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3236A -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3236A
CN111503236A CN202010319467.8A CN202010319467A CN111503236A CN 111503236 A CN111503236 A CN 111503236A CN 202010319467 A CN202010319467 A CN 202010319467A CN 111503236 A CN111503236 A CN 111503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put shaft
shaft
transmission
variabl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94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3236B (zh
Inventor
徐礼超
胡晓明
陈勇
王伟
主爱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3194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3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3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3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21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toothed gearing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variable friction gea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9/00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 A01F29/09Details
    • A01F29/14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在秸秆还田机不工作时,两挡离合变速器处于空挡状态,此时无动力输出,避免发动机动力输出轴持续对粉碎刀轴传动,降低作业能耗。当进行秸秆还田作业时,通过两挡离合变速器在两个挡位上进行切换,可以实现对减速器输出轴的两个不同转速的切换,减速器输出轴带动齿轮油泵和CVT无级变速器工作。同时,通过调整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芯位置,变换不同工作口以调整液压油的流路,实现对CVT无级变速器的变速调节。从而两者结合能够实现在两个转速范围内的无级变速,进而能够针对不同的秸秆进行粉碎刀轴转速实时调节。

Description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收获稻麦及其他农作物后残留的根、茎等废弃物,我国每年的秸杆量大约为8亿吨,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秸秆为主,这些秸秆通常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及有机质成分,将秸秆进行还田处理,不仅可培肥地力、实现增产增收,而且可减少因秸秆焚烧和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实现秸秆直接还田的主要机具,粉碎后秸秆的细碎程度和在地表覆盖的均匀性是衡量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性能的主要指标,对后续免少耕播种的质量、种子的发芽和生长以及作物的产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粉碎刀轴转速是秸秆粉碎还田机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增加粉碎刀轴转速不但能提高秸秆的喂入性能,还能提高粉碎室出口平面流体速度,改善秸秆粉碎抛撒性能。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秸秆还田机传动比固定,不能根据不同作物秸秆种类、相同种类秸秆不同性状进行粉碎刀轴转速实时调节,导致秸秆粉碎抛撒效果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秸秆还田机的推广应用。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秸秆还田机粉碎刀轴转速可调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秸秆还田作业需要,实时调节粉碎刀轴的转速。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包括机械变速装置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所述机械变速装置包括两挡离合变速器、以及连接在两挡离合变速器的输出端的主减速器,所述主减速器的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有跟随该减速器输出轴转动的主动齿轮;所述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包括从动齿轮、齿轮油泵、三位四通换向阀以及CVT无级变速器;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齿轮油泵的动力输入轴上,并能够带动该动力输入轴转动;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齿轮油泵的出油端,两个工作口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CVT无级变速器的两个液压缸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CVT无级变速器用以提供动力。
工作原理:当秸秆还田机不工作时,两挡离合变速器处于空挡状态,此时无动力输出,避免发动机动力输出轴持续对粉碎刀轴传动,降低作业能耗。当进行秸秆还田作业时,通过两挡离合变速器在两个挡位上进行切换,可以实现对减速器输出轴的两个不同转速的切换,减速器输出轴带动齿轮油泵和CVT无级变速器工作。同时,通过调整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芯位置,变换不同工作口以调整液压油的流路,实现对CVT无级变速器的变速调节。从而两者结合能够实现在两个转速范围内的无级变速,进而能够针对不同的秸秆进行粉碎刀轴转速实时调节。
有益效果:该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可根据复杂多变的秸秆还田现场作业需要实时电动机械、电动液压联动调节粉碎刀轴转速,特别是针对不同韧性秸秆选择不同传动比以控制不同的粉碎刀轴转速,不仅有利于提高秸秆粉碎合格率,改善秸秆抛撒还田均匀度,还有利于农机操作人员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包括机械变速装置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
其中,机械变速装置包括两挡离合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以及通过万向传动装置连接在两挡离合变速器的主减速器。
具体的,两挡离合变速器包括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16、中间轴15和变速器输出轴24。变速器输入轴16上设置有输入轴齿轮17,中间轴15与变速器输入轴16平行设置,其上设置有常啮合齿轮14。该常啮合齿轮14与输入轴齿轮17啮合,以实现中间轴15跟随变速器输入轴16转动的目的。
而该两挡离合变速器除空挡外,有两个速度挡位,其中第一挡位由中间轴一挡齿轮13和输出轴一挡齿轮18啮合形成,第二挡位由中间轴二挡齿轮12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啮合形成。
中间轴一挡齿轮13和中间轴二挡齿轮12均安装在中间轴15上,并跟随中间轴15一起转动。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可相对活动的套设在变速器输出轴24上,也就是说变速器输出轴24穿设在两个齿轮中间并能够相对两个齿轮活动。
变速器输出轴24上还设置有同步器19,该同步器19位于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之间,并可在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之间移动。当同步器19移动时,同步器19的接合套也随之移动并实现换挡。同步器19用于咬合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当同步器19抵靠在输出轴一挡齿轮18上时,同步器19咬合该齿轮,变速器输出轴24也就跟该齿轮转动。同样的,当同步器19抵靠在输出轴二挡齿轮23上时,两者相互咬合,变速器输出轴24也会跟随输出轴二挡齿轮23转动。当同步器19位于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之间,不与两者抵靠咬合时,即处于空挡位置。
具体而言,同步器19通过换挡拨叉组件进行移动,该换挡拨叉组件包括调速电机、设置在调速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22、与第二齿轮22啮合的换挡齿条21、以及连接在换挡齿条21和同步器19之间的换挡拨叉轴20。当调速电机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齿轮22驱动换挡齿条21移动,带动换挡拨叉轴20移动进而使同步器19向着输出轴一挡齿轮18移动并咬合该齿轮。当调速电机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齿轮22驱动换挡齿条21移动,带动换挡拨叉轴20移动进而使同步器19向着输出轴二挡齿轮23移动并咬合该齿轮。
为了实现该系统在两个转速范围内无级变速,通过对各齿轮的齿数大小进行设置,将两个挡位设置成不同传动比。本实施例中,第一挡位的传动比远远大于第二挡位的传动比,从而两个挡位反应在减速器输出轴30上的速度就大不相同。
万向传动装置包括两个万向节25和连接在中间的传动轴26,其中一个万向节与变速器输出轴24连接,另一个与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轴27连接。主减速器还包括与主动锥齿轮轴27连接的主动锥齿轮28、与主动锥齿轮28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1、与从动锥齿轮31连接的减速器输出轴30、以及安装在减速器输出轴30上的主动齿轮29。该主动齿轮29跟随减速器输出轴30同步转动,此外,减速器输出轴30连接在CVT无级变速器的主动带轮上以对CVT无级变速器进行驱动。
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包括从动齿轮5、齿轮油泵6、三位四通换向阀9、CVT无级变速器、步进电机、第一齿轮8、变位齿条7、背压阀10和溢流阀11。其中,从动齿轮5安装在齿轮油泵6的动力输入轴上并与主动齿轮29啮合,从而当主动齿轮29转动时,从动齿轮5驱动齿轮油泵6工作。三位四通换向阀9的进油口连接齿轮油泵6的出油端,回油口连接背压阀10并通过其连接齿轮油泵6的进油端。为了确保液压系统中压力不超过规定值,齿轮油泵6的出油端和进油端之间还连接溢流阀11。三位四通换向阀9的一个工作口连接CVT无级变速器的主动带轮3的液压缸4,另一个工作口连接从动带轮1的液压缸33,从动带轮1的输出端连接秸秆还田机粉碎刀轴32。
通过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使安装在步进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8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进而驱动与之啮合的变位齿条7,而变位齿条7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9的阀芯,进而能够调节阀芯的位置,对不同工作口的油路进行变换,同步反相改变液压缸4和液压缸33的液压,实现CVT无级变速器的变速调节。
该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在粉碎不同秸秆时,可根据秸秆的情况调整不同的粉碎刀轴转速。
例如,当秸秆还田机粉碎抛撒水稻秸秆时,由于水稻秸秆韧性较大,可通过调速电机进行顺时针转动,将挡位切换为第二挡位,此时传动比较小,减速器输出轴30转速较高,粉碎刀轴32的转速也相对较高。再经控制步进电机,调整三位四通多路阀9的阀芯位置,同步反相改变液压缸4和液压缸33的液压,进而改变主动带轮3、从动带轮1有效工作半径,实现无级变速。进一步使得粉碎刀轴32在该较高转速范围内进行速度的实时变化,使水稻秸秆粉碎抛撒更加高效。
当秸秆还田机粉碎抛撒小麦秸秆时,由于小麦秸秆韧性较小,此时控制调速电机进行逆时针转动,将挡位切换为第一挡位,此时传动比较大,减速器输出轴30转速较低,粉碎刀轴32的转速也相对较低。同样的,再经控制步进电机,调整三位四通多路阀9的阀芯位置,同步反相改变液压缸4和液压缸33的液压,进而改变主动带轮3、从动带轮1有效工作半径,实现无级变速。进一步使得粉碎刀轴32在该较低转速范围内进行速度的实时变化,使小麦秸秆粉碎抛撒更加高效。
当秸秆还田机不工作时,同步器19处于空挡位置,无动力输出,有利于降低还田机作业能耗。
显而易见,采用上述切换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对不同秸秆的还田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功耗。

Claims (10)

1.一种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变速装置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所述机械变速装置包括两挡离合变速器、以及连接在两挡离合变速器的输出端的主减速器,所述主减速器的减速器输出轴(30)上设置有跟随该减速器输出轴(30)转动的主动齿轮(29);所述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包括从动齿轮(5)、齿轮油泵(6)、三位四通换向阀(9)以及CVT无级变速器;所述从动齿轮(5)与所述主动齿轮(29)啮合,从动齿轮(5)安装在所述齿轮油泵(6)的动力输入轴上,并能够带动该动力输入轴转动;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9)的进油口连接齿轮油泵(6)的出油端,两个工作口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CVT无级变速器的两个液压缸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轴(30)连接所述CVT无级变速器用以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无级变速系统还包括步进电机、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8)、与所述第一齿轮(8)啮合的变位齿条(7),所述变位齿条(7)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9)的阀芯用以调节阀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无级变速系统还包括背压阀(10)和溢流阀(11),所述背压阀(10)连接在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9)的回油口和所述齿轮油泵(6)的进油端之间,所述溢流阀(11)连接所述齿轮油泵(6)的出油端和进油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离合变速器的输出端为变速器输出轴(24),所述变速器输出轴(24)上可相对活动的套设有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变速器输出轴(24)上还设置有同步器(19),所述同步器(19)位于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之间,并可在输出轴一挡齿轮(18)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3)之间移动;当同步器(19)抵靠在输出轴一挡齿轮(18)上时,变速器输出轴(24)跟随输出轴一挡齿轮(18)转动;当同步器(19)抵靠在输出轴二挡齿轮(23)上时,变速器输出轴(24)跟随输出轴二挡齿轮(2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离合变速器还包括变速器输入轴(16)以及跟随变速器输入轴(16)转动的中间轴(15);所述中间轴(15)上设置有随中间轴(15)转动的中间轴一挡齿轮(13)和中间轴二挡齿轮(12);所述中间轴一挡齿轮(13)与所述输出轴一挡齿轮(18)啮合形成第一挡位,所述中间轴二挡齿轮(12)与所述输出轴二挡齿轮(23)啮合形成第二挡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位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挡位的传动比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拨叉组件,所述换挡拨叉组件包括调速电机、设置在调速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22)、与第二齿轮(22)啮合的换挡齿条(21)、以及连接在换挡齿条(21)和同步器(19)之间的换挡拨叉轴(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16)上设置有输入轴齿轮(17),所述中间轴(15)上设置有常啮合齿轮(14),所述常啮合齿轮(14)与所述输入轴齿轮(17)啮合,实现中间轴(15)跟随变速器输入轴(16)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还包括主动锥齿轮轴(27)、主动锥齿轮(28)、以及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8)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1);所述减速器输出轴(30)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传动装置,所述主减速器通过所述万向传动装置与所述两挡离合变速器连接。
CN202010319467.8A 2020-04-21 2020-04-21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Active CN111503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9467.8A CN11150323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9467.8A CN11150323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236A true CN111503236A (zh) 2020-08-07
CN111503236B CN111503236B (zh) 2024-04-09

Family

ID=7187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9467.8A Active CN11150323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32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270A1 (de) * 2022-04-25 2023-11-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vt-getriebe für ein motorisiertes zweira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2154A (zh) * 2006-07-29 2008-01-30 李传良 便于不同农作物使用的秸秆还田机
CN101825173A (zh) * 2009-03-02 2010-09-0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E102013110636A1 (de) * 2013-09-26 2015-03-26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Selbstfahrender Feldhäcksler mit einer Konditioniereinrichtung
WO2015045770A1 (ja) * 2013-09-24 2015-04-02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自動変速機
WO2019200717A1 (zh) * 2018-04-19 2019-10-24 徐州工程学院 玉米秸秆处理装置及玉米秸秆处理的方法
CN212225913U (zh) * 2020-04-21 2020-12-25 淮阴工学院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2154A (zh) * 2006-07-29 2008-01-30 李传良 便于不同农作物使用的秸秆还田机
CN101825173A (zh) * 2009-03-02 2010-09-0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15045770A1 (ja) * 2013-09-24 2015-04-02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自動変速機
DE102013110636A1 (de) * 2013-09-26 2015-03-26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Selbstfahrender Feldhäcksler mit einer Konditioniereinrichtung
WO2019200717A1 (zh) * 2018-04-19 2019-10-24 徐州工程学院 玉米秸秆处理装置及玉米秸秆处理的方法
CN212225913U (zh) * 2020-04-21 2020-12-25 淮阴工学院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270A1 (de) * 2022-04-25 2023-11-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vt-getriebe für ein motorisiertes zweir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236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38458B1 (de) Vor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von Antriebskraft von einer Antriebswelle auf eine Zapfwelle
EP2381135B1 (de)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CN212225913U (zh)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CN208708153U (zh) 一种绿肥粉碎还田机
CN111503236B (zh) 秸秆还田机变速控制系统
RU250773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вода ротора зерноуборочного комбайна
CN107165990A (zh) 用于拖拉机的具有动力高低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总成
CN110226372A (zh) 一种黄桃种植用松土装置
CN104896031A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粉碎还田机变向变速装置
CN207145545U (zh) 用于拖拉机的具有动力高低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总成
EP1277991A3 (de) Hydrostatischer Antrieb und Schaltverfahren
CN214413549U (zh) 秸秆还田机切碎装置变速系统
CN200962732Y (zh) 后栽植式手扶插秧机
CN101112154A (zh) 便于不同农作物使用的秸秆还田机
CN112740916A (zh) 秸秆还田机切碎装置变速系统
CN2935762Y (zh) 玉米施肥培垄机
CN210531523U (zh) 一种旋耕机齿轮箱
CN208242249U (zh) 一种玉米收割机割台
CN207554729U (zh) 拖拉机自动变速动力换挡装置
CN202971366U (zh) 插秧机的全液压驱动系统
CN20685130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履带农田作业机
CN214676666U (zh) 秸秆还田机切碎刀轴变速机构
CN108825744A (zh) 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CN204610715U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粉碎还田机变向变速装置
CN2930256Y (zh) 便于不同农作物使用的秸秆还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