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4819A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4819A
CN111504819A CN202010336980.8A CN202010336980A CN111504819A CN 111504819 A CN111504819 A CN 111504819A CN 202010336980 A CN202010336980 A CN 202010336980A CN 111504819 A CN111504819 A CN 111504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iece
new
concrete test
fatigue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69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程
苏建明
周广利
徐文博
孙玉
渠广镇
李才
孙粉粉
郭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Shandong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Shandong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Shandong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69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4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4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48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01N3/062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with mechanical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5Repeated or cycl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25Shea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3Fatig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属于混凝土性能检测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预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技术方案为:具体如下:S1、将预制好的两个旧混凝土试件分别固定在对称放置的两个钢支座上;S2、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之间浇筑新混凝土试件,两个旧混凝土试件和新混凝土试件座位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S3、新混凝土试件的两侧面与两个旧混凝土试件的侧面形成的结合面,在结合面处贴上应变片,并在新混凝土试件底部边缘的两侧处设置有千分表;S4、MTS加载设备作动器下方设置有钢分配梁;S5、对步骤S2中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抗剪极限承载力静态加载试验,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S6、预制新混凝土试件,进行疲劳动态加载试验得到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

Description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性能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如大跨度桥梁、海上结构、水坝等基础设施通过车辆交通或风浪荷载承受反复荷载作用,而通常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多次混凝土浇筑才能形成整体,比如装配式空心板桥的施工,需要先将空心板吊装就位,之后在两空心板之间再浇筑混凝土,使二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在涉及大体积混凝土的大型混凝土结构中,同样需要分多个阶段进行施工,如此便产生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另外,在众多需要加固的结构上,往往需要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连续混凝土之间形成结合面。结合面被认为是结构最薄弱的区域之一,并且由于其两侧的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弹性模量不匹配,故更易于产生裂缝,结合面的损坏往往并不是静力荷载作用下破坏,而是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疲劳而破坏,其主要原因是重复性周期性荷载会导致材料内部永久性的微观结构变化,从而导致材料强度和刚度下降,故必须要确保此类结构具有足够长的疲劳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预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常用的抗剪方法为静力加载试验,但疲劳荷载作为动力荷载作用在结构上与静力荷载对结构的作用机理存在本质性差别,而且目前常用的静力加载方法中的待检测试件由一个新试件和一个旧试件组成,即只有一个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因此在加载时荷载与结合面之间势必会有力臂的存在,故结合面或多或少存在弯矩的影响,并非只受剪力作用,进而影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的测定及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来解决如何预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预制好的两个旧混凝土试件分别固定在对称放置的两个钢支座上;
S2、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之间浇筑新混凝土试件,两个旧混凝土试件和新混凝土试件作为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
S3、新混凝土试件的两侧面与两个旧混凝土试件的侧面形成的结合面,在新混凝土试件靠近结合面的两侧处贴上应变片,应变片用于测量加载过程中新混凝土试件靠近结合面处的应变值;在新混凝土试件底部靠近结合面的两侧处设置有千分表,千分表用于精确测量新混凝土试件相对于旧混凝土试件的滑动位移;
S4、MTS加载设备作动器下方设置有钢分配梁,钢分配梁的宽度与新混凝土试件的宽度一致且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相接触;
S5、对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抗剪极限承载力静态加载试验,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
S6、重新制作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疲劳动态加载试验得到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根据至少3个重新制作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的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和计算所得的剪力应力幅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一条抗剪疲劳寿命曲线,抗剪疲劳寿命曲线反映剪力应力幅值与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该曲线预测不同应力幅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疲劳寿命;
其中,剪力应力幅的计算公式为:
△σ=σmaxmin
由:σmin=1.5·k1·Pu/(L2·L3);
σmax=1.5·k2·Pu/(L2·L3);
得:△σ=1.5·Pu(k2-k1)/(L2·L3);
其中,△σ表示剪力应力幅;σmin表示疲劳加载力值下限;σmax表示疲劳加载力值上限;疲劳动态加载试验中疲劳载荷采用正弦荷载,加载频率为2~4HZ,疲劳荷载值范围为k1·Pu~k2·Pu;k1=0.1;k2从0.2~0.8中取值;L1表示新混凝土试件的长度;L2表示新混凝土试件的宽度;L3表示新混凝土新试件的高度;
S7、在疲劳动态加载试验过程中用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应变和挠度数据,当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发生错动时,停止加载,并记下加载次数Ni,Ni即为第i个试件加载至破坏时的疲劳加载次数。
作为优选,所述旧混凝土试件上侧面设置有钢垫板,钢垫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钢垫板、旧混凝土试件和钢支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钢垫板、旧混凝土试件和钢支座。其中,固定螺栓设置有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新混凝土试件的长度L1、宽度L2和高度L3分别与旧混凝土试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新混凝土试件是在旧混凝土试件吊装固定完毕后进行的浇筑;
步骤S2中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之间浇铸新混凝土试件前,分别对两旧混凝土试件与新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处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处理后,用吹风机吹去混凝土碎屑,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结合面湿润知道浇筑新混凝土试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相接触具体如下:
钢分配梁的自重记为G1,当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分离时,MST加载设备作动器上显示作用力数值为-G1,为了保证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相接触,MST加载设备作动器上显示作用力的数据为-G1+(1/100~1/10)G1
作为优选,所述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均采用素混凝土;新混凝土试件采用钢模板浇筑。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应变片以新混凝土试件为对称中心对称布置;应变片数量≥12个,应变片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结合面的距离、应变片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的上侧边缘以及应变片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的下侧边缘的距离均为0.5~1cm。其中,应变片采用电阻式应变片。
作为优选,所述千分表设置有四个,四个千分表对称布置在新混凝土试件底部边缘靠近结合面0.5~1cm处。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中抗剪极限承载力静态加载试验具体如下:
S501、进行预加载,预加载力值为Pp
S502、卸载归零,并重复缓慢以每级ΔP进行加载,直至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发生错动,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
更优地,所述步骤S7中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型号为DH5922。
本发明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发明采用MTS动态加载系统和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对新混凝土靠近结合面处的应变以及新混凝土试件靠近结合面处试件底缘位移进行了测量,能够获得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参数和不同疲劳荷载所对应的剪力应力幅下的疲劳寿命;
(二)本发明的试件结构为长方体,模板和试件制作方便简单,钢垫板、固定螺栓和钢支座可以将旧混凝土试件牢牢锚固,确保结合面只受剪力作用,用MTS加载设备作动器进行加载可以得到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疲劳寿命,为延长其疲劳寿命提供试验依据;
(三)本发明的新混凝土试件是先将旧混凝土试件吊装固定完毕后再进行浇筑,确保能够防止提前将试验试件预制好后在吊装过程中外界因素诸如撞击等对结合面产生初始损伤;
(四)本发明的电阻式应变片可以将采集到的疲劳荷载下的应变数据与极限承载力试验中的应变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二者的变化规律能够预测失效加载次数;
(五)本发明的千分表可以精确测量新混凝土试件相对于旧混凝土试件的滑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新旧混凝土布置示意图;
附图2为新旧混凝土试件前后表面电阻式应变片以及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附图3为新旧混凝土试件箍紧方式及加载位置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2的抗剪疲劳寿命曲线示意图。
图中:1、旧混凝土试件,2、新混凝土试件,3、应变片,4、千分表,5、钢垫板,6、固定螺栓,7、钢支座,8、钢分配梁,9、MTS加载设备作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预制好的两个旧混凝土试件1分别固定在对称放置的两个钢支座7上;
S2、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1之间浇筑新混凝土试件2,两个旧混凝土试件1和新混凝土试件2作为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如附图1所示,新混凝土试件2是在旧混凝土试件1吊装固定完毕后进行的浇筑;新混凝土试件2的长度L1、宽度L2和高度L3分别与旧混凝土试件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同;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1之间浇铸新混凝土试件2前,分别对两旧混凝土试件1与新混凝土试件2的结合面处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处理后,用吹风机吹去混凝土碎屑,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结合面湿润知道浇筑新混凝土试件2。如附图3所示,旧混凝土试件1上侧面安装有钢垫板5,钢垫板5上设安装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钢垫板5、旧混凝土试件1和钢支座7,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钢垫板5、旧混凝土试件1和钢支座7。其中,固定螺栓6有四个。新混凝土试件2和旧混凝土试件1均采用素混凝土;新混凝土试件2采用钢模板浇筑。
S3、新混凝土试件2的两侧面与两个旧混凝土试件1的侧面形成的结合面,在新混凝土试件靠近结合面的两侧处贴上应变片3,如附图2所示,应变片3以新混凝土试件2为对称中心对称布置;应变片3用于测量加载过程中新混凝土试件2靠近结合面处的应变值;应变片3数量≥12个,应变片3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2和旧混凝土试件1结合面的距离、应变片3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2的上侧边缘以及应变片3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2的下侧边缘的距离均为0.5~1cm。其中,应变片3采用电阻式应变片。在新混凝土试件2底部靠近结合面的两侧处安装有千分表4,千分表4用于精确测量新混凝土试件2相对于旧混凝土试件1的滑动位移;千分表4设有四个,四个千分表4对称布置在新混凝土试件2底部边缘靠近结合面0.5~1cm处。
S4、MTS加载设备作动器9下方安装有钢分配梁8,钢分配梁8的宽度与新混凝土试件2的宽度一致且钢分配梁8与新混凝土试件2相接触,具体如下:
钢分配梁8的自重记为G1,当钢分配梁8与新混凝土试件2分离时,MST加载设备作动器9上显示作用力数值为-G1,为了保证钢分配梁8与新混凝土试件2相接触,MST加载设备作动器9上显示作用力的数据为-G1+(1/100~1/10)G1
S5、对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抗剪极限承载力静态加载试验,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具体如下:
S501、进行预加载,预加载力值为Pp
S502、卸载归零,并重复缓慢以每级ΔP进行加载,直至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发生错动,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
S6、重新制作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疲劳动态加载试验得到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根据至少3个重新制作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的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和计算所得的剪力应力幅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一条抗剪疲劳寿命曲线,抗剪疲劳寿命曲线反映剪力应力幅值与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该曲线预测不同应力幅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疲劳寿命;
其中,剪力应力幅的计算公式为:
△σ=σmaxmin
由:σmin=1.5·k1·Pu/(L2·L3);
σmax=1.5·k2·Pu/(L2·L3);
得:△σ=1.5·Pu(k2-k1)/(L2·L3);
其中,△σ表示剪力应力幅;σmin表示疲劳加载力值下限;σmax表示疲劳加载力值上限;疲劳动态加载试验中疲劳载荷采用正弦荷载,加载频率为2~4HZ,疲劳荷载值范围为k1·Pu~k2·Pu;k1=0.1;k2从0.2~0.8中取值;L1表示新混凝土试件2的长度;L2表示新混凝土试件2的宽度;L3表示新混凝土新试件2的高度;
S7、在疲劳动态加载试验过程中用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应变和挠度数据,当新混凝土试件2和旧混凝土试件1的结合面发生错动时,停止加载,并记下加载次数Ni,Ni即为第i个试件加载至破坏时的疲劳加载次数。其中,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型号为DH5922。
实施例2:
以长度为20cm、宽度为40cm、高度为50cm的旧混凝土试件为例,具体如下:
(1)、预制旧混凝土试件1,长宽高分别为20cm、40cm、50cm;
(2)、将旧混凝土试件1吊至钢支座7上就位,用钢垫板5和4个固定螺栓6将旧混凝土试件1固定;其中,钢垫板5位于旧混凝土试件1上方,钢支座7在最下方;
(3)、将2块旧混凝土试件1用凿毛锤在结合面处凿毛,之后用吹风机吹去残留的以及松弛的混凝土碎屑,再用饮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结合面湿润,在两块老凝土之间立模板,浇筑新混凝土试件2形成试验试件,养护完成后拆除模板,试验试件A制作安装完成;
(4)、在新混凝土试件2前后面贴应变片3,数量为12个,应变片3应靠近结合面,其外边缘与结合面以及新混凝土试件2的上下缘距离为0.5cm,应变片3对称布置;在新混凝土试件2两侧底缘靠近结合面处对称布置4个千分表4,千分表4指针位于两侧底缘靠近结合面处0.5cm,以上测点布置目的在于测量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和挠度变化,测量仪器就此安装完成;
(5)、MTS加载设备作动器9下方的钢分配梁8宽度需要与新混凝土试件2宽一致,故钢分配梁8为40cm,目的在于能确保试件只受剪力,如若新混凝土试件2顶面不平整,需要进行铺沙找平处理,之后需要将钢分配梁8与新混凝土试件2保持轻微接触状态,抗剪极限承载力试验准备就绪;
(6)、出去安全考虑,MTS加载设备作动器9采用位移作为安全控制值,控制值大小取为1.5mm;对试件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首先进行预加载,分4级将荷载缓慢加至40kN,每级10kN并持荷5分钟,之后卸载归零。将MTS加载设备作动器9平衡清零,进行正式加载阶段,缓慢以每级5kN的速率进行加载,当试验加载至214kN时,发现MTS自我保护机制触发,试验机停止工作,此时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发生破坏,并且相对位移已经超过1.5mm。
(7)、通过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得到试件的力—位移时程曲线以及力—混凝土应变时程曲线,根据时程曲线可以得到在整个加载过程的应力及位移随力值的变化规律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314kN,Pu也即时程曲线的峰值,抗剪极限承载力试验就此结束。
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制作完整新混凝土试件11个进行疲劳试验,疲劳荷载采用正弦荷载进行等幅疲劳加载,加载频率为3HZ,试件疲劳正弦荷载的最小、最大值分别取为0.1Pu~0.3Pu、0.1Pu~0.35Pu、0.1Pu~0.4Pu、0.1Pu~0.45Pu、0.1Pu~0.5Pu、0.1Pu~0.55Pu、0.1Pu~0.6Pu、0.1Pu~0.65Pu、0.1Pu~0.7Pu、0.1Pu~0.75Pu、0.1Pu~0.8Pu,对应的应力幅分别为0.471MPa、0.58875MPa、0.7065MPa、0.82425MPa、0.942MPa、1.05975MPa、1.1775MPa、1.29525MPa、1.413MPa、1.53075MPa、1.6485MPa,出于安全考虑,MTS加载设备作动器9采用位移作为安全控制值,控制值大小取为1.5mm,在此过程中用DH5922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应变和挠度数据,当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产生错动时,停止加载,最终当11个试件的加载次数分别为115.2万次、75.4万次、60.3万次、33.3万次、24.4万次、12万次、9.8万次、5万次、4.3万次、2.8万次、1.9万次时,结合面发生破坏,疲劳试验就此结束,后期根据3个试件的应力幅和加载次数的关系,拟合出一条曲线,如附图4所示,并求出经验公式为△σ=-0.118lnNi+0.7649,根据经验公式可以估算新混凝土试件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预制好的两个旧混凝土试件分别固定在对称放置的两个钢支座上;
S2、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之间浇筑新混凝土试件,两个旧混凝土试件和新混凝土试件作为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
S3、新混凝土试件的两侧面与两个旧混凝土试件的侧面形成的结合面,在新混凝土试件靠近结合面的两侧处贴上应变片,应变片用于测量加载过程中新混凝土试件靠近结合面处的应变值;在新混凝土试件底部靠近结合面的两侧处设置有千分表,千分表用于精确测量新混凝土试件相对于旧混凝土试件的滑动位移;
S4、MTS加载设备作动器下方设置有钢分配梁,钢分配梁的宽度与新混凝土试件的宽度一致且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相接触;
S5、对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抗剪极限承载力静态加载试验,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
S6、重新制作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进行疲劳动态加载试验得到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根据至少3个重新制作浇筑好的完整的试验试件的疲劳破坏加载次数Ni和计算所得的剪力应力幅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一条抗剪疲劳寿命曲线,抗剪疲劳寿命曲线反映剪力应力幅值与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该曲线预测不同应力幅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疲劳寿命;
其中,剪力应力幅的计算公式为:
△σ=σmaxmin
由:σmin=1.5·k1·Pu/(L2·L3);
σmax=1.5·k2·Pu/(L2·L3);
得:△σ=1.5·Pu(k2-k1)/(L2·L3);
其中,△σ表示剪力应力幅;σmin表示疲劳加载力值下限;σmax表示疲劳加载力值上限;疲劳动态加载试验中疲劳载荷采用正弦荷载,加载频率为2~4HZ,疲劳荷载值范围为k1·Pu~k2·Pu;k1=0.1;k2从0.2~0.8中取值;L1表示新混凝土试件的长度;L2表示新混凝土试件的宽度;L3表示新混凝土新试件的高度;
S7、在疲劳动态加载试验过程中用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应变和挠度数据,当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发生错动时,停止加载,并记下加载次数Ni,Ni即为第i个试件加载至破坏时的疲劳加载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混凝土试件上侧面设置有钢垫板,钢垫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钢垫板、旧混凝土试件和钢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混凝土试件的长度L1、宽度L2和高度L3分别与旧混凝土试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新混凝土试件是在旧混凝土试件吊装固定完毕后进行的浇筑;
步骤S2中在两个旧混凝土试件之间浇铸新混凝土试件前,分别对两旧混凝土试件与新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处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处理后,用吹风机吹去混凝土碎屑,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结合面湿润知道浇筑新混凝土试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相接触具体如下:
钢分配梁的自重记为G1,当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分离时,MST加载设备作动器上显示作用力数值为-G1,为了保证钢分配梁与新混凝土试件相接触,MST加载设备作动器上显示作用力的数据为-G1+(1/100~1/10)G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均采用素混凝土;新混凝土试件采用钢模板浇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应变片以新混凝土试件为对称中心对称布置;应变片数量≥12个,应变片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结合面的距离、应变片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的上侧边缘以及应变片外边缘与新混凝土试件的下侧边缘的距离均为0.5~1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表设置有四个,四个千分表对称布置在新混凝土试件底部边缘靠近结合面0.5~1cm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抗剪极限承载力静态加载试验具体如下:
S501、进行预加载,预加载力值为Pp
S502、卸载归零,并重复缓慢以每级ΔP进行加载,直至新混凝土试件和旧混凝土试件的结合面发生错动,得到应变和挠度数据以及抗剪极限承载力Pu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型号为DH5922。
CN202010336980.8A 2020-04-26 2020-04-26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1504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6980.8A CN111504819A (zh) 2020-04-26 2020-04-26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6980.8A CN111504819A (zh) 2020-04-26 2020-04-26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4819A true CN111504819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6980.8A Pending CN111504819A (zh) 2020-04-26 2020-04-26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48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290A (zh) * 2021-03-26 2021-07-0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6086935A (zh) * 2023-04-10 2023-05-09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温缩断裂强度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6143A (zh) * 2011-09-22 2012-04-2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抗剪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29988A (zh) * 2014-10-30 2015-06-24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测试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758739A (zh) * 2016-05-24 2016-07-13 河海大学 一种获取混凝土间歇面早龄期剪切强度历时曲线的方法
CN108982183A (zh) * 2018-08-07 2018-12-11 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模具
CN109187227A (zh) * 2018-09-10 2019-01-11 重庆大学 一种砌体与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6143A (zh) * 2011-09-22 2012-04-2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抗剪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29988A (zh) * 2014-10-30 2015-06-24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测试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758739A (zh) * 2016-05-24 2016-07-13 河海大学 一种获取混凝土间歇面早龄期剪切强度历时曲线的方法
CN108982183A (zh) * 2018-08-07 2018-12-11 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模具
CN109187227A (zh) * 2018-09-10 2019-01-11 重庆大学 一种砌体与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290A (zh) * 2021-03-26 2021-07-0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6086935A (zh) * 2023-04-10 2023-05-09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温缩断裂强度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atigue failure of rib-to-deck welded connections in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s
CN106485029B (zh) 基于残余应变的钢筋砼梁桥损伤后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Saiidi et al. Prestress force effect on vibration frequency of concrete bridges
Tsangouri et al. Structural health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elements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Towards an optimized damage sensing tool
CN111504819A (zh)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CN110502855B (zh) 支座反力影响线曲率的等截面连续梁损伤识别方法
CN109765017B (zh) 小铰缝空心板桥梁组合加固构件横向抗剪性能测试方法
RU2548631C1 (ru) Способ испытания грунтового основания сваей с ростверком
JP2019518889A (ja) インフラ要素の構造健全性を決定する方法
CN210122827U (zh) 顶升式钢板加固结构
JP5917161B2 (ja) 橋梁の亀裂監視方法及び亀裂監視システム
Law et al. Dynamic assessment of bridge load-carrying capacities. I
Feldmann et al. Fatigue behavior of shear connectors i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N111076918B (zh) 组合板结构承载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Berkowski et al. Analysis of failure conditions for a dynamically loaded composite floor system of an industrial building
JP3836310B2 (ja) 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無次元剛性比を用いた健全度評価方法
CN110967474A (zh) 楼房强度检测方法
CN116415336A (zh) 基于盾构隧道衬砌表观裂缝特征的技术状况值评定方法
Yamaguchi et al. Damage detection based on modal damping change in bridges
CN111458220B (zh) 小铰缝空心板桥梁组合加固构件横向抗弯性能测试方法
CN114547729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刚度定量识别方法
KR20090082613A (ko)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거더 교량을 위한 하이브리드 손상 모니터링 체계
CN115014677B (zh) 一种连梁低周往复加载的试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963008B (zh) 一种全生命周期的无砟轨道层状叠合结构混凝土动态性能试验方法
Bertola et al. Predicting the usefulness of monitoring information for structural evaluations of brid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