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3955B - 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63955B CN111563955B CN202010320151.0A CN202010320151A CN111563955B CN 111563955 B CN111563955 B CN 111563955B CN 202010320151 A CN202010320151 A CN 202010320151A CN 111563955 B CN111563955 B CN 1115639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sualization
- monomer
- building model
- target
- vis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32—Image data forma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包括:通过铯系统加载建筑模型,并获取所述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本发明提供了在建筑模型中实现单体可视化的简单有效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系统中处理城市级数据模型时,存在需要对某一个具体的单体建筑单独可视化处理的需求,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建筑模型的单体可视化的简单方案。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实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的简单方案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包括:
通过铯系统加载建筑模型,并获取所述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
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
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为三维模型瓦片格式。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加载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
通过所述铯系统读取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地理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地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坐标、底部高度以及顶部高度,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中的多边形命令根据所述地理坐标、所述底部高度以及所述顶部高度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包括:
在所述铯系统中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包括:
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之后包括:
设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
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效果目标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颜色及透明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适于调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以执行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通过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来绘制包围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中间体,再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从而实现对所述目标单体进行可视化,提供了在建筑模型中实现单体可视化的简单有效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实施例中绘制可视化中间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是可以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电脑。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所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包括:
S100、通过铯系统加载目标建筑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单体是指单个有意义的建筑体单位,例如,一栋楼房,一栋楼房的某一层,一个储油罐,一个设施等,单体可视化是指对建筑模型中的单体进行处理使之具有与其余的单体不同的颜色或透明度,从而突出显示在所述建筑模型中便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交互处理。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单体化方法,可以对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进行可视化,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铯系统(Cesium.js)作为GIS系统的引擎来加载所述建筑模型,Cesium.js是全球开源的地理信息三维引擎,所述建筑模型为三维模型瓦片格式(3dlites),具体地,三维模型瓦片格式是展示城市级数据模型中常用的数据格式,可以实现在web端流畅加载使用,三维模型瓦片格式是由无人机通过倾斜摄影技术自动采集生成的倾斜摄像模型文件(osgb)转换而来,从数据源倾斜摄像模型文件无法将模型单体化为有意义的单位,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在web端GIS系统中实现三维模型瓦片的单体化。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铯系统加载所述建筑模型,并通过铯系统的功能来实现对所述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进行可视化。
单体化矢量文件为单体的地理信息文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信息,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可以为geojson(一种对各种地理数据结构进行编码的格式)格式,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可以是预先根据所述目标单体制作完成。
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还包括:
S200、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
在获取到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后,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所述可视化中间体是能够与所述目标单体产生交集的可视化体,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包括:
S210、通过所述铯系统加载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
S220、通过所述铯系统读取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地理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前面已经说明,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为geojson格式,这种格式可以被所述铯系统直接加载,所述铯系统加载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后,读取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地理信息,具体地,所述地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坐标、底部高度以及顶部高度,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中的多边形命令根据所述地理坐标、所述底部高度以及所述顶部高度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具体地,所述地理坐标组成包围起来的一块区域形成一个矢量面,以该矢量面为截面,使用所述铯系统中的多边形(PolygonGeometry)命令,将多边形的底部和顶部高度设置为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底部高度和顶部高度,这样,就可以绘制得到一个多边体,即为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在这一步骤中绘制得到的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示意图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有三个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分别是两个油罐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和意见厂房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
S300、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从前面的说明以及图2不难看出,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效果类似套在所述目标单体上的一个罩子,为了实现对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需要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调整,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的形状和位置一致。
具体地,为了实现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的形状和位置一致,需要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分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并剔除掉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中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不重合的部分。
具体地,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包括:
在所述铯系统中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铯系统中修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来达到使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的目的。所述在所述铯系统中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包括:以分类图元(ClassificationPrimitive)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具体地,分类图元专门应用在模型或地形上显示几何体,在分类图元的显示选项有分类显示类型的选项,用于决定一个图元的显示范围,有三个选择:1,仅在模型上显示;2,仅在地形上显示;3,在地形和模型上显示。而在本实施例中,是需要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也就是说,与所述建筑模型有关,与地形无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
在设置完成之后,所述铯系统会对笼罩在所述目标单体上的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着色计算,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产生交集的部分会保留,而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没有交集的部分会被剔除不予显示,如图3所示。
从前面的说明不难看出,若所述可视化中间体是完全将所述目标单体包围在其中,且不与其他的单体产生重合,那么,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产生交集的部分就会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这样,就实现了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若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没有将所述目标单体完全包围在其中,那么,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产生交集的部分就会相对所述目标单体缺少部分。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之后还包括:
设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
通过调节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能够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高低形状,进而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
当所述底部高度低于等于所述目标单体的底面,且所述顶部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目标单体的顶面时,那么,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的高度就会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当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地理坐标不准确时,也可能会出现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与所述目标单体不一致的情况,不难看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通过修正所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地理坐标来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形状,进而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
当然,在实际操作上,调整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的操作更简单,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尽量保证所述地理坐标组成的矢量面能够完全包围所述目标单体的最大截面,更优地,所述地理坐标组成的矢量面不与其他的单体产生相交。从前面的说明不难看出,本发明是先获取超出所述目标单体所占范围的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再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调整,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中,只需要保证所述地理坐标组成的矢量面能够完全包围所述目标单体的最大截面,或者保证所述地理坐标组成的矢量面能够完全包围所述目标单体的最大截面且不与其他的单体产生相交,而不需要所述地理坐标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而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可调整,即,对所述地理坐标以及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的精确度要求低,降低了获取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的难度,实现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并且,通过调节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还可以实现更小的单体的可视化,例如,一栋楼房中的某一层或多层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效果目标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颜色及透明度。
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效果是指所述目标单体以什么样的效果被显示,通过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颜色以及透明度可以改变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效果,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颜色以及透明度可以是在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时进行设置,也可以是在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进行设置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后进行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通过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来绘制包围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中间体,再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从而实现对所述目标单体进行可视化,提供了在建筑模型中实现单体可视化的简单有效方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中给出的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其原理框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其中,该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该终端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终端的温度传感器是预先在终端内部设置,用于检测内部设备的当前运行温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终端的限定,具体的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至少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铯系统加载建筑模型,并获取所述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
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
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为三维模型瓦片格式。
其中,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加载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
通过所述铯系统读取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地理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其中,所述地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坐标、底部高度以及顶部高度,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中的多边形命令根据所述地理坐标、所述底部高度以及所述顶部高度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其中,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包括:
在所述铯系统中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其中,所述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包括:
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
其中,所述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之后包括:
设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
其中,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效果目标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颜色及透明度。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包括:
通过铯系统加载建筑模型,并获取所述建筑模型中的目标单体对应的单体化矢量文件;
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可视化中间体;
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绘制所述目标单体对应的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加载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
通过所述铯系统读取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地理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所述地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单体的地理坐标、底部高度以及顶部高度,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信息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包括:
通过所述铯系统中的多边形命令根据所述地理坐标、所述底部高度以及所述顶部高度绘制所述可视化中间体;
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为一种对各种地理数据结构进行编码的格式的文件,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为预先根据所述目标单体制作完成,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为与所述目标单体产生交集的可视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为三维模型瓦片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包括:
在所述铯系统中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以使得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目标单体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属性包括:
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分类图元的方式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并设置分类显示类型为仅在模型上显示之后包括:
设置所述单体化矢量文件中的所述底部高度和所述顶部高度调整所述可视化中间体与所述建筑模型在空间上重合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可视化中间体进行处理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单体的可视化效果目标设置所述可视化中间体的颜色及透明度。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适于调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以执行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20151.0A CN111563955B (zh) | 2020-04-22 | 2020-04-22 | 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20151.0A CN111563955B (zh) | 2020-04-22 | 2020-04-22 | 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63955A CN111563955A (zh) | 2020-08-21 |
CN111563955B true CN111563955B (zh) | 2023-09-26 |
Family
ID=7207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20151.0A Active CN111563955B (zh) | 2020-04-22 | 2020-04-22 | 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639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7649A (zh) * | 2020-10-16 | 2021-05-18 | 佛山欧神诺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引擎模型加载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14445574B (zh) * | 2021-12-30 | 2023-02-03 |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 将GeoJSON数据格式转换为三维GLB格式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8900A (zh) * | 2017-12-06 | 2018-05-15 | 浙江科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倾斜摄影模型单体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44683A (zh) * | 2018-11-07 | 2019-03-29 | 北京科技大学 | 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城市建筑群地震反应动态可视化方法 |
CN109801372A (zh) * | 2018-12-27 | 2019-05-24 | 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 | Bim和gis联动辅助评标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0675494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场风机位置三维可视化优选方法 |
CN110706341A (zh) * | 2019-09-17 | 2020-01-17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高性能渲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1307B (zh) * | 2012-05-31 | 2013-11-13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基于三维gis技术的电网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
-
2020
- 2020-04-22 CN CN202010320151.0A patent/CN1115639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8900A (zh) * | 2017-12-06 | 2018-05-15 | 浙江科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倾斜摄影模型单体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44683A (zh) * | 2018-11-07 | 2019-03-29 | 北京科技大学 | 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城市建筑群地震反应动态可视化方法 |
CN109801372A (zh) * | 2018-12-27 | 2019-05-24 | 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 | Bim和gis联动辅助评标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0706341A (zh) * | 2019-09-17 | 2020-01-17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高性能渲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675494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场风机位置三维可视化优选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63955A (zh) | 2020-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92356B (zh) | 感兴趣区域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8073438B (zh) |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 |
CN111079632A (zh) | 文本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346725B (zh) | 页面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563955B (zh) | 一种建筑模型单体可视化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0991649A (zh) | 深度学习模型搭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15027953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dynamic image processing | |
CN113850807B (zh) | 图像亚像素匹配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WO2021129789A1 (zh) | 地图的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375972B (zh) | 多元素布局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6952324A (zh) | 矢量多边形栅格化并行叠加处理装置及方法 | |
US11620503B2 (en) | 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 |
KR20210135206A (ko) | 자율 주행 데이터의 데이터 레이블링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프로그램 | |
CN112215739B (zh) | 一种用于AutoCAD的正射影图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190318516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medium | |
CN114675925A (zh) | 组态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3538623B (zh) | 确定目标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11230B (zh) | 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641284B (zh) | 电子地图的区域标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474268A (zh) | 图像显示系统 | |
CN111125809B (zh) | 建筑钢柱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23092446A (ja) | 貨物計数方法及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 |
CN110232681B (zh) | 疵点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328769A (zh) | 基于WebGL的北斗网格绘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1709113B (zh) | 一种基于图形学的聚顶灯模拟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