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449A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449A
CN111565449A CN202010080598.5A CN202010080598A CN111565449A CN 111565449 A CN111565449 A CN 111565449A CN 202010080598 A CN202010080598 A CN 202010080598A CN 111565449 A CN111565449 A CN 111565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error
time
synchroniz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05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5449B (zh
Inventor
简均哲
汪海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ategy Associ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ategy Associ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ategy Association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ategy Association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基站对于一用户设备为一主要基站,且连接至一次要基站。主要基站计算用户设备与主要基站间的时间同步误差,以及用户设备与次要基站间的时间同步误差。该多个时间同步误差分别与主要基站及次要基站的子载波间距相关联。主要基站根据所计算的该多个时间同步误差,传送一同步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以指示用户设备接收主要基站及次要基站其中之一的参考时间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基站借由计算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时间同步误差,以决定用户设备需自何处接收何者的参考时间信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成长,无线通信的各种应用已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且人们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亦日益增加。为满足各种生活上的应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普遍称为5G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新服务型态,例如:低延迟高可靠性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增强型移动宽频通信(Enhanced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在这些服务型态中,URLLC服务型态是为了满足低延迟、可靠性的传输需求,故URLLC服务相当符合车用通信或工业用通信。
另外,传统工业用通信是采用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通信标准,其是基于乙太网络进行信号传输。因应5G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目前学术及业界已着手讨论是否能将TSN系统整合至5G移动通信系统(即,5G时间敏感通信(time sensitivecommunication;TSC)),以使TSN系统的装置彼此间可通过5G移动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特别是TSN系统的中央控制装置与分布至各地的工业操作装置间的通信。
TSN系统中的装置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机械手臂、工业控制机台等。由于这些装置彼此有相互运作的需求且传输多为周期性的,因此装置之间的时间同步将显得特别重要,例如:时间同步的误差须严格控制至小于1微秒(μs)以下的等级。在此情况下,若欲将TSN系统整合至5G移动通信系统,则必须解决装置之间时间同步的问题。此外,于其他服务型态中(例如:URLLC服务类型或eMBB服务类型),装置彼此间亦可能有时间同步的需求,例如:自动驾驶车辆间的运作。
有鉴于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时间同步机制,以使得5G移动通信系统满足装置之间时间同步的需求,进而将TSN系统整合至5G移动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机制,其借由计算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时间同步误差,以决定用户设备需自何处接收何者的参考时间信息。据此,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机制可使得5G移动通信系统满足用户设备之间时间同步的需求,进而将TSN系统整合至5G移动通信系统。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机制亦可用于改进URLLC服务类型与eMBB服务类型中用户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包括一收发器、一网络接口以及一处理器。该基站对于一用户设备为一主要基站。网络接口连接至一次要基站。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收发器及该网络接口,并用以执行下列操作: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基站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与该基站的一第一子载波间距(subcarrier spacing;SCS)相关联;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次要基站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与该次要基站的一第二子载波间距相关联;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间的一较小者,该较小者对应至一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是该基站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基站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以及通过该收发器传送该同步指示信息至该用户设备,以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同步指示信息自该基站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接收该目标基站的一参考时间信息。
此外,本发明更公开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包括一收发器、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器以及一处理器。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收发器及该GNSS接收器,且用以执行下列操作:通过该GNSS接收器,自一卫星接收一外部参考时间信息;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基站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卫星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以及通过该收发器传送该同步指示信息至该用户设备。当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基站,以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同步指示信息自该基站一接收该基站的一参考时间信息,以及当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等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卫星,以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同步指示信息自该卫星接收该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列出本发明各时间误差的一关系表;
图2描绘本发明基站1与用户设备2间信号传输时所发生的各种误差类型的一示意图;
图3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4A-4B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5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6描绘本发明基站设置于卫星上的一实施情境;
图7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8描绘本发明基站1具有一标准上行频段、一辅助上行频段及一下行频段的一示意图;
图9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10A-10B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11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次要基站3间信号传输的实施情境;
图12-图13描绘本发明基站1、用户设备2及卫星ECS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14描绘本发明基站1具有一标准上行频段、一辅助上行频段及一下行频段的一示意图;
图15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的示意图;
图16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的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
1:基站/主要基站
11:收发器
13:网络接口
15:处理器
17:GNSS接收器
2:用户设备
3:次要基站
ECS:外部时钟源/卫星
102:下行同步信号
104:参考时间信息
106:时序前进信息
108:同步指示信息
110:参考时间信息
202:前置序列
302:参考时间信息
E1.1、E1.2、E1.3、E1.3.1、E1.3.2、E1.3.3、E2:误差因素
TAB:表格
ERTI: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IRTI:内部参考时间信息
C1:信号涵盖范围
C3:信号涵盖范围
C1-DL:下行信号涵盖范围
C1-NUL: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
C1-SUL: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说明者,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并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仅就基站1(后称主要基站1)与单一用户设备2间以及基站3(后称次要基站3)与单一用户设备2间的实施情境作为说明,以描述主要基站1如何借由计算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时间同步误差,以决定用户设备2所需接收的参考时间信息。主要基站1的元件及其元件的功能将于对应至图15及图16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以下说明了解本发明于其他实施情境中亦可包括其他用户设备且对其他用户设备进行相同的操作,以指示用户设备自何处接收何者的参考时间信息,进而达到用户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故将不赘述。
基站1适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其可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广称为5G移动通信系统),或任一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叙述是以5G移动通信系统作为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如何将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延伸适用于其他基于OF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故在此不加以赘述。于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2可为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networking;TSN)系统中的机械手臂或工业控制机台等设备。惟,于其他实施例中,用户设备2可属于URLLC服务类型或eMBB服务类型的装置(例如:自动驾驶车辆)。
基站1对于用户设备2为主要基站,其连接至次要基站3,用户设备2同时与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连线。主要基站1计算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以及计算用户设备2与次要基站3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决定用户设备2后续与哪一个基站进行时间同步以及自哪一个基站接收参考时间信息。
举例而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可包括一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且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可包括一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第一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第一时序前进(Timing advance;TA)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进一步而言,图1所示的表格TAB列出不同误差类型与不同子载波间距所造成的时间误差之间的关系。由图1中可看出,与基站的子载波间距(subcarrier spacing;SCS)相关联的时间误差包括: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2)及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即,误差因素E1.3),其中,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更包括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1)、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2)及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3)。另外,与基站的子载波间距(subcarrierspacing;SCS)无关的时间误差包括:基站传输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1)及参考时间信息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2)。
图1所示的表格TAB可了解,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第一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第一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皆与主要基站1的一第一子载波间距相关联。因此,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会因应主要基站1所设定的第一子载波间距而有所改变。
类似地,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可包括一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且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可包括一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第二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第二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类似地,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第二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第二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皆与次要基站3的一第二子载波间距相关联。因此,用户设备2与与次要基站3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亦会因应次要基站3所设定的第二子载波间距而有所改变。
请参考图2,为简化说明,仅就主要基站1与用户设备2间的信号传输作为说明,以描述主要基站1与用户设备2间传输信号时所发生的各种误差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这些误差类型亦会在次要基站3与用户设备2间的信号传输中发生,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主要基站1传送下行同步信号102至用户设备2,以让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取得下行同步。下行同步信号102可自同步信号区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所获得或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主要基站1传送下行同步信号102所产生的误差即为基站传输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1),以及用户设备2接收到下行同步信号102所产生的误差即为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2)。主要基站1更通过系统信息区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广播参考时间信息104,其描述一帧边界(frame boundary)所在位置的时间信息。此外,主要基站1亦可借由使用者装者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UE-specific RRC message)以单播(unicast)的方式传送参考时间信息104。主要基站1产生参考时间信息104所产生的误差即为参考时间信息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2)。
接着,用户设备2传送前置序列202至主要基站1,且主要基站1检测到前置序列202后,传送时序前进信息106至用户设备2,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时序前进信息106与主要基站1取得上行同步。用户设备2传送前置序列202所产生的误差即为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1)。主要基站1检测到前置序列202所产生的误差即为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2),以及主要基站1传送时序前进信息106所产生的误差即为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3)。
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2)、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1)及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2)是主要基站1与用户设备2在进行信号传送、接收上的操作所造成的误差。再者,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即,误差因素E1.3,其包括误差因素E1.3.1、E1.3.2、E1.3.3)则主要是由主要基站1与用户设备2之间计算信号传播路径延迟所造成的误差。因此,整体的时间误差可包括基站传输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1)、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即,误差因素E1.3)及参考时间信息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2)。
须说明者,前述用于下行同步及上行同步的信号传输是为了计算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帧的延迟时间偏移,而用户设备2与基站间进行时间同步是为了让用户设备2借由基站所提供的参考时间信息并通过时间延迟信息的计算,将其时钟(即,系统时间)调整成尽量与基站内部的时钟相同。再者,关于本发明图1的表格TAB的细节信息可进一步参考3GPP技术文件「R2-1818254:“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IIOT,”NTT DOCOMO,INC.,3GPPTSG-RAN WG2#104,Spoken,USA,12th–16th November 2018」中表格2(Table 2)。同时,为简化说明,本实施例是以大服务范围(larger service area)且内部基站(intra-gNB)的情况作为举例说明。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前述说明可了解上述该多个误差类型及其所发生的原因细节,故在此不在加以赘述。
如图3所示,用户设备2是同时位于主要基站1的信号涵盖范围C1及次要基站3的信号涵盖范围C3内,并同时与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执行一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传输或一双重连线(Dual connectivity)传输。在此情况下,用户设备2将其自主要基站1接收同步信号、传送前置序列至主要基站1、以及自次要基站3接收同步信号、传送前置序列至次要基站3的相关处理时间误差信息传送给主要基站1。处理时间误差信息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主要基站1借此信息计算出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
须说明者,若用户设备2是同时与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执行载波聚合传输,则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分别使用不同的组成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此外,于图3中是以主要基站1的信号涵盖范围C1及次要基站3的信号涵盖范围C3彼此间具有部分重叠作为说明;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基站1的信号涵盖范围C1可整个涵盖次要基站3的信号涵盖范围C3(即,信号涵盖范围C3整个包括于信号涵盖范围C1内)。
于计算出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后,主要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间的一较小者所对应的基站为一目标基站。由前述说明可以了解,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是分别与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的子载波间距(SCS)相关联。因此,若主要基站1与次要基站3具有相同的参考时间信息量化误差,则两者中子载波间距较小者为目标基站,即目标基站可为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随后,如图3所示,主要基站1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108,其指示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并传送同步指示信息108至用户设备2,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接收目标基站的参考时间信息。
举例而言,当主要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则决定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在此情况下,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可由主要基站1自行传送至用户设备2,或者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至用户设备2。若主要基站1与次要基站3具有相同的参考时间信息量化误差,则主要基站1可决定自行传送参考时间信息110至用户设备2,则用户设备2将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主要基站1接收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以根据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与主要基站1进行时间同步,如图4A所示。
若次要基站3相较于主要基站1与具有较小的参考时间信息量化误差,则主要基站1可决定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其参考时间信息110。在此情况下,主要基站1将其参考时间信息110先传送至次要基站3,再由次要基站3传送至用户设备2,因此,同步指示信息108指示用户设备2自次要基站3接收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以根据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与主要基站1进行时间同步,如图4B所示。
再举例而言,若主要基站1与次要基站3具有相同的参考时间信息量化误差,则主要基站1判断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故决定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在此情况下,同步指示信息108是指示次要基站3,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次要基站3接收次要基站3的参考时间信息302,如图5所示。参考时间信息110及参考时间信息302可通过系统信息区块(SIB)广播,即如前述的参考时间信息104。类似地,参考时间信息110及参考时间信息302亦可通过使用者装者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UE-specific RRCmessage)以单播(unicast)的方式传送。
于一实施例中,主要基站1以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可设置于一卫星上。举例而言,如图6所示,次要基站3可设置于卫星上,而主要基站1可设置于地球地表上。于其他范例中,主要基站1可设置于卫星上,而次要基站3可设置于地球地表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由于5G移动通信系统可使用的频段包括微波频段,故将基站设置于卫星上是可行的一实施态样,故在此不在加以赘述。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4A-4B、图5及图7。第二实施例为第一实施例的延伸。本实施例中将具体说明主要基站1如何决定目标基站的过程。
于本实施例中,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是直接连接一外部时钟参考源ECS,以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故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所包括的误差类型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所包括的误差类型相同。由于子载波间距越大,时间同步误差会越小,因此在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所包括的误差类型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所包括的误差类型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基站1可直接判断第一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来决定目标基站。换言之,当第一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时,主要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并决定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反之,当第一子载波间距小于第二子载波间距时,主要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并决定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
外部时钟参考源ECS可为核心网络,而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可基于核心网络的一主时钟(Grand master clock;GM clock)及一时效性网络(Time-SensitiveNetworking)的一主时钟其中之一所产生。因此,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1可自核心网络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此外,外部时钟参考源ECS亦可为一卫星,即当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皆具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器时,则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皆可自卫星获得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
举例而言,假设主要基站1的第一子载波间距为30kHz(千赫兹),以及次要基站3的第二子载波间距为15kHz,主要基站1计算出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为1750ns(奈秒)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为2144ns。在此情况下,主要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故决定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如同前述,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可由主要基站1自行传送至用户设备2(如图4A所示),或者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至用户设备2(如图4B所示)。
再举例而言,假设主要基站1的第一子载波间距为15kHz,以及次要基站3的第二子载波间距为30kHz,主要基站1计算出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为2144ns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为1750ns。在此情况下,主要基站1判断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故决定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因此,主要基站1所产生的同步指示信息108是指示次要基站3,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次要基站3接收次要基站3的参考时间信息302(如图5所示)。
须说明者,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为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的数值是基于3GPP技术文件「R2-1818254:“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IIOT,”NTT DOCOMO,INC.,3GPP TSG-RANWG2#104,Spoken,USA,12th–16th November 2018」中表格2(Table 2)所计算,且仅作为举例说明。换言之,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为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的计算依据及其数值仅作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因此,当主要基站1的第一子载波间距与次要基站3的第二子载波间距相同时。主要基站1可进一步考量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
详言之,主要基站1可更判断第一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并判断主要基站1的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次要基站3的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当第一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二子载波间距且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小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主要基站1判断目标基站是主要基站1。当第一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二子载波间距且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主要基站1判断目标基站是次要基站3。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子载波间距及第二子载波间距皆为15kHz,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为0.15μs(微秒),以及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为0.1μs。主要基站1判断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因此判断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
再者,当第一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且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若主要基站1判断目标基站是主要基站1并使同步指示信息108指示次要基站3,则可传送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至次要基站3,以使次要基站3传送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至用户设备2。可理解的是,由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小于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因此,若主要基站1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其参考时间信息110至用户设备2,则可最小化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进而可提高获知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的精确度。
须说明者,前述范例是假设主要基站1与次要基站3的参考时间信息量化误差的时间误差值通常较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时间误差值小,故仅在主要基站1及次要基站3的子载波间距相同时,对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的比较才有重要影响性。换言之,参考时间信息量化误差相较于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对于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程度较小。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为0.15μs(微秒),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为0.1μs,则主要基站1计算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与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间的时间误差值为25ns(即,(0.15μs-0.1μs)/2=25ns)。进一步地参考图1的表格TAB中可知,在不同子载波间,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误差因素(即,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所造成的时间误差值至少大于324ns(即,1750ns-1426ns=324ns)。因此,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误差因素对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计算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例亦为第一实施例的延伸。于本实施例中,假设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且主要基站1具有一标准上行(normal uplink;NUL)频段、一辅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频段及一下行频段。标准上行频段的一中心频率大于辅助上行频带的一中心频率,以及标准上行频段所对应的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小于辅助上行频带所对应的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主要基站1的下行频段的下行信号涵盖范围C1-DL可大于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且小于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但不限于此)。
主要基站1于计算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前,需先判断用户设备2的目前位置,即是同时位于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及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内,还是仅位于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内。当用户设备2的目前位置同时位于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及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内时,主要基站1判断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与辅助上行频段的子载波间距何者较大,并基于较大者计算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在此假设,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例如:30kHz)大于辅助上行频段的子载波间距(例如:15kHz)。因此,主要基站1基于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计算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主要基站1若判断用户设备2的目前位置仅位于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及下行信号涵盖范围C1-DL内(即,未位于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则主要基站1基于辅助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计算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于其他实施例中,若次要基站3亦具有一标准上行频段及一辅助上行频段且用户设备2的目前位置亦位于次要基站3的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辅助信号涵盖范围内时,主要基站1亦需判断次要基站3的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与辅助上行频段的子载波间距何者较大,并基于较大者计算用户设备2与次要基站3间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如图9-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亦为第一实施例的延伸。不同于第二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仅主要基站1直接自外部时钟源ECS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而次要基站3需自主要基站1接收参考时间信息(即,主要基站1所产生之内部参考时间信息IRTI)。
类似地,外部时钟源ECS可为核心网络,而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可基于核心网络的一主时钟(GM clock)及一时效性网络(TSN)的一主时钟其中之一所产生。此外,外部时钟源ECS亦可为一卫星,即当主要基站1具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器时,则主要基站1可自卫星获得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
主要基站1于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后产生内部参考时间信息IRTI,并传送内部参考时间信息IRTI至次要基站3。在此情况下,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主要基站1传送内部参考时间信息IRTI至次要基站3的一传输跳接时间误差。传输跳接时间误差可为一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下的一时间同步误差,且基于精确时间协议,时间同步误差可控制到至少为40ns。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假设主要基站1的第一子载波间距为15kHz,以及次要基站3的第二子载波间距为30kHz,则主要基站1判断第二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一子载波间距。当第二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一子载波间距时,主要基站1进一步判断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惟,不同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必须包括主要基站1至次要基站3的传输跳接时间误差(即,40ns)。因此,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为1790ns(即,1750ns+40ns)。
由上述可知,即使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即,1790ns),其仍小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即,2144ns),故主要基站1判断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在此情况下,同步指示信息108指示次要基站3。反之,当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时,主要基站1判断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以及同步指示信息指示主要基站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恰好等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将会是相当罕见的情况,惟,在此罕见的情况出现时,主要基站1可基于预先设定,直接判断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以及同步指示信息指示主要基站1。
于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或小于第一子载波间距时,则主要基站1可直接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在此情况下,同步指示信息108指示主要基站1。换言之,当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或小于第一子载波间距时,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必然大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同样地,当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时,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可由主要基站1自行传送至用户设备2,或者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至用户设备2,如图10A、图10B所示。当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时,同步指示信息108是指示次要基站3,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次要基站3接收次要基站3的参考时间信息302,如图11所示。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9-图11。第五实施例为第四实施例的延伸。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主要基站1除了判断第二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第一子载波间距外,更需判断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
当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一子载波间距且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主要基站1计算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间的一时间误差值。若时间误差值小于传输跳接时间误差时,则目标基站是主要基站1。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子载波间距及第二子载波间距皆为15kHz,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为0.15μs(微秒),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为0.1μs,以及传输跳接时间误差为40ns。主要基站1计算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与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间的时间误差值为25ns(即,(0.15μs-0.1μs)/2=25ns),且25ns小于40ns,因此判断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换言之,虽然次要基站3因其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小于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故次要基站3可以提供较精细的参考时间信息;惟,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与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间的时间误差值仅为25ns,其并未大于40ns的传输跳接时间误差,因此在整体的时间同步误差相比较之下,主要基站1作为时间同步的目标基站仍可最小化用户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
同样地,当目标基站为主要基站1时,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可由主要基站1自行传送至用户设备2,或者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至用户设备2,如图10A、图10B所示。然而,可理解的是,由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小于主要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因此,若主要基站1通过次要基站3传送其参考时间信息110至用户设备2,则可最小化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进而可提高获知主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的精确度。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如图12-图13所示。不同于前述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外部时钟源ECS为一卫星,基站1可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接收器自卫星ECS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且用户设备2同样可通过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自卫星ECS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基站1计算用户设备2与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以及计算用户设备2与卫星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
类似地,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可包括与基站的子载波间距(subcarrier spacing;SCS)相关联的时间误差及与基站的子载波间距无关的时间误差。与基站的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时间误差可包括: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2)及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即,误差因素E1.3),其中,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可更包括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1)、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2)及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3.3)。另外,与基站的子载波间距无关的时间误差可包括:基站传输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1.1)及参考时间信息量化时间误差(即,误差因素E2)。第一时间同步误差的计算方式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用户设备2可借由测量卫星ECS所传送的信号来得到参考时间信息,并将测量时间误差信息回报给基站1。。在此强调,相较于用户设备2可借由与基站1信号传递(即,下行同步信号102、前置序列202及时序前进信息106)以获得传播延迟时间的相关信息,用户设备2直接测量卫星ECS所传送的卫星信号并没有机制可以取得传播延迟时间的相关信息,如此会造成时间信息的误差。此时,基站1可通过卫星轨道信息、方位信息以及用户设备2的坐标等信息来估测传播延迟时间,以作为计算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的依据。
当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等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基站1产生同步指示信息108,并传送同步指示信息108至用户设备2,其中同步指示信息108指示卫星ECS。如此一来,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卫星ECS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以基于外部参考时间信息ERTI进行时间同步,如图12所示。当基站1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同步指示信息108是指示基站1,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108自基站1接收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110,以基于参考时间信息110进行时间同步,如图13所示。
于一实施例中,基站1自用户设备2接收一处理时间误差信息,并根据处理时间误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如图14所示。第七实施例为第六实施例的延伸。类似于第三实施例所述,基站1具有标准上行频段及辅助上行频段,标准上行频段的中心频率大于辅助上行频带的中心频率,标准上行频段所对应的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小于辅助上行频带所对应的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以及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大于辅助上行频段的子载波间距。
同样地,基站1于计算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前,需判断用户设备2的目前位置是否位于标准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NUL及辅助上行信号涵盖范围C1-SUL内。当用户设备2的目前位置位于标准信号涵盖范围C1-NUL及辅助信号涵盖范围C1-SUL时,基站1基于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计算用户设备2与主要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如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基站1的示意图。基站1于5G移动通信系统中通常被称作为「gNB」。基站1对于一用户设备(如前述实施例的用户设备2)为一主要基站。基站1包括一收发器11、一网络接口13以及一处理器15。处理器15电性连接至收发器11及网络接口13。网络接口13连接至一次要基站(如前述实施例的次要基站3)。处理器15可为各种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计算装置。基于说明简化的原则,基站1的其它元件,例如:壳体、电源模块等与本发明较不相关的元件,皆于图中省略而未绘示。
对应至第一实施例,处理器15计算用户设备2与基站1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与基站1的一第一子载波间距相关联。处理器15计算用户设备2与次要基站3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与次要基站3的一第二子载波间距相关联。接着,处理器15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间的一较小者,其中较小者对应至一目标基站,且目标基站是基站1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随后,处理器15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其指示基站1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最后,处理器15通过收发器11传送同步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2,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自基站1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接收目标基站的一参考时间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一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一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此外,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包括一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第一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第一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包括一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第二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第二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5更通过收发器11自用户设备2接收一处理时间误差信息,并根据该处理时间误差信息获得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
于一实施例中,基站1协同次要基站3与用户设备2执行载波聚合传输。基站1使用第一组成载波,以及次要基站3使用第二组成载波。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基站1协同次要基站3与用户设备2执行双重连线(Dual connectivity)传输。
于一实施例中,基站1以及次要基站3其中之一设置于一卫星上。
对应至第二实施例,处理器15判断第一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当第一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处理器15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及目标基站是基站1。再者,当第一子载波间距小于第二子载波间距间,处理器15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及目标基站是次要基站3。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在此情况下,处理器15可更判断第一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并判断基站1的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次要基站3的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当第一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二子载波间距且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小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处理器15判断目标基站是基站1。当第一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二子载波间距且基站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处理器15判断目标基站是次要基站3。
再者,当第一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二子载波间距且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若处理器15判断目标基站是基站1并使同步指示信息指示次要基站3,则传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至次要基站3,以使次要基站3传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至用户设备2。
对应至第三实施例,基站1具有标准上行频段及辅助上行频段。标准上行频段的一中心频率大于辅助上行频带的一中心频率。标准上行频段所对应的一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小于辅助上行频带所对应的一辅助信号涵盖范围。标准上行频带的一子载波间距大于辅助上行频段的一子载波间距。处理器15判断用户设备2的一目前位置是否位于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辅助信号涵盖范围内,当目前位置位于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辅助信号涵盖范围时,基于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计算用户设备2与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对应至第四实施例,处理器15更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以产生一内部参考时间信息,并通过网络接口13传送一内部参考时间信息至次要基站。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基站至次要基站的一传输跳接时间误差。于一实施例中,传输跳接时间误差为一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下的一时间同步误差。
此外,处理器15判断第二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当第二子载波间距大于第一子载波间距时,处理器15判断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当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时,判断目标基站为次要基站3,以及同步指示信息指示次要基站3。反之,当包括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时,判断目标基站为基站1,以及同步指示信息指示基站1。再者,当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或小于第一子载波间距时,处理器15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目标基站为基站1,以及同步指示信息指示基站1。
于一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3更连接至一核心网络,以及处理器15更通过网络接口13自核心网络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外部参考时间信息是基于该核心网络的一主时钟及一时效性网络的一主时钟其中之一所产生。
于一实施例中,基站1更包括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以及处理器15更通过GNSS接收器自一卫星获得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对应至第五实施例,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以及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处理器15更判断第二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第一子载波间距,并判断基站1的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次要基站3的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当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一子载波间距且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处理器15计算基站1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与次要基站3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间的一时间误差值。接着,处理器15判断时间误差值是否小于传输跳接时间误差。当时间误差值小于传输跳接时间误差时,处理器15判断目标基站是基站1。
于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一子载波间距且基站的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次要基站的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处理器15判断目标基站是基站1,而同步指示信息指示次要基站3。在此情况下,处理器15更传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至次要基站3,以使次要基站3传送基站1的参考时间信息至用户设备2。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如图1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基站1更包括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器17。处理器15更电性连接至GNSS接收器17。对应至第六实施例,处理器15通过GNSS接收器17,自一卫星(例如:外部时钟源ECS)接收一外部参考时间信息。处理器15计算用户设备2与基站1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以及计算用户设备2与卫星ECS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处理器15判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并通过收发器11传送同步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
当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同步指示信息指示基站1,以使用户设备2根据同步指示信息自基站1接收基站1的一参考时间信息。此外,当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等于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同步指示信息指示卫星ECS,以使用户设备根据同步指示信息自卫星ECS接收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包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时序前进(Timing advance;TA)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此外,于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5更通过收发器11自用户设备接收一处理时间误差信息,以及处理器15根据处理时间误差信息获得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
对应至第七实施例,基站1具有一标准上行(normal uplink;NUL)频段及一辅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频段。标准上行频段的一中心频率大于辅助上行频带的一中心频率,以及标准上行频段所对应的一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小于辅助上行频带所对应的一辅助信号涵盖范围。此外,标准上行频带的一子载波间距大于辅助上行频段的一子载波间距。在此情况下,处理器15判断用户设备的一目前位置是否位于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辅助信号涵盖范围内。当目前位置位于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辅助信号涵盖范围内时,处理器15基于标准上行频带的子载波间距,计算用户设备2与基站1间的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站借由计算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时间同步误差,以决定用户设备需自何处接收何者的参考时间信息,以进行时间同步。据此,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机制可使得5G移动通信系统满足用户设备之间时间同步的需求,进而将TSN系统整合至5G移动通信系统。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机制亦可用于改进URLLC服务类型与eMBB服务类型中用户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该基站对于一用户设备为一主要基站且包括:
一收发器;
一网络接口,用以连接至一次要基站;以及
一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收发器及该网络接口,用以执行下列操作:
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基站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与该基站的一第一子载波间距相关联;
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次要基站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与该次要基站的一第二子载波间距相关联;
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及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间的一较小者,该较小者对应至一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是该基站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
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基站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以及
通过该收发器传送该同步指示信息至该用户设备,以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同步指示信息自该基站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接收该目标基站的一参考时间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一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以及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相关联的一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包括一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第一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第一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以及该第二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包括一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第二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第二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通过该收发器自该用户设备接收一处理时间误差信息,以及该处理器根据该处理时间误差信息获得该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该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该第二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该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操作:
判断该第一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
当该第一子载波间距大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及该目标基站是该基站;以及
当该第一子载波间距小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间,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及该目标基站是该次要基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以及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判断该第一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并判断该基站的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该次要基站的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
其中,当该第一子载波间距等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且该基站的该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小于该次要基站的该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该处理器判断该目标基站是该基站;
其中,当该第一子载波间距等于该第二子载波间距且该基站的该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该次要基站的该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该处理器判断该目标基站是该次要基站。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接收一外部参考时间信息,以产生一内部参考时间信息,并通过该网络接口传送该内部参考时间信息至该次要基站以及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包括该基站至该次要基站的一传输跳接时间误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传输跳接时间误差为一精确时间协议下的一时间同步误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网络接口更连接至一核心网络,以及该处理器更通过该网络接口自该核心网络接收该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其中,该外部参考时间信息是基于该核心网络的一主时钟及一时效性网络的一主时钟其中之一所产生。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更包括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其中该处理器更通过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自一卫星获得该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操作:
判断该第二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
当该第二子载波间距大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时,判断包括该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当包括该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小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时,判断该目标基站为该次要基站,以及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次要基站;
当包括该传输跳接时间误差的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大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时,判断该目标基站为该基站,以及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基站;以及
当该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或小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时,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该目标基站为该基站,以及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基站。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更包括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误差,该处理器更判断该第二子载波间距是否大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并判断该基站的一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是否大于该次要基站的一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
其中,当该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且该基站的该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该次要基站的该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该处理器执行下列操作:
计算该基站的该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与该次要基站的该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间的一时间误差值;
判断该时间误差值是否小于该传输跳接时间误差;以及
当该时间误差值小于该传输跳接时间误差时,判断该目标基站是该基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子载波间距等于该第一子载波间距且该基站的该第一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大于该次要基站的该第二参考时间信息量化度时,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次要基站,以及该处理器更传送该基站的该参考时间信息至该次要基站,以使该次要基站传送该基站的该参考时间信息至该用户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一标准上行频段及一辅助上行频段,该标准上行频段的一中心频率大于该辅助上行频带的一中心频率,该标准上行频段所对应的一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小于该辅助上行频带所对应的一辅助信号涵盖范围,该标准上行频带的一子载波间距大于该辅助上行频段的一子载波间距,以及该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操作:
判断该用户设备的一目前位置是否位于该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该辅助信号涵盖范围内;以及
当该目前位置位于该标准信号涵盖范围及该辅助信号涵盖范围时,基于该标准上行频带的该子载波间距,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基站间的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协同该次要基站与该用户设备执行一载波聚合传输及一双重连线传输其中之一;
其中,当执行该载波聚合传输时,该基站使用一第一组成载波,以及该次要基站使用一第二组成载波。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以及该次要基站其中之一设置于一卫星上。
18.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包括:
一收发器;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以及
一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收发器及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用以执行下列操作:
通过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自一卫星接收一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计算一用户设备与该基站间的一第一时间同步误差;
计算该用户设备与该卫星间的一第二时间同步误差;
判断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以产生一同步指示信息;以及
通过该收发器传送该同步指示信息至该用户设备;
其中,当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小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基站,以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同步指示信息自该基站接收该基站的一参考时间信息,以及当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大于等于该第二时间同步误差时,该同步指示信息指示该卫星,以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同步指示信息自该卫星接收该外部参考时间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间同步误差包括一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一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传播延迟时间估测误差包括一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一基站检测前置序列时间误差及一时序前进量化时间误差至少其中之一。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更通过该收发器自该用户设备接收一处理时间误差信息,以及根据该处理器根据该处理时间误差信息获得该用户设备检测同步信号时间误差及该用户设备传输前置序列时间误差。
CN202010080598.5A 2019-02-14 2020-02-05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Active CN1115654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05930P 2019-02-14 2019-02-14
US62/805,930 2019-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49A true CN111565449A (zh) 2020-08-21
CN111565449B CN111565449B (zh) 2022-05-24

Family

ID=7204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0598.5A Active CN111565449B (zh) 2019-02-14 2020-02-05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2528B2 (zh)
CN (1) CN111565449B (zh)
TW (1) TWI7371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1097A1 (ja) * 2020-09-29 2022-04-07 Kddi株式会社 時刻同期を確立する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71098A1 (ja) * 2020-09-29 2022-04-07 Kddi株式会社 時刻同期を確立する端末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69263A1 (en) * 2019-10-04 2022-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on toolbox
US11265834B2 (en) * 2019-10-10 2022-03-01 Acer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 clock information delivery
CN113452495B (zh) * 2019-10-24 2022-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取消传输资源指示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086981A (zh) * 2021-03-11 2022-09-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22071A (zh) * 2021-05-10 2023-1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同步的传播时延补偿
CN115334638A (zh) * 2021-05-11 2022-1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146684A1 (en) * 2022-01-27 2023-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synchronization change indic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6570A1 (en) * 2014-01-27 2017-01-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elay Differen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8086692A1 (en) * 2016-11-10 2018-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chanisms for initial access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180206208A1 (en) * 2017-01-19 2018-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time tracking in multi carrier systems
US20180368087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Set of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quences to be Used with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Targ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3712B2 (en) * 2005-05-10 2012-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using multi-communication mode user equipment
US7991362B2 (en) * 2005-07-20 2011-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iming and/or frequency correc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753505B (zh) * 2008-12-22 2012-09-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fdm系统的下行时间和频率同步方法
CN102739382A (zh) * 2011-03-25 2012-10-17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解调导频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US9526081B2 (en) * 2013-11-10 2016-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Over-the-air frequency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small cells
WO2017111670A1 (en) * 2015-12-21 2017-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nfiguration of radio interface based synchroni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6570A1 (en) * 2014-01-27 2017-01-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elay Differen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8086692A1 (en) * 2016-11-10 2018-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chanisms for initial access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180206208A1 (en) * 2017-01-19 2018-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time tracking in multi carrier systems
US20180368087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Set of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quences to be Used with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Target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2-1711168 Timing advance in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ERICSSON: ""R4-1711312 Further Analysis of UE Initial Transmit Timing Requirement"", 《3GPP TSG_RAN\WG4_RADIO》 *
NTT DOCOMO等: ""R2-1818254 Time Synchronisation for IIOT"", 《3GPP TSG_RAN\WG2_RL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1097A1 (ja) * 2020-09-29 2022-04-07 Kddi株式会社 時刻同期を確立する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71098A1 (ja) * 2020-09-29 2022-04-07 Kddi株式会社 時刻同期を確立する端末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67672A1 (en) 2020-08-20
TW202031007A (zh) 2020-08-16
US11122528B2 (en) 2021-09-14
TWI737153B (zh) 2021-08-21
CN111565449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49B (zh)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US11373522B2 (en) Vehicle ranging and positioning
CN11374872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定位的方法及用于支持其的装置
EP3033913B1 (en) Positioning in a shared cell
EP3742829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U2002356872B2 (en) Base station time calibration using position measurement data sent by mobile stations during regular position location sessions
CN11400894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和支持其的设备
US1181239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1503515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83423A (zh) 一种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90265326A1 (e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 narrowban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nprs) location in a radio frame
EP3036948A2 (en) Positioning in a shared cell
US11622232B2 (en) Positioning of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leveraging ranging signal
CN11408077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支持其的设备
CN11404130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定位信号搜索窗口配置
CN116114363A (zh) 未授权频谱中基于网络的定位的同步偏移识别与细化
EP419192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2023011378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201400928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rive system timing at a wireless base station
EP4228345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p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4311323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368845A (zh) 用于上报参考信号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8202729A (zh) 侧链路定位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27299A1 (en) Methods 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O2023132987A1 (en) Integrity information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ependent positioning assistance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