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860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860A
CN111586860A CN201910127993.1A CN201910127993A CN111586860A CN 111586860 A CN111586860 A CN 111586860A CN 201910127993 A CN201910127993 A CN 201910127993A CN 111586860 A CN111586860 A CN 111586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service
network
contro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79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860B (zh
Inventor
于游洋
吴问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79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5733 priority patent/WO2020169030A1/zh
Priority to EP20760290.5A priority patent/EP3893575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60A/zh
Priority to US17/404,297 priority patent/US2021037778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1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based on the servic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16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2Criteria or parameters used for performing billing operations
    • H04M15/8228Session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用以确定终端的业务流在为家庭网关提供服务的网络中的服务质量与计费控制,保证业务流的传输质量。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务流;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发送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也可以称为第五代(5-Generation,5G)网络架构。该5G网络架构不但 支持终端通过3GPP标准组定义的无线技术(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5G 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等)接入5G核心网络侧(Core Network,CN) 而且支持非(non)-3GPP接入技术通过non-3GPP转换功能(Interworking Function,N3IWF) 或下一代接入网关(next Generation Packet Data Gateway,ngPDG)接入核心网侧。
此外,5GC除了支持RAN接入以外还可以支持固定网络/有线网络的接入,如:5GC支持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通过有线网络接入。在此场景下,支持5GC的终端(以下简称:5GC终端)可以通过上述家庭网关接入5GC。然而,在此场景下,家庭网关注 册于为家庭网关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而终端注册于为5GC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网络(例如,5GC),现有技术并没有提供如何对终端进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确定终端的业务流在为家庭网关提供服务 的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和/或计费控制,保证业务流的传输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策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 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例如,可以将业务流在 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称为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将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计费策略称为 第一计费策略)。其中,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 络通信的业务流。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 略。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终端发送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由于目前现有技术中,当第一网络中转第二终端和第 二网络之间通信时的第二终端的业务流时,第一控制面网元并不确定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第二 终端的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以及第一网络不明确第二终端的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计费 策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通过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 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并将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 费策略发送给第一终端和/或第一用户面网元。这样便于第一终端、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 第一服务质量参数调整第一网络中的网络资源以使得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质量满足 QoS要求。此外,第一网络还可以根据第一计费策略在第一网络中实现对业务流计费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 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 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例如,可以将业务 流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称为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将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计费策略 称为第二计费策略)。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确定业务 流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 二计费策略确定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计费策略。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 协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 数确定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一服务质量 参数为第二服务质量参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计费策略确定业 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计费策略,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一计费策略为第二计费策 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 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的描述信息。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描述信息确定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的地址 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第二终端的标识、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或业务流的差分服 务代码点DSCP信息。其中,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或DSCP信息可以实现业务流粒度的服务 质量和计费控制。其中,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为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第一终端将该 业务流的源地址替换后的地址。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为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时,第一终 端为该第二终端分配的端口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流标识 QFI、安全参数索引SPI、DSCP信息。这样可以实现SPI或QFI粒度或DSCP粒度的服务质 量和计费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 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元根据业务流的内层数据头 中携带的QFI或SPI或DSCP设置业务流的外层数据头中的QFI。
示例性的,内层数据头可以为业务流的内层GRE包头。外层数据头可以为业务流的GTP-U包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网 络中的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发送描述信息,描述信息用于确定业务流。这样便于用户面 网元和第一终端确定对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采用上述服务质量控制和计费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 和/或,计费策略,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在 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这样便于第一控制面网元自行从用户数据管 理网元获取以终端为粒度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 制面网元获取第一终端的信息和第二终端的信息。其中,第一终端的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终端。 第二终端的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 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终端 的信息向用户数据管理网元查询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签约信息中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 制面网元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 网络。
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或非直接 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例如,非直接接入指示可以是一个指示(indication),或者为第一终 端的信息,或line ID,或服务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移动管理网元或者会话 管理网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控制面网 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业务流为第二终端 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务流。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 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 终端的信息从绑定功能网元BSF或路由代理节点(Diameter Routing Agent,DRA)获取第一 控制面网元的信息。这样便于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控 制面网元,从而将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准确地发送给第一控制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 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 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 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 第二终端的信息向用户数据管理网元查询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终端 的签约信息中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应理解,第二 终端的签约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 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描述信息。其中,描述信息用于确定业务流。
第二方面涉及到的描述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涉及到的描述信息的具体内 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 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描述信息获取业务流在 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 制面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网络。
第二方面中涉及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 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移动管理网元或者会话 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或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第三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或/和第三指示信息为第二终端的本地IP地址。 上述本地IP地址为第一终端的地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网络中的控 制面网元的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 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务流。第一终端根据服务质量参数传输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获取业务流的描 述信息。第一终端将根据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的源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业务流为 源地址替换后的业务流。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 流的描述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业务流还包括第二终端的 端口号信息。示例性的该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用于识别为该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其中,该 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为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端口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 地址信息。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地址信息。业务流的源地址为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 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控 制面网元的路由选择策略,路由选择策略包括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 路由选择策略对应的业务标识信息。此外,上述路由选择策略中还包括:会话类型或者数据 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例如,数据网络名称可以为Internet或接入网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5G终端业务 指示、非5G终端业务指示、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业务指示、或服务集标识的业务指示、或 VLAN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服务质量参数传输业务流,包括:第一终端根 据服务质量参数控制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空口服务质量。也即第一终端根据服务质量 参数将业务流传输至第二终端。
在上述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及任意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为 注册于第一网络中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注册于第二网络中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经第一 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向第二网络传输业务流。当然,第二网络也可以利用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通 道向第一网络发送针对该第二终端的业务流,以由第一网络利用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通道将 该针对第二终端的业务流传输给第二终端。第一网络为第一终端注册的网络。第一网络可以 包括第一终端注册的网络中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第二网络为第二终端注册的 网络。第二网络可以包括第二终端注册的网络中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控制面网元,也可 以是第一控制面网元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当 该通信装置是第一控制面网元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 接口电路。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 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控制面网元实现第一方面或 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一控制面网 元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 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 使该第一控制面网元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 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控 制面网元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控制面网元,也可 以是第二控制面网元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当 该通信装置是第二控制面网元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 接口电路。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 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二控制面网元实现第二方面或 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
示例性的,该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 二计费策略。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 业务流。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 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信息从绑定功能网元BSF 或路由代理节点获取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从第二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 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终端的信息向用户数据管理网 元查询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用于从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中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 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描述信息。 其中,描述信息用于确定业务流。
第五方面涉及到的描述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涉及到的描述信息的具体内 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描述信息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 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 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网络。
第五方面中涉及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 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移动管理网元或者会话 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或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第三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或/和第三指示信息为第二终端的本地IP地址。 上述本地IP地址为第一终端的地址。
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二控制面网元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 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 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二控制面网元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 也可以是该第二控制面网元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 存储器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也可以是第 一终端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当该通信装置是 第一终端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接口电路或者收发器。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 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终端实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
示例性的,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为例,该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中的控制 面网元的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 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务流。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参数传输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用于获取业务流的描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 于将根据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的源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业务流为源地址替换后的 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业务流还包括第二终端的 端口号信息。示例性的,该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用于识别为该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其中, 该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为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端口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为第二终端分配地址信息。第一终端向第 二终端发送地址信息。业务流的源地址为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控制面网元的路由选择策略, 路由选择策略包括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路由选择策略对应的业务标 识信息。此外,上述路由选择策略中还包括:会话类型或者数据网络名称(DataNetwork Name, DNN)。例如,数据网络名称可以为Internet或接入网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5G终端业务 指示、非5G终端业务指示、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业务指示、或服务集标识的业务指示、或 VLAN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服务质量参数控制第二终端与第一 终端之间的空口服务质量。也即第一终端根据服务质量参数将业务流传输至第二终端。
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一终端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 信接口,例如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 该第一终端实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该 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终端内位于 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 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 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 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至 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 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三方面至 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 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 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 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下中任一个或多个: 第四方面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第一控制面网元,以及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各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第二控制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描述的第一终端。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存 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存 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存 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 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 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通信 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 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 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通信 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 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 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通信 方法。
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 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 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至第十九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 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QoS控制粒度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 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仅 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网络,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 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 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 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 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 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 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 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 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 终端10、第一网络20、第二网络30。
其中,该第一网络20包括第一控制面(Control plane,CP)网元201和终端202。该第 二网络30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30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网络20和第二网络30连接的 计费系统40。该终端10通过第一网络20接入第二网络30。
示例性的,计费系统40包括在线计费(Online Charging System,OCS)和离线计费功能 (Offline Charging system,OFCS)。OCS用于实时信用控制以及用户数据会话的配额管理。 OFCS用于在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后接收计费数据。
应理解,计费系统40可以包括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其中,第一计费系统与第 一网络20连接。第二计费系统与第二网络30连接。第一计费系统用于根据业务流在第一网 络中的计费策略对业务流实施计费控制。第二计费系统用于根据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计费 策略对业务流实施计费控制。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20包括终端202注册的核心网中为终端202提供服务的网元。第二 网络30包括终端10通过第一网络注册的核心网中为终端10提供服务的网元。也即第一网络 包括核心网中为202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也即第二网络包括核心网中为终端10提供服务 的核心网网元。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10和终端202注册的可以是同一个核心网。也可以是不同 的核心网。组成第一网络20的核心网网元和组成第二网络30的核心网网元可以相同,也可 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以分别由同一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的相同或者不同网元构成,也可以由不同PLMN的不同网元构成。
一种示例,以终端202注册的核心网为4G核心网(例如,核心分组网演进(EvolvedPacket Core,EPC)为例。第一网络20包括4G核心网中为终端202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以终 端10注册的核心网为5G核心网(5G Core,5GC)为例,第二网络30包括5G核心网中为 终端10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
又一示例,以终端202和终端10注册的核心网均为5GC为例。第一网络20包括5G核心网中为终端202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第二网络30包括5G核心网中为终端10提供服 务的核心网网元。
再一示例,以终端202和终端10注册的核心网均为4G核心网为例。第一网络20包括4G核心网中为终端202提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第二网络30包括4G核心网中为终端10提 供服务的核心网网元。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201和第二控制面网元301主要负责用户 注册认证、移动性管理及向用户面(UPF)下发数据包转发策略、QoS控制策略等。
示例性的,第一控制面网元201和第二控制面网元301对应的网元可以为:移动管理网 元、策略控制网元、或会话管理网元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以4G核心网为例,该移动管理网元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 MME)。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为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Rules Function, PCRF)。此外,在4G核心网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控制面PDN网关(PDNGateWay-C)。其 中,PCRF用于负责产生终端建立数据承载(bearer)的传输策略。应理解,5G引入了QoS flow 的概念代替4G的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bearer。例如,4G核心网中 的用户功能网元可以为PGW-U。
如图2所示,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5G网络架构为例,图2所示的网络结构可以称为:固移融合网络架构。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移动管理网元可以为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为策 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也即第一控制面网元201可以为:第一SMF网元、第一 AMF网元、第一PCF网元中的任一个。第二控制面网元301可以为:第二SMF网元、第二 AMF网元、第二PCF网元中的任一个。
具体的,AMF网元负责终端接入时的注册流程及终端移动过程中的位置管理。例如,连 接管理、移动性管理、注册管理、接入认证和授权、可达性管理、或安全上下文管理等接入 和移动性相关的功能。
SMF网元负责终端发起业务时网络侧建立相应的会话连接、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 改和释放)以为终端提供具体服务。尤其是基于SMF网元与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 UPF)网元之间的NG4接口向UPF网元下发数据包转发策略、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 QoS)参数等。PCF网元用于向AMF网元或SMF网元发送业务流相关的传输策略。例如, PCF网元可以向AMF网元或SMF网元发送传输业务流的QoS参数。
此外,如图2所示,该5G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UPF网元203、UPF网元302、交互(Interworking Function,IWF)网元303以及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304。其中,用 户面功能网元203属于第一网络20。UPF网元302以及IWF网元303属于第二网络30。UPF 网元203用于传输终端202的用户面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个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用户面数据可以构成业务流。
其中,UPF网元为用户面网关,主要负责分组数据包的转发、QoS控制、计费信息统计 等。例如,用户面数据通过UPF网元302传输到DN304。DN304用于为终端10提供服务, 如提供移动运营商业务,Internet服务或第三方服务等。
示例性的,接入设备204为接入网设备,它可以是无线接入网(例如,下一代无线接入 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 RAN)),有线接入网/固网接入网(Wireline 5G Access Network,W-5GAN),例如,接入网关功能(Access GatewayFunction,AGF)或网络 网关控制设备(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
在图1或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终端10通过终端202接入第二网络30。该终端10利用终端202和第一网络20和第二网络30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二网络30传输业务流。
具体的,终端10的用户面数据通过终端202的用户面传输到用户面功能网元203。然后 由UPF网元203将该终端10的业务流传输到第二网络30的IWF网元303。具体实现是终端 10与IWF网元303建立一个Internet连接协议(IP Security,IPSEC)隧道传输终端10的业 务流,该终端10的业务流可以作为终端202的业务流在第一网络20中进行传输的。然后第 一网络10中的UPF网元203再将该终端10的业务流传输到IWF网元303。IWF网元303将 接收到的终端10的业务流传输给UPF网元302。UPF网元302再将终端10的业务流传输给DN304。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5G架构下,第一网络20中除第一控制面网元201和UPF网元 203、第二网络30中除第二控制面网元201和UPF网元302外,该第一网络20和第二网络30中还可以存在其他网元。现以第一网络20在5G架构下还可以存在的其他网元为例,第二网络30中在5G架构下存在的其他网元的可以参考第一网络20在5G架构下的描述。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5G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元、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统一数据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或绑定支持功能(binding supportfunction,BSF)。 网络能力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网络仓库贮存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以及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等,本申请实施例 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可以为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 UDM)网元、用户数据仓库(user data repository,UDR)网元和用户归属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网元中的任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5G网络架构下,IWF网元303的作用相当于接入设备的作用。
其中,终端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接入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接入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 UPF网元通信。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任意两个UPF网元之间通过 N9接口(简称N9)通信。UP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SMF网元通信。AMF网元 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8接口(简称N8)与UDM 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7接口(简称N7)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10接口(简 称N10)与UDM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2接口(简称N12)与AUSF网元通信。AMF 网元通过N22接口(简称N22)与NSSF网元通信。AUSF网元通过N13接口(简称N13) 与UDM网元通信。UDM网元与UDR网元通信。PCF网元与UDR网元通信,BSF网元与 PCF网元和SMF网元通信。
应理解,如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中,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例如, AMF网元、AUSF网元、SMF网元、UDM网元、UDR网元、NRF网元、NEF网元、NSSF 网元或者PCF网元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A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 为Namf。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smf。UDM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 可以为Nudm。UDR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udr。PC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 口可以为Npcf。BS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bsf。NE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 口可以为Nnef。NR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nrf。NSS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 接口可以为Nnssf。NWDA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nwdaf。应理解,图3中各 种服务化接口的名称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23501标准中的5G系统架构(5G system architecture)图,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是示例性的给出一个UPF网元、SMF网元。当然,该中可能包括多个UPF网元、SMF网元,如包括SMF网元1和SMF网元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 限定。其中,各个网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参考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图 4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名字,本申 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的接入设备、A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AUSF网元、UDM 网元、UPF网元和PCF网元等仅是一个名字,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5G网络以及 未来其它的网络中,接入设备、A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AUSF网元、UDM网元、 UPF网元和PCF网元所对应的网元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该UDM网元还有可能被替换为用户归属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或者 用户签约数据库(user subscription database,USD)或者数据库实体,等等,在此进行统一说 明,后续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限于5G固移融合网络架构,但凡终端通 过第一网络接入第二网络的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其中,第一网络或者第二网络可以 是私有网络,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LTE)网络,MulteFire网络或者家庭基站网络, 或者非3GPP如WIFI接入的移动网络,或者未来6G网络等。第一网络中的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NG RAN,也可以是固网接入的接入网关功能(Access GatewayFunction, AGF)或网络网关控制设备(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或者有线接入网/固网接入 网(Wireline AN),或者私有网络接入网,或者Multifire网络接入,或者是非可信接入网关 (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N3IWF),或者可信接入网关。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第一终端(terminal)或第二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 的能连接到移动网络的设备。例如,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 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中继用户设备。在本申请的如下 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为5GC能力用户设备。例如,5GC能力用户设备可以为smart phone, 第二终端为中继用户设备举例说明。例如,中继用户设备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
上述图2-图3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网元的功能如下:
NSSF网元,主要功能包含:为终端选择一组网络切片实例。或,确定允许的网络切片选 择支撑信息(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NSSAI)和确定可以服务终端的 AMF网元集等。
NRF网元,主要功能包括:服务发现功能,维护可用的网络功能(NetworkFunction, NF)实例的NF文本以及NF实例支持的服务。
AF网元,与3GPP核心网交互提供业务或者服务,包括与NEF交互,或,策略架构交互等。例如,AF网元用于发送应用相关需求给PCF网元,使得PCF网元生成对应的策略。
NEF网元,主要功能包括:安全的开放3GPP网络功能提供的业务和能力,有内部开放, 或者开放给第三方等。转化或翻译与AF网元交互的信息和内部网络功能交互德行信息。如 AF服务标识和内部5G核心网信息如DNN,单个网络切片选择支撑信息(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标识等。
UDM,支持3GPP认证和秘钥协商机制中的认证信任状处理,用户身份处理,接入授权, 注册和移动性管理,签约管理,或,短消息管理等。
AUSF网元,为鉴权服务器功能,主要负责对用户设备进行鉴权,确定用户设备合法性。 用于与UDM交互获取用户信息,并执行认证相关的功能,如生成中间秘钥等。
UDR,用于存储终端的签约数据(Subscribed Data),策略信息(Policy Data),应用数据 (Application Data)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签约数据也可以称为签约信息。下述实施例将以 签约信息为例。
DN,用于为终端提供服务。例如提供移动运营商业务,Internet服务或第三方服务等。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 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发送端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控制面网元,也可以为应 用于第一控制面网元中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一控制面网元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一种 通信方法的接收端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也可以为应用于用户面网元 和/或第一终端中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下 述实施例将分别以第一控制面网元,以及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为例介绍。
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 所示的通信系统中。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其中,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 务流。下述实施例将以第一网络中的用户面网元为第一用户面网元为例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第一网络20。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为如图1所 示的第一控制面网元201。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为图1所示的UPF网元203。第一终端可以 为如图1所示的终端202。
应理解,下述为了便于描述将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简称为:第一服务质 量参数。将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计费策略简称为:第一计费策略。
例如,业务流可以为语音业务流或者视频业务流。当然业务流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业务 流。该业务流可以为第二网络通过第一网络向第二终端发送的下行业务流。业务流也可以为 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向第一网络发送的上行业务流。
其中,业务流可以指第二终端和第二网络之间所有的业务流集合。该业务流集合中不同 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可以具有不同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也可以具有 相同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终端 具有业务流1和业务流2。其中,业务流1对应QoS参数1。业务流2对应QoS参数2。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可以有如下含义: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获取业务流 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或者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获取业务流的第一计费策略。或者第一控制 面网元可以获取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服务质量参数的内容可以包括:优先级、时延、带宽、丢包率、 保证流比特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不同业务流对服务质 量参数的要求不同。例如,带宽保证的业务流需要保证足够的带宽、时延保证的业务流对时 延敏感需要保证时延较短。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质量参数用于确定为保证业务流可靠传输, 需要为业务流提供的满足传输质量要求的网络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计费策略可以为:按时间计费、或者按流量计费、或者按时间 计费和流量联合计费。
其中,网络资源为第一终端和/或第一用户面网元在第一网络中传输业务流时,为满足业 务流的QoS参数可使用的资源。例如,以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为带宽为例,则第一终端和第一 用户面网元可以为了使得业务流的传输达到第一服务质量参数指示的带宽值,可以为该业务 流预留足够的带宽资源。
步骤102、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发送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 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用 户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终 端发送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
此外,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将第一计费策略发送给计费 系统40。以由计费系统40根据第一计费策略对业务流实现计费控制。
步骤103、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的第一 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步骤104、第一终端和/或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第二终端和第二网 络之间的业务流。
举例说明,对于上行传输,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上行业务流。第一终端将上行 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至第一网络。然后第一用户面网元对接收到的上行业务流 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至第二网络。对于下行传输,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络 的针对该第二终端的下行业务流。第一用户面将下行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至第 一终端。然后第一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至第二终端。
应理解,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可以满足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的QoS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由于目前现有技术中,当第一网络中转第二终端和第 二网络之间通信时的第二终端的业务流时,第一控制面网元并不确定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第二 终端的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参数。以及第一网络不明确第二终端的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计费 策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通过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 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并将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 费策略发送给第一终端和/或第一用户面网元。这样便于第一终端、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 第一服务质量参数调整第一网络中的网络资源以使得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质量满足 QoS要求。此外,第一网络还可以根据第一计费策略在第一网络中实现对业务流计费控制。
由于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接入第二网络,则该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二网络中传 输业务流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获取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 策略。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即为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 数。第二计费策略即为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计费策略。下述将以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第二 计费策略为例介绍。下述将示例性地介绍步骤101的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步骤101之前还可以 包括:
步骤105、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 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举例说明,第二网络可以为图1所示的第二网络30。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为图1所示的 第二控制面网元301。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所示的终端10。
步骤106、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 第二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第 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中携 带业务流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例如,第一请求消息可以为策略请求 消息。
举例说明,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标识以及与业务流的标 识关联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与业务流的标识关联的第二计费策略。其中,业务流的 标识可以用于识别业务流。
例如,业务流的标识可以为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或者业务流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信息。DSCP信息的具体数值可以表示特定的优 先级。当第二终端为重要终端,或者请求该业务流的第二终端为重要用户(例如付费用户) 时,则该业务流的DSCP信息用于表示较高优先级的DSCP,将该DSCP分配给业务流。
例如,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可以为业务流的内层(inner)五元组信息。例如,DSCP信 息可以业务流的外层DSCP信息。例如,业务流的内层五元组信息包括内层源IP地址、目的 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inner协议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107、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 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 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确定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根据业务流在第二 网络中的第二计费策略确定第一计费策略。
举例说明,第一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为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控 制面网元确定第一计费策略为第二计费策略。这样可以实现业务流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 传输的服务质量参数一致。避免由于业务流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传输的服务质量参数不 一致,引起业务流传输误差。
示例性的,以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为QoS参数2,第二计费策略为 计费策略2为例。其中,QoS参数2包括带宽为10M,时延为5ms。则第一控制面网元便可以确定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的带宽为10M,时延为5ms。第一控制面网元便可以确定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采用计费策略2作为计费控制。例如,计费策略2为以5毫秒为粒度进行计费。
示例(I)、业务流为粒度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 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的标识。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业务流的标识获取业务流的第二服 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
例如,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从第二终端处获取业务流的标识。或者第二网络可以从业务 流的包头中获取业务流的标识。
一方面,第二控制面网元中存储有业务流的标识与第二服务质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或,业务流的标识与第二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业务流的标识,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用户数据管理 网元处获取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例如,在5G 网络中第二用户数据管理网元可以为UDM网元。在4G网络中第二用户数据管理网元可以为 HSS。
示例性的,在示例(I)中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为第二策略控制网元、第一控制面网元可 以为第一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例如,如图2所示,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 PCF网元。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PCF网元或第一SMF网元。示例性的,如果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终端管理第二网络中为该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会话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步 骤105以及步骤106。或者,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二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 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然后第二控 制面网元根据第二请求消息确定可以执行步骤105以及步骤106。应理解,该第二会话应至 少用于传输该业务流。也即该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传输时可以映射在第二会话。本申请实施 例中涉及到的会话可以为5G网络中的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或者会话为 4G网络中的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08、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的描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业务流的描述信息也可以携带 在第一请求消息中。当然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业务流的描述信息也可以 携带在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三请求消息和第一请求消息为不同的消息。当然,该第三请求 消息和第一请求消息可以为同一个消息中的信元。
步骤109、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的描述信息。
也即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通过第一请求消息同时接收业务流的描述信息、第二服务质量 参数和/或第二计费策略。或者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通过第二请求消息接收业务流的描述信 息。
步骤110、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描述信息确定业务流。
示例性的,描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 的端口号信息、第二终端的信息、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或业务流的DSCP信息。
应理解,示例(I)中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实现以业务流或者DSCP为粒度确定业务流的 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也即对于一个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 量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
相应的,步骤101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控制面网元确定对描述信息确定的 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以及对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采用第一计费策略。
示例(II)、安全参数索引(Security Parameter Index,SPI)粒度、服务质量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粒度或DSCP粒度
应理解,业务流可以汇聚成Qos流(flow),每个Qos flow对应一个QFI。因此可以以QFI为粒度对业务流实现服务质量参数或计费策略控制。且多个QFI可以汇聚成一个SPI,因此也可以以SPI为粒度对业务流实现服务质量参数或计费策略控制。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8、步骤109以及步骤110中涉及到的业务流的描述 信息可以为QFI、SPI、DSCP信息。
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向第 一控制面网元发送描述信息以及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目标服务质量参数、或目标计 费策略。也即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接收来自第二控制面网元的描述信息以及以下信息中的任 一个或多个: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目标计费策略。
具体的,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接收来自第二控制面网元的描述信息以及与描述信息关联 的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接收来自第二控制面网元的描述信息,以 及与描述信息关联的目标服务质量参数。描述信息用于确定第二终端的业务流中满足预设条 件的业务流。也即第二终端可能具有多个业务流,则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指示第一控制面网 元在第一网络中对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采用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传输,和/或,采用目标计费 策略计费。
举例说明,以描述信息为QFI为例,如果QFI=1关联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和目标计费策略。 第二终端的业务流1和业务流2的QFI均为1,则业务流1和业务流2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 质量参数为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如果第二终端的业务流包括业务流3和业务流4,业务流3 的QFI=1,而业务流4的QFI=2,则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确定对业务流3采用目标服务质量 参数参数,以及对业务流3采用目标计费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信息,以及与描述信息关联的目标计费策略可以指:描述信息,以 及与描述信息关联的目标计费策略信息。目标计费策略信息可以用于识别目标计费策略,例 如目标计费策略信息可以为目标计费策略的标识或者索引。或者目标计费策略信息即为目标 计费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信息,以及与描述信息关联的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可以指:描述信息, 以及与描述信息关联的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信息。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目标服 务质量参数。例如,一方面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信息可以为目标服务质量参数的标识或者索引。 另一方面,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信息即为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在这种情况下,步骤101具体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确定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为目标服务质量参数。第 一控制面网元可以确定第一计费策略为目标计费策略。
举例说明,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可以为第二服务质量参数。目标计费策略可以为第二计费 策略。当然,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可以为预先存储在第一控制面网元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目标 计费策略也可以为预先存储在第一控制面网元中的计费策略。在一种示例中,如果第二控制 面网元确定第一网络中具有可以满足业务流传输要求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满足计费要求的计费 策略,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描述信息和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信息之间的 映射关系,和/或,发送描述信息与目标计费策略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于第一控制面网 元根据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信息从第一网络中确定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以及根据目标计费策略 信息第一网络中确定目标计费策略。
应理解,如果以SPI粒度或QFI粒度或DSCP粒度确定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第 一计费策略时,第一服务质量参数满足相同SPI、相同QFI或者相同DSCP的多个业务流QoS 需求总和。相同SPI、相同QFI或者相同DSCP的多个业务流均以第一计费策略计费。具体的,具有相同SPI、相同QFI或者相同DSCP的多个业务流可以按照预设要求分配第一服务 质量参数确定的网络资源。
例如,业务流1和业务流2的QFI相同,如果该QFI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中的带宽 为100M,则业务流1和业务流2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总带宽应该满足100M。比如,如果业务流1的优先级高于业务流2的优先级,则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为业务流1分配的带宽可以大于为业务流2分配的带宽,但需要保证业务流1和业务流2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总带宽应该满足100M。
应理解,如果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为时延1,则相同SPI、相同QFI或者相同DSCP的多个 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至少有个业务流的时延需要满足时延1。
示例性的,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策略 控制网元,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会话管理网 元,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策略控制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如果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则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处获取上述映射关系。如果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则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从 第二移动管理网元处获取上述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在步骤105之前还可以包括: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终端发起对第二网络中的第二会话 的会话管理流程。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网关发送QoS属性(QoS profile)。接入网关根据 QoS profile确定QFI对应的子安全联盟(Child Security Association,Child SA)。每个Child SA 存在唯一标识SPI。接入网关将QFI与SPI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N2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管理 网元,以由第二移动管理网元传输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应理解,QFI为业务流内层GRE包头携带的QFI。SPI为Child SA标识,DSCP信息为业务流的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DSCP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QoS属性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and Charging Control,PCC)规则(PCC rules)为第一会话或QoS流(QoS flow)生成的。
(A)、以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策略控制网元、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策略控制网元为 例。
示例性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5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第二移动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QFI与SPI之间的映射关 系。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下向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参数。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将第一参数 发送给第一策略控制网元。
其中,第一参数包括:QFI与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SPI与目标服务质量参 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DSCP与目标服务质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 口号信息、第二终端的标识以及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第二终端的标识以及非 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由第二移动管理网元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其中,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将第一参数发送给第一策略控制网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1、第二策略控制网元确定第一策略控制网元,然后将第一参数发送给第一策略控 制网元。
其中,第二策略控制网元确定第一策略控制网元可以参考下述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一 控制面网元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2、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将第一参数发送给DRA或BSF,以由DRA或BSF将第一参数发送给第一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将第一参数直接发送给第一策略控制网 元。
可能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将第一参数发送给第二策略控制网元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案替 换: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将第一参数放在一个容器(container)中,并将该容器发送给第二策 略控制网元。以由第二策略控制网元将该容器发送给第一策略控制网元。应理解,第二策略 控制网元对该容器中的参数不解析。
(B)、以第二控制面网元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策略控制网元为 例。
示例性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5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管理网元的第一参数。然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 一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一参数。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一地址从DRA或BSF处确 定第一策略控制网元的标识。
(C)、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管理网元的第一参数。然后第二会话管理网 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描述以DSCP粒度、QFI 粒度、SPI粒度确定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这样如果一 个目标业务流中包括的QFI与描述信息指示的QFI一致,或者SPI与描述信息指示的SPI一 致,或者DSCP与描述信息指示的DSCP一致,则可以对该目标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 数和第一计费策略。也即目标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应该满足第一服务质量参数。
例如,描述信息指示的QFI=1,如果QFI=1与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对应。 则如果业务流1和业务流2中的QFI也为1,则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确定业务流1和业务流2 应该满足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例如,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中的最大带宽为100M,则业务流1 和业务流2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的最大带宽之和小于或等于100M。
应理解,在示例(I)和示例(II)中,如果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到描述信息,则第一控 制面网元还需要将描述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及第一用户面网元。
示例(III)、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5还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替换: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的服务质量需求, 和/或,计费策略需求。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的服务质量需求,和/ 或,计费策略需求。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服务 质量需求确定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根据计费策略需求确定业务流的第一计费 策略。
应理解,在示例(III)中,由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提出传输业务流的服务 质量需求,和/或,计费策略需求。这样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服务质量需求,自行制定满足服 务质量需求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计费策略需求,自行制定满足 计费策略需求的第一计费策略。
例如,服务质量需求可以为第二控制面网元提出的针对业务流传输的带宽、时延、丢包 率、GBR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需求。
例如,第二控制面网元提出的服务质量需求的带宽为1兆(M),则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 自行选择能够满足1M带宽的服务质量参数。
示例(IV)、终端粒度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5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二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 数,和/或,计费策略。
示例性的,第二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 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包括: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二终端的信息向用户数 据管理网元查询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控制面网元从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中获取第二终 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其中,第二终端的信息可以为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可以参考第一终端的标 识。
如果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之后, 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将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发送给第一 控制面网元。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控制面网元 根据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确定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 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示例性的,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或者 第二移动管理网元。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示例(VI)、终端粒度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 控制面网元从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服务质量参 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相应的,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111、第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一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终端的信息和第二终端的信息。
其中,第二终端的信息用于识别第二终端。例如,第二终端的信息可以为用户永久标识 符(Subscriber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或用户隐藏标识符(SubscriberConcealed Identifier, SUCI)或电话号码。
第一终端的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二终端的端口 号信息、或者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为第二终端的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 传输时的源地址。
步骤112、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第一终端的信息和第二终端的信息。
相应的,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 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终端的信息向 第二控制面网元查询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二终端的信息在签约信息 中获取第二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处具有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该第一终端的 签约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例如,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可以为第一UDM网元或者第一HSS。应理解,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面网元可以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或第二移动管理网元。 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为第一移动管理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描述以终端为粒度, 由第一控制面网元确定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
对于终端粒度,示例性的,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包括第二终端的最大总比特速率(Total Maximum Bit Rate,TMBR),第二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包头gateMaximum Bit Rate,AMBR),5G QoS标识(5QI)、资源分配保持优先级(Allocation/Retension priority, ARP)中的至少一个。这时该第二终端的所有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质量应该满足第二 终端的TMBR、ARP、第二终端的AMBR和5QI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二终端的业务流1 和业务流2的TMBR之和应该小于或等于第二终端的最大TMBR。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面网元为了触发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第一服务质量参 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第二控制面网元首先得在第一网络中确定第一控制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步骤106之前或者 步骤111还包括:
步骤113、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网络。其中,第一终端 为被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终端。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1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来 自第二网络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第二移动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指 示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二网络。
示例性的,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或非直接接入 (indirect access)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其中,非直接接入指示用于表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 端接入第二网络。或者用于表示第一终端的地址为第二终端的本地地址,上述第一终端的地 址为第一终端在第一网络获取的会话IP地址。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为第二终端的本地地址, 或者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第二终端的本地地址参数携带。
其中,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地址。第一终端的地址为业务流在第一 网络中传输时使用的源地址。也即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传输时,第一终端可以将业务流的源 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例如,第一终端的地址可以为第一终端的IP地址。需要说明的 是,第一终端的地址为业务流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IP地址。
应理解,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流经过第一终端后,业务流的源地址从第一本地(local) IP地址由第一终端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该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流的目的IP地址仍然为因 特网的地址或者接入网关的IP地址。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接入网关可以为可信接入网关或 者非可信接入网关。接入网关的IP地址可以为: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或非可信接入网关 的IP地址。
其中,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为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端口号。也即第二终端的端 口号信息为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时,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端口号(portnumber)。这 样可以区分接入同一个第一终端多个第二终端。例如,终端1和终端2均接入第一终端,则 第一终端可以为终端1分配第一端口号1。第一终端可以为终端2分配第一端口号2。需要说 明的是,第一端口号为业务流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端口号。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非直接接入指示可以是一个indication,或者非直接接入指示可 以是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非直接接入指示可以是固网接入网络的线路标识(line ID)或者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服务集标识(ServiceSet Identifier,SSID)。
其中,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可以为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时,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 配的端口号或者端口号段。
步骤114、第二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终端的信息从BSF或DRA获取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 息。
其中,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控制面网元。这样第二控制面网元便可以根 据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息确定第一控制面网元。例如,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息可以第一控制 面网元的地址或者第一控制面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1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第 二控制面网元向第二网络中的BSF或DRA发送第一查询消息。其中,第一查询消息用于请 求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第一控制面网元。其中,第一查询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非直接接入指示以及第一终端的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BSF或DRA 根据第一查询消息,从预设映射关系中确定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 面网元接收来自BSF或DRA的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息,并根据第一控制面网元的信息确定 第一控制面网元。
应理解,预设映射关系至少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与第一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映射关 系。或者,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与第一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终端的标识 与第一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映射关系。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发起对第二网络中 的服务请求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面网元执行步骤105或步骤11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流程可以为对第一会话的建立、修改或者删除流程。该第一 会话可以为传输上述业务流的会话。
示例性的,第二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发起对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请求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二终端向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移动管理网元或者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 送会话管理请求消息。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将上述会话请求消息通过传输消息发送给第二会 话管理网元。上述传输消息中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非直接 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移动管理网元或者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 后,可以向第二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非直接接入 指示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第二控制面网便可以确定第二终端发起对第一会话的会话管理流程。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接入网关向第二移动管理网元或者第二会 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请求消息。
应理解,如果第二终端的会话管理请求消息是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因此由第二 移动管理网元将上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上述会话管理流程中,第二移动管理网元处具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其中,第二终端的 上下文已具有第一地址、第一端口号以及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因此可以通过 传输消息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第二移动管理网元可以在第二终端请求注册到第二移动管理 网元的过程中,或者第二终端的业务流经过第一网络传输至第二网络的过程中,第二移动管 理网元生成第二终端的上下文。
上述实施例主要描述了第一控制面网元通过与第二控制面网元的交互获取获取第一信 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的过程。应理解,当第一 控制面网元获取第一服务质量参数,和/或,第一计费策略之后,还应该将第一服务质量参数, 和/或,第一计费策略下发给第一网络中的用户面网元/第一终端。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 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15、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发送描述信息。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策略控制网元时,第一控制面网元通过第一会话 管理网元向第一网络中的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发送描述信息。
如果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时,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直接向第一网络中的 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发送描述信息。
步骤116、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控制面网元的描述信息。
相应的,步骤1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或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和 第二网络之间的由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
示例性的,当描述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业务流的五 元组信息时,第一终端和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 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匹配业务流外层IP包头信息。或者,基于五元组信息匹配业务流的内层IP 包头信息。也即业务流的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地址应与第一终端的地址相同,或者与第一终 端的地址存在映射关系。业务流的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端口号与第二终端的端口号相同,或 者与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存在映射关系。业务流的内层IP包头信息与五元组信息指示的参数相 同。
例如,第二终端具有业务流1和业务流2。其中,业务流1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端口号 为端口号1、业务流2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端口号为端口号2、业务流1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第一地址为地址1、业务流2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第一地址为地址2。业务流1的内层IP 包头信息中的源地址为IP1。业务流2的内层IP包头信息中的源地址为IP2。描述信息确定 的第一端口号为端口号2、第一地址为地址2,源地址为IP2。则第一终端和第一用户面网元 可以确定业务流2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和/或采用第一计费策略计费。
示例性的,当描述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DSCP时, 第一终端和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中的任一个或 多个匹配业务流外层IP包头信息。第一终端和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DSCP匹配业务流的内层 IP包头信息中的DSCP标签。也即对于第二终端的业务流中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地址与第一 终端的地址一致或者存在映射关系、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端口号与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一致或 者存在映射关系、以及内层IP包头信息中的DSCP信息与描述信息指示的DSCP一致或者存 在映射关系的业务流,由第一终端或第一用户面网元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和/或采用 第一计费策略计费。或者,DSCP信息也可以匹配业务流的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DSCP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终端/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的是QFI、SPI、 DSCP与目标服务质量参数和目标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时,步骤116中,第一终端/第一 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QFI、SPI、DSCP中的至少 一个确定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向第一用户面 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业务流的内层数 据头(例如,内层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包头)头)中携带的 QFI或SPI或DSCP设置业务流的外层数据头(例如,外层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 tunnel Protocol user plane,GTP-U包头)头)中的QFI。此时的第一控制面网元可以为第一会话管 理网元。
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QFI映射指示。该QFI映射指示用于表示根据业务流的 内层GRE包头中的QFI或SPI或DSCP设置业务流的外层GTP-U包头中的QFI。QFI映射 指示可以指示业务流的内层GRE包头中的QFI与业务流的外层GTP-U包头中的QFI相同。 或者第一控制面网元利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业务流的内层GRE包头中的QFI或SPI或DSCP 与业务流的外层GTP-U包头中的QFI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用户面网元使用内层GRE包头 中携带的QFI或SPI或DSCP识别目标业务流。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业务流的内层GRE包头 中的QFI或SPI或DSCP与业务流的外层GTP-U包头中的QFI之间的对应关系设置目标业务 流的外层GTP-U包头中的QFI。
应理解,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处理业务流的外 层数据头中的QFI,并对处理后的得到的业务流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
此外,第一终端根据服务质量参数控制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空口服务质量。即基 于服务质量参数设置空口服务质量参数。上述空口服务质量参数包含带宽值、抢占等待时长、 资源占用时长、业务优先级、终端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空口带宽值与服务质量带宽 值一致。或为高优先级业务或高优先级终端分配更长的资源占用时长,或/和分配较短的抢占 等待时长。或者当空口资源不足时拒绝低优先级业务或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 制面网元获取第二指示信息。这样第一控制面网元便可以确定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第 一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17、第一终端将根据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的源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业 务流为源地址替换后的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源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的业 务流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其中,第二终端的端口号由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 端时,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也即步骤104中第一终端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的业务流 的源地址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也即对于上行传输,步骤1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终 端对第二终端和第二网络之间的由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的源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后 采用第一服务质量参数传输至第二网络。应理解,对于下行传输而言,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 来自第二网络的发送给第二终端的下行业务流。第一用户面网元将该下行业务流的源地址替 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得到源下行业务流。第一用户面网元将源下行业务流发送给第一终端。 然后第一终端将源下行业务流的目标地址由第一终端的地址替换为为第二终端分配的地址信 息后,将进行地址替换的源下行业务流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地 址信息。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地址信息,源地址为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地址。
应理解,第二终端在接收到地址信息之后,可以将该地址信息作为业务流的源地址。应 接入网关的地址作为业务流的目的地址。然后将该业务流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 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流后,可以执行步骤117。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的地址为IP1,则第二终端可以确定业务流1的源地 址为IP1,业务流的目的地址为接入网关的地址。然后向第一终端发送业务流1。第一终端在 接收到业务流1之后,可以将业务流1的源地址从IP1替换为IP2。然后第一终端向第一用户 面网元发送源地址为IP2,目的地址为接入网关的地址的业务流1。其中,IP2为第一终端的 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来自控制面网 元的路由选择策略(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URSP)。路由选择策略包括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路由选择策略对应的业务标识信息。此外,上述路由选择策略 中还包括:会话类型或者DNN。例如,DNN可以为Internet或接入网关。
应理解,业务标识信息可以由终端粒度和业务粒度区分。具体的,路由选择策略用于指 示匹配该业务标识信息的业务流所选择的会话类型或者数据网络名称。
例如,以业务粒度区分业务流,如果一个终端的业务流包括语音业务流和视频业务流, 会话类型包括会话类型1和会话类型2,其中会话类型1对应语音业务流,会话类型2对应 视频业务流,则第一终端可以确定将语音业务流采用会话类型1传输,将视频业务流采用会 话类型2传输。也即同一个终端的不同业务业务流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话类型传输。
例如,以终端粒度区分业务流,如果此时终端1对应会话类型1,则该终端1的所有业 务流均可以采用会话类型1传输。
示例性的,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5G终端业务指示、非5G终 端业务指示、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业务指示、或服务集标识 的业务指示、或VLAN标签。
应理解,5G终端业务指示用于表示业务类型为来自5G终端的业务流。非5G终端业务 指示用于表示该业务类型为来自非5G终端的业务流。IPTV业务指示用于表示业务类型为来 自机顶盒设备产生的所有业务流。服务集标识用于表示业务类型为从该服务集标识确定的接 入点接入的所有业务流,上述服务及标识如SSID,HESSID。
会话类型可以为:IP类型的会话和以太网类型的会话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在图 11中以第一终端为RG。第二终端为5GC capable UE(5GC能力UE)。RG和5GC capableUE 均注册到5GC、以会话类型为IP PDU会话类型为例。第一网络包括5GC中为RG提供服务的网元。第二网络包括:5GC中为5GC capable UE提供服务的网元。其中,第一网络包括:PCF网元1、SMF网元1、AMF网元1、以及UPF网元1。第二网络包括:PCF网元2、SMF 网元2、AMF网元2、以及UPF网元2。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RG注册到5GC,以获取终端的URSP。
具体的,RG向5GC中的AMF网元1发起注册流程(Registration procedure for 5G-RG), 以注册到AMF网元1。其中,RG向5GC中的AMF网元1发起注册流程的具体过程可以参 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URSP用于指示不同的业务选择的PDU会话类型(session type)或DNN,不同终 端的业务流选择的PDU会话类型或DNN。
示例性的,PDU会话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的任一个或多个:IP类型的PDU会话(IPPDU session type)、以太网类型的PDU会话(Ethernet PDU session type)、或IP类型的PDU会话 和Ethernet PDU session type。DNN为此PDU会话可到的DNN。
示例性的,业务流识别参数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5GC capable UE业务指 示、非(non)-5GC capable UE业务指示、IPTV业务指示、WLAN SSID。其中,5GCcapable UE业务指示用于表示来自于5GC capable UE的所有业务流。non-5GC capable UE业务指示 表示来自于non-5GC capable UE的所有业务流。IPTV业务指示表示机顶盒(Set-Top Box, STB)设备产生的所有业务流。WLAN SSID表示从上述SSID接入点获得的所有业务流。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个业务可以对应一个PDU会话,同一个PDU会话可以对 应多个业务。例如,PDU会话1对应语音业务、视频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业务流选择的PDU会话类型或DNN可以简称为:终端粒度。同 一个终端(或者同一个类型的终端)的业务流可以通过同一个PDU会话传输,也可以通过不 同的PDU会话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选择的PDU会话类型或DNN可以简称为:业务粒度。也即同一个 业务可以通过同一个PDU会话传输。也即不同终端或者不同类型终端的同一个业务可以通过 同一个PDU会话传输。
步骤202、5GC capable UE与RG建立L2连接(Connection)。
步骤203、RG确定接入该RG的终端为5GC capable UE。
举例说明,步骤203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RG上具有专门用于5GCcapable UE 接入的SSID。RG将通过此SSID接入该RG的终端确定为5GC capable UE。或者2)、RG确 定接入该RG的终端支持可扩展鉴权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Protocol,EAP)-5G消息, 则确定终端为5GC capable UE。或者3)、RG根据接入该RG的终端的物理端口,确定终端 为5GC capable UE。或者4)、RG基于本地实现,接入该RG的终端为5GC capable UE。
本申请实施例中RG判断接入该RG的终端为non-5GC capable UE或机顶盒设备的方式 可以参考RG识别接入的终端为5GC capable UE,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RG为5GC capable UE分配local IP地址。
应理解,步骤204中的local IP地址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地址信息。
步骤205、RG向5GC capable UE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消息。
其中,DHCP消息中携带local 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DHCP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非可信 接入网关的IP地址。其中,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非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可以预存储 在RG本地。RG通过向5GC capable UE发送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或者非可信接入网关 的IP地址,可以使得为了使得来自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到达可信接入网关,或者非可 信接入网关。
步骤206、RG根据URSP为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选择第一PDU会话。
举例说明,步骤206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G确定接入该RG的终端为5GCcapable UE,则使用带有5GC capable UE指示的PDU会话类型。或者,RG确定业务流源自WLAN SSID A接入点,则使用含有WLAN SSID A的PDU会话类型。
例如,以URSP包括:5GC capable UE 1对应IP PDU session type为例,则RG为5GCcapable UE1选择的PDU会话为IP PDU session type。这样该5GC capable UE1的业务流可以 在IP PDU session type中传输。
应理解,如果RG确定不存在为该5GC capable UE提供服务的PDU会话,则RG可以发起PDU会话建立流程(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以在第一网络中建立为5GC capableUE 提供服务的PDU会话。
步骤207、RG使用第一PDU会话传输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至UPF网元1。
其中,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包括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例如,源IP地址为local 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或非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
具体的,步骤207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RG接收来自5GC capable UE的上行业 务流。其中,上行业务流的源IP地址为local 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可信接入网关IP地址 或非可信接入网关IP地址。RG处理上行业务流,得到目标上行业务流。其中,目标上行业务流的源IP地址为UE-RG local IP地址。UE-RG local IP地址为RG从第一PDU会话中获取的IP地址。为了后续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替换local IP的RG IP地址定义为UE-RGlocal IP地址。所以,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经过RG之后,业务流的源IP地址由RG替换为UE-RG local IP地址,目的IP地址仍然为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或非可信接入网关的IP地址。此处的UE-RG local IP地址可以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的地址。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为了区分接入同一个RG的不同5GC capable UE,RG为不 同5GC capable UE可以分配不同的port number。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RG为5GCcapable UE 分配的端口号称为:UE-RG port number。
应理解,UE-RG port number可以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的端口号。
例如,5GC capable UE1和5GC capable UE2均接入RG,则RG可以为5GC capableUE1 分配端口号11。为5GC capable UE2分配端口号12。
步骤208、UPF网元1根据目的IP地址将目标上行业务流发送到可信接入网关或非可信 接入网关。
示例性的,步骤209和步骤210以可信接入网关(trusted non-3GPP accessGateway function,TNGF)为例。
步骤209、TNGF确定目标上行业务流来自于固网接入网络。
举例说明,步骤209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TNGF根据目标上行业务流中携带的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标识,确定目标上行业务流来自固网接入 网络。其中,TNGF中具有VLAN标识与固网接入网络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210、TNGF向AMF网元2发送N2消息。
其中,N2消息中携带来自5GC capable UE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 此外,TNGF从收到的目标上行业务流的IP包头中获取UE-RG local IP地址与源端口号(例 如,UE-RG port number)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10中的N2 消息中包括UE-RG local IP地址与UE-RG port number。
应理解,TNGF向AMF网元2发送UE-RG local IP地址与源端口号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 以便于第二网络中的网元确定第一网络中为5GC capable UE服务的RG。然后第二网络中的 网元确定RG对应的多个PDU会话中为5GC capable UE服务的PDU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N2消息中还含有固网接入网络的接入线路标识(line ID)、WLAN SSID或RG ID中的至少一个。这样便于确定RG。
其中,RG ID即可以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的标识。
步骤211、AMF网元2生成5GC capable UE的上下文。其中,5GC capable UE的上下文 中具有UE-RG local IP地址与UE-RG port number。
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AMF网元2还可以在该5GC capable UE的上下文中存储固网接 入网络的接入线路标识、WLAN SSID或RG ID中的至少一个。
应理解,步骤210和步骤211中的AMF网元2还可以由SMF网元2替换。
步骤212、5GC capable UE向第二网络发起PDU会话建立或更新流程。
具体的,5GC capable UE可以对第二网络中为5GC capable UE提供服务的PDU会话1 发起PDU会话建立或更新流程。PDU会话建立或更新流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本 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5GC capable UE将PDU会话建立或更新消息发送给TNGF。TNGF发送N2消息给SMF网元2或AMF网元2。其中,N2消息中携带PDU会话建立或更新消息。此外, 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TNGF向AMF网元2或SMF网元2发送的N2消息中还可以包括UE-RG local IP地址、UE-RG port number、网接入网络的接入线路标识、WLAN SSID或RG ID中的 至少一个。
应理解,如果AMF网元2或SMF网元2在步骤211中存储了UE-RG local IP地址、UE-RG port number、网接入网络的接入线路标识、WLAN SSID或RG ID中的至少一个,则在一条N2消息中包含PDU会话建立或更新消息即可。否则所有N2消息都包括UE-RG local IP地址与UE-RG port number等参数。
步骤213、AMF网元2向SMF网元2发送UE-RG local IP地址与UE-RG port number,以使得SMF网元2接收到来自AMF网元2的UE-RG local IP地址与UE-RG port number。
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AMF网元2还可以向SMF网元2发送非直接接入指示。
其中,非直接接入指示用于表示5GC capable UE通过RG接入5GC,或者用于表示UE-RG local IP为local IP地址及RG的PDU会话IP地址。
非直接接入指示可以是一个indication,或者为RG ID,或line ID,或WLAN SSID。
步骤214、SMF网元2向PCF网元2发送UE-RG local IP地址与UE-RG port number。
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如果SMF网元2收到非直接接入指示,则SMF网元2将非直接接入指示发送给PCF网元2。
步骤215、PCF网元2确定RG。
示例性的,PCF网元2根据UE-RG local IP地址或UE-RG port number或非直接接入指示 中的至少一个确定RG。
具体的,PCF网元2根据UE-RG local IP地址或UE-RG port number或非直接接入指示中 的至少一个确定5GC capable UE通过RG接入,则PCF网元2发送UE-RG local IP给BSF 或DRA,以通过BSF或DRA查询UE-RG local IP地址对应的PCF网元1。BSF或DRA根 据UE-RG local IP地址与PCF网元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PCF网元1。PCF网元1向PCF网 元2发送PCF网元1的标识。
应理解,BSF或DRA存储UE-RG local IP地址与PCF网元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216、PCF网元2向PCF网元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使得PCF网元1接收来自PCF网元2的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含有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5GC capableUE的标 识、非直接接入指示、内层描述信息、或DSCP标识与第二QoS参数、第二计费策略中的至 少一个。
应理解,第二QoS参数为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QoS参数。第二计 费策略为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在第二网络中的计费策略。
示例性的,内层描述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
或者,步骤21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替代:PCF网元2发送含有UE-RG local IP的第一请 求消息给DRA或BSF,DRA或BSF基于UE-RG local IP查找PCF网元1,并将第一请求消 息转发给PCF网元1。
步骤217、PCF网元1根据第一请求消息,确定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 的PCC规则。
举例说明,步骤217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PCF网元1基于PCF网元2发送的第二QoS参数设置PCC规则中的第一QoS参数。例如,PCF网元1将第一QoS参数设置与第 二QoS参数相同。类似的,将基于第二计费策略生成第一计费策略。
步骤218、PCF网元1发送PCC规则给SMF网元1。
可能的,步骤218和步骤217中的PCC规则,除了包括第一计费策略和/或第一QoS参数之外,还可以包括:描述信息、5GC capable UE的标识、或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5GC capable UE的标识可以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标识。
示例性的,描述信息用于确定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例如,描述信息包括: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内层描述信息、或DSCP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219、SMF网元1获得PCC规则或更新后的PCC规则,发起QoS更新。
步骤220、SMF网元1根据PCC规则生成发给RG的QoS rule及发送给UPF网元1的 分组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s,PDR)策略。
其中,QoS rule或PDR策略中包括:业务流的描述信息及与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QoS参 数。
步骤221、RG与UPF网元1根据描述信息匹配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
当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内层描述信息都存在时,RG与UPF网元1根 据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匹配业务流外层IP包头信息,基于内层描述信息匹配 内层IP包头信息。
当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DSCP标识同时存在时,RG与UPF网元1根据 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匹配业务流外层IP包头信息,基于DSCP信息匹配外层 IP包头中的DSCP信息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SMF网元1或SMF网元2向计费系统发送第一计费策略。
示例性的,SMF网元1或SMF网元2还向计费系统发送RG的标识,与5GC capable UE的标识,用于表示5GC capable UE通过RG传输的业务流采用第一计费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策略控制方法,可以实现RG及第一网络对5GC capable UE的业 务流的QoS与计费控制。具体的,可以实现精确到业务流粒度的QoS与计费控制。
如图12所示,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该 方案与图11所示方案的区别在于,图12中用于实现SPI或QFI粒度或DSCP信息粒度的QoS 与计费控制。
步骤301-步骤312同图11中的步骤201-步骤212。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步骤201-步骤212 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13、SMF网元2向可信接入网关或非可信接入网关发送N2消息。其中,N2消息中携带QoS profile。
步骤314、可信接入网关或非可信接入网关根据QoS profile确定QFI对应的ChildSA。 每个Child SA存在唯一标识SPI。
步骤315、可信接入网关或非可信接入网关向SMF网元2发送N2消息。其中,N2消息中携带QFI与SPI之间的映射关系。
例如,可信接入网关或非可信接入网关将N2消息发送给AMF网元2,以由AMF网元2发送N2消息给SMF网元2。
步骤316、SMF网元2向SMF网元1发送描述信息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描述信息可以为SPI、QFI、或DSCP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能的,步骤316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替换:SMF网元2向SMF网元1发送QFI与SPI之间的映射关系。
示例1,步骤31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网元2向PCF网元2发送描述信息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PCF网元2向PCF网元1 发送携带描述信息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 映射关系的第二请求消息。PCF网元1向SMF网元1发送描述信息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 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PCF网元2通过DRA 或BSF确定PCF网元1,然后向PCF网元1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具体的,PCF网元1还可以向SMF网元1发送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此 外,PCF网元1向SMF网元1发送5GC capable UE的标识、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给SMF网元1。
此外,与图11所示的方案类似,第二请求消息中还含有UE-RG local IP、UE-RGport number、5GC capable UE的标识、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网元2将QFI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 QFI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放在一个container中。然后SMF网元2向PCF网元2发送该容器。PCF网元2对container中的参数不做解析,直接传给PCF网元1。
示例2,步骤31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SMF网元2向PCF网元1发送描述信息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PCF网元1向SMF网元1发送描述信息与第一QoS 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能的,SMF网元2向PCF网元1还可以发送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5GC capable UE SUPI、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不对SMF网元2如何确定PCF网元1的方案做限制。如SMF网元2到 DRA或BSF基于UE-RG local IP地址确定PCF网元1。
示例3,步骤31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SMF网元2向SMF网元1发送描述信息与第一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或,描述信息与第一计费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能的,SMF网元2还向SMF网元1发送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5GCcapable UE SUPI、非直接接入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MF网元2确定SMF网元1的方案。
步骤317、SMF网元1获得PCC规则或更新后的PCC规则,发起QoS更新。
步骤318、SMF网元1根据PCC规则生成发给RG的QoS rule及发送给UPF网元1的 PDR策略。
其中,QoS rule或PDR策略包括描述信息及与该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QoS参数。其中, UE-RG local IP和UE-RG port number为外层IP包头信息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QFI为内层 GRE包头携带的QFI标签。SPI为Child SA标识,DSCP信息为外层IP包头中的DSCP信息标签。
步骤319、RG与UPF网元1根据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QFI或SPI或DSCP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匹配业务流。
此外,SMF网元1向UPF网元1发送映射QFI指示。其中,映射QFI指示用于表示基 于内层GRE包头中携带的QFI或基于SPI或基于DSCP信息值设置外层GTP-U包头中的QFI。 映射关系可以是两个QFI相同,或者SMF网元1给出内层QFI或SPI或DSCP信息值与外 层QFI映射关系,UPF网元1基于上述映射关系,用内层QFI或SPI或DSCP信息值识别业 务流之后,基于映射关系设置上述业务流的外层数据包头中的QFI。
步骤320同步骤221,具体可以参考步骤221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RG以及第一网络对5GC capable UE的业务流的QoS与计费控 制。具体的,可以实现SPI或QFI或DSCP粒度的QoS与计费控制。
如图13所示,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该 方法包括:
步骤401-步骤410,同步骤201-步骤21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11、AMF网元2根据RG ID确定AMF网元1。
步骤412、AMF网元2向AMF网元1发送RG ID,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5GC capable UE ID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413、AMF网元1根据RG ID确定RG上下文。
步骤414、AMF网元1向SMF网元1发送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5GCcapable UE的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步骤415、AMF网元1或SMF网元1从UDM网元1处获取RG的签约数据,并基于5GCcapable UE的标识,获取5GC capable UE的第一QoS参数以及第一计费策略。
具体的,UDM网元1中存储RG的签约数据。其中,RG的签约数据中包括与5GCcapable UE的标识关联的第一QoS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411-步骤415可以通过如下步骤416-步骤417替换。
步骤416、AMF网元2或SMF网元2从UDM网元2处获取5GC capable UE的签约数 据。其中,5GC capable UE的签约数据中包括:与5GC capable UE的标识关联的第一QoS 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
步骤417、AMF网元2或SMF网元2向SMF网元1发送第一QoS参数和第一计费策略。
具体的,AMF网元2或SMF网元2基于RG ID确定AMF网元1。AMF网元2或SMF 网元2向AMF网元1发送RG ID,UE-RG local IP,UE-RG port number,5GC capable UE的 标识,第一QoS参数与第一计费策略。AMF网元1基于RG ID确定RG上下文。AMF网元 1转发UE-RG localIP,UE-RG port number,5GC capable UE的标识,第一QoS参数和第一 计费策略给SMF网元1。
步骤418、SMF网元1向UPF网元1发送N4消息。其中,N4消息中包括:UE-RG localIP,UE-RG port number作为描述信息,第一QoS参数与第一计费策略。
步骤419、同步骤319,具体可以参考步骤319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当采用如图11所示的以业务流为粒度进行服务质量参数和计 费策略控制时,对于描述信息确定的业务流,则可以采用第一QoS参数与第一计费策略进行 控制。对于采用如图12所示的以QFI为粒度进行服务质量参数和计费策略控制时,对于QFI=1 以及QFI=2的业务流采用第一QoS参数与第一计费策略进行控制。对于采用如图13所示以 终端为粒度进行服务质量参数和计费策略控制时,该5GC capable UE的所有业务流采用第一 QoS参数与第一计费策略进行控制。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 各个网元,例如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括 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 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 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 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 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进行 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 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 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上面结合图4至图1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执行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 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发送端执行的方法,即第 二控制面网元所执行的步骤。另一种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中接收端执 行的方法,即第一控制面网元所执行的步骤。再一种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通 信方法中接收端执行的方法,即第一终端所执行的步骤。
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 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 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01和通信 单元102。其中,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步骤。处理单元101 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信息处理的步骤。
一种示例,以该通信装置为第一控制面网元或应用于第一控制面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系 统为例,该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处理单元101用 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2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 107、步骤109、步骤110、步骤112以及步骤115。
处理单元101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10。
另一种示例,以该通信装置为第二控制面网元或应用于第二控制面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 系统为例,该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5。通信单元102 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2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 108、步骤111。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13以及步骤114。
再一种示例,以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或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通 信单元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3。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通信装 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2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 116。处理单元101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1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3。处理单元101、通信单元 102、存储单元103通过通信总线相连。
存储单元10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 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
存储单元1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通信装置具有的处理单元101相连。存储 单元103也可以和处理单元集成在一起。
通信装置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
以通信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的芯 片或芯片系统为例,则通信单元1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示例性的, 存储单元103可以存储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侧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 指令,以使处理单元1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侧 的方法。存储单元1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03可以和处理单元101 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 设备,存储单元103可以与处理单元101相独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 步骤101-步骤117中的方法,该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可以与上述步骤101-步骤117中的方法的 步骤相对应。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第一控制面网元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第一控 制面网元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由第二控制面网元执行的方法中的 每个步骤,第二控制面网元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由第一终端执行 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第一终端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例如,对于 执行对该通信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或处理的模块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对于执行对在通信装置 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的模块可以称为通信模块。
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控 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的硬件结构均可以参考如图16所示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 图。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41,通信线路44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16中示例性的以通 信接口43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4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 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 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4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 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 等。
可能的,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2。
存储器4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 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 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 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 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 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 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1来控制执 行。处理器41用于执行存储器4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 供的策略控制方法。
可能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 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6中的 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6中的处理器 41和处理器4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 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 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例如,以该通信装置为第一控制面网元或应用于第一控制面网元中的芯片为例,该通信 接口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处理器41或处理器45用于支持通 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接口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7、 步骤109、步骤110、步骤112以及步骤115。
在另一种示例中,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控制面网元或应用于第二控制面网元中的芯片 或芯片系统为例,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6。处理器41或 处理器45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接口还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8、 步骤111。处理器41或处理器45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13以及步骤 114。
如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结 构可以参考图17所示的结构。
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11、至少一个收发器1212。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终端还可 以包括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213、输出设备1214、输入设备1215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216。处 理器1211、存储器1213和收发器1212相连。天线1216与收发器1212相连,输出设备1214、 输入设备1215与处理器1211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213,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 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 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nly memory, EEPROM)。在某些场景下,存储器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 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 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 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1213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1211相连。在另一种示例中,存储器1213也可 以和处理器121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1213能够存储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21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 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121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1211用于执行存储器1213中存 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收发器1212可以用于支持终端与终端或者终端与接入设备之间射频信号的接收或者发 送,收发器1212可以与天线1216相连。收发器1212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 一个或多个天线1216可以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器1212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射频 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 信号提供给处理器1211,以便处理器1211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 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器1212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处理器1211接收 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 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216发送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 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 信号,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 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时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 信号,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 以统称为数字信号。
处理器1211可以是基带处理器,也可以是CPU,基带处理器和CPU可以集成在一起,或者分开。
处理器1211可以用于为终端实现各种功能,例如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 理,或者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或者用于协 助完成计算处理任务,例如对图形图像处理或者音频处理等等;或者处理器1211用于实现上 述功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输出设备1214和处理器121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214 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 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 入设备1215和处理器121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215可 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具体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211用于执行步骤104。至少一个收发器1212用于执行步骤 103。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收发器1212还用于执行步骤116以及步骤117。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5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5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 括两个)处理器1510和通信接口153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的芯片150还包括存储器1540,存储器1540可以 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 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5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 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5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 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所用的芯片的 结构类似,不同的装置可以使用不同的芯片以实现各自的功能。
处理器1510控制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的操作,处理器1510还 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 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 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例如应用中存储器1540、 通信接口1530以及存储器1540通过总线系统15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20除包括 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 在图1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20。
以上通信单元可以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 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通信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或 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10中,或者由处理器1510实现。处 理器15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 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 1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 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 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 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 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40,处理器1510读 取存储器1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接口1530用于执行图4-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 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的接收和发送的步骤。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4-图13 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第二控制面网元、第一终端的处理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 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 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 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 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 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 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 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 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 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 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 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 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目标于承载的任何其它介质或以指令或 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 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 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 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 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 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 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得 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 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流程或 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终端或者其它可编 程装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所述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务流;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所述计费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根据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计费策略确定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计费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从所述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流的描述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或所述业务流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描述信息包括:服务质量流标识QFI和/或安全参数索引SP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根据所述业务流的内层数据头中携带的QFI或SPI或DSCP设置所述业务流的外层数据头中的QFI。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面网元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业务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向所述用户数据管理网元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在所述签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为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移动管理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在第一控制面网元中进行消息收发的操作;所述处理器运行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在所述第一控制面网元中进行处理或控制的操作。
1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芯片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业务流在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所述业务流为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终端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网络通信的业务流;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流的所述服务质量参数,和/或,所述计费策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根据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计费策略确定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计费策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流的描述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端口号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业务流的五元组信息、或所述业务流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描述信息包括服务质量流标识QFI和/或安全参数索引SPI。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根据所述业务流的内层数据头中携带的QFI或SPI或DSCP设置所述业务流的外层数据头中的QFI。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面网元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业务流。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向所述用户数据管理网元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在所述签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参数,和/或,计费策略。
25.根据权利要求15-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从第二控制面网元获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26.根据权利要求15-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策略控制网元或者移动管理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127993.1A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86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7993.1A CN111586860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75733 WO2020169030A1 (zh) 2019-02-19 2020-02-1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0760290.5A EP3893575A4 (en) 2019-02-19 2020-02-1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7/404,297 US20210377783A1 (en) 2019-02-19 2021-08-17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7993.1A CN111586860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860A true CN111586860A (zh) 2020-08-25
CN111586860B CN111586860B (zh) 2023-01-06

Family

ID=72122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7993.1A Active CN111586860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7783A1 (zh)
EP (1) EP3893575A4 (zh)
CN (1) CN111586860B (zh)
WO (1) WO2020169030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600A (zh) * 2020-09-18 2020-12-22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5g独立组网sa架构下的流量牵引系统
CN113630902A (zh) * 2021-08-19 2021-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43832A (zh) * 2021-12-07 2022-03-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68904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处理、网元注册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4302426A (zh) * 2021-12-23 2022-04-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质网络控制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65578A (zh) * 2021-01-11 2022-07-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206662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pdu会话建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3010360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7334A (zh) * 2021-12-24 2023-06-30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3414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7289669A (zh) * 2023-11-27 2023-12-26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大模型的自动调整式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189908B (zh) * 2021-12-17 2024-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8309B2 (en) 2014-12-30 2019-08-13 Camer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hoke valve trim
CN111436057B (zh) * 2019-01-15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36081B (zh) * 2019-03-06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的保障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7596583A (zh) * 2021-01-18 2024-02-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动态发现核心网络中服务网络节点的方法、网络节点和介质
US11659410B2 (en) * 2021-05-03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ional quality of service for beamform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6106A1 (ko) * 2016-05-13 2017-11-1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종 무선 액세스 망 간의 연동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9314710A (zh) * 2016-06-10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监测、策略执行和计费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561B (zh) * 2007-05-24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572719B (zh) * 2008-04-30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家庭网关、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295576A (zh) * 2016-04-05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QoS策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6106A1 (ko) * 2016-05-13 2017-11-1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종 무선 액세스 망 간의 연동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9314710A (zh) * 2016-06-10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监测、策略执行和计费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5G; Procedures for the 5G System(5GS)(3GPP TS23.502 version 15.4.1 Release 15", 《ETSI TS 123502 V15.4.1》 *
VIVO: "Introducing support for accessing to PLMN services via NPN and vice versa", 《SA WG2 MEETING #130 S2-1900146》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600B (zh) * 2020-09-18 2024-05-03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5g独立组网sa架构下的流量牵引系统
CN112118600A (zh) * 2020-09-18 2020-12-22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5g独立组网sa架构下的流量牵引系统
WO2022068904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处理、网元注册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4765578A (zh) * 2021-01-11 2022-07-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206662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pdu会话建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3010360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30902A (zh) * 2021-08-19 2021-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43832A (zh) * 2021-12-07 2022-03-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43832B (zh) * 2021-12-07 2023-09-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B (zh) * 2021-12-17 2024-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2426A (zh) * 2021-12-23 2022-04-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质网络控制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02426B (zh) * 2021-12-23 2024-01-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质网络控制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367334A (zh) * 2021-12-24 2023-06-30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3414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7289669A (zh) * 2023-11-27 2023-12-26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大模型的自动调整式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7289669B (zh) * 2023-11-27 2024-02-02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大模型的自动调整式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77783A1 (en) 2021-12-02
CN111586860B (zh) 2023-01-06
EP3893575A4 (en) 2022-01-26
EP3893575A1 (en) 2021-10-13
WO2020169030A1 (zh) 2020-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686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200845B (zh) 一种资源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8664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61201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0028317B2 (en) Policy and billing services in a cloud-based access solution for enterprise deployments
US11483878B2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WO2020199896A1 (zh) 一种业务流路由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329514A1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CN111436057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EP410648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0648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40464A1 (en) TSC-5G QoS MAPPI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ASSISTANCE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PCC RULES FOR TSC TRAFFIC MAPPING AND 5G QoS FLOWS BINDING
US11212230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4055786A1 (en) Qos mapping
CN108377497B (zh) 连接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104464B (zh) 一种传输背景流量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77493B (zh) 连接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3216932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915196A (zh)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764146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