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118A -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118A
CN111556118A CN202010326389.4A CN202010326389A CN111556118A CN 111556118 A CN111556118 A CN 111556118A CN 202010326389 A CN202010326389 A CN 202010326389A CN 111556118 A CN111556118 A CN 111556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alarm
display
visu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63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6118B (zh
Inventor
王强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xia Q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xia Q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xia Q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xia Q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63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6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6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6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物联网的传感器信号,其中,所述物联网包括多个物联网子系统,每个物联网子系统与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的物联网区域对应;对于每个物联网区域,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事件;在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报警事件对应的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并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第一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通过该技术方案,按照区域监控,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标记报警事件的位置,并通过界面显示报警事件信息,使得信息显示具有空间属性,便于查看报警事件产生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目前,物联网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照明管控、个人健康、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作为一种典型的物理信息系统(Cyber-Information System),强调的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之间实时的、动态的信息回馈、循环过程。特别是,随着智慧校园、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所感知的现实世界状态的实时监控越来越重要。而相关技术中,都是采用二维模拟图的形式展示物联网信息,无法有效的呈现物联网所感知的现实世界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包括:获取物联网的传感器信号,其中,所述物联网包括多个物联网子系统,每个物联网子系统与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的物联网区域对应;对于每个物联网区域,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事件,其中,每个物联网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报警事件,每个报警事件包括报警触发条件和报警动作;在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报警事件对应的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并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第一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还包括:当触发报警事件时,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与所述报警事件对应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界定出所述物联网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还包括:在未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确定当前显示的物联网区域;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的第二图形用户界面;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于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还包括:在未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来自用户输入设备的区域显示命令,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形用户界面;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于所述区域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所述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第一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包括: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向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发送报警显示命令,其中,所述报警显示命令携带有第一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的ID,所述报警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对应的第一可视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第一可视信号,其中,第一可视信号产生单元设置在沙盘模型上与现实空间对应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与所述报警事件对应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界定出所述物联网区域,包括:向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发送区域显示命令,其中所述区域显示命令中携带有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的ID,所述区域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对应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产生第二可视信号,其中,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包括多个第二可视信号产生单元,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通过第二可视信号在沙盘模型上界定出一个物联网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还包括:当触发多个报警事件时,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分区域分别显示多个报警事件对应的第一图形用户界面。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报警监控界面,或者报警监控界面和控制界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物联网信息显示程序,物联网信息显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通过将物联网划分为物联网区域,对每个物联网区域进行报警监控,并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通过可视信号标记报警事件的位置,同时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报警事件相关信息,使得物联网报警信息显示具有空间属性,实现了更为直观地监控物联网报警事件,并且便于查看报警事件产生的位置。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以及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照明管控、个人健康、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的物联网。物联网按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设备10、物联网信息中心20和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10包括各种类型的设备,例如各种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或者摄像头等光学图像传感设备)、各种终端设备(例如,灯、空调、电视等电气设备)。应当理解,物联网设备10并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仅做示例性说明。按照协议连接到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的设备都可以作为本文所述的物联网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信息中心20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用于处理物联网设备10的信息和控制物联网设备10。在某些实施例中,物联网信息中心20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平台,实现物联网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负载均衡、网络存储等。作为示例性说明,物联网信息中心20为物联网应用的数据中心与数据处理中心,部署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传感器数据都汇聚到物联网信息中心20,物联网信息中心20存储并处理这些数据,判定应用场景中用户关注的状态与异常报警。
为了保证物联网系统数据的高效流动与实时交互,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涉及对数据对象模型以及数据的实时交换方法、报警事件的处理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包括多个物联网区域(也称为热点区域),每个物联网区域是一个物联网子系统。
以校园物联网为例,划分为教学楼、体育场、生态园三个物联网区域,每个物联网区域安装部署相关的物联网,例如,教学楼中教室主要关注温湿度、PM2.5、光照强度、环境噪声等,设置相应的物联网子系统,并且支持通过控制器控制空调、净化器、照明等设备;体育场区域主要关注温湿度、紫外线、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并提供声光报警器、语音广播等设备;生态园区域关注温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温湿度等,按照摄像头通过视频监控了解现场情况,并且支持通过控制器控制换气扇、照明以及水泵等设备。再例如,一个小城镇可以划分为工厂、光伏电站、科技园区、居民区等多个物联网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表1所示,每个物联网区域可包括传感信号集合、控制信号集合、报警事件集合、图形用户界面集合、历史断面集合,但不限于此。
表1物联网区域的数据对象模型表
Figure BDA0002463369830000061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物联网区域的传感信号集合,包括物联网区域对应的物联网子系统中的传感信号组成的数据集,存储每个传感器相应的最新数值。物联网区域的控制信号集合,包括物联网区域对应的物联网子系统中的可控信号量。物联网区域的图形用户界面集合,可包括一个主界面与多个子界面,当显示物联网区域时,显示物联网区域的主界面;一个报警事件对应一个监控界面,或者一个监视界面与一个控制界面。物联网区域的历史断面集合,包括用户预定义的物联网子系统的多个历史断面值,例如过去某一时刻所有传感信号与控制信号的当前值以及报警事件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被配置为显示物联网相关的信息,物联网区域及其对应的信息,报警事件的位置及报警事件相关的信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可包括但不限于:沙盘模型31、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33,以及控制电路3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沙盘模型31与物联网的现实空间相关,例如,对物联网的现实空间进行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而制作的模型,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制作模型,例如突出现实空间中的某些部分,或者对现实空间做抽象。沙盘模型31的物理结构了参见本申请申请日之前的已知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如图2所示,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与控制电路34通信连接(例如无线传输协议、电子线路),以接收控制电路34发送的控制信号,在某些实施例中,向控制电路34发送响应信号。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中,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包括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21,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通过可视信号在沙盘模型31上界定出一个物联网区域(例如图2中标识的物联网区域A、B、C和D,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设置在物联网区域的边界位置,但不限于此),每个物联网区域与现实空间中的物联网子系统对应。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可共用部分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21,例如在物联网区域之间的交界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21同时属于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但不限于此。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21,可包括LED灯等发光单元,但不限于此,任何能够产生可视信号的组件都是可以被构想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可被单独控制,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可产生一种或多种可视信号(例如多种颜色,闪烁等多种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3,包括显示屏和/或投影仪,设置在沙盘模型31之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3,包括指示器等小型化显示装置(例如显示温度、湿度等信息的小型显示面板),设置在沙盘模型31上各个物联网区域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等设置在沙盘模型31之外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沙盘模型31之上的小型化显示装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还包括: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设置在沙盘模型31上各个物联网区域内。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能够产生可视信号(例如多种颜色的光线,但不限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设置在产生报警事件的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21和35可采用相同的发光单元(例如均为LED灯),亦可使用不同的发光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36。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36可设置在沙盘模型31上临近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的位置,但不限于此。发声单元36能够产生声音信号以至少提示报警事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与发声单元36集成用作报警事件的提示。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和发声单元36产生可视信号和声音信号,以该可视信号和声音信号从多个方面提示报警事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34包括:第一通信单元341,被配置为接收物联网系统(例如,物联网信息中心20)发送的命令和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还包括:第二通信单元342,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设备发送的命令。第一通信单元341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物联网系统通信,例如Wi-Fi、移动蜂窝网络、有线网络等。第二通信单元34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输入设备通信,例如蓝牙、ZigBee、红外、WiFi、移动蜂窝网络、有线网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通信方式不做限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还包括:用户输入设备37,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产生命令,并向控制电路34发送命令。用户输入设备37,可以是平板电脑、工业HMI装置或者语音交互设备等,但不限于此。用户输入设备37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控制电路34相连接。
用户输入设备37可以是触控屏,工业HMI或者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用户输入设备37还可以为无线操控装置、移动操控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定制的智能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被配置为控制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33、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以及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36,显示物联网区域的信息,以及显示物联网区域的报警事件。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可视信号来提示物联网区域或报警事件,并通过显示装置利用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物联网区域相关的信息或报警事件相关的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区域显示命令时,控制区域显示命令指示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产生可视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33显示该区域显示命令指示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本实施例,在沙盘模型上产生可视信号而将物联网区域标识出,并通图形用户界面显示该物联网区域相关的信息,使得物联网信息的显示具有空间属性,便于按照区域查看物联网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通过第一通信单元341从物联网系统接收区域显示命令,由此实现物理网系统控制显示的物联网区域。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通过第二通信单元342从用户输入设备37接收区域显示命令,由此实现根据用户输入设备基于用户输入控制显示的物联网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报警显示命令时,控制报警显示命令指示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产生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并通过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33显示报警显示命令指示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本实施例,在沙盘模型上产生可视信号来提示报警事件,由此在沙盘模型上标记处报警事件产生的位置,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报警事件相关的信息,两者的结合便于查看报警事件的位置和信息。非限制性的,控制电路34通过第一通信单元341从物联网系统接收报警显示命令。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报警显示命令时,控制报警显示命令指示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产生可视信号。通过本实施例,通过可视信号在沙盘模型上显示报警事件的位置和所属的物联网区域,便于了解报警事件的空间属性。非限制性的,控制电路34通过第一通信单元341从物联网系统接收报警显示命令。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报警显示命令时,控制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26产生声音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通过本实施例,以声音信号提示报警事件,避免报警事件被忽略。非限制性的,控制电路34通过第一通信单元341从物联网系统接收报警显示命令。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报警消除命令时,控制报警消除命令指示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停止产生可视信号。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报警消除命令时,控制报警消除命令指示的发声单元26消除声音信号。
作为一个示例性说明。沙盘模型可以按照物理区位或者类别划分到不同的区域,沙盘模型中划分多个区域。区域采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设置背景灯、热点灯(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32)、报警灯(可视信号产生单元35),颜色的选择可以是:背景灯白色、热点灯蓝色、报警灯红色,但不限于此。
在某些实施例中,背景灯是常亮或者常闭的,用户可以控制,但是所有的背景灯是同步的。热点灯是互斥的,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区域的热点灯亮,或者说处于热点状态。报警灯是根据预设的规则点亮或者关闭,常用的规则是区域的状态或者信息是否出现异常或者报警。报警灯点亮之后用户手动操作关闭或者当报警或者异常消失后自动关闭。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4具有信息接收、处理以及控制沙盘灯光、显示所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与物联网信息中心连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与用户输入设备37连接,通过网络连接沙盘模型与显示装置。控制电路34具有处理器、网络适配器、本地存储以及控制接口、显示接口。控制电路34,通过网络接收来自物联网信息中心或者传感器的信息,接收来自用户输入设备37的信息,用于控制背景灯、物联网区域的切换以及报警灯光的关闭等;随着物联网区域的切换,显示装置可以切换显示信息,重点显示物联网区域相关的信息。用户输入设备27,内置基于沙盘模型的操作界面,用于控制背景灯开关、物联网区域切换以及报警灯光的确认与取消关闭;当报警发生时,用于显示控制界面或者处理报警事件。
应当理解,图2仅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的示例性说明,并不是对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30包含的组件及其数量的限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302至步骤S306。
步骤S302,获取物联网的传感器信号,其中,物联网包括多个物联网子系统,每个物联网子系统与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的物联网区域对应。
步骤S304,对于每个物联网区域,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事件,其中,每个物联网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报警事件,每个报警事件包括报警触发条件和报警动作。
步骤S306,在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报警事件对应的图形用户界面,并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显示模型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前文所述的沙盘模型及相关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但不限于此。在某些实施例力中,物联网显示模型包括图形化的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模型。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触发报警事件时,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中与报警事件对应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可视信号,以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中界定出该物联网区域。其中,由可视信号形成物联网区域的边界,从而界定出物联网区域,但不限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同的物联网区域通过不同的可视信号加以区别。在某些实施例中,以是否显示可视信号来区分物联网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触发报警事件时,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中与报警事件对应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可视信号,以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中界定出该物联网区域。并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未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确定当前显示的物联网区域;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的图形用户界面。并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于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可视信号,以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温度超过了用户设定的最高或者最低界限时,使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物联网区域上产生可视信号,以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并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物联网区域相关的信息,例如该物联网区域预设的主监控界面。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未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来自用户输入设备的区域显示命令,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区域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对应的图形用户界面;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于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可视信号,以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物联网区域对应的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的信息为物联网区域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是关联区域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进行定期或者在变化时刷新。
在某些实施例中,报警事件对应的可视信号可包括与报警事件等级对应的灯光等级,灯光的等级可包括颜色等级、闪烁的间隔周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4中,向物联网显示模型(控制电路)发送报警显示命令,其中,报警显示命令携带有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的ID,报警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对应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可视信号,其中,可视信号产生单元设置在沙盘模型上与现实空间对应的位置。控制电路接收报警显示命令,读取其携带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的ID,控制对应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在某些实施例中,报警显示命令还携带有可视信号的显示标识,控制电路按照该显示标识产生对应的可视信号,可视信号的显示标识指示可视信号的属性,例如灯光的颜色、闪烁等显示模式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报警显示命令携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ID,报警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显示装置显示相应的图形用户界面。控制电路接收报警显示命令,读取其携带的图形用户界面的ID,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对应的图形用户界面。该图形用户界面被定义为显示报警事件相关的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对应的物联网区域包括:向物联网显示模型(控制电路)发送区域显示命令,其中区域显示命令中携带有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的ID,区域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对应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产生可视信号,其中,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包括多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在沙盘模型上界定出一个物联网区域。控制电路接收区域显示命令,从中读取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的ID,控制对应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产生可视信号。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触发多个报警事件时,在显示装置上分区域分别显示多个报警事件对应的图形用户界面。该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报警监控界面,或者报警监控界面和控制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40包括: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1和处理器42。需要指出的是,图4仅示出了具有组件41-42的计算机设备4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4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4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4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4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4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4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4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4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软件。此外,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4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4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2用于运行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物联网信息显示的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物联网信息显示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物联网的传感器信号,其中,所述物联网包括多个物联网子系统,每个物联网子系统与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的物联网区域对应;
对于每个物联网区域,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事件,其中,每个物联网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报警事件,每个报警事件包括报警触发条件和报警动作;
在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报警事件对应的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并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第一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触发报警事件时,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与所述报警事件对应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界定出所述物联网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未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
根据物联网区域对应的传感器信号集合,确定当前显示的物联网区域;
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的第二图形用户界面;
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于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确定得出的物联网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未触发报警事件的情况下,
响应于来自用户输入设备的区域显示命令,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形用户界面;
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对应于所述区域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界定出所述显示命令指示的物联网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上与报警事件对应的位置产生第一可视信号以提示报警事件所在的位置,包括:
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动作,向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发送报警显示命令,其中,所述报警显示命令携带有第一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的ID,所述报警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对应的第一可视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第一可视信号,其中,第一可视信号产生单元设置在沙盘模型上与现实空间对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与所述报警事件对应的物联网区域上产生第二可视信号,以在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中界定出所述物联网区域,包括:
向所述物联网显示模型发送区域显示命令,其中所述区域显示命令中携带有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的ID,所述区域显示命令被配置为使对应的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产生第二可视信号,其中,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包括多个第二可视信号产生单元,每个可视信号产生单元组通过第二可视信号在沙盘模型上界定出一个物联网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触发多个报警事件时,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分区域分别显示多个报警事件对应的第一图形用户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报警监控界面,或者报警监控界面和控制界面。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物联网信息显示程序,所述物联网信息显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26389.4A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56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389.4A CN111556118B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389.4A CN111556118B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118A true CN111556118A (zh) 2020-08-18
CN111556118B CN111556118B (zh) 2023-05-23

Family

ID=7200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6389.4A Active CN111556118B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611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7568A (zh) * 2011-12-15 2012-06-13 重庆埃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交互式三维虚拟场景及可视化信息集成系统
CN106656664A (zh) * 2016-08-09 2017-05-10 福建省润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用电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WO2018012719A1 (en) * 2016-07-14 2018-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hole area within scree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7704631U (zh) * 2017-10-23 2018-08-07 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连接的无线报警系统
WO2019052021A1 (zh) * 2017-09-13 2019-03-21 新丝绸之路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81617A (zh) * 2019-03-12 2019-07-05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监控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32093A (zh) * 2019-03-12 2019-07-19 江苏楷正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物联网的工程用电安全管理方法
CN110309620A (zh) * 2019-07-10 2019-10-08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地下管廊火灾爆裂监控系统和实施方法
CN110737231A (zh) * 2019-11-04 2020-01-31 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管廊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7568A (zh) * 2011-12-15 2012-06-13 重庆埃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交互式三维虚拟场景及可视化信息集成系统
WO2018012719A1 (en) * 2016-07-14 2018-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hole area within scree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656664A (zh) * 2016-08-09 2017-05-10 福建省润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用电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WO2019052021A1 (zh) * 2017-09-13 2019-03-21 新丝绸之路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7704631U (zh) * 2017-10-23 2018-08-07 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连接的无线报警系统
CN109981617A (zh) * 2019-03-12 2019-07-05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监控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32093A (zh) * 2019-03-12 2019-07-19 江苏楷正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物联网的工程用电安全管理方法
CN110309620A (zh) * 2019-07-10 2019-10-08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地下管廊火灾爆裂监控系统和实施方法
CN110737231A (zh) * 2019-11-04 2020-01-31 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管廊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戎呈航;陶红雨;: "BIM监测信息管理案例研究", 浙江建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118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034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US10163333B2 (en) Mobile user interfaces for smart-home hazard detection devices
CN107678649B (zh) 智能面板的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797992B (zh) 用于监测多个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系统
CN113138562B (zh) 基于物联网的终端控制系统及终端控制方法
US9437060B2 (en) Initiating remote control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N103901867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US11846438B2 (en) Migration of settings from a non-connected building controller to another building controller
CN102830675A (zh) 基于gis的智能家庭机器人系统
US20150184881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er
CN108389441A (zh) 一种智慧教室系统
CN204759244U (zh) 一种多功能智慧办公系统
CN112032988B (zh) 空调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
CN105867156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KR20120126705A (ko) 시설물 환경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26524B1 (ko) 시스템의 상태를 수집하고 분석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914899A (zh) 一种多功能智慧办公系统
CN212305383U (zh)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系统
CN111556118B (zh) 一种物联网信息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4161217A1 (zh) 一种物联网的主动控烟及空气管控系统
CN106205027A (zh) 一种基于gsm的家居安防系统
CN114723165A (zh) 基于智能设备的灾害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199762U (zh) 一种查验台控制系统
CN113357754A (zh) 运行状态的显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787669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太阳能路灯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