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多见于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驼背又分为活动性驼背和固定性驼背,能够被纠正的称为活动性驼背,不能够被纠正的称为固定性驼背。
一些由于不当坐姿等导致的驼背,一般是活动性驼背,也即可以通过调整治疗的。在临床治疗时,骨科医生一般采用器具调整、锻炼背部肌肉等方式来实现治疗。采用器具调整,一般需要长期使用,日复一日的佩戴。这种会造成不适,在很多场合也较为不便。而采用锻炼背部肌肉的方式,医生经常会推荐一个姿势。即身体靠墙或其他阻挡面,头部靠紧墙面,肩部和臀部贴紧墙面,双手靠墙向上伸直,而后向两侧、向下运动,形成W字形。整个动作过程和经常做的″宽握下拉″相似。
但是患者在锻炼时,头部、臀部、肩部和手部同时贴紧墙面时,会造成酸痛,从而潜意识的使手臂脱离墙壁,造成姿势不标准,从而导致训练效果差,甚至取得反向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锻炼背部肌肉时姿势不准确导致的锻炼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种矫正装置,其包括:
支撑装置,其包括靠板和两个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靠板的两侧;
滑杆,所述靠板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滑杆穿过的让位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上,所述滑杆可沿所述立柱上下滑动;
滑块,所述滑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位于所述靠板的两侧且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两个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杆水平滑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滑块的前端面与所述靠板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S2,使背部、臀部、脚后跟、头部和手臂贴紧靠板,手臂下屈呈W字形;
S3,双手分别握持住两个所述滑块,双手上举,带动滑块在滑杆上运动,同时带动滑杆在立柱上运动,直至双臂呈竖直状,而后向下、向两侧扩张,回到W字形状态。
更优地,所述矫正装置还包括提醒装置,其包括第一压力触点、第二压力触点、第三压力触点、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一压力触点、所述第二压力触点和所述第三压力触点均设置在所述靠板位于所述握持部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压力触点、所述第二压力触点、所述第三压力触点和所述报警器均信号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压力触点用于检测臀部是否贴紧靠板,所述第二压力触点用于检测肩部是否贴紧靠板,所述第三压力触点用于检测头部是否贴紧靠板;
所述S2包括:
S21,使臀部抵靠在第一压力触点上,使肩部抵靠在第二压力触点上,使头部抵靠在第三压力触点上;
S22,打开电源,使提醒装置通电。
更优地,所述矫正装置还包括调节装置和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刹车电机、调节齿轮、上滑杆和下滑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收纳孔和第二收纳孔,所述上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孔内,所述下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收纳孔内,所述上滑杆和所述下滑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收纳孔和所述第二收纳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至所述挡板;所述滑块内开设有驱动腔,所述刹车电机和所述调节齿轮均位于所述驱动腔内,所述调节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刹车电机,所述上滑杆上设置有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
所述S2还包括:
S23,双手分别握持住两个所述滑块,启动刹车电机,带动调节齿轮转动,所述调节齿轮带动所述上滑杆移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关闭刹车电机。
更优地,所述矫正装置还包括操控装置,其包括控制按钮、控制器、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上,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驱动腔内,所述控制按钮信号连接至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所述刹车电机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S23包括:
双手分别握持住两个所述滑块,按压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刹车电机转动或停止。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滑杆可沿立柱上下滑动,滑块可沿滑杆水平滑动,从而使得锻炼时不论哪个方向上的位移均可轻松实现,靠板提供头部、肩部和臀部的抵靠,此时双手握持住握持部时,无法向远离靠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手臂靠近靠板的前端面,保持标准姿势,可以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系统原理图一;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系统原理图二;
图7为第一压力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靠板,101、让位槽,11、立柱,20、滑杆,21、滑块,22、把手,30、第一压力触点,31、第二压力触点,32、第三压力触点,40、挡板,41、上滑杆, 42、下滑杆,43、调节齿轮,50、第一压力传感器,51、柔性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科医疗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支撑装置、滑杆20和滑块21,其中滑块21为两个。
支撑装置包括靠板10和两个立柱11,立柱11位于靠板10的两侧;靠板 10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纳滑杆20穿过的让位槽101,滑杆20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立柱11上,形成一H形结构,滑杆20可沿立柱11上下滑动,滑杆20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套,滑套与立柱11相配合,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立柱11上;
滑块21为两个,两个滑块21位于靠板10的两侧且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杆20上,滑块21上开设有滑孔,滑杆20穿过滑孔,两个滑块21可沿滑杆20 水平滑动,滑块21上设置有握持部,滑块21的前端面与靠板10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其中,上述握持部可以为把手22。
使用时,身体背部贴紧靠板10,头部、肩部和臀部贴紧靠板10,手握持住把手22,进行向上向内运动,而后再向下向外扩张运动,由于滑块21的前端面和靠板10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手握持时,受到把手22的约束,会始终保持标准姿势,提高锻炼效果。
实施例二: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防止运动过程中无意识的使头部、肩部或臀部离开靠板10而不自知,导致训练效果较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提醒装置,其包括第一压力触点30、第二压力触点31、第三压力触点32、处理器和报警器,第一压力触点30、第二压力触点31和第三压力触点32均设置在靠板10位于握持部一侧的侧面上,第一压力触点30大概对应头部的位置,第二压力触点31大概对应肩部的位置,第三压力触点32大概对应臀部的位置,其中第二压力触点31可以为两个。其中,第一压力触点30、第二压力触点31和第三压力触点32分别包括柔性贴膜5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50、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结构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结构,以第一压力触点30为例,在靠板10上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50,第一压力传感器50的外侧通过柔性贴膜51保护,柔性贴膜51附着在靠板10上,柔性贴膜51可朝向远离靠板10的方向略微凸起,以便方便进行紧贴。第一压力触点 30、第二压力触点31、第三压力触点32和报警器均信号连接至处理器;第一压力触点30用于检测臀部是否贴紧靠板10,第二压力触点31用于检测肩部是否贴紧靠板10,第三压力触点32用于检测头部是否贴紧靠板10。
当身体靠近靠板10训练的过程中,靠紧第一压力触点30、第二压力触点 31、第三压力触点32时,第一压力传感器50、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发送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判断正在进行锻炼使用,当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检测到压力值为0时,发送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判断此时动作不标准,通过报警器报警,提醒用户姿势不标准。当第一压力传感器50、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均无压力时,此时判断用户休息或停止使用,不进行报警。
实施例三:
由于不同体型的人胖瘦不同,加之不同人群的耐受力不同,锻炼伊始就采用标准姿势很多人身体无法耐受,身体较胖的人,背部脂肪较多,当手臂与肩部保持齐平时,背部已经贴紧靠板10但是手臂与靠板10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调节装置和挡板40,挡板40上设置有握持部,调节装置包括刹车电机、调节齿轮43、上滑杆4120和下滑杆4220,滑块21上开设有第一收纳孔和第二收纳孔,上滑杆412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收纳孔内,下滑杆422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收纳孔内,上滑杆4120和下滑杆4220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收纳孔和第二收纳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至挡板40;滑块21内开设有驱动腔,刹车电机和调节齿轮43均位于驱动腔内,调节齿轮43驱动连接至刹车电机,上滑杆4120上设置有调节齿条,调节齿条与调节齿轮43相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操控装置,其包括控制按钮、控制器、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控制按钮和无线发射模块均设置在握持部上,无线接收模块和控制器均位于驱动腔内,控制按钮信号连接至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刹车电机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控制按钮可设置至少两个按键,分别控制电机正反转,当需要调节时,只需按动其中一个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信号至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刹车电机转动,刹车电机通过调节齿轮43带动上滑杆4120移动,下滑杆422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收纳孔内,因此会同步移动,如果需要反向调节,只需按动另外一个控制按钮,刹车电机反向转动,即可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