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4784A -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4784A
CN111584784A CN202010397004.3A CN202010397004A CN111584784A CN 111584784 A CN111584784 A CN 111584784A CN 202010397004 A CN202010397004 A CN 202010397004A CN 111584784 A CN111584784 A CN 111584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wer battery
soft
battery module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70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4784B (zh
Inventor
沈炳杰
蔡毅
程骞
凌生斌
王泷
孙承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70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4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4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4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4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thermal insulation or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所述模组包括:壳体;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热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各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内;多个泄压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泄压部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泄压部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Description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可以安装在车辆上,以为车辆提供能量来源。
一般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连接的电芯单元。工作时软包动力电池模组会产生热量。当该热量能及时消散时,该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即能安全使用。但当软包电池模组内一个电芯单元产生的热量高于它消散的热量而且持续热聚集,若无有效控制对策,就有很高的热失控风险,甚至导致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爆炸事故。通常热失控在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单元之间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对车上乘员带来严重安全风险,因此安装有该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车辆的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热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各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内;多个泄压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泄压部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泄压部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件呈板状,所述隔热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之间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热件和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隔热件的第二隔热件;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供所述第二隔热件的两端插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水冷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的顶壁和底壁,所述水冷通道与所述泄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的顶壁和底壁,所述泄压部设置于形成对应的所述腔室的所述壳体的顶壁和/或底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壁包括金属层和位于所述金属层面对所述腔室的非金属层;所述泄压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上的若干第一开孔和设置于所述非金属层上的若干第二开孔;若干所述第一开孔与若干所述第二开孔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壁由复合材料制成;且所述泄压部为所述复合材料所形成的薄型结构或者第一通孔;所述薄型结构能在高温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破坏,进而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腔室内设置有覆盖所述泄压部的绝缘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隔热件一侧的第一端板;多个所述第一端板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第一端板、所述壳体的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隔热件围成对应的所述腔室。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隔热件相扣合以使所述第一端板能在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下打开所述腔室,进而释放所述高温物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板的背对所述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单元包括若干并列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沿所述隔热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第一端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的顶壁和/或底壁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件的长度比所述主体的长度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所述泄压部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凸起部之间围成与所述泄压部相连通的排泄空间;所述凸起部具有用于限制高温物质在相邻的所述排泄空间之间流动的隔断面。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箱体;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热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各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内;多个泄压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泄压部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泄压部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所述泄压部之间的凸起部,所述箱体包括支撑所述凸起部的底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凸起部相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凸起部嵌入的第三凹槽。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通过设置壳体、隔热件、软包电池组和泄压部,使得各个电芯单元分布于不同的腔室内;而各个腔室对应泄压部;从而当某个腔室内的电芯单元发生损坏进而产生大量高温物质时;该高温物质能通过对应的泄压部进行释放,而不会进入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所在的密封空间内,同时不同腔室之间设置有隔热件,避免把高温传递到相邻腔室的电芯,如此避免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受到高温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中壳体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隔热件;12、电芯单元;13、泄压部;15、第一凹槽;17、第二凹槽;19、第三凹槽;19、第一端板;21、第一隔热件;23、第二隔热件;25、第二端板;29、金属层;31、非金属层;33、绝缘层;35、凸起部;39、排泄空间;41、底板;43、固定件;45、第三凹槽;47、缓冲垫;49、腔室;51、顶壁;53、底壁;55、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10;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11,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且所述隔热件11将所述壳体10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49;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12;各个所述电芯单元12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49内;多个泄压部13,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多个所述泄压部13与多个所述腔室49相对应;所述泄压部13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壳体10、隔热件11、软包电池组和泄压部13,使得各个电芯单元12分布于不同的腔室49内;而各个腔室49对应泄压部13;从而当某个腔室49内的电芯单元12发生损坏进而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能通过对应的泄压部13进行释放,而不会进入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12所在的腔室49内,同时不同腔室49之间设置有隔热件11,避免把高温传递到相邻腔室49的电芯单元12,如此避免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12受到高温高压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壳体10、隔热件11、软包电池组和泄压部13能提高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集成效率,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整体上呈中空结构的长方体状。该中空部分形成用于供容置电芯单元12的空腔。具体地,该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51和底壁53以及围设在顶壁51和底壁53之间的侧壁。该顶壁51、底壁53和侧壁之间围成空腔。当然该壳体10不限于为长方体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正方体状,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内设置有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11。具体地,该隔热件11可以为1个。该隔热件11也可以为2个、3个、4个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例如如图3、图4所示,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竖直延伸的隔热件11。该多个隔热件11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该隔热件11将壳体10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49。从而当某个腔室49内的电芯单元12发生损坏进而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不会进入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12所在的腔室49内,如此避免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12受到高温高压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隔热件11呈板状。例如如图3所示,该隔热件11呈竖直设置的矩形板体。进一步地,隔热件1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以及位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之间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壳体10的顶壁51和底壁53分别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与壳体的内壁密封配合。从而隔热件11能将壳体10内部进行密封分隔。具体地,例如如图4所示,该隔热件1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为隔热件11的上壁面和下壁面。该上壁面和下壁面分别与壳体10的顶壁51和底壁53密封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软包电池组设置于壳体10内。具体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12。该各个电芯单元12分布于不同的腔室49内。也即通过各个不同的腔室49收容各个电芯单元12,能使电芯单元12在不同的腔室49内放置。
进一步地,电芯单元13包括若干并列设置于腔室49内的电芯。该电芯包括沿隔热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一侧的极耳。例如如图1所示,电芯单元13包括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于腔室49内的4个电芯。隔热件11的长度向为左右方向。电芯的主体沿左右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电芯的极耳可以设置于电芯主体的左侧。电芯的极耳也可以设置于电芯主体的右侧。该电芯的极耳还可以既设置于电芯主体的左侧又设置于电芯主体的右侧。
进一步地,该隔热件11的长度超过电芯主体的长度。从而该隔热件11能防止电芯在外界的碰撞下发生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泄压部13。多个泄压部13与多个腔室49相对应。该相对应指泄压部13的数量与腔室49的数量相等。该泄压部13用于释放对应的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也即该泄压部13能使得高温高压物质进行定向释放,以降低高温高压物质在腔室49内的热聚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泄压部13设置于形成对应的腔室49的壳体10的顶壁51和/或底壁53上。也即该泄压部13可以设置于壳体10的底壁53上。或者该泄压部13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51上,亦或该泄压部13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51和底壁53上,从而当对应的腔室49内产生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能通过泄压部13释放,如此降低对应的腔室49内的压力和温度,减少安全隐患。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水冷通道。水冷通道与泄压部13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51和底壁53上。从而当腔室49内产生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能在水冷通道的作用下降温,进而朝向泄压部13流动,以能从泄压部13释放,如此实现对高温高压物质的定向释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隔热件11包括第一隔热件21和第二隔热件23。第二隔热件23的强度大于第一隔热件21的强度。从而第二隔热件23既能在电芯单元12之间进行隔热,又能增强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在外界的碰撞下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供第二隔热件23的两端插入的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7。例如如图4所示,第二隔热件2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壳体10顶壁51的第一凹槽15和壳体10底壁53的第二凹槽17内。如此一方面第二隔热件23的上端和下端能分别与壳体10的顶壁51和底壁53之间密封配合,以防止高温高压物质从壳体10的顶壁51与隔热件11的上端之间流入相邻的密封空间内或者从壳体10的底壁53与隔热件11的下端之间流入相邻的密封空间内;另一方面第二隔热件23能与壳体10固定牢固,从而避免第二隔热件23在壳体10内晃动。
进一步地,第二隔热件23包括中空的本体和包覆本体的第三隔热层。该本体的材料可以是铝材。该第三隔热层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泡棉、PE,气凝胶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底壁53包括金属层29和位于金属层29面对腔室49的非金属层31。泄压部13包括设置于金属层29上的若干第一开孔和设置于非金属层31上的若干第二开孔。若干第一开孔与若干第二开孔相对应。该第一开孔的数量可以是1个。当然该第一开孔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例如该第一开孔的数量为2个、3个、4个、5个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该第二开孔的数量可以是1个。当然该第二开孔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例如该第二开孔的数量为2个、3个、4个、5个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该相对应可以是第一开孔的数量与第二开孔的数量相等。该非金属层31用于隔热,从而当腔室49内产生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非金属层31能降低相邻腔室49内电芯受金属层29传递过来的热量,降低相邻腔室49内电芯热失控风险。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能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进行释放,进而降低腔室49内的热聚集。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壳体10的底壁53由复合材料制成。该泄压部13为复合材料所形成的薄型结构或者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能在释放对应的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以降低腔室49内的热聚集。薄型结构能在高温高压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破坏,进而释放对应的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以降低腔室49内的热聚集。该复合材料例如可以是PA(Polyamide,聚酰胺)+30%GF(Glass Fiber,玻璃纤维);或者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加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者塑料加金属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
进一步地,腔室49内设置有覆盖泄压部13的绝缘层33。该绝缘层33一方面用于使腔室49的底壁53处于绝缘状态;另一方面用于密封腔室49底壁53上的泄压部13。
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地设置在隔热件11一侧的第一端板19。例如如图1所示,该第一端板19可以设置在隔热件11的左侧。当然该第一端板19还可以设置在隔热件11的右侧。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多个第一端板19与多个腔室49相对应。该相对应可以是第一端板19的数量与腔室49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第一端板19与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围成对应的腔室49。
进一步地,第一端板19与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相扣合以使第一端板19能在对应的腔室49内的压力下打开腔室49,进而释放高温高压物质。具体地,当对应的腔室49内产生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能冲破该对应的腔室49上扣合的第一端板19,进而使得对应的腔室49处于打开状态,进而释放高温高压物质,避免高温高压物质在对应的腔室49内聚集,如此进一步提高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具体地,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例如顶壁51上设置有该第一止挡部。进一步地,该第一止挡部具有在隔热件11的长度方向上相背对的第一止挡面和第二止挡面。该第一止挡面背对腔室49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止挡面面向左侧。第二止挡面面向右侧。该第一端板19与第一止挡面相抵从而该第一端板19与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相扣合。如此当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能向左冲破第一端板19,进而释放出去。
进一步地,电芯的极耳与第一端板19相对设置且电芯与壳体10的顶壁51和/或底壁53垂直设置。从而当水冷通道与泄压部13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51和底壁53上时,该水冷通道能与电芯单元12中的每个电芯进行接触,进而保证每个电芯单元均能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第一端板19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从而当一个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冲破其第一端板19时,相邻腔室49上的第一端板19上的第一隔热层能避免高温高压物质将其破坏进而进入该相邻腔室49内,如此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进一步地,该第一隔热层可以通过将隔热材料涂覆于第一端板19背对腔室49的一侧。该隔热材料例如可以是泡棉、云母片、气凝胶等。通常该隔热材料的厚度为0.4mm~4mm。
进一步地,壳体10还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地设置在隔热件11一侧的第二端板25。该第二端板25与第一端板19相对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该第一端板19设置在隔热件11的左侧,该第二端板25设置在隔热件11的右侧。而当该第一端板19设置在隔热件11的右侧时,该第二端板25设置在隔热件11的左侧。多个第二端板25与多个腔室49相对应。该相对应可以是第二端板25的数量与腔室49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第二端板25与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围成对应的腔室49。
进一步地,第二端板25与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相扣合以使第二端板25能在对应的腔室49内的压力下打开腔室49,进而释放高温高压物质。具体地,当对应的腔室49内产生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能冲破该对应的腔室49上扣合的第二端板25,进而使得对应的腔室49处于打开状态,进而释放高温高压物质,避免高温高压物质在对应的腔室49内聚集,如此进一步提高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具体地,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例如顶壁51上设置有该第二止挡部。进一步地,该第二止挡部具有在隔热件11的长度方向上相背对的第三止挡面和第四止挡面。该第四止挡面背对腔室49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第四止挡面面向右侧。第三止挡面面向左侧。该第二端板25与第四止挡面相抵从而该第二端板25与顶壁51、底壁53以及隔热件11相扣合。如此当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能向左冲破第二端板25,进而释放出去。
进一步地,该壳体10还包括位于第一端板19和第二端板25之间的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该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沿隔热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一端板19、第二端板25、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形成壳体10的侧壁。如此,壳体10的顶壁51、底壁53、第一端板19、第二端板25、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围成空腔。
进一步地,第二端板25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从而当一个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冲破其第二端板25时,相邻腔室49上的第二端板25上的第二隔热层能避免高温高压物质将其破坏进而进入该相邻腔室49内,如此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进一步地,该第二隔热层可以通过将隔热材料涂覆于第二端板25背对腔室49的一侧。该隔热材料例如可以是泡棉、云母片、气凝胶等。通常该隔热材料的厚度为0.4mm~4mm。
进一步地,该腔室49内还设置有位于电芯之间的缓冲垫47。该缓冲垫47用于吸收电芯膨胀的体积,从而避免电芯压力过大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底壁51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泄压部13之间的凸起部35。例如如图3所示,该凸起部35从壳体10的底壁53向下延伸。该壳体10与凸起部35之间围成与泄压部13相连通的排泄空间39。从而通过泄压部13能使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流动至该排泄空间39内。进一步地,该排泄空间39向外敞开,从而能使高温高压物质向外流出。该凸起部35具有用于限制高温高压物质在相邻的排泄空间39之间流动的隔断面。从而通过该隔断面能防止高温高压物质从一个排泄空间39流动至另一个排泄空间39内,进而避免高温高压物质窜到相邻腔室49。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箱体55;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55内;所述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10;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11,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且所述隔热件11将所述壳体10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49;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12;所述电芯单元12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49内;多个泄压部13,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多个所述泄压部13与多个所述腔室49相对应;所述泄压部13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49内的高温高压物质。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通过设置箱体55、壳体10、隔热件11、软包电池组和泄压部13,使得各个电芯单元12分布于不同的腔室49内;而各个腔室49对应泄压部13;从而当某个腔室49内的电芯单元12发生损坏进而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物质时;该高温高压物质能通过对应的泄压部13进行释放,而不会进入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12所在的腔室49内,如此避免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芯单元12受到高温高压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55整体上呈中空结构。该中空部分形成用于供软包动力电池模组放置的内腔。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泄压部13之间的凸起部35。例如如图3所示,壳体10的底壁53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起部35。进一步地,凸起部35为多个。多个凸起部35间隔排布。箱体55包括支撑凸起部35的底板41。例如如图6所示,凸起部35位于底板41的上方,且凸起部35与底板41相抵,如此软包动力电池模组能放置于底板41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底板41通过固定件43与凸起部35相固定。具体地,底板41上设置有两端敞开的多个第二通孔。该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凸起部35相对应。该相对应可以是第二通孔的数量与凸起部35的数量相等。凸起部35上设置有向下敞开的螺孔。该第二通孔与对应的凸起部35上的螺孔相正对。该固定件43包括穿设于第二通孔和螺孔内的螺钉或者螺栓。如此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能将底板41与凸起部35相固定。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底板41上设置有用于供凸起部35嵌入的第三凹槽45。具体地,第三凹槽45为多个。多个第三凹槽45与多个凸起部35相对应。该相对应可以是第三凹槽45的数量与凸起部35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第三凹槽45向上敞开,从而可以通过向第三凹槽45中涂结构胶,各个凸起部35插入对应的第三凹槽45内,使得胶固化后即可将凸起部35能与底板41相固定,操作简便。进一步地,底板41上设置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该第三凹槽。
进一步地,该凸起结构可以与底板41为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该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成型、焊接等。
进一步地,该凸起结构还可以与底板41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从而当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单元12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凸起结构与底板41使得凸起结构与底板41相脱离,进而对电芯单元12进行维修,因此凸起结构与底板41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对电芯单元12的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8)

1.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热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
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各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内;
多个泄压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泄压部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泄压部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呈板状,所述隔热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之间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热件和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隔热件的第二隔热件;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供所述第二隔热件的两端插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的顶壁和底壁,所述水冷通道与所述泄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的顶壁和底壁,所述泄压部设置于形成对应的所述腔室的所述壳体的顶壁和/或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包括金属层和位于所述金属层面对所述腔室的非金属层;所述泄压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上的若干第一开孔和设置于所述非金属层上的若干第二开孔;若干所述第一开孔与若干所述第二开孔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由复合材料制成;且所述泄压部为所述复合材料所形成的薄型结构或者第一通孔;所述薄型结构能在高温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破坏,进而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设置有覆盖所述泄压部的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隔热件一侧的第一端板;多个所述第一端板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第一端板、所述壳体的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隔热件围成对应的所述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隔热件相扣合以使所述第一端板能在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下打开所述腔室,进而释放所述高温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包括若干并列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沿所述隔热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第一端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的顶壁和/或底壁垂直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的长度比所述主体的长度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所述泄压部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凸起部之间围成与所述泄压部相连通的排泄空间;所述凸起部具有用于限制高温物质在相邻的所述排泄空间之间流动的隔断面。
15.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
壳体;
若干相间隔的隔热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热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
软包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软包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电连接的电芯单元;各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布于不同的所述腔室内;
多个泄压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泄压部与多个所述腔室相对应;所述泄压部用于释放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高温物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所述泄压部之间的凸起部,所述箱体包括支撑所述凸起部的底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凸起部相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凸起部嵌入的第三凹槽。
CN202010397004.3A 2020-05-12 2020-05-12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Active CN111584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7004.3A CN111584784B (zh) 2020-05-12 2020-05-12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7004.3A CN111584784B (zh) 2020-05-12 2020-05-12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4784A true CN111584784A (zh) 2020-08-25
CN111584784B CN111584784B (zh) 2022-04-29

Family

ID=72112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7004.3A Active CN111584784B (zh) 2020-05-12 2020-05-12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478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597A (zh) * 2020-09-08 2020-12-1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模组及系统
CN112928365A (zh) * 2021-02-09 2021-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CN113794015A (zh) * 2021-08-25 2021-12-14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WO2022126841A1 (zh) * 2020-12-14 2022-06-23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延缓热失控的电池模组及使用其的车辆
US11404744B1 (en) 2021-03-15 2022-08-0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atter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6313A1 (en) * 2012-08-21 2015-08-20 Avl List Gmbh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CN107946502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207517815U (zh) * 2017-09-29 2018-06-19 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泄压装置的铅酸蓄电池塑壳
CN110190211A (zh) * 2018-12-29 2019-08-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209561492U (zh) * 2019-03-28 2019-10-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9929438U (zh) * 2019-04-22 2020-01-10 天津北洋云创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CN210489699U (zh) * 2019-10-29 2020-05-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6313A1 (en) * 2012-08-21 2015-08-20 Avl List Gmbh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CN107946502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207517815U (zh) * 2017-09-29 2018-06-19 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泄压装置的铅酸蓄电池塑壳
CN110190211A (zh) * 2018-12-29 2019-08-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209561492U (zh) * 2019-03-28 2019-10-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9929438U (zh) * 2019-04-22 2020-01-10 天津北洋云创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CN210489699U (zh) * 2019-10-29 2020-05-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597A (zh) * 2020-09-08 2020-12-1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模组及系统
WO2022126841A1 (zh) * 2020-12-14 2022-06-23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延缓热失控的电池模组及使用其的车辆
CN112928365A (zh) * 2021-02-09 2021-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US11404744B1 (en) 2021-03-15 2022-08-0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attery
WO2022193082A1 (zh) * 2021-03-15 2022-09-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 用电装置, 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98721A (zh) * 2021-03-15 2022-11-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US11764437B2 (en) 2021-03-15 2023-09-1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attery
CN115398721B (zh) * 2021-03-15 2023-11-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94015A (zh) * 2021-08-25 2021-12-14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4784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4784B (zh)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JP5334420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EP3790070B1 (en) Battery pac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vehicle
CN21568088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4477727U (zh) 电池包外壳及电池包
KR20220083733A (ko) 전기 차량용 배터리 조립체
CN112259823B (zh) 电池包
CN115207550A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055057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KR102324507B1 (ko) 리드탭 냉각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CN111276656B (zh) 一种集成高效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下箱体组件
CN111224034B (zh) 方形电芯动力电池包
CN112864505A (zh) 用于电池模块的分隔装置、电池模块和机动车
CN111584785A (zh)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CN115377590A (zh) 电池包和汽车
CN116598638A (zh) 一种电芯组件、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6213690U (zh) 电池散热结构、电池箱体及电池结构
CN114678652A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12323081U (zh) 动力电池包和新能源车
CN113036276B (zh) 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6818544U (zh) 线束隔离板、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3042981U (zh) 电池箱、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2637149U (zh) 车辆动力电池框架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16980808U (zh) 用于固定电池巴片的隔离板组件和电池包
CN218731603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