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7066A -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7066A
CN111507066A CN202010316794.8A CN202010316794A CN111507066A CN 111507066 A CN111507066 A CN 111507066A CN 202010316794 A CN202010316794 A CN 202010316794A CN 111507066 A CN111507066 A CN 111507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le
data
file
files
up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67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7066B (zh
Inventor
时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67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7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7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7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7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7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17Tagging; Marking up; Designating a block; Setting of attribu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4Extract, transform and load [ETL] procedures, e.g. ETL data flows in data warehou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51Trans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采集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步骤2、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步骤3、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步骤4、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本发明适用于数据传输中,能够解决开发及运维工作量大安全性差的问题,达到保障数据安全,提高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企业财务部门,涉及大量的手工报表文件,但基于固定的模板格式,难以支撑财务人员灵活多变或自定义的需求,并且如果全部依靠IT部门不断增加新的填报模板也十分费时费力,可视化、及时化功能较差,同时无法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
步骤2、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
步骤3、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4、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分隔符定义自定义文件的格式和规范,实现了无代码维护,灵活快捷的目标,同时降低开发及运维工作,减少线下数据传输,另外,由于所有的数据文件全部由用户自行上传并加载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适时的进行可视化反馈上传结果,增加可视化、及时化功能,同时提高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所述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类便于日后查找调取,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上传加载的效率。
进一步,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历史型,则选择所述数据文件已上传过的模板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历史型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也方便调用历史数据,便于查看,提高效率。
进一步,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具体为:
通过加载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库表或所述第二数据库表的列名或列数进行加载识别。
进一步,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有误,则重新上传,其中上传次数为:有限次或无限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上传次数的限定可以提高数据上传加载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灵活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分隔符定义自定义文件的格式和规范,实现了无代码维护,灵活快捷的目标,同时降低开发及运维工作,减少线下数据传输,另外,由于所有的数据文件全部由用户自行上传并加载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适时的进行可视化反馈上传结果,增加可视化、及时化功能,同时提高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进一步,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所述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分隔符定义自定义文件的格式和规范,实现了无代码维护,灵活快捷的目标,同时降低开发及运维工作,减少线下数据传输,另外,由于所有的数据文件全部由用户自行上传并加载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适时的进行可视化反馈上传结果,增加可视化、及时化功能,同时提高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进一步,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所述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类便于日后查找调取,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上传加载的效率。
进一步,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历史型,则选择所述数据文件已上传过的模板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历史型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也方便调用历史数据,便于查看,提高效率。
进一步,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具体为:
通过加载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库表或所述第二数据库表的列名或列数进行加载识别。
进一步,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有误,则重新上传,其中上传次数为:有限次或无限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对上传次数的限定可以提高数据上传加载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灵活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步骤2、对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
步骤3、加载识别后的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4、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
通过采用分隔符定义自定义文件的格式和规范,实现了无代码维护,灵活快捷的目标,同时降低开发及运维工作,减少线下数据传输,另外,由于所有的数据文件全部由用户自行上传并加载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适时的进行可视化反馈上传结果,增加可视化、及时化功能,同时提高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准备数据文件,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下载系统预置数据文件模板,填报数据上传;另一个是直接上传已准备好的数据文件,可以支持如excel,csv,txt等文件格式,唯一要求数据文件必须定义分隔符,分隔符包括常见“,”,“|”,十六进制“010x”符号等,一般根据源文件进行定义,主要目的是确保文件与数据库表结构一致,便于每个文件列与数据表字段一一映射,可以是用户任意定义的,另外,类别识别为:对文件格式后缀的识别,如:“.dat”,“.cvs”,“.xls”,“.txt”等,此外,本地数据比较这里,首先需要明确本地文件,本地文件一般是指用户存储在自己本地存储介质上的文件,区别于上传到服务器加载到可视化界面的文件数据,本地数据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稽核加载之后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地文件与可视化数据比较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1、文件大小一致,2、数据记录数一致,根据前两点进行判断,而判断结果的选取为:在满足前2点的基础上,样本抽查5%~10%的记录,每条记录的每个字段属性值一致,若属性值一致则为判断无误。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对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通过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类便于日后查找调取,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上传加载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新增,则先判断文件格式,同时统计文件大小和行数;其次是分隔符,用以识别判断数据存储所需要的列,然后据此创建数据库表。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对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还包括:
若数据文件为历史型,则选择数据文件已上传过的模板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表。
通过第二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历史型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也方便调用历史数据,便于查看,提高效率。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加载识别后的数据文件,具体为:
通过加载算法对第一数据库表或第二数据库表的列名或列数进行加载识别。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分列定义表的列名和列数,通过加载算法,将文件数据加载数据中,可以支持如Oracle.sqlLoad等方式加载数据,加载完毕之后反馈数据行数、大小等信息。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查看详细数据,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误。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若判断结果为有误,则重新上传,其中上传次数为:有限次或无限次。
通过对上传次数的限定可以提高数据上传加载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首先用户登陆系统,进入操作界面,准备数据文件,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下载系统预置数据文件模板,填报数据上传;一是直接上传已准备好的数据文件。可以支持如excel,csv,txt等文件格式。唯一要求数据文件必须定义分隔符,可以是用户任意定义的,判断是新增或是历史的选择,如果历史已上传过,则要选择历史已上传过的模板或者记录;如果是新增则不必操作,点击选择上传之后开始进入后台操作流程,系统首先判断新增标识,如果是新增,则先判断文件格式,同时统计文件大小和行数;其次是分隔符,用以识别判断数据存储所需要的列,然后据此创建数据库表,如果是历史,则根据选择的模板选择相应的数据库表,加载数据,根据分列定义表的列名和列数,通过加载算法,将文件数据加载数据中,可以支持如Oracle.sqlLoad等方式加载数据,加载完毕之后反馈数据行数、大小等信息,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查看详细数据,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误,如果有误,支持有限次数重传。
如图3所示,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框架图,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
识别模块200、用于对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
加载模块300、用于加载识别后的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
判断模块40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
通过采用分隔符定义自定义文件的格式和规范,实现了无代码维护,灵活快捷的目标,同时降低开发及运维工作,减少线下数据传输,另外,由于所有的数据文件全部由用户自行上传并加载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适时的进行可视化反馈上传结果,增加可视化、及时化功能,同时提高对上传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对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通过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类便于日后查找调取,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上传加载的效率。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对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还包括:
若数据文件为历史型,则选择数据文件已上传过的模板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表。
通过第二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历史型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也方便调用历史数据,便于查看,提高效率。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加载识别后的数据文件,具体为:
通过加载算法对第一数据库表或第二数据库表的列名或列数进行加载识别。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若判断结果为有误,则重新上传,其中上传次数为:有限次或无限次。
通过对上传次数的限定可以提高数据上传加载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灵活性。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含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可选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是与在先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产品实施例,对于产品实施例中各可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
步骤2、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
步骤3、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4、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所述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历史型,则选择所述数据文件已上传过的模板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具体为:
通过加载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库表或所述第二数据库表的列名或列数进行加载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有误,则重新上传,其中上传次数为:有限次或无限次。
6.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传后的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包括由分隔符定义的自定义文件;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与本地数据进行比较;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无误,则入库存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具体为: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新增型,则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格式统计所述数据文件的大小及行数,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分隔符创建与之对应的第一数据库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数据文件进行类别识别,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文件为历史型,则选择所述数据文件已上传过的模板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加载识别后的所述数据文件,具体为:
通过加载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库表或所述第二数据库表的列名或列数进行加载识别。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有误,则重新上传,其中上传次数为:有限次或无限次。
CN202010316794.8A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507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794.8A CN111507066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794.8A CN111507066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7066A true CN111507066A (zh) 2020-08-07
CN111507066B CN111507066B (zh) 2024-01-12

Family

ID=71867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6794.8A Active CN111507066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706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799A (zh) * 2006-04-20 2007-10-24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将规则文本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方法
US20120089562A1 (en) * 2010-10-04 2012-04-12 Sempras Soft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tructured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Having Various Formats
CN104361437A (zh) * 2014-10-31 2015-02-1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样化数据接口质量检查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26975A (zh) * 2013-09-03 2015-03-18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50356094A1 (en) * 2014-06-04 2015-12-10 Waterline Data Scienc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data platforms
CN106407407A (zh) * 2016-09-22 2017-02-15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标注系统及方法
CN107862049A (zh) * 2017-11-08 2018-03-3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补录方法及装置
CN108920638A (zh) * 2018-07-02 2018-11-30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字典配置的web端文件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783859A (zh) * 2018-12-13 2019-05-21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 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09654A (zh) * 2019-06-05 2019-09-06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文件数据入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41593A (zh) * 2019-12-03 2020-03-3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入库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0880B (zh) * 2016-06-12 2019-07-0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云数据资源部署及可视化管理方法
CN108460087A (zh) * 2018-01-22 2018-08-28 北京邮电大学 探索式高维数据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799A (zh) * 2006-04-20 2007-10-24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将规则文本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方法
US20120089562A1 (en) * 2010-10-04 2012-04-12 Sempras Soft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tructured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Having Various Formats
CN104426975A (zh) * 2013-09-03 2015-03-18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50356094A1 (en) * 2014-06-04 2015-12-10 Waterline Data Scienc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data platforms
CN104361437A (zh) * 2014-10-31 2015-02-1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样化数据接口质量检查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07407A (zh) * 2016-09-22 2017-02-15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标注系统及方法
CN107862049A (zh) * 2017-11-08 2018-03-3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补录方法及装置
CN108920638A (zh) * 2018-07-02 2018-11-30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字典配置的web端文件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783859A (zh) * 2018-12-13 2019-05-21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 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09654A (zh) * 2019-06-05 2019-09-06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文件数据入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41593A (zh) * 2019-12-03 2020-03-3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入库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ILLIAM C. CALHOUN, DRUE COLES: "Predicting the types of file fragments", 《SCIENCEDIRECT》 *
曾秋丽,李娜: "运用jxl将复杂ex融报表导入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学化用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7066B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2957B (zh) 一种数据库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880463B2 (en) Standardized framework for reporting archived legacy system data
CN107992492B (zh) 一种数据区块的存储方法、读取方法、其装置及区块链
CN111694554B (zh)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11715B (zh) 一种服务链路集合云监控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2328631A (zh) 一种生产故障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07066A (zh) 一种上传加载文件并解析入库方法及系统
CN116303641B (zh)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CN108399196B (zh) 数据库sql语句自动生成工具的sql自动执行方法及系统
CN114676054A (zh) 一种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2612893A (zh) 一种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
CN116521742B (zh) 源代码分析结果聚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51464B2 (en) Line based matching of documents
CN110515955A (zh) 数据的存储、查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9138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035329A (zh) 一种风电项目数据的整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49313A (zh) 程序执行计划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974042A (zh) 报表文件报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139505A (zh) 基于rpa的文档智能填报系统及其方法
CN115438043A (zh) 一种Excel表格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033526A (zh) 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及方法
CN116737859A (zh) 一种农地清查核资自动归档系统及方法
US200702260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forecasting
CN113032424A (zh) 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电力系统规程解析及查询方法
CN116662104A (zh) 一种信贷业务报送数据的高效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