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4993A -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4993A
CN111574993A CN202010476082.2A CN202010476082A CN111574993A CN 111574993 A CN111574993 A CN 111574993A CN 202010476082 A CN202010476082 A CN 202010476082A CN 111574993 A CN111574993 A CN 111574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um
ammonium chloride
weight percentage
stabilizer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60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育军
杨欢
周鑫
苏高申
张全文
张满
李年银
杨华侨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Shuogu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Shuogu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Shuogu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Shuogu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60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4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4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2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C09K8/72Eroding chemicals, e.g. acids
    • C09K8/74Eroding chemicals, e.g. acids combined with additives add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2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C09K8/72Eroding chemicals, e.g. acids
    • C09K8/725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8/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sitions of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 C09K2208/12Swell inhibition, i.e. using additives to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for inhibiting clay or shale swelling or disintegr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稳定剂:30‑40%;交联剂:5‑10%;缩膨剂:20‑30%;螯合稳定剂:20‑30%;吸附剂:5‑8%;引发剂:5‑10%;润湿反转剂:5‑10%。采用本发明克服了粘土稳定剂经抽吸或注水推移离开粘土矿物后快速失效问题,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具有低用量、强缩膨、强鳌合、强吸附特点,可长时间滞留粘土矿物内,并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膜,增大处理波及面积,延长抑制粘土矿物成分膨胀、运移和水化作用时间,保持并相应的扩大低渗储层水驱孔喉通道,利于减少油井产量下降和注水井的压力上升现象,延长措施有效期,降低低渗油田开发综合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压裂酸化储层保护和注水井降压增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渗砂岩储层具有微喉、微孔、粘土矿物含量高等特征,层内非均质性强,在油田开发中面临储层经措施改造进行增产和注水补充能量进行稳产。在低渗砂岩储层油井改造措施中主要为压裂和酸化,水井主要通过强化注水措施,以上两种方式均通过将外来入井液注入地层水,由于低渗砂岩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尤其是易膨胀的蒙脱石、易运移的伊利石和易水化高岭石矿物在地层水矿化度环境发生变化时,粘土矿物中易受到水敏感的矿物成分将会加剧膨胀、运移和水化,堵塞储层的微喉、微孔,从而引起油井产量下降和注水井的压力上升现象。油田常用的粘土稳定剂主要为无机盐及小分子阳离子化合物组成,主要通过矿化度离子平衡、氧化性破坏氢键或静电吸力吸附原理使粘土矿物成分到达防膨效果。但是面临油田配液水和注入水水质标准不统一、对入井液防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成本要求越来越低、粘土稳定剂时效性越来越强,入井液和注入水等液体在地层内滞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压裂酸化入井液返排时间从原来1-3天延长到闷井压裂的15天以上,注入水中粘土稳定剂总用量比例降低,防膨指标提高,注水压力年上升空间幅度降低,因此对低渗砂岩储层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发一种在储层内可长期滞留、低用量、强缩膨型的粘土稳定剂满足油田压裂酸化储层保护和注水井降压增注技术发展的需求。
中国专利号“CN201510700012.X”,2017年5月3日公开了一种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粘土稳定剂是由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引发剂的引发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水解抑制剂抑制水解,反应完毕得到粘土稳定剂,该粘土稳定剂注入地层后经水解形成的硅羟基能够与地层粘土发生缩合反应,控制粘土的水化膨胀与分散运移、防膨效果好,且分子量低,适用于低渗透储层。中国专利号“CN105950130A”,2016年9月21日公开了一种长效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工技术领域;该长效稳定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5%~1.5%、氯化铵1%~2%,余量为水。该长效粘土稳定剂,各组分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大幅降低了储层的水敏、水锁伤害,保护储层免受外来工作液侵入伤害,满足了低孔低渗储层、强水敏储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的要求,解决了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后造成储层的粘土膨胀、运移和堵塞的问题;该长效粘土稳定剂防膨性、耐冲刷性等性能指标高,用量少,性能好,对岩心伤害小,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及经济效益。
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粘土稳定剂,主要聚合物与无机盐进行复合,无机盐主要起离子平衡,利用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及分子间氢键或静电吸力吸附相近的粘土颗粒,达到降低粘土矿物遇水膨胀和运移。当粘土稳定剂通过抽吸或注水推移离开粘土矿物后,粘土矿物依然会膨胀、运移和水化,均不具有长久性,同时聚合物类型粘土稳定剂的在采出液中会使原油乳化加大油水分离难度。为了提高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的强吸附、强滞留和强缩膨性,使其对粘土矿物具有粘土防膨的高效、长效性能,增强粘土矿物与原地层矿物牢固结合,有必要研发一种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的粘土稳定剂产品,满足油田压裂酸化储层保护和注水井降压增注技术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规粘土稳定剂在经抽吸或注水推移离开粘土矿物后,粘土矿物依然会膨胀、运移和水化问题,导致粘土稳定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在注水井降压增注和压裂酸化等入井液加入,粘土稳定剂通过强吸附和鳌合作用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膜,延长其在储层内对粘土矿物的滞留时间,当粘土稳定剂液体在离开粘土矿物后仍然能其对矿物成分强缩膨和强吸附,抑制蒙脱石膨胀、伊利石运移和高岭石水化,保持低渗储层水驱孔喉畅通,减少油井产量下降和注水井的压力上升现象,延长措施有效期,降低低渗油田开发综合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稳定剂:30-40%;交联剂:5-10%;缩膨剂:20-30%;螯合稳定剂:20-30%;吸附剂:5-8%;引发剂:5-10%;润湿反转剂:5-10%。
所述的稳定剂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四甲基氯化铵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30-40%。其中,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四甲基氯化铵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
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基苯并三氮唑,重量百分比计为5-10%。
所述的缩膨剂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20-30%。其中,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重量百分比计为5-10%。
所述的螯合稳定剂为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20-30%。其中,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5-10%。
所述的吸附剂为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乙酰丙酮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5-8%。其中,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2-4%,乙酰丙酮重量百分比计为3-4%。
所述的引发剂为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和甲醇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其中环氧氯丙烷重量百分比计为2-4%,三甲胺重量百分比计为1-2%,甲醇重量百分比计为2-4%。
所述的润湿反转剂为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和烷基糖苷(R=C8-C10)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其中,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3-6%,烷基糖苷(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2-4%。
一种低渗砂岩储层用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料,按照占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中重量百分比计,稳定剂:30-40%(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四甲基氯化铵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交联剂:5-10%(N-羟基苯并三氮唑);缩膨剂:20-30%(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重量百分比计为5-10%);螯合稳定剂:20-30%(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吸附剂:5-8%(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2-4%,乙酰丙酮重量百分比计为3-4%);引发剂:5-10%(环氧氯丙烷重量百分比计为2-4%,三甲胺重量百分比计为1-2%,甲醇重量百分比计为2-4%);润湿反转剂:5-10%。(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3-6%,烷基糖苷(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2-4%)。
第二步:在液氮保护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加入全部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升温至80℃,搅拌10-20min;再加入全部的乙酰丙酮,升温至130℃,搅拌5-10min;在保持反应釜搅拌状态,迅速加入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20-30min;降温至90℃后,加入全部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反应30-40min,待用,命名为A中间体。
第三步:反应釜中加入全部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四甲基氯化铵,升温并保持在60℃,搅拌10-20min;在搅拌状态下先加入全部甲醇,然后一次快速的加入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的混合物,迅速升温至90℃,并保持反应60-90min,待用,命名为B中间体。
第四步:在装有A中间体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90℃,搅拌速率不低于300r/min条件下,分别同时滴加螯合稳定剂(全部的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和B中间体,滴加时间为60-90min;加入全部的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烷基糖苷(R=C8-C10),搅拌10-20min,降温至常温,即生产出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产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提高了粘土稳定剂在低渗砂岩储层岩石吸附性能和缩膨性能。本发明中通过乙酰丙酮与氧氯化锆或氧化锆通过多个配位键交联形成,小分子交联络合体;在高温反应作用下,小分子交联络合体分散于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和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在N-羟基苯并三氮唑催化作用下,形成纳微米颗粒预交联体。由于岩石矿物显电负性,纳微米颗粒预交联体中锆离子呈纳米级状态,能强烈吸附在岩石表面、并嵌入粘土矿物晶格,抑制粘土稳定剂对蒙脱石的膨胀和运移,当流体离开粘土矿物后镶嵌在粘土矿物晶格纳米级锆离子仍然能其对矿物成分强吸附,增强了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防膨的长久性。同时纳微米颗粒预交联体中锆离子会根据pH值变化,能缓慢多次电离出纳米级的锆离子,纳米级锆离子具有纳米材料纳米效应,在与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协同作用下,可在粘土矿物成分中形成永久的多点吸附,与粘土矿物中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释放出粘土矿物水分子,使粘土矿物缩膨,加固了粘土矿物与岩石的牢固性,减少粘土矿物运移,增大了岩石孔喉,提高了水驱流动通道,利于压裂酸化液快速返排和降低注水驱替压力。
2、本发明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增大了粘土稳定剂在低渗砂岩储层岩石表面铺置,提高粘土稳定剂处理面积。本发明中在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分子链上通过环氧氯丙烷,三甲胺甲醇溶液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开环反应,使稳定剂分子链加长,形成网络状小分子化合物,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阳离子特性,可多点吸附于岩石表面。在螯合稳定剂水解后作用条件下,使A中间体和B中间体两种高分子胶团因静电或氢键吸附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因电荷排斥作用,使其尽量在在岩石表面形成单分子铺置,扩大粘土稳定剂在岩石表面处理面积。同时螯合稳定剂还有螯合金属离子作用,减少地层水中金属离子对粘土稳定剂的干扰。润湿反转剂(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烷基糖苷(R=C8-C10))在本发明中主要目的是清洗入井液水流通道壁面的油污,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使粘土稳定剂更快、更便捷渗透并接触到岩石中粘土矿物成分,也利于粘土稳定剂在岩石表面吸附,延长了粘土稳定剂对蒙脱石膨胀、伊利石运移和高岭石水化抑制有效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粘土稳定剂对膨润土的防膨率测试图。
图2为本发明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的缩膨率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比而成:稳定剂:30-40%;交联剂:5-10%;缩膨剂:20-30%;螯合稳定剂:20-30%;吸附剂:5-8%;引发剂:5-10%;润湿反转剂:5-10%。
采用本领域中的氮气保护条件加热、滴加搅拌制备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更优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稳定剂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四甲基氯化铵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30-40%。其中,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四甲基氯化铵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基苯并三氮唑,重量百分比计为5-10%。所述的缩膨剂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20-30%。其中,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重量百分比计为5-10%。所述的螯合稳定剂为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20-30%。其中,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5-10%。所述的吸附剂为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乙酰丙酮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5-8%。其中,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2-4%,乙酰丙酮重量百分比计为3-4%。所述的引发剂为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和甲醇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其中环氧氯丙烷重量百分比计为2-4%,三甲胺重量百分比计为1-2%,甲醇重量百分比计为2-4%。所述的润湿反转剂为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和烷基糖苷(R=C8-C10)组成,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其中,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3-6%,烷基糖苷(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2-4%。
实施例3
第一步:备料,按照占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中重量百分比计,稳定剂:30-40%(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四甲基氯化铵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交联剂:5-10%(N-羟基苯并三氮唑);缩膨剂:20-30%(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重量百分比计为5-10%);螯合稳定剂:20-30%(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吸附剂:5-8%(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2-4%,乙酰丙酮重量百分比计为3-4%);引发剂:5-10%(环氧氯丙烷重量百分比计为2-4%,三甲胺重量百分比计为1-2%,甲醇重量百分比计为2-4%);润湿反转剂:5-10%(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3-6%,烷基糖苷(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2-4%)。
第二步:在液氮保护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加入全部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升温至80℃,搅拌10-20min;再加入全部的乙酰丙酮,升温至130℃,搅拌5-10min;在保持反应釜搅拌状态,迅速加入全部的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20-30min;降温至90℃后,加入全部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反应30-40min,待用命名为A中间体。
第三步:反应釜中加入全部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四甲基氯化铵,升温并保持在60℃,搅拌10-20min;在搅拌状态下先加入全部甲醇,然后一次快速的加入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的混合物,迅速升温至90℃,并保持反应60-90min,待用命名为B中间体。
第四步:在装有A中间体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90℃,搅拌速率不低于300r/min条件下,分别同时滴加螯合稳定剂(全部的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和B中间体,滴加时间为60-90min;加入全部的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烷基糖苷(R=C8-C10),搅拌10-20min,降温至常温,即生产出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产品。
实施例4
第一步:按照占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中重量百分比计,在液氮保护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加入10%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5%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5%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升温至80℃,搅拌20min;再加入4%乙酰丙酮,升温至130℃,搅拌10min;在保持反应釜搅拌状态,迅速加入2%氧氯化锆和2%氧化锆,反应30min;降温至90℃后,加入5%N-羟基苯并三氮唑,反应30min,待用,命名为A中间体。
第二步:在反应釜中加入5%苄基三甲基氯化铵,10%苄基三乙基氯化铵,20%四甲基氯化铵,升温并保持在60℃,搅拌20min;在搅拌状态下先加入2%甲醇,然后一次快速的加入2%环氧氯丙烷与1%三甲胺的混合物,迅速升温至90℃,并保持反应60min,待用,命名为B中间体。
第四步:在装有A中间体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300r/min条件下,分别同时滴加螯合稳定剂(15%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2%焦磷酸铵、5%三聚磷酸铵混合液)和B中间体,滴加时间为60min;加入3%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2%烷基糖苷(R=C8-C10),搅拌20min,降温至常温,即生产出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产品。
实施例5
第一步:按照占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中重量百分比计,在液氮保护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加入8%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8%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7%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升温至80℃,搅拌10min;再加入3%乙酰丙酮,升温至130℃,搅拌5min;在保持反应釜搅拌状态,迅速加入1%氧氯化锆和1%氧化锆,反应20min;降温至90℃后,加入7%N-羟基苯并三氮唑,反应40min,待用,命名为A中间体。
第二步:在反应釜中加入10%苄基三甲基氯化铵,5%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5%四甲基氯化铵,升温并保持在60℃,搅拌10min;在搅拌状态下先加入2%甲醇,然后一次快速的加入2%环氧氯丙烷与2%三甲胺的混合物,迅速升温至90℃,并保持反应90min,待用,命名为B中间体。
第四步:在装有A中间体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400r/min条件下,分别同时滴加螯合稳定剂(17%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5%焦磷酸铵混合液)和B中间体,滴加时间为90min;加入4%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3%烷基糖苷(R=C8-C10),搅拌10min,降温至常温,即生产出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产品。
实施例6
图1为测试了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膨润土的防膨率,其中0.05%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膨润土的防膨率达到72.4%;0.1%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膨润土的防膨率达到93.5%;0.2%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膨润土的防膨率达到95.7%。
实施例7
图2为测试了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的缩膨性能,其中0.05%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的缩膨率达到24.5%;0.2%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的缩膨率达到49.3%;0.5%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矿物的缩膨率达到63.2%。
实际应用举例:
取岩心(来源于中石油长庆低渗油田长8储层)磨成100目颗粒,配制不同浓度工作液进行72h岩心颗粒浸泡和24h抗冲刷失重测试结果。0.1%长效强缩膨粘土稳定剂对岩心颗粒浸泡失重率比蒸馏水降低了89.3%,岩心颗粒抗冲刷失重率比蒸馏水降低了86.4%,体现了优良的耐冲刷性能。具体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岩心颗粒浸泡失重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515927240000081
表2岩心颗粒冲刷失重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51592724000009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
稳定剂:30-40%;交联剂:5-10%;缩膨剂:20-30%;螯合稳定剂:20-30%;吸附剂:5-8%;引发剂:5-10%;润湿反转剂: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与四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组成,其中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重量百分比为15-20%,四甲基氯化铵重量百分比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羟基苯并三氮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膨剂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与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混合组成,其中,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重量百分比为15-20%,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重量百分比为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螯合稳定剂为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三种混合组成,其中,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重量百分比为15-20%,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三种重量百分比为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两种与乙酰丙酮混合组成,其中,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两种重量百分比为2-4%,乙酰丙酮重量百分比为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和甲醇混合组成,其中环氧氯丙烷重量百分比为2-4%,三甲胺重量百分比为1-2%,甲醇重量百分比为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反转剂为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和烷基糖苷(R=C8-C10)组成,其中,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重量百分比为3-6%,烷基糖苷(R=C8-C10)重量百分比为2-4%。
9.一种低渗砂岩储层用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料,按照占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中重量百分比计,稳定剂:30-40%(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四甲基氯化铵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交联剂:5-10%(N-羟基苯并三氮唑);缩膨剂:20-30%(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重量百分比计为5-10%);螯合稳定剂:20-30%(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15-20%,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5-10%);吸附剂:5-8%(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百分比计为2-4%,乙酰丙酮重量百分比计为3-4%);引发剂:5-10%(环氧氯丙烷重量百分比计为2-4%,三甲胺重量百分比计为1-2%,甲醇重量百分比计为2-4%);润湿反转剂:5-10%(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3-6%,烷基糖苷(R=C8-C10)重量百分比计为2-4%);
第二步:在液氮保护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加入全部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六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聚(甲基(γ-(2-羟基-3-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丙基)硅氧烷,升温至80℃,搅拌10-20min;再加入全部的乙酰丙酮,升温至130℃,搅拌5-10min;在保持反应釜搅拌状态,迅速加入氧氯化锆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20-30min;降温至90℃后,加入全部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反应30-40min,待用命名为A中间体;
第三步:反应釜中加入全部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四甲基氯化铵,升温并保持在60℃,搅拌10-20min;在搅拌状态下先加入全部甲醇,然后一次快速的加入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的混合物,迅速升温至90℃,并保持反应60-90min,待用命名为B中间体;
第四步:在装有A中间体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90℃,搅拌速率不低于300r/min条件下,分别同时滴加螯合稳定剂(全部的牦牛儿基焦磷酸铵盐、香叶基焦磷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或四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和B中间体,滴加时间为60-90min;加入全部的甲基三烷基氯化铵(R=C8-C10),烷基糖苷(R=C8-C10),搅拌10-20min,降温至常温,即生产出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产品。
CN202010476082.2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574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082.2A CN111574993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082.2A CN111574993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4993A true CN111574993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4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6082.2A Pending CN111574993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49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4509A (zh) * 2020-08-26 2020-11-17 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压裂用防膨剂
CN113355060A (zh) * 2021-05-28 2021-09-07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0465A (zh) * 2007-05-21 2007-11-14 孙安顺 一种螯合型驱油粘土稳定剂
CN101362937A (zh) * 2008-09-26 2009-02-11 大庆石油管理局 一种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吸附抑制剂
CN102703045A (zh) * 2012-06-18 2012-10-03 长江大学 一种超低渗透油田多段塞复合降压增注剂
CN105505341A (zh) * 2014-09-23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土防膨剂
CN106987240A (zh) * 2017-04-11 2017-07-28 青岛华蓝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低渗透油藏注水防膨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099A (zh) * 2017-11-28 2018-06-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田用高温粘土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CN113355060A (zh) * 2021-05-28 2021-09-07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0465A (zh) * 2007-05-21 2007-11-14 孙安顺 一种螯合型驱油粘土稳定剂
CN101362937A (zh) * 2008-09-26 2009-02-11 大庆石油管理局 一种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吸附抑制剂
CN102703045A (zh) * 2012-06-18 2012-10-03 长江大学 一种超低渗透油田多段塞复合降压增注剂
CN105505341A (zh) * 2014-09-23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土防膨剂
CN106987240A (zh) * 2017-04-11 2017-07-28 青岛华蓝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低渗透油藏注水防膨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099A (zh) * 2017-11-28 2018-06-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田用高温粘土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CN113355060A (zh) * 2021-05-28 2021-09-07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4509A (zh) * 2020-08-26 2020-11-17 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压裂用防膨剂
CN111944509B (zh) * 2020-08-26 2022-05-03 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压裂用防膨剂
CN113355060A (zh) * 2021-05-28 2021-09-07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78040A (en) Enhanced oil displacement processes and compositions
US4532052A (en) Polymeric well treating method
EP2195400B1 (en) Methods to enhance gas production following a relative-permeability-modifier treatment
US4460627A (en) Polymeric well treating method
CA2459672C (en) Organosilicon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for enhancing hydrocarbon produc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EP0171163B1 (en) Methods of minimizing fines migration in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US4809781A (en) Method for selectively plugging highly permeable zone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CA2790667C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high density well completion fluid loss
WO2005003515A1 (en) Methods of reducing water permeability for acidizing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CN111574993A (zh) 一种压裂酸化长效强缩膨型粘土稳定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US20040235677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stabilizing swelling clays or migrating fines in formations
CA1206869A (en) Process for improving vertical conformance in a near wellbore environment
EP0577010A2 (en) Blocking water coning in oil and gas producing reservoirs
Yang et al. A biomimetic drilling fluid for wellbore strengthening
US4143716A (en) Tertiary oil recovery process utilizing a preflush
CN105754579A (zh) 粘土防膨缩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328A (zh) 一种粘土防膨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3862044A (en) Secondary recovery composition comprising water, hydrocarbon solvent and colloidal silica
CA2830813C (en) Treatment fluids containing a relative permeability modifier and a companion polymer interacting synergistically therewith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CN111560238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钻井液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3959B (zh) 一种制备复合凝胶的方法
US3939912A (en)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water from oil wells
WO2023133274A1 (en) Alternating microsphere and smartwater injec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20220290034A1 (en) Method to attenuate acid reactivity during acid stimulation of carbonate rich reservoirs
Tang et a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weak gel using for an offshore oilfie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