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450B - 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450B
CN111565450B CN202010357282.6A CN202010357282A CN111565450B CN 111565450 B CN111565450 B CN 111565450B CN 202010357282 A CN202010357282 A CN 202010357282A CN 111565450 B CN111565450 B CN 111565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lay coverage
coverage system
time delay
sctp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72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5450A (zh
Inventor
高鹏
张现周
陈芸
赵元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系统,其包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与所述基站连接的中继覆盖系统,所述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光分接入设备、光分扩展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在基站与光分接入设备之间设置一SCTP链路;光分接入设备用于将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信息通过SCTP链路发送给基站;基站用于在收到时延信息后,对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实现方法。实施本发明,可使得中继覆盖系统信号与周边基站的无线信号同步。解决了时延干扰、优化了切换成功率和接通时延指标,提升了用户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信号覆盖的方式有很多,一种是基站输出射频信号直接覆盖,另一种是把基站射频信号作为信源,用中继类设备扩展覆盖,提供整体覆盖系统的性价比。第一种情况,基站之间同步通过GPS、1588、空口等多种方式,有严格的同步,干扰控制、切换、接通时延指标容易控制。覆盖区域内各小区无线信号近似完全同步,基本不存在时延差引起的干扰问题。
在采用第二种信号覆盖方式时,由于中继类设备重新放大信号时必定存在时延。如果不对时延进行调整,那么必然会导致本小区覆盖系统与周边小区信号无法同步。不同步会导致本小区与周边基站重叠覆盖区域存在时延干扰,切换成功率低,接通时延大等现象。影响移动用户业务体验和感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所述基站带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干扰、优化切换成功率和接通时延指标,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系统,其包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与所述基站连接的中继覆盖系统,所述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光分接入设备、光分扩展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之间设置一SCTP链路;
所述光分接入设备用于将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信息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在收到所述时延信息后,根据所述时延信息对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
优选地,在所述光分接入设备预留网口与所述基站调测网口之间建立一 SCTP链路。
优选地,所述光分接入设备进一步用于将各远端设备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优选地,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中继覆盖系统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确定是否降低所述中继覆盖系统中的发射功率功率或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所述SCTP 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
优选地,所述基站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中的至少一种。
相应地,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其在包括有基站和中继覆盖系统的系统中实现,所述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光分接入设备、光分扩展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之间连接一SCTP链路;
步骤S11,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将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信息通过所述 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步骤S12,所述基站在收到所述时延信息后,根据所述时延信息对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具体为:
在所述光分接入设备预留网口与所述基站调测网口之间建立SCTP链路。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将各远端设备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中继覆盖系统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确定是否降低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发射功率或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基站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所述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
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基站和中断覆盖系统之间设置一条SCTP链路,中继覆盖系统将自身检测的时延信息通过 SCTP链路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该时延信息对本基站输出的射频信号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在基站调整帧时延后,使得中继覆盖系统信号的无线帧起始时间和周边宏基站的无线信号帧起始时间一致。从而可以解决本覆盖系统和周边基站重叠覆盖区域的时延干扰、优化切换成功率和接通时延指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同时,中继覆盖系统可以将覆盖区域的相关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相关数据来控制降低发射功率或者关断一些中继设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另外,所述基站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人工手动去操作中继覆盖系统修改频点或带宽,提高了同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基站1,通过射频模块3与所述基站2连接的中继覆盖系统2,所述中继覆盖系统2包括:光分接入设备 20、光分扩展设备21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22(图中示出了两个),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所述基站1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在所述基站1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20之间设置一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链路,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是在所述光分接入设备20的预留网口与所述基站1的调测网口之间建立SCTP链路。;
所述光分接入设备20用于将所述中继覆盖系统2的时延信息通过所述 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继覆盖系统2所包含的具体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获得中继覆盖系统2的时延信息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悉的,具体的细节在此不进行详述;
所述基站1用于在收到所述时延信息后,根据所述时延信息对本基站1通过射频模块2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例如延后所述时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基站1调整帧时延后,使得中继覆盖系统2信号的无线帧起始时间和周边宏基站的无线信号帧起始时间一致。从而可以解决时延干扰、优化切换成功率和接通时延指标,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感知。
进一步的,所述光分接入设备20进一步用于将各远端设备22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1。
所述基站1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光分接入设备20所发送的中继覆盖系统 (具体指各远端设备22)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确定是否降低中继覆盖系统的发射功率(如光分设备的发射功率)或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22。
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22。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如果当前中继覆盖系统所覆盖的移动终端用户低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则控制关断一个远端设备(或降低发射功率);如果低于第二阈值时,则控制关断两个远端设备;依次类推,则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而在到达业务忙时或者用户数增大时,开启所有中继设备,以完成全覆盖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1还可以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所述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20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2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即基站可同步将频点信息和带宽信息下发到中继覆盖系统,而不需要通过人工手动去操作中继覆盖系统修改频点或带宽。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带宽同步,移动系统频率是宝贵的资源,不同时期,频率可能有不同的规划,本发明提供的该功能可以大大提高频点及带宽同步的效率。
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的主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其在图1示出的包括有基站和中继覆盖系统的系统中实现,其中,所述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光分接入设备、光分扩展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前述对图1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之间连接一SCTP链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在所述光分接入设备预留网口与所述基站调测网口之间建立一SCTP链路。
步骤S11,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将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信息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在具体的例子中,该发送过程可以是周期性的,例如,每隔1分钟发送一次;
步骤S12,所述基站在收到所述时延信息后,根据所述时延信息对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将中继覆盖系统(如各远端设备)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光分接入设备所发送的各远端设备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等统计结果,确定是否降低中继覆盖系统的光分设备的的发射功率或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基站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所述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
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基站和中断覆盖系统之间设置一条SCTP链路,中继覆盖系统将自身检测的时延信息通过SCTP链路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该时延信息对本基站输出的射频信号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在基站调整帧时延后,使得中继覆盖系统信号的无线帧起始时间和周边宏基站的无线信号帧起始时间一致。从而可以解决本覆盖系统和周边基站重叠覆盖区域时延干扰、优化切换成功率和接通时延指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同时,中继覆盖系统可以将覆盖区域的相关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相关数据来控制降低发射功率或者关断一些中继设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另外,所述基站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人工手动去操作中继覆盖系统修改频点或带宽,提高了同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系统,其包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与所述基站连接的中继覆盖系统,所述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光分接入设备、光分扩展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之间设置一SCTP链路;
所述光分接入设备用于将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信息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在收到所述时延信息后,根据所述时延信息对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分接入设备预留网口与所述基站调测网口之间建立SCTP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进一步用于将各远端设备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中继覆盖系统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确定是否降低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发射功率或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所述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基站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其在包括有基站和中继覆盖系统的系统中实现,所述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光分接入设备、光分扩展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光分远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光分接入设备之间建立一SCTP链路连接;
步骤S11,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将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信息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步骤S12,所述基站在收到所述时延信息后,根据所述时延信息对本基站通过射频模块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帧起始时间点进行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为:
在所述光分接入设备预留网口与所述基站调测网口之间建立一SCTP链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将各远端设备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通过所述SCTP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光分接入设备所发送的中继覆盖系统所覆盖的用户数、业务量统计结果,确定是否降低中继覆盖系统的发射功率或关断其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基站在其配置频点和带宽后,通过所述SCTP链路向所述光分接入设备发送触发命令,自动修改中继覆盖系统的频点以及带宽信息。
CN202010357282.6A 2020-01-14 2020-04-29 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565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5981 2020-01-14
CN2020100359819 2020-0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50A CN111565450A (zh) 2020-08-21
CN111565450B true CN111565450B (zh) 2022-05-17

Family

ID=7207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7282.6A Active CN111565450B (zh) 2020-01-14 2020-04-29 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545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033A (zh) * 2005-10-14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频直放站中获取参考时钟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66059A (zh) * 2002-06-11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拉远软基站自动时延测量方法及系统
CN201107852Y (zh) * 2007-11-26 2008-08-27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带同步的td-s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
CN201153257Y (zh) * 2007-12-29 2008-11-19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td-scdma直放站
CN101389090A (zh) * 2008-10-09 2009-03-18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直放站及其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补偿方法、系统
CN101771461A (zh) * 2010-01-18 2010-07-07 北京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中保持信号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49187A (zh) * 2010-02-10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继无线帧定时调整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138866A (zh) * 2013-03-18 2013-06-0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sfp电口装置及系统
CN103532629A (zh) * 2012-07-05 2014-01-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数字光纤直放站上行时延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903A (zh) * 2006-11-13 2008-05-21 深圳市皓华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059A (zh) * 2002-06-11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拉远软基站自动时延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859033A (zh) * 2005-10-14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频直放站中获取参考时钟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1107852Y (zh) * 2007-11-26 2008-08-27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带同步的td-s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
CN201153257Y (zh) * 2007-12-29 2008-11-19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td-scdma直放站
CN101389090A (zh) * 2008-10-09 2009-03-18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直放站及其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补偿方法、系统
CN101771461A (zh) * 2010-01-18 2010-07-07 北京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中保持信号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49187A (zh) * 2010-02-10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继无线帧定时调整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532629A (zh) * 2012-07-05 2014-01-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数字光纤直放站上行时延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8866A (zh) * 2013-03-18 2013-06-0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sfp电口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50A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i et al. Architecture for public safety network using D2D communication
US913765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EP1786217A1 (en) Self-backhau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445511B (zh) 一种自适应同步跳频方法、装置、无线ap及通信系统
US1132322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496048A1 (en) Operating method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EP402774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868990A (zh) 邻区关系配置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57983A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听用户切换方法、网络侧和终端
CN101827386B (zh) 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Han et al. Grouping-based random access collision control for 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KR20190075998A (ko) 통신 모드를 전환하는 방법, 단말 설비와 네트워크 설비
KR20230018493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장치, 단말 및 저장 매체(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935375A (zh) 为第一制式终端进行业务中继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EP3668201B1 (en)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65450B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KR101889200B1 (ko) 무선 액세스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5376841A (zh) 一种实现通信模式调整的方法、微基站及宏基站
CN111935730A (zh) 实现分布式基站信号覆盖的方法、装置及基站网络
CN110166196B (zh)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072665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셀 재선택시 rrc연결해제 방법
CN107396449B (zh) Td-lte电力无线专网特殊子帧的配置方法
CN111917421B (zh) 一种5g信号射频变频分布系统及其覆盖单元空口同步方法
CN1653832B (zh) 快速话务通道重连接的系统与方法
CN101815247B (zh) 广播信道周期的设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