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0936A -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0936A
CN111530936A CN202010241742.9A CN202010241742A CN111530936A CN 111530936 A CN111530936 A CN 111530936A CN 202010241742 A CN202010241742 A CN 202010241742A CN 111530936 A CN111530936 A CN 111530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ing
cooling
input parameter
sectional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17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0936B (zh
Inventor
王鹏飞
段树威
李旭
王东城
杨利坡
刘宏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417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0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0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0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0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0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03Cooling
    • B21B45/0209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 B21B45/0215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 B21B45/0218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for strips, sheets, or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其次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再次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然后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最后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本发明基于D数理论确定喷嘴喷射级别,进而提高分段冷却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冷轧板带的生产中,一般的板形缺陷可以通过弯辊、横移以及倾斜予以消除。但是,在冷轧带钢生产中,带钢变薄要放出大量的变形热,带钢和轧辊之间也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由于接触区内接触条件的不同以及轧辊和带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而变形热和摩擦热沿轧辊方向就会出现不均匀的分布,引起轧辊辊形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局部高次复杂板形缺陷。这种局部板形缺陷很难通过传统的弯辊、横移、倾斜等机械调节手段予以消除,通过喷射乳化液对轧辊进行润滑和冷却能减少摩擦热,并能不断地吸收带钢的变形热,降低轧辊温度。利用轧辊分段冷却控制,可以在线调整轧辊热凸度,消除轧制过程中的张应力的不均匀分布,从而达到控制带钢板形的目的。
传统采用PID轧辊分段冷却控制,但是由于轧辊热变形理论的复杂性以及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特点,导致传统的PID控制精度无法达到分段冷却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以提高分段冷却控制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
步骤S2: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步骤S3: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步骤S4: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
步骤S5: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可选的,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S11: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
步骤S12:基于相邻两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
步骤S13:基于第t时刻相邻三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
可选的,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S21: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小于下极限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下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2;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值,则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大于上极限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上极限值且大于下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3;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上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4;
步骤S22: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包括低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2
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3
高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4
和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5
步骤S23: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6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7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28
分别表示向下取整和向上取整符号,Min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下极限,Max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上极限;
步骤S24: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具体包括:
步骤S31: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
步骤S32: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具体包括: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2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3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4
为向下取整符号,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5
表示为向上取整符号,ξ为常数;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6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上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37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
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第二融合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喷嘴喷射级别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可选的,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残余板形偏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
第一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相邻两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t时刻相邻三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
可选的,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小于下极限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下极限值,则执行“第一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值,则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大于上极限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上极限值且大于下极限值,则执行“第二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上极限值,则执行“第三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
第一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包括低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2
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3
高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4
和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5
第二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6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7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8
分别表示向下取整和向上取整符号,Min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下极限,Max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上极限;
第三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49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融合值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融合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
第二融合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可选的,所述喷嘴喷射级别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向下取整单元,用于当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51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52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53
为向下取整符号,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54
表示为向上取整符号,ξ为常数;
向上取整单元,用于当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55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上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56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其次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再次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然后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最后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本发明基于D数理论确定喷嘴喷射级别,进而提高分段冷却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以提高分段冷却控制精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轧制过程中轧辊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基本冷却量,该基本冷却量为最大冷却量的1/3,因此入口侧喷嘴喷射等级不得小于3级,喷射级别由二级计算机通过计算得到,喷嘴喷射级别可在0~10级范围内调节,分段冷却控制系统的输出用C表示,也就是喷嘴喷射级别;所述喷嘴喷射级别共分为10级,0级表示2S内完全关闭该喷嘴,1级表示2S内喷嘴开0.2S,2级表示2s内喷嘴开0.4s,3级表示2s内喷嘴开0.6s,4级表示2s内喷嘴开0.8s,5级表示2s内喷嘴开1s,6级表示2s内喷嘴开1.2s,7级表示2s内喷嘴开1.4s,8级表示2s内喷嘴开1.6s,9级表示2s内喷嘴开1.8s,10级表示2s内喷嘴全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
步骤S2: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步骤S3: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步骤S4: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
步骤S5: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下面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论述。
步骤S1: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S11: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具体包括:
步骤S111: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71
中的第t时刻地i通道的调节机构的调节量ΔUi(t);其中:t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ΔU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调节机构的调节量,n表示通道总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Dev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的板形偏差,Effi表示第i个通道的板形调控功效系数。
步骤S112:根据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调节机构的调节量计算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具体公式为:
Ei(t)=Devi(t)-Effi·ΔUi(t);
其中:E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Dev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的板形偏差,Effi表示第i个通道的板形调控功效系数,ΔU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调节机构的调节量。
步骤S12:基于相邻两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具体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72
其中:EC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E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Ei(t-1)表示第t-1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T表示分段冷却控制过程的控制周期,一般取值为2s。
步骤S13:基于第t时刻相邻三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具体公式为:
ESi(t)=Ei-1(t)+Ei+1(t)-2·Ei(t);
其中:ES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Ei-1(t)表示第t时刻第i-1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Ei+1(t)表示第t时刻第i+1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Ei(t)表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
步骤S2: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S21: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小于下极限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下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2;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值,则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大于上极限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上极限值且大于下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3;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上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4;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包括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Ei(t),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ECi(t)和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ESi(t)。
步骤S22: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包括低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2
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3
高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4
和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5
步骤S23: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6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7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8
分别表示向下取整和向上取整符号,Min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的下极限,Max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的上极限;残余板形偏差Ei(t)的取值范围为[-10I,+10I];残余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ECi(t)取值范围为[-60,+60];残余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ESi(t)取值范围为[-3.6,+3.6]。
步骤S24: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89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步骤S3: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具体包括:
本发明中评估等级总共由六个级别构成,分别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其中,零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L(0)=0,一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L(1)=2,二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L(2)=4,三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L(3)=6,四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L(4)=8,五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L(5)=10。
步骤S31: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具体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1
其中,I(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2
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低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3
为低评价等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4
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5
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高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6
为高评价等级对应的输出评价值,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7
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k对应的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步骤S32: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具体公式为:
Ii(t)=I[Ei(t)]α+I[ECi(t)]β+I[ESi(t)]δ;
其中,Ii(t)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α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Ei(t)对应的比例系数,β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ECi(t)对应的比例系数,δ为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ESi(t)对应的比例系数,α、β和δ所占权重分别为0.5、0.3和0.2。
由于分段冷却控制以占空比的形式进行输出,因此其每次输出都必须是一个整数,因此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需要整数化;在处理这种情况时,一般按照靠近原则取最接近的论域上的点作为输出结果。首先设定一个值ε为输出的整数化提供依据,一般取值为0.5,具体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当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8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099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01
为向下取整符号,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02
表示为向上取整符号,ξ为常数,通常ξ取0.5。
步骤S42:当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03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上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04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
步骤S5: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模块1,用于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
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模块2,用于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第二融合值确定模块3,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喷嘴喷射级别确定模块4,用于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
控制模块5,用于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模块1具体包括:
残余板形偏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
第一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相邻两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t时刻相邻三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模块2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小于下极限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下极限值,则执行“第一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值,则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大于上极限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上极限值且大于下极限值,则执行“第二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上极限值,则执行“第三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
第一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包括低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2
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3
高评价等级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4
和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5
第二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6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7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8
分别表示向下取整和向上取整符号,Min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下极限,Max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上极限;
第三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9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第二融合值确定模块3,具体包括:
第一融合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
第二融合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喷嘴喷射级别确定模块4,具体包括:
向下取整单元,用于当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110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1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其中,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2
为向下取整符号,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3
表示为向上取整符号,ξ为常数。
向上取整单元,用于当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4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上取整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5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
具体举例:
如表1所示,本发明给出了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比例系数以及取值范围,如表2所示公开了实测板形数据,将表2中的实测板形数据代入步骤S11-S13即可求得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具体数值。
表1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取值表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6
表2实测板形数据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27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31
本发明以某一时刻第1通道为例进行论述,将上述计算获得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具体数值代入步骤21-步骤24,可获得第1个通道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中间参数如表3所示。
表3第1个通道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中间参数
Figure BDA0002432780870000132
将表3中的中间参数进行分布融合计算,获得第一融合值,具体如下:
I[E1(t)]=6*0.913+8*0.087=5.478+0.696=6.174。
I[EC1(t)]=4*0.525+6*0.475=2.1+2.85=4.95。
I[ES1(t)]=2*0.921+4*0.078=1.842+0.312=2.154。
第t时刻第1通道的第二融合值Ii(t)=6.174*0.5+4.95*0.3+2.154*0.2=4.1028。
根据步骤S41确定出喷嘴喷射级别为4,因此通过分段冷却执行机构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2S内开0.8S,实现分段冷却控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
步骤S2: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步骤S3: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步骤S4: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
步骤S5: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S11: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
步骤S12:基于相邻两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
步骤S13:基于第t时刻相邻三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S21: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小于下极限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下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2;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值,则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大于上极限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上极限值且大于下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3;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上极限值,则执行步骤S24;
步骤S22:根据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1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包括低评价等级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1
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2
高评价等级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3
和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4
步骤S23:根据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5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6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7
分别表示向下取整和向上取整符号,Min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下极限,Max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上极限;
步骤S24:根据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8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具体包括:
步骤S31: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
步骤S32: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具体包括: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9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10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其中,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11
为向下取整符号,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12
表示为向上取整符号,ξ为常数;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13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上取整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214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
6.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
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第二融合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喷嘴喷射级别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确定喷嘴喷射级别;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喷嘴喷射级别控制第i个通道对应的喷嘴进行分段冷却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残余板形偏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
第一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相邻两时刻第i个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随时间的变化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t时刻相邻三通道的残余板形偏差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实测板形偏差在空间上的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小于下极限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下极限值,则执行“第一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值,则判断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是否大于上极限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小于上极限值且大于下极限值,则执行“第二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大于上极限值,则执行“第三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
第一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31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k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所述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包括低评价等级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1
低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2
高评价等级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3
和高评价等级对应的决策评分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4
第二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5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其中,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6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7
分别表示向下取整和向上取整符号,Min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下极限,Max表示分段冷却输入参数的上极限;
第三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8
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分段冷却中间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融合值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融合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中间参数确定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
第二融合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D数理论,根据分段冷却输入参数对应的第一融合值确定第t时刻第i个通道的第二融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喷射级别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向下取整单元,用于当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9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10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其中,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11
为向下取整符号,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12
表示为向上取整符号,ξ为常数;
向上取整单元,用于当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13
时,将所述第二融合值向上取整
Figure FDA00024327808600000414
作为喷嘴喷射级别。
CN202010241742.9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530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742.9A CN111530936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742.9A CN111530936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0936A true CN111530936A (zh) 2020-08-14
CN111530936B CN111530936B (zh) 2021-02-19

Family

ID=71970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1742.9A Active CN111530936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09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660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连轧机乳化液分段冷却控制方法
CN102389902A (zh) * 2011-10-14 2012-03-2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机架轧机工作辊的乳化液分段冷却控制方法
CN103978046A (zh) * 2014-05-21 2014-08-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的热轧铝板喷射梁分段冷却设定方法
CN104384204A (zh) * 2014-10-21 2015-03-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分段冷却技术的热轧铝板凸度控制方法
CN104815852A (zh) * 2015-05-20 2015-08-05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层流冷却带钢头部不冷却长度的控制方法
CN105290117A (zh) * 2015-09-23 2016-02-03 燕山大学 大宽厚比超薄冷轧带钢高次板形缺陷的分级调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660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连轧机乳化液分段冷却控制方法
CN102389902A (zh) * 2011-10-14 2012-03-2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机架轧机工作辊的乳化液分段冷却控制方法
CN103978046A (zh) * 2014-05-21 2014-08-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的热轧铝板喷射梁分段冷却设定方法
CN104384204A (zh) * 2014-10-21 2015-03-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分段冷却技术的热轧铝板凸度控制方法
CN104815852A (zh) * 2015-05-20 2015-08-05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层流冷却带钢头部不冷却长度的控制方法
CN105290117A (zh) * 2015-09-23 2016-02-03 燕山大学 大宽厚比超薄冷轧带钢高次板形缺陷的分级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0936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9405B (zh) 一种冷轧带材在线目标板形的智能设定方法
Lee et al. Application of neural-network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roll-force model in hot-rolling mill
US9623459B2 (en) Performance feed-forward thickness control method in tandem cold mill
CN102688897A (zh) 冷轧带钢边部板形控制方法
KR20090130410A (ko) 열간에서의 판 압연에 있어서의 압연 부하 예측의 학습 방법
CN110110839B (zh) 基于pso-lm-bp神经网络的带钢冷轧横向厚差预报方法
CN101850367B (zh) 一种以减少最大偏差量为目标的板形控制方法
CN106825069B (zh) 一种冷轧带钢高精度板形表面粗糙度在线智能控制方法
JP2009113101A (ja) 圧延荷重の学習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02489525B (zh) 基于最优化算法的冷轧板形控制方法
CN105290117A (zh) 大宽厚比超薄冷轧带钢高次板形缺陷的分级调控方法
CN111530936B (zh) 一种基于d数理论的分段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49970A (zh) 一种钢带产品全流程质量控制及自动判级的方法
CN106637026A (zh) 一种镀锌过程气刀压力实时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724433A (zh) 基于多通道分布式深度集成预测的冷轧生产前馈控制方法
CN104384204A (zh) 一种基于动态分段冷却技术的热轧铝板凸度控制方法
CN109772897B (zh) 一种提高热连轧带钢全长凸度和楔形精度的设定控制方法
Hong et al. Hot strip width control method by using looper tension measuring system in finishing mill
JP2968332B2 (ja) 連続圧延機におけるクラウンの制御方法
US20080127696A1 (en) Proces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 Rolling Process
CN110193523B (zh) 一种二次冷轧过程轧辊表面油膜厚度预测方法
Cheri et al. An online intelligent control method for surface roughness of cold-rolled strip steel
KR100931453B1 (ko) 스테인레스 사삼영 페라이트계 스테인레스강의 열간변형저항 예측방법
JP3302930B2 (ja) 圧延機の走間設定変更方法
JP4227686B2 (ja) 冷間圧延時のエッジドロップ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