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825A -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5825A
CN111505825A CN201910099196.7A CN201910099196A CN111505825A CN 111505825 A CN111505825 A CN 111505825A CN 201910099196 A CN201910099196 A CN 201910099196A CN 111505825 A CN111505825 A CN 111505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virtual reality
reality helmet
module
w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91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炜
孙其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life Hand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life Hand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life Hand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life Hand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91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5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5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头部固定装置,该头盔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该壳体的后侧的缓冲垫圈,该缓冲垫圈的后侧贴附有用于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的感测模块,该壳体内设有多个调节模块,多个该调节模块用于分别挤压该缓冲垫圈的前侧的不同位置,该虚拟现实头盔还包括与该感测模块和多个该调节模块信号连接的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该感测模块检测到的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信号分别控制多个该调节模块对该缓冲垫圈的挤压程度。如此,该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控制该调节模块以对佩戴者脸部受压过大或过小的位置进行压力调节,从而同时保证遮光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头盔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虚拟现实头盔具有小巧和封闭性强的特点,在军事训练、虚拟驾驶和虚拟城市等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虚拟现实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带状的头部固定装置,头部固定装置将虚拟现实头盔固定在用户的头部,头盔主体上的镜片组件、显示屏幕和控制芯片等部件为用户提供虚拟现实的画面和声音。为了保证虚拟现实头盔呈现的画面能够给佩戴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必须保证外部的光线不会通过头盔主体与佩戴者脸部之间的间隙射入到头盔主体内,也即要保证遮光性,就要求头盔主体的每一个处都与佩戴者的脸部贴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当有发现头盔主体仅局部位置与佩戴者的脸部未能很好的贴紧时,通常的做法是收紧整个头部固定装置,这虽然能让头盔主体的原本未能与佩戴者脸部贴紧的部位达到贴紧遮光的效果,同时,这会造成头盔主体的原来已经与佩戴者脸部贴紧的部位对佩戴者脸部进一步施压,导致头盔主体对佩戴者脸部的局部区域产生过大压力,佩戴者长时间佩戴会产生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对佩戴者脸部的局部进行压力调整的虚拟现实头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盔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侧的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的后侧贴附有用于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的感测模块,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调节模块,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分别向后挤压所述缓冲垫圈的前侧的不同位置,所述虚拟现实头盔还包括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信号连接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的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信号分别控制多个所述调节模块对所述缓冲垫圈的挤压程度。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处理模块集成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部分和独立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信号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感测模块包括呈环形薄片状的柔性的贴面薄膜和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贴面薄膜的后表面用于贴合佩戴者头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所述贴面薄膜的后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贴面薄膜包括呈倒V型的鼻梁感应部、位于所述鼻梁部的上侧的上额感应部、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感应部的左端和所述上额感应部的左端的左脸颊感应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感应部的右端和所述上额感应部的右端的右脸颊感应部;在所述鼻梁感应部、所述上额感应部、所述左脸颊感应部和所述右脸颊感应部中,所述鼻梁感应部上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最多。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感测模块还包括多个贴合装置,每一所述贴合装置的一侧与所述贴面薄膜的前表面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缓冲垫圈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每一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可在前后方向直线运动的挤压部和用于驱动所述挤压部运动的驱动部,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信号连接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的所述驱动部。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前后贯通的空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对准所述缓冲垫圈的不同位置;所述推动部包括接触块,多个所述推动部的所述接触块分别可滑移地容置于多个所述空腔。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推动部还包括和连接于所述接触块的前侧的表面具有螺纹的传动杆;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微型马达、设于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联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且与所述传动杆螺纹配合;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限制所述从动轮前后移动的限位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凸块和所述后凸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盔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侧的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的后侧贴附有用于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的感测模块,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调节模块,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分别挤压所述缓冲垫圈的前侧的不同位置,所述虚拟现实头盔还包括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信号连接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的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信号分别控制多个所述调节模块对所述缓冲垫圈的挤压程度。如此,当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佩戴者脸部某处的受压过大或过小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控制所述调节模块以对佩戴者脸部受压过大或过小的位置进行压力调节,从而保证所述头盔主体既能与佩戴者脸部紧密贴合,又不会对佩戴者脸部的局部区域产生过大压力,换言之,既保证了遮光性又保证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一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头盔主体的后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一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感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一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壳体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一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头盔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向后;
图5为本发明实施一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中处理模块、调节模块和感测模块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说明:
头盔主体 100 壳体 4
缓冲垫圈 5 感测模块 1
调节模块 2 处理模块 3
贴面薄膜 11 压力传感器 12
鼻梁感应部 111 上额感应部 112
左脸颊感应部 113 右脸颊感应部 114
贴合装置 13 边框 41
鼻梁段 411 上额段 412
左脸颊段 413 右脸颊段 414
第一空腔 421 第二空腔 422
第三空腔 423 第四空腔 424
第五空腔 425 第六空腔 426
接触块 211 传动杆 212
微型马达 221 主动轮 222
从动轮 223 前凸块 431
后凸块 4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包括头盔主体100和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盔主体100包括壳体4和设置于所述壳体4的后侧的缓冲垫圈5,所述缓冲垫圈5的后侧贴附有用于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的感测模块1,所述壳体4内设有多个调节模块2,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用于分别挤压所述缓冲垫圈5的前侧的不同位置,所述虚拟现实头盔还包括与所述感测模块1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信号连接的处理模块3,所述处理模块3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感测模块1检测到的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信号分别控制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对所述缓冲垫圈5的挤压程度。采用所述虚拟现实头盔时,佩戴者利用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将所述头盔主体100佩戴于头部合适位置,此时所述感测模块1与佩戴者脸部接触从而可以检测到所述头盔主体100对佩戴者脸部的施压情况,所述处理模块3可接收所述感测模块1所测得的数据,并分析所述头盔主体100的不同位置对佩戴者脸部施加的压力是否合适,当判断所述头盔主体100的某处对佩戴者脸部施加的压力过小或过大时,所述处理模块3则控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调节模块2对所述缓冲垫圈5的挤压程度。所述调节模块2对所述缓冲垫圈5的挤压程度越大,所述头盔主体100对佩戴者脸部对应位置处施加的压力则越大,越有利于所述头盔主体100的对应位置处与佩戴者脸部紧密贴合,保证遮光性。所述调节模块2对所述缓冲垫圈5的挤压程度越小,所述头盔主体100对佩戴者脸部对应位置处施加的压力则越小,以使佩戴者脸部对应位置处不受过度压迫,保证舒适性。也就是说,只要通过所述处理模块3将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调节模块2对所述缓冲垫圈5的挤压程度调整到合适的大小,便可保证所述头盔主体100既能与佩戴者脸部紧密贴合,又不会对佩戴者脸部的局部区域产生过大压力,换言之,既保证了遮光性又保证了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3包括设于所述壳体4内的第一部分和独立于所述壳体4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感测模块1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信号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可以采用蓝牙芯片,其通过导线与所述感测模块1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有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是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其与所述第一部分蓝牙配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接收所述感测模块1检测到的数据并以蓝牙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号则通过所述第一部分下达给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感测模块1包括呈环形薄片状的柔性的贴面薄膜11和多个压力传感器12;所述贴面薄膜11的后表面用于贴合佩戴者头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分布在所述贴面薄膜11的后表面。具体的,所述贴面薄膜11的厚度可以是1-5mm,所述贴面薄膜11设计为薄片状以尽可能的保证所述贴面薄膜11不会给佩戴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另外,所述压力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贴面薄膜11的后表面,当佩戴者佩戴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时,所述压力传感器12直接与佩戴者头部接触,从而保证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感应数据能够真实的反应佩戴者头部所承受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贴面薄膜11包括呈倒V型的鼻梁感应部111、位于所述鼻梁部的上侧的上额感应部112、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感应部111的左端和所述上额感应部112的左端的左脸颊感应部113、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感应部111的右端和所述上额感应部112的右端的右脸颊感应部114;在所述鼻梁感应部111、所述上额感应部112、所述左脸颊感应部113和所述右脸颊感应部114中,所述鼻梁感应部111上的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数量最多。具体的,所述上额感应部112呈直线型、所述左脸颊感应部113和所述右脸颊感应部114具呈L型,所述上额感应部112上均匀分布了5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所述左脸颊感应部113上均匀分布了6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所述右脸颊感应部114上均匀分布了6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所述鼻梁感应部111上分布了7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如此,由于佩戴者在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时,所述头盔主体100对佩戴者面部产生的压力主要集中在鼻部,因此在所述鼻梁感应部111设置较多的所述压力传感器12可以确保受力集中的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情况能够被全面的检测到。更进一步的,所述感测模块1还包括多个贴合装置13,每一所述贴合装置13的一侧与所述贴面薄膜11的前表面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缓冲垫圈5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贴合装置13可以是弹簧夹,所述贴合装置13的个数为4个,其中两个所述贴合装置13对称地固定在所述上额感应部112上,剩余的两个所述贴合装置13则分别固定于所述鼻梁感应部111的分别与所述左脸颊感应部113和所述右脸颊感应部114相连接的位置处,所述贴合装置13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通过粘结剂进行连接固定。如此,4个所述贴合装置13分别夹持所述缓冲垫圈5即可将所述贴面薄膜11稳定的连接至所述缓冲垫圈5,防止使用过程中所述感测模块1移动甚至脱落。而且,由于所述贴面薄膜11与所述缓冲垫圈5之间是通过夹持的方式连接固定的,当所述贴面薄膜11出现故障时,替换方便。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12采用的是薄膜压力传感器12。这样,可以进一步的确保佩戴者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每一所述调节模块2包括可在前后方向直线运动的挤压部和用于驱动所述挤压部运动的驱动部,所述处理模块3分别信号连接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所述驱动部。具体的,所述壳体4具有多个前后贯通的空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对准所述缓冲垫圈5的不同位置。更具体的,参见图,所述壳体4的后侧具有轮廓与所述贴面薄膜11一致的边框41,所述边框41包括呈倒V型的鼻梁段411、位于所述鼻梁段411的上侧的呈直线型的上额段412、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段411的左端和所述上额段412的左端的呈L型的左脸颊段413、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段411的右端和所述上额段412的右端的呈L型右脸颊段414。所述壳体4具有6个所述空腔,6个所述空腔中有两个对称的设于所述鼻梁段411,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左脸颊段413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右脸颊段414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所述左脸颊段413的两个所述空腔与位于所述右脸颊段414的两个所述空腔相互对称。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将设于所述鼻梁段411的两个所述空腔分别命名为第一空腔421和第二空腔422,将设于所述左脸颊段413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个所述空腔分别命名为第三空腔423和第四空腔424,将设于所述右脸颊段414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个所述空腔分别命名第五空腔425和第六空腔426。所述推动部包括接触块211,6个所述推动部的所述接触块211分别可滑移地容置于6个所述空腔,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空腔421、第二空腔422、第三空腔423、第四空腔424、第五空腔425和第六空腔426内分别容置有一个所述接触块211。为了使得所述接触块211在对应的所述空腔内可以做直线滑移且不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应理解的是,可以将所述空腔和所述接触块211设置为截面非圆的直柱状,所述空腔的截面轮廓与容置在内的所述接触块211的截面轮廓相比,形状相同、尺寸稍大。所述推动部还包括和连接于所述接触块211的前侧的表面具有螺纹的传动杆212。所述传动杆212的轴线与所述接触块211的轴线平行。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4的微型马达221、设于所述微型马达221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222、与所述主动轮222联动的从动轮223,所述从动轮223套设于所述传动杆212且与所述传动杆212螺纹配合。此处,所述主动轮222与所述从动轮223的外周均设有轮齿,所述主动轮222的轮齿与所述从动轮223的轮齿相互啮合。所述壳体4内还设有限制所述从动轮223前后移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前凸块431和后凸块432,所述从动轮223位于所述凸块和所述后凸块432之间。所述微型马达221固定在所述壳体4且位于所述前凸块431的前侧,所述微型马达221的输出轴从所述微型马达221的后端伸出并穿过所述前凸块431,套固在所述微型马达221的输出轴上的所述主动轮222显然地位于所述前凸块431与所述后凸块432之间,所述前凸块431与所述后凸块432的前后间距略微大于所述从动轮223的厚度,从而限制所述从动轮223的前后移动同时不妨碍所述从动轮223的旋转。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对佩戴者脸部的局部所承受压力进行调节的原理。
佩戴者利用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将所述头盔主体100佩戴于头部合适位置,此时所述感测模块1与佩戴者脸部接触从而可以检测到所述头盔主体100对佩戴者脸部的施压情况,所述处理模块3的第一部分接受并将所述贴面薄膜11上的全部的所述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的压力值无线传输至所述第二部分。
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鼻梁感应部111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小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421和所述第二空腔422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正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后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后移动并逐渐挤压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鼻梁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鼻梁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保证鼻梁处的遮光性。反之,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鼻梁感应部111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大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421和所述第二空腔422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反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前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前移动并逐渐松开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鼻梁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鼻梁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从而保证鼻梁处的舒适性。
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上额感应部112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小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三空腔423和所述第五空腔425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正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后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后移动并逐渐挤压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上额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上额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保证上额处的遮光性。反之,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上额感应部112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大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三空腔423和所述第五空腔425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反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前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前移动并逐渐松开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上额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上额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从而保证上额处的舒适性。
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左脸颊感应部113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小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三空腔423和所述第四空腔424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正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后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后移动并逐渐挤压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左脸颊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左脸颊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保证左脸颊处的遮光性。反之,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左脸颊感应部113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大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三空腔423和所述第四空腔424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反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前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前移动并逐渐松开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左脸颊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左脸颊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从而保证左脸颊处的舒适性。
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右脸颊感应部114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小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五空腔425和所述第六空腔426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正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后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后移动并逐渐挤压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右脸颊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右脸颊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保证右脸颊处的遮光性。反之,当所述第二部分分析判断出位于所述贴面薄膜11的右脸颊感应部114的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压力值过大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向接触块211分别容置在所述第五空腔425和所述第六空腔426的两个所述调节模块2的微型马达221下达控制指令,使得对应的两个所述微型马达221反向旋转以使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212向前移动,此时,对应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11缓慢向前移动并逐渐松开所述缓冲垫圈5的与佩戴者脸部右脸颊相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得佩戴者脸部右脸颊与所述贴面薄膜11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从而保证右脸颊处的舒适性。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可通过所述处理模块3分别控制6个所述调节模块2,实现对佩戴者脸部的局部所受到的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确保所述头盔主体100与佩戴者脸部贴合紧密,又不会导致佩戴者脸部的局部受压过大,进而保证了遮光性和舒适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处理模块3集成于所述壳体4内且与所述感测模块1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电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处理模块3是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通过导线与所述感测模块1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2有线电性连接。相比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根据整体性、携带更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现实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盔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侧的缓冲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圈的后侧贴附有用于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的感测模块,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调节模块,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分别向后挤压所述缓冲垫圈的前侧的不同位置,所述虚拟现实头盔还包括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信号连接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的感应佩戴者的脸部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力信号分别控制多个所述调节模块对所述缓冲垫圈的挤压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集成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部分和独立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感测模块和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模块包括呈环形薄片状的柔性的贴面薄膜和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贴面薄膜的后表面用于贴合佩戴者头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所述贴面薄膜的后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面薄膜包括呈倒V型的鼻梁感应部、位于所述鼻梁部的上侧的上额感应部、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感应部的左端和所述上额感应部的左端的左脸颊感应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鼻梁感应部的右端和所述上额感应部的右端的右脸颊感应部;在所述鼻梁感应部、所述上额感应部、所述左脸颊感应部和所述右脸颊感应部中,所述鼻梁感应部上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最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模块还包括多个贴合装置,每一所述贴合装置的一侧与所述贴面薄膜的前表面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缓冲垫圈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可在前后方向直线运动的挤压部和用于驱动所述挤压部运动的驱动部,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信号连接多个所述调节模块的所述驱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前后贯通的空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对准所述缓冲垫圈的不同位置;所述推动部包括接触块,多个所述推动部的所述接触块分别可滑移地容置于多个所述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还包括和连接于所述接触块的前侧的表面具有螺纹的传动杆;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微型马达、设于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联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且与所述传动杆螺纹配合;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限制所述从动轮前后移动的限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虚拟现实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凸块和所述后凸块之间。
CN201910099196.7A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Pending CN111505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9196.7A CN111505825A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9196.7A CN111505825A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825A true CN111505825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9196.7A Pending CN111505825A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58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623A (zh) * 2021-06-10 2021-09-17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vr真实场景对话的英语学习训练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195A (zh) * 2015-06-24 2015-12-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使血压传感器贴紧手腕的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6214152A (zh) * 2016-08-11 2016-12-14 赛客(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校准肺功能仪的呼吸模拟器
CN206473309U (zh) * 2016-11-01 2017-09-08 耿东晛 全自动便携式脉诊仪
CN108124468A (zh) * 2017-02-27 2018-06-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CN108561781A (zh) * 2018-06-20 2018-09-21 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儿童用照明台灯
CN108937381A (zh) * 2018-07-11 2018-12-07 安徽德琳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制品的展示装置
CN208384248U (zh) * 2018-07-13 2019-01-15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及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195A (zh) * 2015-06-24 2015-12-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使血压传感器贴紧手腕的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6214152A (zh) * 2016-08-11 2016-12-14 赛客(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校准肺功能仪的呼吸模拟器
CN206473309U (zh) * 2016-11-01 2017-09-08 耿东晛 全自动便携式脉诊仪
CN108124468A (zh) * 2017-02-27 2018-06-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CN108561781A (zh) * 2018-06-20 2018-09-21 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儿童用照明台灯
CN108937381A (zh) * 2018-07-11 2018-12-07 安徽德琳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制品的展示装置
CN208384248U (zh) * 2018-07-13 2019-01-15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及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623A (zh) * 2021-06-10 2021-09-17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vr真实场景对话的英语学习训练装置
CN113409623B (zh) * 2021-06-10 2022-12-0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vr真实场景对话的英语学习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1162B1 (en) Eyeball tracking module for video glasses
US9740009B2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d mounted display
EP2859735B1 (en) External vibration reduction in bone-conduction speaker
US20180329452A1 (en) Virtual reality device and system
US20160161748A1 (en)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CN206671689U (zh) 可穿戴设备
TW201411188A (zh) 滑動框架
CN107113390B (zh) 控制装置
CN111505825A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WO2018152850A1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JP7238456B2 (ja) 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6646878B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CN105105731A (zh) 一种穿戴设备
US11221491B2 (en) Heat mounted display having an inter-lens structure disposed between the right-eye lens and left-eye lens
CN116719164A (zh) 头戴设备的脑垫组件、头戴支架以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6990531A (zh) 头戴设备
US20020157174A1 (en) Swimming goggles with improved wearing comfort and wider application
KR20190043615A (ko)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US20160063909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Effec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0166563U (zh) 松紧调节可视化的vr眼镜
US9426584B2 (en) Direction indicative hea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2911894U (zh) 一种基于vr训练的防脱落头盔
CN208188785U (zh) 一种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体式头戴显示器
CN110967135A (zh) 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20399734U (zh) 一种用于vr设备的穿戴装置及vr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