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500B -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500B
CN111586500B CN201910122187.5A CN201910122187A CN111586500B CN 111586500 B CN111586500 B CN 111586500B CN 201910122187 A CN201910122187 A CN 201910122187A CN 111586500 B CN111586500 B CN 111586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lexing
module
ethernet
service request
mst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21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500A (zh
Inventor
张永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21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5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24Construction using spac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33Construction using time division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用于满足大规模应用的5G无线业务承载需求。该装置在分组域中设置有以太网交换模块和若干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在电路域中设置有空分光交换模块和若干MSTP复用模块,其中,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与核心网的互联;而空分光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与BBU之间的互联,这样,任意功能模块均可以按照设定数目任意堆叠,灵活提供设备容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并且在大容量、低时延、高吞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很好满足5G业务的承载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无线业务即将大规模推广应用,相关标准对5G承载网提出了更新的使用需求,如,云化、集中化无线接入网(Centralized RAN,C-RAN)、网络切片等等。具体包括:
功能方面:多层级承载、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智能化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以及低成本高速组网;
性能方面:更大带宽、超低时延和高精度同步需求。
虽然业界在5G承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已在分片以太网传输、大容量和超低时延承载、更高速的网络接口(如25GE/50GE/100GE)等特性方面达成了一致,但各大运营商目前运营的承载网中还存在大量的基于时分多路复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TDM)技术的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和多业务传输平台(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MSTP)网络,那么在未来5G建设中,是现有网络技术升级,还是重建全新的承载网络,是各运营商所面临的艰难选择。
基于现有的TDM技术研究,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网络和多业务传输平台(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MSTP)是使用率最高的复用结构的网络。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SDH网络由于接入业务单一的缺点而逐渐被MSTP网络取代,MSTP网络是SDH网络向综合业务接入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MSTIP网络的复用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MSTIP网络除了兼容传统TDM接入外,还增加了异步时分复用(Asynchronous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ATM)和以太网接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运营商对4G无线网络的承载需求。但与基于路由转发的数据传输网相比,TDM复用的固有缺点并没有完全解决。
而现有技术下,用于构建MSTP网络的网络硬件设备的架构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设备构成方面,网络硬件设备的物理形态主要是由支路板、复用或交叉连接板组成。支路板提供各种接口,复用或交叉连接板提供支路间的交叉复用;时钟板提供同步复用时钟;网络管理板提供设备管理和操作维护。
由于TDM严格的时间片分配要求,再加上业界可提供的交叉复用专用芯片的容量限制,因此,网络硬件设备开发时通常都采用集中复用方法,这样,因设备架构的约束,普遍存在业务接入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基于TDM技术体制的承载网络,无论是网络带宽、传输时延,还是切片承载等,均无法满足未来5G无线业务的承载需求,在承载5G无线业务时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单设备接口密度小,业务处理能力不足;
同步复用路径复杂,数据时延大;
网络分片困难,无法满足网络分层和4G/5G混合承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用以满足大规模应用的5G无线业务承载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包括分组域和电路域,在分组域中设置有以太网交换模块和若干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在电路域中设置有空分光交换模块和若干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复用模块,其中,
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用于按照以太网链路交叉复用方式,在5G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数据传输;
MSTP复用模块,用于按照时分多路复用方式,在4G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数据传输;
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核心网相连接,用于实现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与核心网的互联;
空分光交换模块,与BBU互联,所述BBU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核心网互联,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与BBU之间的互联。
可选的,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包含:第一设定数目的下行链路downlink和第二设定数目的上行链路uplink;其中,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与4G网络的射频拉远单元RRU互联,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与所述空分光交换互联;
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的上联接口与4G网络中的基带处理单元BBU互联。
可选的,所述装置在电路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上行业务:
通过RRU接收4G终端发起的第一业务请求,并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传输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传送至空分光交换模块;
通过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经BBU传送至分组域中的以太网交换模块,并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核心网CN。
可选的,所述装置在电路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下行业务:
通过CN接收其他终端向4G终端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
通过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经BBU传送至空分光交换模块;
通过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经RRU传送至所述4G终端。
可选的,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包含:第三设定数目的下行链路downlink、第四设定数目的上行链路uplink和第五设定数目的互联链路Interlink,其中,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与5G网络的智能有源天线互联;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与5G网络的分布单元DU互联;
所述将以太网交换模块的上联接口与5G网络的中心单元CU互联。
可选的,所述装置在分组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上行业务:
通过AAU接收5G终端发起的第三业务请求,并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down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经DU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U;
通过所述CU,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再次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N。
可选的,所述装置在分组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下行业务:
通过CN接收其他终端向5G终端发送的第四业务请求;
通过经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CU;
通过所述CU再次经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经DU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经AAU传送至所述5G终端。
可选的,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可选的,所述太网交换模块的工作带宽为至少100G。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同步时钟单元,用于基于外部参考时钟,产生同步信号SYNC1,并将SYNC1信号经射频线缆,发送至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各个MSTP复用模块。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网络管理单元,用于对各个网络硬件设备进行功能配置,以及对各个网络硬件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包括分组域和电路域,在分组域中设置有以太网交换模块和若干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在电路域中设置有空分光交换模块和若干MSTP复用模块,其中,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用于按照以太网链路交叉复用方式,在5G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数据传输;MSTP复用模块用于按照时分多路复用方式,在4G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与核心网的互联;而空分光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与BBU之间的互联,这样,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便采用了模块化形式进行了设置,从而在进行物理设备构建时任意功能模块均可以按照设定数目任意堆叠,灵活提供设备容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并且在大容量、低时延、高吞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很好满足5G业务的承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下MSTP复用解复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下网络硬件设备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G/5G混合承载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单机架机框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时钟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PGA复用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承载网络面临的技术瓶颈。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大容量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密度、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多路复用技术是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点,而多路复用技术又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址和空分多址等多种形式。在这些复用技术中,时分多路复用(TDM)因传输效率高、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功放器件全激励,功率利用充分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和数字传输系统中。
在TDM实现时,如采用固定时间片分配方式,将传输信号的时间按特定长度连续划分成特定的数据帧,再将每个数据帧划分成等长度的多个时隙,每个时隙以固定的方式分配给一路数字信号,这样,各路数字信号在每个数据帧按顺序分配到一个对应时隙,最后通过特定的数字化处理,将多路低速率数字信号不失真地交叉连接或者复用到更高一级速率的数字信号,这种技术就叫同步数字复用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中,围绕同步数字复用技术,实现大容量高速以太网链路的交叉或复用连接,满足承载网高带宽、低时延需求特性。另外,通过集成100G以太网交换,实现网络分层和4G/5G混合承载,具体如图3所示。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复用装置至少由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电路域多路复用单元31和同步时钟单元32组成,其中,
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用于实现高密度、多速率以太网链路交叉复用功能。
如图3所示,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包含有以太网交换模块和N1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其中,N1为预设的自然数。
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按照以太交换规则实现高速太网复用模块之间的链路互通。
这样,来自于外部的高速以太网链路,经N1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就实现了无阻塞交叉连接或复用,而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具有可堆叠性,从而可以高密度以太网链路的接入和分布式交叉复用问题。
电路域多路复用单元31,用于继续保留现有的基于TDM技术网络特性,并兼容4G网络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中包含了N2个MSTP复用模块,其中,N2为预设的自然为。N2个MSTP复用模块采用了成熟的MSTP复用技术(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为了满足分布式的MSTP复用模块之间STM-N端口互联互通,增设了空分光交换模块。
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与基带处理单元(BBU)互联,所述BBU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核心网互联,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与BBU之间的互联;
同步时钟单元32,用于向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和电路域多路复用单元31提供时钟同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参与复用的数据链路必须按照指定的帧格式,在约定的时间片内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本发明装置中,同步时钟单元32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可选的,如图3所示,同步复用装置中还进一步设置有网络管理单元33,用于各个网络硬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是网络硬件设备管理中心,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管理单元能够完成各个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配置,并与操作维护台通信,完成指令解析及执行等等。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业务承载主要依赖采用SDH技术的电路交换或者基于路由转发的包交换网络。电路交换虽然技术成熟,连接可靠,但存在复用路径长、路由简单、交叉连接颗粒(即数据包)大等缺陷;包交换网络虽然路由灵活,交换颗粒小,但也存在设备接口密度小、连接可靠性低、网络时延大等缺点,这两种网络都无法满足5G无线业务的承载要求。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融合方案,其实现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的具体实现框架如图4所示,而整体网络架构如图5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由多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100G的以太网交换模块组成,每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均可以采用FPGA独立实现。
大容量FPGA可以实现高速以太网链路的交叉复用,替代现有承载网中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igital Cross Connect,DXC)或光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WDM)为代表的电路交换;以太网交换模块则可以实现路由和包交换功能。
在5G无线业务承载时,FPGA的交叉复用可作为前传和中传网络使用;而以太网交换模块可用于5G回传网络承载。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的主要应用领域是5G无线承载网,其特点是在满足5G无线承载需求基础上,兼容4G无线网络接入。
具体的,基于上述网络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工作流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组建网络设备初始化,第二个阶段是业务工作流程,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
首先,根据5G或/和4G无线接入用户的数量,分别计算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中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使用数量和电路域多路复用单元31中多业务传输平台(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MSTP)复用模块的使用数量。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中,单个的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包括60个下行链路(downlink)、30个上行链路(uplink)和30个互联链路(interlink),而在电路域多路复用单元31中,单个的MSTP复用模块包括8个downlink(2.5GCPRI)和8个uplink(2.5G CPRI)。
而在实际使用上述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时,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MSTP复用模块的使用数量,可以根据接入的5G或/和4G无线接入用户的数量进行N倍堆叠(这也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创新点)。
后续实施例中,方便描述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的工作流程,将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MSTP复用模块的数量分别设置为1。
其次,在分组域中,将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与5G网络的智能有源天线(Active Antenna Unit,AAU)互联,将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与5G网络的分布单元(Distribute Unit,DU)互联,将以太网交换模块的上联接口与5G网络的中心单元(Centralized Unit,CU)互联。
最后,在电路域中,将MSTP复用模块的downlink与4G网络的射频拉远单元(RemoteRF Unit,RRU)互联,将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与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互联;
以及,将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的上联接口与4G网络中的BBU互联。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系统采用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网络架构,因此4G网络和5G网络的共享核心网(Core Net,CN)经分组域的100G以太网交换与4G的BBU和5G的CU互通。基于上述结构,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中所有功能模块开始上电运行,并初始化软件版本和配置数据,做好无线业务接入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涉及4G和5G两种无线制式的业务接入,因此下面分别以4G终端和5G终端进行呼叫为应用场景,描述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的工作流程。
第一种场景:4G终端作为主叫或被叫。
则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首先,如图3和图5所示,在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覆盖的无线区域内,任一4G终端(仅以一个4G终端为例),经空口与RRU建立射频连接,接入至核心网注册成功,并处于待机状态;
其次,当4G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或响应业务请求时,(如,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4G终端与CN之间的信令链路和业务数据在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中的传输路径如下:
以上行业务为例,4G终端发起的第一业务请求,会由RRU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经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传输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再由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传送至空分光交换模块,以及由空分光交换模块经BBU传送至以太网交换模块,最后由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N。
以下行业务为例,与上行业务相反,其他终端向4G终端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即需要4G终端响应的第二业务请求,会从CN传入以太网交换模块,通过以太网交换模块经BBU传送至空分光交换模块,并由空分光交换模块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再由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最后,由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经RRU传送至上述4G终端。
第二种场景,5G终端作为主叫或被叫。
则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首先,如图3和图5所示,在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覆盖的无线区域内,在该复用装置覆盖的无线区域内,任一5G终端(仅以一个4G终端为例),经空口与AAU建立射频连接,接入至核心网注册成功,并处于待机状态;
其次,当4G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或响应业务请求时,(如,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5G终端与CN之间的信令链路和业务数据在新型高密度同步复用装置中的传输路径如下:
以上行业务为例,5G终端发起的第三业务请求,会由AAU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经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downlink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再由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经DU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以及由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再由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U,最后由CU再次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N。
以下行业务为例,与上行业务相反,其他终端向5G终端发送的第四业务请求,即需要5G终端响应的第四业务请求,会从CN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U,由CU经以太网交换模块经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再由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以及由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经DU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再由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最后由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经AAU传送至上述5G终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用于实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FPGA可以采用xilinx公司最新推出的UltraScale+平台,该平台具有以下优点:
1、最大可提供120个高速以太链路接入,满足大容量、高密度多路同步复用要求;
2、外挂内存(DDR)为FPGA提供数据队列缓存和流表存储等功能,大幅提升高速接口数据的转发性能。本发明采用最新的DDR4内存技术,确保包转发时延最优;
3、可灵活提供25GE/50GE/100GE速率以太网接口,满足5G承载前传、中传和回传需求;
4、硬件资源丰富,转发性能优异,开发工具友好。
每片FPGA提供的上行链路(uplink)接口(采用3GPP定义的CU和DU无线协议)用于5G的CU、DU互联接口,下行链路(downlink)接口〔采用演进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evolved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eCPRI)无线链路协议〕用于5G的DU、AAU互联接口;
100G的以太交换模块,用于实现5G数据的回传承载,提供CU与CN。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作为同步复用的基准,同步时钟单元实现方案是多路复用方法的关键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同步时钟单元32采用频率10Hz,脉宽100ns,周期100ms,同时,为了确保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内部的业务处理与外部网络同步,还设置了同步时钟单元(SYNC)。
参阅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中,同步时钟单元32中采用主、备工作方式,产生与外部参考时钟同步的同步信号SYNC1;SYNC1信号经射频线缆与每一个机框背板连接,在通过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的布线布线将SYNC1分发至每一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及每一个MSTP复用模块,而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各个MSTP复用模块接收到SYNC1后,产生本板所需的同步复用信号。
每个时隙(slot)对应1路高速以太网链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实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FPGA最大处理100路,而FPGA复用帧结构如图8所示。
这样,来自于接口的100条高速以太网链接,能够按照固定时隙进行分配,网络管理单元按组网需求进行动态交叉复用;
而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的规模可通过FPGA(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堆叠来实现灵活配置。
综上所述,根据5G承载网混合承载要求,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以5G网络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架构为例,4G/5G混合承载系统的组网架构如下:
4G无线业务采用电路域多路复用单元进行承载30,而5G无线业务则使用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1进行承载。
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采用了高密度、大容量、一次性链路映射及交叉复用技术,因此非常适合5G无线网络中对容量、时延和可靠性敏感的前传和中传网络使用;而100G的以太网交换模块则满足了5G回传网络多路由、高带宽的网络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采用了模块化形式进行配置,因此在进行物理设备构建时任意功能模块均可以按照设定数目任意堆叠,灵活提供设备容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并且在大容量、低时延、高吞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很好满足5G业务的承载需求。
实际应用中,运营商可以对现有承载网基础上技术升级,满足4G/5G混合承载需求,并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可以通过一个装置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承载,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传输设备厂家众多的问题,有效提升运营商运维效率;
如:每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最大可以接入120个100G,通过N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叠加,实现NX100个100G以太网端口的高密度接入和高处理能力;
因为从AAU到DU,再到CU和CN,全部在一套装置,一次复用实现,因此,与传统的需要经过多级传输设备组网不同,新装置复用级数少,设备延迟就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中的分组域多路复用单元30是基于FPGA实现的,因为专门目的而设计的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的高性能和软件的可编程特性,在实现高密度、分布式、多链路同步交叉复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组域和电路域,在分组域中设置有以太网交换模块和若干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在电路域中设置有空分光交换模块和若干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复用模块,其中,
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用于按照以太网链路交叉复用方式,在5G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数据传输;
MSTP复用模块,用于按照时分多路复用方式,在4G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数据传输;
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核心网相连接,用于实现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与核心网的互联;
空分光交换模块,与基带处理单元BBU互联,所述BBU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核心网互联,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用于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与BBU之间的互联;
所述MSTP复用模块与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相连接,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核心网相连接,用于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实现各个MSTP复用模块与核心网之间的互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包含:第一设定数目的下行链路downlink和第二设定数目的上行链路uplink;其中,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与4G网络的射频拉远单元RRU互联,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与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互联;
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的上联接口与4G网络中的基带处理单元BBU互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电路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上行业务:
通过RRU接收4G终端发起的第一业务请求,并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传输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传送至空分光交换模块;
通过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经BBU传送至分组域中的以太网交换模块,并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核心网C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电路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下行业务:
通过CN接收其他终端向4G终端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
通过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经BBU传送至空分光交换模块;
通过所述空分光交换模块,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uplink,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传送至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MSTP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经RRU传送至所述4G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包含:第三设定数目的下行链路downlink、第四设定数目的上行链路uplink和第五设定数目的互联链路Interlink,其中,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与5G网络的智能有源天线AAU互联;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uplink与5G网络的分布单元DU互联;
将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的上联接口与5G网络的中心单元CU互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分组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上行业务:
通过AAU接收5G终端发起的第三业务请求,并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的down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经DU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U;
通过所述CU,将所述第三业务请求再次经以太网交换模块传送至CN。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分组域中按照以下路径处理下行业务:
通过CN接收其他终端向5G终端发送的第四业务请求;
通过经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CU;
通过所述CU再次经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Inter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二up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经DU传送至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第一up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传送至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
通过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中的downlink,将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经AAU传送至所述5G终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网交换模块的工作带宽为至少100G。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同步时钟单元,用于基于外部参考时钟,产生同步信号SYNC1,并将SYNC1信号经射频线缆,发送至各个高速以太网复用模块和各个MSTP复用模块。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网络管理单元,用于对各个网络硬件设备进行功能配置,以及对各个网络硬件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
CN201910122187.5A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Active CN111586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2187.5A CN111586500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2187.5A CN111586500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500A CN111586500A (zh) 2020-08-25
CN111586500B true CN111586500B (zh) 2021-07-23

Family

ID=7212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2187.5A Active CN111586500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650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5991B1 (en) * 2003-05-28 2008-03-18 Atrica Israel Ltd. Connect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dual homed access, aggregation and customer edge devices
CN101364914A (zh) * 2008-05-20 2009-02-11 上海润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hfc网络的同轴电缆接入及组网方法
CN101895793A (zh) * 2009-05-22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包交换网络与tdm网络互通业务保护方法及网络设备
CN202949434U (zh) * 2012-11-06 2013-05-22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h的综合接入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2505A1 (en) * 2001-06-30 2003-01-02 Hoch Thomas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cket-based 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5991B1 (en) * 2003-05-28 2008-03-18 Atrica Israel Ltd. Connect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dual homed access, aggregation and customer edge devices
CN101364914A (zh) * 2008-05-20 2009-02-11 上海润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hfc网络的同轴电缆接入及组网方法
CN101895793A (zh) * 2009-05-22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包交换网络与tdm网络互通业务保护方法及网络设备
CN202949434U (zh) * 2012-11-06 2013-05-22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h的综合接入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500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3314B (zh) 切换用于通过提供回程和前传两者(xhaul)连接性的传输网络的传输的至少两个类型的数据信号
CN108029083B (zh) 无线基站的同步
Huang et al. 5G-oriented optical underlay network slicing technology and challenges
US1108219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optical network and optical network device
EP2830261B1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device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324058B1 (ko) 고 용량 스위칭 시스템
CN107637027B (zh) 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基站之间通信的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KR101527403B1 (ko) 광 전송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네트워크 노드
US20020191620A1 (en) Hybri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data transport
US8908680B2 (en) Apparatus for hybrid-transmitting and bridging of a circuit service and a packet service
CN109151830A (zh) 一种频谱整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US10869222B2 (en) Data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elastic CPRI interface
CN111586500B (zh) 一种分布式同步复用装置
CN107872333B (zh) 一种传输多协议分组段层tms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9037A (zh) 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的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CN205754365U (zh) 一种波分系统
JP356991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スイッチ装置
CN100542073C (zh) 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传输处理板及自动保护倒换装置
CN114124285B (zh) 一种承载多业务的pcm复接设备及通信系统
CN201937590U (zh) 一种光纤传输子系统
WO2024002115A1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光模块以及接入站点、汇聚站点
Modiano et al. A novel architecture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for WDM networks
CN117221768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7915225A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光交换架构及光交换方法
KR20030093524A (ko) 외장형단국을 이용한 가입자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