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1671A -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1671A
CN111541671A CN202010303626.5A CN202010303626A CN111541671A CN 111541671 A CN111541671 A CN 111541671A CN 202010303626 A CN202010303626 A CN 202010303626A CN 111541671 A CN111541671 A CN 111541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erson
personnel
identification
regis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36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Beijing Haiyi Tongz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Beijing Haiyi Tongz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Beijing Haiyi Tongz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36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1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1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16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7125 priority patent/WO202120893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4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asymmetric encryption, i.e. different keys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通过该种方式,尽量避免不法分子冒充服务人员进行诈骗、实时犯罪的情况发生,由此降低威胁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的风险。

Description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上门服务行业也随之兴起。上门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行业的兴起必然雇佣更多的服务人员,然而相关的招聘公司对于人员管理并不符合相应规定。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录入员工时并不清楚员工的人员信息是否有效。用户通过网上APP预定相关服务后,由于无法了解配送人员的身份信息,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威胁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的风险。
那么,用户自身如何能够验证即将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身份信息是否为有效身份,以此尽量降低对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成为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
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
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其中,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础信息包括注册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
根据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
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与注册人员的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
当背景调查结果合格时,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特征;且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存储背景调查结果,其中,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身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和/或指纹特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
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
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
根据比对结果,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其中,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为根据预设定的合法人员的基础信息生成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其中,公钥和私钥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签名信息为根据私钥和基础信息生成的签名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具体包括:
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进行比对;
当确定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一致时,利用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对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成功,则确定被查验人员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否则,验证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身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和/或指纹特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存储系统,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人员信息存储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介绍的人员信息存储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验证系统,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人员信息验证程序,以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介绍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如第三方面所介绍的人员信息存储系统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介绍的人员信息存储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如第四方面所介绍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介绍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方法,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然后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也即是访问区块链的“通行证”。将上述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则是为了方便后续使用,而区块链存在不可篡改的特性。因此,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等存储在区块链,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对注册人员的信息进行篡改。为后续如果需要验证某一个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合法做好前期保证。即,后续可以判定某一个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合法,可以拿本地数据库的人员信息和区块链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该人员是否是已经注册过的合法人员。通过该种方式,防止不法分子冒充注册人员执行不法勾当,也方便后续用户及时了解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降低对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验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员雇佣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验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存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验证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应用环境例如可以是家政服务公司、快递公司或者是其他服务行业的公司等等。这些应用场景在招聘服务人员之前,势必要录入服务人员的信息。以备后续不时之需。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方法。具体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0,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
具体的,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身体特征信息例如包括指纹特征信息,或者人脸特征信息等等。当然,如果服务人员注册账号的话,基础信息中最好还要包括手机号码信息,用以方便后续对忘记账号或者忘记密码时可以通过手机号码进行找回。可选的,身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人脸特征和/或指纹特征等。
步骤120,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具体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获取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应用场景可以为对注册人员的合法身份信息进行存储,或者是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又或者是对注册人员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等。
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
根据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
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
步骤130,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具体的,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其主要为了防止注册人员的信息后续被篡改。也是基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优点,因此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步骤140,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区块链在接收到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发送的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后,将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存储。
然后反馈给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一个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也即是后续访问区块链的“通行证”。
可选的,标识信息可以是交易ID。
步骤150,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
具体的,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也需要将注册人员的相关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方便后续使用。因此,会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
进一步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与注册人员的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进一步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在执行步骤12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
只有确定背景调查结果合格时,才会执行步骤120;并且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存储该背景调查结果,其中,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当验证背景调查结果不合格时,将会停止操作。直接反馈系统,说明注册失败,并反馈注册失败的原因。
下面,将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上述方法步骤的详细执行过程。例如某公司招聘服务人员,则需要通过自身的系统首先执行如下操作,具体参见图2所示,图2示出了人员信息存储过程的流程框图。
首先让服务人员进行个人基础信息注册,或者说是采集服务人员的个人基础信息。具体的过程已经在上文做了详细描述。
下一步骤,为验证注册人员填写的身份信息格式是否符合预设定的格式。确定符合格式后,人员信息验证系统会对基础信息进行处理。
例如,根据身体特征生成公钥和私钥。具体的,可以采用椭圆算法生成与身体特征对应的公钥和私钥。比如,身体特征为人脸特征,那么生成的就是与人脸特征对应的公钥和私钥。如果身体特征为指纹特征,那么生成的就是与指纹特征对应的公钥和私钥。然后,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最后,系统会将公钥、私钥、签名信息以及基础信息等全部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同时,也会将私钥、签名信息以及基础信息发送至区块链进行存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不被篡改性。此时,区块链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会反馈一个标识信息至人员信息验证系统,由人员信息验证系统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存储位置为本地数据库的第一存储单元。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后,可能服务公司还希望对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进行调查,那么,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之后,会将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发送至从事人员背景调查的服务机构。背景调查服务机构会根据人员信息验证系统提供的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进行背景调查,并给出背景调查结果,背景调查结果例如包括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具体的衡量标准由背景调查公司给出,并非本实施例所要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不再过多说明。例如背景调查服务机构给出的被查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为合格,那么则根据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然后,利用私钥生成签名信息。再此之后,将基础信息、背景调查结果、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等存储到本地数据库,并将基础信息、私钥、背景调查结果以及签名信息发送至区块链。区块链同样会反馈一个标识信息至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将标识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为了与上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的标识信息做区别,第一个例子中的标识信息定义为第一标识信息;本例子中的标识信息定义为第二标识信息。而且,本例子中的所有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第二存储单元。如果背景调查结果不合格,则直接反馈注册失败,并将注册失败原因反馈至人员信息系统。
标识信息就是用来建立本地数据库相应存储单元和区块链之间的唯一“桥梁”。如果没有标识信息就无法从区块链调取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
例如,没有第一标识信息,那么第一个例子中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所有数据将无法获取。同样的道理,没有第二标识信息,本例子中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所有数据同样无法获取。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果人员信息存储系统需要获取服务人员的在自己工作过的服务机构中的所有服务订单及服务评价信息。包括评价、点赞等信息。则需要与其他服务机构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有服务机构将自身包含的所有服务人员对应的服务订单信息、服务评价信息等均同步到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会根据每一个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然后,将基础信息、公钥、私钥、签名信息和与该服务人员对应的服务订单信息、服务订单评价信息等一同存储至数据库的第三存储单元。并将基础信息、私钥、签名新以及服务人员对应的服务订单信息、服务订单评价信息等发送至区块链。区块链将会反馈第三标识信息至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并由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存储至第三存储单元。进一步可选的,本文中所介绍的标识信息,可以为交易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方法,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然后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也即是访问区块链的“通行证”。将上述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则是为了方便后续使用,而区块链存在不可篡改的特性。因此,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等存储在区块链,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对注册人员的信息进行篡改。为后续如果需要验证某一个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合法做好前期保证。即,后续可以判定某一个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合法,可以拿本地数据库的人员信息和区块链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该人员是否是已经注册过的合法人员。通过该种方式,防止不法分子冒充注册人员执行不法勾当,也方便后续用户及时了解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降低对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等级。
在执行上述过程的基础上,下面则介绍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信息验证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
具体的,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可以包括被查验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具体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均在上一实施例中做了描述,这不再过多说明。
步骤320,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
步骤330,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具体的,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前期做人员信息存储的工作。这里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已经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具体的从本地数据库的哪个存储单元获取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会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参见上一实施例,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应用场景可以为对被查验人员的身份合法性验证、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或者是对被查验人员的背景信息进行调查,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其中,公钥和私钥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签名信息根据私钥生成。此时的标识信息,类似于上一实施例所介绍的第一标识信息至第三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是被查验人员的身份合法性验证的应用场景,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是被查验人员的背景信息合格性验证的应用场景,第三标识信息对应的是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验证的应用场景。
上述两种情况中,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均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步骤340,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
步骤350,根据比对结果,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具体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由于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很容易被人篡改,或者是删除等,又或者有些不法分子冒名顶替预设定的合法人员,获取预设定的合法人员的人员信息后,顶替预设定人员以工作名义执行非法活动。为避免这些情况发生,所以才需要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也即是,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获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这里所说的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就是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将已注册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后,又发送至区块链进行存储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也即是根据预设定的合法人员的基础信息生成并存储至区块链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比较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是否为同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可以包括,可以拿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说明被查验人员的信息异常,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如果公钥一致,则拿本地数据库中的公钥再去对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依然认为被查验人员的信息异常,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相反,如果验证成功,则认为被查验人员的信息正常,确定被查验人员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进一步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存储这个信息,主要是为了雇主后续在选择服务人员时,也可以将服务评价信息作为参考,进行选择,也即是下一实施例所要介绍的方法。具体参见下一实施例,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然后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本地数据库和外界数据库之间的通信标识。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中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最终,根据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的比对结果,来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在下单后,立即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并根据基础信息最终验证即将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尽量避免不法分子冒充服务人员进行诈骗、实时犯罪的情况发生;以及通过该种方式,方便雇主更加了解服务人员的过往,增加雇主对服务人员选择的主动性,由此降低威胁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的风险。
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雇佣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10,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
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中,雇主在服务单上点击查看配送人员信息按钮;系统直接从本地数据库调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第二种,配送人员上门服务时,雇主通过终端设备摄像头采集服务人员的身体特征,例如采集人脸特征,上传至人员信息验证系统,通过人员信息验证系统进行人脸验证;或者通过设备指纹识别器采集指纹上传至人员信息验证系统,通过人员信息验证系统进行指纹验证。具体验证过程参见上一实施例。
步骤420,采用上一实时例的方法验证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确定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步骤430,当确定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合法时,采用上一实施例的方法对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进行验证,确定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是否合格。
步骤440,当对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验证合格后,获取服务人员在已供职过的所有服务机构中的服务评价信息。
具体的,可以从如上一实施例中介绍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中由于同步了所有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对应的服务订单信息和服务评价信息等。所以,在确定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验证合格后,就可以获取服务人员在已供职过的所有服务机构中的服务评价信息。然后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450,采用上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
步骤460,当验证服务评价信息有效时,将人员身份信息、背景调查信息、服务评价信息,以及与服务评价信息对应的服务订单信息共同反馈至雇主终端设备,以便雇主确定是否雇佣服务人员。
其中,人员身份信息、背景调查信息、服务订单信息以及服务评价信息等均属于人员信息,且在验证这些信息有效的情况下,向雇主终端发送的服务订单信息和服务评价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从本地数据库获取,也可以区块链获取。
可选的,当验证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是否为有效身份时,标识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为本地处理器将已注册的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区块链后,区块链向本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和已注册的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第一存储位置;
或者,当验证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是否为有效身份时,标识信息为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为本地处理器将已注册的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区块链后,区块链向本地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已注册的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背景信息调查结果均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第二存储位置;
或者,当验证服务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是否有效时,标识信息为第三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为本地处理器将已注册的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区块链后,区块链向本地处理器发送的第三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已注册的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服务人员在已供职过的所有服务机构中的全部服务订单、服务评价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第三存储位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上述任一个环节,验证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存在异常,也同样会将异常结果和异常原因发送至雇主终端设备。也即是,当验证服务人员的身份、服务人员进行背景信息以及服务人员在已供职过的所有服务机构中的服务信息中任一项无效时,停止验证,反馈雇主终端设备验证失败结果和失败原因。以便雇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雇佣选择的方法,首先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然后验证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有效。如果是有效身份,那么可以确定服务人员的背景信息是否为合格。如果合格,再验证服务评价信息是否有效。只有上述这几款条件全部验证完成,且在均为有效的情况下,才会将服务评价信息以及与服务评价信息对应的服务订单信息共同发送至雇主终端设备,进而方便雇主根据这些信息确认,是否继续雇佣该服务人员上门服务。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在下单后,立即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并根据基础信息最终验证即将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尽量避免不法分子冒充服务人员进行诈骗、实时犯罪的情况发生;以及通过该种方式,方便雇主更加了解服务人员的过往,增加雇主对服务人员选择的主动性,由此降低威胁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的风险。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501、处理单元502、发送单元503以及接收单元504。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
处理单元502,用于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发送单元503,用于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接收单元504,用于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其中,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可选的,基础信息包括注册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根据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
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与注册人员的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接收单元504还用于,获取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
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背景调查结果是否合格。只有在确定背景调查结果合格时,才会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特征。
而且,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背景调查结果,其中,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信息存储装置中各功能部件所执行的功能均已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装置,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然后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也即是访问区块链的“通行证”。将上述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则是为了方便后续使用,而区块链存在不可篡改的特性。因此,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等存储在区块链,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对注册人员的信息进行篡改。为后续如果需要验证某一个服务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合法做好前期保证。即,后续可以判定某一个人员的人员信息是否合法,可以拿本地数据库的人员信息和区块链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该人员是否是已经注册过的合法人员。通过该种方式,防止不法分子冒充注册人员执行不法勾当,也方便后续用户及时了解服务人员的身份信息,降低对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等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验证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601、调取单元602以及处理单元603。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
调取单元602,用于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处理单元603,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
根据比对结果,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可选的,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
其中,公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公钥,签名信息为根据私钥生成的签名信息,其中,私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私钥,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处理单元603具体用于,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进行比对;
当确定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一致时,利用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对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成功,则确定被查验人员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否则,验证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可选的,身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和/或指纹特征。
可选的,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为本地处理器将已注册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后,又发送至区块链进行存储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信息验证装置中各功能部件所执行的功能均已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验证装置,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然后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本地数据库和外界数据库之间的通信标识。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中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最终,根据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的比对结果,来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在下单后,立即获取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并根据基础信息最终验证即将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尽量避免不法分子冒充服务人员进行诈骗、实时犯罪的情况发生;以及通过该种方式,方便雇主更加了解服务人员的过往,增加雇主对服务人员选择的主动性,由此降低威胁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的风险。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人员信息存储系统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3和其他用户接口704。人员信息存储人员信息存储系统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4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7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
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
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其中,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可选的,基础信息包括注册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根据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与注册人员的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之前,获取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
当背景调查结果合格时,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特征;且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存储背景调查结果,其中,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可以是如图7中所示的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可执行如图1中人员信息存储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所示人员信息存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员信息验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803和其他用户接口804。人员信息验证人员信息验证系统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5。
其中,用户接口804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8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8021和应用程序8022。
其中,操作系统8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8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8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8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8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
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
根据比对结果,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可选的,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
其中,公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公钥,签名信息为根据私钥生成的签名信息,其中,私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私钥,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进行比对;
当确定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一致时,利用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对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成功,则确定被查验人员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否则,验证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可选的,身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和/或指纹特征。
可选的,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为本地处理器将已注册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后,又发送至区块链进行存储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实现。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可以是如图8中所示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可执行如图3中人员信息验证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3所示人员信息存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3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侧执行的人员信息存储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人员信息存储程序,以实现以下在人员信息存储系统侧执行的人员信息存储方法的步骤:
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
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基础信息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接收区块链反馈的与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
将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其中,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可选的,基础信息包括注册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合法身份信息进行存储,或者是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根据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
可选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根据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
根据私钥,生成签名信息。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与注册人员的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之前,获取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
当背景调查结果合格时,对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特征;且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存储背景调查结果,其中,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人员信息验证系统侧执行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人员信息验证程序,以实现以下在人员信息验证系统侧执行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的步骤:
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
根据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作为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根据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
根据比对结果,验证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可选的,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身份合法性验证或者是服务评价信息验证时,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
其中,公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公钥,签名信息为根据私钥生成的签名信息,其中,私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私钥,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背景信息合法性验证时,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
其中,公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公钥,签名信息为根据私钥和背景调查结果生成的签名信息,其中,私钥为根据基础信息生成的私钥,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可选的,将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进行比对;
当确定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一致时,利用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对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成功,则确定被查验人员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否则,验证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可选的,身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和/或指纹特征。
可选的,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为本地处理器将已注册人员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后,又发送至区块链进行存储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可选的,当应用场景为对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验证时,本地数据库和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人员信息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
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所述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发送至区块链;
接收所述区块链反馈的与所述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对应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注册人员的基础信息、所述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以及所述标识信息存储本地数据库,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作为所述本地数据库后续访问所述区块链的身份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所述注册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公钥、私钥以及签名信息,所述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所述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身体特征信息生成公钥和私钥;
根据所述私钥生成所述签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场景为对所述注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进行存储时,所述本地数据库和所述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与所述注册人员的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场景为对所述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信息进行存储时,所述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所述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人员的背景调查结果;
当所述背景调查结果合格时,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与所述注册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特征;且所述本地数据库和所述区块链中,均存储所述背景调查结果,其中,所述背景调查结果为背景调查系统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后获取的调查结果。
6.一种人员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基础信息对应的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区块链调取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将所述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验证所述被查验人员是否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其中,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为根据所述预设定的合法人员的基础信息生成的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查验人员的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身份信息和身体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具体包括:公钥、私钥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公钥和私钥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生成,所述签名信息为根据所述私钥生成的签名信息,所述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和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进行比对,获取比对结果,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进行比对;
当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和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一致时,利用所述第一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公钥对所述第二人员信息识别特征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被查验人员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否则,验证所述被查验人员并非为预设定的合法人员。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场景为对所述被查验人员的服务评价信息验证时,所述本地数据库和所述区块链中,均还存储有服务订单信息以及与每一份服务订单对应的服务评价明文。
11.一种人员信息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人员信息存储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信息存储方法。
12.一种人员信息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人员信息存储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员信息存储系统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员信息验证系统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信息验证方法。
CN202010303626.5A 2020-04-16 2020-04-16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541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3626.5A CN111541671A (zh) 2020-04-16 2020-04-16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87125 WO2021208939A1 (zh) 2020-04-16 2021-04-14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3626.5A CN111541671A (zh) 2020-04-16 2020-04-16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1671A true CN111541671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7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3626.5A Pending CN111541671A (zh) 2020-04-16 2020-04-16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1671A (zh)
WO (1) WO20212089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939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817A (zh) * 2017-09-12 2018-01-12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55258A (zh) * 2017-12-08 2018-05-18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9953A (zh) * 2018-05-22 2018-11-13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匿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46289A (zh) * 2018-06-08 2018-11-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选举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及选举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256195A (zh) * 2018-08-30 2019-01-22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39632A (zh) * 2018-11-02 2019-04-16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0823A (zh) * 2018-11-02 2019-05-03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管理方法、档案管理网络及电子设备
CN109754509A (zh) * 2019-01-08 2019-05-14 浙江汉默生链商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进出封闭区域的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89479A (zh) * 2018-12-21 2019-06-14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存证、验证方法及装置及查证系统
CN109983466A (zh) * 2018-09-27 2019-07-05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账户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0555029A (zh) * 2019-09-06 2019-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票务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10020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业报修进度查询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10942224A (zh) * 2019-10-17 2020-03-31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门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CN110990893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家政服务体系管理方法及设备、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4136A (zh) * 2017-07-11 2017-10-20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产品溯源信息保护方法
US11126613B2 (en) * 2018-04-24 2021-09-21 Duvon Corporation Autonomous exchange via entrusted ledger immutable distributed database
CN110932859B (zh) * 2018-09-20 2021-06-1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1671A (zh) * 2020-04-16 2020-08-14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817A (zh) * 2017-09-12 2018-01-12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55258A (zh) * 2017-12-08 2018-05-18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9953A (zh) * 2018-05-22 2018-11-13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匿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46289A (zh) * 2018-06-08 2018-11-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选举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及选举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256195A (zh) * 2018-08-30 2019-01-22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83466A (zh) * 2018-09-27 2019-07-05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账户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09710823A (zh) * 2018-11-02 2019-05-03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管理方法、档案管理网络及电子设备
CN109639632A (zh) * 2018-11-02 2019-04-16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9479A (zh) * 2018-12-21 2019-06-14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存证、验证方法及装置及查证系统
CN109754509A (zh) * 2019-01-08 2019-05-14 浙江汉默生链商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进出封闭区域的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55029A (zh) * 2019-09-06 2019-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票务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42224A (zh) * 2019-10-17 2020-03-31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门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CN110910020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业报修进度查询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10990893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家政服务体系管理方法及设备、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939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8939A1 (zh)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5979B1 (en) Adjustment of knowledge-based authentication
US10777030B2 (en) Conditional and situation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and enrollment
JP6914353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た不動産物件管理システム
US1170472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fraudulent requests on client accounts
US7725732B1 (en) Object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2020004331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online monitoring of released criminals by law enforcement
US93919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sensor multi-fact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9815803B (zh) 面审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089635A1 (en) Biometric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software solution
US201603714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based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for a secure event carried out via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303552A1 (en) Online identity scoring
US20150186634A1 (en) Biometric access system
CN112204599A (zh) 用于动态身份决策的系统及方法
US20240121086A1 (en) Security key for geographical locations
CN105577385B (zh) 一种获取签名权限的方法和装置
US80748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approving applicants for visa processing using an emerging country's international travel approval control card
US102106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in a detention environment
CN111541671A (zh) 人员信息存储、验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600048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son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202300425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of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cross 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EP4000027A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service provision platform and method
KR101974973B1 (ko) 소셜 범죄 신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362184B (zh) 基于签署用印的面签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KR102304237B1 (ko) 인프라 자산 취약점 자동 진단을 통한 컴플라이언스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huhan et al.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a resident-centric digital wallet experi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Shuke Ha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AIYI TONGZ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Ltd.

Address after: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Jingdong Shuke Ha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