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480A -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480A
CN111517480A CN202010550114.9A CN202010550114A CN111517480A CN 111517480 A CN111517480 A CN 111517480A CN 202010550114 A CN202010550114 A CN 202010550114A CN 111517480 A CN111517480 A CN 11151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layer
microorganism
fille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01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岸明
田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N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N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N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N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01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4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omprising a selector reactor for promoting floc-forming or other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微生物挂膜层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连接,固定层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固定层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顶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底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顶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底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缝制在固定层上。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具有空隙不易堵塞、微生物挂膜速度快等优点,充分发挥了填料应有的作用,并提高了生物脱氮效率。实现脱氮功能微生物的快速富集繁殖,实现高氨氮废水高效降解。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建设及运行成本低、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其利用水处理功能微生物将污染物降解,其中异养微生物生长速率快,可在系统中稳定增殖并维持较高的浓度;而短程硝化菌、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等自养微生物生长速度慢,难以在系统中截留、增殖及维持稳定的污泥浓度,为保证处理效果,需要定期补充功能微生物菌种。
在实际工程中,传统的填料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但传统填料挂膜量低,填料空隙易堵塞,挂膜慢,难以充分发挥填料应有的作用。
目前截留自养功能菌的方法主要有膜生物反应器(MBR)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但MBR工艺存在膜污染严重、膜清洗更换费用高、运行能耗高、膜通量衰减后难以稳定出水等问题;MBBR工艺在反应池内投加悬浮填料,该工艺存在填料磨损严重,生物量低,易堵塞出水口,反应池内易堆积,填料悬浮曝气能耗高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开发有效提高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量的设备及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微生物挂膜层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连接,固定层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固定层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顶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底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顶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底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缝制在固定层上;
填料支架外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连接限位滑道,限位滑道与滑轨相匹配,滑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滑轨与限位装置连接,填料支架的限位滑道沿滑轨滑入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限位滑道位于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两侧的外部中间位置。反应池内安装固定架的滑轨,反应池内与池体垂直的纵向设置滑轨。填料支架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间距为10-20cm,顶部固定杆两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与底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底部固定杆两端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固定装置为半圆形。一侧的固定层有2个以上V字型结构的微生物挂膜层连接。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将微生物挂膜层的宽度与固定层一致,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为固定层的长度减去0.2m;固定层采用尼龙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网孔结构的板状,网孔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边长2-5mm;微生物挂膜层采用聚氨酯加工成板状,板厚为10-30mm,发泡后微生物挂膜层密度为20-60PPI。
采用工业缝纫机沿长边将微生物挂膜层与固定层缝制在一起,缝纫线长与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一致,缝制线间隔5-10cm,缝制后的填料板四周采用锁边机进行锁边。
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与底部固定空腔,将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距离分别为5cm。
最后的工序为将缝制好的填料板,沿纵向在2条缝制线中心,将两侧外层微生物挂膜层切开,微生物挂膜层展开成V型板式组合填料。
固定层的平面尺寸为宽1-2m×长1-2.5m。在V形板式组合填料外部喷涂功能微生物生长底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特殊设计的V型结构,充分利用聚氨酯海绵的挂膜表面,大幅提高填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填料挂膜量,同时水流流过填料,通过流速的变化,强化填料表面微生物的更新,防止填料堵塞及微生物的老化。同时,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降低填料加工、运输、安装费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V型组合填料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V型组合填料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填料板和固定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V型组合填料组合后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填料支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反应池内纵向滑轨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称元件、组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组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组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为便于对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解决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浓度低,自养功能微生物难以截留的问题。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包括V型板式组合填料、填料支架、反应池内的固定架;
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1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2,微生物挂膜层2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1连接,固定层1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4,固定层1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7,顶部固定空腔4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5,底部固定空腔7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6,顶部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4的端头,底部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7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2缝制在固定层1上。
填料支架8外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连接限位滑道10,限位滑道10与滑轨11相匹配,滑轨11底部设置限位装置12,滑轨11与限位装置12连接,填料支架8的限位滑道10沿滑轨11滑入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限位滑道10位于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8两侧的外部中间位置。
反应池内安装固定架的滑轨11,反应池内与池体垂直的纵向设置滑轨11。
微生物挂膜层2位于固定层1的两侧。
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制作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固定层1和微生物挂膜层2制作为板型,固定层1的平面尺寸为宽(1-2m)×长(1-2.5m),微生物挂膜层2的宽度与固定层1一致,长度为固定层1长度减去0.2m。
固定层1采用尼龙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网孔结构的板状,网孔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边长2-5mm;微生物挂膜层2采用聚氨酯加工成板状,板厚为10-30mm,发泡后微生物挂膜层密度为20-60PPI。
采用工业缝纫机沿长边将微生物挂膜层2与固定层1缝制在一起,缝纫线3长与微生物挂膜层2一致,缝制线间隔5-10cm,缝制后的填料板四周采用锁边机进行锁边。
顶部固定杆5与底部固定杆6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1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1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1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4与底部固定空腔7,将顶部固定杆5与底部固定杆6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1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2距离分别为5cm。
最后的工序为将缝制好的填料板,沿纵向在2条缝制线中心,将两侧外层微生物挂膜层切开,微生物挂膜层2展开成V型。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包括V形板式组合填料、填料支架、反应池内固定架;
V形板式组合填料包括V形膜、顶部固定杆5、底部固定杆6,V形膜包括固定层1、微生物挂膜层2,固定层1位于填料的中间,微生物挂膜层2位于固定层1的两侧。固定层1和微生物挂膜层2都是板型。固定层1的平面尺寸为宽(1-2m)×长(1-2.5m),微生物挂膜层2的宽度与固定层1一致,长度为固定层1长度减去0.2m。
固定层1采用尼龙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网孔结构的板状,网孔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网孔边长2-5mm;微生物挂膜层2采用聚氨酯加工成板状,板厚为10-30mm,微生物挂膜层孔隙密度为20-60PPI。
采用工业缝纫机沿长边将微生物挂膜层2与固定层1缝制在一起,缝纫线3长与微生物挂膜层2一致。缝制线间隔5-10cm。缝制后的填料板四周采用锁边机进行锁边。
顶部固定杆5与底部固定杆6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1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1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1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4与底部固定空腔7,将顶部固定杆5与底部固定杆6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1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2距离分别为5cm。
最后的工序为将缝制好的填料板,沿纵向在2条缝制线中心,将两侧外层微生物挂膜层切开,微生物挂膜层2展开成V型。
填料支架8的作用为将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8上,填料支架8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5及底部固定杆6配套的固定装置9,固定装置9的间距为10-20cm,顶部固定杆5连接上部的固定装置9,底部固定杆6连接下部的固定装置9。
固定装置9装置为半圆形,顶部固定杆5及底部固定杆6插入后,顶部固定杆5及底部固定杆6的2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最后使用插销进行固定。
在填料支架8外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连接限位滑道10,反应池内与池体垂直的纵向设置滑轨11,限位滑道10与滑轨11相匹配,滑轨11底部设置限位装置12,滑轨11与限位装置12连接,填料支架8的限位滑道10沿滑轨11滑入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限位滑道10位于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8两侧的外部中间位置。
安装时,将每排V型板式组合填料通过半圆形的固定装置9与顶部固定杆5及底部固定杆6连接,将V型板式组合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8上,并在其外部喷涂功能微生物生长底物,然后将喷涂后的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填料支架8沿滑轨11放至反应池中,并通过限位装置12固定在反应池中,多个支架可纵向叠加安装至单个轨道中。沿反应池边长设置多排纵向滑轨,将已安装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支架沿滑轨安装至反应池,使V型板式组合填料填充满反应池所需空间。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包括V型板式组合填料、填料支架、反应池内固定架;填料支架的作用为将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填料支架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间距为10-20cm,装置为半圆形,顶部固定杆可插入,固定杆两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最后使用插销进行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与底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装置为半圆形,底部固定杆可插入,固定杆两端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最后使用插销进行固定。
V形板式组合填料是由两块大小相同的板式填料和一块固定层组成,其中固定层是网格状的薄层,填料板由改性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成。
两块板式填料分别分布在固定层的两侧,然后纵向均匀地将填料板与固定层缝制9列;沿每两条缝制线的中位线将两块填料板切断8次,切断后的填料板会展成V型;固定层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与底部固定空腔;将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缝制在V型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
V型组合填料的填料支架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外部中间位置设置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与池内设置的纵向滑轨配套,滑轨与限位装置吻合,填料支架沿滑轨滑动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安装时,首先将V形板式组合填料固定至填料支架,在放入反应池前,在V形板式组合填料外部喷涂功能微生物生长底物,将喷涂后的V形板式组合填料的填料支架沿滑轨安装至反应池中,多层支架可叠加安装。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顶部固定杆5与底部固定杆6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1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1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1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4与底部固定空腔7,将顶部固定杆5与底部固定杆6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1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2距离分别为5cm。
最后的工序为将缝制好的填料板,沿纵向,在2条缝制线中心,将两侧外层微生物挂膜层切开,微生物挂膜层2展开成V型。
填料支架8的作用为将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支架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9,固定装置9的间距为10-20cm,装置为半圆形,顶部固定杆可插入,固定杆2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最后使用插销进行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与底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装置为半圆形,底部固定杆可插入,固定杆2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最后使用插销进行固定。
装V型组合填料的填料支架8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外部中间位置设置限位装置10,该限位装置与池内设置的纵向滑轨11配套,滑轨与限位装置吻合,填料支架沿滑轨滑动的方式安装及取出,滑轨底部设置限位12。
安装时,将每排V型板式组合填料通过半圆形固定置固和插销定在填料支架上,并在其外部喷涂功能微生物生长底物,然后将喷涂后的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填料支架沿滑轨放至反应池中,并通过限位装置及固定在反应池中,多个支架可纵向叠加安装至单个轨道中。沿反应池边长设置多排纵向滑轨,将已安装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支架沿滑轨安装至反应池,使V型板式组合填料填充满反应池所需空间。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微生物挂膜层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连接,固定层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固定层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顶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底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顶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底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缝制在固定层上;
填料支架外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连接限位滑道,限位滑道与滑轨相匹配,滑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滑轨与限位装置连接,填料支架的限位滑道沿滑轨滑入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滑道位于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两侧的外部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池内安装固定架的滑轨,反应池内与池体垂直的纵向设置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支架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间距为10-20cm,顶部固定杆两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与底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底部固定杆两端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的固定层有2个以上V字型结构的微生物挂膜层连接。
7.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将微生物挂膜层的宽度与固定层一致,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为固定层的长度减去0.2m;固定层采用尼龙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网孔结构的板状,网孔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网孔边长2-5mm;微生物挂膜层采用聚氨酯加工成板状,板厚为10-30mm,微生物挂膜层密度为20-60PPI;
采用工业缝纫机沿长边将微生物挂膜层与固定层缝制在一起,缝纫线长与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一致,缝制线间隔5-10cm,缝制后的填料板四周采用锁边机进行锁边;
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与底部固定空腔,将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距离分别为5cm;
最后的工序为将缝制好的填料板,沿纵向在2条缝制线中心,将两侧外层微生物挂膜层切开,微生物挂膜层展开成V型板式组合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层的平面尺寸为宽1-2m×长1-2.5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V形板式组合填料外部喷涂功能微生物生长底物。
CN202010550114.9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517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114.9A CN111517480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114.9A CN111517480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480A true CN111517480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0114.9A Pending CN111517480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48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5176A (ja) * 2003-03-14 2004-10-07 Sang Bae Han 比表面積、生体親和性及び流動性が改善された生物膜担体
CN101837277A (zh) * 2009-03-18 2010-09-22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规整填料的填料层
CN102557273A (zh) * 2012-03-05 2012-07-11 武汉百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去除湖泊河流中污染物的活性生物膜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7840448A (zh) * 2017-12-04 2018-03-27 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挂膜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59105U (zh) * 2018-12-13 2019-12-10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模块化填料组架及装置
CN212334766U (zh) * 2020-06-16 2021-01-12 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5176A (ja) * 2003-03-14 2004-10-07 Sang Bae Han 比表面積、生体親和性及び流動性が改善された生物膜担体
CN101837277A (zh) * 2009-03-18 2010-09-22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规整填料的填料层
CN102557273A (zh) * 2012-03-05 2012-07-11 武汉百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去除湖泊河流中污染物的活性生物膜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7840448A (zh) * 2017-12-04 2018-03-27 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挂膜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59105U (zh) * 2018-12-13 2019-12-10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模块化填料组架及装置
CN212334766U (zh) * 2020-06-16 2021-01-12 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 环境工程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461 - 46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45031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situ water purification including sludge reduction within water bodies by biofiltration and for hypolimnetic aeration of lakes
US7794599B2 (en) Bioreactor system for multi-stage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6277315B (zh) 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填料的脱氮微生物巢及其培养方法
CN2123347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
KR101743653B1 (ko) 미세 조류를 이용한 수 정화 장치
CN108203161B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9928488B (zh) 一种河道曝气膜组件、曝气膜系统及方法
CN103466879A (zh) 一种城市河道水体的原位净化系统
US20210101811A1 (en)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hollow fibre membrane
CN107089719A (zh) 设有模块化填料层的生物滤池及模块化填料层的安装方法
CN112723543B (zh) 浮动式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6186290A (zh) 一种河道水质原位生物净化设备
CN111517480A (zh)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及制作方法
KR100738568B1 (ko) 고정상 유동형 담체를 이용하여 미생물의 부착 및 탈리가 원활한 하·폐수의 고도처리장치
CN114249427B (zh) 一种高浓度活性污泥维持装置及方法
CN203333370U (zh) 一种易挂膜的环流式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反应器
CN104743671A (zh) 一种竖管脱氮填料装置
CN203890197U (zh) 一种模块式弹性填料生物处理系统
JP5662771B2 (ja) 浄化装置
CN201427893Y (zh) 污水净化处理生物膜带框架装置
CN211896279U (zh) 一种植物-生物膜复合生态浮床
CN106082440A (zh) 一种生化污水处理装置以及多级污水处理系统
CN201436287U (zh) 污水净化处理生物膜带悬挂固定梯架装置
CN220766693U (zh) 生物滤池
CN108046436B (zh) 一种立体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废水中氨氮和总磷的方法及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