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1581A -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1581A
CN111541581A CN202010208472.1A CN202010208472A CN111541581A CN 111541581 A CN111541581 A CN 111541581A CN 202010208472 A CN202010208472 A CN 202010208472A CN 111541581 A CN111541581 A CN 111541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ware
signal
bus system
preset
service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84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1581B (zh
Inventor
沈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84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1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1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1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1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1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获取第二中间件;将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将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实时采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若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信号连接;获取第一模拟信号;获取第二模拟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是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构成的网络中的最基本的连接中枢,对整个网络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为了获知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运行状态,一般需要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对多个请求端、多个服务端均进行设置,因此还需要获取所有的请求端、服务端的权限,耗时长、操作繁琐。因此,传统的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操作繁琐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避免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测试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
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
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
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
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
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的步骤,包括:
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其中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
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并开放所述指定组件的间接信号接收端口和间接信号转发端口,并将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之后的指定组件记为第一中间件,并获取所述第一中间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所有信号通道,并分别获取所述所有信号通道在预定时间内的流量数据;
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降序排列的方式,得到记载有所述所有信号通道的降序信号通道列表,其中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共有n个信号通道;
根据预设的批次通道修改顺序,将所述所有信号通道依次修改为途经所述第一中间件的间接信号通道;其中所述批次通道修改顺序指,将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排名第1和第n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1批次修改,将排名第2和第n-1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2批次修改,...,直至完成所有的信号通道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的步骤,包括:
绘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获取所述曲线图中的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与多个区域谷值位置;
判断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是否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以及判断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是否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
若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并且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则判断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
若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Y=k1U,计算出第一模拟峰值Y,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一模拟峰值,其中Y为第一模拟峰值,k1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为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
根据公式:Q=k2(V+Umax),计算出第二模拟峰值Q,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模拟峰值,其中Q为第二模拟峰值,k2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max为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中的最大值;
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模拟测试曲线,其中,所述模拟测试曲线的周期,等于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之和的一半;所述模拟测试曲线具有多个第一峰值位置和多个第二峰值位置;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一模拟峰值;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二模拟峰值。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后生成的测试报告,其中所述测试报告中记载了测试通过的第一通信端口,和测试未通过的第二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均是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请求端进行通信的端口;
根据请求端-第一中间件-通信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对应的第二请求端;
将所述第二请求端-第一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
根据预设的测试方法,对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进行测试,从而获得补充测试结果,并判断所述补充测试结果是否为测试未通过;
若所述补充测试结果为测试未通过,则将所述补充测试结果加入所述测试报告中。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
中间件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
间接信号连接修改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
传输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
传输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信号连接中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
模拟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件获取单元,包括:
指定组件选取子单元,用于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其中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
中间件用代码激活子单元,用于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并开放所述指定组件的间接信号接收端口和间接信号转发端口,并将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之后的指定组件记为第一中间件,并获取所述第一中间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获取第二中间件;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实时采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若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信号连接;获取第一模拟信号;获取第二模拟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
S2、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
S3、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
S4、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
S5、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S6、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
S7、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
S8、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
本申请通过特殊的设计,即利用第一中间件和第二中间件辅助测试,避免了多个请求端、多个服务端进行设置的繁琐操作,只需利用第一中间件和第二中间件生成模拟测试信号即可,有利于快速完成测试。
如上述步骤S1所述,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是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构成的网络中的最基本的连接中枢。因此对于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就要涉及与其存在连接关系的请求端与服务端。
如上述步骤S2所述,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其中所述中间件获取方法可为任意可行方法,例如从现有的多个中间件中调用能够承受所有请求端的通信压力的第一中间件,从现有的多个中间件中调用能够承受所有服务端的通信压力的第二中间件。其中,所述第一中间件将作为请求端与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通信中介,所述第二中间件将作为服务端与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通信中介。其中所述第一中间件的获取方法可以与第二中间件的获取方法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上述步骤S3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本申请利用第一中间件代替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二中间件代替所述多个服务端的方式,避免了测试时需要在请求端和服务端中的繁琐设置。因此,生成了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和第二间接信号连接,以使第一中间件代替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二中间件代替所述多个服务端成为了可能。进一步地,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间接信号连接的过程中,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通信端口不变,即直接信号连接与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连接端口和间接信号连接与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连接端口相同,从而能够对包括通信端口在内的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测试。
如上述步骤S4所述,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要使第一中间件能够代替多个请求端,第二中间件能够代替多个服务端,那么第一中间件和第二中间件应当获取充分的数据信息。因此,本申请在预设时间内,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以获取充分的传输数据,以便实现准确的测试。
如上述步骤S5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所述预设的测试条件可为任意可行条件,例如为传输数据的大小大于预设的大小阈值,传输数据的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等等。从而保证中间件能够采集到充分的传输数据。
如上述步骤S6所述,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由于所述第一中间件是用于替代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二中间件是用于替代所述多个服务端,因此在测试的过程中不涉及请求端和服务端,从而避免了请求端和服务端的繁琐设置。据此,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免去测试中服务端和请求端的影响。
如上述步骤S7所述,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所述模拟信号与测试的类型相关,例如进行压力测试时,所述模拟信号可为模拟流量信号,并且所述模拟流量信号等于采集到的流量数据的预设倍数,从而实现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压力测试。此时,由于模拟信号是来自于中间件,因此只需针对路中间件进行设置即可,从而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如上述步骤S8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其中,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可以采用任意可行的方式,例如获取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后的响应,并判断所述响应与预计响应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测试通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的步骤S2,包括:
S201、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其中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
S202、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并开放所述指定组件的间接信号接收端口和间接信号转发端口,并将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之后的指定组件记为第一中间件,并获取所述第一中间件。
如上所述,实现了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本申请采用特殊的中间件获取方法,即将指定组件改造为中间件,从而提高中间件的利用率。所述常态指指定组件仅提供中组件功能,而不提供中间件功能时的状态。其中,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能够保证指定组件与多个请求端的信号连接,因此有利于后续的间接信号连接的设置过程(即请求端-第一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系统)。并且,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因此指定组件常态下执行组件功能,当进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测试时,激活中间件用代码,即可实现第一中间件功能。从而提高了第一中间件的获取速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的步骤S3,包括:
S301、获取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所有信号通道,并分别获取所述所有信号通道在预定时间内的流量数据;
S302、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降序排列的方式,得到记载有所述所有信号通道的降序信号通道列表,其中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共有n个信号通道;
S303、根据预设的批次通道修改顺序,将所述所有信号通道依次修改为途经所述第一中间件的间接信号通道;其中所述批次通道修改顺序指,将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排名第1和第n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1批次修改,将排名第2和第n-1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2批次修改,...,直至完成所有的信号通道修改。
如上所述,实现了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为了使信号中转过程平缓过渡,本申请采用了批次通道修改顺序的方式,进行信号中转。即,将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排名第1和第n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1批次修改,将排名第2和第n-1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2批次修改,...,直至完成所有的信号通道修改。从而使每个批次修改的流量数据大小差异尽量减小,以保证第一间接信号连接的顺序建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的步骤S5,包括:
S501、绘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获取所述曲线图中的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与多个区域谷值位置;
S502、判断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是否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以及判断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是否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
S503、若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并且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则判断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
S504、若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如上所述,实现了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本申请采用特殊的测试条件,以保证采集到充足的第一传输数据。即,测试条件为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其中,第一传输数据一般是呈周期性分布的(例如,企业服务总线系统在午夜时分接收到的请求数据少,而在正午时分接收到的请求数据多),因此当采集到的第一传输数据呈周期性呈现时,则认为数据采集充分。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与多个区域谷值位置是第一传输数据的特征,若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并且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并且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时,可判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呈周期性呈现,据此判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从而有利于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顺序测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的步骤S7,包括:
S701、根据公式:Y=k1U,计算出第一模拟峰值Y,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一模拟峰值,其中Y为第一模拟峰值,k1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为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
S702、根据公式:Q=k2(V+Umax),计算出第二模拟峰值Q,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模拟峰值,其中Q为第二模拟峰值,k2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max为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中的最大值;
S703、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模拟测试曲线,其中,所述模拟测试曲线的周期,等于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之和的一半;所述模拟测试曲线具有多个第一峰值位置和多个第二峰值位置;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一模拟峰值;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二模拟峰值。
如上所述,实现了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其中所述传输数据例如为流量数据。本申请根据公式:Y=k1U,计算出第一模拟峰值Y,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一模拟峰值;根据公式:Q=k2(V+Umax),计算出第二模拟峰值Q,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模拟峰值,并依据所述第一模拟峰值和所述第二模拟峰值,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模拟测试曲线。从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将在区域峰值位置和区域谷值位置均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实现更全面的测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的步骤S8之后,包括:
S81、获取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后生成的测试报告,其中所述测试报告中记载了测试通过的第一通信端口,和测试未通过的第二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均是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请求端进行通信的端口;
S82、根据请求端-第一中间件-通信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对应的第二请求端;
S83、将所述第二请求端-第一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
S84、根据预设的测试方法,对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进行测试,从而获得补充测试结果,并判断所述补充测试结果是否为测试未通过;
S85、若所述补充测试结果为测试未通过,则将所述补充测试结果加入所述测试报告中。
如上所述,实现了补充测试。其中,所述预设的测试方法可采用普遍使用的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测试方法,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申请是采用中间件替代的方式进行测试,因此其与真实的测试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本申请采用了获取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后生成的测试报告;根据请求端-第一中间件-通信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对应的第二请求端;将所述第二请求端-第一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对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进行测试,从而获得补充测试结果的方式,以将测试未通过的第二通信端口进行真实的测试,以验证利用中间件的模拟测试的结果。据此,若所述补充测试结果为测试未通过,则将所述补充测试结果加入所述测试报告中,从而强化了测试报告的可信度。
本申请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获取第二中间件;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实时采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若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信号连接;获取第一模拟信号;获取第二模拟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请求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
中间件获取单元20,用于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
间接信号连接修改单元30,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
传输数据采集单元40,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
传输数据判断单元5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信号连接中断单元60,用于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
模拟信号生成单元70,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发送单元8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件获取单元20,包括:
指定组件选取子单元,用于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其中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
中间件用代码激活子单元,用于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并开放所述指定组件的间接信号接收端口和间接信号转发端口,并将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之后的指定组件记为第一中间件,并获取所述第一中间件。
其中上述子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间接信号连接修改单元30,包括:
流量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所有信号通道,并分别获取所述所有信号通道在预定时间内的流量数据;
降序信号通道列表获取子单元,用于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降序排列的方式,得到记载有所述所有信号通道的降序信号通道列表,其中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共有n个信号通道;
信号通道修改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批次通道修改顺序,将所述所有信号通道依次修改为途经所述第一中间件的间接信号通道;其中所述批次通道修改顺序指,将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排名第1和第n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1批次修改,将排名第2和第n-1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2批次修改,...,直至完成所有的信号通道修改。
其中上述子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数据判断单元50,包括:
曲线图绘制子单元,用于绘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获取所述曲线图中的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与多个区域谷值位置;
周期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是否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以及判断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是否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
差值阈值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并且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则判断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
满足测试条件判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其中上述子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信号生成单元70,包括:
第一模拟峰值Y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Y=k1U,计算出第一模拟峰值Y,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一模拟峰值,其中Y为第一模拟峰值,k1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为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
第二模拟峰值Q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Q=k2(V+Umax),计算出第二模拟峰值Q,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模拟峰值,其中Q为第二模拟峰值,k2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max为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中的最大值;
模拟测试曲线生成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模拟测试曲线,其中,所述模拟测试曲线的周期,等于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之和的一半;所述模拟测试曲线具有多个第一峰值位置和多个第二峰值位置;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一模拟峰值;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二模拟峰值。
其中上述子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测试报告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后生成的测试报告,其中所述测试报告中记载了测试通过的第一通信端口,和测试未通过的第二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均是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请求端进行通信的端口;
第二请求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请求端-第一中间件-通信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对应的第二请求端;
直接信号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请求端-第一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
补充测试结果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测试方法,对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进行测试,从而获得补充测试结果,并判断所述补充测试结果是否为测试未通过;
补充测试结果增加单元,用于若所述补充测试结果为测试未通过,则将所述补充测试结果加入所述测试报告中。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装置,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获取第二中间件;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实时采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若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信号连接;获取第一模拟信号;获取第二模拟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所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分别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获取第二中间件;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实时采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若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信号连接;获取第一模拟信号;获取第二模拟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分别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获取第二中间件;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实时采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若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信号连接;获取第一模拟信号;获取第二模拟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设置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
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
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
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
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
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的步骤,包括:
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其中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
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并开放所述指定组件的间接信号接收端口和间接信号转发端口,并将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之后的指定组件记为第一中间件,并获取所述第一中间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所有信号通道,并分别获取所述所有信号通道在预定时间内的流量数据;
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降序排列的方式,得到记载有所述所有信号通道的降序信号通道列表,其中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共有n个信号通道;
根据预设的批次通道修改顺序,将所述所有信号通道依次修改为途经所述第一中间件的间接信号通道;其中所述批次通道修改顺序指,将所述降序信号通道列表中排名第1和第n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1批次修改,将排名第2和第n-1的信号通道同时进行第2批次修改,...,直至完成所有的信号通道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的步骤,包括:
绘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获取所述曲线图中的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与多个区域谷值位置;
判断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是否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以及判断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是否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
若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以第一周期重复出现,并且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以第二周期重复出现,则判断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
若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Y=k1U,计算出第一模拟峰值Y,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一模拟峰值,其中Y为第一模拟峰值,k1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为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
根据公式:Q=k2(V+Umax),计算出第二模拟峰值Q,从而获得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模拟峰值,其中Q为第二模拟峰值,k2是预设的大于1的参数,Umax为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纵坐标数值中的最大值;
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模拟测试曲线,其中,所述模拟测试曲线的周期,等于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之和的一半;所述模拟测试曲线具有多个第一峰值位置和多个第二峰值位置;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峰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一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一模拟峰值;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横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区域谷值位置的横坐标,所述多个第二峰值位置的纵坐标对应等于所述多个第二模拟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后生成的测试报告,其中所述测试报告中记载了测试通过的第一通信端口,和测试未通过的第二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均是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请求端进行通信的端口;
根据请求端-第一中间件-通信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对应的第二请求端;
将所述第二请求端-第一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
根据预设的测试方法,对所述第二请求端-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直接信号连接进行测试,从而获得补充测试结果,并判断所述补充测试结果是否为测试未通过;
若所述补充测试结果为测试未通过,则将所述补充测试结果加入所述测试报告中。
7.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测试请求,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位于多个请求端和多个服务端之间,并且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直接信号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直接信号连接;
中间件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一中间件,以及根据预设的中间件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件;
间接信号连接修改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一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请求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件连接;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信号中转方法,将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直接信号连接,修改为第二间接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间接信号连接指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与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中间件连接;
传输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实现所述多个请求端-所述第一中间件-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利用所述第二中间件,实现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所述第二中间件-所述多个服务端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并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中的第二传输数据;
传输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
信号连接中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数据满足预设的测试条件,则断开所述多个请求端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的信号连接,以及断开所述多个服务端和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信号连接;
模拟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以及根据预设的数据与模拟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并在所述第二中间件中生成所述第二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中间件和所述第二中间件,分别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以对所述企业服务总线系统进行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中间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获取单元,包括:
指定组件选取子单元,用于从与所述多个请求端存在信号连接的多个组件中,选出指定组件,其中所述指定组件兼具中间件功能,所述指定组件包括组件用代码和中间件用代码,所述组件用代码用于实现组件功能,所述中间件用代码用于实现中间件功能,并且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在常态下未激活;
中间件用代码激活子单元,用于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并开放所述指定组件的间接信号接收端口和间接信号转发端口,并将激活所述中间件用代码之后的指定组件记为第一中间件,并获取所述第一中间件。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08472.1A 2020-03-23 2020-03-23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41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8472.1A CN111541581B (zh) 2020-03-23 2020-03-23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8472.1A CN111541581B (zh) 2020-03-23 2020-03-23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1581A true CN111541581A (zh) 2020-08-14
CN111541581B CN111541581B (zh) 2023-07-25

Family

ID=71978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8472.1A Active CN111541581B (zh) 2020-03-23 2020-03-23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158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255A (zh) * 2009-05-14 2010-11-1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数据传递装置及其方法
CN102724561A (zh) * 2012-05-16 2012-10-10 昆山日通电脑科技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实时流媒体网络传输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7302476A (zh) * 2017-08-04 2017-10-27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异步交互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09783334A (zh) * 2018-12-14 2019-05-21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压力测试报告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255A (zh) * 2009-05-14 2010-11-1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数据传递装置及其方法
CN102724561A (zh) * 2012-05-16 2012-10-10 昆山日通电脑科技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实时流媒体网络传输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7302476A (zh) * 2017-08-04 2017-10-27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异步交互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09783334A (zh) * 2018-12-14 2019-05-21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压力测试报告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1581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4312B (zh) 压力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94845A (zh) 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89985A (zh)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69300A (zh) 基于直连测试网络的网关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EP209393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test access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CN112291365A (zh) 访问均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2498A (zh) 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1199162B (zh) 一种控制通信网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1198921A (zh) 数据库的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41581A (zh) 基于中间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07146A (zh) 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6302580B (zh) 纳米继电器算力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830509A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基站以及节点
CN108984319A (zh) 解决操作指令冲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61610B (zh) 集群系统性能测试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385498A (zh) 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18618A (zh) 智能网关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162467B (zh)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28979B (zh) 停电记录发布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60954A (zh) 车辆失联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95824A (zh) 一种cod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平台
CN110018942A (zh) 应用程序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492769B (zh) 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4024882B (zh) 一种路由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707147B (zh) 一种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