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9225A -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9225A
CN111559225A CN202010091103.9A CN202010091103A CN111559225A CN 111559225 A CN111559225 A CN 111559225A CN 202010091103 A CN202010091103 A CN 202010091103A CN 111559225 A CN111559225 A CN 111559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flow
airflow
vent
par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1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尔克尔·多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559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9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60H2001/3478Details of actuators acting on additional damper do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风口,包括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延伸的壳体,使得壳体具有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空气引导元件,其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从而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第一部分气流通道和第二部分气流通道;气流调节元件,其用于对通过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调节,其中,气流调节元件设置在空气引导元件面向进气口的一侧;其中,在进气口的方向,气流调节元件形成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并且,当从出气口向进气口的方向上观察时,气流调节元件可绕位于气流调节元件的中心后方的轴线枢转。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通风口领域。具体地,本专利申请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具有通过调节通风口的两个通道中的部分气流,以使气流朝不同方向流动。这些通道是由空气引导元件和通风口的壳体所产生。
背景技术
一些使用空气引导元件来形成至少两个用于引导垂直气流的通道的现有通风口中,通过使用平的挡板来对两个通道中的气流进行调节。DE102016116356A1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气流的机制。
DE102016116358A1公开了一种气流调节元件或一种设置在空气引导元件内部的空气分隔器,该空气分隔器控制两个通道中的空气量。气流调节元件可绕空气引导元件内部的轴线、相对于空气引导元件枢转。
DE102017113906公开了一种具有气流调节元件的通风口,该气流调节元件是一个壳体,其形状是用于封闭两个通道的圆柱段的表面。气流调节元件被构造成用于阻碍空气流入两个通道之一或全部两个通道的阻碍物。
上述公开的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气流调节元件不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即当它处于中间位置或打开位置时,它没有表现为空气引导元件在进气口方向上的延伸,并且阻碍了气流,其中中间位置或打开位置是两个通道中气流相同的气流调节元件的位置。与DE102017113906所示的设备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气流调节元件需要在壳体处于较低位置的中间位置与壳体关闭上通道的位置之间进行大角度枢转。由于气流调节元件需进行大角度枢转,因此也需要通风口的直径更大通风口。
(例如挡板的)旋转轴线朝向空气引导元件的出气口一侧的这种已知通风口的另一个问题是,打开关闭的通道时需要挡板克服气流施加的阻力进行枢转。
本专利申请所提供的通风口,解决了已知通风口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通风口具有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壳体,其中该壳体具有两个壁段。该两个壁段可以是上壁段和下壁段。该壳体具有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空气引导元件。优选地,整个空气引导元件或空气引导元件的至少绝大部分设置在壳体内。空气引导元件和壳体形成两个通道,即第一部分气流通道和第二部分气流通道,用于将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从进气口引导到出气口。两个部分气流通道可以位于空气引导元件的任一侧。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气流通道形成于空气引导元件和壳体的第一壁段之间,第二部分气流通道形成于空气引导元件和壳体的第二壁段之间。
此外,通风口包括气流调节元件,其用于对通过两个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调节,更具体地说,用于调节通过第一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与通过第二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的比例。
同时,气流调节元件设置在空气引导元件的进气口一侧,即空气引导元件面向进气口的一侧。优选地,当气流调节元件处于中间位置时,气流调节元件形成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其中,中间位置是指两个部分气流通道均打开以允许最大量部分气流通过两个通道的气流调节元件的位置。换言之,中间位置是指未出于限制通过两个通道中任何一个通道的气流的目的而移动该气流调节元件的位置。
这种设置确保了当为限制通过两个通道中任何一个通道的气流而移动气流调节元件时,会产生一个狭窄的弧段。如果气流调节元件没有形成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部分,那么当它进行移动以限制通过通风口中两个通道中任何一个通道的气流时,最终必然会形成一个相当宽度的弧段。鉴于气流调节元件的移动而形成的弧段是狭窄的,由于不需要容纳宽的弧段,因此可以将通风口的高度设置为最小。
进一步地,气流调节元件的延伸是沿进气口方向。延伸是指气流调节元件的形状符合空气动力学,并且该气流调节元件设置于壳体中的方式使其不会或只是略微增加部分气流通道的流动阻力、并且不会或只是略微降低气流调节元件的气流引导特性。换言之,气流调节元件和空气引导元件呈流线型,特别是当气流调节元件处于中间位置时。气流调节元件可以与空气引导元件进行组装,使得移除气流调节元件将导致气流调节元件的气流特性相比于存在气流调节元件变得较差。这意味着气流调节元件甚至可以改善空气引导元件的流线型。这确保了气流调节元件在中间位置和移动位置时,部分气流都受到最小的附加流动阻力。
此外,设置在空气引导元件上的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可以是凸形的,而空气引导元件的相应端部可以是凹形的,反之亦然。由于凸端和凹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减小通风口的总长度,从而节省空间。
而且,当沿从出气口到进气口的水平方向观察时,气流调节元件可绕位于气流调节元件中心后方的轴线枢转。其中,当气流调节元件从出气口朝进气口的方向延伸时,气流调节元件的中心被定义为沿气流调节元件长度的中点。优选地,气流调节元件绕其枢转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从出气口到进气口的水平观察方向。
枢转轴线位于气流调节元件中心后方意味着,气流调节元件可枢转以使得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一端部旋转而非移动或或仅仅轻微地移动,而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可移动以调节通过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其中,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一端部位于旋转轴线和气流调节元件靠近进气口的端部之间,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位于旋转轴线和气流调节元件靠近出气口的端部之间。这样的设置是有利的,因为它使气流调节元件具有空气动力学特性,特别是当气流调节元件未处于中间位置时。具体地,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当从出气口向进气口的方向上观察时枢转轴线位于气流调节元件的中心之后,由于气流调节元件沿着气流阻力延伸的方向枢转,而不是相反方向枢转,所以打开关闭的通道需要较小的力。因此,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的手动力或可选地使用低功率电动机来进行枢转。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部分气流通道彼此叠置,枢转轴线位于两个通道之间的水平平面内,并且垂直于穿过通道的竖直平面。
根据上述通风口的另一实施例,当从出气口向进气口的方向观察时,气流调节元件随着沿进气口的延伸呈锥形。垂直于气流方向的锥形气流调节元件的横截面在气流方向上增大。这种形状从气流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并且其允许空气引导元件呈流线型。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形式,其中,第一部分气流通道和第二部分气流通道在出气口处的垂直平面内朝向彼成弯曲,使得第一通道的出气口气流方向和第二通道的出气口气流方向相互交叉。正如这里更详细描述的,该特征有助于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改变气流更容易。在通过空气引导元件之后,来自第一部分气流通道的排出气流和来自第二部分气流通道的排出气流相撞。由此产生的离开通风口的气流(例如进入车辆内部)的方向,将由两部分气流的比例决定,而这两部分气流的比例又由气流调节元件的位置决定。在优选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部分气流通道由壳体的第一壁段和空气引导元件的上表面形成,而位于下方的部分气流通道由第二壁段和空气引导元件的下表面形成。下方通道的排出气流将被向上引导,而上方通道的排出气流将被向下引导。在两个部分排出气流量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碰撞的部分气流产生的气流沿水平方向远离通风口。在下方通道关闭的情况下,离开通风口的气流处于最向下方向,而在上通道关闭的情况下,离开通风口的气流处于最向上方向。通过部分地关闭通道中的一个,根据两个部分气流的比例,可以将气流引导至最向上方向和最向下方向之间的竖直方向。优选地,气流引导体具有凸形。应注意的是,所公开的设计不局限于在垂直方向引导气流。通过简单地旋转通风口,可以用于在水平方向引导气流。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形式,其中,气流调节元件为楔形。对于朝向进气口呈锥形的气流调节元件,这意味着楔形的宽端朝向空气引导元件,如此形成是为了与气流调节元件的形状相适应,反之亦然。例如,给定一个楔形的气流调节元件,该气流调节元件有一个弯曲的宽的第二端部,则空气引导元件的设置有气流调节元件的部分也具有相应的弯曲形状。由于两个弯曲的端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减少通风口的总长度,从而节省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平面的宽的第二端部的气流调节元件,空气引导元件也具有相应的平面端部。应当注意的是,空气引导元件的设置有气流调节元件的部分,不是必须与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的形状相对应。简而言之,对于具有平面的宽的第二端部的气流调节元件,空气引导元件的相应部分可以具有弯曲形状。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形式,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包括可枢转的圆柱部分。优选地,该圆柱元件沿垂直于从出气口向进气口的水平方向观察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这种气流调节元件被配置为使得圆柱部分形成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圆柱部分的圆柱轴线是气流调节元件可绕其进行枢转的轴线。圆柱部分可以是形成第二端部的壳体。此部分可以与用于绕轴线枢转的轴机械连接,例如与辐条连接。圆柱部分也可以是实心的并且包括用于绕轴线枢转的轴。例如,气流调节元件可以是水滴形状或棒球棒的形状。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形式,其中,第一部分气流包括至少一个薄板,以在水平方向引导第一部分气流。更具体地,气流可以被向左或向右引导,例如进入车辆内部。向左或向右意味着气流分别具有向左分量或向右分量。通常,气流还将具有远离通风口的水平分量。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个部分气流通道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薄板。第一部分气流通道中的薄板和第二部分气流通道中的薄板可以机械地相互连接,使得薄板可以同时移动。此外,第一通道的薄板可以与第二通道的薄板机械连接,从而可以同时对两个通道的气流进行向左或向右的引导。优选地,薄板围绕垂直轴线枢转。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形式,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可在向上方向上枢转,以便将净排出气流更向上地引导。净排出气流是向上方向的部分气流和向下方向的部分气流相撞后产生的气流。引导净气流离开通风口,例如进入车辆内部。通过增大向上引导的部分气流与向下引导的部分气流的比例,可以使净气流向更上的方向流动。通过增加向下引导的部分气流和向上引导的部分气流的比例,可以使净气流向更下的方向流动。例如,通过将气流调节元件从其关闭第二部分气流通道的位置开始向上枢转,可以增大位于壳体的第二壁段与空气引导元件之间的部分气流通道(第二通道)的有效横截面。相反地,通过将气流调节元件远离其中间位置地向上枢转,可以减小位于壳体的第一壁段与空气引导元件之间的部分气流通道(第一通道)的有效横截面。
此外,气流调节元件还可在向下方向上枢转,以便将净排出气流向更向下地引导。通过增大向下引导的部分气流和向上引导的部分气流之间的比例,可以将净排出气流进一步地向下引导。例如,通过将气流调节元件从空气引导元件关闭第一通道的位置朝向其中间位置向下枢转,可以增大气流调节元件与壳体的第一壁段之间的部分气流通道(第一部分气流通道)的有效横截面,相反地,通过将气流调节元件远离其中间位置地向下枢转,可以减小空气引导元件与第二壁段之间的部分气流通道(第二通道)的有效截面。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形式,其中,当气流调节元件与壳体的第一壁段邻接时,第一通道关闭,当气流调节元件与壳体的第二壁段邻接时,第二通道关闭。
进一步地,在中间位置处,气流调节元件可以朝向空气引导元件枢转。由于气流调节元件的枢轴位置朝向处于中间位置的空气引导元件,通过两个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方向只需要气流调节元件轻微的枢转,从而实现快速调节和改进的气流控制。气流调节元件还可以包括锥形部分,该锥形部分设置在轴线与气流调节元件面向出气口的一侧之间,使得在从出气口到进气口的方向上气流调节元件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随着锥形部分的变化而变化。锥形面可以改善气流调节元件的气流特性。
同样,在中间位置时,锥形部分至少占据位于轴线与气流调节元件面向所述出气口一侧之间的气流调节元件长度的10%,特别地,至少占据25%,特别优选地,至少占据50%。在中间位置时,在从出气口到进气口的方向上,随着锥形部分的变化,气流调节元件的横截面面积变化至少10%,特别地,变化至少25%,特别优选地,变化至少50%。
进一步地,在中间位置处,锥形部分可以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可被设置在靠近轴线处,第二部分可被设置在靠近气流调节元件面向出气口的一侧。从出气口到进风口的方向,气流调节元件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横截面可沿着锥形部分的第一部分增大,和/或沿着锥形部分的第二部分减小。沿着第一部分增大的横截面可以改善气流调节元件的气流特性,沿着第二部分减小的横截面可以使空气引导元件的形状容易地与气流调节元件的形状相适应,从而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之一的通风口的内部装饰件的形式,内部装饰件特别为车辆装饰件。
进一步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方法,优选地,该方法适用于前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通风口,根据该方法,排出气流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有所区别。这可以通过将气流调节元件向上或向下枢转以及移动至少一个薄板以使得排出气流被导向左方或右方。
本文的词语如水平、垂直、左、右、上和下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仅限于这样的特定方向。此词语仅用于表示通风口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各种说明性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示出了通风口的横截面图,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处于中间位置。
图2示出了通风口的横截面图,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处于向上位置。
图3示出了通风口的横截面图,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处于向下位置。
图4示出了具有位移铰点的气流调节元件的横截面图。
图5示出了气流调节元件的一些实施例。
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通风口的横截面图,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分别位于中间位置、向上位置和向下位置,并且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分可以是平的和宽的。
图7a、图7b和图7c示出了通风口的横截面图,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分别处于中间位置、向上位置和向下位置,并且气流调节元件的第二端部为凸形。
附图标记列表:
1 通风口
2 进气口
3 出气口
4 气流调节元件的铰接点或轴
5 第一壳体壁段
6 第二壳体壁段
7 第一部分气流通道
8 第二部分气流通道
9 气流调节元件
10 空气引导元件
11 向上枢转的气流调节元件
12 转向第二通道的部分气流
13 第二通道中的总气流
14 向下枢转的气流调节元件
15 第一通道中的总气流
16 转向第二通道的部分气流
17 用于对部分气流进行水平引导的薄板
18 气流调节元件沿其长度的中心
尽管本公开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修改和替代,但其细节已在附图中以示
例的方式示出,并且将被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其目的不是将本
公开的各个方面限制为所描述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其目的是涵盖本
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作为一个示例,气
流调节元件可用于在水平方向引导气流,而不仅是垂直方向。此外,当前提
出的通风口的图不一定限于绘制的比例,也可以使用其它尺寸,特别是其它
相对尺寸来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通风口1的内视图。此图示出了在垂直于绘图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通风口的横截面。气流从进气口2流向出气口3。在第一壳体壁段5和第二壳体壁段6之间的空气引导元件10分别形成两个部分气流通道7和8。当沿气流方向观察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壁段设置的两个壳体侧壁可以闭合左侧和右侧的壳体。
将空气引导元件置于壳体内,以便壳体和空气引导元件形成上通道和下通道。空气引导元件可以为凸形,以便空气引导元件的上表面和壳体的第一壁段形成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在出气口处将出口气流向下引导。空气引导元件的下表面和壳体的第二壁段形成第二通道。在气流排出口处,第二通道将出口气流向上引导。空气引导元件的小部分可以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当从出气口3向进气口2的方向观察时,气流调节元件9设置在空气引导元件10的后方,这里示为处于中间位置处。气流调节元件9通过铰接点或轴4围绕轴线枢转。在中间位置,气流调节元件9朝向空气引导元件10枢转。
可见,气流调节元件朝向进气口的方向呈锥形。这种设置和设计意味着,气流调节元件在中间或打开位置作为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外,气流调节元件对气流的阻碍不会超过当不存在气流调节元件时空气引导元件对气流的阻碍。气流调节元件面向空气引导元件的端部包括用于关闭每个通道的壳体。壳体是圆柱体的一部分,并且其通过辐条或具有圆段形状的侧壁与轴4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气流调节元件包括上壁和下壁。这些壁形成了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改善了气流调节元件和空气引导元件的组合的流线型。上壁和下壁可与侧壁及壳体一起形成中空体。然而,气流调节元件的上壁和下壁也可以是实心圆柱段的表面。实心圆柱段是实心杆的一部分。可选择地,气流调节元件也可以是楔形的。
特别地,气流调节元件9包括锥形部分,该锥形部分设置在轴线与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出气口3的一侧之间,以便在从出气口3到进气口2的方向上,气流调节元件9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着锥形部分变化。锥形部分至少占据轴线与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出气口3的一侧之间的气流调节元件9长度的10%。锥形部分也可至少占据气流调节元件9长度的25%或50%。气流调节元件9的横截面面积至少变化10%,但也可变化至少25%或至少50%不等。锥形部分具有两部分,第一部分靠近轴线设置,第二部分设置在更靠近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出气口的一侧。在从出气口3到进气口2的方向上,气流调节元件9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横截面沿锥形部分的第一部分增大,沿锥形部分的第二部分减小。这种设置是气流调节元件9和空气引导元件10的一种简单和节省空间的设计,并确保了为打开或关闭部分气流通道7和部分气流通道8的气流调节元件9的适当枢转。
当气流调节元件处于中间位置时,气流调节元件与空气引导元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齐平。气流调节元件的面向空气引导元件的端部的形状为,当从出气口向进气口观察时,气流调节元件的端部处于空气引导元件的阴影中。此外,端部的形状为使得其能够关闭两个通道中的任一通道。因此,端部可以关闭通道,而且当气流调节元件处于中间位置时端部不会阻碍气流。还可以观察到,两个部分气流通道(部分气流通道7和部分气流通道8)在出气口3处的垂直平面朝向彼此弯曲,使得出气口气流方向彼此交叉,从而使得两个气流相互碰撞。
用于将气流向左和向右引导的可枢转薄板17同时设置在上通道和下通道中。每个通道包括一组平行的薄板,它们同时围绕垂直轴线枢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中的薄板和第二通道中的薄板也同时枢转。为此,上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薄板和下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薄板彼此机械连接,例如通过轴连接的方式。
另一方面,考虑到空气引导元件的形状,例如如图1所示,气流调节元件在中间位置时实际上增强了空气引导元件的空气动力性,并带来较小的气流阻塞。
图2示出了图1的通风口,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处于向上方向11,紧邻第一壳体壁5,从而使气流不能通过第一气流通道7。可以看出,由于到达第一通道的气流被位于上部位置的气流调节元件所阻塞,第二通道8接收全部的进口气流13。此时,净排出气流处于最向上方向,该方向由第二通道的形状决定。这里只示出了用于关闭通道的壳体。然而,空气引导元件可以具有如上所讨论的多种形状之一。
图3示出了图1的通风口,其中气流调节元件处于向下位置14,紧邻第二壳体壁部6,从而使气流不能通过第二气流通道8。可以看出,由于到达第二通道的气流被位于其较低位置的气流调节元件所阻塞,第一通道7接收全部的进口气流15。此时,净排出气流处于最向下方向,该方向由第一个通道的形状决定。这里只示出了用于关闭通道的壳体。然而,空气引导元件可以具有如上所讨论的多种形状之一。
应注意的是,气流调节元件可以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在这样的中间位置处,向下或向上引导的气流位于最向上方向和最向下方之间的方向。因此,通过将气流调节元件向上和向下枢转,气流调节元件可以引导更多的净空气流分别向上和向下流动。
在图4中,与图1相比,铰接点4位于沿着气流调节元件的长度l距出气口3更远的位置。从图4可以看出,铰接点4与气流调节元件的端部距离为a。铰接点4甚至可以位于沿着气流调节元件的长度l的更远距离a’处(图中未示出),a’大于a。然而,如上所述,当沿从出气口到进气口的水平方向观察时,铰接点4应始终位于气流调节元件的中心18的后方。
相应地,a’永远不能大于气流调节元件长度的一半。精确来说:a’≤l/2。这可以从图4中得到证实。如果a’大于l/2,则铰接点4将不再位于气流调节元件的中心后方。因此a’≤l/2确保了当气流调节元件从出气口向进气口方向延伸时铰接点4位于气流调节元件的中点后方。
在图5中,示出了气流调节元件的一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气流调节元件设置在通风口中,使得空气引导元件的右侧面向空气引导元件10,以便气流调节元件(9)可以形成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这些气流调节元件的共同之处在于,当从出气口向进气口的方向观察时,它们可绕位于气流调节元件的中心后方的轴线枢转,并且它们形成空气引导元件的延伸。此外,所示的气流调节元件还具有以下共同点,在中间位置处,它们可朝向空气引导元件10枢转,并且他们可包括锥形部分,使得每个气流调节元件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横截面面积可沿锥形部分变化。
图6a、图6b和图6c分别对应于图1、图2和图3,除了图6a、6b和6c中的气流调节元件的面向空气引导元件的端部采用平的形状这一事实之外,这些图中所示的通气口各自相同。
同样,图7a、图7b和图7c分别对应于图1、图2和图3,其区别在于气流调节元件的面向空气引导元件的端部为凸形。

Claims (15)

1.一种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在进气口(2)和出气口(3)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壁段(5)和第二壁段(6);
空气引导元件(10),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从而在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出气口(3)之间形成第一部分气流通道(7)和第二部分气流通道(8);
气流调节元件(9),其用于对通过所述部分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调节,其中,气流调节元件(9)设置在所述空气引导元件(10)面向所述进气口(2)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形成所述空气引导元件(10)的延伸,并且,当从所述出气口(3)向所述进气口(2)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可绕位于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的中心后方的轴线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在从第二端部到第一端部的方向上,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为锥形。
3.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第一部分气流通道(7)和第二部分气流通道(8),在所述出气口(3)处的垂直平面内朝向彼此弯曲,使得第一通道(7)的出气口气流方向和第二通道(8)的出气口气流方向彼此交叉。
4.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为楔形。
5.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包括圆柱部分。
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气流通道包括至少一个薄板(17),以在水平方向引导部分气流。
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可沿向上方向(14)枢转,以便将净气流向更上方引导,和/或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可沿向下方向(18)枢转,以便将净气流向更下方引导。
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与所述第一壁段(5)邻接时,所述第一部分气流通道(7)配置为关闭状态,并且,当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与所述第二壁段(6)邻接时,所述第二部分气流通道(8)配置为关闭状态。
9.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位置时,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空气引导元件(10)的方向枢转。
10.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口(1),特征在于:
在中间位置时,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包括锥形部分,所述锥形部分设置在所述轴线与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所述出气口(3)的一侧之间,使得在从所述出气口(3)到所述进气口(2)的方向上,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垂直于所述气流方向的横截面面积随着所述锥形部分的变化而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位置时,所述锥形部分至少占据位于所述轴线与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所述出气口(3)一侧之间的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长度的10%,特别地,至少占据25%,特别优选地,至少占据5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位置时,在从所述出气口(3)到所述进气口(2)的方向上,随着所述锥形部分的变化,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的横截面面积变化至少10%,特别地,变化至少25%,特别优选地,变化至少50%。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口(1),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位置时,所述锥形部分具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在靠近轴线处,第二部分设置在靠近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面向所述出气口(3)的一侧,其中,在从所述出气口(3)到所述进气口(2)的方向上,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垂直于所述气流方向的横截面沿着所述锥形部分的第一部分增大,和/或者沿着所述锥形部分的第二部分减小。
14.一种内部装饰件,特别是车辆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通风口(1)。
15.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口(1)在车辆内部将出口气流导向不同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i.向上或向下枢转所述气流调节元件(9);
ii.移动所述至少一个薄板(17),以便将所述出口气流向左或向右引导。
CN202010091103.9A 2019-02-13 2020-02-13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Pending CN1115592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01902.1A DE102019201902A1 (de) 2019-02-13 2019-02-13 Luftausströmer mit einem aerodynamischen Element zum Regulieren eines Luftstroms
DE102019201902.1 2019-0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9225A true CN111559225A (zh) 2020-08-21

Family

ID=7015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1103.9A Pending CN111559225A (zh) 2019-02-13 2020-02-13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4127B2 (zh)
CN (1) CN111559225A (zh)
DE (1) DE102019201902A1 (zh)
FR (1) FR3092650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757A (zh) * 2022-09-07 2022-10-04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CN115235019A (zh) * 2022-07-28 2022-10-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增氧结构、新风加湿增氧部件、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8243A1 (de) * 2019-07-05 2021-01-07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US11280517B1 (en) * 2020-09-25 2022-03-22 Ultra Manufacturing Limited Air vent with rotating control elements and a central element defining channels and method of controlloing air flow via same
DE102020133652A1 (de) * 2020-12-16 2022-06-2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21201048A1 (de) 2021-02-04 2022-08-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usströmervorrichtung für eine Belüftungs- oder Klimatisierung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s, Ausströmeranordnung
DE102021201153A1 (de) 2021-02-08 2022-08-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uftausströmer zum Einwirken auf einen ausströmenden Luftstrom
DE102021107012A1 (de) 2021-03-22 2022-09-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JP2023016254A (ja) * 2021-07-21 2023-0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吹出構造体
DE102022110218A1 (de) 2022-04-27 2023-11-02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CN115195412B (zh) * 2022-09-16 2022-12-23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0053B3 (de) * 2013-05-29 2014-09-11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Luftausströmer
DE102015017009B4 (de) * 2015-12-30 2018-04-26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Auslassvorrichtung
DE102016116358A1 (de) * 2016-09-01 2018-03-01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DE102016116356A1 (de) * 2016-09-01 2018-03-01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DE102016225128A1 (de) * 2016-12-15 2018-06-2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DE102017113906B4 (de) * 2017-06-23 2018-05-09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DE102017011180B4 (de) * 2017-12-04 2023-11-09 Faurecia lnterieur Industrie Auslassvorrichtung
DE102018110093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019A (zh) * 2022-07-28 2022-10-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增氧结构、新风加湿增氧部件、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15139757A (zh) * 2022-09-07 2022-10-04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92650A1 (fr) 2020-08-14
DE102019201902A1 (de) 2020-08-13
US20200254850A1 (en) 2020-08-13
FR3092650B1 (fr) 2022-03-18
US11214127B2 (en)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9225A (zh)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CN105682958B (zh) 空气喷嘴
JP6361221B2 (ja) 空気吹出装置
CN109017221B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出风口
US11285786B2 (en) Outlet device
EP2832565A1 (e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00572120C (zh) 用于车厢的出风装置
US9073408B2 (en) Register vane air deflector and method
WO2014162670A1 (ja) 空気吹出装置
US11007851B2 (en)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US9211779B2 (en) Comfort air vent nozzle
CN213056620U (zh) 通气孔
JP6318931B2 (ja) 空気吹出装置
KR102499694B1 (ko)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EP3590744B1 (en) Adjustable air vent
WO2020180583A1 (en) Air vent for a vehicle, and ventilation system having such an air vent
US11241941B2 (en) Blowing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CN211195781U (zh) 用于将不同方向的气流引导到车辆内部的通气孔
US20210107337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2440678B (zh)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US20050136823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EP1312494B1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with flexible plate-like membe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air therein
US11685236B2 (en) Outlet assembly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odes for improving air flow in an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JP7394541B2 (ja) 風向調整装置
US11938790B2 (en) Ventilation outlet, ventilation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