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813B - 用于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动态调整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动态调整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813B
CN111586813B CN202010101414.9A CN202010101414A CN111586813B CN 111586813 B CN111586813 B CN 111586813B CN 202010101414 A CN202010101414 A CN 202010101414A CN 111586813 B CN111586813 B CN 111586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point station
met
target wak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1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813A (zh
Inventor
M.M.I.拉吉布
T.吴
A.兰加纳思
李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04W28/022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power availability o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1为正整数;在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2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2为大于N1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用于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动态调整系统和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19日提交的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DYNAMICALLY ADJUSTING TARGET WAKE TIME(TWT)SERVICE PERIOD(SP)(用于自适应动态地调整目标唤醒时间(TWT)服务周期(SP)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07,692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管理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Wi-Fi系统中,目标唤醒时间(TWT)使得台站(station,STA)能够以称为服务周期(SP)的特定间隔周期地调度和管理其活动。这可以减少竞争并且通过让非接入点(非AP)STA在SP之外睡眠(sleep)来节省功率。然而,在某些系统中,即使没有流量(traffic),非APSTA也会在每个SP处唤醒并且通过空闲侦听而浪费功率。当长时间段没有流量活动或SP持续时间长时,此非生产性功率消耗可能很高。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1为正整数;在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2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2是大于N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跳过标准与第一跳过标准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跳过N2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3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3是大于N2的正整数,N3/N2在0.5*N2/N1与4*N2/N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N2/N1为2。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三跳过标准,非接入点台站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以及非接入点台站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对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的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其中,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以及确定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是否指示接入点台站没有缓存的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是服务质量数据帧头中的更多数据比特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服务周期结束比特被设置为1的服务质量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之前,非接入点台站等待,直到比当前服务周期结束提前目标唤醒时间帧交换所需的最大时间量的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在比当前服务周期结束提前目标唤醒时间帧交换所需的最大时间量的时间点,确定: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以及在先前时间间隔期间:信道清空(clear)以及尚未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服务质量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前时间间隔的长度小于以下之和:后台(background)的仲裁帧间间隔以及后台的最大竞争窗口长度和时隙时间的乘积。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非接入点台站,所述非接入点台站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1为正整数;在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2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2是大于N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跳过标准与第一跳过标准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在跳过N2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3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3是大于N2的正整数,N3/N2在0.5*N2/N1与4*N2/N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N2/N1是2。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包括: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以及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对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的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其中,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以及确定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是否指示接入点台站没有缓存的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是服务质量数据帧头中的更多数据比特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切换到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不同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从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切换到第三目标唤醒时间协议,第三目标唤醒时间协议不同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并且第三目标唤醒时间协议不同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其中,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包括:确定非接入点台站处理的流量的改变已经发生。
附图说明
参考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将了解和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网络设置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突发中视频数据的传输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伪代码列表;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时间线;
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时间线;
图4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4A和图4B的图例;
图5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图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图5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图6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以及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性能仿真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管理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而非旨在表示本公开可以被构造或利用的仅有形式。该描述结合所示出的实施例阐述了本公开的特征。然而,应该理解,相同或等同的功能和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实施例来实现,该不同的实施例也意图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如本文其他地方所指示的,相似的元件标号旨在指示相似的元件或特征。
需要一种用于管理遵守流量动态的TWT SP间隔的改进的系统和方法。图1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网络,包括接入点台站105和非接入点台站(例如,移动设备)110。图2示出可能由包括多个视频帧210(例如,由多个视频帧组成)的视频数据的传输所导致的流量的突发205。每个突发可以,例如,当观看者在设备(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的设备)上发起视频回放时被发起。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接入点台站采用的用于跳过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的方法可能是有利的,尤其是当网络流量具有如图2所示的特性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接入点台站评估(或“确定”)是否满足第一跳过标准(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并且如果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则其跳过第一数目(例如,N1,N1为正整数)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在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其可以评估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并且如果满足第二跳过标准,则其跳过第二数目(例如,N2,N2为正整数)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第二跳过标准可以与第一跳过标准相同(使得评估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意味着再次评估是否满足第一跳过标准),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跳过标准在某些方面可以与第一跳过标准不同。
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可能要求(i)满足第三跳过标准(以下更加详细讨论),(ii)非接入点台站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非接入点台站的建议以跳过多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以及(iii)非接入点台站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对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的确认。在非接入点台站不能得到信道接入来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或无法得到对目标唤醒信息帧的ACK的情况下,其丢弃在当前服务周期的跳过可能性(并且在下一个服务周期内再次评估是否满足第一跳过标准)。
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的评估。在每种情况下,评估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可以对应于评估非接入点台站和接入点台站中的任何一个是否具有(或在不能确定地进行确定的情况下可能具有)被发送给另一个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评估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的方法可以被宽泛地分组为三种情况(情况1、情况2和情况3,每个在下面描述),其中一些情况具有子情况(以下更加详细讨论)。
情况1对应于接入点台站通过在服务质量数据(Qos Data)帧头和确认(ACK)帧头两者中设置更多数据(More Data)字段来指示其缓存区状态的情形。其具有两个子情况,子情况1和子情况2。
情况1的子情况1可以被称为未通知的TWT。在这种情况下,在服务周期将结束时,非接入点台站检查其自己的缓存区中是否存在要发送的数据并且检查最后的更多数据比特是否指示接入点台站具有要发送的附加数据。在比服务周期结束提前Tinfo的时间点(其中,Tinfo是TWT信息帧交换所需的最大时间量(例如Tinfo=当前最大退避时间)+TWT信息帧+SIFS+ACK))非接入点台站可以:(i)检查其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EDCA)缓存区是否为空,并且如果缓存区为空则(ii)检查当前服务周期的最后接收的QoS数据分组中的更多数据比特。如果更多数据比特为“0”(即,如果接入点台站不再具有任何缓存的单元(BU)),则非接入点台站确定已经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非接入点台站的建议以跳过多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来发起服务周期跳过。
情况1的子情况2可以称为通知的TWT。在此子情况下,每当非接入点台站(i)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更多数据比特被设置为“0”并且服务周期结束(EOSP)比特被设置为“1”的QoS数据帧,或(ii)响应于QoS空数据帧接收到更多数据比特被设置为“0”的ACK,该非接入点台站检查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EDCA缓存区是否为空。如果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EDCA缓存区均为空,则非接入点台站确定已经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将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发送到接入点台站,向接入点台站通知非接入点台站的提议以跳过多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来发起服务周期跳过。
情况2对应于接入点台站通过在服务质量数据(Qos Data)帧头中设置更多数据字段而不在确认帧(ACK帧)头中设置更多数据字段来指示其缓存区状态的情形。其有两个子情况,子情况1和子情况2。
情况2的子情况1(如情况1的子情况1)可以称为未通知的TWT,并且其可以按照与情况1的子情况1相同的方式进行(由于情况1的子情况1的方法不依赖于确认帧头中的更多数据字段,并且因此不受在情况2中其未被设置的影响)。
情况2的子情况2(类似于情况1的子情况2)可以称为通知的TWT。在此子情况下,每当非接入点台站(i)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更多数据比特被设置为“0”并且EOSP比特被设置为“1”的QoS数据帧,或(ii)在已经发送QoS空数据帧、已经接收到响应的ACK、然后已经等待持续时间Tx(其中,Tx<Tremaining_sp_duration-Tinfo)之后,尚未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任何QoS数据,则非接入点台站检查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EDCA缓存区是否为空。如果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EDCA缓存区均为空,则非接入点台站确定已经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将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发送到接入点台站,向接入点台站通知非接入点台站的提议以跳过多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来发起服务周期跳过。
情况3对应于接入点台站根本不使用更多数据字段指示其缓存区状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非接入点台站在服务周期结束之前的时间点Tinfo检查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EDCA缓存区是否为空。如果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EDCA缓存区均为空,则非接入点台站将检查(i)在先前长度为Tp的时间间隔期间是否已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任何QoS数据帧,以及(ii)在该时间间隔期间信道是否清空,其中,长度Tp的如下限定:
cw_max[BK]*时隙时间+AIFSN[BK]*时隙时间+SIFS≤Tp≤Tsp_duration-Tinfo,
其中,cw_max[BK]是后台接入类别的最大竞争窗口长度,并且AIFSN[BK]*时隙时间+SIFS是后台接入类别的仲裁帧间间隔。
如果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非接入点台站确定已经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非接入点台站的建议以跳过多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来发起服务周期跳过。
每当首先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在非接入点台站和接入点台站之间、在任一方向上数据被传送之后),要跳过的服务周期的数量可以被设置为初始值,例如,1;并且然后在非接入点台站唤醒并且仍然满足第一跳过标准的每个随后的服务周期增加,直到最大阈值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其指数地增加,例如,每次翻倍。这样,如果N1、N2和N3是在满足第一跳过标准的三个连续情况下要跳过的服务周期的数量,则可能的情况是N3/N2=N2/N1=2,或者对于通过与2有所不同的因子的指数地增加,或者对于近似等于指数增加的增加,则可能的情况是N3/N2在0.5*N2/N1与4*N2/N1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另一功能,例如,随时间线性地,或者根据满足第一跳过标准的连续情况的数量的多项式函数,来增加要跳过的服务周期的数量。当达到最大阈值数时,可以将要跳过的服务周期数量保持恒定为该值。
如果非接入点台站尚未与接入点台站建立针对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的协议,并且最后一个信标接收时间超过阈值Tb,则非接入点台站可能针对短暂持续时间Ta唤醒以接收信标。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不影响跳过可能正在进行中的任何服务周期。
当非接入点台站排队新的缓存的单元或非接入点台站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QoS数据帧时,可以终止服务周期的跳过。如上所述,当在服务周期的跳过已经终止之后接下来满足第一跳过标准时,可以再次将要跳过的服务周期的数量设置为初始值。在图3中示出了用于选择要跳过的服务周期数量的这种方法的伪代码。图4A和图4B示出了未通知的TWT中的自适应TWT操作,其中,图4C的图例适用于图4A(示出“固定”情况,其中,没有跳过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和图4B(其中,一些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在图4B中以虚线框示出)被跳过)两者。
图5A至图7B示出了根据图1至图2的性能分析仿真的仿真结果。仿真假定流量类型是缓存的视频流(例如,YouTube),并且假定存在情况1的情形,即,接入点台站通过在QoS和ACK中设置更多数据字段来指示其缓存状态。假定网络由一个接入点台站和一个非接入点台站组成,并且从4V电源发生电流消耗。物理层(PHY)假定为20MHz带宽、以MCS 5(52Mbps)进行恒定速率(无链路自适应)传输。假设流量参数与缓存的视频流流量模型相对应,其中,每5秒生成持续250ms(毫秒)的流量突发,流量突发的总数为100,以及总流量生成时间为5%。仿真运行时间为502秒,初始设置(关联、TWT建立等)时间为2.12秒,以及有效运行时间为500秒。
图5A至图5C示出了用于仿真的功率消耗分析的结果。从图5A至图5C可以看出,对于较低流量(2Mbps)和较大最大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数量(4),与固定操作相比,自适应的未通知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可以将功率消耗降低多达78%,而通知的TWT可以将功耗降低71%。当流量增加时或当最大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减少时,由于跳过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的机会较少,因此性能改进会降低。
图6A至图6C示出了用于仿真的延迟分析的结果。从图6A至图6C可以看出,对于较低流量(2Mbps)和较大最大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数量(4),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的延迟可以从10.95ms增加到43.87ms。当最大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数量限制为1时,自适应情况的延迟仅增加到22.43ms。这样,可以基于应用的延迟容限来最大调整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跳过数量。图7A和图7B示出了功率节省和延迟损失之间的折衷。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的替代方法中,跳过处理(自适应TWT)可以包括同时建立不同持续时间和间隔的多个TWT协议,然后基于流量需求在TWT协议之间跳入(hopping in)。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如下进行。
在代替设置一个TWT协议而建立TWT时,该方法可以同时设置尽可能多的TWT协议(最多8个)。如果第一TWT协议的最小SP唤醒持续时间和间隔由对(TSP,Tint)表示,则某些TWT协议可能具有用于节省功率的(TSP,nTint)对,而其他TWT协议可能具有可用于调整各种流量类型的(αTSP,βTint)对。
在检测到流量突发的结束之后,该方法可以发送与TWT信息帧相似的帧以暂停正在进行的TWT SP并且从(TSP,nTint)对集合中恢复另一个TWT SP,其n高于正在进行的TWTSP。如果检测到业务突发的开始(例如,当非接入点台站排队新的缓存的单元或非接入点台站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QoS数据帧时),则该方法可以暂停正在进行的TWT(使用对(TSP,nTint)),并且退回到基(TSP,Tint)。
流量生成应用(例如,视频观看应用或IP语音应用)可能正在非接入点台站上运行,其因此可能能够检测到流量的改变。关于流量改变的信息可以由非接入点台站的应用层提供给非接入点台站的MAC层,并且可以在算法中利用。每当正在进行的流量改变时(例如,VoIP到视频流到HTTP),该方法可以发送类似于TWT信息帧的帧以暂停正在进行的TWTSP并且恢复另一个TWT SP,使得最小化
(Mean traffic burst duration-αTSP)2+(Mean traffic burst interval-βTint)2
该成本函数可以将服务周期调整为流量特性,使得流量突发持续时间尽可能接近服务周期持续时间,并且流量突发间隔尽可能接近服务周期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由处理电路执行,例如,非接入点台站或接入点台站中的处理电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处理电路”是指用于处理数据或数字信号的硬件、固件和软件的任何组合。处理电路硬件可以包括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或专用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图形处理单元(GPU)以及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可编程逻辑设备。在本文所用的处理电路中,每个功能由配置为(即硬连线)以执行该功能的硬件执行,或者由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非临时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的更通用的硬件(诸如CPU)执行。处理电路可以制造在单个印刷电路板(PCB)上,或者也可以分布在若干互连的PCB上。处理电路可以包含其他处理电路;例如,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互连在PCB上的两个处理电路,FPGA和CPU。
将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一些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某些实施例。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类似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是程度术语,并且旨在考虑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的测量或计算值的固有偏差。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重要组分(major component)”是指以大于组合物或产物中任何其他单一组分的量存在于组合物、聚合物或产物中的组分。相反,术语“主要组分(primary component)”是指占组合物、聚合物或产物的至少50重量%或更多的组分。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重要部分”在应用于多个物品时表示至少一半的物品。
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一个”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还将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了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当诸如“……中至少一个”的表达在元素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元素列表并且不修饰列表的各个元素。此外,当描述实施例时,“可以”的使用是指“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同样,术语“示例性”旨在表示示例或说明。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使用”、“正在使用”和“被使用来”可以被认为分别地与术语“利用”、“正在利用”和“被利用来”同义。
将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层或“邻近”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层或直接与另一元件或层相邻,或者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层或“紧接邻近”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
本文叙述的任何数值范围旨在包括包含在叙述范围内的相同数值精度的所有子范围。例如,范围“1.0至10.0”旨在包括在所叙述的最小值1.0与所叙述的最大值10.0之间(并且包括)之间的所有子范围,即,具有等于或大于1.0的最小值并且具有等于或小于10.0的最大值,诸如例如,2.4至7.6。本文叙述的任何最大数值限制旨在包括其中包含的所有较低数值限制,并且本说明书中叙述的任何最小数值限制旨在包括其中包含的所有较高数值限制。
尽管本文已经具体描述和示出了用于管理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系统或方法可以用在传感器网络或Zigbee系统中,或者用作Li-Fi的扩展。因此,应理解,除了本文具体描述的以外,可以体现根据本公开的原理构造的用于管理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系统和方法。一些实施例也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定义。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1为正整数;
在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2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2为大于N1的正整数,
其中: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以及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
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和
确定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是否指示接入点台站没有缓存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跳过标准与第一跳过标准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跳过N2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3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3为大于N2的正整数,
N3/N2在0.5*N2/N1与4*N2/N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N2/N1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三跳过标准,非接入点台站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以及
非接入点台站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对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的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是服务质量数据帧头中的更多数据比特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服务周期结束比特被设置为1的服务质量数据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之前,非接入点台站等待,直到比当前服务周期结束提前目标唤醒时间帧交换所需的最大时间量的时间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
在比当前服务周期结束提前目标唤醒时间帧交换所需的最大时间量的时间点,确定:
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以及
在先前时间间隔期间:
信道清空,以及
尚未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到服务质量数据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先前时间间隔的长度小于以下之和:
后台的仲裁帧间间隔,以及
后台的最大竞争窗口长度和时隙时间的乘积。
11.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非接入点台站,所述非接入点台站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
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1为正整数;
在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2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2为大于N1的正整数,
其中:
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包括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以及
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
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和
确定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是否指示接入点台站没有缓存的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二跳过标准与第一跳过标准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跳过N2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之后,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跳过N3个随后的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N3为大于N2的正整数,
N3/N2在0.5*N2/N1与4*N2/N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N2/N1为2。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向接入点台站发送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向接入点台站通知将跳过N1个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以及
从接入点台站接收对目标唤醒时间信息帧的确认。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是服务质量数据帧头中的更多数据比特的值。
17.一种用于通过WiFi信道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入点台站接收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的指示;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切换到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不同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以及
响应于确定满足第二跳过标准,从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切换到第三目标唤醒时间协议,第三目标唤醒时间协议不同于第一目标唤醒时间协议并且第三目标唤醒时间协议不同于第二目标唤醒时间协议,
其中: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满足第一跳过标准包括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以及
非接入点台站确定是否满足第三跳过标准包括:
确定非接入点台站的所有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缓存区是否为空,和
确定接入点台站的缓存区状态是否指示接入点台站没有缓存的单元。
CN202010101414.9A 2019-02-19 2020-02-19 用于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动态调整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1586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07692P 2019-02-19 2019-02-19
US62/807,692 2019-02-19
US16/401,503 2019-05-02
US16/401,503 US11006363B2 (en) 2019-02-19 2019-05-02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target wake time service period interva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813A CN111586813A (zh) 2020-08-25
CN111586813B true CN111586813B (zh) 2024-04-26

Family

ID=7204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1414.9A Active CN111586813B (zh) 2019-02-19 2020-02-19 用于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动态调整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006363B2 (zh)
KR (1) KR20200101275A (zh)
CN (1) CN111586813B (zh)
TW (1) TW20203472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8376A (zh) 2020-10-30 2023-07-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无线信道环境重新调度无线信道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098183A (zh) * 2020-12-31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63782A1 (ko) * 2021-10-15 2023-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기간 기반 센싱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67278A (zh) * 2021-12-27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044A (zh) * 2003-07-24 2010-03-10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802.11e站台的统一节电方法
CN107743721A (zh) * 2015-06-24 2018-02-27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信道化的目标唤醒时间(twt)调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3117B2 (en) * 2002-12-16 2010-04-06 Avaya Inc. Power-saving mechanism for periodic traffic streams i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JP4360553B2 (ja) 2004-04-21 2009-11-11 アバイア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での自動パワー・セーブ送達バッファの編成
US8064374B2 (en) 2008-05-09 2011-11-22 Nokia Corporation Power save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326234B2 (en) 2011-12-16 2016-04-26 Stmicroelectronics, Inc. Sub-1GHZ group power save
US9313738B2 (en) * 2012-06-11 2016-04-1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efficient power management in 60 GHz devices
US9363752B2 (en) 2013-12-27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wake time flow identification in TWT acknowledgement
CN105940727B (zh) * 2014-02-04 2019-11-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wlan中基于功率节省模式的操作方法和设备
US9877285B2 (en) * 2014-04-25 2018-01-23 Aruba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aware power save
US10194391B2 (en) * 2015-01-28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ggered target wake time operation
WO2017196104A1 (ko) * 2016-05-11 2017-11-16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랜덤 액세스 기반의 상향 다중 사용자 전송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10785718B2 (en) 2016-06-06 2020-09-22 Apple Inc. Software-enabled access point with power saving
GB2552497B (en) 2016-07-25 2020-12-02 Canon Kk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trigger frame by a 802.11ax access-point
US10750445B2 (en) * 2017-09-01 2020-08-1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target wake tim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devices
WO2019125086A1 (ko) * 2017-12-21 2019-06-27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웨이크-업 라디오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US10716066B2 (en) * 2018-02-08 2020-07-14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to allocate target wake time (TWT) service periods in accordance with a temporary primary channel
US10880920B2 (en) * 2018-06-15 2020-12-29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wireless scheduling based on docsi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044A (zh) * 2003-07-24 2010-03-10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802.11e站台的统一节电方法
CN107743721A (zh) * 2015-06-24 2018-02-27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信道化的目标唤醒时间(twt)调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01275A (ko) 2020-08-27
US20200267644A1 (en) 2020-08-20
TW202034722A (zh) 2020-09-16
CN111586813A (zh) 2020-08-25
US11910313B2 (en) 2024-02-20
US20210250860A1 (en) 2021-08-12
US11006363B2 (en)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6813B (zh) 用于目标唤醒时间服务周期间隔的动态调整系统和方法
US202201508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reception operation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cellular system
US88431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ata communications with burst transmissions
JP4866913B2 (ja) 無線lan通信装置及びビーコン送信方法
US92887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radio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9807691B2 (en) Polling beacon
US9237523B2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leep mode operation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850912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절약 장치 및 방법
US8914081B2 (en) Sleep mode control for real-time services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065882B1 (ko) 메쉬 네트워크를 통한 데이터 플로우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0871264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불연속 패킷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7979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122780A1 (en) Graceful Wakeup Of Power Sav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S7894862B2 (en) Data transceiver and data reception method thereof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07392B2 (e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T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5316008A (zh) 无线侧链路通信中的节电方法和设备
JP4490964B2 (ja) Atimフレームの終端および動的に決定されるatim期間を使用するieee802.11ibssにおける電力管理
US898907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26660B1 (en)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9057080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eaturing enhanced unscheduled automatic power save delivery
KR100772535B1 (ko) 애드 혹 네트워크를 구성하는 노드의 혼잡 제어 방법 및 그장치
CN114071502B (zh) 配置方法及装置
KR101079389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매체 접속 제어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통신 지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meno et al. Dynamic multi-rate parallel transmission for power saving of stations in wireless LAN multica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