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1951A -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1951A
CN111581951A CN202010381078.8A CN202010381078A CN111581951A CN 111581951 A CN111581951 A CN 111581951A CN 202010381078 A CN202010381078 A CN 202010381078A CN 111581951 A CN111581951 A CN 111581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sub
growth
content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1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1951B (zh
Inventor
耿广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810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19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1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1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37Lexical tools
    • G06F40/247Thesauruses; Synony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该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针对范文进行了多写作维度拆解,将范文分解为不同的语言单元,基于各个语言单元又设置多写作维度的学习角度,把原本的一篇范文通过多写作维度变化为千变万化的优秀文章,让学习者可以高效地掌握各种写作手法、扩展构思角度、训练思维能力,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学习效率,极大提升学生的作文知识、能力和素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文教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汉语作文又是汉语教学中的重头戏,一个好的作者可以通过作文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对于初学作文的人来说,写好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具体表现为创作思路欠缺、描写角度有限、写作手法不足、词汇匮乏、修辞手法不能灵活变化等。然而,目前常规的作文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作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语文教学者就是通过解读范文的方式进行作文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存在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训练角度单一、训练层次浅显、训练频度少、训练强度低下等诸多问题,直接导致学习者的学练效率和效果都很差,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语文成长和作文提升。
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单一的范文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者只会套用范文模本,很难自主地基于范文进行扩展训练学习,学习者根本没有领会到作文的真谛,导致学习者的作文千篇一律,缺少自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该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针对范文进行了多写作维度拆解,将范文分解为不同的语言单元,基于各个语言单元又设置多写作维度的学习角度,把原本的一篇范文通过多写作维度变化为千变万化的优秀文章,让学习者可以高效地掌握各种写作手法、扩展构思角度、训练思维能力,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学习效率,极大提升学生的作文知识、能力和素质。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范文选择: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指令从范文库中选择特定学习范文;
范文内容扩增变化:选定特定学习范文的学练点并展示对应该学练点的多写作维度选项,获取学习者对应多写作维度选项的维度选择指令,依据特定的维度选择指令展示对应该学练点的维度变化内容,其中多写作维度选项包括修辞维度选项,词汇维度选项,句式维度选项,描写维度选项,想象维度选项以及讨论抒情维度选项,其中维度变化内容预先设置,维度变化内容为学练点对应该多写作维度变化后的内容。
根据本方案的另一方面,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文章选择:依据学习者的练习选择指令从练习库中选择特定基础文章;
基础文章生长训练:展示不同的文章生长选项,获取用户对应文章生长选项的生长训练指令,依据特定的生长训练指令展示对应该基础文章的生长内容,其中文章生长选项包括内容升级选项和写法升级选项,其中生长内容预先设置,生长内容扩展原基础文章内容。
根据本方案的另一方面,包括以下步骤:
九宫格维度展示:展示九宫格,其中九宫格的中心格显示需要维度变化的目标点,九宫格的周边格显示不同的变化选项,其中变化选项对应该目标点的变化内容;
训练维度展示:获取学练者的周边格选择指令,在对应的周边格内展示变化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以下步骤:
范文顺序变化训练:依据设定分解规则分解特定学习范文为不同的语言单元,并展示顺序被打乱后的语言单元,获取学习者针对语言单元的排序信息,判断是否排序正确。
本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述方法的步骤。
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方案基于原始范文进行拆解乱序处理,学习者通过重新排序范文的方式理解掌握原始范文的逻辑,不仅仅训练学习者对于文字表达的掌握,还可提升学习者对作文逻辑能力。
2、本方案将原始范文拆解为不同的语言单元,基于每个语言单元设置多写作维度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修辞维度变化,替换词汇维度变化,替换句式维度变化,角度维度变化以及想象维度变化,将一篇文章扩展成千变万换的文章,同时通过多写作维度的变化训练学习者掌握多写作维度,而不是单一地只会套用原模板,以此方式使得学习者在自己描述某个物品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多写作维度。
3、本方案同时还可对不完善的作文进行习作生长训练,通过内容升级、写法升级、形式升级等多写作维度扩展原始作文,区别于范文扩展学习,本习作生长学习模拟学习者的写作过程,训练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应用多写作维度以形成层次丰富的文章。
4、本方案将多写作维度整合以九宫格的形式进行展示,以整合巩固学习者对多写作维度的学习和掌握,利于学习者对写作句子的变化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方案的范文内容扩增变化步骤的一种展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方案的基础文章生长训练步骤的优化修辞升级子项的一种展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提供了本方案的九宫格维度展示的目标点为学练点的一种展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4提供了本方案的九宫格维度展示的目标点为写法的一种展示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本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的步骤,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比如IPAD,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另,本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提到的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的步骤。
本方案提供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主要从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训练学习者的作文能力,通过范文扩展学习多写作维度,将一篇范文扩展为千变万化的优秀文章;通过习作扩展生长应用多写作维度,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写作时应用多写作维度以完成层次丰富的文章撰写;通过九宫格展示多写作维度变化,巩固学习者对多写作维度的学习和掌握。
具体的,该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范文选择: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指令从范文库中选择特定学习范文;
在范文选择步骤中,范文库内存储针对不同难度级别、不同学习级别、不同作文体裁的学习范文,其中难度级别分为:低难度、中难度和高难度;其中学习级别分为:小学低级别、小学中级别、小学高级别;其中作文体裁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当然,难度级别、学习级别和作文体裁的具体设置内容并不受限制。
且不同难度、不同学习级别和不同作文体裁互相联动,学习选择指令对应至少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学习级别和不同作文体裁的一种或多种指令。举例而言,学习者选择小学中等难度状物文章,系统从范文库内挑选“叶圣陶的荷花”作为学习范文。
范文顺序变化训练:依据设定分解规则分解特定学习范文为不同的语言单元,并展示顺序被打乱后的语言单元,获取学习者针对语言单元的排序信息,判断是否排序正确。
在范文顺序变化训练步骤中,特定学习范文可被分为段落、句子、词汇三级语言单元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特定学习范文的分解规则为预设规则。另外,排序信息包括打乱后的语言单元重新排序后的位置信息,根据排序信息和原始特定学习范文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排序正确。通过这种方式可训练学习者对范文逻辑的学习和掌握,以更好地掌握范文的精髓,而不是只学习范文的内容和表达手法。
在范文顺序变化训练步骤中,从展示时开始计时或者从第一次获取学习者排序信息时开始计时,若时间时长超过设定时长则停止获取学习者的排序信息,以此方式规定学习者只能在设定时长内进行排序训练,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另外,设定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改。
另外,在本步骤中,打乱后的语言单元以不同颜色的色块形式展示,学习者拖拽色块对语言单元进行排序,对应拖拽的情况生成排序信息,若判断排序正确后发出胜利声响,反之,发出警报声。
范文内容扩增变化:选定特定学习范文的学练点并展示对应该学练点的多写作维度选项,获取学习者对应多写作维度选项的维度选择指令,依据特定的维度选择指令展示对应该学练点的维度变化内容,其中多写作维度选项包括修辞维度选项,词汇维度选项,句式维度选项,描写维度选项,想象维度选项以及讨论抒情维度选项,其中维度变化内容预先设置,维度变化内容为学练点对应该多写作维度变化后的内容。
其中学练点选择为被描述客体,优选为事物或句子,是文章中描写不同事物、场景之处或者是需要学生重点学习与训练地方,比如《荷花》范文中的“荷花”,且同一特定学习范文中的不同学练点可用不同的方式被展示,比如每一学练点以不同颜色的涂色及下划线的方式分别标记出来。
对应该学练点的多写作维度选项以魔方的形式被展示,增加学习者学习的乐趣,魔方可以立体旋转的方式被展示。
对应每个多写作维度选项进一步设置维度子项,维度选择指令对应特定的多写作维度选项和/或维度子项,其中对应修辞维度选项包括比喻子项、拟人子项、夸张子项、排比子项,分别对应不同的修辞手法;对应句式维度选项包括否定句子项,疑问句子项,反问句子项和感叹句子项;对应描写维度选项包括数量子项,大小子项,形状子项,颜色子项,动静子项,综合子项;对应想象维度选项包括相似联想子项,相关联想子项,相反联想子项,因果成长子项,变身想象子项,生命想象子项;对应讨论抒情维度选项包括抒情子项,讨论子项,对应每个修辞手法展示至少一维度变化内容。
其中修辞维度选项对应的维度变化内容用不同于原文的修辞手法对原文的学练点进行描写,以原文“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为例,其中荷叶为学练点(后续均以该例句进行示例说明),对应比喻的维度变化内容为“满堂的荷叶荷花,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漾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对应拟人的维度变化内容为“荷叶们在池塘里召开了挤压大赛。每片绿油油的荷叶像个大力士,你挤我,我挤你。有些大力士支撑不住了,就被其他大力士挤到了角落里去。一阵雷雨过后,小水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粒一粒的爬在荷叶上晒太阳,金光闪闪,非常美丽。有些荷叶是斜过来的,小水珠叭嗒叭嗒地落在池塘里,过一会儿就没有了声音”;对应排比的维度变化内容为“夏天,荷花池里的荷叶碧绿碧绿的,挨挨挤挤的,就像一个个圆盘,又像一柄柄大伞,更像是亭亭舞女的飞舞的碧绿的裙”。
其中词汇维度选项对应的维度变化内容用不同于原文的词语将学练点的意思或句子表达、表现出来,比如对应词汇维度选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荷叶层层叠叠、错落铺展着,活像一个个碧绿碧绿的大圆盘”。
其中句式维度选项对应的维度变化内容用不同的句式或加入其它不同的句式,以新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对应否定句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与原先想象的不同,荷叶长得并不是稀稀疏疏的,而是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对应疑问句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不知道是哪个仙子的巧手能够做出这么多精美的盘子?”;对应反问句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难道不是人间极美的景致吗?”;对应感叹句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圆得让人称奇!绿得让你陶醉!美得让你心动!”。
其中描写维度选项对应的维度变化内容从事物外在形象的不同角度对原文句子或描写方式进行魔变,比如对应数量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静静的湖面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把湖面铺盖得严严实实”,对应大小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尽情铺展着,肆意地层叠着,荷叶的多、荷叶的大、荷叶的密都让你不由啧啧称奇”;对应颜色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那片片的荷叶,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似层层碧浪,如片片翠玉”;对应动静子项的维度变化内容为“一阵风出来,荷叶在风中轻轻摆舞,好像万千碧绿的浮云荡漾在空天之上”。
其中想象维度选项对应的维度变化内容加入联想与想象或者以新的联想想象方式对对该处事物或学练点进行描写,其中讨论抒情维度选项对应的维度变化内容加入抒情议论或者以新的抒情议论方式对对该处事物或学练点进行描写,具体例子不展开展示了。
另外,在本方案中对应该学练点的维度变化内容选择以对照模式或者置换模式展示,本方案在此没有限制。如图1所示,提供了本方案的范文内容扩增变化步骤的一种展示方式。
通过以上范文学练方式学习者可很好地从单一的学练点扩增多写作维度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该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还包括实际训练步骤,如下,本方案的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文章选择:依据学习者的练习选择指令从练习库中选择特定基础文章;
同于范文库内存储的范文,练习库内存储针对不同难度级别、不同学习级别、不同作文体裁的基础范文,其中难度级别分为:低难度、中难度和高难度;其中学习级别分为:小学低级别、小学中级别、小学高级别;其中作文体裁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当然,难度级别、学习级别和作文体裁的具体设置内容并不受限制。且不同难度、不同学习级别和不同作文体裁互相联动,练习选择指令对应至少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学习级别和不同作文体裁的一种或多种指令。
基础文章生长训练:展示不同的文章生长选项,获取用户对应文章生长选项的生长训练指令,依据特定的生长训练指令展示对应该基础文章的生长内容,其中文章生长选项包括内容升级选项和写法升级选项,其中生长内容预先设置,生长内容扩展原基础文章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达到训练的效果,内容升级选项和写法升级选项需依次进行。其中内容升级选项对应“写什么”,也就是对写作内容,写作素材的细化、丰富和升级,其中写法升级选项在确定了“写什么”针对习作的“写法”进行训练,着重在描写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刻画人物”、“优化修辞”、“锤炼词语”与“多元表达”四个方面。以上四个方面学生可以选择步步推进,在升级一个方面后进行下一个方面升级,也可以单独选择某一方面进行优化与升级。
具体的,对应每个文章生长选项进一步设置生长子项,生长训练指令对应特定的文章生长选项和/或生长子项,其中对应内容升级选项包括拓展角度子项、丰富对象子项;对应写法升级选项包括刻画人物子项,优化修辞子项,锤炼词语子项和联想想象子项和多元表达子项。
若选择为内容升级选项:展示拓展角度子项和丰富对象子项,获取用户的生长训练指令,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拓展角度子项,生长内容为拓展的角度内容,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物角度、类别角度的一种或多种;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丰富对象子项,生长内容为拓展的对象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物品、建筑物、山水、人物和天气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拓展角度子项旨在在原作基础上从不同的更多角度或方向对文中内容或场景展开进一步具体的描述,扩展角度子项又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物角度,类别角度,其中时间角度从不同的、更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对同一或同一类型的事物或场景展开描写,空间角度按不同、更多的空间顺序,或者从不同的、更多的地点对同一或同一类型事物或场景展开描写,任务角度从不同的、更多的人物角度对同一或同一类型事物或场景展开描写,类别角度从不同的、更多的事物类型或特点角度对同一或同一类型事物或场景展开描写。也就是说,扩展角度子项在原基础文章的基础上提供不同扩展角度的生长内容,以此训练学习者描述文章的角度。
其中丰富对象子项在原作基础上增加新的描写对象,进而让文章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具体、细致。丰富的描写对象根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动物”、“植物”、“物品”、“建筑物”、“山水”、“人物”、“天气”等不同类型。“动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禽类”和“兽类”,“植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草类”和“树类”,“天气”可以进一步“日月星辰类”、“风类”、“云类”、“其他类”,人可以“讲述者”和“被描写者”等不同板块。当学习者选择丰富对象子项,生长内容显示不同于原基础文章的不同的描写对象。
比如基础文章若仅仅描述了天空中的某个片段的太阳、云朵的样子,对应的空间角度在原作“天空”角度,增加“大地角度”;对应的时间角度在原作“绚烂”增加晚霞开始及结束的阶段,展现晚霞从产生到结束的全部过程。
通过该方式实现在系统帮助下对文章进行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帮助学生一步步见证、掌握将文章写得更好、更到位的方法或地方,进而高效有力地帮助孩子掌握作文方法,提升作文能力。
若选择为写法升级选项:展示刻画人物子项,优化修辞子项,锤炼词语子项、联想想象子项和多元表达,获取用户的生长训练指令,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刻画人物子项,生长内容展示描述人物的内容,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优化修辞子项,生长内容展示添加或修改修饰后的内容,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锤炼词语子项,生长内容展示相较基础文章精进的词汇,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联想想象子项,生长内容展示基于基础文章扩展的想象内容,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多元表达,生长内容展示基于基础文章的新增表达方式内容。
其中刻画人物子项对习作中描写人物在具体刻画方面进行升级与优化,如果描写的对象是人或动物的话,从“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声音描写”、“心理描写”等角度生成对应的生长内容,如果描写的对象是植物、天气、物品、建筑物的话,从“分解描写”(从事物构成各个部分对该事物进行描写)、“动态描写”(从事物的动、静变化角度对该事物进行描写)生成对应的生长内容。
其中优化修辞升级子项对原作中的修辞进行优化与升级,具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常见的修辞类型,从不同的修辞类型生成生长内容。
其中锤炼词语子项对原作中使用不当或可以用的更好词语按照词语性质分别进行优化升级,具体进一步分为名词升级、动词升级、形容词升级、副词升级、量词升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生成生长内容。另,选择锤炼词语子项后可以不同的形式显示不同词性的词语,不同词性的词语根据预设的词语库匹配得到。
其中联想想象子项对原作基础上针对不同事物或整篇文章增加联想想象,进而让文章更加生动丰富,具体包括从“联想”与“想象”角度生成生长内容。
其中多元表达子项在原作基础上针对不同事物或整篇文章增加抒情、议论、说明等不同表达方式,进而让文章更加生动丰富。具体包括从抒情、议论、说明角度生成生长内容。
在基础文章生长训练后,生成生长内容后的基础文章可保存形成生长文章,对应的保存和展示方式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可选择多项文章生长选项。如图2所示,为在基础文章生长训练步骤的示意图,展示了优化修辞升级子项的情况。
另外,该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进一步包括学习巩固阶段,对应的包括如下步骤:
九宫格维度展示:展示九宫格,其中九宫格的中心格显示需要维度变化的目标点,九宫格的周边格显示不同的变化选项,其中变化选项对应该目标点的变化内容。
训练维度展示:获取学练者的周边格选择指令,在对应的周边格内展示变化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九宫格的周边格对应的变化选项可自编辑,学习者可自行拖曳对应的变化选项至对应的周边格内,对应该多变化选项的变化内容相应被设置。
若目标点包括事物和句子,则目标点对应上述提到的学练点,变化选项对应上述提到的多写作维度选项,变化内容对应上述提到的维度变化内容。
比如以目标点为“月亮”为例进行说明,时间角度对应的周边格内可显示“春、夏、秋、冬的月、初一月中十五的月,晴天多云阴郁天气的月”,空间角度对应的周边格内可显示“平原、山地、大海、沙漠中的月”,不同人物对应的周边格显示“孩子、恋人、中年人、老人心中的月”,不同特点对应的周边格显示“明朗的月、浪漫的月、忧愁的月、恐怖的月”。
另外,目标点为指定手法,其中指定手法对应语文作文中的作文写法,比如动静结合;此时,变化选项对应不同类型的事物,对应该变化选项的变化内容为用指定手法描述不同类型事物的内容。
比如以目标点为“动静结合”为例进行说明,周边格的变化内容可分别对应修饰植物、动物、物品、物品、天气、人、想象、古文古诗。
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点击九宫格中间格自主选择不同的写作手法或方式,再通过九宫格其他八个格子标题提示先展开思考、构想,然后再分别点击相应的格子,则该格子中出现使用该手法描写该事物的例句或段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范文选择: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指令从范文库中选择特定学习范文;
范文内容扩增变化:选定特定学习范文的学练点并展示对应该学练点的多写作维度选项,获取学习者对应多写作维度选项的维度选择指令,依据特定的维度选择指令展示对应该学练点的维度变化内容,其中多写作维度选项包括修辞维度选项,词汇维度选项,句式维度选项,描写维度选项,想象维度选项以及讨论抒情维度选项,其中维度变化内容预先设置,维度变化内容为学练点对应该多写作维度变化后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文章选择:依据学习者的练习选择指令从练习库中选择特定基础文章;
基础文章生长训练:展示不同的文章生长选项,获取用户对应文章生长选项的生长训练指令,依据特定的生长训练指令展示对应该基础文章的生长内容,其中文章生长选项包括内容升级选项和写法升级选项,其中生长内容预先设置,生长内容扩展原基础文章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九宫格维度展示:展示九宫格,其中九宫格的中心格显示需要维度变化的目标点,九宫格的周边格显示不同的变化选项,其中变化选项对应该目标点的变化内容;
训练维度展示:获取学练者的周边格选择指令,在对应的周边格内展示变化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范文顺序变化训练:依据设定分解规则分解特定学习范文为不同的语言单元,并展示顺序被打乱后的语言单元,获取学习者针对语言单元的排序信息,判断是否排序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定学习范文可被分为段落、句子、词汇三级语言单元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特定学习范文的分解规则为预设规则,排序信息包括打乱后的语言单元重新排序后的位置信息,根据排序信息和原始特定学习范文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排序正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学练点是范文中描写不同事物、场景之处或者是需要学习者重点学习与训练地方,对应修辞维度选项包括比喻子项、拟人子项、夸张子项、排比子项,分别对应不同的修辞手法;对应句式维度选项包括否定句子项,疑问句子项,反问句子项和感叹句子项;对应描写维度选项包括数量子项,大小子项,形状子项,颜色子项,动静子项,综合子项;对应想象维度选项包括相似联想子项,相关联想子项,相反联想子项,因果成长子项,变身想象子项,生命想象子项;对应讨论抒情维度选项包括抒情子项,讨论子项,对应每个修辞手法展示至少一维度变化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选择为内容升级选项:展示拓展角度子项和丰富对象子项,获取用户的生长训练指令,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拓展角度子项,生长内容为拓展的角度内容,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物角度、类别角度的一种或多种;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丰富对象子项,生长内容为拓展的对象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物品、建筑物、山水、人物和天气的一种或多种;若选择为写法升级选项:展示刻画人物子项,优化修辞子项,锤炼词语子项、联想想象子项和多元表达,获取用户的生长训练指令,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刻画人物子项,生长内容展示描述人物的内容,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优化修辞子项,生长内容展示添加或修改修饰后的内容,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锤炼词语子项,生长内容展示相较基础文章精进的词汇,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联想想象子项,生长内容展示基于基础文章扩展的想象内容,若选择的生长训练指令对应多元表达,生长内容展示基于基础文章的新增表达方式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目标点包括事物和句子,则目标点对应上述提到的学练点,变化选项对应上述提到的多写作维度选项;若目标点为指定手法,其中指定手法对应语文作文中的作文写法,变化选项对应不同类型的事物,对应该变化选项的变化内容为用指定手法描述不同类型事物的内容。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81078.8A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15819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1078.8A CN111581951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1078.8A CN111581951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951A true CN111581951A (zh) 2020-08-25
CN111581951B CN111581951B (zh) 2023-04-25

Family

ID=7211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1078.8A Active CN111581951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19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0069A (zh) * 2021-06-15 2021-09-07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辅助用户背诵课文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87A (zh) * 2002-03-01 2003-09-17 何万贯 作文修改写作系统
JP2004333612A (ja) * 2003-05-01 2004-11-25 Eigyotatsu Kofun Yugenkoshi ヒントプロフィールを用いた文章タイピング学習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678601A (zh) * 2013-12-13 2014-03-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范文检索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98157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信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87A (zh) * 2002-03-01 2003-09-17 何万贯 作文修改写作系统
JP2004333612A (ja) * 2003-05-01 2004-11-25 Eigyotatsu Kofun Yugenkoshi ヒントプロフィールを用いた文章タイピング学習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678601A (zh) * 2013-12-13 2014-03-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范文检索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98157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信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晓伟,张汝敏: "应用写作"双训" 教学改革探索"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0069A (zh) * 2021-06-15 2021-09-07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辅助用户背诵课文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951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ilsback et al. Agent-based and individual-based modeling: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Zuckerman et al. Inquiry as a pivotal element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within the Vygotskian paradigm: building a science curriculum for the elementary
DeLoughrey Ecocriticism: The Politics of Place
Roncken et al. Landscape machines: productive nature and the future sublime
Spock Teaching as a lively art
McNair et al. Drawing on their understanding: using illustrations to invoke deeper thinking about plants
Sloan " The Sense of Sublimity": Darwin on Nature and Divinity
CN111581951B (zh) 一种基于多写作维度变化的作文学练方法、设备及介质
Herrington Kindergarten: Garden pedagogy from romanticism to reform
Alexander The nature of order: An essay on the art of build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life
Beudel Science, wonder, and new nature writing: Rachel Carson
Wilkerson et al. Learning from “Interpretations of Innovation” in the CoDesign of Digital Tools
Beudel et al. Rachel Carson
Zhao et al. Application of a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in Natural Landscape Animation Design
Zhou et al. 6 Teaching English and Solar Terms through 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Young Chinese Children
Salma et al. Use of Picture and Picture Models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Class III Natural Resources Theme of SD Negeri Langung
Munib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hydroponics education for children through story book design
Narula et al. EXPLORING IN-SERVICE TEACHERS’BELIEFS ABOUT HAPPINESS
Lopez et al. Letting in the Sun: Native Youth Transform Their School with Murals.
Mulawarman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models writing short stories based on values of local song kutai area
Zhou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Art Education
Trone 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risis: poetics of the wild
Smith et al. Growing resilience through connecting with nature
Utaberta et al. Redefining library learning Facilities in Malaysia: Lesson from Frank Lloyd Wright sustainable approach in spatial and landscape design
Silvester People and Nature: Xuefeng Chen's Cross-Cultural Gard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