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0622A -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622A
CN111580622A CN202010272410.7A CN202010272410A CN111580622A CN 111580622 A CN111580622 A CN 111580622A CN 202010272410 A CN202010272410 A CN 202010272410A CN 111580622 A CN111580622 A CN 111580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speed
induction signal
fa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24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旌机
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24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0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0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6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4Systems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风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风扇;风扇控制方法包括:发射第一感应信号;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由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Description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运行时,由于电子元器件发散热量会使得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升高,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停止运行或损坏。目前相关技术通过在电子设备内部安装风扇进行降温,电子设备内部的风扇虽然可以给电子设备进行降温,但是风扇高速转动带来的噪声同样会对用户操控电子设备运行带来影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操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电子设备内部风扇高速转动带来的噪声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操控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风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风扇,该方法包括:
发射第一感应信号;
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由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
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第一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
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所述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确定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速度控制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包括:
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速度;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所述第一速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包括:
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且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时长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参数处于设定区间时,确定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预处理;
检测预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放大;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滤波;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射第一感应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由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提供的模型训练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通过发射第一感应信号;接收第二感应信号;第二感应信号为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检测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电子设备与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在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人体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自动调整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避免对用户操控电子设备运行带来影响,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操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感应模块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风扇。参照图1,风扇控制方法包括:
S101,发射第一感应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机身上安装有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向电子设备周围发射第一感应信号(红外信号)。
S102,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感应信号为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红外信号。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电子设备前方可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移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电压型模拟信号输出,电子设备前方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将输出较为稳定的1V电压。当有人体经过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收到人体反射出的红外信号会造成传感器输出端的电压扰动,将导致输出端在原有1V的基础上产生uV或mV级别的脉冲扰动。人体移动的角速度越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脉冲频率越大,可以根据脉冲频率的大小来判断移动的物体是否为人体;人体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距离越近,扰动的电压幅度越大,可以根据电压幅度的大小判断人体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距离。
S103,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检测电子设备周围是否存在人体。
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S201,基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发射红外信号和接收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红外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电子设备与周围的物体的距离。或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反射光(红外线)的强弱来判断电子设备与物体的距离,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光强度随物体的距离而变化,物体距离电子设备近则反射光强度大,物体距离电子设备远则反射光强度弱。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光强估算出电子设备与物体的距离。
S202,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参数处于设定区间时,确定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参数为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红外信号的频率。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红外信号的频率小于1Hz,则判定该红外信号为无效信号。如果红外信号的频率处于1Hz-10Hz,则判定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为人体。如果红外信号的频率大于10Hz,则判定红外信号为蚊蝇蛾等飞虫产生的干扰信号,也就是说电子设备的周围不存在人体。
参考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S301,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预处理。
S302,检测预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放大;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滤波;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变化幅度十分微弱,需要使用放大器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一定的放大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处理。
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于某些情况会产生一些无用的脉冲信号,需要滤除这些无用的脉冲信号。例如,热噪声的存在或者飞蛾快速飞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头前的检测区域可能导致产生一些无用的频率较高的脉冲信号;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一定的稳态变化输出也是无用的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带通放大滤波器(带通滤波参数1Hz到10Hz)来放大有用信号和滤除无用的干扰信号。
由于电子设备需要的是数字信号,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所以需要对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取电子设备所需的数字信号。
S104,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说明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人体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近。此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例如,增加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或减小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假设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当笔记本电脑长时间不使用时,笔记本电脑会进入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风扇转速很低。当有用户靠近笔记本电脑时,认为用户马上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由待机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由于笔记本电脑在正常状态下的能耗较高,因此需要增加风扇的转速,从而提高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控效率。
或者,假设电子设备为交换机,当交换机周围无人存在时,交换机内部的风扇维持高转速,以此最大能力的降低交换机内部的温度。当有用户靠近交换机时,由于交换机内部的风扇高速转动产生巨大的噪音,会影响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效率。此时,当检测到人体靠近时,减小交换机内部的风扇转速,从而降低噪声,提高用户对设备的操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包括:
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且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时长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设定条件需要持续设定时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误判,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通过发射第一感应信号;接收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第一感应信号生成的第二感应信号;检测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电子设备与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在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人体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自动调整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避免对用户操控电子设备运行带来影响,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操控效率。
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包括:
S401,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第一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温度,例如,如果电子设备是交换机,则内部温度为交换机的交换芯片的温度。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温度,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安装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根据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确定外部温度。
S402,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环境参数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则速度控制值可以是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平均值。如果环境参数只包括第二温度,则速度控制值可以等于第二温度。
S403,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速度控制值对应一个风扇转速,或者一个速度控制值区间对应一个风扇转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设定一个数据表,将速度控制值和风扇转速的对应关系写入数据表。当获取到速度控制值时,根据速度控制值查找数据表,得到与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风扇转速,将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风扇转速。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所述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确定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速度控制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温度区间对应一个速度控制值,预先存储温度区间和速度控制值的对应关系,在得到第二温度值时,根据对应关系查找到对应的速度控制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将第二温度作为速度控制值。
进一步的,参考图5,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包括:
S501,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速度;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处于第一速度。也就是说,电子设备的周围无人体存在时,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处于第一速度。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速度可以是电子设备的最大风扇转速,在电子设备周围无人体时使用最大风扇转速对电子设备内部进行降温,风扇高速运转带来的噪声也不会对用户操控电子设备运行带来影响。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周围存在人体时,如果速度控制值小于第一设定值,则将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速度,第二速度小于第一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当速度控制值等于第二温度时,如果检测到了人体,且第二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则将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速度。降低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可以减小风扇高速转动带来的噪音,避免对用户操控电子设备运行带来影响,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操控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第二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降低转速,是为了避免由于降低风扇转速导致电子设备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S502,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所述第一速度。
在速度控制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说明电子设备此时内部温度较高,如果降低转速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将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第一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在第一速度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肯定是小于第一设定值的。此时检测到人体靠近电子设备时,可以将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转速,即减小风扇转速。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在第二速度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第二温度达到了第一设定值,说明此时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较高,需要加大风扇转速进行降温,将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第一速度。
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感应模块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模数转换器和控制器。
在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中,人体感应模块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主板或者子板上,人体感应模块通过总线与电子设备的CPU相连。
红外传感器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发送给放大滤波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对红外信号进行处理,放大有用信号滤除无用的干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将处理过后的红外信号发送给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分析,检测是否为人体红外信号。控制器与电子设备的CPU连接,控制器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电子设备的CPU,电子设备的CPU根据设定的调速策略调整风扇转速。
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风扇控制流程包括:
S701,红外传感器是否感应到红外信号。
在感应到红外信号时,执行步骤S702。否则,电子设备风扇进入正常风扇调速策略。在正常风扇调速策下,电子设备风扇维持第一速度。
S702,对红外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
S703,对红外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S704,模数转换后的红外信号输入控制器。
控制器检测红外信号的频率。
S705,红外信号频率小于1Hz。
S706,判定为无效信号。
S707,红外信号频率处于1-10Hz。
S708,判定为人体存在信号。
如果红外信号频率处于1-10Hz,说明人体进入了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执行步骤S713。
S709,红外信号频率大于10Hz。
红外信号频率大于10Hz时,执行步骤S710至S712。
S710,判定为蚊蝇蛾等干扰信号。
S711,将干扰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CPU。
S712,电子设备CPU将异常事件记录到异常日志中。
S713,将人体存在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CPU。
S714,电子设备CPU获取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
S715,判断外部温度是否小于70度。
如果小于则执行S716,否则执行步骤S718。
S716,确定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是否小于90度。
如果小于则执行S717,否则执行S718。
S717,电子设备风扇进入静音调速模式。
在静音调速模式下,降低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减小风扇噪音。
S718,电子设备风扇进入正常风扇调速策略。
在正常风扇调速策下,电子设备风扇维持第一速度。
S719,确定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大于100度。
在大于100度时,执行步骤S720。
S720,电子设备进行下电保护操作。
在温度过高时进行下电保护,防止高温烧坏元器件。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检测模块和调整模块。
发送模块,用于发射第一感应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由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第一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
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
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确定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速度控制值。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速度;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所述第一速度。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且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时长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参数处于设定区间时,确定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预处理;
检测预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放大;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滤波;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装置在进行风扇控制时,仅以上述各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装置与风扇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接入控制器等。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4。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8所示发送模块、接收模块、检测模块和调整模块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仅仅是电子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子设备、网络接入电子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电子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电子设备。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风扇;所述方法包括:
发射第一感应信号;
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由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
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第一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
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温度;所述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速度控制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确定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速度控制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与所述速度控制值对应的速度,包括:
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由第一速度调整到第二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速度;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所述速度控制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调整到所述第一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包括:
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且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时长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参数处于设定区间时,确定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设定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预处理;
检测预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放大;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滤波;
对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8.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射第一感应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为由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物体反射的第一感应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所述设定条件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周围存在人体,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人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风扇转速。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电子设备的风扇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风扇控制方法。
CN202010272410.7A 2020-04-09 2020-04-09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580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410.7A CN111580622A (zh) 2020-04-09 2020-04-09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410.7A CN111580622A (zh) 2020-04-09 2020-04-09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0622A true CN111580622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2410.7A Pending CN111580622A (zh) 2020-04-09 2020-04-09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0622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341A (zh) * 2009-10-30 2011-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系统
CN202718893U (zh) * 2012-06-30 2013-02-06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自动跟踪式风扇控制器
CN103486069A (zh) * 2013-09-23 2014-01-0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热释人体红外的风扇智能温控系统及方法
CN205478475U (zh) * 2016-01-08 2016-08-17 江门市西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N205478465U (zh) * 2016-02-29 2016-08-17 力同装饰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用智能风扇
CN106527636A (zh) * 2016-12-06 2017-03-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物识别技术的服务器智能监控装置
CN106681462A (zh) * 2017-01-13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自动感应降噪的方法
CN107327932A (zh) * 2017-08-01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207237A1 (ja) * 2017-05-08 2018-1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8953208A (zh) * 2018-08-03 2018-12-07 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的方法、装置及风扇
US20190048882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Smart fa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9798261A (zh) * 2019-01-11 2019-05-24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调温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341A (zh) * 2009-10-30 2011-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系统
CN202718893U (zh) * 2012-06-30 2013-02-06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自动跟踪式风扇控制器
CN103486069A (zh) * 2013-09-23 2014-01-0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热释人体红外的风扇智能温控系统及方法
CN205478475U (zh) * 2016-01-08 2016-08-17 江门市西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N205478465U (zh) * 2016-02-29 2016-08-17 力同装饰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用智能风扇
CN106527636A (zh) * 2016-12-06 2017-03-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物识别技术的服务器智能监控装置
CN106681462A (zh) * 2017-01-13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自动感应降噪的方法
WO2018207237A1 (ja) * 2017-05-08 2018-1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7327932A (zh) * 2017-08-01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US20190048882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Smart fa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953208A (zh) * 2018-08-03 2018-12-07 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的方法、装置及风扇
CN109798261A (zh) * 2019-01-11 2019-05-24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调温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65650B2 (en) Machine learning motion sensing with auxiliary sensors
US20230251607A1 (en) Environ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inferring via a neural network one or more commands for controlling an appliance
US11754983B2 (en) Environ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inferring one or more commands for controlling an appliance taking into account room characteristics
CN203376611U (zh) 基于Zigbee网络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KR100801698B1 (ko) 온실 제어 시스템
CN107781879A (zh) 油烟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7461999B (zh) 一种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909382B1 (en) Occupancy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utomatic adaptation capabilities
CN103928025A (zh) 一种语音识别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665190B2 (en) System to rate the security of a device through fingerprint analysis
CN201638379U (zh) 仓储环境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
US9798041B2 (en) Sensitivity optimization of individual light curtain channels
CN101835178A (zh) 一种实现远程无线监测的方法及无线监测装置
US201900494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tion detection using dynamic thresholds and data filtering
CN103673222A (zh) 主动改善空气质量的无线家用空气质量检测仪
CN111580622A (zh)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27810B (zh) 一种应用于手持式风扇的充放电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68502B (zh) 一种自优化工业园区消防传感器节能控制系统
KR102626292B1 (ko) 재실 기반 ai 스위치
AU2020205651B2 (en) Carbon monoxide purge system for a property
CN105096518B (zh) 一种婴幼儿温度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KR101503033B1 (ko) 무선 열선감지기에 있어서 배터리 수명을 연장하기 위한 저전력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저전력 동작 시스템
CN112594753A (zh) 用于油烟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油烟机及处理器
KR20210102588A (ko) 스마트 홈 제어 시스템
TWM587327U (zh) 遠端監測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