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8154A -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8154A
CN111558154A CN202010206591.3A CN202010206591A CN111558154A CN 111558154 A CN111558154 A CN 111558154A CN 202010206591 A CN202010206591 A CN 202010206591A CN 111558154 A CN111558154 A CN 111558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temperature
massage
human body
massa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65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8154B (zh
Inventor
刘杰
王储
张伟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K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K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K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65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8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8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8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8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8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8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or indica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该方法包括:颈部按摩仪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若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以得到当前穿戴者的人体温度。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准确的人体温度检测。

Description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状态。但是,很多人经常由于受外界环境的限制而不能正确获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比如,当疫情发生期间医疗资源缺乏、工作忙碌而没有时间、行动不便等情况发生时,人们无法及时找到专业的医生问诊,然而通过其他途径获知的身体健康状态往往不够准确,从而导致突发状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获知的身体健康状态往往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若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以得到当前穿戴者的人体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本体,设置于按摩仪本体上的按摩组件、加热件、温度检测元件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按摩组件、加热件、温度检测元件电性耦接,用于控制按摩组件、加热件、温度检测元件以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前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能够在判断出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之后再对穿戴者的颈部温度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降低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颈部温度偏高的概率,进而使最终得到的人体温度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颈部按摩仪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S42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4中S42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图1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颈部按摩仪可以用于按摩用户的颈部,以缓解用户的颈部疲劳。如图1所示,颈部按摩仪1000可以包括:颈部夹持主体100、按摩主体200和重力牵引主体300。
按摩主体200安装在颈部夹持主体100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按摩主体200可以对用户的颈部进行按摩操作。颈部夹持主体100用于夹持用户的颈部,重力牵引主体300分别安装在颈部夹持主体100的两端,重力牵引主体300可以在颈部夹持主体100的两端提供向前的牵引力,向前的牵引力可以使得颈部夹持主体100更好地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其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减少颈部夹持主体100夹持用户颈部的夹持力,可以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性。颈部夹持主体100构造为适于夹持用户颈部后半脖围的结构,重力牵引主体300构造为适于搭接在用户肩部处锁骨的结构。
由此,颈部按摩仪1000在颈部的佩戴效果更好,由于颈部后半脖围更受力,而前半脖围存在颈动脉等相对更不受力而不适于大力夹持,因此通过颈部夹持主体100和重力牵引主体300相配合的夹持方式可不对用户的颈部产生压迫,佩戴起来更为舒适。
其中,颈部夹持主体100可以包括:后夹持体10、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分别安装于后夹持体10的两端,例如,第一侧部20可以连接在后夹持体10的左侧,第二侧部30可以连接在后夹持体10的右侧,即第一侧部20为左侧部,第二侧部30为右侧部。也就是说,整个颈部夹持主体100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可以根据自身的位置分别实现不同的作用,而且后夹持体10主要用于夹持用户的后颈区域,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分别对应两侧的侧颈区域,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可以与后夹持体10配合,从而可以更稳定地夹持用户的颈部。
后夹持体10可以为刚性抗变形结构,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则可以为弹性体。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颈部夹持主体100采用了两个分离布置的弹性体,而非一个整体弹性臂,这样,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通过摆动搭接的方式实现对用户颈部的夹持,如此可以更好地控制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的形变,从而能够避免用户操作时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形变幅度过大所造成的佩戴不便问题。
重力牵引主体300包括: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为颈部按摩仪1000的可拆卸部分,也可以是颈部按摩仪1000一体成型的一部分等。第一手柄体310安装于第一侧部20的端部,第二手柄体320安装于第二侧部30的端部,也就是说,第一手柄体310可以为左侧手柄体,第二手柄体320可以为右侧手柄体。而且由于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分别为重力牵引主体300的一部分,第一手柄体310主要用于给第一侧部20提供向前的牵引力,第二手柄体320主要用于给第二侧部30提供向前的牵引力。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分别对应于用户肩部的左右锁骨处,也就是说,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分别搭接在用户的左右锁骨处,该第一手柄体310、第二手柄体320分别与左右锁骨产生摩擦力,如此该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无需传统的方式去夹持用户的颈部,而是借助该摩擦力和自身重力,再配以颈部夹持主体100来实现舒适佩戴,而且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引导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夹持侧颈,这样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在两侧可以以较轻的夹持力夹持用户的颈部后半脖围,进而可以避免颈部按摩仪1000对用户颈部做出压迫,可以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1000的舒适性。
由此,本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0,通过设置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可以有效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可以避免颈部夹持主体100对用户的颈部进行压迫,而且,通过设置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搭接在用户的锁骨处,可以提供给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向前的牵引力,从而防止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由该颈部的后半脖围滑脱,另外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第一侧部20和第二侧部30的夹持力,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1000的舒适性。
结合参阅图2,图2是颈部按摩仪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按摩主体200包括:按摩架210和按摩件220(也可以被称为电极片),按摩件220不限于为突出的蘑菇结构,也可以为与颈部夹持主体100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齐平或微突的结构。按摩件220设置于按摩架210上,按摩架210安装于后夹持体10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按摩件220可与电脉冲发生装置(图未示)电连接。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按摩件220可以为柔性电极片。采用柔性电极片可以方便按摩件220的变形,从而可以使得按摩件220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颈部,可以使得按摩件220能够更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皮肤处,从而可以提升按摩效果。
其中,按摩件220可以为导电硅胶片,按摩架210可以为非导电硅胶架,这样按摩架210也可以产生相应的变形,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颈部,可以更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皮肤处,从而可以提升按摩效果。
按摩架210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区211,每个安装区211对应安装有一个按摩件220。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按摩件220可以共用一个按摩架210,从而可以简化按摩主体200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地简化颈部按摩仪1000的结构,而且可以使得多个按摩件220互不干涉,按摩效果较好。
具体地,安装区211构造为容置槽,按摩件220容置于容置槽内。也就是说,按摩件220可以容置在容置槽内,按摩件220的表面可以与安装区211的周围表面平齐,或者,按摩件220的表面可以凸出于安装区211的周围表面。由此,在按摩架210的表面整体贴合在用户的颈部皮肤上时,按摩件220可以完美贴合在用户的颈部皮肤上,从而可以提升按摩效果。
按摩件220和按摩架210之间可以设置有加热件230。其中,可以在每个按摩件220和按摩架210之间均设一加热件230,也可以在仅在其中的一部分按摩件220和按摩架210之间设一加热件230。加热件230可以在按摩件220的后侧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可以在使用状态时给用户的颈部传递热量,尤其在冬天使用效果更佳。加热件23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颈部按摩仪1000的使用舒适性。
此外,颈部按摩仪1000还可以包括检测元件(图未示)以及与检测元件连接的检测电路(图未示),检测元件可以用于检测颈部按摩仪当前穿戴者的健康数据。比如,颈部按摩仪1000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人体血糖的血糖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呼吸频率的呼吸检测元件等。这些检测元件可以设置在颈部夹持主体100、按摩主体200和重力牵引主体300各部分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比如,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颈部夹持主体100包括的第一侧部20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呼吸检测元件设置在重力牵引主体300包括的第一手柄体310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图3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3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410:颈部按摩仪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颈部按摩仪可以但不限为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按摩仪。当加热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向颈部按摩仪的穿戴者颈部传递热量,使其能够在一个舒适的温度下按摩。
若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执行S420。
S420: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以得到当前穿戴者的人体温度。
由于加热件处于工作状态时,会向颈部按摩仪当前穿戴者颈部传递热量,使得颈部按摩仪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高于真实颈部温度,因此会使得温度检测元件(比如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穿戴者颈部温度偏高。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需要在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再根据颈部温度计算出人体温度。
参阅图4,S420可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421: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得到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
温度检测元件与温度检测电路连接,可通过温度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温度检测电路传送至颈部按摩仪的处理电路。
S422:基于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检测得到的颈部温度匹配的人体温度。
颈部按摩仪内预设有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因此在检测到穿戴者的颈部温度后可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自动将其转化成人体温度。
其中,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可以具有固定的映射关系,也可以具有变动的映射关系。参阅图5,当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具有变动的映射关系时,S42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4221:获取与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匹配的映射关系。
按摩件工作时长不同,产生的热量不同,因此当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具有变动的映射关系时,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可以随着按摩件的工作时长而变化。因此可通过按摩件的不同工作时长获得不同的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
S4222:基于获取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检测得到的颈部温度匹配的人体温度。
基于与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匹配的映射关系计算出来的人体温度更加准确。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本申请能够在判断出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之后再对穿戴者的颈部温度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降低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颈部温度偏高的概率,进而使最终得到的人体温度更加准确。
图6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6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510:颈部按摩仪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本步骤详细描述与S410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若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执行S520。
S520:判断颈部按摩仪的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按摩件可以为电极片,同一个颈部按摩仪上可以设置多个按摩件。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同一个颈部按摩仪上设置按摩件的数量为2个。
若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S530。
S530: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
按摩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量,当其工作时长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产生的热量过多会使得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穿戴者的颈部温度偏高。因此,在若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7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7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610:颈部按摩仪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执行S620。
S620: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中,S610~S62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
若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S630。
S630: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按摩件刚开始工作时或者在工作时长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其温度相对于穿戴者颈部温度偏低,因此会影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颈部温度偏低。
若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S640。
S640: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
在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能够进一步使检测结果根据准确,进而最终得到的人体温度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在判断出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之后,再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且在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才利用温度检测元件对穿戴者的颈部温度进行检测,能够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进而使得最终得到的人体温度更加准确。
区别于上述方法,本实施例还可以先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在判断出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后,再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同时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即直接判断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属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
图8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8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之前,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S710:判断是否获取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
该检测指令可以为用户通过触摸、语音、手势、按键等方式在颈部按摩仪或用户设备输入的指令。其中,该用户设备与颈部按摩仪关联,因此可将该检测指令发送至颈部按摩仪,以指示颈部按摩仪检测人体温度。或者,该检测指令也可以为用户设备自动生成的检测指令。用户设备可以为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
若获取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则执行S720。
S720:执行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步骤。
颈部按摩仪获取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才会通过温度检测元件检测人体温度,因此在判断出颈部按摩仪获取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之后再对加热件的状态进行判断,能够节省颈部按摩仪的电量。
图9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9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9所示,基于上述第四实施例,在判断是否接收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之前,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S810:分析颈部按摩仪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数据是否属于异常状态数据。
若是,则执行S820。
传感器为上述检测元件中的一种,可以为具有检测人体健康数据(除人体温度之外)功能的传感器,具体可以为心率检测传感器、呼吸检测传感器、血糖检测传感器等,传感数据可以为心率、呼吸频率、血糖等。其中,心率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心率,呼吸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呼吸频率,血糖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血糖。
颈部按摩仪中可以预设有每项传感数据对应的正常范围,因此颈部按摩仪可直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若其中一项或多项传感数据处于正常范围之外,则认为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处于异常状态。
或者,用户设备预设有每项人体健康数据对应的正常范围,颈部按摩仪可将通过传感器检测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与其关联的用户设备,由用户设备判断是否有一项或者多项传感数据存在异常。
S820:生成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
若颈部按摩仪判断出当前穿戴者的一项或多项传感数据异常,则自动生成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以指示颈部按摩仪检测人体温度。
若用户设备判断出当前穿戴者的一项或多项传感数据异常,则自动生成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并发送至颈部按摩仪,以指示颈部按摩仪检测人体温度。
图10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0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S910:判断颈部按摩仪是否处于人体温度检测状态。
若颈部按摩仪未处于人体温度检测状态,则执行S920。
S920:开启与加热件连接的加热电路,以使加热件进行工作。
当颈部按摩仪处于人体温度检测状态时,加热件开始工作会影响人体温度的检测结果,因此需要在判断出颈部按摩仪未处于人体温度检测状态,才开启与加热件连接的加热电路,以使加热件进行工作,向穿戴者传递热量。
图11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S1010:接收与颈部按摩仪关联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人体温度的获取指令。
用户设备可以定时向关联的颈部按摩仪发送人体温度的获取指令,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时向关联的颈部按摩仪发送人体温度的获取指令。
S1020:发送人体温度至与颈部按摩仪关联的用户设备。
颈部按摩仪可响应用户设备发送的人体温度的获取指令,并将检测得到的人体温度发送至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接收到人体温度后可对其进行分析。
图12是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颈部按摩仪1100包括按摩仪本体1110、按摩组件1120、加热件1130、温度检测元件1140和控制电路1150。
其中,按摩组件1120、加热件1130、温度检测元件1140以及控制电路1150均可设置于按摩仪本体1110上,并且控制电路1150可以与按摩组件1120、加热件1130、温度检测元件1140电性耦接,按摩组件1120可以在控制电路1150的控制下对人体进行按摩;加热件1130可以在控制电路1150的控制下进行加热,以使用户在一个舒适的温度下按摩;温度检测元件1140可以在控制电路1150的控制下对用户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些具体应用中,该控制电路1150可以为处理器,颈部按摩仪1100还包括存储器(图未示),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图13是本申请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装置1200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具体而言,该存储装置1200可以为颈部按摩仪1100的处理器提供程序指令,以使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该存储装置1200还可以与颈部按摩仪1100连接以作为颈部按摩仪1100的控制装置,该存储装置1200可以执行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指示颈部按摩仪1100的控制电路115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该程序指令可以形成程序文件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装置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部按摩仪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以得到所述当前穿戴者的人体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加热件未处于工作状态,则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包括:
若所述加热件处于未工作状态,则判断所述颈部按摩仪的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按摩件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按摩件的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以得到所述当前穿戴者的人体温度包括:
利用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得到所述当前穿戴者的颈部温度;
基于所述颈部温度与所述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检测得到的所述颈部温度匹配的人体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颈部温度与人体温度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检测得到的所述颈部温度匹配的人体温度,包括:
获取与所述加热件和/或按摩件的工作时间匹配的所述映射关系;
基于获取的所述映射关系,获得与检测得到的所述颈部温度匹配的人体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获取到所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
若获取到所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则执行所述判断加热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述颈部按摩仪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数据是否属于异常状态数据;
若是,则生成所述人体温度的检测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颈部按摩仪是否处于人体温度检测状态;
若所述颈部按摩仪未处于所述人体温度检测状态,则开启与所述加热件连接的加热电路,以使所述加热件进行工作;
和/或,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与所述颈部按摩仪关联的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人体温度的获取指令;
发送所述人体温度至与所述颈部按摩仪关联的所述用户设备。
9.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摩仪本体;
按摩组件,设置于所述按摩仪本体上;
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按摩仪本体上;
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按摩仪本体上;
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按摩仪本体上,且与所述按摩组件、加热件、温度检测元件电性耦接,用于控制所述按摩组件、加热件、温度检测元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06591.3A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Active CN111558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6591.3A CN111558154B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6591.3A CN111558154B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8154A true CN111558154A (zh) 2020-08-21
CN111558154B CN111558154B (zh) 2023-06-20

Family

ID=7206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6591.3A Active CN111558154B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81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800A (zh) * 2020-12-03 2021-04-23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心电测量方法、装置、按摩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23482A1 (zh) * 2020-05-08 2021-11-11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4570A (zh) * 2018-05-04 2018-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理疗仪及参数确定方法
CN209645387U (zh) * 2018-12-25 2019-11-19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按摩仪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4570A (zh) * 2018-05-04 2018-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理疗仪及参数确定方法
CN209645387U (zh) * 2018-12-25 2019-11-19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按摩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3482A1 (zh) * 2020-05-08 2021-11-11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2690800A (zh) * 2020-12-03 2021-04-23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心电测量方法、装置、按摩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8154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6546B1 (ko) 개인용 생체센서 액세서리 부착
US11412947B2 (en) Bio-imped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using half of upper body, body composition analyzing apparatus and body composition analyzing method
EP1559367B1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connection unit
JP3214887U (ja) 心血管の健康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111558154A (zh)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KR101042827B1 (ko) 마우스형 다중 생체신호 측정장치
CN112089969A (zh) 颈部按摩仪、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CN112089971B (zh) 坐姿检测方法、颈部按摩仪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93829A1 (zh)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JP2019201995A (ja) 生体信号取得用電極及び生体信号測定システム
US11931175B2 (en) In-ear and around-the-ea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system with floating electrodes and method thereof
KR100949309B1 (ko) 모바일 컴퓨터를 이용한 건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0199430A1 (zh) 心电监测设备和心电监测系统
KR20170069822A (ko) 헬스케어체어 구조
EP3977933A1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CN112137596A (zh)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CN213724420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TWM530129U (zh) 穿戴式心電檢測裝置
US12004872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KR102669215B1 (ko) 심전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1558157B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的咳嗽检测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介质
CN116685267A (zh) 具有生物识别传感能力的耳机和用于执行生物识别测量的方法
US10849520B2 (en) Mastoid electrode
WO2022064663A1 (ja) バイタルデータ測定装置
Huang et al. Exquisite textiles sensor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vice for home health c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23af, building 3, zhongkefa Park, No.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3af, building 3, zhongkefa Park, No.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uture wear (Shenzhen)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23af, building 3, zhongkefa Park, No.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ture wear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27th floor, building 3, sci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park, no.009, gaoxinnan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SK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