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946B - 信道压缩矩阵参数 - Google Patents

信道压缩矩阵参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946B
CN111566946B CN201980007527.8A CN201980007527A CN111566946B CN 111566946 B CN111566946 B CN 111566946B CN 201980007527 A CN201980007527 A CN 201980007527A CN 111566946 B CN111566946 B CN 111566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amplitude
parameters
phase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75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946A (zh
Inventor
宋支湖
泰勒·布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6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416Flexible line cutters
    • A01D34/4165Mounting of the cutter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3/00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 A01D43/16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with lawn ed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7/00Undercarriages or fram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Mechanisms for adjusting the frame; Platforms
    • A01D67/005Arrangements of coupl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5/00Accessorie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75/002Carriers for the transport of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75/006Carriers for the transport of harvesters or mowers for lawn-mow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2101/00Lawn-m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500)包括处理器(505)和无线电收发器(525),该无线电收发器(525)接收(1405)从传输点(210)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处理器(505)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1410)波束的子集,并且计算(1415)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并且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处理器(505)控制无线电收发器(525)以发送(1420)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Description

信道压缩矩阵参数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Jiho Song和Tyler Brown于2018年1月19日提交的题为“EfficientRecovery from Beam Failure(波束故障的有效恢复)”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19/670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这里公开的主题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了以下缩写,在以下描述中引用其中至少一些。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在以下描述中引用其中至少一些缩写: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第五代核心网(“5GC”)、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接入点名称(“APN”)、接入层(“AS”)、带宽自适应(“BA”)、带宽部分(“BWP”)、误块率(“BLER”)、载波聚合(“CA”)、小区专用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空闲信道评估(“CCA”)、循环前缀(“CP”)、控制元素(“CE”)、循环冗余校验(“CRC”)、信道状态信息(“CSI”)、公共搜索空间(“CSS”)、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例如,承载用户面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DFTS”)、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DL”)、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增强型空闲信道评估(“eCCA”)、演进型节点B(“eNB”)、演进型分组核心(“EPC”)、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基于帧的设备(“FBE”)、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FDMA”)、频分正交覆盖码(“FD-OCC”)、保护时段(“GP”)、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基于负载的设备(“LBE”)、先听后讲(“LBT”)、逻辑信道(“LCH”)、长期演进(“LTE”)、多址(“MA”)、媒体接入控制(“MAC”)、主小区组(“MCG”)、调制编码方案(“MCS”)、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窄带(“NB”)、下一代(例如,5G)节点B(“gNB”)、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NG-RAN”)、新无线电(“NR”,例如,5G无线电接入)、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主小区(“PCell”)、物理广播信道(“PBCH”)、分组数据网络(“PDN”)、协议数据单元(“PDU”)、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图样分割多址(“PDMA”)、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资源块(“PRB”)、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服务质量(“QoS”)、正交相移键控(“QPSK”)、无线电链路控制(“RLC”)、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无线电链路监测(“RLM”)、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随机接入过程(“RACH”)、随机接入响应(“RAR”)、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参考信号(“RS”)、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资源块指配(“RBA”)、资源扩展多址(“RSMA”)、往返时间(“RTT”)、接收(“RX”)、稀疏码多址(“SCMA”)、信令无线承载(“SRB”,例如,携带控制面数据)、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辅小区(“SCell”)、辅小区组(“SCG”)、共享信道(“SCH”)、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服务网关(“SGW”)、服务数据单元(“SDU”)、序列号(“SN”)、会话管理功能(“SMF”)、系统信息块(“SIB”)、同步信号(“SS”)、传输块(“TB”)、传输块大小(“TBS”)、时分双工(“TDD”)、时分复用(“TDM”)、时分正交覆盖码(“TD-OCC”)、传输时间间隔(“TTI”)、发送(“TX”)、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上行链路(“UL”)、用户面(“U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
为了增强3GPP网络中的系统性能,最近的标准研究了不同形式的空间分集,包括不同形式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其涉及在每个无线通信的源和目的地处使用多个天线以通过使用多径传播来使无线电链路的容量倍增。这样的系统使得使用相同的无线电信道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于一个的数据信号变得越来越可能。
作为支持MIMO通信的一部分,用户设备可以利用信道状态信息码本,这有助于定义所采用波束的性质,这些波束用于支持特定的数据连接。较高秩的码本有时可用于增强系统性能,但通常以增加反馈开销量为代价。在3GPP网络中,高分辨率信道状态信息(“CSI”)码本,例如II型CSI码本,被用于支持全维度(“FD”)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系统级仿真,可以证明与以前的版本14的CSI码本相比,秩1-2的II型CSI码本提供了改进的数据速率性能。
尽管秩1-2的II型CSI码本显示出改进的数据速率吞吐量,但必须支持更高秩的传输才能利用复用增益和多用户分集增益的全部优势。而且,需要计算高分辨率CSI以有效地抑制层间和用户间干扰。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也执行方法的功能。
一种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方法(例如,由UE执行)包括:接收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并且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该方法包括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并且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该方法包括发送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附图说明
将通过参考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来提供对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一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了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网络架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是示出波束空间矩阵的L个主奇异值的经验累积分布函数(“CDF”)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4A是示出在多层传输的第一层的所选DFT波束的波束方向上的经验CDF归一化功率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4B是示出在多层传输的第二层的所选DFT波束的波束方向上的经验CDF归一化功率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4C是示出在多层传输的第三层的所选DFT波束的波束方向上的经验CDF归一化功率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4D是示出在多层传输的第四层的所选DFT波束的波束方向上的经验CDF归一化功率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5是示出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用户设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6是示出第一信道压缩过程的量化方法的图形化概述的图;
图7是示出第二信道压缩过程的量化方法的图形化概述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三信道压缩过程的量化方法的图形化概述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9是示出基于信道压缩过程的用于宽带量化器的算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基于信道压缩过程的用于子带量化器的算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1A是示出λtraffic=3.5的CSI码本的数据速率性能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
图11B是示出λtraffic=3.5的CSI码本的平均吞吐量性能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1C是示出λtraffic=3.5的CSI码本的小区边缘吞吐量性能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2A是示出λtraffic=2.0的CSI码本的数据速率性能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2B是示出λtraffic=2.0的CSI码本的平均吞吐量性能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2C是示出λtraffic=2.0的CSI码本的小区边缘吞吐量性能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3A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1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B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2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C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A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D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A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E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I-A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F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B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G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B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H是示出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I-B的反馈开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和
图14是示出了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整个本公开中,表示复数域,R表示实数域,‖·‖p是p范数,‖·‖F是Frobenius(弗罗宾尼斯)范数,⊙是Hadamard(哈达玛)积,/>是Kronecker(克罗内克)积,aH是列向量a的共轭转置,0a×b是a×b全零矩阵,IN是N×N单位矩阵,/>表示矩阵A的第/>个主右奇异向量,/>表示矩阵A的第/>个奇异值,而/>表示矩阵A的第/>个特征向量。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例如,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包括定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作为另一示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该可执行代码例如可以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
此外,实施例可以采取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体现的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存储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此后称为代码。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临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能不体现信号。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访问代码的信号。
可以利用一种或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适当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多特定示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以下内容: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性存储设备、或上述的任何适当组合。在本文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用于实施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何数目的行,并且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所述编程语言包括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以及常规过程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等,和/或机器语言,诸如汇编语言。该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场景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与外部计算机(例如,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贯穿本说明书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的语言的出现可以但并非必须全部指代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表示“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目清单并不意味着任何或所有项目都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一个”和“该”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实施例的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的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使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实施例的各方面不清楚。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代码来实现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框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框的组合。该代码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从而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该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可以指导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该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下述的制品。
该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以使得要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或框图示出了根据各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就这一点而言,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框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方框中指出的功能可以不按图中指出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框,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些框。可以设想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框或其部分等效的其他步骤和方法。
尽管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可以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类型,但是应理解它们不限制相应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可以使用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符来仅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列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测时段。还应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执行指定功能或动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专用硬件和代码的组合来实现。
每个附图中的元素的描述可以参考后续附图的元素。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数字指代相似的元素,包括相似元素的替代实施例。
为了充分利用多用户(MU)多维度(FD)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优点,有必要支持更高秩的MU传输,以受益于复用增益和多用户分集增益。此外,需要计算高分辨率信道状态信息(CSI)以有效地抑制层间和用户间干扰。本公开描述了一种高分辨率CSI码本,与先前报告的CSI码本相比,该高分辨率CSI码本可以以更少的反馈开销来支持更高秩的传输(例如,秩1-4的传输)。
与3GPP Rel 14码本相比,先前报告的II型码本(例如,用于秩1-2传输场景)给出了改进的数据速率性能,尽管代价是总反馈开销很大。将当前的秩1-2II型码本扩展到秩1-4传输场景会以巨大的反馈开销为代价来提高系统性能,这是不实际的。当前II型码本的简单扩展会给反馈链路造成巨大负担,因为反馈开销与最大传输秩数成比例地增加。为了提供增加的系统性能同时减少反馈开销,本公开描述了信道压缩技术和合适的CSI量化器,其提供了支持秩1-4传输的实用的高分辨率CSI码本。
图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远程单元105、包含至少一个基站单元110的接入网120、无线通信链路115以及移动核心网130。接入网120和移动核心网130形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即使在图1中描绘了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5、接入网120、基站单元110、无线通信链路115和移动核心网130,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5、接入网120、基站单元110、无线通信链路115和移动核心网130可以被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120包含一个或多个WLAN(例如,Wi-Fi TM)接入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3GPP规范中指定的5G系统(例如“5GNR”)。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现其他网络中的一些其他开放或专用通信网络,例如,LTE或WiMAX。网络环境通常涉及一组或多组标准,每组标准都定义了在网络环境内使用相应标准时进行的任何通信连接的各个方面。开发中和/或现有标准的示例包括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长期演进(LTE)、通用移动电信服务(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或增强数据GSM环境(EDGE)。本公开不旨在限于任何特定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5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智能电器(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器)、机顶盒、游戏机、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摄像机)、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5包括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此外,远程单元105可以被称为UE、订户单元、移动站、移动台、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订户台、用户终端、无线发送/接收单元(“WTRU”)、无线设备或本领域使用的其他术语。
远程单元105可以经由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通信信号与接入网120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单元110直接通信。此外,UL和DL通信信号可以在无线通信链路115上承载。这里,接入网120是为远程单元105提供对移动核心网130中的服务的接入的中间网络。
基站单元110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单元110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接入点、基地、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或本领域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基站单元110通常是诸如接入网120之类的无线电接入网(“RAN”)的一部分,其可以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相应基站单元1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无线电接入网的这些和其他元件未示出,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基站单元110经由接入网120连接到移动核心网130。
基站单元110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115服务于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5。基站单元110可以经由通信信号直接与一个或多个远程单元105通信。通常,基站单元110在时域、频域和/或空域中发送下行链路(“DL”)通信信号以服务远程单元105。此外,可以在无线通信链路115上承载DL通信信号。无线通信链路115可以是授权的或未授权的无线电频谱中的任何合适的载波。无线通信链路115促进一个或多个远程单元105和/或一个或多个基站单元110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核心网130是5G核心网(“5GC”)或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其可以耦合到其他数据网络125,例如因特网和专用数据网络,以及其他数据网络。每个移动核心网络130属于单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本公开不旨在限于任何特定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现。
移动核心网130包括若干网络功能(“NF”)。如图所示,移动核心网130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35、会话管理功能(“SMF”)140和用户面功能(“UPF”)145。AMF 135提供诸如UE注册、UE连接管理和UE移动性管理的功能。SMF 140管理远程单元105的数据会话,诸如PDU会话。UPF 145向远程单元105提供用户面(例如,数据)服务。远程单元105与数据网络125之间的数据连接(例如,“PDU会话”)由UPF 145管理。
尽管在图1中描绘了特定数量和类型的网络功能,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移动核心网130中可以包括任何数量和类型的网络功能。而且,在移动核心网130是EPC的情况下,所描绘的网络功能可以被诸如MME、S-GW、P-GW、HSS等的适当的EPC实体代替。在某些实施例中,移动核心网130可以包括AAA服务器。
在各个实施例中,移动核心网130支持不同类型的移动数据连接和不同类型的网络切片,其中每个移动数据连接利用特定的网络切片。在此,“网络切片”是指针对特定业务类型或通信服务而优化的移动核心网130的一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各种网络切片可以包括网络功能的单独实例,诸如SMF 140和UPF 145。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网络切片可以共享一些公共的网络功能,诸如AMF 135。为了便于说明,不同的网络切片未在图1中示出,但是假定支持这些网络切片。
尽管图1描绘了5G RAN和5G核心网的组成部分,但所描述的用于有效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实施例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包括IEEE 802.11变体、UMTS、LTE变体、CDMA 2000、蓝牙等。例如,在LTE变体中,AMF 135可以被映射到MME,SMF 140可以被映射到PGW的控制面部分,UPF 145可以被映射到STW和PGW的用户面部分等。
基站单元110(网络实体的一个示例)可以发送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被远程单元105用于识别信道状态。为了支持空间复用和/或MU-MIMO,远程单元105例如使用II型码本将CSI反馈150提供给基站单元110。远程单元105从CSI码本中选择码字以发送到网络(例如,基站单元110)。为了享受复用增益和多用户分集增益的全部优点,系统100支持更高秩的传输,诸如秩1-4的传输。
如上所述,仅扩展当前秩1-2的II型码本以支持更高秩的传输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的扩展将导致总反馈开销的巨大增加。在各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5使用本文描述的信道压缩技术之一以比当前的II型码本更少的反馈开销来计算高分辨率CSI。远程单元105还可以结合信道压缩技术来使用本文描述的量化器来计算高分辨率CSI。
考虑四层传输,经验研究表明,大多数信道增益是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的方向,而少量的增益包含在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的方向上。为了在考虑有限的反馈资源时最大化系统吞吐量,本文公开的高秩CSI码本将更多的反馈开销专用于量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中的波束成形器,以较少的反馈开销为代价来量化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中的波束成形器。在各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仅使用集合B中的L个选定波束中的少数主波束来计算宽带和子带预编码器矩阵索引(“PMI”),从而减少用于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的反馈开销。在此,L表示波束数量,B是L个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波束的集合。
图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有效地对CSI码本进行编码并从中准备码字的网络架构200。网络架构20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简化实施例。如所描绘的,网络架构200包括与gNB 210通信的UE 205。UE 205可以是上述远程单元105的一个实施例,并且gNB 210可以是上述基站单元110的一个实施例。在此,gNB 210在与UE通信时使用空间复用,其中发送多个传输层,每个层具有多个波束。
如所描绘的,gNB 210在下行链路上发送各种参考信号(“RS”),包括波束成形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参见信令220)。这些信号通过通信信道215,例如物理传输介质。当信号通过通信信道215时,它们逐渐减弱并遇到改变其路径并使信号减弱的物体。在接收到下行链路信号时,UE 205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来测量信道状况(例如,“信道状态”)(参见框225)。在测量信道状况时,UE 205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参数(例如,幅度和相位参数)(参见框225)。
UE 205向gNB 210提供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具体地,UE 205向gNB 210提供幅度和相位参数(参见信令230)。在各个实施例中,UE 205基于所测量的信道状况从CSI码本中选择码字,并且将该码字发送至gNB 210。在一些实施例中,UE 205通过从II型码本中选择一个码字来提供幅度和相位参数以提供CSI反馈。在各个实施例中,gNB 210基于CSI反馈(例如,基于UE的码字/推荐)来确定用于当前信道状况的最优预编码矩阵。
如本文所使用的,CSI码字的集合构成了CSI码本。可以通过参数的集合来对CSI码本中的码字的集合进行参数化,以使得参数的每个组合都对应于码字,并且由参数的所有组合生成的码字的集合就是码本。这些参数可以使用比特、整数或范围内(例如,从1到某个数字)的其他值来表示。当准备码字时,UE 205使用所描述的方法来确定信道压缩矩阵参数,包括幅度和相位参数,以导出码字。
如本文所使用的,W个总子载波的信道矩阵由下面的等式1定义:
[等式1]
在此,是第w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注意,Ntx和Nrx分别表示用于每个极化的发送和接收天线端口的数量。
在考虑所有W个子载波的宽带(“WB”)中,信道矩阵被压缩,如等式2所示:
[等式2]
在此,B表示L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波束的集合,其中并且被定义为:
[等式3]
如本文所使用的,压缩的矩阵HBS被称为WB波束空间信道矩阵。子带(“SB”)波束空间信道矩阵在下面用等式4表示,其中s∈{1,…,S}:
[等式4]
在每个SB中,基于SB波束空间矩阵,对2L维波束成形器进行量化。注意,针对每个传输层和每个SB量化2L维波束成形器。因此,用于SB CSI的总反馈开销与总SB数和最大传输层数成比例增加。
通过将当前的秩1-2II型码本扩展到秩1-4,可以获得相当大的性能增益。然而,以过高的反馈开销为代价获得了这种性能增益。为了减少巨大的SB CSI报告开销,本公开通过考虑有限的反馈资源来描述适用于更高秩的传输的实用CSI码本。
图3是示出波束空间矩阵的L个主奇异值的经验累积分布函数(“CDF”)300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图3示出了在WB波束空间信道矩阵HBS的右奇异向量的方向上包含的信道增益的分布。具体地,图3通过计算L个主奇异值的CDF来验证信道增益的分布。注意,右奇异向量表示每个传输层的信道方向,并且奇异值表示其相应的信道增益。
经验CDF 300确认,在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的方向上将包含大部分增益,而在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的方向上将包含少量增益。
图4A-4D示出了在四层传输中每一层的所选DFT波束的波束方向上的经验CDF归一化功率。图4A示出了用于第一层的CDF 405,图4B示出了用于第二层的CDF 415,图4C示出了用于第三层的CDF 425,并且图4D示出了用于第四层的CDF 435。
经验CDF归一化功率由以下等式描述:
[等式5]
如图4A-D所示,已证实如图4A-B所描绘的,对应于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的第一主波束中包含超过62%和46%的信道增益(概率为0.7)。然而,还显示出这种趋势在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中变得不太明显,如图4C-D所示,其对应于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
再次参考图3,根据经验确认,大部分信道增益都包含在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的方向上,而只有少量信道增益被包含在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的方向上。在图4A-D中还证实,大部分信道增益被包含在第一主波束和第二主波束的波束方向上,而只有少量的信道增益被包含在第三主波束和第四主波束的波束方向上。然而,随着传输层变得更高,在第一主波束和/或第二主波束中具有大部分信道增益的趋势变得不太明显。因此,在减少反馈开销的同时,与较高秩的II型CSI码本相比,仅选择一个或两个主波束可能无法保持数据速率性能。
此外,第r个传输层的波束空间矩阵的秩是有上限的,诸如这是因为针对先前的传输层{1,…,r–1}量化的右奇异值是从波束空间矩阵中投影出来的。例如,尽管第四传输层/>的波束空间矩阵的维度为2NrxW×8,但假设L=4,则/>的秩以4为上限。考虑到波束空间矩阵的减少的秩,有效量化方法可能关注波束空间矩阵的几个主右奇异向量。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优化更高秩的CSI码本:a)针对第一层和第二层采用更多的反馈开销,针对第三层和第四层采用更少的反馈开销,以及b)关注波束空间矩阵的几个主右奇异向量。
此外,本公开通过考虑以上的CSI反馈优化标准来开发信道压缩算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仅针对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计算高分辨率CSI来满足第一标准。为了以比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更少的反馈开销来计算第三层和第四层的CSI,我们压缩WB波束空间矩阵,如以下等式6中所述:
[等式6]
其中表示WB波束空间矩阵,/>表示第r层的信道压缩矩阵,/>表示信道压缩等级。为了满足第二标准,可以通过量化/>的/>个主奇异向量来构造Gr中的信道压缩向量。注意,压缩矩阵是在每一层中独立计算的,因为在所提出的算法中该矩阵是特定于层的。
考虑用于有效地构造信道压缩矩阵的波束空间矩阵的结构。为了简化分析,本公开仅考虑单个频率音调的信道向量。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使用等式7简化2Ntx双极化的发射天线端口与单极化的单个接收天线端口之间的信道向量:
[等式7]
其中,使用以下等式8来定义对应于第个波束/>的极化列向量/>
[等式8]
利用单个频率音调的信道向量,使用以下等式9重写波束空间信道向量:
[等式9]
/>
其中,是矩阵A的第/>个列向量。
在本公开中,关注量化波束空间信道向量以构造Gr中的信道压缩向量。基于极化向量的不同信道假设,下面参考图6-8描述三种信道压缩方法。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以用于有效地编码CSI码本并从中准备码字的用户设备装置500的一个实施例。用户设备装置500可以是远程单元105和/或UE 205的一个实施例。此外,用户设备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5、存储器510、输入设备515、显示器520和收发器525。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515和显示器520被组合成单个设备,诸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装置500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515和/或显示器520。
如所描绘的,收发器525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器530和至少一个接收器535。另外,收发器525可以支持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40。这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40促进与eNB或gNB(例如,使用Uu接口)的通信。另外,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40可以包括用于与移动核心网络130中的网络功能进行通信的接口,诸如用于与AMF 135通信的N1接口。收发器525被配置为使用空间复用在无线接入网中与诸如基站单元110和/或gNB 210之类的发送接收点(“TRP”)进行通信,其中,一次发送多个传输层,每个传输层包括多个波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505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操作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505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5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10中的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处理器505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510、输入设备515、显示器520和收发器5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525接收从TRP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根据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处理器505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并且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一个或多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这里,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此外,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在计算了幅度和相位参数之后,处理器505控制收发器525将幅度和相位参数发送到网络节点,诸如基站单元110或gNB 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由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组成,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在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中进行参数化。在某些实施例中,构成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列向量的数量小于在所选择的波束的子集中的波束的数量。
在各个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和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的形式,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的形式,并且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可以是极化幅度偏移向量的形式。这样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可以由下面参考图6讨论的信道压缩技术产生。
在各个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极化特定相位系数参数和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可以是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的形式,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的形式,并且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可以是极化幅度偏移向量的形式。这样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可以由下面参考图7讨论的信道压缩技术产生。
在各个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指示符、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指示符、极化幅度偏移系数指示符和极化相位偏移系数指示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指示符可以是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的形式,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指示符可以是极化公共的相位向量的形式,极化幅度偏移系数指示符可以是极化幅度向量的形式,以及极化相位偏移系数指示符可以是极化相位向量的形式。这种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可以由下面参考图8讨论的信道压缩技术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中的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作为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并且将子集中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量化为相对于参考项的半功率下降步长。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极化幅度偏移系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作为参考项,并且将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量化为相对于参考项的四分之三功率下降步长。
处理器505可以生成计算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符,并将指示符发送到网络。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505控制收发器525将与幅度和相位参数相对应的指示符发送到发送参考信号的同一网络节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505控制收发器525将与幅度和相位参数相对应的指示符发送到与参考信号的发射器不同的网络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510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510可以包括RAM,该RAM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510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存储与更高秩的CSI码本有关的数据,例如,波束索引、波束幅度、码本、预编码矩阵、幅度参数、相位参数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用户设备装置500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以及一个或多个软件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515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面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515可以与显示器520集成在一起,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515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的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515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诸如键盘和触摸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520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520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520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5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520可以包括可穿戴显示器,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此外,显示器520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52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产生声音的扬声器。例如,显示器520可以产生听觉警报或通知(例如,蜂鸣声或提示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52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520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515集成。例如,输入设备515和显示器520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520可以位于输入设备515附近。
收发器525与移动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通信。收发器525在处理器505的控制下操作以发送消、数据和其他信号,并且还接收消息、数据和其他信号。例如,处理器505可以在特定时间选择性地激活收发器(或其部分),以便发送和接收消息。收发器52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器530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535。为了支持空间复用和/或波束成形,收发器525可包括多个发射器530和/或多个接收器535。
图6描绘了第一信道压缩过程的量化方法的图形化概述600。在假设使用上述公式8定义了第个主波束的极化列向量的情况下,开发了第一个信道压缩过程:
在第一信道压缩过程中,表示第/>个主波束的水平极化分量的功率,而/>表示在不同的极化(例如,水平、垂直)之间第/>个主波束的功率比。然后使用下面的等式10重写等式9的波束空间列向量:
[等式10]
/>
这里p表示极化幅度偏移向量,aa表示域a∈{h,v}(对应于垂直和水平极化)中的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θa表示域a∈{h,v}中的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
基于波束空间列向量的结构,可以使用等式11来量化信道压缩向量,其中使得:
[等式11]
这里表示(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幅度偏移向量,/>表示域a∈{h,v}(对应于垂直和水平极化)中的(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表示域a∈{h,v}中的量化的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注意,信道压缩向量的结构在图6中描绘。注意,方框内的形状表示元素的幅度,并且方框中的阴影图案表示元素的相位。
此外,第一信道压缩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初始化波束空间矩阵,例如,
步骤II:对于迭代地计算信道压缩向量。注意,/>表示信道压缩矩阵中的列数。
步骤II-1:计算由极化特定的子向量vopt组成的右主奇异向量,定义为:
[等式12]
在此,幅度参数是极化特定的。注意,在每个极化中,例如,a∈{h,v},在L个项中选择具有最强幅度的项作为参考实体。为每个极化选择的参考实体将被用于幅度量化,并且假定它们为1。此外,在两个选择的项中选择具有较强幅度的项。在相位量化过程中,参考项的相位假定为0。在极化幅度量化中,参考项的幅度被假定为1。为了简化表示和分析,假定在vopt中选择第一项作为参考项。
步骤II-2:针对a∈{h,v},迭代量化极化特定的子奇异向量。这里,极化特定的子奇异向量包括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特定的相位子向量和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特定的幅度子向量。
步骤II-2-A:使用等式13量化子奇异向量630and/>635的极化特定的相位:
[等式13]
如所描绘的,子向量630和子向量/>635可以被级联为一个向量。在此,全局相位码本被定义为/>其中,相位码本包括2B个相位项,使得
步骤II-2-B:使用等式14量化子奇异向量620和/>625的极化特定的幅度:
[等式14]
如所描绘的,子向量620和子向量/>625可以被级联为一个向量。在此,全局幅度码本被定义为/>其中幅度码本包括2B个幅度项,它们以半功率降低步长(相对于参考项)定义为
步骤II-3:使用等式15量化极化幅度偏移向量605:
[等式15]
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极化向量的全局幅度码本被定义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极化向量的幅度码本以四分之三的功率降低步长(相对于参考项)被定义为:
II-4:使用等式11计算第个信道压缩向量/>640。
II-5:使用等式16更新波束空间矩阵以计算第个信道压缩向量:
[等式16]
步骤III:完成信道压缩矩阵并且第一信道压缩过程结束。
图7描绘了第二信道压缩过程的量化方法的图形化概述700。对于所有在假设/>的情况下,开发了第二信道压缩过程。由于/>表示不同极化之间的幅度差,因此这里假定幅度差对于所有波束都是共同的。
因此,然后使用上面的等式8来定义第个主波束的极化列向量。此外,可以使用以下等式17重写等式9的波束空间列向量:
[等式17]
在此,p表示极化幅度偏移向量,a表示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θa表示域a∈{h,v}(对应于垂直和水平极化)中的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
基于波束空间列向量的结构,可以针对每个主波束量化信道压缩向量,使得
[等式18]
/>
其中表示(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幅度偏移向量,/>表示(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公共的幅度偏移向量,/>表示域a∈{h,v}中的量化的相位特定的向量。信道压缩向量的结构在图7中描绘。请注意,方框内的形状表示元素的幅度,并且方框中的阴影图案表示元素的相位。
此外,第二信道压缩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初始化波束空间矩阵,例如,
步骤II:对于迭代地计算信道压缩向量。
步骤II-1:使用上面的等式12来计算由极化特定的子向量组成的右主奇异向量。再次,在vopt中的2L个项当中具有最强幅度的项被选择为演员该极化的参考项。参考项的幅度被假定为1,并且参考项的相位被假定为0。为了简化表示和分析,假定在vopt中选择第一项作为参考项。
步骤II-2:量化极化特定的子奇异向量a∈{h,v}。
步骤II-2-A:使用上面的等式13,量化子奇异向量720和/>725的极化特定的相位。如所描绘的,子向量/>720和子向量/>725可以被级联为一个向量。再次,全局相位码本被定义为/>其中相位码本包括2B个相位项,使得
步骤II-2-B:使用下面的等式19来量化子奇异向量710的极化公共的幅度:
[等式19]
注意,使用术语“极化公共”以参考β对于所有主波束都是公共的假设。在某些实施例中,全局幅度码本被定义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2B个幅度项的幅度码本以半功率降低步长(相对于参考项)被定义为/>
步骤II-3:使用等式20来量化极化幅度偏移向量705:
[等式20]
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极化向量的全局幅度码本被定义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极化向量的幅度码本以四分之三的功率降低步长(相对于参考项)被定义为/>
步骤II-4:使用等式21来计算第个信道压缩向量730:
[等式21]
步骤II-5:使用上述等式16来更新波束空间矩阵,以计算第 个信道压缩向量。
步骤III:完成信道压缩矩阵,例如,并且第二信道压缩过程结束。
图8描绘了第三信道压缩过程的量化方法的图形化概述800。对于所有基于/>和/>的假设,开发了第三信道压缩过程。由于/>表示不同极化之间的幅度差,因此这里假定幅度差对于所有主波束都是共同的。而且,以上假设对于所有主波束,在不同极化之间存在恒定的相位差,这里,假设幅度差对于所有波束都是共同的。
因此,可以使用上面的等式8来定义第个主波束的极化列向量。此外,等式9中的波束空间列向量然后可以使用以下等式22重写:
[等式22]
在此,p表示极化幅度偏移向量,φ表示极化相位偏移向量,a表示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对应于垂直和水平极化),以及θ表示极化公共的相位向量。基于波束空间列向量的结构,可以对每个主波束量化信道压缩向量,使得
[等式23]
这里,表示(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表示(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表示(单位范数)量化的极化幅度偏移向量,/>表示量化的相位偏移向量。注意,信道压缩向量的结构在图5中描绘。注意,方框内的形状表示元素的幅度,并且方框中的阴影图案表示元素的相位。
此外,第三信道压缩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初始化波束空间矩阵,例如,
步骤II:对于迭代地计算信道压缩向量。
步骤II-1:使用等式24来重塑波束空间矩阵:
[等式24]
步骤II-2:使用等式25来计算极化公共的右主奇异向量:
[等式25]
在这里,我们选择中的L个项当中具有最强幅度的项。所选择的项是参考项。参考项的幅度被假定为1,参考项的相位被假定为0。为了简化表示和分析,假设在中选择了第一项作为参考项。
步骤II-3:量化子奇异向量。
步骤II-3-A:量化子奇异向量825的极化公共的相位:
[等式26]
在某些实施例中,全局相位码本被定义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相位码本包括2B个相位项,使得/>
步骤II-3-B:使用下面的等式27来量化子奇异向量820的极化公共的幅度。
[等式27]
在某些实施例中,全局幅度码本被定义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幅度码本包括2B个幅度项,并且以半功率降低步长(相对于参考项)被定义为:
步骤II-4:量化极化幅度偏移805和相位偏移810向量:
[等式28]
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极化向量的全局幅度码本被定义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极化向量的幅度码本包括2B个幅度项,并且以四分之三的功率降低步长(相对于参考项)被定义为/>
在此,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之间选择主极化。在中假设主极化的相位为0,并且在/>中假设主极化的幅度为1。
步骤II-5:使用以下等式来计算第个信道压缩向量830:
[等式29]
步骤II-6:使用等式16更新波束空间矩阵以计算第个信道压缩向量。
步骤III:完成信道压缩矩阵并且第三信道压缩过程结束。
开发适用于上述建议的信道压缩算法的CSI量化器至关重要。在设计实用的量化器之前,应注意,信道压缩矩阵Gr中的信道压缩向量是半正交的(例如,不是完全正交的),因为可能无法正确量化的右奇异向量。为了通过考虑信道压缩矩阵的半正交特性来计算II型的CSI,在SB中,计算/>维(单位范数)基组合向量/>其将/>最大化。
然后,使用以下等式30来计算最优基组合向量:
[等式30]
其中(a)是基于广义瑞利商得出的。基于最优基组合向量,参考图9和10描述了合适的量化方法。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压缩过程的用于宽带量化器的算法900。我们首先开发WB量化器,并且细节在图9所示的算法中进行了概述。基于所提出的信道压缩算法,使用Gr压缩波束空间矩阵,如宽带量化器算法900的第3行所示。为了计算WB PMI,我们应该在等式6中量化压缩信道矩阵的维右奇异向量,而不是像当前的II型码本中所提出的那样量化波束空间信道矩阵的2L维右奇异向量。为了考虑由于Gr中列向量之间的相关性而造成的损失,可以根据等式31中的推导来计算目标组合向量,如宽带量化器算法第4行中所概述的。然后可以对/>维目标基组合向量的幅度进行量化。向量量化技术的细节在宽带量化器算法900的第5-6行中进行了概述。
注意,量化的基组合向量wr维列向量,而波束空间矩阵/>的维度是2NrxW×2L。为了更新第(r+1)个传输层的波束空间矩阵,应将压缩的组合向量wr扩展为vr,如宽带量化器算法900的第7行中所提出的那样。然后,后续传输层的波束空间矩阵通过从/>投影出vr来进行更新,如宽带量化器算法900的第8行所示。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信道压缩过程的用于子带量化器的算法。接下来,我们开发SB量化器,并在子带量化器算法1000中概述了细节。由于Gr中的压缩向量不是完全正交的,因此可以基于等式30中的推导来计算目标组合向量,如子带量化器算法1000的第4行所示。
在第4行中计算了目标(压缩)基向量后,然后我们量化其幅度和相位。注意,细节在子带量化器算法1000的第5-7行进行了概述。
注意,量化的基组合向量wr[s]是维列向量,而波束空间矩阵/>的维度是2NrxW/S×2L。为了更新第(r+1)个传输层的波束空间矩阵,应将压缩的组合向量wr[s]扩展为vr[s],如子带量化器算法1000的第8行所示。然后,通过从/>中投影出vr[s]来更新用于后续传输层的波束空间矩阵,如子带量化器算法1000的第8行所示。
在从用户那里收集了WB和SB PMI之后,发射器便计算出波束成形向量。注意,细节在子带量化器算法1000的第13-14行中进行了概述。
所提出的量化器可以结合当前的II型CSI码本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基于II型码本来计算用于秩1-2的波束成形器的WB和SB PMI,而可以根据算法900和1000中建议的CSI量化器来计算用于秩3-4的波束成形器的WB和SB PMI。
图11A和图1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CSI码本的数据速率性能的图。图11B和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CSI码本的平均吞吐量性能的图。图11C和图12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CSI码本的小区边缘吞吐量性能的图。
参考图11A-C和图12A-C,我们在表1中评估了建议的秩1-4的CSI码本的小区边缘和平均吞吐量性能。码本1(参考码本)是基于3GPP R1-1709232中的II型CSI码本和3GPPR1-1710674中提出的码本2开发的。码本I、II和III分别基于第一信道压缩方法、第二信道压缩方法和第三信道压缩方法来开发。对于数值仿真,系统级仿真使用40个drop(丢弃)和15,000个TTI进行。此外,我们考虑3D Urban Micro(城市微蜂窝)(“UMi”)信道场景、32端口(4,4,2)天线配置以及参数λtraffic=3.5的非满缓冲区业务场景。
[表1]用于系统级仿真的CSI码本
码本1 3GPP R1-1709232中的秩1-4的II型CSI码本
码本2 3GPP R1-1710674中的秩1-2的II型CSI码本和秩3-4的CSI码本
建议的码本I-A 利用第一信道压缩方法的秩1-2的II型CSI码本和秩3-4的CSI码本
建议的码本II-A 利用第二信道压缩方法的秩1-2的II型CSI码本和秩3-4的CSI码本
建议的码本III-A 利用第三信道压缩方法的秩1-2的II型CSI码本和秩3-4的CSI码本
建议的码本I-B 利用第一信道压缩方法的秩1-4的CSI码本
建议的码本II-B 利用第二信道压缩方法的秩1-4的CSI码本
建议的码本III-B 利用第三信道压缩方法的秩1-4的CSI码本
小区边缘和平均吞吐量结果在图11A和12A中给出。在图11B-C和图12B-C的x轴上,以总反馈开销的升序来组织码本。码本1(参考码本)以过高的反馈开销为代价,提供了最佳的小区边缘和平均吞吐量。
在量化方案A中,基于所提出的信道压缩方法仅计算秩3-4的波束成形器。在考虑业务场景λtraffic=3.5的图11A-C中,与码本1相比,所提出的码本I-A、II-A、III-A分别仅以0.26%(0.91%)、0.96%(1.44%)和1.78%(2.53%)的平均吞吐量下降,获得了28.57%、31.19%和32.87%的反馈开销减少。
在量化方案B中,基于所提出的信道压缩方法来计算所有秩1-4的波束成形器。在考虑业务场景λtraffic=2.0的图12A-C中,与码本1相比,所提出的码本I-B、II-B、III-B分别以7.69%(8.25%)、9.08%(9.57%)和12.56%(13.17%)的平均吞吐量降低,获得了57.14%、62.37%和67.97%的反馈开销减少。
图11A-C和12A-C还示出,与3GPP R1-1710674中的码本2相比,所提出的码本I-A和II-A在两种业务场景中(例如,λtraffic=3.5和λtraffic=2.0)以较小的反馈开销提供了更好的小区边缘平均吞吐量性能。另外,所提出的码本III-A的小区边缘平均吞吐量性能与3GPPR1-1710674中的码本2相似,而所提出的码本III-A的反馈开销比码本2小得多。
图13A-H示出了根据实施例公开的用于不同码本的反馈开销。在这里,我们计算了表1中的CSI码本的反馈开销。请注意,我们考虑的是L=4波束选择,S=10SB和R=4最大传输层。
图13A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1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和R=4,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1给出:
[等式31]
图13B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2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和R=4,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2给出:
[等式32]
图13C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A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R=4和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3给出:
[等式33]
图13D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A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R=4和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4给出:
[等式34]
图13E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I-A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R=4和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5给出:
[等式35]
图13F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B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R=4和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6给出:
[等式36]
图13G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B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R=4和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7给出:
[等式37]
图13H示出了概述用于秩1-4传输的码本III-B的反馈开销的表格。考虑到S=10、R=4和总反馈开销由等式38给出:
[等式38]
表2示出了上面使用的仿真假设。
[表12]仿真参数
图1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有效地对CSI码本进行编码并从中准备码字的方法1400。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4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5、UE 205和/或用户设备装置500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4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400始于接收1405从传输点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在此,传输点可以是无线电接入网中的网络实体,诸如基站单元110和/或gNB 210。方法1400包括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1410波束的子集。
方法1400包括计算1415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在此,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此外,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
方法1400包括将幅度和相位参数发送1420到网络节点。在此,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诸如基站单元110和/或gNB 210。方法1400结束。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第一装置。第一装置可以是无线设备,诸如远程单元105、UE 205和/或用户设备装置500。第一装置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接收从传输点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在此,传输点可以是诸如基站单元110和/或gNB210之类的无线点接入网中的网络实体。第一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处理器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多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并且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处理器控制无线电收发器以发送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在各个实施例中,组成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列向量的数量小于在所选择的波束的子集中的波束的数量。在各个实施例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的集合和极化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并且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向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的集合和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并且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向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在这里,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和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其中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相位向量,其中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向量,并且其中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相位向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在这里,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本文公开了用于有效地提供高分辨率CSI反馈的第一方法。可以由诸如远程单元105、UE 205和/或用户设备装置500之类的无线设备执行该第一方法。该第一方法包括接收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以及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在此,网络实体可以是诸如基站单元110和/或gNB210之类的无线接入网中的传输点。第一方法包括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并且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该方法包括发送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在各个实施例中,组成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列向量的数量小于在所选择的波束的子集中的波束的数量。在各个实施例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的集合和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并且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向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法可以包括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第一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法可以包括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第一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的集合和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并且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向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法可以包括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在这里,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第一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法可以包括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第一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的集合、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和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的集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其中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相位向量,其中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向量,并且其中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相位向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法可以包括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在这里,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第一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法可以包括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在此,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该极化的参考项。第一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该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该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实施例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来实践。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指示。落入权利要求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均应包含在其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无线设备中的方法,包括:
接收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
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
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以及
发送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其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相应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其中,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
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
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以及
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成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列向量的数量小于在选择的波束的子集中的波束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以及
其中,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偏移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6.一种无线设备中的方法,包括:
接收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
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
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以及
发送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其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相应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其中,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
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
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以及
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以及
其中,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偏移向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10.一种无线设备中的方法,包括:
接收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
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
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以及
发送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其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相应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其中,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
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
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
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以及
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相位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偏移向量,以及
其中,所述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相位向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14.一种无线设备,包括:
无线电收发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接收从传输点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
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以及
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以发送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其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相应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其中,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
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
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以及
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组成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列向量的数量小于在选择的波束的子集中的波束的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设备,
其中,所述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幅度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以及
其中,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偏移向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特定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19.一种无线设备,包括:
无线电收发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接收从传输点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
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以及
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以发送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其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相应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其中,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
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
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以及
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
其中,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特定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特定的相位向量,以及
其中,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偏移向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23.一种无线设备,包括:
无线电收发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接收从传输点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集合;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的集合,从多个正交波束中选择波束的子集;
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信道压缩矩阵的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对应于多层传输中的一个传输层,
其中,每个信道压缩矩阵由一个或多个列向量组成;以及
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以发送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的指示,
其中,每个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对相应信道压缩矩阵的一列进行参数化,
其中,所述幅度和相位参数的集合包括:
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
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
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以及
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设备,
其中,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幅度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公共的相位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公共的相位向量,
其中,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幅度偏移向量,以及
其中,所述极化相位偏移系数参数形成极化相位向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公共的幅度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
识别用于每个极化的所述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中的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其中,所述最大的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成为用于相应极化的参考项;以及
对于每个极化,对相对于用于相应极化的所述参考项的用于相应极化的所有其他极化幅度偏移系数参数进行量化。
CN201980007527.8A 2018-01-19 2019-01-18 信道压缩矩阵参数 Active CN111566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19635P 2018-01-19 2018-01-19
US201862619670P 2018-01-19 2018-01-19
US62/619,670 2018-01-19
US62/619,635 2018-01-19
PCT/IB2019/000149 WO2019142057A1 (en) 2018-01-19 2019-01-18 Channel compression matrix paramet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946A CN111566946A (zh) 2020-08-21
CN111566946B true CN111566946B (zh) 2024-03-29

Family

ID=65951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7527.8A Active CN111566946B (zh) 2018-01-19 2019-01-18 信道压缩矩阵参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868602B2 (zh)
EP (2) EP3741049B1 (zh)
CN (1) CN111566946B (zh)
WO (1) WO20191420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4377A1 (en) * 2018-01-26 2019-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coding configuration
WO2019192009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20005296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Brent Elliott Millimeter wave beam tracking and beam sweeping
US11509366B2 (en) * 2018-10-10 2022-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ybrid FD-MIMO: combining codebook-based and reciprocity-based beamforming
WO2020150936A1 (en) * 2019-01-23 2020-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er matrix quantization for compressed csi feedback
US10992360B2 (en) * 2019-01-28 2021-04-27 Apple Inc. Feedback overhead reduction for precoders under high rank spatial channels
CN114270923B (zh) * 2019-08-15 2024-04-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492956B (zh) * 2019-09-05 2021-07-0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musa系统的误差补偿多用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35836A (zh) * 2019-09-12 2019-12-31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选择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mmse-pca信道估计方法
WO2021176427A1 (en) * 2020-03-06 2021-09-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ype-ii port-selection codebook generation
CN111641440B (zh) * 2020-05-20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39698B (zh) * 2021-09-24 2022-07-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量化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
CN116095742A (zh) * 2021-11-05 2023-05-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520989B (zh) * 2022-01-21 2023-05-26 重庆邮电大学 多载波数能同传noma网络能效最大化方法
CN116073836B (zh) * 2023-03-14 2023-07-14 中南大学 基于列子集选择的游戏数据压缩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0086A (zh) * 2010-11-08 2013-07-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到传送器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量的接收器和方法
WO2017166219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covariance feedback for enhanced fd-mimo
CN107431511A (zh) * 2016-03-31 2017-12-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预编码器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886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Mark Cummings, Ph.D. Orchestrating wireless network operations
US9467885B2 (en) * 2010-11-08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9136930B2 (en) * 2012-07-16 2015-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input multi-output scheme
US9647735B2 (en) * 2013-05-31 2017-05-09 Intel IP Corporation Hybrid digital and analog beamforming for large antenna arrays
US10194441B2 (en) * 2016-12-20 2019-01-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Bandwidth reduction with beamforming and data compression
KR102639615B1 (ko) * 2017-02-07 2024-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접속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0086A (zh) * 2010-11-08 2013-07-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到传送器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量的接收器和方法
WO2017166219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covariance feedback for enhanced fd-mimo
CN107431511A (zh) * 2016-03-31 2017-12-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预编码器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04884, Discussion on CSI feedback Type II;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88bis》;第1-4页 *
R1-1800730, Discussion on higher rank Type II codebook and feedback overhead reduction;Motorola Mobility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AH 1801》;第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2057A1 (en) 2019-07-25
US20230105779A1 (en) 2023-04-06
EP3741049A1 (en) 2020-11-25
CN111566946A (zh) 2020-08-21
EP3741049B1 (en) 2023-08-23
EP4243300A2 (en) 2023-09-13
US11528070B2 (en) 2022-12-13
EP3741049C0 (en) 2023-08-23
US10868602B2 (en) 2020-12-15
US20190229791A1 (en) 2019-07-25
EP4243300A3 (en) 2023-10-25
US20210100162A1 (en)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6946B (zh) 信道压缩矩阵参数
US11831481B2 (en) Generating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
US11632158B2 (en) Preparing CSI using a set of zero amplitude parameters
US8953701B2 (en) Precoding method and precoder for cross-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11863259B2 (en) Determining a precod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432573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