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1815A -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1815A
CN111581815A CN202010376407.XA CN202010376407A CN111581815A CN 111581815 A CN111581815 A CN 111581815A CN 202010376407 A CN202010376407 A CN 202010376407A CN 111581815 A CN111581815 A CN 111581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el
xml
file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64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1815B (zh
Inventor
董磊
吴兴杰
郄永军
钟进
魏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64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1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1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1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8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emi-structured data, e.g. markup language structured data such as SGML, XML or HTML
    • G06F16/83Querying
    • G06F16/832Query for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8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emi-structured data, e.g. markup language structured data such as SGML, XML or HTML
    • G06F16/84Mapping; Conver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步骤二、对历史工艺文件和历史工艺模型处理为基于XML格式的模型信息,得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步骤三、将结构化工艺信息树生成基于语义网的本体实例;步骤四、利用XPATH和SQARQL叠加的方式进行基于知识本体的语义查询、知识应用和推理。本发明利用现有工艺结构化工艺文档和工艺模型,构建“所有即所用”的工艺知识本体模型和实例,攻克领域知识本体无法构建完整的难题,结合XML技术和本体理论可将现有结构化工艺文档和工艺模型转化为图形本体结构并实例化语义,使得工艺模型本体的构建和实例化同时完成,为工艺知识沉淀和应用提供新的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体构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及知识推理方法。
背景技术
模型驱动的虚拟研制技术能够快速的在数字空间不断的对产品制造所需的条件、形貌、参数进行迭代设计和仿真,使得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不断逼近实际生产情况。工艺是产品研制生产的纽带和关键环节,工艺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够决定制造效率、成本、质量,更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近年来数字化工艺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制造企业或制造车间中,工艺准备、生产准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和检验检测信息也基本达到紧密联系、互连互动。数字化工艺系统已从卡片式CAPP走向模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数字化研制平台。其中模型化工艺设计及表达,能够有效消除不同工艺设计人员用自然语言对事物描述的歧义,使得现场工作人员能够更直观理解设计意图,也能够为规划和仿真进行准备。但模型信息无法直接利用,也无法取代工艺设计过程以及工艺知识的应用,传统的将工艺知识分类条目化引用的方式,不但检索效率低且通常无法找到准确的知识进行加工应用,语义网和本体能够基于图的方式更为灵活的对工艺知识进行应用,但是存在着领域知识本体构建困难,模型信息无法有效利用,推理不准确等困难。
综上所述,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工艺模型信息和结构化工艺进行有效利用沉淀为工艺知识的方法,并能够在新工艺设计时提供有效支撑,推理工艺步骤,工装设备以及工艺参数等内容,加快工艺的设计和可重用性,加快研制周期减少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针对工艺领域知识应用困难的现状,利用现有工艺结构化工艺文档和工艺模型,构建“所有即所用”的工艺知识本体模型和实例,克服领域知识本体无法构建完整的困难,提供了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用于在详细工艺设计时系统自动推荐工艺参数和工艺知识,使得工艺知识的能够快速沉淀和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
步骤二、对历史工艺文件和历史工艺模型处理为基于XML格式的模型信息,得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
步骤三、将结构化工艺信息树生成基于语义网的本体实例;
步骤四、利用XPATH和SQARQL叠加的方式进行基于知识本体的语义查询、知识应用和推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包括:
结构化工艺信息,包括设计对工艺的要求文档、工艺策划文件、工艺设计文件、成册或不成册文件;
基于MBD的设计模型模板内容,包括材料、附注、标注、重量、特征;
基于模型的工艺模型信息,包括模型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基于模型的现场工艺信息,包括现场检验记录、作业指导书、小票、协调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对历史工艺文件和历史工艺模型处理为基于XML格式的模型信息,具体为:基于XML的模型信息转化,包括对工艺模型中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和结构化工艺信息进行提取和重用,获得MBD模型中非几何信息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对于几何信息采用标准的STEP模型进行XML转化,所述结构化工艺信息包括工艺管理信息、制造资源信息、机加和装配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将结构化工艺信息树生成基于语义网的本体实例,具体步骤为:将系统中所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文件的进行信息综合,完成相同节点的合并,形成复杂的有向图结构,并且每个节点有是一段基于自然语言的文字描述,或者为细粒度的结构化工艺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利用XPATH和SQARQL的叠加的方式进行基于知识本体的语义查询、知识应用和推理具体包括,利用XPATH技术对本体进行遍历,利用SQARQL对本体节点进行细粒度的自然语言语义查询,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相似度高于阈值的兄弟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对于几何信息采用标准的STEP模型进行XML转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按照工艺文件编号,排序工艺系统现有AO/FO文件;
步骤2.2:按照AO/FO编号,对照工艺模型文件,利用MBD非几何信息抽取工具抽取非几何信息并存成“.xml”文件;
步骤2.3:解析AO/FO文件,生成基于XML的工艺文件;
步骤2.4:转化工艺模型文件为STEP文件;
步骤2.5:解压STEP文件,找到其信息描述文件“.xml”;
步骤2.6:叠加STEP文件信息和AO/FO文件,转化为新的工艺信息模型描述文件“newP.xml”;
步骤2.7:将新的工艺信息模型描述文件,转化为树形信息模型;
步骤2.8:将树形信息模型另存为新的具有几何模型关联约束的AO/FO文件“编号-newaofo.xml”;
步骤2.9:重复步骤2.2-步骤2.8,将系统现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都转化为树形信息模型,即结构化工艺信息树。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利用语义网生成方法,将系统中所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文件的进行信息综合,完成相同节点的合并,形成复杂的有向图结构,并且每个节点是一段基于自然语言的文字描述,或为细粒度的结构化工艺参数,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3.1:排序“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建立有向图,初始为空;
步骤3.2:按照编号读取第一个“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并将树形信息树赋予有向图,设置指针“P”指向树形有向图的根节点;
步骤3.3:读取下一个“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设置指针“P1”指向树形节点根节点;
步骤3.4:判断“P”和“P1”是否为同类型的标签,若是则继续执行,若不是则跳至步骤3.13;
步骤3.5:对比“P”和“P1”的值;
步骤3.6:判断是否相同,若不同向下执行,若相同跳至步骤3.11;
步骤3.7:若不同,将“P1”赋值为“P”的兄弟节点“P2”,并为“P”“P2”建立新的父亲节点“P-parent”值为“root”;
步骤3.8:“P”和“P1”同时进行广度遍历;
步骤3.9:判断“P”和“P1”是否为同类型的标签,若是则继续执行,若不是则跳至步骤3.13;
步骤3.10:若“P”先遍历完毕,则“P”停留在最后的叶子节点,否则“P”回溯到“P”的根节点,重复步骤3.3-3.10;
步骤3.11:若“P”和“P1”值相同,将“P1”值置为“same”,“P”和“P1”同时向左儿子节点移动,进行广度遍历;
步骤3.12:重复步骤3.4-3.12;
步骤3.13:若“P”和“P1”是为不同类型的标签,为“P”建立兄弟标签,赋值“P1”标签,重复步骤3.4-3.13;
步骤3.14:重复步骤3.4-步骤3.14,直至步骤3.3工艺文件所有节点遍历完毕;
步骤3.15:重复步骤3.2-步骤3.15,将系统现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都转化为基于图的语义网本体;
步骤3.16:使用图数据库,存储该本体实例。
进一步的,所述XPATH和SQARQL的叠加语义查询和推理方法,利用XPATH对本体进行遍历,利用SQARQL对本体节点进行细粒度的自然语言语义查询,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儿子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相似度高于阈值的兄弟节点;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4.1:输入的XPATH查询语句,进行深度优先查询;
步骤4.2:当查询到该节点时,使用SQARQL对节点内的值进行基于自然语义的查询;
步骤4.3:SQARQL完成相似度评价并返回值;
步骤4.4: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儿子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
步骤4.5: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似度高于阈值的兄弟节点;
步骤4.6:重复步骤4.2-4.5,完成遍历;
步骤4.7:将查询结果进行推荐。
本发明的应用能够达到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工艺知识涉及到工厂方方面面和整体工业水平,目前市场缺乏对工艺知识有效管理的工具,更无法很好的沉淀和利用工艺知识。基于本体的工艺知识推理为工艺知识应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但是工艺领域知识本体无法有效构建完整,本发明利用现有工艺结构化工艺文档和工艺模型,构建“所有即所用”的工艺知识本体模型和实例,突破了工艺本体构建完整性和有效性的瓶颈,为工艺知识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2)本发明所建立的工艺知识都为现有工艺文件所组成,具有良好的用户适用性和现场有效性。
(3)本发明所使用技术效率高,能够帮助大多数没有很好工艺知识应用基础的制造厂快速建立工艺知识沉淀和应用环境,使得工艺设计更加智能和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XML的弹性工艺模型信息框架示意;
图3为本发明的MBD模型工程注释信息示意;
图4为本发明的基于XML的工艺文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XPATH和SQARQL的叠加语义查询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三维CAPP工序内容实现的界面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三维CAPP工序流程实现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用于在详细工艺设计时系统自动推荐工艺参数和工艺知识,使得工艺知识的能够快速沉淀和应用。如图1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建立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
步骤二、对历史工艺文件和历史工艺模型处理为基于XML格式的模型信息,得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
步骤三、将结构化工艺信息树生成基于语义网的本体实例;
步骤四、利用XPATH和SQARQL叠加的方式进行基于知识本体的语义查询、知识应用和推理。
其中,所述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包括以下详细内容:
工艺信息:主要分为工艺设计信息、零件制造信息、产品装配信息、制造资源信息四类:
其中工艺设计信息(工艺管理信息、工艺模型信息、工艺制造信息、模型元素信息),具体如下:
工艺管理信息(工艺分工、工艺路线规划、工艺更改、仿真信息、工时定额、其他管理信息);
工艺模型信息(毛坯模型、工序模型、工步模型、检验模型);
工艺制造信息(工序步骤描述、材料描述、特征改变描述、工艺参数描述、工艺方法等信息);
模型元素信息(三维实体、面、线、点、几何间约束)。
其中零件制造信息(交付规范、设计文件、零件工序模型、工艺设计信息、工装信息、约束关系)。
其中产品装配信息(设计文件、三维模型、工艺属性、工艺流程、工艺过程模型、工艺内容、工装信息、约束关系)。
其中制造资源信息(人力资源: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设备资源: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知识资源;物料资源;其他)。
以上信息模型为总体框架,其构造方式如图2所示,是基于XML标准化描述语言,它以信息模型属性的分类作为描述项,具体信息模型的属性值作为描述项的详细说明,因此,获得在信息框架下的弹性可扩展能力,当有新的属性需要添加时只需要在对应框架增加XML标签的描述。
其中,所述基于XML的模型信息转化方法,包括对工艺模型中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和结构化工艺信息(工艺管理信息、制造资源信息、机加和装配信息等)的提取和重用。使用模型解析技术获得MBD模型中非几何信息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如图3所示;对于几何信息采用了标准的STEP模型进行XML转化,整体几何和非几何信息进行对应、叠加得到完整的工艺模型信息。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按照工艺文件编号,排序工艺系统现有AO/FO文件;
步骤2:按照AO/FO编号,对照工艺模型文件,利用MBD非几何信息抽取工具抽取非几何信息并存成“.xml”文件;
步骤3:解析AO/FO文件,生成基于XML的工艺文件,如4所示;
步骤4:转化工艺模型文件为STEP文件;
步骤5:解压STEP文件,找到其信息描述文件“.xml”;
步骤6:叠加STEP文件信息和AO/FO文件,转化为新的工艺信息模型描述文件“newP.xml”;
步骤7:将新的工艺信息模型描述文件,转化为树形信息模型;
步骤8:将树形信息模型另存为新的具有几何模型关联约束的AO/FO文件“编号-newaofo.xml”;
步骤9:重复步骤2-步骤8,将系统现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都转化为树形信息模型,即结构化工艺信息树。
其中,所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利用语义网生成方法,将系统中所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文件的进行信息综合,完成相同节点的合并,形成复杂的有向图结构,并且每个节点有可能是一段基于自然语言的文字描述,也有可能为细粒度的结构化工艺参数。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排序“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建立有向图,初始为空;
步骤2:按照编号读取第一个“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并将树形信息树赋予有向图,设置指针“P”指向树形有向图的根节点;
步骤3:读取下一个“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设置指针“P1”指向树形节点根节点;
步骤4:判断“P”和“P1”是否为同类型的标签,若是则继续执行,若不是则跳至步骤13;
步骤5:对比“P”和“P1”的值;
步骤6:判断是否相同,若不同向下执行,若相同跳至步骤11;
步骤7:若不同,将“P1”赋值为“P”的兄弟节点“P2”,并为“P”“P2”建立新的父亲节点“P-parent”值为“root”;
步骤8:“P”和“P1”同时进行广度遍历;
步骤9:判断“P”和“P1”是否为同类型的标签,若是则继续执行,若不是则跳至步骤13;
步骤10:若“P”先遍历完毕,则“P”停留在最后的叶子节点,否则“P”回溯到“P”的根节点,重复步骤3-10;
步骤11:若“P”和“P1”值相同,将“P1”值置为“same”,“P”和“P1”同时向左儿子节点移动,进行广度遍历
步骤12:重复步骤4-12;
步骤13:若“P”和“P1”是为不同类型的标签,为“P”建立兄弟标签,赋值“P1”标签,重复步骤4-13;
步骤14:重复步骤4-步骤14,直至步骤3工艺文件所有节点遍历完毕;
步骤15:重复步骤2-步骤15,将系统现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都转化为基于图的语义网本体。
步骤16:使用图数据库,存储该本体实例;
其中,XPATH和SQARQL的叠加语义查询和推理方法,利用XPATH技术对本体进行遍历,利用SQARQL对本体节点进行细粒度的自然语言语义查询,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儿子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高相似度的兄弟节点。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输入的XPATH查询语句,进行深度优先查询;
步骤2:当查询到该节点时,使用SQARQL对节点内的值进行基于自然语义的查询;
步骤3:SQARQL完成相似度评价并返回值;
步骤4: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儿子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
步骤5: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高相似度的兄弟节点;
步骤6:重复步骤2-5,完成遍历;
步骤7:将查询结果进行推荐;
图5为本发明的XPATH和SQARQL的叠加语义查询示意图;系统快速展现三维模型,为了能和指令编辑器快速交互将部分指令数据信息使用XML技术改造,具体实现参见图6(a);而图像信息如工序流程信息,系统采用了mxGraph绘图组件将图中信息已XML格式化存储,参见图6(b)。
当需要工艺设计时系统通过xmlFileCreator.SaveXml(parameters,outParameters)使用jdom技术将数据信息转化为XML文件,而图像信息使用ajax将XML信息流直接传递给服务器;当需要展示数据时再通过XmlFileReader().readXml(parameters,outParameters)方法格式化查询、读取XML信息。参考CAD信息语义检索,同样需要建立本体类型和关系的语义映射表,不再赘述。接下来,对自然语言检索语句,利用分词工具进行结构分解,对分解后的检索请求进行语义映射,生成SPARQL检索语句,返回检索结果。如图4,通过开发系统键入自然检索语言,实现模型信息的语义检索,可获取模型所有上游和下游关联模型信息、工程注释信息等内容,并进入CATIA中进行查看。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且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8)

1.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
步骤二、对历史工艺文件和历史工艺模型处理为基于XML格式的模型信息,得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
步骤三、将结构化工艺信息树生成基于语义网的本体实例;
步骤四、利用XPATH和SQARQL叠加的方式进行基于知识本体的语义查询、知识应用和推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可弹性扩展的工艺模型信息框架包括:
结构化工艺信息,包括设计对工艺的要求文档、工艺策划文件、工艺设计文件、成册或不成册文件;
基于MBD的设计模型模板内容,包括材料、附注、标注、重量、特征;
基于模型的工艺模型信息,包括模型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基于模型的现场工艺信息,包括现场检验记录、作业指导书、小票、协调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对历史工艺文件和历史工艺模型处理为基于XML格式的模型信息,具体为:基于XML的模型信息转化,包括对工艺模型中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和结构化工艺信息进行提取和重用,获得MBD模型中非几何信息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对于几何信息采用标准的STEP模型进行XML转化,所述结构化工艺信息包括工艺管理信息、制造资源信息、机加和装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将结构化工艺信息树生成基于语义网的本体实例,具体步骤为:将系统中所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文件的进行信息综合,完成相同节点的合并,形成复杂的有向图结构,并且每个节点有是一段基于自然语言的文字描述,或者为细粒度的结构化工艺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利用XPATH和SQARQL的叠加的方式进行基于知识本体的语义查询、知识应用和推理具体包括,利用XPATH技术对本体进行遍历,利用SQARQL对本体节点进行细粒度的自然语言语义查询,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相似度高于阈值的兄弟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于几何信息采用标准的STEP模型进行XML转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按照工艺文件编号,排序工艺系统现有AO/FO文件;
步骤2.2:按照AO/FO编号,对照工艺模型文件,利用MBD非几何信息抽取工具抽取非几何信息并存成“.xml”文件;
步骤2.3:解析AO/FO文件,生成基于XML的工艺文件;
步骤2.4:转化工艺模型文件为STEP文件;
步骤2.5:解压STEP文件,找到其信息描述文件“.xml”;
步骤2.6:叠加STEP文件信息和AO/FO文件,转化为新的工艺信息模型描述文件“newP.xml”;
步骤2.7:将新的工艺信息模型描述文件,转化为树形信息模型;
步骤2.8:将树形信息模型另存为新的具有几何模型关联约束的AO/FO文件“编号-newaofo.xml”;
步骤2.9:重复步骤2.2-步骤2.8,将系统现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都转化为树形信息模型,即结构化工艺信息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结构化工艺信息树利用语义网生成方法,将系统中所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文件的进行信息综合,完成相同节点的合并,形成复杂的有向图结构,并且每个节点是一段基于自然语言的文字描述,或为细粒度的结构化工艺参数,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3.1:排序“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建立有向图,初始为空;
步骤3.2:按照编号读取第一个“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并将树形信息树赋予有向图,设置指针“P”指向树形有向图的根节点;
步骤3.3:读取下一个“编号-newaofo.xml”工艺文件,设置指针“P1”指向树形节点根节点;
步骤3.4:判断“P”和“P1”是否为同类型的标签,若是则继续执行,若不是则跳至步骤3.13;
步骤3.5:对比“P”和“P1”的值;
步骤3.6:判断是否相同,若不同向下执行,若相同跳至步骤3.11;
步骤3.7:若不同,将“P1”赋值为“P”的兄弟节点“P2”,并为“P”“P2”建立新的父亲节点“P-parent”值为“root”;
步骤3.8:“P”和“P1”同时进行广度遍历;
步骤3.9:判断“P”和“P1”是否为同类型的标签,若是则继续执行,若不是则跳至步骤3.13;
步骤3.10:若“P”先遍历完毕,则“P”停留在最后的叶子节点,否则“P”回溯到“P”的根节点,重复步骤3.3-3.10;
步骤3.11:若“P”和“P1”值相同,将“P1”值置为“same”,“P”和“P1”同时向左儿子节点移动,进行广度遍历;
步骤3.12:重复步骤3.4-3.12;
步骤3.13:若“P”和“P1”是为不同类型的标签,为“P”建立兄弟标签,赋值“P1”标签,重复步骤3.4-3.13;
步骤3.14:重复步骤3.4-步骤3.14,直至步骤3.3工艺文件所有节点遍历完毕;
步骤3.15:重复步骤3.2-步骤3.15,将系统现有结构化工艺文件和工艺模型都转化为基于图的语义网本体;
步骤3.16:使用图数据库,存储该本体实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XPATH和SQARQL的叠加语义查询和推理方法,利用XPATH对本体进行遍历,利用SQARQL对本体节点进行细粒度的自然语言语义查询,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儿子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相似度高于阈值的兄弟节点;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4.1:输入的XPATH查询语句,进行深度优先查询;
步骤4.2:当查询到该节点时,使用SQARQL对节点内的值进行基于自然语义的查询;
步骤4.3:SQARQL完成相似度评价并返回值;
步骤4.4:对符合相似度的实体扩大到节点进行使用并通过XPATH向有向图儿子节点移动推荐其内容;
步骤4.5:通过对兄弟遍历和相似度评价推荐相似度值高于阈值的兄弟节点;
步骤4.6:重复步骤4.2-4.5,完成遍历;
步骤4.7:将查询结果进行推荐。
CN202010376407.XA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Active CN111581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407.XA CN111581815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407.XA CN111581815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815A true CN111581815A (zh) 2020-08-25
CN111581815B CN111581815B (zh) 2023-10-03

Family

ID=72112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6407.XA Active CN111581815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18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9585A (zh) * 2023-07-24 2023-08-22 南昌大学 一种运用本体的工艺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6811A1 (en) * 2000-05-23 2002-10-24 Krupa Kennet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n XML data structure into a relational database
US20140379755A1 (en) * 2013-03-21 2014-12-25 Infosy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lating user keywords into semantic queries based on a domain vocabulary
CN105447253A (zh) * 2015-11-27 2016-03-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三维工艺数据的集成方法
CN106528770A (zh) * 2016-11-07 2017-03-22 大连工业大学 基于设计意图的cad语义模型检索方法
CN106649769A (zh) * 2016-12-27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基于语义的xbrl数据到owl数据的转换方法
CN110502587A (zh) * 2019-07-08 2019-11-26 史健勇 基于语义融合的bim和gis集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6811A1 (en) * 2000-05-23 2002-10-24 Krupa Kennet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n XML data structure into a relational database
US20140379755A1 (en) * 2013-03-21 2014-12-25 Infosy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lating user keywords into semantic queries based on a domain vocabulary
CN105447253A (zh) * 2015-11-27 2016-03-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三维工艺数据的集成方法
CN106528770A (zh) * 2016-11-07 2017-03-22 大连工业大学 基于设计意图的cad语义模型检索方法
CN106649769A (zh) * 2016-12-27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基于语义的xbrl数据到owl数据的转换方法
CN110502587A (zh) * 2019-07-08 2019-11-26 史健勇 基于语义融合的bim和gis集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帆;钟艳如;韦秀仙;梁毅芳;彭娟;: "基于OWL的工艺BOM本体构建方法研究", 制造业自动化 *
李秀玲;张树生;黄瑞;黄波;王思佳;: "面向工艺重用的工艺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9585A (zh) * 2023-07-24 2023-08-22 南昌大学 一种运用本体的工艺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6629585B (zh) * 2023-07-24 2023-09-19 南昌大学 一种运用本体的工艺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815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manowski et al. A data mining approach to forming generic bills of materials in support of variant design activities
Hu et al. Knowledge extraction and discovery based on BIM: a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Martínez-Rojas et al.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the acquisi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from bill of quantities in building projects
CN104809186B (zh) 模具设计与制造知识库的构建方法
Riesener et al. Framework for defining information quality based on data attributes within the digital shadow using LDA
Brodsky et al. A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for reusable abstractions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CN112395424A (zh) 一种复杂产品质量问题追溯方法及系统
CN103761357A (zh) 一种ug环境下基于xml的制造特征建模系统的方法
Shen et al. Dynamic knowledge modeling and fusion method for custom apparel pro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Kamalabalan et al. Tool support for traceability of software artefacts
Xiao et al. Knowledge graph-bas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planning: A state-of-the-art review
CN115809302A (zh) 元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1815B (zh) 一种基于xml的工艺模型本体构建方法
Austin et al. PaladinRM: Graph‐based visualization of requirements organized for team‐based design
Di Leva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conceptual database design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with M∗
Zhang et al. A knowledge reuse-based computer-aided fixture design framework
Žáková et al. Relational data mining applied to virtual engineering of product designs
Jha et al. Automatic propagation of feature modification across domains
Kordomatis et al. Web object identification for web automation and meta-search
CN105893668B (zh) 一种基于流语义的物料形态变化功能分解方法
Pretorius Lexon visualization: visualizing binary fact types in ontology bases
CN114238263A (zh) 一种基于数据字典的数据库建模系统
CN112434376A (zh) 一种用于spd系统的异构cad船体模型的快速转换方法
Rajbhoj et al. DocToModel: Automated Authoring of Models from Divers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Documents
Chen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emantic 3D City Models from Conceptual Massing Mod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