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8117A -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 Google Patents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8117A
CN111568117A CN202010452794.0A CN202010452794A CN111568117A CN 111568117 A CN111568117 A CN 111568117A CN 202010452794 A CN202010452794 A CN 202010452794A CN 111568117 A CN111568117 A CN 111568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layer
plate
push plat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27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8117B (zh
Inventor
郗盟
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ul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ul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ul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ul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27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8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8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8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8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8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2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 A47C31/123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for beds or mattr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包括依次叠设的振动层、监测层、接触层及分别与所述振动层、所述监测层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振动层包括第一振源板、与所述第一振源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源板与所述监测层之间的多块第二振源板及分别与多块所述第二振源板连接的驱动器,所述第一振源板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低频振动,多块所述第二振源板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随机向靠近所述监测层的方向推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能够监测人体睡眠质量并有效助眠。

Description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背景技术
每个人每天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在智能产品市场如此热闹的今天,各种有关睡眠的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如能够监测睡眠质量的运动手环或智能手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的智能耳机或智能眼罩,多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常来说,具备睡眠监测功能的运动手环或智能手表,是通过内置的运动传感器监测夜间的翻身次数,来判断深度睡眠时间。这种形式虽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未形成有效的助眠解决方案,即相关技术的智能床垫虽然能够得知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和质量,但却往往无法对失眠病进行控制或提供有效的助眠方案。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坐在行驶的车辆中容易产生疲劳、激发困意,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体内耳中的半规管和半规管前的两个囊状结构是起平衡作用的,在坐车时,人处于不停的晃动之中(晃动幅度可能会很小,比如火车),为了保持持续的平衡状态,内耳神经就需要频繁的发出平衡指令,从而使人非常容易疲劳,从而激发困意;另一方面,为了抑制这种频繁的调节,人机体产生应激性反应,如同其他生物的假死等自我保护,就会使人入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能够监测人体睡眠质量并有效助眠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监测人体睡眠质量并有效助眠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包括依次叠设的振动层、监测层、接触层及分别与所述振动层、所述监测层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振动层包括第一振源板、与所述第一振源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源板与所述监测层之间的多块第二振源板及分别与多块所述第二振源板连接的驱动器,所述第一振源板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低频振动,多块所述第二振源板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随机向靠近所述监测层的方向推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振源板包括位于中心并呈矩形的第一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推板与第三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四推板与第五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三推板沿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推板与所述第五推板沿所述第一推板沿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推板、所述第三推板、所述第四推板及所述第五推板固定连接,且五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源板的振动频率为1Hz-12Hz。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源板包括与所述第一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一振动板、与所述第二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二振动板、与所述第三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三振动板、与所述第四推板正对设置的第四振动板及与所述第五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五振动板,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振动板、所述第二振动板、所述第三振动板、所述第四振动板及所述第五振动板的振动频率,并控制所述第一振动板的振动频率保持在3-5Hz、所述第二振动板与所述第三振动板的振动频率保持在10-25Hz、所述第四振动板与所述第五振动板的振动频率保持在10-12Hz。
优选的,所述监测层包括靠近所述接触层设置的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设置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远离所述接触层一侧并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相对间隔设置的温控层及多个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多个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及所述温控层分别与不同的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获取使用者身体各部位在床垫上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该压力信号分析得出使用者具体的身体部位和生理参数,生理参数包括呼吸率、心率,继而所述控制器再根据所述生理参数通过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启动所述温控层,由所述温控层对使用者身体各部位提供相应的温度理疗。
优选的,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包括多个大小相同并沿床垫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多块沿床垫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所述温控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数量相同且正对设置的多个第二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柔性阵列里面传感器数量相同的温控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区域及相邻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每个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所述温控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层包括针织层及设置于所述针织层靠近所述监测层一侧的透气防水层,所述透气防水层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针织层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针织层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容水槽。
优选的,所述透气防水层的材料为牛皮、羊皮或猪皮。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云服务器、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的管理平台及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通过模拟汽车或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即通过所述第一振源板的低频振动结合所述第二振源板的随机推动作用,使得人体快速产生疲劳感,进而快速进入睡眠状态;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振源板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第四推板及第五推板,通过不同推板的随机推动,模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颠簸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随机推动作用,使人体产生疲劳;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振源板包括第一振动板、第二振动板、第三振动板、第四振动板及第五振动板,不同的振动板对应人体不同的部位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以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对振动频率敏感度的差异,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的振动层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的控制器与云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流程框图。
图中,100、振动助眠智能床垫;10、振动层;11、第一振源板;111、第一振动板;112、第二振动板;113、第三振动板;114、第四振动板;115、第五振动板;12、第二振源板;121、第一推板;122、第二推板;123、第三推板;124、第四推板;125、第五推板;13、驱动器;20、监测层;21、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1、第一区域;22、温控层;221、第二区域;23、信号采集控制模块;30、接触层;31、针织层;32、防水透气层;321、本体部;322、容水槽;3221、第一槽体;3222、第二槽体;4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助眠智能床垫100,所述振动助眠智能床垫100通过模拟汽车或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使人体产生疲劳感,进而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具体的,所述振动助眠智能床垫100包括依次叠设的振动层10、监测层20、接触层30及分别与所述振动层10及所述监测层20电连接的控制器40、与所述控制器40连接的云服务器50、与所述云服务器50连接的管理平台60及与所述云服务器50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70。
所述振动层10包括第一振源板11、与所述第一振源板11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源板11与所述监测层20之间的第二振源板12及与所述第二振源板12连接的驱动器13。其中,所述第一振源板11在所述控制器40的控制下产生低频振动,所述驱动器13在所述控制器40的控制下驱动所述第二振源板随机向靠近所述监测层20的方向推动。
所述第一振源板11的振动频率为1Hz-30Hz。
所述第一振源板11包括位于中心并呈矩形的第一振动板111、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板111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振动板112与第三振动板113、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板11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四振动板114与第五振动板115。其中,所述控制器40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振动板111、所述第二振动板112、所述第三振动板113、所述第四振动板114及所述第五振动板115的振动频率。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40控制所述第一振动板111的振动频率保持在3-5Hz、所述第二振动板112与所述第三振动板113的振动频率保持在10-25Hz、所述第四振动板114与所述第五振动板115的振动频率保持在10-12Hz。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振动板111对应人体腰腹,所述第二振动板112及所述第三振动板113对应人体腿脚,所述第四振动板114及所述第五振动板115对应人体头肩,以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对振动频率的敏感度差异。同时,通过为不同的振动板设置不同的振动频率,也是为了更好的模拟汽车振动时对人体不同部位产生的振动效果。
所述第二振源板12包括位于中心并呈矩形的第一推板121、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121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推板122与第三推板123、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12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四推板124与第五推板125。其中,所述第二推板122与所述第三推板123沿所述第一推板121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推板124与所述第五推板125沿所述第一推板121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推板121与所述第一振动板111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推板122与所述第二振动板112正对设置,所述第三推板123与所述第三振动板113正对设置,所述第四推板124与所述第四振动板114正对设置,所述第五推板125与所述第五振动板115正对设置。
所述驱动器13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驱动器13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121、所述第二推板122、所述第三推板123、所述第四推板124及所述第五推板125固定连接,且五个所述驱动器1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0电连接。使用时,所述控制器40随机向不同的所述驱动器13发送驱动信号,使得五个所述驱动器13无规则工作,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
所述监测层20包括靠近所述接触层30设置的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设置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远离所述接触层30一侧并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相对间隔设置的温控层22及多个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其中,多个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均与所述控制器40电连接,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及所述温控层22分别与不同的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电连接。
使用过程中,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通过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获取使用者身体各部位在床垫上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至所述控制器40。所述控制器40根据压力信号分析得出使用者具体的身体部位和生理参数,生理参数包括呼吸率、心率,继而所述控制器40再根据所述生理参数通过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启动所述温控层22,由所述温控层22对使用者身体各部位提供相应的温度理疗。
优选的,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包括多个大小相同并沿床垫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211,每个所述第一区域211设置有多块沿床垫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
所述温控层22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211数量相同且正对设置的多个第二区域221,每个所述第二区域221设置有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数量相同的温控器及温度传感器。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211的数量及所述第二区域221的数量均为六个,每个所述第一区域211内的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二区域221内的所述温控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也均为四个。
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区域211及相邻所述第二区域221之间。设置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的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电连接,设置于所述温控层22的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23与所述温控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接触层30包括针织层31及设置于所述针织层31靠近所述监测层20一侧的透气防水层32。所述透气防水层32包括本体部321及自所述本体部321靠近所述针织层31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针织层31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容水槽322。
具体的,所述容水槽322包括多根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槽体3221及多根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槽体3221垂直的第二槽体3222。所述第一槽体3221与所述第二槽体3222交错设置形成网状槽。通过设置所述容水槽322,防止床垫顶部因孩童尿床或水杯倾倒等原因漏水,保证了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21与所述温控层22的干燥度,避免出现触水短路。
优选的,所述透气防水层32的材料为牛皮、羊皮或猪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防水层32的材料为牛皮,以获得更优的透气性与防水性。
请参阅图3,在所述振动助眠智能床垫100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40与所述云服务器50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过程如下:
步骤S10、所述控制器40连接至所述云服务器50;
步骤S20、所述控制器40发送0*17指令获取新增加的30分钟历史数据,所述控制器40发送0*15获取翻身数据;
步骤S30、所述控制器40点数据同步时发送0*17指令获取新增加的30分钟历史数据,所述控制器发送0*15获取翻身数据;
步骤S40、所述控制器40发送0*11获取实时心率、呼吸率、在床、翻身状态并显示;
步骤S50、所述控制器40实时监测页面打开监测开关,开关显示暂停标识;
步骤S60、所述控制器40发送0*16获取实时睡眠身体动作数据,绘制心跳曲线和呼吸曲线;
步骤S70、所述控制器40实时监测页面停止监测开关,开关显示启动标识,停止0*16的实时数据,只显示0*11的数据和报警处理。
同时,在所述云服务器50侧,所述控制器40有激活、未激活两种状态。激活的所述控制器40是在所述云服务器50的数据库中包括所述控制器40的MAC地址信息,未激活状态时在所述云服务器50数据库中没有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通过模拟汽车或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即通过所述第一振源板的低频振动结合所述第二振源板的随机推动作用,使得人体快速产生疲劳感,进而快速进入睡眠状态;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振源板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第四推板及第五推板,通过不同推板的随机推动,模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颠簸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随机推动作用,使人体产生疲劳;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振源板包括第一振动板、第二振动板、第三振动板、第四振动板及第五振动板,不同的振动板对应人体不同的部位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以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对振动频率敏感度的差异,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设的振动层、监测层、接触层及分别与所述振动层、所述监测层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振动层包括第一振源板、与所述第一振源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源板与所述监测层之间的第二振源板及与所述第二振源板连接的驱动器,所述第一振源板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低频振动,所述驱动器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第二振源板随机向靠近所述监测层的方向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源板包括位于中心并呈矩形的第一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推板与第三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四推板与第五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三推板沿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推板与所述第五推板沿所述第一推板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推板、所述第三推板、所述第四推板及所述第五推板固定连接,且五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源板的振动频率为1Hz-30Hz。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源板包括与所述第一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一振动板、与所述第二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二振动板、与所述第三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三振动板、与所述第四推板正对设置的第四振动板及与所述第五推板正对设置的第五振动板,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振动板、所述第二振动板、所述第三振动板、所述第四振动板及所述第五振动板的振动频率,并控制所述第一振动板的振动频率保持在3-5Hz、所述第二振动板与所述第三振动板的振动频率保持在10-25Hz、所述第四振动板与所述第五振动板的振动频率保持在10-12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层包括靠近所述接触层设置的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设置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远离所述接触层一侧并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相对间隔设置的温控层及多个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多个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及所述温控层分别与不同的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获取使用者身体各部位在床垫上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该压力信号分析得出使用者具体的身体部位和生理参数,生理参数包括呼吸率、心率,继而所述控制器再根据所述生理参数通过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启动所述温控层,由所述温控层对使用者身体各部位提供相应的温度理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层包括多个大小相同并沿床垫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多块沿床垫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所述温控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数量相同且正对设置的多个第二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数量相同的温控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区域及相邻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每个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柔性阵列力敏传感器、所述温控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包括针织层及设置于所述针织层靠近所述监测层一侧的透气防水层,所述透气防水层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针织层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针织层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容水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防水层的材料为牛皮、羊皮或猪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振动助眠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云服务器、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的管理平台及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
CN202010452794.0A 2020-05-26 2020-05-26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Active CN111568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2794.0A CN111568117B (zh) 2020-05-26 2020-05-26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2794.0A CN111568117B (zh) 2020-05-26 2020-05-26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8117A true CN111568117A (zh) 2020-08-25
CN111568117B CN111568117B (zh) 2022-09-30

Family

ID=7211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2794.0A Active CN111568117B (zh) 2020-05-26 2020-05-26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811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41159U (zh) * 2009-12-08 2010-11-24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振动助眠床
EP2820976A2 (fr) * 2013-07-05 2015-01-07 Bigben Interactive SA Simulateur de pilotage
CN204410258U (zh) * 2015-01-22 2015-06-24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
US20160066703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Xilinmen Furniture Co., Ltd. Sleep Suppor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039585A (zh) * 2016-06-17 2016-10-26 安徽中科本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体位感知和理疗助眠功能的智能床垫
CN109090900A (zh) * 2018-09-07 2018-12-28 徐州唯顾家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按摩床垫
CN208550664U (zh) * 2018-05-16 2019-03-01 杭州汇城提花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户外用品的躺椅垫
CN109528471A (zh) * 2018-10-26 2019-03-29 合肥思立普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型的失眠治疗床
CN109752199A (zh) * 2019-03-11 2019-05-14 德州学院 汽车1/4悬架实验台
CN109757902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床体温度调节的控制方法
US10314407B1 (en) * 2014-04-30 2019-06-11 Xsenso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leep eco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41159U (zh) * 2009-12-08 2010-11-24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振动助眠床
EP2820976A2 (fr) * 2013-07-05 2015-01-07 Bigben Interactive SA Simulateur de pilotage
US10314407B1 (en) * 2014-04-30 2019-06-11 Xsenso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leep ecosystem
US20160066703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Xilinmen Furniture Co., Ltd. Sleep Suppor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4410258U (zh) * 2015-01-22 2015-06-24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
CN106039585A (zh) * 2016-06-17 2016-10-26 安徽中科本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体位感知和理疗助眠功能的智能床垫
CN208550664U (zh) * 2018-05-16 2019-03-01 杭州汇城提花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户外用品的躺椅垫
CN109090900A (zh) * 2018-09-07 2018-12-28 徐州唯顾家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按摩床垫
CN109528471A (zh) * 2018-10-26 2019-03-29 合肥思立普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型的失眠治疗床
CN109757902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床体温度调节的控制方法
CN109752199A (zh) * 2019-03-11 2019-05-14 德州学院 汽车1/4悬架实验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8117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3682B2 (en) Sleep-posture sens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US20190358428A1 (en) Robot-connected iot-based sleep-caring system
CN202563642U (zh) 婴儿床自动监控装置
US2015019030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hypertension
US20090156089A1 (en) Simulated Animal
CN104784008A (zh) 用于睡眠状态管理的按摩枕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98230U (zh) 智能颈环
CN209301455U (zh) 一种智能音乐眼罩
CN102844070A (zh) 保持婴儿睡眠和避免婴儿适应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97030A (zh) 一种智能内衣
US8317734B1 (en) Bone conduction pad
CN111568117B (zh) 振动助眠智能床垫
US20110061661A1 (en) Purr pillow
CN202909062U (zh) 对人和动物实施外部刺激治疗的器械
CN103142065A (zh) 电磁动力智能摇床
CN108013680A (zh) 一种音乐理疗治疗失眠的枕头
CN204890567U (zh) 用于睡眠状态管理的按摩设备
CN204815512U (zh) 记忆按摩绑腿沙袋
CN200984384Y (zh) 促眠电磁垫
CN213696890U (zh) 一种具有睡眠监测功能的床品
JP3203859U (ja) 外形可変リモートペット用玩具
CN114009994A (zh) 一种多自由度的智能摇摆助眠床
CN210488768U (zh) 一种智能睡眠监护装置
CN2907654Y (zh) 头部保健按摩帽
CN204890566U (zh) 用于睡眠健康管理的按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