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8345B -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 Google Patents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8345B
CN111578345B CN202010424401.5A CN202010424401A CN111578345B CN 111578345 B CN111578345 B CN 111578345B CN 202010424401 A CN202010424401 A CN 202010424401A CN 111578345 B CN111578345 B CN 111578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ield
upper cover
heat
shield body
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44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8345A (zh
Inventor
刘晓刚
俞瑜
王帅东
柯情
程永超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44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8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8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8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所述隔热罩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隔热罩本体,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表面间隔设有若干锅支脚,所述上盖穿过所述锅支脚设置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侧,所述上盖和所述隔热罩本体之间具有空腔形成隔热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隔热罩的灶具。采用本发明能够减少隔热层向外部空间传导的热量,也便于清洁,并且整个结构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背景技术
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灶具上增设灶具隔热罩减少能源的浪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灶具隔热罩多为一体式结构,这就导致内层向外层传热时,因为外层沉浸在外部分大气中,受到周围对流的影响,散热快造成效率偏低。另外,由于是一体式结构,一旦内部较脏则无法清洗,产生各种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灶具的隔热罩散热快造成灶具燃烧效率低且不易清洁的缺陷,提供一种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隔热罩,其特点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隔热罩本体,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表面间隔设有若干锅支脚,所述上盖穿过所述锅支脚设置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侧,所述上盖和所述隔热罩本体之间具有空腔形成隔热层。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隔热罩设置为具有隔热罩本体和上盖的两层可拆卸结构,并且隔热罩本体和上盖之间具有空腔形成隔热层。当灶具采用该隔热罩时,灶具的部分热量从隔热罩本体经过隔热层传导至上盖散发至周围的空间中。相比于传统的一体式隔热罩,本方案中的隔热罩能够减少隔热罩向外部空间传导的热量。并且,本方案中的隔热罩本体和上盖可拆卸连接,也便于清洁。另外,通过在隔热罩本体上设置锅支脚,上盖穿过锅支脚设置于隔热罩本体上,一方面使得隔热罩能够支撑相应的锅具,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锅支脚限制上盖相对隔热罩本体的移动,使整个结构更为可靠。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本体包括第一折弯部,所述上盖包括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
在本方案中,隔热罩本体和上盖通过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装,也能够使整体结构紧凑。并且,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置方式灵活。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本体还包括竖直支撑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从所述竖直支撑部的上端沿朝向所述竖直支撑部的内侧弯折,且所述第一折弯部沿远离所述竖直支撑部的方向向上弯折。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通过竖直支撑部支撑整个隔热罩并形成燃烧空间。第一折弯部从竖直支撑部的上端先向竖直支撑部的内侧弯折,再朝着远离竖直支撑部的方向弯折,从而在隔热罩的顶面的外边缘形成连接空间与上盖连接,使得上盖和隔热罩本体的外形一致,结构更为紧凑,也更为美观。
较佳地,所述竖直支撑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竖直支撑部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能够便于空气流入隔热罩内从而流到灶具燃烧器的空气口,以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较佳地,所述竖直支撑部的底端具有向内弯折的卷边。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竖直支撑部的底端弯折形成卷边,能够增加隔热罩的刚度,减少冷热状态下的变形。在具体实施时,卷边可以向竖直支撑部的内侧弯折,也可以向竖直支撑部的外侧弯折。当其向内弯折时,更为美观也不易积累污渍。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本体还包括内支撑部,所述内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顶端连接,所述内支撑部的另一端向着所述竖直支撑部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上盖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的内支撑部结构,一方面其能够与上盖连接,为上盖提供支撑,其隔热罩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其还能够与隔热罩本体之间形成隔热层。
较佳地,所述内支撑部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内支撑部的顶面设置第一凹槽,能够积累从上盖流下的溢液。
较佳地,所述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折弯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弯折形成与隔热罩本体连接的第二折弯部,能够将上盖盖合于隔热罩本体上,其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装,也能够使整体的结构紧凑,外观一致。
较佳地,所述上盖还包括第二凹槽和连接部,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未弯折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连接部能够与隔热罩本体连接,使隔热罩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连接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设置第二凹槽,能够积累部分溢液。
较佳地,所述上盖具有若干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锅支脚匹配的第二通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隔热罩本体上设置锅支脚,以及在上盖上设置于锅支脚匹配的第二通孔,一方面使得隔热罩能够支撑相应的锅具,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第二通孔和锅支脚限制上盖相对隔热罩本体的移动,使整个结构更为可靠。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内部形成隔热层。
一种灶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隔热罩。
在本方案中,灶具通过采用上述隔热罩,能够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易于拆卸和清洁。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将隔热罩设置为具有隔热罩本体和上盖的两层结构,并且隔热罩本体和上盖之间具有空腔形成隔热层。当灶具采用该隔热罩时,灶具的部分热量从隔热罩本体经过隔热层传导至上盖散发至周围的空间中。相比于传统的一体式隔热罩,本发明中的隔热罩能够减少隔热罩向外部空间传导的热量。并且,本发明中的隔热罩本体和上盖可拆卸连接,也便于清洁。另外,通过在隔热罩本体上设置锅支脚,上盖穿过锅支脚设置于隔热罩本体上,一方面使得隔热罩能够支撑相应的锅具,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锅支脚限制上盖相对隔热罩本体的移动,使整个结构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罩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罩本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隔热罩100
隔热罩本体110
第一折弯部111
竖直支撑部112
第一通孔1121
卷边1122
内支撑部113
第一凹槽1131
第一圆形通孔1132
锅支脚114
上盖120
第二折弯部121
第二凹槽122
第一侧壁1221
第二侧壁1222
连接部123
第二圆形通孔1231
第二通孔124
空腔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罩100,如图1-3所示,隔热罩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120和隔热罩本体110,隔热罩本体110的上表面间隔设有若干锅支脚114,上盖120穿过锅支脚114设置于隔热罩本体110的上侧,上盖120和隔热罩本体110之间具有空腔130形成隔热层。本实施例将隔热罩100设置为具有隔热罩本体110和上盖120的两层可拆卸结构,并且隔热罩本体110和上盖120之间具有空腔130形成隔热层。当灶具采用该隔热罩100时,灶具的部分热量从隔热罩本体110经过隔热层传导至上盖120散发至周围的空间中。相比于传统的一体式隔热罩,本方案中的隔热罩能够减少隔热罩向外部空间传导的热量。并且,本方案中的隔热罩本体110和上盖120可拆卸连接,也便于清洁。另外,通过在隔热罩本体110上设置锅支脚114,上盖120穿过锅支脚114设置于隔热罩本体110上,一方面使得隔热罩100能够支撑相应的锅具,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锅支脚114限制上盖120相对隔热罩本体110的移动,使整个结构更为可靠。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隔热罩本体110包括第一折弯部111,如图7所示,上盖120包括第二折弯部121,第二折弯部121与第一折弯部11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隔热罩本体110和上盖120通过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装,也能够使整体结构紧凑。
优选的,如图4和5所示,第一折弯部111设置于隔热罩本体110顶面的外边缘,第二折弯部121设置于上盖120的外边缘,上盖120的第二折弯部121设置于隔热罩本体110的第一折弯部111的外侧,使上盖120对于隔热罩本体110的上端具有包裹的形式以形成隔热层,更有利于减少隔热罩100的热量流失。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置方式灵活。在以下内容中结合具体的结构形式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隔热罩本体110还包括竖直支撑部112,第一折弯部111从竖直支撑部112的上端沿朝向竖直支撑部112的内侧弯折,且第一折弯部111沿远离竖直支撑部112的方向向上弯折。本实施例通过竖直支撑部112支撑整个隔热罩100并形成燃烧空间。第一折弯部111从竖直支撑部112的上端先向竖直支撑部112的内侧弯折,再朝着远离竖直支撑部112的方向弯折,从而在隔热罩100的顶面的外边缘形成连接空间与上盖120连接,使得上盖120和隔热罩本体110的外形一致,结构更为紧凑,也更为美观。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竖直支撑部112还可以带有一定的角度。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7-9所示,上盖120的外边缘向下弯折以形成第二折弯部121。本实施例通过将上盖120的外边缘向下弯折形成与隔热罩本体110连接的第二折弯部121,能够将上盖120盖合于隔热罩本体110上,其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装,也能够使整体的结构紧凑,外观一致。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折弯部设置于隔热罩本体的顶面,且弯折成凹槽结构;第二折弯部由上盖外边缘向下弯折形成;该凹槽结构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相配合,以使第二折弯部能够设置于第一折弯部内进行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折弯部还可以为设置于隔热罩本体侧壁上的凹槽结构或开口结构;第二折弯部为由上盖外边缘向下弯折后向内弯折的结构;该第一折弯部能够与第二折弯部相配合,以使第二折弯部能够卡接于第一折弯部内,整体结构稳定。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竖直支撑部1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21。本实施例通过在竖直支撑部112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1121,能够便于空气流入隔热罩100内从而流到灶具燃烧器的空气口,以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竖直支撑部112的底端具有向内弯折的卷边1122。本实施例通过将竖直支撑部112的底端弯折形成卷边1122,能够增加隔热罩100的刚度,减少冷热状态下的变形。在具体实施时,卷边1122可以向竖直支撑部112的内侧弯折,也可以向竖直支撑部112的外侧弯折。当其向内弯折时,更为美观也不易积累污渍。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隔热罩本体110还包括内支撑部113,内支撑部113的一端与第一折弯部111的顶端连接,内支撑部113的另一端向着竖直支撑部112的内侧延伸并与上盖120连接。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的内支撑部113结构,一方面其能够与上盖120连接,为上盖120提供支撑,其隔热罩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其还能够与隔热罩本体110之间形成隔热层。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锅支脚114间隔设置于内支撑部113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内支撑部113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1131。本实施例通过在内支撑部113的顶面设置第一凹槽1131,能够积累从上盖120流下的溢液。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内支撑部113的另一端向着竖直支撑部112的内侧向下延伸后向上凸起形成与上盖120连接的连接部;内支撑部113的向下延伸和向上凸起之处形成第一凹槽1131。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内支撑部113的另一端以第一预设值的斜度向着竖直支撑部112的内侧向下延伸。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内支撑部113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1132。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盖120还包括第二凹槽122和连接部123,第二凹槽122包括第一侧壁1221和第二侧壁1222,第一侧壁1221的顶端与第二折弯部121的未弯折端连接,第二侧壁1222的顶端与连接部123的顶端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23能够与隔热罩本体110连接,使隔热罩100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连接部123和第二折弯部121之间设置第二凹槽122,能够积累部分溢液。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二凹槽122的第一侧壁1221具有第二预设值的斜度。该第二预设值的斜度可以与第一预设值的斜度相等也可以不等。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盖120的连接部123为多次弯折结构。具体的,如图10所示,连接部123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22的第二侧壁1222顶端连接,连接部12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朝向远离第二凹槽122的方向弯折,再向下弯折。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盖120的中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1231。该第二圆形通孔1231与上述第一圆形通孔1132同轴。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盖120具有若干间隔设置并与锅支脚114匹配的第二通孔124。本实施例通过在隔热罩本体110上设置锅支脚114,以及在上盖120上设置于锅支脚114匹配的第二通孔124,一方面使得隔热罩100能够支撑相应的锅具,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24和锅支脚114限制上盖120相对隔热罩本体110的移动,使整个结构更为可靠。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盖120的第二通孔124与锅支脚114间隙配合。优选的,第二通孔124与锅支脚114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mm。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锅支脚114上表面具有斜面,且斜面设置于靠近第一圆形通孔1132的一侧。
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具体的需求,隔热罩100可以具有多种形状。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隔热罩本体110为环形罩体,上盖120为圆环形上盖120,支撑体沿着隔热罩本体110的周向间隔布置于内支撑部113的上表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隔热罩本体110还可以为方形等形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灶具,灶具包括如上述任意一种的隔热罩100。本实施例的灶具通过采用上述隔热罩100,能够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易于拆卸和清洁。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隔热罩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热板(图中未视出),隔热板设置于隔热罩本体的内部形成隔热层。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隔热板与隔热罩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空腔以形成隔热层。本实施例通过增设隔热板以增加隔热层的数目,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增减隔热层的数目,兼顾制造成本和提升能源利用率。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上盖与隔热罩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空腔以形成隔热层,以及多个上盖之间也具有空腔以形成隔热层(图中未视出)。本实施例通过增设上盖以增加隔热层的数目,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增减隔热层的数目,兼顾制造成本和提升能源利用率。
另外,也可能根据实际需要同时在隔热罩本体内部增设隔热层和增设上盖。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隔热罩本体,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表面间隔设有若干锅支脚,所述上盖穿过所述锅支脚设置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侧,所述上盖和所述隔热罩本体之间具有空腔形成隔热层;
所述上盖包括第二凹槽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弯折后再向下弯折;
所述隔热罩本体包括竖直支撑部和内支撑部,所述内支撑部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内支撑部的一端向着所述竖直支撑部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包括第一折弯部,所述上盖包括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从所述竖直支撑部的上端沿朝向所述竖直支撑部的内侧弯折,且所述第一折弯部沿远离所述竖直支撑部的方向向上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部的底端具有向内弯折的卷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折弯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未弯折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若干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锅支脚匹配的第二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内部形成隔热层。
1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热罩。
CN202010424401.5A 2020-05-19 2020-05-19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Active CN111578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4401.5A CN111578345B (zh) 2020-05-19 2020-05-19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4401.5A CN111578345B (zh) 2020-05-19 2020-05-19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345A CN111578345A (zh) 2020-08-25
CN111578345B true CN111578345B (zh) 2021-06-18

Family

ID=7211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4401.5A Active CN111578345B (zh) 2020-05-19 2020-05-19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8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0653B (zh) * 2021-12-24 2023-04-07 广东思利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能隔热锅架及其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7928B1 (ko) * 2009-05-16 2012-11-05 김영도 폐열 회수가 가능한 삼발이 세트
CN109869770B (zh) * 2017-12-04 2024-04-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7962760U (zh) * 2017-12-04 2018-10-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10553298A (zh) * 2018-06-03 2019-12-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345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411A (zh) 一种燃烧器下沉式燃气灶
CN111578345B (zh)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0425179U (zh) 一种非侧吸式集成灶
CN111578344B (zh)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JP4874083B2 (ja)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
CN10986976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9990325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组件
CN2039532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4285553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带集热罩的炉架组件
CN201987280U (zh) 燃气节能锅
CN214791374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CN219083192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KR200438899Y1 (ko) 열효율 향상을 위한 가스레인지버너의 보조 장치.
CN215570738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0670515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
CN211822550U (zh) 一种灶具隔热罩
CN218864298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CN219389833U (zh) 聚能罩组件及燃气灶
CN212178958U (zh)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6521842U (zh) 一种集热装置及燃气灶具
CN218738478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胆组件
CN218237554U (zh) 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
CN215929551U (zh) 一种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燃烧面罩
CN215336520U (zh) 一种方形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557073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