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7101B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7101B
CN111567101B CN201980006853.7A CN201980006853A CN111567101B CN 111567101 B CN111567101 B CN 111567101B CN 201980006853 A CN201980006853 A CN 201980006853A CN 111567101 B CN111567101 B CN 111567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plink transmission
scaling factor
terminal
antenna 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68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7101A (zh
Inventor
陈文洪
史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7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7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7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如果终端只在网络侧配置的部分天线端口上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则发送PUSCH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只能是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M/N(即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为发送PUSCH所用的天线端口数,N为网络侧配置的总的天线端口数。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不能把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功率共享到另一个天线端口上。
在新无线(NR,New Radio)系统中,如果终端只在网络侧配置的部分天线端口上传输PUSCH,是否需要按照和LTE相同的缩放系数M/N确定发送功率取决于终端的天线。对于部分终端,天线端口上允许的发送功率等于最大发送功率,则一个发送PUSCH的天线端口可以共享不发送PUSCH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对于另一些终端,天线端口上允许的发送功率低于最大发送功率,如果此时只用部分的天线端口发送PUSCH,发送PUSCH的每个天线端口上仍然要做和LTE类似的功率缩放。目前,终端如何根据不同的终端类型确定功率缩放系数还没有明确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
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同,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同,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可以根据自己的天线配置,确定合理的功率缩放系数,在保证不超过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较大的发送功率发送PUSCH,从而保证上行覆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结合终端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STAION),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处理(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5G,fifth-Generation)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网络中的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与终端通信的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P,Access Point),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B,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这里,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这里,所述射频器件包括与终端天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射频器件,例如,可以是功率放大器,数模转换器(A/D)、模数转换器(D/A)和晶振等。
具体地,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K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多个天线端口之间可以共享功率,不需要针对这K个天线端口进行功率缩放,即不需要基于K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如果K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多个天线端口之间不能共享功率,需要基于K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此时功率缩放系数可以是M/K,其中M是K个天线端口中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数。
方式二: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功率缩放系数可以是Min(1,Pmax,tx/Ptx),其中Pmax,tx是每个天线端口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Ptx是根据协议中的功率控制过程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
方式三: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相同,例如前者小于后者,则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者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方式四: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UE的功率等级是普通UE,则终端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UE的功率等级是高功率UE,则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者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方式五: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如果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功率缩放系数为1。
方式六: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这里,所述射频器件包括与终端天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射频器件,例如,可以是功率放大器,数模转换器(A/D)、模数转换器(D/A)和晶振等。
具体地,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之间能够共享功率;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之间不能共享功率。
例如:如果K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多个天线端口之间可以共享功率。
如果K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多个天线端口之间不能共享功率。此时当一个天线端口不用于PUSCH传输时,其发送功率不能用于另一个天线端口的传输。
方式二: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例如: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确定可以共享功率;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相同,例如前者小于后者,则不能共享功率。
方式三: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例如:如果UE的功率等级是普通UE,则可以共享功率;如果UE的功率等级是高功率UE,则不能共享功率。
方式四: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例如:如果当前的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不能共享功率;如果当前的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可以共享功率。
步骤1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方式二: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对于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例如:假设所述缩放系数为k,所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为P,则实际发送功率为k*P,这里P是线性值。
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例如:假设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k,终端支持的最大发送功率为Pc_max,则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为k*Pc_max。终端可以基于该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例如,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可以是该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之间的较小值。
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这里,所述功率控制参数包括网络侧配置的开环功率控制参数,或者网络侧指示的闭环功率控制因子。
例如:假设所述缩放系数为k,所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为P,当前传输层数为R,则每个传输层的实际发送功率为k*P/R,这里P是线性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或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或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从而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发送功率,保证发送功率不会超过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功率,同时尽可能增加上行覆盖。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这里,所述射频器件包括与终端天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射频器件,例如,可以是功率放大器,数模转换器(A/D)、模数转换器(D/A)和晶振等。
具体地,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K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多个天线端口之间可以共享功率,不需要针对这K个天线端口进行功率缩放,即不需要基于K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如果K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多个天线端口之间不能共享功率,需要基于K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此时功率缩放系数可以是M/K,其中M是K个天线端口中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数。
方式二: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功率缩放系数可以是Min(1,Pmax,tx/Ptx),其中Pmax,tx是每个天线端口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Ptx是根据协议中的功率控制过程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
方式三: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相同,例如前者小于后者,则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者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方式四: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具体地,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例如:如果UE的功率等级是普通UE,则终端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UE的功率等级是高功率UE,则可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者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方式五: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例如:如果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如果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功率缩放系数为1。
方式六: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步骤2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例如:假设所述缩放系数为k,所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为P,则实际发送功率为k*P,这里P是线性值。
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例如:假设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k,终端支持的最大发送功率为Pc_max,则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为k*Pc_max。终端可以基于该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例如,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可以是该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之间的较小值。
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这里,所述功率控制参数包括网络侧配置的开环功率控制参数,或者网络侧指示的闭环功率控制因子。
例如:假设所述缩放系数为k,所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为P,当前传输层数为R,则每个传输层的实际发送功率为k*P/R,这里P是线性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或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或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从而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发送功率,保证发送功率不会超过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功率,同时尽可能增加上行覆盖。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所述上行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3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之间能够共享功率;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之间不能共享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3所示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所述上行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进一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同,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进一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进一步,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4所示的上行功率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上述上行功率控制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2(处理器10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1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设备10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可以为射频(RF,Radio Frequency)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7)

1.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以使所述上行发送功率不超过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16.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用户设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以使所述上行发送功率不超过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
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同,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终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26.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27.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28.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29.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能力信息,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包括功率缩放系数和/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UE能力信息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以使所述上行发送功率不超过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功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35.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36.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37.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38.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39.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天线端口之间能否共享功率。
40.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功率缩放系数;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41.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43.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44.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天线结构、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用户设备UE的功率等级和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以使所述上行发送功率不超过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功率。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天线端口是否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相同的射频器件,则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功率缩放;如果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关联不同的射频器件,则基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数目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的比值关系,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是否相同,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相同,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每个天线端口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和终端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不同,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UE的功率等级,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功率等级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如果所述装置 的功率等级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52.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还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来确定功率缩放系数。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如果当前的上行传输模式是基于非码本的上行传输,则确定功率缩放系数为1。
54.根据权利要求44至5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为1、或1/2、或M/N,其中,M是实际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N是为PUSCH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目。
55.根据权利要求44至5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或者,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实际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56.根据权利要求44至5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基于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发送功率,确定总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总发送功率和当前的传输层数,确定每个传输层上的实际上行发送功率。
5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6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80006853.7A 2018-05-18 2019-05-17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67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34208 2018-05-18
CN201810483420 2018-05-18
PCT/CN2019/087328 WO2019219068A1 (zh) 2018-05-18 2019-05-17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7101A CN111567101A (zh) 2020-08-21
CN111567101B true CN111567101B (zh) 2022-04-15

Family

ID=6853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6853.7A Active CN111567101B (zh) 2018-05-18 2019-05-17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7101B (zh)
WO (1) WO201921906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3463A (zh) * 2010-04-01 2012-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多天线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19215A (zh) * 2013-09-04 2016-04-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1825B1 (ko) * 2013-11-08 2016-04-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과 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3463A (zh) * 2010-04-01 2012-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多天线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19215A (zh) * 2013-09-04 2016-04-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等.Discussion on sPUSCH desig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1-1608638 》.2016,全文. *
Offline summary for Al 7.6 NR UL power control;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 R1-1718883》;2017101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9068A1 (zh) 2019-11-21
CN111567101A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0877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CN107925925B (zh) 用于链路预算受限的装置的小区重选的用户设备和介质
CN106063370A (zh) 在多覆盖增强水平下与演进节点b的操作相关的技术和配置
CA3072973C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472497B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691223B (zh)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73029A (zh)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2821963B (zh) 一种减少对扬声器干扰的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TW201210289A (en) Method of carrier control format indi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586622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67716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431608A (zh) 全双工功率报告
KR20170141550A (ko) 무선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0741560A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终端、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数据结构
CN111107539B (zh) 一种终端通信能力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4424630A (zh) 一种寻呼消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151502A1 (zh) 配置srs传输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24000725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449346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67101B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33693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73157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US2024015556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401371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3037982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