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用于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信号,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产生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至少第一分量,是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的时间偏移版本;
产生具有至少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的第二复数代码序列;以及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一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一分量,以及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以产生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信号中使用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发生器,被配置用于产生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至少第一分量,是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的时间偏移版本;
第二复数代码序列发生器,被配置用于产生具有至少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的第二复数代码序列;以及
一个混频装置,被配置用于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所述第一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所述第一分量,和用于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以产生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
本发明包括一个复数扩展和/或倒频代码序列(“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该系统使用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和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分量分别与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相应分量混频以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这样,获得对于相同和/或不同用户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分量之间的偏置。例如,复数扩展代码序列发生系统可以使用一个长码发生器,该发生器产生从一个代码向量和一个用户屏蔽码的内积产生的长码序列。长码序列提供到I路径和Q路径。为了产生一个复数长码序列,Q路径上的长码序列被延迟以产生Q路径上的第二长码序列或复数长码序列的Q分量。在I路径上,I长码序列或复数长码序列的I分量与短码序列的I分量混频以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I分量。在Q路径上,Q长码序列与短码序列的Q分量混频以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Q分量。这样,对于不同和/或相同用户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分量之间的偏置至少是短码的周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可以用于扩展、倒频、去扩展或去倒频一个信息信号。
附图说明
根据附图和下面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可以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一个典型无线通讯系统一部分的一般原理图;
图2示出一个现有技术的扩频通讯系统站结构中一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一般方块图;
图3示出一个当前扩展代码发生系统实施例的一般方块图;
图4示出一个代码序列发生器的实施例;
图5示出一个建议的复数倒频代码发生系统;
图6示出另一个建议的复数倒频代码发生系统;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另一个建议的复数倒频代码发生系统;以及
图8示出一个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复数倒频代码发生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的说明实施例。特别地参照图8,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120包括一个代码序列,如长码序列发生器122,它产生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一分量,如一个长码序列。长码发生器122包括一个长码发生器引擎126,该引擎使用一个42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多项式发生器以产生一个42位代码向量。长码序列是42位用户屏蔽码124和来自长码发生器引擎126的42位代码向量的内积。长码发生器122经过同步信道接收来自基站的当前42位状态向量并且加载该状态向量到移位寄存器。每个用户被指定一个唯一的42位用户屏蔽码124,并且屏蔽码124用于从被“异或”的(例如,使用“与”装置128和模2加法器130)向量选择位以产生长码序列。通过以特定用户屏蔽码实现屏蔽操作,长码序列被有效地对于每个用户时移一个不同量。
长码序列提供到I路径132和Q路径134。在Q路径134上,延迟器136延迟在路径134上的长码序列以产生一个复数长码序列(Q长码序列)的Q分量,该序列是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Q长码序列相对于在路径132上的长码序列(I长码序列)的I分量延迟。在I路径132上,I混频器138将长码序列的I分量与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一分量,如短码序列(I短码序列)的I分量混频,或者相乘,以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I分量(I倒频代码序列)。在Q路径134上,Q混频器140将Q长码序列与复数短码序列的第二分量,如短码序列的Q分量混频,或者相乘,以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Q分量(Q倒频代码序列)。另一方面,延迟可以单独使用在I路径132上或者在I和Q路径132和134上延迟,以便在I和Q长码序列之间提供一个相对延迟。I和Q长码序列之间的延迟可能小到一个码片。
在这个实施例中,复数短码序列(I和Q分量)是不同的PN码,它们使用如IS-95B描述的两个独立发生器15次多项式以及类似于图4中描述的那些15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用于产生复数短码和复数长码的另一种技术是可能的。复数短PN码分量是码片同步的,但其他方面是相互独立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处理块144处理复数倒频代码序列以在实现与数据流Di(t)和Dq(t)混频或复数乘法142之前改变复数倒频代码序列,以便改进传输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率。这样,调制方案被有效地改变。例如,处理块144可以通过一个因子2十中取一个Q倒频代码并且随后将生成的序列乘以一个-1和1的重复覆盖序列以及I倒频代码序列。从处理块144产生的生成Q倒频代码序列可以用在复数倒频代码与数据流Di(t)和Dq(t)的复数乘法中。这样,复数倒频代码将会表现出相位转变,它可能减少峰值与平均功率的比率。特别地,在偶数码片时间期间,复数倒频码片将是四相移相键控(QPSK)码元中的一个。在奇数码片时间期间,复数倒频代码被限制到与前面复数倒频码片+/-90°的相移。这样,可以使用混合移相键控方法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该方法是QPSK和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的混合组成。根据实施例,处理块144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改变I倒频代码序列和/或Q倒频代码序列以有效地改变调制方案或提供其他要求的工作特性。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没有实现处理块144,而复数倒频代码被直接提供到复数乘法器142。
在这个实施例中,I倒频代码序列和Q倒频代码序列由复数乘法器142用在复数乘法中。复数乘法器142使用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实现在I和Q数据流Di(t)和Dq(t)上复数乘法以提供I和Q扩频信号yi(t)和yq(t),这两个信号在加到一起之后被调制和发射到基站。复数乘法142可以产生I扩频信号yi(t)=(Di(t)*I倒频代码序列)-(Dq(t)*Q倒频代码)以及Q扩频信号yq(t)=(Di(t)*Q倒频代码序列)+(Dq(t)*I倒频代码序列)。在Q倒频代码序列之后的“,”表示在这个实施例中Q倒频代码序列已经被处理块144改变。其他的实施例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实现,这里复数乘法器142简单地实现在I路径132上在数据流Di(t)和I倒频代码序列之间的一个乘法以及在Q路径134上实现在Q倒频代码序列和数据流Dq(t)之间的一个乘法。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流之间的乘法可以在其他位置发生,如在复数长码序列发生之后。另外,Di(t)和Dq(t)信息信号是不同的,但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是Di(t)等于Dq(t)。
因为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仅使用一个长码发生器引擎126和一个用户屏蔽码124,系统可以反向兼容于TIA/EIA-95-B标准。该系统减少了自干扰问题,因为用户的I和Q倒频代码之间的相对时间偏置将由于复数短码的存在而足够的大(>短码发生器的一个周期)。相互干扰问题减少了,因为I和Q倒频代码序列在用户之间是唯一的,并且由于不同用户屏蔽码的使用和复数短码序列的I和Q分量的不同,一个用户的I代码将与另一个用户的Q代码不相关。
除了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以外,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的另一种配置是可能的,该系统省略和/或加上一些分量和/或使用描述的倒频代码发生系统的变型或一部分。例如,上述实施例被描述为使用一个42位用户屏蔽码,42位代码向量和15位短码序列,但是另一种屏蔽码、代码向量和代码序列是可能的。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代码序列被描述为长和短码,但另一种实施例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相对长度或相等长度的第一和第二复数代码序列而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另外,复数倒频代码以及长和短码序列用两个分量(I和Q)描述,而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另外的分量和/或不同数量的分量,这些分量以不同方式组合以允许不同形式的调制。
另外,长码发生器引擎描述为在同步信道上接收来自基站的当前状态向量,而从不同源接收当前状态向量的其他的方案也是可能的。长码发生器122还被描述为使用来自长码发生器移位寄存器的代码向量,以通过使用“与”门装置128和模2加法器130得到代码向量126和用户屏蔽码124的内积产生长码序列。用于产生长码和短码序列的其他配置是可能的。
另外,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可工作在各种操作环境。例如,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已经描述为工作在CDMA系统的反向链路(在无线装置)的发射路径上。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也位于反向链路的接收路径(基站)上。由于这个专利的优点,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在接收路径上,复数倒频代码用在实现扩频信号的去扩展和/或去倒频。在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路径上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120提供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并且相应的复数乘法器142实现I和Q扩频信号与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分量的共轭之间的复数乘法以产生I和Q数据信号Di和Dq(在括弧中示出)。另外,复数倒频代码发生系统的某些实施例可以用在无线通讯系统的正向链路的发射路径(基站)和接收路径(无线装置)上。
另外,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器已经描述为产生I和Q倒频代码序列,该序列随后与数据信号Di(t)和Dq(t)混频。不同的实现是可能的,这里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第二复数代码序列和数据信号Di(t)和Dq(t)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混合在一起。例如,如果乘法器142是简单的两个乘法器(分别在I和Q路径上),数据信号Di(t)和Dq(t)可以分别地乘以I和Q短码序列,然后生成序列的相应分量将与复数长码序列的相应分量相乘。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已经使用不同分量的特定配置描述了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但应该理解由于这个专利的优点,可以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专用集成电路、软件驱动处理电路、分立元件的固件或其他装置中实现倒频代码发生系统和它的一部分。虽然以一个特定电路示出说明实施例,但与所示电路相比该系统可以使用不同部件实现类似功能。已经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原理应用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对于本发明可以做出这些和各种其他修改、装置和方法,不用严格遵循这里说明和描述的示范实施例并且不会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用于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信号,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产生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至少第一分量,是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的时间偏移版本;
产生具有至少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的第二复数代码序列;以及
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一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一分量,以及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以产生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包括:
接收一个状态向量;
使用所述状态向量产生一个代码向量;
将所述代码向量与一个用户屏蔽码混频以产生长码序列;
在第一和第二路径上产生所述长码序列;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路径上的长码序列之间产生一个相对延迟,以在所述第一路径产生作为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一分量的第一长码序列,和在所述第二路径上产生作为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的第二长码序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第二复数代码序列还包括:
使用两个独立的多项式发生器,以产生第一短码序列和第二短码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频还包括:
实现一个乘法,这里所述第一长码序列和所述第一短码序列是乘积以在所述第一路径上产生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第一分量;以及
实现一个乘法,这里所述第二长码序列和所述第二短码序列是乘积以在所述第二路径上产生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现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一分量和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乘法作为乘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现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和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乘法作为乘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实现复数乘法。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还包括:
使用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和两个信息信号实现复数乘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提供至少一个扩频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和两个信息信号提供至少两个扩频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至少一个扩频信号提供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和两个扩频信号提供两个信息信号。
13.一种在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信号中使用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发生系统,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发生器,被配置用于产生具有至少两个分量的第一复数代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至少第一分量,是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第二分量的时间偏移版本;
第二复数代码序列发生器,被配置用于产生具有至少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的第二复数代码序列;以及
一个混频装置,被配置用于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所述第一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所述第一分量,和用于混频所述第一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与所述第二复数代码序列的所述第二分量,以产生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的复数倒频代码序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混频装置,被配置用于混频所述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以产生至少一个扩频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混频装置,被配置用于混频所述复数倒频代码的至少一部分和至少一个扩频信号以产生所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
CN99123466A 1998-11-12 1999-11-11 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8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190,195 US6389138B1 (en) 1998-11-12 1998-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omplex scrambling code sequence
US09/190,195 1998-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6598A CN1256598A (zh) 2000-06-14
CN1115896C true CN1115896C (zh) 2003-07-23

Family

ID=2270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34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896C (zh) 1998-11-12 1999-11-11 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389138B1 (zh)
EP (1) EP1001568B1 (zh)
JP (1) JP3559738B2 (zh)
KR (1) KR100669832B1 (zh)
CN (1) CN1115896C (zh)
AT (1) ATE219613T1 (zh)
AU (1) AU764690B2 (zh)
BR (1) BR9906122A (zh)
CA (1) CA2284330C (zh)
DE (1) DE69901870T2 (zh)
ES (1) ES2178868T3 (zh)
ID (1) ID2382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8728B1 (en) * 1999-01-12 2004-09-07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ratio of the reverse link modulator in a CDMA phone system
US6680978B1 (en) * 1999-03-01 2004-01-20 Adtr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linear filte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eak-to-average ratio
US6597911B1 (en) * 1999-05-28 2003-07-22 Ericsson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ing in a next generation overlay of a preexisting network
EP1429484B1 (en) * 1999-07-07 2012-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crambling code in UMT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34262B1 (ko) * 1999-08-17 2004-06-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순방향 다중 스크램블링 코드 발생 방법
KR100594042B1 (ko) * 1999-09-22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멀티 스크램블링 코드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US6643280B1 (en) * 1999-10-27 2003-11-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on of CDMA long codes
JP3769432B2 (ja) * 1999-11-01 2006-04-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符号分割多重セルラにおける拡散符号割り当て方法及び基地局
US6961369B1 (en) 1999-11-09 2005-11-01 A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rambling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s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724778B1 (en) * 2000-03-16 2004-04-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ng code generation in synchronous, multi-chip rate systems
US6975584B1 (en) * 2000-09-29 2005-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AUPR206300A0 (en) * 2000-12-13 2001-01-11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td A method for quadrature spreading
US7558310B1 (en) 2001-01-09 2009-07-07 Urbain Alfred von der Embse Multi-scale code division frequency/wavelet multiple access
US7277382B1 (en) * 2001-01-09 2007-10-02 Urbain A. von der Embse Hybrid walsh encoder and decoder for CDMA
US7394792B1 (en) 2002-10-08 2008-07-01 Urbain A. von der Embse Multi-scale CDMA
US7352796B1 (en) * 2001-02-13 2008-04-01 Urbain Alfred von der Embse Multiple data rate complex Walsh codes for CDMA
KR100401801B1 (ko) * 2001-03-27 2003-10-17 (주)텔레시스테크놀로지 데이터 전송 성능을 개선하기 위한 직교주파수 분할 다중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068701B2 (en) * 2001-04-16 2006-06-27 Motorola, Inc.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in a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24538B1 (ko) * 2001-05-29 2004-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스크램블링 코드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US6973579B2 (en) 2002-05-07 2005-12-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en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specific scrambling code for the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US7173900B1 (en) * 2002-06-26 2007-02-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ip generation of a chip sequence
US6917641B2 (en) * 2002-07-23 2005-07-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oftware tampering in a subscriber device
US7697413B2 (en) * 2003-04-28 2010-04-13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de mask for coding transmission over a traffic channel
US9094144B2 (en) * 2004-04-29 2015-07-28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using code book that provides reduced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US8213611B2 (en) * 2004-11-03 2012-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Two-stage block synchronization and scrambling
US7443819B2 (en) * 2005-03-23 2008-10-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anaging scrambling codes during serving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relocation
CN1870484B (zh) * 2005-05-25 2010-04-28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区分不同码道的复合码生成方法
US20090129448A1 (en) * 2006-02-15 2009-05-21 Joshua Lawrence Koslo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crambling Codes
US7715563B2 (en) * 2006-02-16 2010-05-11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Rapid acquisition of state vectors in an encrypte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30623B2 (en) * 2006-03-07 2011-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parallel codes
US9792246B2 (en) * 2014-12-27 2017-10-17 Intel Corporation Lower-power scrambling with improved signal integrity
US10020839B2 (en) * 2016-11-14 2018-07-10 Rampart Communications, LLC Reliable orthogonal spreading c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873361B2 (en) 2019-05-17 2020-12-22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using multiple-in-multiple-out (MIMO) antennas within unitary braid divisional multiplexing (UBDM)
US11641269B2 (en) 2020-06-30 2023-05-02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Modulation-agnostic transformations using unitary braid divisional multiplexing (UBDM)
US10917148B2 (en) 2019-07-01 2021-02-09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and effici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ignals using a generalized approach within unitary braid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1025470B2 (en) 2019-07-01 2021-06-01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th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US11050604B2 (en) 2019-07-01 2021-06-29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odulation-agnostic unitary braid division multiplexing signal transformation
US10833749B1 (en) 2019-07-01 2020-11-10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layered construction of arbitrary unitary matrices
US10951442B2 (en) 2019-07-31 2021-03-16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unitary braid divisional multiplexing (UBDM) with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US10735062B1 (en) 2019-09-04 2020-08-04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high data rates using modified nearly-equiangular tight frame (NETF) matrices
US10965352B1 (en) 2019-09-24 2021-03-30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using very large multiple-in multiple-out (MIMO) antenna systems with extremely large class of fast unitary transformations
KR102243889B1 (ko) * 2019-12-13 2021-04-23 국방과학연구소 데이터 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US11159220B2 (en) 2020-02-11 2021-10-26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 (SISO) physical layer key excha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728A (en) * 1889-11-12 Can-soldering machine
US5103459B1 (en) * 1990-06-25 1999-07-06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US5414728A (en) 1993-11-01 1995-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furca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in-phase and quadrature phas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5497395A (en) * 1994-04-04 1996-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970002951B1 (ko) 1994-04-13 1997-03-13 양승택 2^n길이 의사 난수 계열 발생 장치
US6222828B1 (en) * 1996-10-30 2001-04-24 Trw, Inc. Orthogon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aveform format for use in satellite based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219613T1 (de) 2002-07-15
EP1001568A3 (en) 2001-01-10
AU764690B2 (en) 2003-08-28
CA2284330A1 (en) 2000-05-12
KR20000047627A (ko) 2000-07-25
ES2178868T3 (es) 2003-01-01
AU5830299A (en) 2000-05-18
EP1001568A2 (en) 2000-05-17
ID23828A (id) 2000-05-17
CA2284330C (en) 2003-03-18
DE69901870D1 (de) 2002-07-25
US6389138B1 (en) 2002-05-14
BR9906122A (pt) 2000-09-19
JP2000188590A (ja) 2000-07-04
DE69901870T2 (de) 2003-01-09
KR100669832B1 (ko) 2007-01-18
JP3559738B2 (ja) 2004-09-02
EP1001568B1 (en) 2002-06-19
CN1256598A (zh) 2000-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96C (zh) 用于产生复数倒频代码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US94672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thogonally overlaying variable chip rate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US6324171B1 (en) Multicarrier CDMA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ulti-code wave forming method therof
EP18581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ratio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52863B1 (ko) M계열직교변조를사용한무선통신시스템의기준위상확정방법및이것을이용한동기검파방법
EP1158689B1 (en)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044103A (en) Reduced peak-to-average amplitude dual channel link
WO2000019732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preading code and spreading channel signals using spreading code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12214B1 (ko)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의채널확산장치및방법
JPH08251117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
EP0990313B1 (en) Reduced peak-to-average amplitude multichannel link
CA2620101A1 (en) Quadriphase spreading codes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