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4364A -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4364A
CN111554364A CN202010337308.0A CN202010337308A CN111554364A CN 111554364 A CN111554364 A CN 111554364A CN 202010337308 A CN202010337308 A CN 202010337308A CN 111554364 A CN111554364 A CN 111554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escrip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compound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73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彬彬
沈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o1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o1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o1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uhan No1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3373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4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4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4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9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alternative medicines, e.g. homeopathy or oriental medicin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方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包括:接收药方信息、药方信息判断比对;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确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观察尪痹舒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本发明揭示了IL2/STAT5/Foxp3或IL‑23R/RORγtx信号通路在Th17/Tregs平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和开发尪痹舒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Description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 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方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对于RA,目前尚无特效药,多数西药也仅能控制炎症和疼痛在一定程度,并不能有效的治疗RA。尪痹舒包含香附、制马钱子、赤芍、黄柏、白芥子、僵蚕、苍术;诸药和用共奏清热除湿、祛痰活血、通痹消肿的功效。尪痹舒对RA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尪痹舒作用靶点和机制尚不明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尪痹舒作用靶点和机制尚不明确。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特效药,多数西药也仅能控制炎症和疼痛在一定程度,并不能有效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接收药方信息,所述药方信息为客户端通过抽取患者电子病历中的结构化数据而得到的。
第二步,药方信息判断:通过判断程序初步判断所述药方信息是否完整,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如果否,则反馈相应信息至客户端。
第三步,药方信息比对:根据药方审定规则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禁忌药物,并将匹配审定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第四步,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分鉴定、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推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的调控作用机制。
第五步,在体外细胞上进行干预实验、增殖、凋亡检测、Th17/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并进行观察记录。
进一步,第一步中,所述药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以及处方内容信息;所述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为孕妇、过往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所述药方审定规则包括药物之间禁忌、年龄禁忌药物、过敏禁忌药物和过往病史药物禁忌。
进一步,第三步中,所述药方信息比对的方法包括:
1)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年龄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年龄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2)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性别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相应的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3)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过往病史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过往病史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4)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过敏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进一步,第四步中,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选择健康的30日龄雄性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无特定病原体)鸡,体重500g±50g,适应性喂养2周后,开始用高蛋白质高钙饲料饲喂,当SPF鸡出现类风湿的表现后抽取其翅静脉血,分离血清,磷钨酸比色法测血尿酸值,选择血尿酸大于80mg/L的SPF鸡作为模型鸡;
制备尿酸盐结晶混悬液;将获得模型鸡麻醉后,消毒左侧膝关节,将.5ml 质量浓度为50mg/ml尿酸盐晶体混悬液,注入膝关节腔,伸曲、旋转运动10min。
进一步,第四步中,所述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份鉴定的方法为:
(I)对活性成分中的粒相物进行收集;对粒相物分别进行碱洗、酸洗及二氯甲烷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活性成分中代表性成分的含量;
(II)通过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
(III)用于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鉴定的活性成份。
进一步,所述解析化合物的具体结构的方法为:
通过Xcalibur软件、Mass Frontier软件分析检测系统所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所述Xcalibur软件分析质谱和紫外吸收数据,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所述 Mass Frontier软件将所查得或者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基于母核结构的相似性或者结合基团的相似性将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化合物分为若干系列,综合每一系列化合物的碎片信息,将普遍存在的、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选为该系列成分的诊断离子,并结合数据库系统总结出系列成分的碎裂规律。
进一步,第五步中,所述观察记录的方法包括:
①针对被叠加了身份信息图像的医疗图像来判定所述医疗图像上的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区域;
②将被叠加了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③基于所述区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遮盖所述医疗图像的身份信息图像部分;
④将由所述遮盖处理部对所述身份信息图像部分进行了遮盖处理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包括:
药方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药方信息,所述药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以及处方内容信息;
药方信息比对模块,用于根据药方审定规则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禁忌药物,并将匹配审定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鉴定试验模块,用于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分鉴定、干预实验、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细胞鉴定模块,用于在体外细胞上进行干预实验、增殖、凋亡检测、Th17/ 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观察记录模块,用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尪痹舒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
进一步,所述鉴定试验模块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对活性成分中的粒相物进行收集;对粒相物分别进行碱洗、酸洗及二氯甲烷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活性成分中代表性成分的含量;
分析子单元,用于通过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软件分析质谱和紫外吸收数据单元,用于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
质谱图比对单元,用于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观察记录模块包括:
区域判定部,其针对被叠加了身份信息图像的医疗图像来判定所述医疗图像上的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区域;
第一记录处理部,其将被叠加了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遮盖处理部,其基于所述区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遮盖所述医疗图像的身份信息图像部分;
第二记录处理部,其将由所述遮盖处理部对所述身份信息图像部分进行了遮盖处理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阐明了尪痹舒在体内和体外水平抑制 RA发生发展的药理作用;明确尪痹舒调控Th17/Tregs发挥抑制RA发生发展的分子作用和机制;进一步揭示IL2/STAT5/Foxp3或IL-23R/RORγtx信号通路在 Th17/Tregs平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和开发尪痹舒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同时对于提高中医药在患者中的接受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本发明通过药方信息接收模块和药方信息比对模块,能够审核药方准确性,其通过将患者个人信息与药方判断规则来判断其处方内容中是否存在有相应的禁忌药物,并将审定结果发送给用户从而完成自动审核处方,更加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方信息接收模块;2、药方信息比对模块;3、模型构建模块; 4、鉴定试验模块;5、细胞鉴定模块;6、观察记录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在RA动物模型中研究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在体外细胞水平研究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药方信息,所述药方信息为客户端通过抽取患者电子病历中的结构化数据而得到的。
S102,药方信息判断:通过判断程序初步判断所述药方信息是否完整,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如果否,则反馈相应信息至客户端。
S103,药方信息比对:根据药方审定规则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禁忌药物,并将匹配审定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S104,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分鉴定、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S105,在体外细胞上进行干预实验、增殖、凋亡检测、Th17/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并进行观察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以及处方内容信息;所述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为孕妇、过往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所述药方审定规则包括药物之间禁忌、年龄禁忌药物、过敏禁忌药物和过往病史药物禁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方信息比对的方法包括:
1)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年龄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年龄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2)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性别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相应的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3)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过往病史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过往病史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4)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过敏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选择健康的30日龄雄性SPF鸡,体重500g±50g,适应性喂养2周后,开始用高蛋白质高钙饲料饲喂,当SPF鸡出现类风湿的表现后抽取其翅静脉血,分离血清,磷钨酸比色法测血尿酸值,选择血尿酸大于80mg/L的SPF鸡作为模型鸡;
制备尿酸盐结晶混悬液;将获得模型鸡麻醉后,消毒左侧膝关节,将.5ml 质量浓度为50mg/ml尿酸盐晶体混悬液,注入膝关节腔,伸曲、旋转运动10mi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实验鉴定的方法为:
(I)对活性成分中的粒相物进行收集;对粒相物分别进行碱洗、酸洗及二氯甲烷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活性成分中代表性成分的含量。
(II)通过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
(III)用于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化合物的具体结构的方法为:通过Xcalibur软件、 MassFrontier软件分析检测系统所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Xcalibur软件分析质谱和紫外吸收数据,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所述MassFrontier软件将所查得或者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基于母核结构的相似性或者结合基团的相似性将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化合物分为若干系列,综合每一系列化合物的碎片信息,将普遍存在的、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选为该系列成分的诊断离子,并结合数据库系统总结出系列成分的碎裂规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观察记录的方法包括:
①针对被叠加了身份信息图像的医疗图像来判定所述医疗图像上的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区域。
②将被叠加了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③基于所述区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遮盖所述医疗图像的身份信息图像部分。
④将由所述遮盖处理部对所述身份信息图像部分进行了遮盖处理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具体包括:
药方信息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药方信息,所述药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以及处方内容信息;
药方信息比对模块2,用于根据药方审定规则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禁忌药物,并将匹配审定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模型构建模块3,用于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鉴定试验模块4,用于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分鉴定、干预实验、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细胞鉴定模块5,用于在体外细胞上进行干预实验、增殖、凋亡检测、Th17/ 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观察记录模块6,用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尪痹舒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
鉴定试验模块4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对活性成分中的粒相物进行收集;对粒相物分别进行碱洗、酸洗及二氯甲烷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活性成分中代表性成分的含量;
分析子单元,用于通过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软件分析质谱和紫外吸收数据单元,用于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
质谱图比对单元,用于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观察记录模块6包括:
区域判定部,其针对被叠加了身份信息图像的医疗图像来判定所述医疗图像上的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区域;
第一记录处理部,其将被叠加了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遮盖处理部,其基于所述区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遮盖所述医疗图像的身份信息图像部分;
第二记录处理部,其将由所述遮盖处理部对所述身份信息图像部分进行了遮盖处理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在RA动物模型中研究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S302,在体外细胞水平研究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S303,在RA患者上观察尪痹舒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RA动物模型中研究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具体包括:
(1)将野生型SD大鼠分为CIA模型大鼠观察组和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
(2)将CIA模型大鼠观察组分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尪痹舒治疗组、 MTX阳性对照组。
(3)进行活性成分鉴定。
(4)进行干预实验、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预实验为:STAT5RNAi及其对照、anti-IL-17-mAb 及其对照IgG。
组织病理检测:HE染色。
比例检测: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检测:ELISA检测IL-17、IL1β、TNF-α、IL-10和TGFβ的表达水平。
疗效指标:一般行为、体重变化、关节肿胀。
信号通路检测:western blot检测、STAT5、Foxp3、IL-23R、RORγt。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体外细胞水平研究尪痹舒对Th17/Tregs 的调控作用机制具体包括:
1)将CD4+T细胞分为正常诱导组、尪痹舒组、活性成份组。
2)进行干预实验。
3)进行增殖、凋亡检测、Th17/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预实验为:STAT5RNAi及其对照、RORγt RNAi 及其对照。
增殖、凋亡检测:CCK-8法、TUNEL染色。
Th17/Tregs比例检测: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检测:ELsA检测IL-17、IL-1β、TNF-α、IL-10和TGFβ的表达水平。
信号通路检测:western blot检测、STAT5、Foxp3、IL-23R、RORγ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RA患者上观察尪痹舒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具体包括:
首先,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
其次,观察组给予尪痹舒及甲氨喋呤片,尪痹舒,煎服1剂/日,3次/日, MTX10mg/week治疗;对照组给予MTX10mg/week治疗。
然后,在观察治疗开始后两组配合叶酸片每周5mg(服MTX24小时后服用) 治疗;以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24周。
最后,治疗结束后,临床应用疗效评价、中医症状评分、病情分级等体系,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同时比较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下面结合实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
表1两组ACR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例,%)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21
与对照比较,*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参数比较(分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31
)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23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比较,△P<0. 0.5。
2、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1)对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31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32
注: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Δ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P <0.05.
2)对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观察组40例,临床控制6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对照组40例,临床控制4例,显效 1O例,有效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47.50%。经秩和检验分析,差异(尸<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分析表[例%]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33
注: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
3)对病情分级的影响:两组治疗后中医病情分级情况,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轻度18例,占45.00%;中度19例,占47.50%;重度3例,占7.50 例,占25.00%;中度23例,占57.50%。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轻度10%;异(PC0.05),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见表5。
表5两组治疗后中医病情分级比较[例(%)]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41
注:与对照组相比ΔP>0.05,无统计学差异.
4)对两组主要实验室指标影响:治疗前后观察组的ESR及CRP的改<0.01);见表6。
表6主要实验室指标的改变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42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43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相比,*P<0.05,**P<0.01.
5)对两组临床疗效(ACR20标准)的影响:观察组40例,有效29例,无效 11例,总有效率72.5o%;对照组40例,有效14例,无效26例;两组患者疾病总疗效比较经X2检验,X2=O.0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两组患者治疗后ACR20标准疗效比较
Figure BDA000246702082000014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
6)安全性观测: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现存在异常变化。观察组有3例患者在治疗初有轻度皮疹,可自行消退,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不适,均可耐受,未经治疗后自行缓解。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轻度皮疹,2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未经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其他患者无不适情况,没有病例中途退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接收药方信息,所述药方信息为客户端通过抽取患者电子病历中的结构化数据而得到的;
第二步,药方信息判断:通过判断程序初步判断所述药方信息是否完整,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如果否,则反馈相应信息至客户端;
第三步,药方信息比对:根据药方审定规则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禁忌药物,并将匹配审定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第四步,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分鉴定、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推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第五步,在体外细胞上进行干预实验、增殖、凋亡检测、Th17/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并进行观察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药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以及处方内容信息;所述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为孕妇、过往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所述药方审定规则包括药物之间禁忌、年龄禁忌药物、过敏禁忌药物和过往病史药物禁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药方信息比对的方法包括:
1)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年龄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年龄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2)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性别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相应的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3)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过往病史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过往病史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4)根据药物审定规则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有过敏禁忌药物,如果有,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至客户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选择健康的30日龄雄性SPF鸡,体重500g±50g,适应性喂养2周后,开始用高蛋白质高钙饲料饲喂,当SPF鸡出现类风湿的表现后抽取其翅静脉血,分离血清,磷钨酸比色法测血尿酸值,选择血尿酸大于80mg/L的SPF鸡作为模型鸡;
制备尿酸盐结晶混悬液;将获得模型鸡麻醉后,消毒左侧膝关节,将.5ml质量浓度为50mg/ml尿酸盐晶体混悬液,注入膝关节腔,伸曲、旋转运动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份鉴定的方法为:
(I)对活性成分中的粒相物进行收集;对粒相物分别进行碱洗、酸洗及二氯甲烷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活性成分中代表性成分的含量;
(II)通过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
(III)用于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鉴定的活性成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所述解析化合物的具体结构的方法为:
通过Xcalibur软件、Mass Frontier软件分析检测系统所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所述Xcalibur软件分析质谱和紫外吸收数据,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所述Mass Frontier软件将所查得或者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基于母核结构的相似性或者结合基团的相似性将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化合物分为若干系列,综合每一系列化合物的碎片信息,将普遍存在的、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选为该系列成分的诊断离子,并结合数据库系统总结出系列成分的碎裂规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观察记录的方法包括:
①针对被叠加了身份信息图像的医疗图像来判定所述医疗图像上的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区域;
②将被叠加了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③基于所述区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遮盖所述医疗图像的身份信息图像部分;
④将由所述遮盖处理部对所述身份信息图像部分进行了遮盖处理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8.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包括:
药方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药方信息,所述药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以及处方内容信息;
药方信息比对模块,用于根据药方审定规则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判断其处方内容信息中是否存在禁忌药物,并将匹配审定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鉴定试验模块,用于在构建的动物模型中进行活性成分鉴定、干预实验、组织病理检测、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疗效指标、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RA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细胞鉴定模块,用于在体外细胞上进行干预实验、增殖、凋亡检测、Th17/Tregs比例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信号通路检测确定尪痹舒对Th17/Tregs的调控作用机制;
观察记录模块,用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尪痹舒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试验模块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对活性成分中的粒相物进行收集;对粒相物分别进行碱洗、酸洗及二氯甲烷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活性成分中代表性成分的含量;
分析子单元,用于通过获取的化合物结构信息,解析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软件分析质谱和紫外吸收数据单元,用于根据诊断离子、此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图判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属于哪一个系列成分;
质谱图比对单元,用于由标准品所得的参考质谱图与分析系统所得质谱图比对,如若匹配良好,则认为此待选化合物即为所查询得到的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记录模块包括:
区域判定部,其针对被叠加了身份信息图像的医疗图像来判定所述医疗图像上的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区域;
第一记录处理部,其将被叠加了所述身份信息图像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遮盖处理部,其基于所述区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遮盖所述医疗图像的身份信息图像部分;
第二记录处理部,其将由所述遮盖处理部对所述身份信息图像部分进行了遮盖处理的所述医疗图像以运动图像形式记录。
CN202010337308.0A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Pending CN111554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7308.0A CN111554364A (zh)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7308.0A CN111554364A (zh)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4364A true CN111554364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7308.0A Pending CN111554364A (zh)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436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8171A1 (en) * 2003-09-11 2005-06-02 Entelos, Inc.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CD99 antagonists
CN105136925A (zh) * 2015-08-26 2015-12-09 中南大学 一种中药所含系列成分检测鉴定的分析系统
CN106198809A (zh) * 2016-07-27 2016-12-07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活性阈值的中间香型烤烟鉴定方法
CN107731270A (zh) * 2017-10-25 2018-02-23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审核药方准确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29440A (zh) * 2017-11-11 2018-04-20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三叶青综合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8135458A (zh) * 2015-10-19 2018-06-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记录装置
CN109303784A (zh) * 2018-09-30 2019-02-05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8171A1 (en) * 2003-09-11 2005-06-02 Entelos, Inc.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CD99 antagonists
CN105136925A (zh) * 2015-08-26 2015-12-09 中南大学 一种中药所含系列成分检测鉴定的分析系统
CN108135458A (zh) * 2015-10-19 2018-06-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记录装置
CN106198809A (zh) * 2016-07-27 2016-12-07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活性阈值的中间香型烤烟鉴定方法
CN107731270A (zh) * 2017-10-25 2018-02-23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审核药方准确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29440A (zh) * 2017-11-11 2018-04-20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三叶青综合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9303784A (zh) * 2018-09-30 2019-02-05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国锋: "尪痹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刘婷等: "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药学研究, vol. 39, no. 1, pages 44 - 47 *
刘春芳;何莲花;王靖霞;李逸群;孙丛丛;荆宇;苗艳东;林娜;: "风湿祛痛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Akt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no. 13 *
陈礼荣: "尪痹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湖北中医杂志, vol. 35, no. 7 *
马武开;周静;姚血明;宁乔怡;候雷;唐芳;梁江;: "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作用机制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no. 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skling et al. Cancer risk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ed with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herapies: does the risk change with the time since start of treatment?
Kafil et al. Cannabis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Li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guratimo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Lv et 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children with nocturnal enure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ssa et al. Galectin‐3 is Persistently Increased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Associates with Anti‐CCP Seropositivity and MRI Bone Lesions, While Early Fibrosis Markers Correlate with Disease Activity
De Corso et al. Antileukotrienes improve naso‐ocular symptoms and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NARES and asthma
JP2019517581A (ja) 放射線媒介性状態の処置におけるレボセチリジン及びモンテルカスト
Chen et al.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rhizoma drynariae in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Rezaieyazdi et al.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of β-d-mannuronic acid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Kumstel et al. Grading animal distress and side effects of therapies
Jiang et al. Sinomenine ameliorates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by inhibiting the autophagy/NETosis/inflammation axis
Gao et al. Mechanism of Sanhu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He et al.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reliev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guinea pig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via ameliorating NF-kB-mediated Treg/Th17 imbalance
Wa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lim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childhood-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single-center, real-world, retrospective study
Hayani et al. Lower prevalence of chronic itch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on loop diuretics: results from GEHIS (German Epidemiological Hemodialysis Itch Study)
Umeyama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fermented brown rice and rice bran with Aspergillus oryzae on mice
CN111554364A (zh)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中医药方信息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Bai et al.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remic clearance granule combined with high-flux hemodia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uremic pruritus: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Kubota et al. Severe drug-induced agranulocyto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Ding et al. Elevated interleukin-37 associated with tophus and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Chinese gout patients
Wang et al. Identifying the hub genes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y 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CN109394908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Yan et al. Jintiange capsule may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pain relief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Zhou et al. Mechanism of xiaoying daotan decoction in treating hashimoto’s thyroiditis based on the Notch/Treg/Th17 pathway
Suginohara et al. Ninjin’yoeito suppressed the onset of arthritis, pain, and muscle atroph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model m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