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5704A -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5704A
CN111525704A CN202010385265.3A CN202010385265A CN111525704A CN 111525704 A CN111525704 A CN 111525704A CN 202010385265 A CN202010385265 A CN 202010385265A CN 111525704 A CN111525704 A CN 111525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arphone
chip
box
charg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52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5704B (zh
Inventor
翟壮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52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5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5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5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耳机充电盒内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该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本发明通过设定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同时激活机制来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并且在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大于预设安全阈值时,激活第二芯片对耳机进行充电,确保了联合充电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机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大众对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大众可通过移动终端来浏览新闻、获取咨询、购物付款、观看视频、收听音乐等。当前对于观看视频、收听音乐、接听电话等此类音频播放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通过无线耳机来实现。无线耳机在播放高品质音频的同时,还避免了线路缠绕的问题,因兼顾高品质、时尚、使用方便等而广泛为大众所接受。
耳机充电盒作为无线耳机的标准配件,用以为无线耳机充电,确保无线耳机的正常使用。使用过程中,先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再通过耳机充电盒的放电来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但限于体积的设计,无线耳机的电池容量有限,需要频繁通过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若在无线耳机需要充电,而耳机充电盒放电完毕时,则在耳机充电盒充电后才能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如此一来,导致了用户对无线耳机充电的等待时间长,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充电所存在的用户等待时间长,不便于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所述耳机充电盒内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
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时,获取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其中,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向所述耳机充电盒提供充电电源;
若所述类型为调整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若所述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调整阈值;
若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并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值;
若小于或等于预设调整阈值,则持续以所述第一充电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二电流值恢复至第一电流值,以所述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若所述耳机未完成充电,则持续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耳机电池盒内与所述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的充电电流值,并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完成;
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未完成。
可选地,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可选地,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完成,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激活模块,用于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机制,耳机充电盒内设置有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第一芯片和对耳机进行充电的第二芯片,在通过第一芯片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若容纳有耳机,表征具有对耳机进行充电的需求后,继续检测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第二芯片对耳机进行充电,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以此,通过设定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同时激活机制来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避免用户过长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大于预设安全阈值时,才激活第二芯片对耳机进行充电,避免因耳机的充电功率大于耳机充电盒的充电功率,而出现充电过程中耳机充电盒亏电的风险,确保了联合充电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硬件结构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
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时,获取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其中,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向所述耳机充电盒提供充电电源;
若所述类型为调整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若所述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调整阈值;
若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并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值;
若小于或等于预设调整阈值,则持续以所述第一充电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二电流值恢复至第一电流值,以所述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若所述耳机未完成充电,则持续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耳机电池盒内与所述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的充电电流值,并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完成;
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未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完成,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下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内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10,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
本实施例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应用于耳机充电盒中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模块,适用于通过MCU模块的控制来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其中,耳机优选为蓝牙无线耳机,耳机充电盒中设置有与MCU模块通信连接的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电池和PogoPin。MCU模块可以为STM32F0系列的单片机;第一芯片是charge IC(Integrated Circuit Chip,IC芯片),具体可以是LDO(Low Dropout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类型的芯片,用于通过外接电源对电池充电;第二芯片是Boost IC(升压芯片),用于通过电池对耳机充电;PogoPin为可导电的弹簧式探针,用于连接耳机充电。
进一步地,由MCU向第一芯片发送使能信号,激活第一芯片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对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有耳机,则说明在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同时,还具有对耳机进行充电的需求。若检测到耳机充电盒中没有容纳耳机,则直接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检测可通过PogoPin实现,也可通过在耳机充电盒中设置检测传感器实现,对此不作限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当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时,获取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其中,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向所述耳机充电盒提供充电电源;
步骤S12,若所述类型为调整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步骤S13,若所述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为了通过外接电源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将外接电源与耳机充电盒之间通过充电装置进行电性连接,充电装置可以是有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对于有线充电器又依据内部导线数量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包含两根导线的有线充电器为两芯线充电器,包含四根导线的有线充电器为四芯线充电器。不同类型的充电器所支持的充电电流不一样,四芯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器所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相近,而两芯线充电器所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与前两者相差较远。故本实施例中将四芯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器划分到一类,作为调整型的充电装置,其支持的电流范围较大,如100ma到400ma,可在其中调整变动。同时将两芯线充电器作为稳定型的充电装置,其支持的电流范围较小,如0到100ma,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进一步地,MCU在检测到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后,通过检测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有线连接还是无线连接,以及有线连接的有效针脚数,来确定充电装置的类型。
若经确定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则通过第一芯片以与充电装置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第一电流值为支持的电流范围中数值相对较大的电流值,如400ma,以实现对耳机充电盒快速。
若经确定充电装置的类型为稳定型,则通过第一芯片以与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稳定电流值接近于稳定型充电装置所具有的最大电流值;因其最大电流值相对较小,以该电流进行充电不会存在因工作负荷大而导致发热的问题,故可将其作为稳定的电流进行持续充电。
步骤S20,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更进一步地,考虑到第一芯片为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电流值可能低于第二芯片为耳机进行充电的电流值,而导致耳机充电盒中电池的充电小于放电,出现耳机充电盒亏电的情况。从而在检测到耳机充电盒中容纳有耳机,需要对耳机进行充电之后,继续检测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值,以确保在由第二芯片通过电池对耳机充电时,电池具有足够的电量,避免出现亏电。其中,预设安全阈值预先依据不同的充电器装置类型以及不同的耳机电池容量,同时实验测试确定。
步骤S30,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
进一步地,若经判定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说明耳机充电盒中电池的电量足够,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故由MCU向第二芯片发送使能信息,激活第二芯片对耳机进行充电,实现耳机与耳机充电盒之间的联合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耳机充电盒的电池容量,耳机的电池容量小,且在耳机充电盒的充电电流值小于耳机充电电流值的情况下,耳机的电池更快的达到充满电量的情况,耳机充电盒在耳机之后,才会达到充满电量的状态。本实施例针对耳机和耳机充电盒充满电量的状态,分别设置有提醒机制。在检测出耳机达到充满电量的状态,表征耳机充电完成后,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对耳机充电完成进行提醒。并且,在检测出耳机充电盒达到充满电量的状态,表征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对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进行提醒。其中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可以以不同指示灯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音乐提示的形式存在,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耳机充电盒内设置有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第一芯片和对耳机进行充电的第二芯片,在通过第一芯片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若容纳有耳机,表征具有对耳机进行充电的需求后,继续检测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第二芯片对耳机进行充电,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以此,通过设定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同时激活机制来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避免用户过长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大于预设安全阈值时,才激活第二芯片对耳机进行充电,避免因耳机的充电功率大于耳机充电盒的充电功率,而出现充电过程中耳机充电盒亏电的风险,确保了联合充电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二实施例。
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二实施例与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40,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调整阈值;
步骤S50,若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并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值;
本实施例对以大电流充电而导致的第一芯片发热进行控制。具体地,当充电装置为调整型的充电装置,由第一芯片以与其对应较大的第一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即以大电流对耳机充电盒充电时,高负荷的工作会导致第一芯片发热,而影响耳机充电盒内各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因此,为了减少发热,设置有依据充电装置内电池的电压调整充电电流大小,以降低工作负荷的机制。具体地,在确定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之后,可依据预先设定的预设时间周期,对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进行检测,判断该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其中,预设调整阈值为预先通过实验测试所设置的表征电压大小的值,其数值大小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进一步地,若经确定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大于预设调整电压,则说明第一芯片当前的工作负荷较高,而需要通过调整充电电流大小来进行降低。此时,基于第一芯片将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第二电流值的数值小于第一电流值的数值,并以该第二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实现小电流充电,降低工作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可设置为多次的循环调整机制,以确保减少发热。在耳机充电盒靠近第一芯片处设定温度检测器,在首次将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并以第二电流值充电预设时长后,通过温度检测器检测第一芯片的温度,判断第一芯片的温度是否下降到预设值。若下降到预设值,则继续以第二电流值进行充电,若未下降到预设值,则将第二电流值作为新的第一电流值进行调整,调整为一个小于第二电流值的值作为新的第二电流值,以新的第二电流值进行充电预设时长后,再次以温度检测器检测第一芯片的温度。如此循环,直到第一芯片的温度下降到预设值,以确保减少后的发热满足第一芯片的正常运行调节。其中每次的调整值可设定为相同,如每次调整均在上一次调整后数值的基础上下降0.2;也可设定为逐次降低的方式调节,如第一次调整在原始数值的基础上下降0.3、第二次调整在第一次调整后数值的基础上下降0.2等。
进一步地,所述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b1,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更进一步地,在以小电流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对耳机是否充电完成进行检测。若检测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第二芯片,以避免第二芯片对外无效放电,延长耳机充电盒中电池的充电时间。具体地,检测耳机是否充电完成的步骤包括:
步骤b11,读取所述耳机电池盒内与所述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的充电电流值,并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步骤b12,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完成;
步骤b13,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未完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耳机充电盒内与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来检测耳机是否充电完成,与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即为耳机充电盒内的PogoPin。MCU读取PogoPin的充电电流值,并将读取到的充电电流值和预设阈值对比,判断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为预先通过实验测试的较小的电流值,如50ma。
更进一步地,若经确定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充电电流数值较小,第二芯片并未对耳机进行充电,耳机处于充满电量的状态,因而判定耳机充电完成。反之,若经确定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第二芯片仍然在对耳机进行充电,耳机尚未充满电量,故判定耳机充电未完成。
步骤b2,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二电流值恢复至第一电流值,以所述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步骤b3,若所述耳机未完成充电,则持续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在经确定耳机充电完成,第二芯片停用之后,耳机充电盒内处于工作状态的芯片数量减少,工作负荷减少,发热量减少。此时为了快速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通过第一芯片将当前数值较小的第二电流值恢复至数值较大的第一电流值,以第一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大电流充电,在避免发热的同时实现对耳机充电盒的快速充电。并且,在耳机充电盒处于充满电流状态,完成对耳机充电盒的充电后,则控制停用第一芯片,以避免第一芯片持续工作发热,影响耳机充电盒内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更进一步地,若经确定耳机充电未完成,则继续以第二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小电流充电,以避免工作负荷过高而发热。同时通过第二芯片对耳机继续充电,直到耳机充电完成。
步骤S60,若小于或等于预设调整阈值,则持续以所述第一充电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若经判定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调整阈值,则说明当前第一芯片的工作负荷未达很高,此时继续以第一充电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大电流充电,以实现耳机充电盒的快速充电。直到经持续充电使得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后,对用于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电流值进行调整,由数值较大的第一电流值调整为数值较小的第二电流值,以避免第一芯片工作发热。
本实施针对调整型的充电装置设置电流值调整机制,结合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以及耳机是否充电完成,对用于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电流值进行调整,在降低第一芯片工作负荷,避免过热的同时,提高耳机充电盒的充电速度。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三实施例。
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三实施例与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70,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针对稳定型的充电装置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具体地,当充电装置为稳定型的充电装置,由第一芯片以与其对应较小的稳定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即以小电流对耳机充电盒充电时,因稳定电流值较小,不会导致第一芯片发热,故而不对该用于充电的稳定电流值进行调整,而持续以稳定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小电流充电。同时基于第二芯片以充电电流值对耳机进行充电,实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的联合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c1,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步骤c2,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更进一步地,在以稳定型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同样检测耳机充电盒内与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来检测耳机是否充电完成,即通过检测PogoPin的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来确定耳机是否完成充电。若小于则判定充电完成,若不小于则判定充电未完成。若判定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第二芯片,以避免第二芯片对外无效放电,延长耳机充电盒中电池的充电时间。并且第一芯片持续以稳定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直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将第一芯片停用,以避免第一芯片持续工作发热,影响耳机充电盒内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进一步地,若判定耳机充电未完成,则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同时工作。通过第二芯片以小于稳定电流值的电流值对耳机进行充电,直到耳机充电完成而停用第二芯片。通过第一芯片以稳定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直到耳机充电盒完成充电而停用第一芯片。
本实施例对稳定型充电装置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通过第一芯片持续以稳定电流值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通过第二芯片持续以小于稳定电流值的电流值对耳机进行充电;并在耳机充电完成后,停用第二芯片,在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停用第一芯片,以避免发热,确保耳机充电盒工作性能的有效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1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
第二检测模块20,用于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激活模块30,用于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0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时,获取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其中,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向所述耳机充电盒提供充电电源;
第一充电单元,用于若所述类型为调整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第二充电单元,用于若所述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调整阈值;
调整模块,用于若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并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值;
第一充电模块,用于若小于或等于预设调整阈值,则持续以所述第一充电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二电流值恢复至第一电流值,以所述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若所述耳机未完成充电,则持续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耳机电池盒内与所述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的充电电流值,并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完成;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未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二充电模块,用于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充电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完成,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本发明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可读存储介质,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内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内是否容纳有耳机;
若容纳有耳机,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安全阈值;
若大于预设安全阈值,则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时,获取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其中,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向所述耳机充电盒提供充电电源;
若所述类型为调整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若所述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调整型,则检测所述耳机充电盒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调整阈值;
若大于预设调整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为第二电流值,并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值;
若小于或等于预设调整阈值,则持续以所述第一充电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将所述第二电流值恢复至第一电流值,以所述第一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并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若所述耳机未完成充电,则持续以所述第二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充电完成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耳机电池盒内与所述耳机电性接触的接触件的充电电流值,并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完成;
若所述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充电未完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为稳定型,则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耳机充电完成,则控制停用所述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第一芯片持续以与所述充电装置对应的稳定电流值对所述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在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后,控制停用所述第一芯片。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芯片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以对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完成,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充电完成,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9.一种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所述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85265.3A 2020-05-08 2020-05-08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25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5265.3A CN111525704B (zh) 2020-05-08 2020-05-08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5265.3A CN111525704B (zh) 2020-05-08 2020-05-08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5704A true CN111525704A (zh) 2020-08-11
CN111525704B CN111525704B (zh) 2022-09-20

Family

ID=7190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5265.3A Active CN111525704B (zh) 2020-05-08 2020-05-08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57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277A (zh) * 2021-09-24 2021-12-31 深圳艾创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在充电盒内的方法、系统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477A (zh) * 2015-08-17 2015-11-18 江柯 移动电源及使用该移动电源的充电盒
CN106506758A (zh) * 2016-11-24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套
CN106655398A (zh) * 2017-01-13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US20170179743A1 (en) * 2015-12-17 2017-06-22 Irice Energy Technology(Shenzhen) Co., Ltd. Charge-discharge module
CN107623362A (zh) * 2017-11-08 2018-01-23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992719U (zh) * 2017-05-08 2018-02-09 李永伟 耳机充电盒
US20180102606A1 (en) * 2016-10-12 2018-04-12 Snap Inc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device charging and wired control
CN108039752A (zh) * 2017-12-19 2018-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及充电盒的供电控制方法
CN108448673A (zh) * 2018-03-29 2018-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和充电器
CN108599304A (zh) * 2018-05-03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盒、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20047A (zh) * 2018-11-01 2019-01-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装置、耳机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
EP3448057A1 (en) * 2017-08-22 2019-0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ver having open/close structure using magnetic force
US20190075385A1 (en) * 2017-09-01 2019-03-07 Cresyn Co., Ltd. Wireless earphone and charging case
CN109495807A (zh) * 2018-12-26 2019-03-19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
CN110518673A (zh) * 2019-09-20 2019-11-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电路、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充电方法
CN110602581A (zh) * 2019-08-27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入盒检测方法及耳机盒
CN110768332A (zh) * 2019-10-30 2020-02-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30231A (zh) * 2019-12-20 2020-04-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向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477A (zh) * 2015-08-17 2015-11-18 江柯 移动电源及使用该移动电源的充电盒
US20170179743A1 (en) * 2015-12-17 2017-06-22 Irice Energy Technology(Shenzhen) Co., Ltd. Charge-discharge module
US20180102606A1 (en) * 2016-10-12 2018-04-12 Snap Inc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device charging and wired control
CN106506758A (zh) * 2016-11-24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套
CN106655398A (zh) * 2017-01-13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206992719U (zh) * 2017-05-08 2018-02-09 李永伟 耳机充电盒
EP3448057A1 (en) * 2017-08-22 2019-0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ver having open/close structure using magnetic force
US20190075385A1 (en) * 2017-09-01 2019-03-07 Cresyn Co., Ltd. Wireless earphone and charging case
CN107623362A (zh) * 2017-11-08 2018-01-23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039752A (zh) * 2017-12-19 2018-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及充电盒的供电控制方法
CN108448673A (zh) * 2018-03-29 2018-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和充电器
CN108599304A (zh) * 2018-05-03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盒、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20047A (zh) * 2018-11-01 2019-01-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装置、耳机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
CN109495807A (zh) * 2018-12-26 2019-03-19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
CN110602581A (zh) * 2019-08-27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入盒检测方法及耳机盒
CN110518673A (zh) * 2019-09-20 2019-11-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电路、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充电方法
CN110768332A (zh) * 2019-10-30 2020-02-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30231A (zh) * 2019-12-20 2020-04-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向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277A (zh) * 2021-09-24 2021-12-31 深圳艾创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在充电盒内的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5704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8039B2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888885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A2374342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nd charg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132401A (zh) 充电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834628B (zh) 一种基于type-c接口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电路及方法
EP3349325B1 (en)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terminal
KR20130083116A (ko) 단말기의 배터리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525704B (zh) 耳机和耳机充电盒联合充电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4082B (zh) 一种输出状态的测试方法和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68332B (zh) 充电盒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87605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44034A (zh) 一种屏幕亮度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786940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适配器及系统
CN110970954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KR20200099416A (ko) 배터리를 충전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적용한 전자 장치
CN116231787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693B (zh) 基于耳机充电盒的耳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11035B (zh)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0388B (zh) 调控策略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286218B (zh) 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CN110970950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KR20210012766A (ko) 선택적으로 전압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외부 전자 장치
CN111049219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09149706B (zh) 一种充电方法、分体式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70948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